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简介及作品赏析

发布时间:2012-11-22 08:00: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美学原理与赏析》结课论文

引言:

听了《美学原理与赏析》这门课,我对“美”有了一定的了解,却又不怎么了解了。因为在我原来的印象里,“美”就是好看,远没有这么深远的意义,同时也对老师渊博的学识深表钦佩。虽然课时很短,但我学到的东西很多。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可能显现不出来,但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多了一份评判美丑的意识,对“美”也有了自己的评判标准。

学生平时就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颇感兴趣,听了老师的课,兴趣愈发浓厚。怎奈平时苦于课业,无心专门查阅学习。想到老师留此作业,苦思冥想也不知该如何下手,索性写一篇有关文艺复兴时期我最感兴趣的人物·芬奇的论文,也借此机会好好学习一下,但绝无半点糊弄搪塞之意。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正是这个时期,人们的思想得以解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也造就了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

在众多的艺术家中,我最为感兴趣的是列昂纳多··芬奇。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更是一位了不起的“杂家”。他所精通的学科门类范围之广,恐怕连《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也望尘莫及(不知道诸葛亮美术方面有何造诣)。正是由于他天赋异禀,使得后人为他杜撰了许多传奇的经历,因为就像没有福尔摩斯断不了的案一样,仿佛任何事情发生在他身上都不足为奇,这也为他的一生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还有好多影视作品中出现过达·芬奇的影子,例如《盗走达芬奇》,《达芬奇密码》等,足见后人对他的仰慕之情。我便是被他的才华和神秘所深深的折服了。

列昂纳多··芬奇:

列奥纳多··芬奇(1452—1519),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画家、寓言家、雕塑家、发明家、哲学家、音乐家、医学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建筑工程师和军事工程师。他是一位天才,他一面热心于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研究如何用线条与立体造型去表现形体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他也同时研究自然科学,为了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这位奇才对各个领域的知识几乎是无师自通,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不仅如此,他还勤奋多产,保存下来的手稿大约有6000页,其中包含滑翔机,弓弩,自行车,降落伞等设计雏形的手稿,令人惊叹不已。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索精神对后代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452415,达·芬奇降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海滨小镇芬奇镇的一个叫安奇雅诺的小村庄里。他的童年是在祖父的庄园中度过的,家境很富有,用现在的话说,应该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孩童时代的他不但聪明伶俐,而且勤奋好学,兴趣广泛。随着他一天一天的长大,他惊人的回话天赋也慢慢的展现出来,而后被他的父亲皮耶罗··芬奇发现。在他14岁那年,父亲皮耶罗将他送往佛罗伦萨,师从著名的艺术家韦罗基奥,开始系统地学习造型艺术。从此,达·芬奇开始了他的艺术之旅。

韦罗基奥的作坊是当时佛罗伦萨著名的艺术中心,经常有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在这里聚会,讨论学术问题。在这里,达·芬奇结识了一大批知名的艺术家、科学家和人文主义者,开始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在20岁时达·芬奇已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用画笔和雕刻刀去表现大自然和现实生活的真、善、美,热情歌颂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自大,他想要的,是掌握人类思想的各个领域。这在常人看来是疯子一样的举动,但是他做到了。眼光独到,做事干练的达·芬奇连灵魂都充满了艺术气息。说他前去古人,后无来者,一点也不夸张。

在达·芬奇看来,佛罗伦萨显然无法满足他进步的欲望。于是在他31岁那年(1483年)写信给米兰大公卢多维科·斯福尔扎,在信中列举了自己的各种才能,最后他还表示可为大公的父亲塑造一座骑马像,成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巨型雕像。·芬奇41岁时完成这一巨作的土制塑像,但因没有足够的铜铸造而使巨作终未完成,1499年法军入侵时被毁,否则将成为世界一大奇迹。大公卢多维科对他的天才和辛勤劳动酬谢不是金币,而是金言玉语,这使·芬奇十分不安,大公为了安慰他,请他为米兰格雷契寺院食堂画幅画,这就是《最后的晚餐》。如果说《最后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那么芬奇在51岁时自米兰重返佛罗伦萨而作的 《蒙娜丽莎》则无愧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伟大的肖像画。这两件誉满全球的作品使达·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

·芬奇晚年被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邀入法国,弗朗索瓦一世给予了他至高的接待,将其安置于昂布瓦斯城堡中的克鲁克斯庄园,并时不时地去请教。能够受到一位国王的如此礼遇,换做是我的话,已经终生无憾了。151952,年事已高的达·芬奇因病于克鲁克斯庄园逝世,据说他是在赶来的弗朗索瓦一世怀中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就像唐太宗李世民失去魏征一样,当时的弗朗索瓦一世一定悲恸万分吧。

·芬奇一生的成就包括了天文、物理、医学、古生物、机械、建筑、军事、水利、地质以及艺术等诸多方面。但在这些“琳琅满目”的研究领域中,绘画无疑是他最中意,也是最擅长的,他对绘画有许多自己独到的见解,达·芬奇认为:“绘画是自然的唯一模仿者,绘画包罗自然的一切形态在内,它能够将自然界中转瞬即逝的美生动地保存下来”。因此,他的人物肖像画和真人最为接近,没有之一。他眼中的绘画能比语言文字更真实更准确地将自然万象表现给人们的视觉。他的这句“天生丽质的美,将随年月的消逝而迅即磨灭,除非有画家把它画下,方可保存永久绘画容易保存它经得起岁月的磨蚀。绘画保存了美,否则它将被自然和时间磨灭。我们靠绘画保存了名人的相貌。铜匠作品比绘画作品还要耐久,他们的作品比之你们或我们的作品更经得起岁月的磨蚀。但是他们缺乏想象。”最能体现出他对绘画的热爱,也能看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的骄傲。

在列奥纳多··芬奇逝世之后的500年间,人类一直对他进行研究与探索,欧美各国、以色列等亚洲国家设立了研究达·芬奇的专门机构(有点像中国专门有人研究《红楼梦》,而且一研究就是一辈子),他的祖国意大利更是把他作为文化的象征。方方面面都能体现出他对人类的贡献一己后人对他的敬仰。

