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运动与健康论文

发布时间:2019-03-07 03:02: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科学运动与健康

摘要:健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要素。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在享受着舒适的生活的同时,各种各样的疾病也纷纷来到。健康与长寿是千百年来人类最美好的愿望。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不仅能拥有健康的体魄,而且还能提高人们的健康思维,提高自身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等。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还追求健康长寿,运动作为追求健康的途径,在健康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健康的存在少不了科学的运动,只有通过科学的运动才能让健康长期伴随。

关键词:科学、运动、健康、机体免疫

俗话说:“病从口入”。而在现代人的饮食习惯里并没有真正做到健康饮食,而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飞禽走兽,大吃海吃,使得现代各种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方式不合理,再加上体育发展缓慢,加速了我国居民的不良健康态势。健康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体育运动有益于健康,合理的科学运动,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最有效的方法,并且能够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得抗病能力、增强机体免疫机能。我们只有把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个人生活方式,心理平衡等各方面因素都重视起来,并以此指导我们的行为,才能获得健康的身体。

一、健康的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

健康就是身体、精神和心灵的健全,其内涵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状态,而是发现利用和保护身体、精神( 心理) 、心灵、家庭、社会和环境的所有资源的过程。健康的主要内容包括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应激和烦恼能够控制自我,能自我放松;具备精力和活力,没有痛苦或严重疾病,拥有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拥有清洁的环境。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了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根据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有一定的标准和外在特点如下:精力充沛;善于休息,睡眠良好;适应应变能力强;对疾病有较好的抵抗力;体重适当,身体匀称;乐观积极;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牙齿清洁,齿龈健康;头发光泽,无头屑;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轻松。

而在现在社会中,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使一切变得越来越便捷的时候,却忽略了人体本身的健康。现代社会中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生活方式不合理、饮食不合理和心理因素。生活方式的不合理,主要就是人们的行为方式的不合理,行为方式包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过度吸烟,生活及工作压力巨大等等。饮食不合理主要有饮食中过多大鱼大肉,过度饮酒,不正常饮食,还有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食品问题,如地沟油,饮料中的色素等等。此外心理因素也是造成现代人类不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当代越来越多的精神病患者和阴郁症患者,心理问题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科学的运动对健康的影响

大多数研究认为: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能取得较好的心理效应,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的活动有助于情绪的改善。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能够改善其焦急抑郁紧张和疲劳等情绪状态,有利于身心健康另外,每次活动时间在2030分钟之间效果最为理想,活动的频率为每周24 次,运动方法可以随自己爱好兴趣自由选择,旨在稳定地提高个体体质,增进健康,最终减少疾病发生的机会。

1.  运动能改善机体功能

 1)运动能改善骨质密度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退化性疾病,其特征是骨矿物质密度减低,矿物质流失导致骨骼容易骨折或破碎。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中的钙质会渐渐流失,骨小梁也会慢慢的消失,而骨骼内的孔隙也就越来越大,越变越多,进而形成骨质疏松症。人上岁数之后就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合理的运动可增强老年人的骨密度。储存骨本、减缓骨质流失,要从年轻时做起,从孩童开始,最好养成规律的运动习惯,强化肌肉力量。有氧运动或阻力运动施以压力或张力在骨骼上,可以激发骨骼的组成,提高骨质密度。人长期不断地运动训练,可使骨骼致密质增厚,骨径变粗,骨面肌肉附着处突起明显,骨小梁的排列根据能力和压力的变化更加整齐有规律,骨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进而在形态结构上产生良好的结果

(2)提升心脏和肺脏的效率
运动对提升呼吸循环的机转是正面的,尤其是有氧运动。一个完善的体适能计划可增进心肺系统有效率提供氧气、能量给心脏、神经和作用肌肉。经过几个月的有氧耐力训练,将可减低安静时每分钟的心跳率10 15 次;有氧耐力训练可增加心室内腔提升血液容量,增加心壁肌肉收缩力,因此收缩更有力,增加于每次心脏收缩血液输出量。心肺耐力是身体利用呼吸器官的运做将空气由体外吸入,经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脏、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再由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上下腔主动脉、大动脉、小动脉、微血管与组织气体交换,供应全身主要器官氧气,来维持身体连续、周期性运动所需要的氧气,供应良好与否决定于心脏和呼吸系统的。

(3)增强免疫力

运动时身体会出现温度调节、神经内分泌的反应会直接引起免疫系统许多参数的变化,如运动可使中性粒细胞急剧升高,细胞中的干扰素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活力,而这些细胞可以吞噬病毒,因此运动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2.运动能改善心理机能

(1)运动能解压 

疲劳是持续某种工作到相当时间,对该工作产生厌烦心理和疲倦的感觉,工作效率降低,机能减退,这种状态称之为疲劳。运动时身体可释出血胺、葡萄糖、雄性激素、肾上腺皮质素脂醇调整生理状况。也可以促使脑细胞释出导致放松的脑吗啡,改善自我信念、减低焦虑、隔离压力、提升心理机能。一个良好均衡的运动很自然的舒解疲劳和放松身心,运动能增进身体知觉,减低肌肉紧张,使交感神经系统安静,副交感神经亢奋,让身体状况舒缓放松,同时减低焦虑。  

