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的现状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1-12-02 10:55:2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潮汕文化简介与发展

关键词:岭南;潮汕文化;传统

摘要:潮汕文化是古代南粤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它是岭南文化重要的一支,更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当下社会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它的发展,我们应该本着批判扬弃的原则,促使其向宏观、理性、深度的方向转变,研究潮汕文化的的现状,了解其丰富的内涵和特色,对于弘扬潮汕文化的优良传统,寻找潮汕民俗文化现代化的最佳路径,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潮汕概况

潮汕大地是一处历史悠久,文化兴盛的文明之邦。长期以来,由于潮汕地区行政上属广东管辖,所以潮汕文化也一直隐蔽在省府文化——广府文化的背后,外界也常误以为,广东文化就是广府文化,对潮汕文化知之甚少。而事实上,潮汕文化是独立于广府文化之外,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并且自成一格的文化体系。

潮汕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广东与福建的交界处,历来为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中心,潮人自嘲为省尾国脚。这里三面背山,一面向水。境内虽有富饶的潮汕平原,但生存环境却不易,常有台风与地震威胁.而且历来地少人多,总面积10346平方公里,人口近2000万,人均可耕地不到3分,有耕田如绣花之美称。这里商业气息浓厚,长久以来的商贸传统,催生了中国影响深远的三大商帮之一的潮州商帮。这里还是十相留声的岭海名邦,也是宋前七贤、明后八俊,近代千万潮汕英才生长的海滨邹鲁

潮汕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这里夏长冬短,日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不见雪。潮汕襟山带水,气候宜人,成为南迁汉人生息繁衍之地,长期以来形成城镇密集的现状。潮汕居民基本上均来自各各历史阶段的南迁汉人,比如比较早的并有记载的是《史记》中记载的秦时期一支由史氏族人带领的为秦始皇修筑水路直达揭阳岭的队伍,抵达揭阳岭后并没有返回,而是直接驻扎在当地并始设揭阳县。其外还有其他如汉,三国,唐宋,元明时期迁入的。

二、潮汕文化简介

() 潮汕方言

潮汕话,是全国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潮汕人的方言,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与其他语言很大区别。因此,引起海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研究潮汕话的人很多,有关潮汕话的专著、字典、词典也很多。对潮汕人来说,潮汕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异域他乡。乡音相同,胜似自己人

潮汕话在广东东部的潮汕地区以及海外华人中广泛使用,是知名度较高的一个古老方言,属于闽南语系,但与闽台的闽南话差异很大。语法与闽台片相同,词汇也有高度的对应,语音语调上则差异明显,彼此互通存在不少难度。在潮汕话和闽台片相交融的地区,兼具有二者的发音特色,特别是靠近潮汕地区的陆丰三甲(甲子、甲东、甲西)地区的闽台片的闽南语,福建的诏安等。潮汕话包含了很多的古汉语成分,在古代,潮汕先人本来居住在中原一带,为了逃避战乱,一路往海边迁徙,到达福建莆田,定居一段时间之后,又集体迁徙到今天的潮汕地区。所以潮汕话是遗留下来的古汉语,同时也受到南越国少数民族的影响。

1820世纪期间,潮州居民是移居东南亚的主要华人族群之一,故此潮州话成为海外华人的主要方言之一。因此,潮汕地区以外的华人社群,也有很多人说潮汕话。潮州人在香港、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尼形成重要的少数族群。一些潮州人也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北美洲和欧洲居住,一些从潮州地区而来,一些则从东南亚而至。

(二)潮汕饮食

在许多国内旅游志上,提及到潮汕旅游,大体摆出的都是张美食地图,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潮汕的最出名。潮汕饮食作为潮汕文化的一个部分,它的特点的形成,同样是离不开潮人赖以生存的地理自然环境、人文风俗、及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

擅长烹制海鲜,可以说是潮汕菜最为突出的特点。用料广博,是中国菜很多菜系都共同具有的特色,然而在众多的烹调原料中,特别突出擅长烹制海鲜的,恐怕只有潮州菜了。潮州菜擅长烹制海鲜,首先是因为潮汕地区盛产海鲜。潮汕平原所面对的滔滔大海,是丰富的海产品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源泉。潮汕地区盛产海鲜,在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一人类生存规律的支配下,潮汕在很古远的年代,便有了喜食海鲜的习惯。潮汕人喜食海鲜的习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潮州饮食文化的特色,当潮州菜得到形成、发展的时候,这种特色自然也就成为潮州菜的一大突出特点。

