游记

发布时间:2024-01-24 11:34: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游记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4年第13
导语:
何为旅行?旅行不是一次出行,也不只是一个假期。旅行是一个过程,一次感悟。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旅行,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真正的旅行让我们直面自我,看清世界,更让我们看清自己在其中的位置。究竟是我们创造了旅行,还是旅行造就了我们?生命将引领我们去向何方?让我们追随下面三位作者的足迹,一起去感受旅行所带来的无限魅力。 选文1 独克宗古城:那雪域高原的漫地月光 李继勇
长亭古道,历来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意象。和很多旅行者一样,我也有化不开的古道情结。
出丽江去香格里拉,有些路是在古滇藏茶马古道基础上修建的。古滇藏茶马古道从云南普洱经大理、丽江、中甸、德钦,进入西藏的察隅、拉萨、日喀则后,最终辐射到缅甸、尼泊尔、印度等国。昔日马帮走个来回,往往得耗上整年时光。有了水泥路,普洱到香格里拉也算整个茶马古道最舒坦的一程,可仍感觉到了颠簸与艰辛。沿途停车,看过虎跳峡、长江第一湾,壮观雄阔也只是暂驻心头的烟云。唯有思绪被茶马古道牵着,无边无际地放飞了一回。古道之上必有古城古镇。道上的日夜兼程、颠沛流离,终究要开花结果成一座座风情万千的古城古镇。当独克宗古城跃入眼帘,会有惊艳之感,仿佛于崇山峻岭的荒芜,邂逅一狐魅女子。独克宗就是那女子,用茶马古道上的千年修为,成就入藏前最后一处温柔乡。自此,丽江那小桥流水的温柔将成记忆,接踵而至的是世界屋脊古道西风瘦马的苦旅。
独克宗历来为滇、川、藏茶马互市的通衢之地,堪称雪域藏乡和滇域民族文化交流的窗口、汉藏友谊的桥梁。与大理、丽江一样,曾经的茶马古道重镇,如今却是客栈、餐馆、店铺、酒吧鳞次栉比的旅游胜地。只是人气相对更弱的独克宗,却更具沧桑味,更有羁旅感。 到达古镇,恰好赶上午餐的点。牦牛肉火锅几乎是各个餐馆必推荐的招牌菜,选一家藏式老餐馆,看到积年的烟熏火燎已让墙壁留下太多痕迹。这些痕迹是岁月的留痕,不知刻画了多一壶浊酒喜相逢或是执手相看泪眼的场景。因健康缘故戒烈酒多年的我也点了瓶青稞酒,就着奇香无比的耗牛肉大快朵颐。我知道,需向不羁借几分醉意,方能像千百年来过往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文人骚客,将无处可话的苍凉题作满壁行吟的涂鸦;才能像在石板路中间留下深深浅浅蹄印的马帮,将吉凶莫测的前途换成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豁达。
独克宗迄今有1300多年历史,由吐蕃王朝始建于唐朝,据说是依照佛经里的香巴拉想国而建。古城以大龟山为中心,因为当年曾有活佛发现大龟山犹如莲花生大师端坐莲花,所以筑城的格局就形似呈放射状展开的八瓣莲花。筑城时就地取材用了一种白色黏土,让民居外墙像涂了白涂料,这种风格沿袭至今。月夜,白色民居与银色的月光,有如水乳交融,难分彼此。古城便有了独克宗的名字,藏语意为白色石头城,寓意为月光城。明代,占领中甸的丽江木氏土司在奶子河畔又建了座名为尼旺宗(意为日光城)的城池,与独克宗遥相呼应,构成了藏区有名的日月城
尼旺宗早已湮没在岁月的长河里,只剩独克宗幸存至今。可独克宗最老的建筑也不过二三百年历史。城中老者告诉我,说独克宗在历史上数度遭劫,屡毁屡修,屡修屡毁。
但古城的生命力依然顽强无比,仍是中国保存得最好、最大的藏族民居群。被风雨侵蚀的白墙,仍能让高原的月亮更加皎洁,好照亮行人回家的路。走街串巷,听不到络绎不绝的马蹄声,而民居檐下的风铃,似乎仍在不知世事变迁地唱秋风。 (选自《中国民族报》2013412日,有删改) 品读赏析
