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外阅读训练专项训练带答案解析

发布时间:2021-03-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外阅读训练专项训练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 1课外阅读。
丹顶鹤

丹顶鹤全身大部分是雪白的,头顶有一点朱红色,这点朱红色是椭圆形的,正正地长在头顶中央。它的嘴很长。丹顶鹤的头小得可怜,
几乎和长脖子一般粗了。最有趣的是那双眼睛,像两个小豆豆,边上还有一圈黑。它的尾巴也是黑的,这使丹顶鹤变得很美丽。
它走起路来的姿态很漂亮,腿一下一下地迈着,脖子一伸一伸,东瞄(miáo瞄,西瞧瞧,样子十分警觉,有时还伴着一阵舞蹈。
它休息时更是好看,它用个金鸡独立的架势,一条腿着地,另一条腿蜷起,亭亭玉立。不过长脖子不能歇,仍旧四处张望,窥探动静。 丹顶鹤真有意思!
1)用波浪线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2)本文的结构是( A. B. C.
3)理解短文内容,说说短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丹顶鹤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4)句子赏析。
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丹顶鹤________的特点。 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丹顶鹤________的特点。 5)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 1)丹顶鹤真有意思! 2B
3)丹顶鹤外形美丽;丹顶鹤走路姿态优雅;丹顶鹤休息时更好看。 4)比喻;眼睛有趣;拟人;姿态优美

5)本文表达了作者对丹顶鹤的喜爱之情。
【解析】【分析】(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结尾。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可知,选段说先总的概括然后再详细逐点描写最后再总的概括,即结构。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5)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短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 丹顶鹤真有意思! 2 B
3)丹顶鹤外形美丽、丹顶鹤走路姿态优雅、丹顶鹤休息时更好看。 4)比喻、眼睛有趣、拟人、姿态优美; 5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丹顶鹤的喜爱之情。 【点评】(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2)此题考查学生对--结构的掌握。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 5)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节选)
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于是,空旷的田野里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
那时候,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变得忙碌起来。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那些细细的、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草蜢,不停地蹦跳着、蹦跳着。
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折一根韧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啪——鸭子蹒跚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
随后,我们跟在鸭子、羊儿后面也开步走。不知是谁,想个好办法,把竹篮子挂在小山羊角上,山羊走呀走的,竹篮子也晃呀晃的。我们看了真喜欢。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掘过的地里去,那里的蚯蚓、螺蛳、赤膊田鸡最多;把羊儿牵到河边去,那里的青草地真大,草儿真嫩……”

