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大全

发布时间:2020-01-15 21:30: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篇一:不可不知的佛教故事全集_第七章 心灵的净化

在深浅之间权宜做人

点石成金

无论我们做什么,虽然要尽力而为,但也要量力而行。因为一个人无论如何强大,在能力上都会有一个“底线”。被称为“美国战神”的巴顿将军说过:“有一种东西,比才能更罕见、更优美、更珍奇,那就是自知之明。”

经典故事

在一座深山中藏着一座千年古刹,有一位高僧隐居在此。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有的人想向大师求解人生迷津,有的人想向大师学一些武功秘籍。

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

按他们的想象,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众人越发不解。大师从他们中拉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两满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更少吗?”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望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大师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在能力上都会有一个底线,如果超过了这个底线,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那么再强健的人也要摔跤

人生智慧

人贵有自知之明,难得真正了解自己、战胜自己、驾驭自己。自以为自知同真正自知不同,自以为了解自己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毛病,真正了解自己是少数人的明智。人生如秤,对自己的评价秤轻了容易自卑,秤重了又容易自大,只有秤准了,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

自知无知才求知,自知无畏才拼搏。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自知度愈高,求知欲愈强。学然后知不足,知然后更求知。掌握的东西越多,越感到自己学识的浅薄。知无止境学无涯。因此,自知之明是求知的不竭动力,求知是自知之明的升华。自知之明通过求知改变自己的无知无识,也是使自己达到自尊自重、自律自信,进而自立自强、自如人生境界的基础。

自省像一道清泉

点石成金

佛家提倡自省自悟之道,自省就在于不断地反省自我,善于承担生命给你的那一份责任。

许多人不善于反省自己的过错,总是把过错推给别人。生活中这类人太多了,如夫妻吵架,相互指责对方的不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反省自己的过错。

经典故事

一个女人经常背着自己的丈夫偷偷地出去会情人。一天,她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到河边去会情人,可是怎么等也没有等到情人。在这时,有一只狐狸叼着一块肉路过这里,它看见水里的鱼儿,马上就跳到水中去捕鱼,鱼儿马上就游到深水里去了。狐狸没有捕到鱼,回到岸上,一看自己的肉却被一只正好路过的乌鸦叼走了。那个女人看见狐狸这样,就讥笑狐狸说:“馋嘴的狐狸,你扔掉自己的肉,去捕鱼,结果弄得两手空空,真是好笑!”

狐狸反击道:“你这个女人抛弃自己的丈夫,偷偷来会情人,情人却没有等到,现在不也是两手空空吗?”

那个女人只顾指责狐狸,却不知道自己犯了和狐狸一样的错误。

指责别人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反省自己却比登天还难。人人都犯过错误,但很少有人能自省。

有一个久战沙场的将军,已厌倦战争,专程到大慧宗臬禅师处要求出家,他向宗臬道:“禅师!我现在已看破红尘,请禅师慈悲收留我出家,让我做你的弟子吧!”

宗臬:“你有家庭,有太重的社会习气,你还不能出家,以后再说吧!”

将军:“禅师!我现在什么都放得下,妻子、儿女、家庭都不是问题,请您即刻为我剃度吧!”

宗臬:“慢慢再说吧!”

将军无奈,有一天,起了一个大早,就到寺里礼佛。大慧宗臬禅师一见到他便说:

“将军为什么这么早就来拜佛呢?”篇二20个佛教经典故事

20个佛教经典故事---开悟人生

1、泥泞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与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条泥泞小路上,此时,天正下着大雨。

他俩在一个拐弯处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为身着绸布衣裳和丝质衣带而无法跨过那条泥路。

?来吧,姑娘,?坦山说道,然后就把那位姑娘抱过了泥路,放下后又继续赶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闷声不响,最后终于按捺不住,向坦山发问:?我们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别是年轻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险的,你为什么要那样做??

?什么?那个女人吗??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还抱着吗?

2 、四

释迦牟尼在一次法会上说:?某地有个富商共讨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伶俐可爱,整天作陪,寸步不离;第二个老婆是抢来的,是个大美人;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琐事,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记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商人要出远门,为免除长途旅行的寂寞,他决定在四个老婆中选一个陪伴自己旅行。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四个老婆,第一个老婆说:‘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第二个老婆说:‘我是被你抢来的,本来就不心甘情愿地当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

?第三个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愿受风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第四个老婆说:‘既然我是你的老婆,无论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你。’

?于是商人带着第四个老婆开始了旅行!?

最后,释迦牟尼说:?各位,这个商人是谁呢?就是你们自己。? 在这则故事里,第一个老婆是指肉体,死后还是要与自己分开的;第二个老婆是指财产,它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时两个相依为命,死后还是要分道扬镳;第四个老婆是指自性而言,人们时常忘记它的存在,但它却永远陪伴着自己。

3 、一切皆空

山冈铁舟到处参访名师。一天,他见到了相国寺的独园和尚。 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颇为得意地对独园说道:?心、佛,以及众生,三者皆空。现象的真性是空。无悟、无迷、无圣、无凡、无施、无受。?

当时独园正在抽烟,未曾答腔。但他突然举起烟筒将山冈打了一下,使得这位年轻的禅者甚为愤怒。

?一切皆空,?独园问道,?哪儿来这么大的脾气??4 、求人不如求己

一人去寺庙参拜观音菩萨。

几叩首后,这人突然发现身边一人也在参拜,且模样与供台上的观音菩萨一模一样。

此人大惑不解,轻声问道:?您是观音菩萨吗??