作为旅人,西藏是绕不开的圣地。雪山、红瓦、白墙、蓝天、月光都是令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作者沿着茶马古道来到独克宗古城,游历了风情万种的古城,感受了这里独有的苍凉、豁达。始建于唐朝的独克宗古城,在历史的岁月中顽强地活着。随着旅游业的开发,独克宗也有了新的变化,现代化的元素进驻古城,古城包容并济,古老与时尚并存,但不变的是那古道上独有的沧桑。 选文2 双廊:洱海边的一颗蓝色明珠
20123月,正是我为期一年的长途旅行之初,三月的云南阳光明媚,风中弥漫着青草和繁花的馨香,仰起脸是一抹蔚蓝无际的清湛天空,蜂飞蝶舞,暖风拂面,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有一颗毛茸茸的心。第一次去双廊,正是这样的好季节、好天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那日住在洱海西岸的蝴蝶泉小镇一个白族沙发客阿治家里,闲来无事,询问附近好玩的去处,得到的第一个推荐就是去30公里外的双廊。站在阿治家的四楼阳台,即可隐约看见洱海对岸小镇的轮廓。
穿过熙熙攘攘的集市,走到小镇尽头,经过一座小木桥就是玉几岛。那时的双廊还没什么名气,旅游业也才刚刚开发,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世外桃源般的洱海小镇,所以那时候的玉几岛是不收门票的。玉几岛是洱海三岛之一,位于洱海西面,古时候也叫工几岛、天生营,有洱第一村的美誉,因岛上有玉几庵而得名。岛上保留着很多完好的白族传统民居,也有新兴的现代建筑,以伸入洱海的著名建筑青庐和杨丽萍的太阳宫、月亮宫而出名。
随意漫步在这些白族民居的小巷中,没有人头攒动的游客。老爷爷坐在板凳上晒太阳,手里拿着长长的烟斗,也有一群白族村民围坐在树下打牌。路过一个巷口,看见巷子里支起大锅,柴火正旺,锅里热气腾腾,隔很远也能闻见农家菜的香味。偶尔有白族妇女提着竹篮去洱海边洗衣服,窄窄巷道里擦肩而过,也都是互相致以淡然的微笑。来自洱海的清凉微风在巷子里肆意奔跑,带来沁人心脾的舒适感。几簇三角梅从高高院墙里伸出娇艳欲滴的红色花瓣,阳光倾斜,微风徐徐,花枝倒映在洁白墙壁上的光斑乱窜,像极了红着脸的淘气孩童。站在玉几岛尽头,视野开阔,纵横南北的洱海完整地扑入眼帘,莽莽苍山就在对岸,连绵起伏,气势恢弘,山顶云雾缭绕。天上云彩变幻,有时云儿遮住太阳,只剩一点缝隙,阳光从云层罅隙中洒下来,清晰的光束照耀着微波粼粼的洱海。这场景让人心旷神怡。
刚好以前在路上认识的一个朋友也在双廊,我们都叫他野人,因为他从不去旅游景点,总是走一些很偏僻的地方,常常是一个人,背着简单的装备就进入阒无人迹的山区,一待就是十几天才出来,他的偶像是英国探险家贝尔·格里尔斯。
野人已经在双廊待了三天,晚上在玉几岛搭帐篷,看尽洱海的日出与日落,白日闲来无事就跑去树下的阴凉地儿蹲着,和织毛衣、打麻将或者摆小摊的白族大妈们瞎唠嗑,再加上他面相看起来就老实,偏偏又喜欢笑,笑起来眼睛就眯成一条缝,更显得憨厚了。就这样,深得当地白族大妈的厚爱,每到吃饭时间,野人都被几个大妈争着拉过去家里吃饭。 我们与野人会面的时候,他正坐在一棵大树下吆喝着卖东西,跑过去一看,都是一些白族手工艺品。我们问他缘由,他指了指不远处树荫下躺椅上酣睡的一个白族大妈说,这是我干妈亲自手工制作的,她在午睡,就把摊位交给我看管啦。看他那得意扬扬的样子,还一个劲儿向我们推销商品,我们拍拍他的脑袋,叫他收拾好东西跟我们一起走,下一站我们要去丽江和泸沽湖。结果出人意料的是,野人最终没有跟我们一起走,他留在了双廊。
我们离开双廊的时候,漫天红霞挂在洱海上空,傍晚的凉风中,我收到野人的短信,他说:我走累了,有好几次差点死在不知道名字的山里,我就是想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停下来,静看这人间潮涨潮落花开花谢。世界太大,就算穷尽一生也走不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这是我想要的双廊,每每午夜梦回,梦中萦绕的静谧小镇,总是停留在最初的这一刻。 (选自乐读网 品读赏析