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到一小捧一小捧青草,放进竹篮里。想到日后剪兔毛的情景,我们禁不住地要咧开嘴巴笑。
忙完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地叫了。别愁,我们有我们的办法。——皮皮摘来了嫩豆荚,小梅从自己家的院子里掰了几只竹笋,啊,还不老;青青的家离这最近,他拿来了铁锅和米,来,我们做野米吃!我和春芳帮不了忙,就去垄沟里捉泥鳅,捉上泥鳅,洗净了,丢进饭锅里,野米没有烧好,我们已被锅里溢出的香味熏得口水欲滴……
吃饱了,我们也乏了,于是便往地上一躺,闭上眼睛,伸开四肢,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当我们一觉醒来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
1)与第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中的诱惑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诱骗 B.迷惑 C.吸引 D.疑惑
2)下列对第段中画“_____”的部分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孩子营养不良,身体瘦小如青草蜢 B.孩子调皮好动,如青草蜢不停地蹦跳 C.孩子身着绿衣,在田埂上如青草蜢 D.孩子快乐忙碌,如青草蜢活泼自由
3)第段中我们折柳条的目的是( )。 A.赶鸭羊 B.编草帽 C.捆青草 D.烧午饭
4)第段写道:吃饱了……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 下列诗句中与句中儿童的行为相似的一项是( )。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C.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D.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5)作者在结尾写道:当我们一觉醒来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 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这个句子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 )。 A.丰富内容,增加了文章的篇幅
B.赞美麦子、豆荚长势好,暗示丰收在即的喜悦 C.呼应开头,突出乡村生活美好
D.暗示我们睡在田埂上,说明乡村生活艰苦
6)麦子熟了和豆荚长大时,我们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请简单概括。
7)第段写道: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地微笑。这句话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联系短文,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解析: 1C 2D 3A 4B 5C
6我们在田野里收麦子,采豆荚,赶鸭放羊,在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草,在野地里做饭,在阳光下睡觉。
7)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示例:我体会到了作者对悠闲幸福的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喜爱之情。
【解析】【分析】(1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5)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在结合选项判断。
6)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7)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C2D3A4B5C
6我们在田野里收麦子,采豆荚,赶鸭放羊,在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扯草,在野地里做饭,在阳光下睡觉。
7)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示例:我体会到了作者对悠闲幸福的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喜爱之情。
【点评】(1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6)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7)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13分)
拱桥 老臣
拱桥是一个人,不是一座桥。
我认识他时,他的腰已经很弯,人也已经很老。那时,他在村庄东边的一座老石屋里,已经当了许多年的校长。
说是校长,其实是抬举他,因为他只管一个老师,那老师也就是他自己。
下雨天,他的弯背就成了一座真的拱桥。校舍三面倚山,一面临沟。我和其他十来个学生,上学放学都是要过沟的。那条四丈宽的沟,雨天浊流滚滚。水( )仅齐校长的膝盖,( )对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却是难以逾越的鸿沟了。没有木桥、石桥、铁桥,只有校长这座肉做的桥。一次,洪水把我们隔在这边,校长便从对岸过来,在水中蹚来蹚去。我是不好意思让他背的,一是觉得自己平时太捣蛋对不起他,二是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能再让人背,尤其是让一个老人去背。最后,八个同学都被背到了对岸,只剩下我了,再没
办法躲。他浑身湿透,喘气的声音像是在拉风箱。 来吧,孩子。拱形的脊背一动不动,静等我伏在上面。 我急得要哭了,我该怎么办呢?
别不好意思,爷背孙子嘛。该上课了,快来。咱爷儿俩得赶紧过去,同学们在等呢。他不容拒绝地说道。
临上岸时,校长趔趄________liè qiè,身体歪斜,脚步不稳)一下,但我并没有掉下去,因他宽大的手紧紧扳着我。
这不过来了吗?他说。是的,过来了,我从桥上滑下,落在坚实的大地上,站着。 校长却没有站着,而是瘫坐在地,大张着缺牙的嘴倒气,苦笑着脸,说:老了,老了,我背你们爹妈时,可不是这副模样。他的模样,真像一座坍塌________tān ,倒塌)的拱桥。
喘了一会儿,他站起来,我们拥着他走向老旧的教室。二青靠近我,说:校长背你过河,________走的,________爬的。”“用来说人是贬义,我讨厌他说校长,便狠踹了他一脚。
许多年过去,我过的桥比小时候走的路还多,但我忘不了那座拱桥。那座宽厚、踏实、温热的血肉拱桥,让我一生都走不到头。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不但……而且…… 一边……一边…… 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 2不好意思让校长背的原因是什么?请在文中用“________”画出来。
3)对他浑身湿透,喘气的声音像是在拉风箱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表现了校长的劳累,体现出他作为教师的责任和奉献。 B.校长全身被气势汹汹的洪水打湿了,他感冒了。
C.他已经背了八个学生,此时他已很劳累,喘着气,并且喘气的声音是低沉的。 4临上岸时,校长趔趄一下,但我并没有掉下去,因他宽大的手紧紧扳着我。从句中字你体会到(
A.校长担心自己摔倒,所以紧紧扳着 B.校长对的爱护以及害怕受到伤害的紧张。 C.“太重了,校长差点儿背不动,所以要用手扳着。
5)读完文章,我认识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填两个恰当的四字词语)的校长。他这样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哪里?
6)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拱桥的理解。 解析: 1)虽然……但是……;不是……而是……
2)画出:一是觉得自己平时太捣蛋对不起他,二是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能再让人背,尤其是让一个老人去背。 3B 4B
5)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示例:校长怕我们过不去,就背我们过沟,成了我们过沟的;他不但背我们,也背过我们的父母,说明他长期坚守在这偏僻的乡村,体现出他作为教师的责任和奉献。