(2)运动能改善外观和自我信念 

  运动不只对身体方面的好处而已,对心理方面也有益。 个人体型、身材和身体的组成,受到先天遗传的影响极大,但后天的培养、训练、雕琢也不可忽视。所以透过运动训练、有计划的运动和营养调配来改变身体的组成,发展出良好的体态、吸引人的外貌,给人良好的印象,提升社交,改善人际关系,建立自信。使人感受到一种康乐安宁的心。自我的信念是表现出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之总体知觉。日常生活里,由于体能的发展,对自己能力更具信心,更俱价值感。  

(3)运动能增强人的意志力

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增进了健康,强壮了体格,身体的各个组织系统在中枢神经支配下,承受外界刺激和协调各组织系统的能力得到增强,因而使机体得到锻炼的同时,适应能力不断提高,人体的意志力不断增强。此外,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人们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而且在各种锻炼活动中可以促进社会交往和增进友谊。

3.运动的预防功能

主要指运动能预防众多慢性病。 运动可使骨骼肌和心肌肉发达,肌纤维变粗,粒腺体增多。粒腺体是细胞中产生能量的动力站,增多后会使心肌的功能增强。运动可使全身血管腔增大,促进循环运动可使心律变慢心肌收缩力增强,进而增加心博输出量,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供血量,并能提高心肌氧气的利用和耐受性。运动对高血压病人可降低血压,运动可降低高脂血症,可使高血脂症病人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同时又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运动可消除脑力过度活动所致的疲劳和精神紧张,调整情绪平衡心理增强机体的应变能力。运动可防止血栓形成,长期运动可使血小板功能改善。由此可见运动能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全身慢性病发生和发展的各个环节。

此外,身体储存过多的脂肪,所谓的肥胖症,是目前社会大众面临的健康威胁,对身体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因运动不足而在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方面的患病率增高、死亡率增加非常突出,甚至于情绪和心理上的不平衡而运动则可以消耗脂肪,预防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

3、过度运动与健康

按照瑜伽和中医的说法,运动过量会大伤元气并损耗内脏器官,不仅会导致压力有增无减,还会削弱身体应对压力的能力,让疾病有机可乘。 长期处于久坐状态的人刚开始做运动的时候,如果做得过量,又太过狂热,就会带来各种副作用,甚至会引发心脏病等更严重的后果。

运动过量可能会导致神经官能症,使你的反应能力下降,平衡感降低,肌肉的弹性减小。不运动虽然不好,但至少人体保持了一个安定状态,但运动过量打破了人体自身的和谐,比不运动带来的危害更大。人们对运动过量这个概念并不十分清楚,很多人误认为疲劳就是运动过量。运动本身就是产生疲劳的项目,它通过产生疲劳——恢复疲劳这个过程,使人体得到锻炼,加强肌肉力量和各器官的协调,减缓身体随年龄的老化程度。

当你在运动后出现反应能力下降、平衡感降低、肌肉的弹性减小,一到运动场地就头晕恶心,吃不香、睡不好,抑郁、易怒,便秘腹泻,易感冒等状态时,就要小心了。这很有可能是整体过度疲劳造成的。当整体出现过度疲劳时,人的中神经系统受到了损害,整个人体开始出现异状,比较典型的是具有上述表现的神经官能症。

一次或长期大运动量的训练,可造成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抑制,血睾酮水平下降,表现为兴奋性差,竞争意识下降,体力恢复慢,睾酮是人体内主要促合成激素,促进氨基酸摄取,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肌肉和骨骼生长,刺激促红细胞分泌,增加肌康原储备,维持雄性攻击性,进取心等意识,而适宜的运动量或短时间的运动不影响内分泌。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运动后,会增加运动性贫血的发生率,这种贫血多为缺铁性贫血,原因不明,反过来,贫血可造成运动能力下降。过度运动可造成运动性血尿蛋白尿,运动性哮喘等发作。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要讲科学,这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运动也早已成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主要手段,这是因为人们在生活的实践中体会到了运动对于延缓衰老、防病抗病、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增进健康有积极作用;而不合理运动则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容易感染各种疾病,给机体造成危害。因此,我们要科学的运动来保持身体的健康。

参考文献:

[1]贾莉莉.体育运动与健康研究[J] .搏击( 体育论坛), 2012, 4 (4): 40- 41.

[2]田金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体育科技,2003 ,(1): 37- 39.

[3]连克杰.论体育运动体质与健康[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4): 49- 50.

[4]陈佩杰.运动免疫学研究进展[J] .体育科学, 2000, 20, (6): 41- 61.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0ae29660b4c2e3f56276307.html

《科学运动与健康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