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大全

发布时间:2021-01-2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大全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大全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大全持节 1、三军可夺帅 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 ·子罕》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4、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滕文公下》 6、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 ·里仁》 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秦伯》 9、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史记·陈涉世家》 爱国 1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12、临患不忘国,忠也。
――《左传·昭公元年》 1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1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礼记·儒行》 1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厚仁 16、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论语 ·里仁》 17、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
?―― 《论语 ·八佾(y ì18、仁者寿。
论语·雍也》 19、仁者无敌
孟子·梁惠王上》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颜渊》诚信 21、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文言》 2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 23、失信不立。
――《左传 ·襄公二十二年》 24、轻诺必寡信。
――《老子》 2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 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知耻 26、记己有耻。
――《论语·子路》 27、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 28、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离娄上》 29、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尽心上》 30、知耻近乎勇。
――《礼记 ·中庸》改过 31、见善则迁 学习,有过则改。 ――《周易·益·象》 32、改过不吝。
――《尚书·仲虺hu ǐ之)诰》 3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尚书·伊训》 34、人孰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3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卫灵公》自强 3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 37、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第三十三章 38、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宪问》 39、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4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 ·告子下》贵和 4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系辞上》 42、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左传 ·隐公六年》 43、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4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 ·子路》 45、君子和而不流。
流:盲从 ――《礼记 ·中庸》敦亲 46、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小雅·蓼莪》 47、事父母,能竭其力。 ――《论语·学而》 48、父慈而教。
――《左传 ·昭公二十六年》 49、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敬亲者,不 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 50、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桓宽《盐铁论 ·孝养》重义 5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 52、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国语·晋语》 53、见利思义。 ――《论语 ·宪问》 54、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 55、义,志以天下为芬。 ――《墨子 ·经说上》尚勇 56、视死如归。 ――《管子·小匡》 57、率义之为勇。

――《左传 ·哀公十六年》 58、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 59、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 60、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 ·宪问》 好学 6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
语·学而》 6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6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6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65、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论语 ·泰伯》 审势 6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的 33 67、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6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第 58 章中华十大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华民族是崇尚伦理、厚德载物的礼仪之邦,千百年来延续和保持着 多优良的道德传统,这些美德可以概括为以下十个方面:一、推己 人。
中国人做事自古就反对自我中心,只从自己出发。 而主张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老夫子指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一思想成为后世人们道德理论的最低起点。

二、尊老爱幼。 在人伦关系上,中华民族一贯提倡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尊长爱
幼。 孔子曰:入则孝,出则悌。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三、和睦亲善。
中华民族自古提倡,民胞物与、 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 念;提倡人际关系之间要亲善和睦、仁慈为怀,互相帮助。
国家之间要协和万邦,睦邻友好,平等共处。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墨子则指出:兼相利、交相爱。 四、谦虚谨慎。
在人格修养上, 中华民族提倡谦逊, 内含,虚怀若谷, 兼容他人; 反对孤傲、轻狂、刚愎自用,踌躇满志,
《尚书》云:谦受益,满招损。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增广贤文》指出:有容德乃大,无欲 心自闲。
朱熹要求人们做到:温、良、恭、俭、让。 五、勤劳节俭。
中华民族自古褒扬奉公以勤, 律身以俭的美德, 贬斥懒惰、 侈、 安逸享受的恶习。
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 在提倡勤俭劳动的同时,也注重节俭。
诸葛亮告诫子孙后代: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 菲宁静无以致远。

六:见利思义。
义利之辨是道德伦理的核心问题,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文化占 主导地位的舆论导向是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忘恩负义。
孔子说:君子以义为上,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七:刚正不阿。
中国人在道德人格上素来追求:宁为善死,不为恶生。 的大丈夫气节。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内怀铁石之心,外负凌霜之节,宁为兰摧玉折,不作瓦砾长存。 这种浩然正气,沉积在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构筑了中华民 族的脊梁。
八: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奋勇进取的民族。 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对这一精神的明确鼓励。 千百年来,从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到大禹治水、李 冰修堰的历史事实;从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死而后已的行为风 范,到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迈誓言,无不贯穿 和昭示着自强不息的精神。
九:天下为公。
中国人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是以天下为公,关心社稷民生 《礼记、礼运》载: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孟子说: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墨子说: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祛除天下之
害。 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十:爱国如家。
中华民族有着牢固的爱国主义传统。
华夏子孙很早就认识到:国兴福连黎庶,国亡祸及家身,因而一 贯弘扬和提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所谓: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心、男儿坠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 其常,就是这一精神的典型体现。
苏武放逐匈奴,牧羊十九年不屈服;岳飞抗侵略,总欲复仇而报 国;闻天祥义赴国难,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些爱国主义英雄受到华夏人民世代敬仰,与世同辉。 鲁迅先生说过:历史上写着中国的灵魂,旨示着将来的命运。 上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 分,也是中华精神的主要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fed6ac2b9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b.html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大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