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问:?那您自己为什么还要参拜呢?? 观音菩萨答:?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5 、输与赢

一位武士手里握着一条鱼来到一休禅师的房间。

他说道:?我们打个赌,禅师说我手中的这条鱼是死是活?? 一休知道如果他说是死的,武士肯定会松开手;而如果他说是活的,那武士一定会暗中使劲把鱼捏死。

于是,一休说:?是死的。?

武士马上把手松开,笑道:?哈哈,禅师你输了,你看这鱼是活的。?

一休淡淡一笑,说道:?是的,我输了。?

一休输了,但是他却赢得了一条实实在在的鱼。

6 、你且看

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7 、一杯茶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的一位禅师。有一天,有位大学教授特来向他问禅,他只以茶相待。

他将茶水注入这位来宾的杯子,直到杯满,而后又继续注入。 这位教授眼睁睁地望着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终于说道:?已经漫出来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南隐答道,?里面装满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对你说禅?? 8 悟性如光

读佛经。

****问佛祖:?您所说的极乐世界,我看不见,怎么能够相信呢?? 佛祖把****带进一间漆黑的屋子,告诉他:?墙角有一把锤子。? ****不管是瞪大眼睛,还是眯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见五指,只好说我看不见。

佛祖点燃了一支蜡烛,墙角果然有一把锤子。

你看不见的,就不存在吗?

9 打破碗

一位老和尚有两个徒弟,大和尚和小和尚。

一日饭后,小和尚在洗碗,突然把碗打破了一个。

大和尚立马跑向老和尚的禅房打小报告:?师傅,师弟刚刚打破了一个碗。?老和尚手捻佛珠,双眼微闭,说道:?我相信你永远也不会打破碗!?

10 有看的,继续灌

送一轮明月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有一天夜里,趁着皎洁的月光,他在林间的小路上散完步后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时,正碰上个小偷光顾,他怕惊动小偷,一直站门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钱的东西,返身离去时遇见了禅师,正感到惊慌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呀!?说着脱下了身上的外衣,说道:?夜里凉,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

说完,禅师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看着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说:?可怜的人呀,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你!?

第二天,温暖的阳光融融地洒照着茅屋,禅师推开门,睁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齐地叠放在门口。禅师非常高兴,喃喃地说道:?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11 一滴水

佛祖释迦牟尼考问他的****?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 ****们都回答不出。

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江、河、湖、海里去。?篇三:佛教故事:冤鬼仁心不忍害人 华丽转身受封正神

编者按:今天这则故事,出自《德育古鉴》。《德育古鉴》,原题《感应类钞》,清人史玉涵辑,其性质与《历史感应统纪》相仿,从史书、古籍中摘录各种感应故事;民国期间重印,改为今名。此书所辑多数故事都为阐述祸由我作、福自己求之理,以此引导世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比如今天这则故事,你可以不相信故事情节,但不能不信这一番因果。

李正住在偏僻港口,只靠捕鱼维持生计。(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从前有位渔夫,名叫李正,是松陵人,住在一个偏僻港口,只靠捕鱼维持生计。 一天晚上李正打完鱼后,回家独自小酌。不久,有一个人站在他们家门外。李正问他:“你从哪来?有什么事?”对方回答:“我在此地溺亡,已有数年之久,现在是一个鬼。看见先生独酌,想讨一杯酒来品尝!”李正爽快地说:“你要喝酒,可以入坐!”于是鬼就入坐,和李正面对面喝酒。自那以后,鬼又来过几次,和李正说一些琐事,对酌一番。

大概半个月后,鬼又过来告诉李正:“明天替代我的人就来了!”李正问鬼:“你的替身是谁?”鬼回答说:“他是一位船夫!”翌日,李正一直在港口等,果然看见一个船夫驾船前来,但好像没遇到什么障碍。到了晚上,鬼又过来。李正问他:“你为什么没拉那船夫作替身?”鬼回答说:“这位船夫年纪轻轻,父母双亡,他现在抚养年幼的弟弟,如果我害了他,他弟弟也无法生存,所以我才放他一马!”

又过了半个月,鬼再次过来说:“明天代替我的人就来了!”次日,果然有一个人来到岸边,徘徊许久,走了数圈,最终还是离去。当天夜晚鬼又过来,李正问他:“你为什么不抓他当你的替身?”鬼回答说:“此人家中还有一位老母,无依无靠,所以我才会放过他!”李正感喟不已,说道:“你有这种心地,在鬼道中必定不会待得太久!”隔了数天,鬼又对李正说:“明天有一位妇人会来代替我,这次真的要走,特来向你道别!”次日,李正等了很久,直到这天晚上,才见一位妇人过来,走到岸边,想要下水,又登上岸,然后离去。鬼来见李正时,李正再次问他:“你为什么放弃这位妇人?”鬼回答说:“这位妇人已经怀有身孕,如果我把她拉下水,就是害了两条人命!我一个大男人溺水数年尚找不到生路,何况这位孕妇,何日才能超生?所以我必须放走她,就算我在水中魂消魄散,也绝不敢损害她母子两条命!”鬼一边说,一边潸然泪下。

几天过后,此鬼忽然穿上绯红衣袍,冠带凛然,背后跟着许多随从,来向李正告辞:“上帝因我仁德好生,敕命我为本处土地!”鬼说完这番话,隐身不见,其后再未出现。

对于此事,当时就有一人叫颜光衷,由衷感喟:“宁可自己忍受鬼道之苦也不忍心害人,一而再再而三,此心绝不动摇,此鬼确实善根坚定。就算堕入饿鬼道中,还能凭借仁心感动天神;何况生在人道,若能慈悲救人,必然更有后福!(宁自忍而不忍人,一而至三,此心不变,善根定矣!堕鬼道者犹能格天,况生人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08d1954680203d8cf2f2442.html

《佛教故事大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