潮州菜在口味方面的突出特色是时尚清鲜。潮州菜在口味上强调原汁原昧,突出两大特色,也可以说,潮州菜这一特点,是和其它一些中国菜偏辣、偏酸、偏甜等浓重口味相对而言的。

此外,中国无论茶道、茶艺,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潮汕工夫茶。潮汕功夫茶是潮汕地区极富地方色彩的茶道文化,它历史悠久,植根于千家万户,几乎可以说,凡是有潮汕人的地方,就有人冲泡工夫茶,它在冲法上,不论是器具、用水、程序、饮法,都极具潮汕地方风味,我们甚至可以说,工夫茶是潮人的代表特征。很难再找到这么一个地方像潮汕人喝茶的工夫和茶文化的普及。有人曾戏说,潮汕人是天生的贵族,说的就是潮汕人喝茶,因为无论是在高档的茶馆、酒楼或是街边的摊档、普通百姓家、甚至是农忙时的田间,你都能见到潮汕人悠哉地喝工夫茶。而且只要你走进潮汕人家做客,迎接你的90%是工夫茶。潮汕人是有事喝茶、没事也喝茶,饭前喝茶、饭后也喝茶,有朋友时陪朋友喝,没朋友时自己喝,反正一天是茶不离口。据统计,光汕头市区,每年消耗的茶叶总额就达到三四十个亿,所以毫不夸张地说,潮汕的茶叶店比米店多。而事实上潮汕人对茶叶的称呼就是“茶米”,可见其是生活必备,缺之不可。而且,只要是潮汕人喝茶,即使是一个人,他也会老老实实地端出专门的茶具,烧上开水,慢慢地一小杯一小杯地泡,决不海口大喝。而对于冲泡的程序,常见的有九道的,也有像茶艺馆十八道的,而即使是普通家里冲泡,最少也有七道程序,而且道道有说头,像“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货如轮转”等等,而难得的是这连最普通的老百姓都懂,可见潮汕茶风之盛,潮汕工夫茶在普罗大众心中的根深蒂固。

所以,潮汕在饮食充分展现了潮州菜在烹饪原料,在菜肴的口味上都非常顺应当今的饮食潮流,它表明潮州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乡土风情,它表明潮州菜不但口味纯正,而且医食并重,有益身心健康,而所有这些方面,都有一个菜系能否发展且具有生命力的相当重要的方面。

(三)潮汕建筑

潮汕民居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布局,最基本形式称下山虎和四点金。规模较小的城镇平民居屋有布局狭长的竹竿厝。大型民居以四点金为基础横向或纵向扩大规模,称三厅串八厅相向四马拖车百凤朝阳,其外部轮廓则保留十分规整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大规模的集居式住宅称为,这是清代潮汕地区乡村居民军事化的产物。从平面上可分为方案和楼寨,从外围方式上 可分为围墙和围楼。在潮阳,这种集居式住宅称为图库。海滨贫民旧时所居多为涂()寮,是夯土或以木、草织成墙体的茅屋。潮汕地区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量采用贝灰和石材。至迟在北宋已开始烧制贝壳灰,以贝灰为主体原料的三合土版筑大为盛行,不仅应用于建造房屋、高塔上,而且应用到加固堤防上。石材不仅应用于建筑构件的门框、栏板、抱鼓石、台阶、柱础、井圈、梁枋上,而且建造了石牌桥、石塔、石桥大型建筑物。

潮汕祠堂的基本结构,有两厅夹一庭的两进式和三厅两庭的三进式两种。其建筑系统地运用木雕、石雕、嵌瓷这三大潮州建筑工艺,装饰豪华,富丽堂皇,雄伟壮观,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潮州祠堂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普宁市西社乡永思堂存有民国修建碑记,从中可以了解该祖源流及世系辈序,这对研究该簇历史有很大的帮助。澄海市后溪乡芳庄堂,堂正中入门有一祖墓,这一现象在潮汕是极其罕见的。潮汕土楼主要分布于饶平县和潮州市凤凰山区及其余脉,如潮安县铁铺镇平原地区。

