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

发布时间:2019-08-16 11:41: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0.奉献

详备人:韩芳

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感受大禹的献身精神。

2.认字8个,写字7个。学习多音字“处”。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禹“三国家门而不入”的原因。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重点词句,学习大禹治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公而忘私的献身精神。

具准备

小黑板

课时安排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有关于洪水的传说,洪水泛滥时一定特别严重,所以才产生了“洪水猛兽”这个成语认为洪水比猛兽更为可怕。大禹治理水患,让大家安居乐业,得到了许多部落的共同拥戴,继舜而成为部落的领袖,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领袖。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简介禹。

3.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课文分成三部分,说说每个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生字和词语,强调要点。

1)字音:“塞为多音字。

2)字形:“荒”字的中间是“亡”,不要多一点。

3.出示本课词语,读中巩固。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轮流读课文,思考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写了他什么事?

2.集中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理解大英雄的由来。

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明确目标。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过渡:洪水究竟有多大?大禹是怎样制服洪水的呢?为什么大禹会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这节课我们来一起解决这些问题。

二、学习课文,认识大禹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交流汇报。

3.指导朗读。看到这滔滔的洪水冲跨了房屋,淹没了庄稼,老百姓无家可归,你的心情怎样?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洪水的凶猛以及老百姓生活的不幸吗?

4.想象:通过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过渡:洪水如此猛烈,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过着四处逃荒的悲惨生活。鲧偷了息壤去堵洪水,却被天帝处死。鲧在临终前叮嘱儿子禹“一定要把洪水治好”。禹又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

(二)学习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1.指名读234自然段,说一说大禹是怎样治水的?找出描写大禹治理洪水的句子,多读几遍。

2.知名反馈。

3.自由读课文,把令自己感动的地方找出来,并说说自己受感动的原因。

4.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5.想象: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找一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禹治水的艰辛?

6.出示小黑板。

为了治水,禹三十岁------结婚,在家--------住了四天,------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1) 口头填空。

(2) 分组讨论:从所填的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 引导学生想象大禹三次经过家门的情形,说说他心里是怎样想的?

5.交流汇报,此时你认为大禹是怎样的一个人?。

6.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启发学生想象:洪水终于退了,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想一想大地呈现怎样的景象?

3.交流反馈,此时,你想对大禹说什么?

4.思考讨论: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5.集体反馈,教师点拨。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什么?

五、总结全文

大禹为了治理水患,十年之间,居然三次经过家门而顾不得进去看一看,他的这种公而忘私、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真是令人敬佩。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更需要这样的人民公仆。我们小学生也应该从小树立这种大公无私的思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炮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词语,掌握多音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从作战的全局着想,二牺牲“小我”的精神。

3.抓住人物对话和神态,理解说话时的心情,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炮手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默默奉献自我,牺牲自我的精神。

5.续写“战争结束后,炮手回到了故乡……”,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

教学重点

围绕“炮手知道那是自己的房子,为什么还要瞄准房子开炮?”展开讨论,知道炮手是个忠于祖国、服从命令的士兵。

教学难点

从文中找出表现炮手神态变化的句子,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2.初步接触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谈话:有人说:“家是一张床,累了的时候,可以躺上去,美美的睡一觉。”有人说:“家是人生的港湾,当暴风雨来临时,它会无私地为你抵挡风雨的袭击。”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可是今天的这位炮手却亲手毁了自己的家。

2.板书课题。

3.质疑课题。

二、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语。

1. 出示自渎要求。

(1)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通过工具书解决。

2. 交流学习成果。

(1) 出示词语,开火车认读。

(2)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重点纠正以下读音。

颤:多音字。

应:多音字。

(3) 理解词语。

3. 指导写字。

三、 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 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 指名汇报。

四、 课堂小结

可敬的炮手为了祖国人民的利益,为了把入侵者赶出自己的家园,毅然炸毁了自己唯一的财产,多么伟大呀!他的决定是毅然的,然而他的内心是矛盾的,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引导从任务的神态、语言、动作的对比中体会人物心理感受。

2. 感悟人物高贵的品质,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 再读分析,走进文本

1. 同学们,你们认为一位优秀的炮手应该是什么样的?那文中的炮手是一位优秀的炮手吗?你从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请大家用心读课文,把有关句子画下来。

2. 学生反馈信息。

引导学生找出下面三个句子。

他服从了命令,仔细瞄准目标,开了一炮。

“干得好,伙计!这座农舍看来不太结实,它全垮了!”