6)文中的拱桥一方面指校长的身材,他的腰已经很弯了,像拱桥;另一方面,文中描写了校长背我们过沟,成了我们真正的拱桥拱桥给了我们希望和关爱,表现出校长对我们无尽的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虽然…………”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故选不是……而是……”
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在第4自然段找到答案。
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结合句子及选项比较判断正误。
5)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6)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分析、推断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1)虽然……但是……;不是……而是……
2)画出:一是觉得自己平时太捣蛋对不起他,二是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能再让人背,尤其是让一个老人去背。 3B 4B
51、关爱学生 2、无私奉献;示例:校长怕我们过不去,就背我们过沟,成了我们过沟拱桥;他不但背我们,也背过我们的父母,说明他长期坚守在这偏僻的乡村,体现出他作为教师的责任和奉献。
6)文中的拱桥一方面指校长的身材,他的腰已经很弯了,像拱桥;另一方面,文中描写了校长背我们过沟,成了我们真正的拱桥拱桥给了我们希望和关爱,表现出校长对我们无尽的爱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4)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的能力。
5)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6)此题主要考查对标题的理解能力。 4课外阅读。
小白鹅
我爱小白鹅!
我家的小白鹅可漂亮哩。红红的小嘴巴又扁又宽,微微向上翘起;高高的额上突起一个淡黄色的小包包;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镶嵌在脑袋两侧,总爱东瞧瞧西望;一身雪白的衣裳,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还闪闪发光哩;两只翅膀像两把大扇子,一扇起来,呼呼响;一双扁扁的小脚支撑着肥胖的身子,没事的时候,摇摇摆摆着方步。

小白鹅生气的时候挺可爱,它摇起大翅膀,瞪起双眼,伸长脖子怪叫,连跑带飞狠狠地向你扑来,看那架势,非拧你几口不可。可是,只要你拍拍手、跺跺脚就能把它吓住了。 小白鹅戏水最有意思,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拔着水。顿时,一圈圈粼粼的波纹徐徐向外扩散。你瞧,它玩得多开心呀。有时它弯着脖颈对天歌唱;有时它把脖子伸入水中觅食,向后背洒水,还不时地翻着跟头哩!
小白鹅吃饱了、玩够了,到中午就回家生下一个沉向句、热乎乎的大鹅蛋,足有四个鸡蛋那么重。奶奶收鹅蛋的时候,总是笑眯眯地说:“瞧,小白鹅多能干!” 1)写出两个与文中加点词 徐徐意思相近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2)把第三自然段中描写小白鹅生气时的动词写下来。 3)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①“它像小帆船似的浮在碧绿的河面上,一双橘红色的小脚掌轻轻地拨着水。 这句话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②“非拧你几口不可。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请你用……不可……” 再写一句话。
4)联系短文内容填空。
A“爱小白鹅的原因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
B第二自然段先总写小白鹅漂亮,然后再一步一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分别具体地说明。
5)小白鹅的体貌特征是什么样子的?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来。对比学过的课文, 你更喜欢谁笔下的白鹅?说一说理由。 解析: 1)慢慢;缓缓
2)摇;瞪;伸;叫;连跑带飞;扑;拧
3是把小白鹅比作小帆船。②“的意思是拧住皮肉使劲转动。示例:我非要超过他不可。
4小白鹅漂亮;小白鹅生气的时候挺可爱;小白鹅戏水挺有意思;小白鹅能生下大鹅蛋。;嘴巴;额头;眼睛;羽毛;翅膀;小脚
5)红红的小嘴巴又扁又宽……摇摇摆摆着方步。我更喜欢课文中的白鹅的形象。;因为课文中的白鹅高傲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将白鹅描写的活灵活现。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2)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动作的词,带着问题细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小白鹅生气时的动词即可。
3)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小白鹅比作小帆船是比喻。先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再用关联词关联词语造句。解答时要先理解例句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用关联词语造句。…………”是条件关系。