(四)潮汕工艺

潮州木雕是工艺美术的佼佼者,说来有趣,在卷帙浩瀚的《辞海》中,要查出雕一词,必须贯以字方可查到。潮州木雕成为专有名词,可见其艺术性、专访性之强,影响面之广。潮州木雕在唐宋时已初具规模。至明清而日臻完美,如今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潮州木雕形成了鲜明的风格。其形式有圆雕、沉雕、浮雕、多层次的镂空雕,而外形色彩上,可分为黑漆装金、五彩装金、本色素雕三类。在应用上则大致分为建筑装饰,家具装饰,神器装饰和案头陈设等四类。在潮汕地区,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民居之陋,人们随处都可以见到木雕艺术的存在。所以,潮州有木雕城之誉称。

  潮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一大支系,早在唐代已出现,明、清两代更趋成熟。《潮州府志》云:潮州妇女多勤纺织织任刺绣之功,虽富家不废也。清末,潮汕地区还出现过二十四名绣花状元,并赴南京参加全国刺绣比赛。潮绣讲究构图均称,色彩浓烈,富丽堂皇,其品种大致可分为日用品、欣赏品和剧服三种,形式有绒绣、纱绣、金银线绣、珠绣四大类。针法千变万化,主要有过桥銮乾历艮二针锁三针锁三山起,以及打只 化针乱针点绣等六十多种。潮绣因其瑰丽多彩,技法精巧而著称,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深受青睐。

此外,还有巧夺天工的潮州抽纱,多姿多彩的潮州花灯潮州剪纸,潮汕银饰,枫溪陶瓷潮州嵌瓷,潮州石雕等等,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潮汕“商”文化

潮汕传统文化是比较保守的,大部分人还是有着多子多福的观念,使得原本富庶的潮汕大地人口压力非常严重,这也就迫使许多潮汕人必须对外迁徙和异地谋生,这也就造就了潮汕人吃苦耐劳的性格和精明能干的商业头脑;同时也因为异地谋生,使他们形成了共同进退的抱团思想,一荣俱荣敢闯敢拼的干劲;潮商也成为现代商业的一种独特现象,甚至有人将其与中国古代的晋商和徽商相媲美,称之为中国第三大商帮。

而纵观现代华商,华人首富李嘉诚是潮汕人,国内首富黄光裕也是潮汕人,中国最大的网络集团——腾讯的马化腾是潮汕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广州合生创展、珠江地产的朱孟依也是潮汕人……在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各国,潮汕商人都是当地不可小视的一股商业力量,就好比在潮汕人最多的泰国,可以说泰国很大部分的经济命脉都是掌握在潮汕人手中:当今泰国最大的八家银行,潮汕人经营的有四家,像盘古银行的陈弼臣家族,控制泰国包括银行、保险、金融、国际航海、纺织等42家企业;泰国侨领郑午楼及其家族,拥有京华银行和泰国第一银行,还有工业、商业、地产等100多家公司;潮汕人谢易初、谢国民及其家族创办的正大卜峰集团,是东南亚最大的农牧工商联营的跨国公司,同时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进驻中国的第一支外资股,在中央电视台常见的正大综艺和国内大型连锁超市“易初莲花”即是其集团下所有(《潮汕海外移民》杜桂其著)……

在历年的华人富豪榜和国内富豪榜上,小小的潮汕地区其富豪财富常常超越整个福建省富豪的总和和广东的1/2强。由此可见潮汕人的商业天赋和潮汕地区特色的“商文化”。

三、潮汕文化的发展方向

由于偏离省府和近些年潮汕经济的不景气,使潮汕文化很少为国人了解和重视。而事实上,潮汕文化历史沉淀深厚,体系完整,独具特色,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华文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当前中国社会经济贸易与国际接轨,思想文化与西方社会频繁互动的大趋势下,潮汕民众更要具备批判意识,扬弃自身文化中直观、肤浅、保守的成分,代之以宏观、理性、国际化的视角,扬长避短,与时俱进,寻找潮汕文化现代化的最佳路径。