那是我家的房子。在这个世界上,它是我家仅有的一点财产。

3. 指名读这三个句子,读出感情,体会这是一位优秀的炮手。

过渡:炮手知道那是自己家的房子,可为了自己的祖国,还是向房子开了炮。我想,让他亲手炸毁自己的房子,他的心里一定非常难过,他肯定时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才做出决定的。那就请同学们用心再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表现炮手神态变化的词语和句子,把他们画下来,同桌互相读一读。

(1) 出示句子,齐读。

2)联系上下文分组讨论:为什么炮手的脸色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通过他的神态变化,大家想一想炮手当时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心理历程?

3)分组讨论,老师巡视点拨指导。

4)全班集中交流。

5.是啊,炮手的心情是复杂的,他心通,他舍不得,却又不得不炸毁自己的房子。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炮手这种矛盾的心理。

6.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回归整体

读一读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段落。

四、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1.出示句子,指名读。

“请您原谅,将军。”炮手低沉的说,“那是我家的房子。在这个世界上,它是我家仅有的一点财产。”

想一想:将军听后,会怎么说?怎么做?

(1) 鼓励学生充分想象。

(2) 指名交流。

2.总结全文。出示句子,指名填空,说说炮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你是一位----------------的炮手。

五、 小练笔

战争结束了,士兵们可以回到故乡与乡亲们团聚了,想想炮手回到故乡后会发生什么事?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试着写一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1 书信

给家乡孩子的信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书信的一般格式,摘抄并背诵自己认为重要的语句。

2. 能够抓住正文的重点,围绕中心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3. 体会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关心、热爱的思想感情,领悟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的深刻道理。

4. 学会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教学重点

了解巴金给家乡孩子写信的内容,体会巴金所说的话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够抓住正文的重点,围绕中心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课时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了解巴金。

2. 通读感知课文,了解信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你想与远方的朋友联系,会采取什么方式?

过渡语:书信是传达信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方式。在网络非常发达的今天,书信从过去的信封信纸,发展为E-mail,但不管形式又怎样的变化,书信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位老人的一封信。

2.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课题质疑。

4.检查预习,通过预习你们对巴金了解多少呢?

过渡:从介绍中,我们知道了巴金爷爷是一位享誉文坛、著作很多的著名作家。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巨匠,87岁时写给家乡孩子的一封回信,你知道他写作的动力是什么吗?那么这篇课文又对他家乡孩子说了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正确、流利。不认识、不懂的字词可以用你手中的词典查一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初读要求。

1)按自己的习惯自己的速度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3)想一想信主要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检查预习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2)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信主要写了几方面的内容。

2.指名反馈。

3.齐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生字。

献:左右结构。由“南”和“犬”组成。写时注意“犬”,不要丢掉一点。

宽:上下结构。不要误认为是上中下结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课文,体会生命的意义,体会作家巴金对家乡孩子的关心和热爱。

2. 总结全文,了解书信的一般格式。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并背诵自己认为重要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指名分段读课文。

2. 想一想,这封信最打动你的是哪些地方?从中你对巴金有了哪些了解。

二、 再读分析,围绕中心问题,展开学习。

1. 分组讨论,在组内交流。

2. 集中交流汇报。

3. 学生选读其中感受最深的段落,进一步加深对巴金老人的了解。

4. 同桌练读,评议。

5. 请朗读好的同学示范。

6. 指名汇报读,师生评议。

7. 齐读体会。

三、 总结全文

1.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3.启发学生想象:当你看到巴金老人的回信时,你最相对这位老人说些什么?

四、 拓展延伸

你觉得巴金是个怎样的人,读了这封信后你们有什么感受?

五、 课堂小结

一代文学巨匠巴金老人就是这样一个一生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人。他的精神将激励着我们前进。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激发对自然万物的关注和热爱,知道信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2认字1个,写字4个。学习新部首“川”子部。继续练习独立识字。

3.理解“黄昏、姹紫嫣红、风平浪静、绵绵”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知道“我”都给谁写信和为什么写信,进一步了解信的作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 初步感知诗歌,了解诗歌大意。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

1.导言:板书:“信”,它是由单人旁和“言”字组成。实际上就是指的人在说话。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巴金老人给家乡的孩子们写的一封信,信中教育孩子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信中感情真挚,让我们体会到这位文学巨匠的崇高思想。让我们读来真是受益匪浅。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首小诗《信》。

2.板书课题,集体读。

3.课题质疑。

二、初读感知,了解诗歌大意

1.提出自学要求。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

3)标画小节,与同桌互读诗歌,说说每小节主要讲了什么?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本课词语,指名认读。

2)理解词语。

3)指名朗读诗歌,集体评议,再集体朗读。

三、整体感知,理清条理。

1.学生再读诗歌,说说各小节的主要内容。

2.指名反馈。

3.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把诗分成三部分。

4.分节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小结

《信》这首诗歌主要介绍了信的功能和作用。告诉我们信是人与人心灵的纽带。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诗的内容和情感,了解信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纽带。

2.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说说自己想给谁写信,想写什么?