他与尼古拉·特斯拉并称为人类史上两大旷世奇才,可遗憾的是这两大奇才都终生未婚,或许这也是奇才不同常人之处吧。曾经有不少人猜测,说蒙娜丽莎就是·芬奇的情人,还列举了一些能够佐证他猜测的证据。可猜测终究是猜测,真相到底是什么恐怕没人说得清了。总而言之,·芬奇对人类的贡献,尤其是在美学方面,是无法估量的。就像他最中意的学生弗朗西斯科·梅尔兹在·芬奇临终时说的那句话一样“达·芬奇的死,对每一个人都是损失,造物主无力再造出一个像他这样的天才了。”

绘画作品

说了那么多有关·芬奇的人物生平,现在该介绍介绍他登峰造极的美术造诣了。

基督受洗

这幅作品是·芬奇早年在韦罗基奥的作坊学艺是绘制的,准确的说是他协助韦罗基奥绘制的,因为他只画了一位跪在基督身旁的天使(图左)。但无论从其神态、表情,还是柔和的色调上来说,都已明显地超过了韦罗基奥(据传,韦罗基奥为此不再作画)。达·芬奇着重描绘的是一个天真无邪、毫无神秘色彩的儿童形象。儿童头部的卷发、身上的衣褶以及他与据说也是他画的后面的自然背景之间的和谐关系,给人以极其真实可信的感受。色彩表现符合规律,形体的写实性十分强烈,因而给人以神态毕肖的印象。然而这时,他非凡的绘画天赋只展现出了冰山一角而已。

当他的老师韦罗基奥看了之后,也感到自愧不如。从那之后,韦罗基奥以深知自己再没有什么可以交他的,于是把达·芬奇介绍给了一位在陶器釉绘上有独特技艺的画家卢卡·德拉·波比亚,让达·芬奇进一步向这位色彩大师学习绘画的技艺。

此幅湿壁画176.9×151.2厘米大,现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博物馆内。

《受胎告知》

这是现存的·芬奇的最早的画作,据说是在没有老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完成的。不知道别人怎么看,至少在我看来,他可以凭自己的理解画到这种程度,已经不能用惊叹来形容了。

这幅作品描写的是《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一章第一节马利亚受圣灵感动的故事。圣经上说,马利亚许婚了木匠约瑟,没有同房,就受到圣灵感召而怀了孕,而所怀之人便是耶稣。这种题材以前的画家已有各种表现,·芬奇采用了横幅,是为了展现美丽的贵族庭院生活,让视野更开阔些。借助宗教故事中天使加百列与圣母对话这一段情节,既满足社会需要,也给绘画技巧的探索提供方便。于是他选用对称的形式,画了跪在草坪上传达神旨的天使,和正悠闲地在庭院读书的马利亚两个形象。这里的天使报喜富有戏剧性。马利亚的神态虽然平静,左手往后一缩的动作也显露出她内心的惊讶。她似乎不能自恃,怀疑她是否听错了天使的话。整洁美观的大庭院是运用科学的焦点透视法来展现的,宅院内华贵的建筑以及马利亚跟前的雕花桌子,都经过仔细的透视推敲。两个人物身上的衣褶是经过大量习作之后肯定下来的。所有这一切,都是为寻求绘画平面反映事物的准确性,但也显露出画家早期绘画上的刻板。

这副绘制在木板上面的油画现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博物馆。

《吉内薇拉·班琪》

这幅画创作于1474年,当时的·芬奇还生活在佛罗伦萨,那里有一个习俗,就是少女出嫁的时候都习惯做一幅画留作纪念,于是便有了这幅作品的诞生。遗憾的是,画作的底部因受损而被截去了一部分,那部分应该就是少女的手臂。也正是由于这被剪去的一部分,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因为达·芬奇画少女的画像最擅长的就是画手,所以有人猜测,若这幅画作的下边的一部分没有被截去,其影响力可能就和蒙娜丽莎相当也说不定。仔细观赏这幅画作不难发现,画中的女主人眼神略带忧伤,或许是因为逼婚,或者有某种担心吧。从画中看不出明显的线条,而是运用阴影增加立体感。画的细节处理十分细腻,这也体现出了达芬奇高超的绘画技巧。

·芬奇在佛罗伦萨生活时唯一的一幅肖像画,现存于华盛顿国立美术馆。

柏诺瓦的圣母

在《柏诺瓦的圣母》这幅画中,·芬奇利用顶端的两扇圆拱的窗户设计,巧妙地将观赏者的注意力引到坐在板凳上的圣母玛莉亚与她怀中的圣婴耶稣身上。位于中央偏左位置的圣母将没穿衣服的圣婴抱在怀里,她一手扶着他,一手则拿着一朵花圣婴右手探出想要拿花,同时伸长另一只手抓住母亲。于是,玩弄花朵这个动作构成了整幅画的主题。更神奇的是,画面垂直的中心轴不偏不倚正好通过三只手和缓交错的地方,成为全画的中心点,这让人不禁感叹达·芬奇的严谨。

玛莉亚精致飘拂的蓝袍外加红裙与露出的红袖,并她在胸前别了一只胸针,将蓬松的卷发精心地编成辫子。在这幅画中圣母与圣婴相互依偎在一起,母子之间的顾盼与姿态尽溶于画的内在世界中,不过如果说达·芬奇的画很写实的话,那画中的两人还真不符合东方人的审美观啊

这幅画作现存于俄罗斯圣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馆。

《博士来拜》

《博士来拜》是·芬奇的名画之一。这幅油画取材于圣经中耶稣诞生之时东方三博士前来朝拜的故事。许多其他的著名画家也曾画过同样的题材,如丢勒,提埃波罗,波提切利等。同样的题材在这幅未竟之作中,画家不再从叙事角度简单罗列有关人物,而是以对比激烈的构图和形象来表现艺术上的创新:圣母、圣婴和三位博士形成三角形的稳定构图,周围的群众环列在他们的周围,手上好像还在比划着什么,就像是人群组成的漩涡;背景上·芬奇按精确的透视法画出的建筑遗迹和奔腾飞跃的马队也形成强烈的对照。在刻画前景人物、特别是围观的群众时,色调幽暗,让主要人物形象从阴影中闪出,一反15 世纪绘画明晰透露的特点,力求幽微含蓄,在艺术手法上形成他独创的烟雾状色调。因此,这幅画虽因为他动身去米兰而终未完成,却表明·芬奇对的艺术探讨已大大超越同时期的艺术家,预示文艺复兴风格的到来