(一)发展创新传统文化,深入挖掘潮汕文化内涵

潮汕文化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核。作为文化创造和传承者的潮汕人,具有精明能干,刻苦耐劳,勇于开拓、善于经商、注重人际关系等积极的文化心态,但也存在着眼光短浅、妒贤忌能,同行相欺,重商轻工,轻奉鬼神,小富即安的文化心理,这些是与现代文化的多元化、大众化特点不相适应的。因而,我们要立足传统,面向现代,不断注入新的文化元素,以长远的眼光、理性的自省和果敢的胆识进行积极的文化整合。要不断增强潮汕文化的共融性和自由度,通过与外来文化的积极交流和融合,完成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要对文化载体如潮汕方言、潮剧、潮汕工艺、潮汕农艺及饮食文化等加以整理和创新,提升独特的文化品牌影响力。要发扬潮汕文化中精明干练、勤劳勇敢,敢为人先的人文精髓,把握并提炼潮汕文化的核心价值,同时也要体现现代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不断增强潮汕文化的生命活力和时代意义。

创新传统文化,不断提升软实力,要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情感,通过对生活和时代的深刻感悟与理解,创作一批既有乡土气息,又不失时代特色且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要弘扬潮汕特质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例如工夫茶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休闲文化等等。要发展精英文化、大众文化和乡土文化,建立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申报,加快收集、整理古文集、名人作品集和民间故事集的编辑出版工作。同时,要规范潮汕话,推广潮汕话,利用音乐、影视作品等形式推广简单实用的潮汕话,使潮汕文化被全国更多的人接受和学习。

(二)打造区域文化中心,普及大众文化

要打造以汕头为主导的区域文化中心,推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融合,培育扶持一批骨干文化企业,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创造催生一批文化新兴业态。通过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以工艺玩具业、印刷业、音像材料业为支柱的文化产业体系,形成以汕头为龙头,带动辐射粤东城乡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特别扶持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文化企业,加快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要利用汕头与台湾地缘相近、血缘相承、商缘相连、文化相亲的独特优势,抓住机遇发展和弘扬潮汕文化。在深入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要加快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更加注重文化惠民,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基本文化消费需求。

加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硬件建设力度对发展壮大文化事业固然重要,但要真正实现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更应该重视大众文化的普及程度。要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搞好重点文化设施和基层文化设施建设,重点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加快健全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延伸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继续开展流动图书馆、流动博物馆、流动演出网的建设与服务。坚持开展送文化、送展览、送图书下乡活动。同时,要继续推进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免费开放,进一步提高馆藏资源数字化和网络化服务。只有在群众身上发现文化的符号,在群众的口中获得赞许,文化事业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和繁荣。

(三)通过相关政策,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繁荣文化事业的重点在于文化市场的全面均衡发展,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文化行业的发展和普及程度。粤东沿海地区和内陆欠发达山区,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会长期存在。因此,政府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文化产业给以财政、税收和投融资等方面的政策扶持。要培育各类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合格市场主体,尤其是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引进社会力量,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高标准建设一批特色鲜明、辐射能力强的文化产业园区,推动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要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努力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发展格局。同时,针对潮汕地区人多地少、能源缺乏,文化底蕴非常丰富的特点,鼓励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形成文化发展的强大后劲。

(四)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扩大文化影响力

大力实施文化新兴战略,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新秩序。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逐步做到凡适合面向市场购买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都应面向市场招标购买。要以贯彻落实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契机,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壮大文化发展实力。要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要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同时,要积极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加快引进和培养优秀文化人才,构建一支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的文化工作者队伍,为发扬潮汕文化提供智力支持。要落实对文艺工作者的各项福利政策,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工作热情。最后,要大力宣传潮汕文化,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使人人成为继承、弘扬潮汕文化的参与者和奉献者。

参考文献

[1]司徒尚纪著,《广东文化地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82001.9重印)

[2]胡兴荣主编潮汕文化报告》,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出版

[3]黄挺著潮汕文化源流》,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出版

[4]陈泽泓著,《潮汕文化概说》,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237d41a650e52ea5518987e.html

《潮汕文化的现状与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