作者来过三次双廊,但他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第一次见面的双廊,他称这里是世外桃,传统的白族民居,闲适的村民,特色的白族手工艺品……这一切构成了仙境似的双廊,仿佛梦中一样。这里留住了野人流浪的心,也留住了的梦。纷繁的世界令身处其中的我们浮躁,心灵的回归让我们找到了久违的宁静,眼中有景,心中有景。 选文3 水墨上里 杨志丹
上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子。她没有周庄那高雅的气质,也没有丽江那朴素的美丽,有的只是一股淡淡的水墨色秀气。秀得你从第一眼见她起就不禁想去珍惜,想和她一起静静地等待时间的老去。
已经三百多年了,那昔日的繁华似乎还尘封在这里。一场雨,洗尽铅华。听,石板在雨中轻和的声音,想象许多年前,在这灰瓦木墙里演绎的那些烟雨迷离。三百多年的历史,也许算不得多么古朴,不过镇子里那种历经沧桑的气息,萦绕着你,迷醉着你,让你心甘情愿去忘记她到底有过多少喧嚣,有过多少孤寂。只计较那古桥斑驳,绿水依依。
很多来镇里的人一下就会联想到《天净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想到江南水乡小家碧玉的温婉。古镇属二水环绕格局,一条叫白马河,一条叫黄茅溪。一条河安静,静得你甚至听不到流水的声音。或许只有当你看到和风吹皱水面,不小心泄漏涟漪时,你才会反应过来,原来眼前碧波上的景致不是玻璃镜框中的画面,而是水影。另一条则活泼好动,随处是流水的欢唱,让你的心不自觉地和着那节奏跳得更加起劲。你一定不会相信,这条河竟然可以让你沉积的抑郁突然就没有了踪迹,只记得那流水的叮咚。
俗话说,有水必有桥。上里的古桥最为有名的是建在黄茅溪之上的二仙桥了。这座单孔大跨度的高拱石桥虽建在以活泼闻名的黄茅溪上,但是,恰恰此处是河水最为安静的一小段,因此桥身和桥影有了完美的契合,形成一个正圆形,甚是有趣。自乾隆四十一年起它就在这里了。把一代代的上里人从桥这头背到桥那头去,不计较行人的足迹磨平它身上的石阶,不在乎时间无止境地冲洗它清瘦的身影。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水和桥充斥着古镇的气韵。不过,要想真正了解她,不去街坊转转你一定会后悔的。说这里是屋舍俨然你别不信。这里的房屋几乎都是上下两层的铺面式设计。上层住人,下层经营,所以高度上很统一。街道的布局更是有新意,是两横两竖的字形布局,取意井中有水,水火不容,以防火患。还有种说法是井中有水,水盛谷丰,粮食丰产之意。所以又有了布局上的统一。这些木质的房屋留下了太多岁月的痕迹,无论是哪户的屋子,你都可以轻易洞察时间无声地流了过去。她没有多么恢弘的庞大建筑群,却到处透着隐隐的脱俗。下雨的时候,屋檐角纷飞的流雨更是和着叩响石板街的韵律将古镇柔媚的一面呈现给你。任你尽情享受,不受打扰。静静听,听窗外雨打芭蕉的声音。
幽幽木香晕染着淡淡的忧伤,三百年的时光沉淀着几代人的梦想。碧水蓝天,灰瓦木墙,这小镇早存放在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只要你来过,就与她再也割舍不了,就算离开了,也注定以一种悠远的心境阅读她清秀的容颜,注定无可选择地爱上这方土地,直到地老天荒。 清水,古桥,屋舍,水墨上里,繁华过后的旧迹,你岂能不神往? (选自《散文诗》) 品读赏析
这篇游记开篇把名不见经传的上里与赫赫有名的周庄、丽江相比较,突出了上里淡淡的水墨色秀气的特点,交代上里三百多年的历史,点出它历经沧桑的特点,之后用古典诗句小桥流水人家概括上里的景致,并依次描写上里的流水、小桥、人家,写景时融入作者的体验感受,结尾一句你岂能不神往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文章语言素朴淡雅,融描写、叙述、议论于一体,生动地表现了上里极致的美。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f516f00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d6.html

《游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