有关这幅画,还有许多有趣的地方。因为这幅画作无比珍贵,但是画作却有较为严重的损毁,因此有人提议对画作进行修复。但又有人站出来说“修复就是对原作的损毁”,坚决反对对画作进行修复。于是,美术馆决定请莫瑞希奥·塞拉西尼博士(现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艺术、建筑与考古跨学科中心负责人)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原画作进行修复后风险评估。

通过初步的观察,塞拉西尼发现了画作木板背面有严重的损毁现象,多处的虫蛀,水浸泡和木板的损毁。经过分析得出是由于该画作长时间的面朝下背朝上的弃之于一个潮湿的环境之中,屋顶的水落下造成了画作木板背面的严重损毁现象。由此又得出一个疑问,为什么列昂纳多··芬奇的画作会遭到如此的对待。后经史料记载的分析整理发现,该画作有一个140年的空白记录,也就是说在这140年期间,无人知道该画作的情况,所以,该画作的严重损毁也就是发生在这140年之中。

之后塞拉西尼又通过紫外线和红外线对该画作的正面进行了科学的探查。分析显示,该画作的颜料涂抹显得粗糙又外行,与达·芬奇享有的那种妙笔生花的盛名无法相提并论,并且发现这种拙劣的绘画出现在整个作品中的各个地方。至此他意识到该作品很可能不是达·芬奇亲自所画。后塞拉西尼取得了作品的颜料样本,并通过显微镜重现画作的整个创作过程。通过观察发现,该画作的铅白层有不正常的涂擦痕迹,这表明曾经有人清理过这幅被弃置的被水浸泡过的油画。在污迹斑斑的铅白层上,又有一层厚厚的木炭残留,但技巧粗劣,这是二次底稿的证据!塞拉西尼发现最上层的油画颜料渗透到了铅白层的裂缝之中,这说明达·芬奇的底稿以及铅白层与颜料的涂抹之间间隔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并且绝对不是几个月或者几年这么短。由此可证明该画作在被弃置多年之后曾经被清理,后由一位不知名的三流画家改动了底稿,并草草的画上了最上层的颜料。由此得出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往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参观的《博士来拜》并不是达·芬奇的作品!

《博士来拜》画中画

后在乌菲兹美术馆的大力支持下,塞拉西尼通过用一架红外摄像机对《博士来拜》进行拍摄扫描,以捕捉底稿上的数以千万计的图像。通过科学仪器的帮助,最终塞拉西尼重现了·芬奇《博士来拜》的原作底稿,并且在底稿上发现了·芬奇自己的素描自画像,应该是·芬奇29时的自画像。在肉眼可见的《博士来拜》的画作中,两匹烈马在厮打,但在后发现的·芬奇原作底稿上,马背上的骑士也清晰可见,双方正在激烈的拼杀(见下图)。由此塞拉西尼又有了更惊人的发现,那就是早在29岁时·芬奇在创作《博士来拜》时,就已经为他在日后52岁时创作《安吉里之战》做了准备。

画中画里正战斗的中世纪骑士

然而这样一幅充满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品为什么会被大幅改动,·芬奇被篡改的战斗场景是解开《博士来拜》来龙去脉的关键线索,塞拉西尼认为,·芬奇的不朽之作《博士来拜》可能成为了一次审查行动的牺牲品。

保守的教士们委托·芬奇画一幅圣坛装饰品,他们无疑在期待·芬奇能够精彩的展现一个庆贺耶稣降生的传统画面,而·芬奇却交付了一幅革命性的异类作品。基督圣子周围的混乱的面目丑陋的人物已经让人不安,把一个酣战的场景包括在内更是闻所未闻。塞拉西尼推断出了这幅画随后的命运,教士们拒绝接受这样一幅大逆不道的《博士来拜》叛逆的·芬奇就放弃了这幅画的创作,于是它被丢弃在了一个漏水的仓库里。很多年以后,当·芬奇的作品变成市场上价值不菲的畅销品时,它被拿出来清理了一番。一个匿名的拙劣艺术家修改了·芬奇的底稿,并涂上颜料,把它变成一幅更好卖的经典宗教画,而·芬奇的真实构想被掩藏在了重重颜料之下。

塞拉西尼的工作组用两周的时间捕捉到原稿的240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收藏0幅图像,而拼接工作耗时一年才最终完成。背景里战士在鏖战,跨越时空与《安吉里之战》遥相呼应。耶稣和圣母玛利亚周围又出现了30个全新的人物,泥瓦匠在整修一座教堂,似乎象征着战后家园的重建,遥远的地平线上有一头孤独的大象(见下图),又一个·芬奇式的谜语。如果可以的话真想亲口问问·芬奇本人:我们猜对了吗?

画中画里一只栩栩如生的大象

这幅悬念重重的名作现收藏于佛罗伦萨的乌菲兹美术馆。

《抱银貂的女子》

《抱银貂的女子》是一副精美的肖像画,而那貂,实则是一只体型娇小的鼬鼠。它有着睿智的眼眸,紧闭的嘴巴盖着尖利的牙齿,皮毛柔软舒滑,被主人长长的手指轻轻地抚摸着。这是一只漂亮光滑的小东西,一只备受宠爱的动物。

而画中的女子名叫塞西利亚,在约1490年被画肖像画时大概十六岁,是当时米兰具有极大权力的公爵洛多维科最喜爱的情妇。她被画之后的那一年,塞西利亚给洛多维科生了个儿子,而洛多维科却与碧翠斯结婚,这位合法妻子很快确定她的对手被抛弃。记载表明,塞西利亚离开斯福尔扎城堡时将画像一并带走。