教学过程

一、 检查复习。

指名分节读诗歌。

二、 学习诗歌内容,体会诗的意思

1. 学习第一小节。

(1) 指名读第一小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 学生反馈。

(3) 知道朗读和背诵。

2. 学习第2至第5小节。

(1) 自读第2至第5小节,分组思考讨论:“我”想替谁给谁写?写了什么?

(2) 学生自学讨论。

(3) 学生汇报,老师及时小节,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朗读。

(5) 齐读第2至第5小节。

3. 学习第6小节。

(1) 男生读第6小节。

(2) 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3)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4) 指导朗读,联系实际想一想:书信有什么作用?

三、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 知道有感情朗读诗歌。

2. 启发学生想象:你愿意给谁写信?写什么?

3. 展示成果。

4. 老师总结:信,是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它可以拉近我们的距离,传递各方面的信息,交流彼此的情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2.走进森林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抽出、欣赏、浓雾、献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层层、严严实实、人参、又肥又厚、松鼠、飞舞、宝库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都是美丽、诱人的,了解那里有丰富的物产,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清文章的脉络。

2. 整体感知小兴安岭的特点。

3. 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同学生,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我们曾爬过黄山的天都峰,欣赏过它的秀丽和险峻;我们曾看见过高山上的瀑布,感受过它的雄伟与壮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森林,走进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

2板书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3齐读课题

总结:这篇文章就在我们的语文书118页,找到了吗?不着急读,听老师读课文,你就会听有收获,而且越听越会感觉到小兴安岭离我们近了,更近了……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

出示倾听要求:(1)按照自己的倾听习惯一边读一边和生字交朋友,(2)一边听一边去感受作者是怎样描写出小兴安岭的美的。

2.检查读情况

1)出示本课词语,开火车认读。

2)课文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小兴安岭的?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2.指名反馈,集体评议。

3.分段读课文,加深对各部分内容的整体感知。

4.指名读课文第二部分,其他同学思考:这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

5.指名反馈。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小兴安岭是祖国的森林宝库,那里一年四季景色优美,物产丰富。下节课,我们继续跟随坐着走进小兴安岭,领略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小兴安岭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特点,体会小兴安岭丰富的物产。

2. 总结全文,了解作者抓住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一、 巩固旧知,引入新课

1. 出示课文内容,指名反馈。

小兴安岭在我国----部,是一座----------的大花园,也是一座--------的宝库。作者按照--------------的顺序具体介绍了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2谈谈小兴安岭是个怎样的地方?课文中那个自然段概括了文章的中心内容?

3哪位同学愿意读第六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句话把小兴安岭比作了什么?

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请我们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二、再读分析,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首先让迎着春天的脚步,走进春天去寻找美!谁来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仔细听,一起去发现小兴安岭的春天美在哪儿?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汇报交流。

过渡:是呀,春姑娘已经给小兴安岭披上了绿色的新装,你和作者都喜欢这生机盎然的绿色,那你们知道“抽出”是什么意思吗?

3.理解“抽出”的意思。

过渡语:这就是春天的脚步,转眼间,田野、山川……就连我们的梦都已被染绿。一个“抽出”就让我们体会到了小兴安岭春天勃勃的生机,作者真是妙笔生花啊。我们有声有色的读一读吧。

4. 默读课文,找一找小兴安岭的春天还美在哪儿?

5. 全班汇报。

过渡语:小兴安岭的春天美在树木,因为它生机勃勃;美在小溪、美在小鹿、美在原木,因为有了它们,小兴安岭这绿色的海洋,更加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你喜欢小兴安岭的春天吗?那就把你的感情释放出来吧!

6.指导朗读。(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语:听着大家的朗读,同学们好像还沉浸在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里,我们还没看够春天的呢,小兴安岭的夏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每个人的身边,让我们跟着夏天灿烂的阳光再次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那么小兴安岭的夏天又美在哪儿呢?请女同学们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男同学来欣赏小兴安岭的夏天美在哪儿。

过渡语:夏天,野花盛开,漫山遍野,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鲜花和郁郁葱葱的树,因为它枝繁叶茂;美在浓雾、美在阳光、美在鲜花,因为有了它们,小兴安岭这一片大森林,更加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你认为小兴安岭的夏天美吗?请你把美的感觉读出来吧!