人们可以合理认定,这幅肖像画是受达·芬奇的赞助人,迷恋塞西利亚的公爵,委托所作。塞西利亚显然既漂亮可爱又天资聪明。她是诗人、语言学家和音乐家。那么为什么达·芬奇将一种罕惹人喜爱的动物与之相陪称?为什么使塞西利亚如鼬鼠般的面容引人注目?这是刻毒嘲弄,是道德谴责,还是微妙的恶意行为?画入白貂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洛多维科的恭维,而公爵也将它看作是一个象征。这里就有了心照不宣的玩笑:一位残忍无情的贵族被他的情妇爱抚着,被爱情的力量柔化成顺贴服从的样子。但另一,那只白貂也是塞西利亚她自己。看塞西利亚肩膀曲线条是怎样如此完美地与白貂身躯的线条和谐相称,她弯曲的手腕是怎样附和模仿它的手爪,两者是怎样地以一种纡回流畅的螺旋方式相关连,他们相般配的眼睛,同样地清澈和显现棕色,望着他们右边同一方向点——都看着公爵,人们推测,那是画里最优雅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是光源。白貂和女子几乎无法分割,她们共同构成了这幅完美的画卷。达·芬奇将这种耐人寻味,经得起推敲的美发挥到了极致,那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享受了。

这幅画作现存于克拉科夫

《音乐家肖像》

在达·芬奇留存很少的男子肖像画中,《音乐家肖像》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幅作品。这幅作品作于1485年,保存完好,对研究达·芬奇的其他作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画中的音乐家名叫法朗基诺·加甫里奥,大概是服务于路德维科宫廷的一名青年乐师。他有着一头漂亮的卷发,神情严肃,手里拿着乐谱。由于达·芬奇没有完成这幅肖像画,所以他也没在画中签名。

关于画中人物的身份,人们有过种种猜测,还曾被当做是米兰的一位统治者。最后,艺术史家依据他颇具艺术家气质的面孔、修长的手指及手中的乐谱,推断他是一名音乐家。有关这幅作品,可以查阅到的文献并不是很多,以我现有的只是也无法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不过总感觉这幅画在达芬奇的笔下总有些不同寻常之处,或许是我们还没有发现吧。

哺乳圣母》

这幅画创作于1490年,此时的达芬奇正投靠在米兰大公卢多维科的门下,因为他对卢多维科充满希望,认为他可以统一意大利,从而是自己更好的施展才华。在这一时期,达·芬奇只有一些肖像画被保存了下来,这幅《哺乳圣母》便是其中之一。

·芬奇在这里更多强调的是一种母爱的普遍人性。画中的圣母形象丰满,神态恬静,洋溢着一种年轻母亲的温柔的爱子之心。圣母的脸部仍显露出达.芬奇所惯用的描绘公式,过分重视女性眼睛的块面结构(这在他以后的大量圣母像上都有表现)。圣母怀里的婴儿形象被画得很生动 ,但在这里仍然是色彩处理让位于解剖结构的合理性。总之,这一幅画是他前期肖像艺术的一个范例 。这时期, ·芬奇所全神贯注的,正是他对人体描绘的科学研究。

这幅画作现收藏于俄国国立艾尔米塔日博物馆。

《岩间圣母》

又是两幅很有意思的作品,这两幅作品都是·芬奇创作的《岩间圣母》,不同的是第一幅是油画,而第二幅是木版画,并做了一定的改动。画上的情节取自圣经《新约全书马太福音》第三章《耶稣受洗》故事:耶稣从加利利来到约旦河,见了约翰,要受他的洗。约翰想拦住他说: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么?耶稣回答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于是约翰许了他。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他看见神灵,仿佛是鸽子在下降,落在他身上。天上这时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按照圣经所述,施洗的约翰不是孩子,已是个成人了。而圣母携子逃亡埃及和以色列的时候,耶稣也仅是刚生下的婴儿,他不可能象画上所表现的那样指手划脚与约翰对话。此外,耶稣受洗的地点是在约旦河边,受洗时也没有玛利亚在场。那么达芬奇为何作如此大胆改动呢?

圣经上说,希律王为了剪除耶稣的后患,正派人在他诞生的地区大规模屠杀两岁以下的婴儿。天使启示约瑟,让他带着玛利亚与耶稣逃出伯利恒,圣母子一家刚刚来到约旦河边,得知约翰在这一带传教,于是相约与约翰在附近一个岩洞内会面。·芬奇把画面人物展现在一个古老的岩洞内,也是合乎生活情理的。耶稣受洗,在圣经上始终没有讲清年龄关系,此类题材往往随画家构思,各有不同表现。·芬奇在学徒时期与老师合作的那一幅《基督受洗》,耶稣和约翰的形象显然已是成人了。画家在这一幅画上没有受宗教题材的局限,而以一种世俗的生活感情去表现这一主题。为了使人物充满一种天伦之爱,他把这种耶稣与约翰的所谓神圣会见,改变成两个天真的孩子有水边戏耍。但为了点明宗教题意,又不得不从动作上作些注解,如小耶稣用右手指着约翰,似乎在说:你暂且许我……。约翰也做出拱手向耶稣请安的样子。右侧坐在地上的天使,作为自天而降来到人间的美丽使者,她的形象被刻画得最美,脸上展现着达芬奇的微笑公式,右手指着这幕受洗的趣剧,也象亲人一般似乎在庇护他们。显而易见,画家在这里决心以圣母为中心,赋予画面以庄重、温存和受天庇佑的母爱的感召力,而不是表现某种苦难、艰辛与恐惧的生活坎坷。中间的圣母一手扶着约翰,另一手去抚慰耶稣,体现了人间伟大的母性的力量。这和他早年那幅《基督受洗》是截然不同的。它表现了一种伦理感情,一种富有人性的美,而这也正是当时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容。

第二副对第一幅做了一些细微的调整,改动了马利亚看似很尖锐的手指,使轮廓显得更为柔和了,还去掉了大天使乌利那意喻不明的指向约翰的动作,而且乌利的面容不再面向观众,而是朝向正在进行的仪式,显得柔和了很多,还有马利亚衣服的颜色等等一些细节均做了些许修改。重点是,是英国国家美术馆的科学家们利用红外技术发现,这副重作的《岩间圣母》中暗藏着一幅草图。画里描绘了跪在地上的圣母玛丽亚,她的眼睛凝视地面,一只手放在自己的胸部,另外一只胳膊向外伸展着,手指都触碰到了画框的边缘。这层画作并未完工,专家们认为达芬奇可能还计划在她的身前画上圣婴耶稣。

那么为什么·芬奇最终放弃了这副草图的继续,而还是画成了之前的那副《岩间圣母》的复制呢?有一种解释是:1483年,罗马天主教堂委托·芬奇画一幅《岩间圣母》装饰米兰大教堂。比林奇说:·芬奇完成第一幅画之后,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满意,于是想要更多的资金报酬,遭到拒绝之后他把这幅画私自卖掉了,后来又画了另外一幅画,或许第二幅正是从一个刚刚完成的草图上开始的。该画作是标志·芬奇创作巅峰开始的作品,被卖掉的那副也就是目前巴黎卢浮宫收藏的《岩间圣母》。但是由于之后宗教团体要求·芬奇归还这幅作品,·芬奇本来想重新创作一幅新的作品,但是受到了宗教机构反对,他们坚持要一幅与原作一模一样的作品,于是就有了现在收藏于英国国立美术馆的这幅模仿作品。这也许正是为什么第二副 《岩间圣母》中会暗藏另一副草图的原因之一吧。与之前提到的一样,这也仅仅是后人的推理猜测而已,毕竟这位伟人身上的未解之谜太多太多了。

《圣母子与圣安妮》

又是一幅宗教人物画在这幅画中,圣母马利亚坐在她母亲的膝上,外祖母圣安妮虽然也很年轻,但仍感到圣母的身躯太大些,她难以承受如此重量。可是圣安妮脸上展现的笑容,是对着眼前那个顽皮的小外孙——耶稣(耶稣正从母亲的手中挣脱下来,想要骑在羔羊身上)而流露出的,马利亚倒象坐在安乐椅上那样,毫不介意地伸手要去抱耶稣。这种情绪传递不是很协调,尽管人物处理得紧凑,却并不显得自然生动。

圣家族这一类圣经题材,在宗教壁画中是最常用的因人而异,画家们各有自己的表现特色。达·芬奇在这一幅油画上的重点是放在圣安妮这一形象上,尤其是精心刻绘她的脸部表情,尽管这里再一次暴露出他的女性的微笑公式。·芬奇的现实主义的美学最高理想,他几乎象对待自然界一切未知之谜一样地去追求它。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又有有趣的发现,他们在画的背面发现了三幅素描。第一幅素描是一个马头,位于左边的第二块木板,高约18厘米,长10厘米,素描中马鬃毛散乱,口鼻大张,仿佛咬住了什么东西,整幅构图不禁让人想起达·芬奇创作的一幅壁画《安吉里之战》,后者取材于15世纪佛罗伦萨和米兰之间的战争,其中就有两匹战马互相撕咬的情景。第二幅素描位于左边的第三块木板上,画的是一个头骨的侧面,其中包括眼眶的空洞、一部分鼻腔和半个下颌骨,而且还有牙齿。比起前两幅素描,第三幅素描显得十分模糊,它位于最靠右边的木板,画的是圣婴的半身像。图中的圣婴头转向右侧,正在与怀中的小羊羔玩耍,这幅素描与《圣母子与圣安妮》中的圣婴形象非常接近,仿佛是正面油画的草稿。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具有非常的意义,因为极少有画家在画的背面作画,而对·芬奇的作品来说更是绝无仅有。他们表示将继续对该画进行研究,以判断这三幅素描是否真的出自达·芬奇之手。

此前,这幅画一直收藏在罗浮宫博物馆,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观赏。

施洗者圣约翰》

《施洗者圣约翰》是·芬奇的名画之一。画作取材于圣经中的人物:布道者约翰奉上帝之命,将为耶稣施以洗礼,当他舀起约旦河的圣水为耶稣洗礼时,天空突然豁然开朗,有一鸽子形状的圣灵显现在被启开的天空中。从此约翰紧随耶稣布道,得名施洗者圣约翰。画面上,漆黑的背景上,施洗约翰上身裸露着,而整个身子没入黑暗里,只有从右肩到胳臂、脸部、右手以及隐约可见的左手,暴露在照明之中。施洗约翰头发很长,宛如一个青年牧羊人,他一手拿着十字架,一手指向天空,脸上露出狡黠而神秘的微笑,惟妙惟肖。这幅画虽属传统题材,人物和背景的描绘却前所未见。事实上,施洗约翰在茫茫黑暗之中指着天国,揭示了画家此时内心的苦闷与彷徨。

·芬奇去世前不久完成的画作《施洗者圣约翰》美丽且妖冶。有人认为画中那男女莫辨的圣约翰原型可能是达芬奇的助手兼男仆沙莱。这幅《施洗者圣约翰》和《蒙娜丽莎》一同被达芬奇带往法兰西国王安排的城堡,一直留在达芬奇的身边,直至死去。画中的圣约翰的脸庞线条都显得异常柔和,甚至说妩媚也不为过,简直男女莫辨。有人说,这是以画家钟爱的男模特为原型的,也就是同性密友。在这里对达·芬奇的性取向不做过多讨论,毕竟伟人总有一些不同常人之处,可以理解,可以理解。

这幅传世的画板油画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拈花圣母》(左)

乍看之下,这幅《拈花圣母》和之前提到的《哺乳圣母》(右)颇有几分相似,同样都是年轻的玛利亚怀抱着圣婴——耶稣,他们的身后也同样有两个窗户可以看得见外边的天空。所不同的是,《拈花圣母》中的圣母穿着暗蓝色的衣服,外加红袖红裙,身披金色的斗篷,胸前别了一只胸针。圣母将圣婴抱在怀里,她一手扶着他,一手则拿着一朵康乃馨。圣婴正伸出手想要抓住康乃馨。这里的圣母已不再是传统宗教画中的那种超脱人世的冷漠的面孔,而是表现出了人性的感染力。据传说,粉红色康乃馨是圣母玛利亚看到耶稣受难时留下的伤心泪水,眼泪掉下的地方就长出康乃馨,因此粉红康乃馨成为了不朽母爱的象征。红色康乃馨则是象征殉难的基督徒的血,似乎预示了圣婴以后的遭遇。

此画前景中摆着一瓶花,圣母的肘部几乎就要碰到花瓶。萨瓦里笃定该画是达芬奇跟韦罗基奥学徒时期的作品,画中的圣母带有韦罗基奥作坊的特点——苍白的、北欧人式的脸,金黄色的卷发,双眼望着下方。最能反映达芬奇特色的地方是圣母身后穿过凉廊的风景,那是一排崎岖不平,犬牙交错的山峰。