4指导朗读

(三)自学四、五自然段

1.出示自学要求小结读书方法。

1)先读课文,找出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来写小兴安岭春天很美丽。

2)抓住了重点词句进行理解。

3)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小兴安岭秋和冬天的美

2.检查自学情况(读课文)

1秋天的树怎样?落叶怎样?

2想象“落叶在林间飞舞”是怎样的景象

过渡语: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秋天的小兴安岭向我们奉献了什么?

( )的山葡萄 ( )的榛子

( )的蘑菇和木耳 ( )的人参

总结:此时的我仿佛看到了落叶在飞舞,也仿佛看到了小兴安岭奉献给我们那数不清的珍贵物产,秋天的小兴安岭向我们展示了它独特的美,那冬天的小兴安岭又有哪些特点呢?

3冬天的雪花怎么样?

4两次飞舞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大风大雪使小动物也不能活动了,看看此时的他们做什么?

(5)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个性化朗读。

总结:同学们,小兴安岭四季各不相同,我们在感受四季美时处处都可以看到什么景物?下面请我们再次走进小兴安岭去感受它的壮观吧。

3.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这些树木在不同的季节各有什么特点?

总结:正因为树木才使得小兴安岭景色诱人,物产丰富;正因为树木,小兴安岭才美得生机勃勃,实实在在。让我们通过朗读再来体会一下这些树木在不同季节的特点。

、回归整体

从大家的朗读中老师知道了,春天是万物复苏的美,夏天是繁茂浓郁的美,秋天是硕果累累的美,冬天是白雪皑皑的美。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带着自己的感受大声朗读。

、拓展延伸

1.过渡语:小兴安岭的一年四季都是美的,每当初春,枝新叶绿,雪融溪满,生机勃勃,到处流淌着浓浓的绿意;时至盛夏,阳光灿烂,枝繁叶茂,各种盛开的野花把小兴安岭装扮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坛;深秋来临,果实累累,落叶在林间飞舞,无边的森林尽是宝藏;秋去冬来,雪压枝头,银装素裹,洁白的雪花随风而舞,整个小兴安岭变成了童话般的世界。

2.引导学生想象

过渡语:同学们,小兴安岭之旅令人难忘。此时此刻,如果我们走进森林,你想对小兴安岭说些什么?

五、课堂小结

学完课文让人由衷地感叹:小兴安岭太美了!让人仿佛走进了一座大花园中。这么美的祖国大好河山,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热爱她呢?我们也更应该用自己的双手去建设她,去保护她,让她变得更加美丽富饶!当然这个宝库正等着我们去欣赏,去开发,当然更需要我们的保护。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失踪的森林王国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和后果。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激发学生热爱、保护自然环境的思想感情。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读课文,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及后果,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进一步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森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森林王国消失后,那里会变成什么样?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 初步感知课文,用文中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3. 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 谈话。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美丽富饶的森林王国,那里四季花开,野果缀满枝头,人人见到都垂涎欲滴;那里小动物们健康快乐,百姓安居乐业,森林里随处都可以听见爽朗的笑声和悦耳的歌声。可是一天森林王国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失踪的森林王国》。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课题质疑。

二、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提出自学要求。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得词语。

2.学生按步骤进行自学实践活动。

3.检查自学效果。

4.指名轮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5.指名反馈。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

2.指名反馈。

四、学习生字。

1.小组内交流生字字形的识记方法。

2.重点提示:

综:与“综”比较记忆。

联:左右结构。与“连”区别。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课文,了解森林王国失踪的原因和后果。

2. 总结课文,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激发学生保护森林、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2.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说说森林王国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2)思考讨论:为什么会有一派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的景象呢?

3)指名反馈。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2)出示老国王的话,说说自己的体会。

3)自由交谈。

4)过渡语:儿子听从老国王的劝告了吗?事情的发展又是怎样的呢?

3.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第4到第13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

新型王国是怎样建造起来的?

新型王国建造好后,发生了哪些不愉快的事情?

从课文中画出百姓们的反应,从中能体会什么?

结果怎样?

2)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然后把学习情况在小组内交流汇报。

3)全班集中汇报。

4)启发学生思考:你想对国王说些什么?

三、拓展延伸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悟?

2.启发学生想象:森林王国消失后,那里怎么样了?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森林是人类的保护神,它可以防沙尘暴,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因此,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大森林,多植树造林,时刻加强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11ff6d5da38376baf1fae9d.html

《大禹治水.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