《最后的晚餐》

还依稀记得老师上课时所讲那只略带恐怖气息的“手”,以及彼得那别扭的姿势,也正是这幅画作勾起了我对·芬奇的好奇。作为达·芬奇最富盛名的画作之一,《最后的晚餐》被无数的后人瞻仰。他凭借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构图时,他将画面展现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画面中的人物,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这些典型性格的描绘与画题主旨密切配合,与构图的多样统一效果互为补充,使此画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作品。

《最后的晚餐》原作

仔细的欣赏这幅画作,会发现,耶稣左手边一组是多马、老雅各、腓力。疑惑不解的多马,他怀疑的神色通过他竖起的手指表现出来,好像在问老师:有一个人要出卖你?和他并坐的老雅各张开两手,他试图去理解他所听到的可怕的话,他两手摊得大大的,惊叫了起来表示:这是多么可怕呀!年轻的腓力则用双手掩着胸部,似乎说:难道在怀疑我对老师有背叛行为吗?他的脸由于爱和忠诚而显出苦恼的神情。他右手边一组的彼得、约翰(也就是玛丽・玛德琳娜,后边会提到)和犹大三人最富有表情,也是画上的主要角色。坐在耶稣旁边的圣.约翰,头朝彼得垂着。在所有门徒中,他是耶稣最喜爱的一个。约翰像耶稣那样平静,他已经领悟了他主人的话。而犹大手中的钱袋是他的象征,它使我们想起,他就是为耶稣和其他门徒保管钱财的人,钱袋里装着出卖耶稣得来的三十块银币的赏钱,达·芬奇采取了特别的表现手法:听了耶稣的话后,犹大情绪紧张,身子稍向后仰,右臂支在桌上,右手紧握钱袋,露出一种抑制不住的惊恐。这十三个人中,只有犹大的脸色是灰暗的。犹大的侧面阴影旁是圣.彼得,我们也可以看见他一头银丝与一副白皙的手,他向年轻的圣.约翰靠去。彼得垂在臀部的右手握着一把刀,仿佛在偶然中,刀尖对着犹大的背后。火性的彼得,则情绪激昂,他从座位上跳起,似乎在问约翰,叛徒是谁?他手中已握着一把刚切了面包的刀,无意地靠近了犹大的肋部。在耶稣右边的外面一组是由巴多罗米奥、安德烈、小雅各三人组成。巴多罗米奥好像怀疑自己的耳朵听错了,从座位上跳起来,手按在桌上,面对耶稣,情绪激动;安德烈双手张开,手指向上。夹在中间的小雅各紧张地由背后伸手到第四个人的肩上,形成两组间的联系。这三个人都面向耶稣。耶稣左手边还剩下最后三个门徒,由马太、达太和西门组成。三个人听了这骇人听闻的消息后,自发地谈论起什么来,三人的手都指向餐桌的中央。坐在正中央的耶稣摊开双手,把头侧向一边,作无可奈何的淡漠表情,加强了两边四组人物的变化节奏感,使场面显得更富有戏剧效果。而这十二个人,由于各自的年龄、性格和身份不同,他们的惊讶与疑虑表情也得到各自贴切的表现。人物之间互相呼应,彼此联系,感情不是孤立的,这是达·芬奇最重要的、也是最成功的心理描写因素。古代所谓多样统一的美学原则,在达·芬奇的这幅画上得到了空前有效的体现。这幅杰作的艺术成就也正在此处

更令人惊叹的是,在《最后的晚餐》这幅画中,桌子上有很多个小面包,把它们按音乐的顺序排列可以排列出一首将近一分钟的歌曲,曲调很悲伤。在空间与背景的处理上,达·芬奇利用食堂壁面的有限空间,用透视法画出画面的深远感,好像晚餐的场面就发生在这间食堂里。他正确地计算离地透视的距离,使水平线恰好与画中的人物与桌子构成一致,给观众造成心理的错觉,仿佛人们亲眼看见这一幕圣经故事的场面。在这幅画的背景上有成排的间壁、窗子、天顶和背后墙上的各种装饰,它那向心力的构图是为了取得平衡的庄严感的对称形式,运用得不好,很容易形成呆板感。明暗是利用左上壁的窗子投射进来的光线来表现的。所有人物都被画在阳光中,显得十分清晰,惟独犹大的脸和一部分身体处在黑暗的阴影里。这种象征性的暗示手法,在绘画上是由达·芬奇开始的。

不仅如此,细看之下,此画也拥有许多耐人寻味的“秘密”。首先,依照圣经里面的记载,最后的晚餐应该是圣杯出现的时刻。可是类似杯子的物品在画作中并没有出现。换做是别人的画,可能你会认为那一定是他对这方面的知识积累不够,所以给遗漏了吧。但既然这是达·芬奇的名作,所以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在当时,代表女性的符号是类似于“V”的图形,代表的是女性的子宫,这就像是一个杯子。再看画中耶稣右手边那个倒向右边的人,很明显,她是女人,而且那女人的左边和耶稣的右边轮廓正好摆成了一个“V”字型。至于那个女人,如果我们把她移到画作中耶稣的左边的话,会发现她的姿势正好可以靠在耶稣的肩膀上。另外,细心的人会发现,她和耶稣的着装都是对称的。没错,这个人应该就是耶稣的妻子——玛丽・玛德琳娜,而她此时已经怀了耶稣的骨肉,正是她们的存在才没有使基督教的根基遭到破坏。虽然有关的说法有很多,有的侧重历史,有的侧重神学,但我个人感觉这是最真实的一个猜想,即传说中圣杯盛满了耶稣的血,而实际上指的是一个女人怀有了耶稣的血脉。这算是一个天大的秘密吧,因为在当时教会的迫害下,不能把这件事情公之于众,以至于几百年过去了,这个猜测的真实性依然无法得到确认。只是,如果这件事是真的,那么达·芬奇又是如何得知的呢?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只是他这么画,但并不是真相。

虽然这一题材的画作也被其他的画家创作过,但是达·芬奇的这幅画却独树一帜。当耶稣入座后即席说了一句: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说完此话,引起在座的众弟子一阵骚动,每个人对这句话都作出了符合自己个性的反映:有的向老师表白自己的忠诚;有的大感不惑要求追查是谁;有的向长者询问,整个场面陷于不安之中。过去的画家们都无法表现这一复杂的场面和弟子们各不相同的内心精神活动,唯达·芬奇通过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不同个性人物的观察,获得不同的个性形象,于是在画中塑造了各不相同的人物形象,观赏者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画中人作出不同的心理分析。画家描绘的弟子们的心理和情态,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模特儿,可是叛变者的形象是很难画的。·芬奇为塑造犹大的形象已停笔几天,他常站在画前沉思。当时请达·芬奇作画是按时付酬金的,后几天不动笔使院长十分恼火,并打算扣芬奇的工资。院长将想法通过总管告诉达·芬奇,达·芬奇说了停笔的原因。总管虽能理解,但扣工资非他本意,而是承院长旨意。这时达·芬奇转首看看院长,立即表示可以很快完成犹大的形象,如果实在找不到犹大的模特儿,就把院长的头像画成犹大,总管会意地笑了。后来米兰大公来看芬奇已完成的画,一见坐在犹大位置上的是院长,他笑了,并说:我也收到修士们的指控,说他克扣修士们的薪金,他和犹大是一个样的,就让他永远地坐在这里吧。大公对·芬奇说:他对你不公平,你巧妙地报复了他。·芬奇之所以用院长作模特儿,并非完全是出于个人的报复,而是发现院长和犹大都很贪婪金钱,他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犹大是作为贪财、叛卖、邪恶的典型而进入达·芬奇的作品的。而且只有犹大是背对着画面,手里还紧紧的握着一个钱袋子。与之前的画家总是喜欢把犹大单独拿出来坐在众人的对面接受斥责相比,这样的处理显然要自然的多,也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这幅在格雷契寺院食堂墙壁上的宏大画面,严整、均衡,且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画家艺术的代表。它也是人类最优秀的绘画作品之一,由于它的问世而使达·芬奇名扬世界。我们还有幸可以看到原作,而不像圆明园那样只能靠历史资料来揣测。不过关于这段传说,历史和神话已经分不清了,至少对于我们这些没有进行过深入研究的人来说是这样的。期待着史学界能给人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蒙娜丽莎》

下面该介绍本篇文章的压轴作品了——《蒙娜丽莎》。如果说《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最著名的壁画的话,那么《蒙娜丽莎》一定就是他最著名的油画了,没有之一。它代表着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这幅画的一个神奇之处,就是无论你站在何种角度看,都好像画中的人物在冲你微笑一样。那笑容,迷人而又神秘。据考证,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不管这些数据是从何得来,有无依据,至少可以从侧面反应出·芬奇绘画技术的高超,应该没有人能画出如此“精准”的神情吧。

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哈佛大学神经科专家玛格丽特·利文斯通博士说,蒙娜丽莎的微笑时隐时现,是与人体视觉系统有关,而不是因为画中人表情神秘莫测。利文斯通博士是视觉神经活动方面的权威,主要研究眼睛与大脑对不同对比和光暗的反应。利文斯通说:笑容忽隐忽现,是由于观看者改变了眼睛位置。她表示,人类的眼睛内有两个不同部分接收影像。中央部分(即视网膜上的浅窝)负责分辨颜色、细致印记。环绕浅窝的外围部分则留意黑白﹑动作和阴影。据利文斯通说,当人们看着一张脸时,眼睛多数集中注视对方的双眼。假如人们的中央视觉放在蒙娜丽莎的双眼,较不准确的外围视觉便会落在她的嘴巴上。由于外围视觉并不注重细微之处,无形中突出了颧骨部位的阴影。如此一来,笑容的弧度便显得更加大了。不过,当眼睛直视蒙娜丽莎的嘴巴,中央视觉便不会看到阴影。利文斯通说:如果看着她的嘴巴,便永远无法捕捉她的笑容。蒙娜丽莎的笑容若隐若现,源于人们的目光不断转移。利文斯通指出,若要临摹《蒙娜丽莎》,描绘口部时便要望着别处。

1993年,加拿大美术史家苏珊·吉鲁公布了一项令人震惊的研究成果。她说蒙娜丽莎那倾倒无数观赏者的口唇,是一个男子裸露的脊背。这一论断既新鲜又荒诞,然而论证是有力的。集画家、雕刻家、建筑师、工程师及科学家等多种才艺于一身的达·芬奇,可谓是个怪杰。他喜欢穿粉红色外套,在胡须上毫无顾忌地涂上五颜六色,还常称自己解剖过不下30具死尸。他还是个左撇子,习惯从右到左倒着书写,别人要借助镜子才能读出他写的东西。因此借助镜子亦不失为欣赏者读画的一种方法。旋转90度后从镜中看蒙娜丽莎抿着的笑唇,恰好是一个背部线条分明的结实男性脊背以及左臂和肘部的一角;再说,表现人体美和呼唤人性的觉醒,既是大师的人生哲学,又是他的艺术观。

几百年来,微笑的新解层出不穷。虽然有的似乎分析的头头是道,但是绝大部分都是毫无根据的猜测,在我看来都是无稽之谈。诸如微笑不露皓齿是因原型虽典雅美丽却口齿不齐;因爱女夭折,忧郁寡欢,难掩凄楚之态;更有甚者,把蒙娜丽莎从贵妇宝座上推落下来,把原型贬为妓女,故而微笑中带着讥嘲和揶揄。

美国马里兰州的约瑟夫·鲍考夫斯基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压根就没笑,她的面部表情很典型地说明她想掩饰自己没长门牙。

法国里昂的脑外科专家让·雅克·孔代特博士认为蒙娜丽莎刚得过一次中风,请看,她半个脸的肌肉是松弛的,脸歪着所以才显得微笑。

英国医生肯尼思·基友博士相信蒙娜丽莎怀孕了。他的根据是:她的脸上流露出满意的表情,皮肤鲜嫩,双手交叉着放在腹部。性学专家推测:蒙娜丽莎刚刚经历了性高潮,所以才表现出令世人倾倒的微笑。

还有一种近乎无稽之谈的说法:她的表情就像吃了苯氨基亚胺似的,显得很陶醉,这是吃完巧克力后人体内产生的一种欢愉激素。这种说法很少有人相信,因为当时还没有巧克力呢......⊙﹏⊙b

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人类学教授辛科尔·肯瑞尔认为蒙娜丽莎有这样的微笑是因为她把饭吃饱了,因为她嘴角的弧度和她手轻放在自己的腹部上的动作与人类在饱食一顿之后的反应完全相同。

不只是微笑,画中蒙娜丽莎的人物原型也是人们纷纷研究的对象。最近,意大利佛罗伦萨市一位普通教师吉乌塞普·帕兰蒂又提出了新的说法,蒙娜丽莎是一位有5个孩子的家庭主妇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日报道,帕兰蒂对佛罗伦萨市档案进行了长达25年的研究,而后得出一个结论:《蒙娜丽莎》原型是达·芬奇父亲一位朋友的妻子丽莎·格拉迪尼,她是一名有5个子女的家庭主妇。

据帕兰蒂考证,丽莎在149516岁时嫁给佛罗伦萨丝绸商人弗兰西斯科·吉奥康杜,而吉奥康杜则是达·芬奇父亲皮耶罗的好友兼邻居。丽莎是吉奥康杜的第二任妻子。这对夫妻的感情很好,育有5个子女。吉奥康杜在自己的遗嘱中称,丽莎是他心爱的忠实的的妻子。

帕兰蒂认为,《蒙娜丽莎》的画像完成于丽莎24岁那年。达·芬奇的父亲安排了一切,自己花钱让儿子为朋友的妻子画了这幅画。当时达·芬奇正被一场财务纠纷所困扰。他的父亲大概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自己的儿子。

在另一些关于《蒙娜丽莎》原型的传说中,有人说画中人是当时佛罗伦萨城内的一个名妓,也有人说画中人是达·芬奇本人的女人版自画像,更有甚者说蒙娜丽莎其实是达·芬奇的情妇。去年,一个名为谢文·纽兰德的美国教授声称,他已经发现了《蒙娜丽莎》微笑背后的真正秘密。《蒙娜丽莎》脸上之所以永远带着微笑,是因为画中的主人当年在做达·芬奇的模特儿时正好怀了身孕,是一个母亲对新生命即将诞生时产生的那种神秘的微笑。

画中,左边的地平线比右边的低,蒙娜丽莎的左侧看上去比右侧大。历史上左边代表女性,体现达·芬奇崇拜女性。其实蒙娜丽莎与达·芬奇的自画像有很多共通之处,埃及传说中主管男性生殖器的神叫阿蒙(Amon),主管女性生殖器的神叫伊西斯(Isis——古代文字中曾将其读做LISA,因此Mona Lisa就是暗示AMON LISA,即蒙娜丽莎非男非女,是两性的结合体。

不过最近,有关蒙娜丽莎的研究好像有了新的进展。德国海德堡大学专家在图书馆的历史文件书页旁注笔记中获得最新线索,揭开了蒙娜丽莎的身世之谜。

海德堡大学专家宣称,通过分析图书馆内一本约500年历史的藏书页空白处潦草的笔记,他们可以确认,这位有着神秘微笑的女子闺名丽莎·盖拉尔迪尼,是意大利佛罗伦萨布商弗朗切斯科·德焦孔多的妻子。这份文件由大学笔迹部负责人阿迈恩·施勒希特博士两年半前发现。文件原所有者阿戈斯蒂诺·韦斯普奇与达·芬奇熟识,是当时佛罗伦萨政府官员。他文件空白处所留笔记中,把达·芬奇比做古希腊艺术家阿佩莱斯,说达·芬奇正同时创作3幅作品,其中之一便是丽莎·德焦孔多的画像。文件标注日期为150310月,与专家判断作品完成的大致时间15031506年间刚好吻合。

《蒙娜丽莎》的奇特还不远止如此。与达·芬奇其他的画作一样,借助当今的现代科学技术,科学家们又有了新的发现。意大利国家文化遗产理事会主席西尔瓦诺·温切蒂借助显微镜观察油画中蒙娜丽莎的眼睛,发现微小字符。肉眼看不出来。她绿褐色的右眼球上画有黑色的LV字样,很明显这是列奥纳多··芬奇的姓名首字母。左眼球上的字符尚未辨明,但看起来是字母CE,也可能是B或者S。除眼睛外,画作其他位置也藏有字符,在背景中桥拱上可以看到数字72,也可能是字母L和数字2。达芬奇不仅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杰出画家,还在科学和哲学领域表现出过人能力,热衷于用符号和密码来传递信息。只是这些隐藏的字符恐怕现在还没人能破译。

蒙娜丽莎以迷人微笑闻名,从她的眼睛着手研究实不多见。谈及研究眼睛的原因,温切蒂表示自己是受到一本书的启发。他说,自己的同事路易吉·博尔贾在一古董店淘到一本发霉的旧书,书的作者是一名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历史学家。书中详细描述了蒙娜丽莎眼中暗藏的各种记号和字符,于是才有了这个研究的发现。

《蒙娜丽莎》,这是一个永远探讨不完的问题。当今世上有研究《蒙娜丽莎》的专著数百部,而有近百名学者将此画作为终身课题。时间的推移不会使疑团得到解决,只会随着研究的深入,将更多的疑惑留给后人。人们过分地喜爱她。无止境地探讨她那难以觉察的、转瞬即逝然而亘古不变的微笑,那洞察一切而又包容一切的眼神,那端庄沉稳的姿态,高贵而朴素的装束,以及无懈可击的完美构图。人们惊叹:列奥纳多,惟有列奥纳多,上帝一样的智慧,才能采集那么多美的元素,将众多美好合为一个完美。于是,美、智慧、永恒,三位一体,极致的搭配,再无超越的可能。就这样,蒙娜丽莎带给人们无限美好的遐想,也给人们无限沉重的压力。人们既愿意栖身她的庇荫,吸取滋润的营养;又渴望走出她的阴影,呼吸自由的空气。多少年了,无数醉心绘事的人,都为这一重矛盾所困扰。

这幅油画现藏世界上最大的法国美术馆:卢浮宫。

总结:

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的过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对·芬奇和他的画作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由于我的学识有限,文章中有许多是援引自百度百科,不过通过我参考的许多其他资料,也对其做了一些改正和补充。列奥纳多··芬奇,这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世奇才,给世人留下了太多的疑惑与猜想。相信人们关于达·芬奇的研究不会停止,我们也期待着某一天某位学者能偶然发现一些文献记载,从而破解他留下的疑团。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417c11f55270722192ef71e.html

《达芬奇简介及作品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