4)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慢慢、缓缓;
2)摇;瞪;伸;叫;连跑带飞;扑;拧
3是把小白鹅比作小帆船。②“的意思是拧住皮肉使劲转动。示例:我非要超过他不可。
4小白鹅漂亮、小白鹅生气的时候挺可爱、小白鹅戏水挺有意思、小白鹅能生下大鹅蛋。嘴巴、额头、眼睛、羽毛、翅膀、小脚
5)红红的小嘴巴又扁又宽……摇摇摆摆着方步。我更喜欢课文中的白鹅的形象。;因为课文中的白鹅高傲的叫声、步态和吃相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将白鹅描写的活灵活现。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此题主要考查对动词的掌握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及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4)这道题是按选文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选文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课外阅读。
纳米机器人是在纳米尺寸上制造的微型机器人。所谓纳米,又称毫微米,是一种长度计量单位。我们知道,1毫米等于千分之一米,1微米等于百万分之一米,而1纳米则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如此微小的单位,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的,甚至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都不能看见它!拿一个小小的纳米机器人与人相比,就像拿一个人与地球相比一样,差别实在太大了。
纳米技术指的是在01纳米到几百纳米的尺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观察、操纵和加工的技术。有了纳米技术,人类制造任何一件物品的最原始材料只有一种原子!通过排列原子制造出机器人、电视、房子、高层建筑……
当你早晨一觉醒来时,由纳米传感器和纳米变色材料组成的纱窗会根据你的需要自动送人新鲜的空气,自动调节室内的亮度;你不小心把纳米陶瓷材料制成的杯子掉在地上,杯子却像有弹性一样蹦了起来;又重又厚的电视机已经不存在了,它们是直接印到墙壁上的由神奇的纳米发光材料制造的电视;你使用的计算机已经精确到原子水平,因为样机的电路、存储器等都是用纳米尺度的元件制造的。当然,机器人也是纳米级的;你所居住的地球周围的太空神乖数的纳米卫星包围着,因为一次卫星发射可似将数百万领徽小的卫星送人太空……
当这天到来时,你就会发现,在某一方面,最小的的确是最好的。 1)围绕以下内容,提取信息,制作读书卡片。 纳米:________ 纳米技术:________

纳米机器人:________
2)本文主要采用了________等说明方法。
3)在文中找出说明纳米是极小的又是神奇的内容。
4)纳米技术的应用价值在想象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有人说这毕竟是想象,不是现实,那这种想象能否变成现实?在科学探索中想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解析: 1)又称毫微米,它只是一种长度计量单位。;指的是在01纳米到几百纳米的长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观察、操纵和加工的技术。;在纳米尺寸上制造的微型机器人。
2)下定义,列数据、作比较
3)由纳米传感器和纳米变色材料……数百万领徽小的卫星送人太空
4)想象是科学探索中不可少的一种方式,但想象能否变成现实关键在于科学理论是否成立。纳米技术在应用上的神奇展望是由纳米性能特点所决定的,科学的探索既要求有大胆的想象,同时又要求有严密的理论探讨,只要为想象找到理论依据,那么想象就可能变为现实。
【解析】【分析】(1)、(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4)考查就某一观点谈看法,回答时能结合问题的主旨或生活实际谈看法,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1、又称毫微米,它只是一种长度计量单位。2、指的是在01纳米到几百纳米的长度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观察、操纵和加工的技术。3、在纳米尺寸上制造的微型机器人。
2)下定义,列数据、作比较
3)由纳米传感器和纳米变色材料……数百万领徽小的卫星送人太空
4)想象是科学探索中不可少的一种方式,但想象能否变成现实关键在于科学理论是否成立。纳米技术在应用上的神奇展望是由纳米性能特点所决定的,科学的探索既要求有大胆的想象,同时又要求有严密的理论探讨,只要为想象找到理论依据,那么想象就可能变为现实。
【点评】(1)、(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题目的要求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6课外阅读。
嫦娥四号
嫦娥四号探测器,简称四号星,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它由着陆器与巡视器组成,巡视器命名为玉兔二号。作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其主要任务是着陆月球表面,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20191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车玉兔二号到达月面开始巡视探测;同年1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 320日,嫦娥四号探月工程团队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20182019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大奖。516日,根据《自然》发表的论文,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后所得的测量结果显示,着陆点存在来自月球地幔的物质。同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利用嫦娥四号探测数据,证明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深部物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布了这一重大发现。 1嫦娥四号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嫦娥四号本次登月的任务。 3)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后有什么重大的发现? 解析: 1)着陆器;巡视器
2)着陆月球表面,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3)利用嫦娥四号探测数据,证明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深部物质。
【解析】【分析】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1)答案在第一自然段第二句中。 2)答案在第一自然段第三句中。 3)答案在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故答案为:(1)着陆器、巡视器
2)着陆月球表面,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3)利用嫦娥四号探测数据,证明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深部物质。
【点评】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7课外阅读。
1000多米深海发现生物
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在太平洋1000多米的深海处,发现了早在3亿年前就已在这里生活着的850多种动物,其中有350种动物已经被人们认为是早已灭绝了的动物群。科学家们介绍说,这里的动物世界太让人惊讶了。根据我们迄(qì今所有的知识,大部分动物不能在如此深的水下生存,因为那里的生存环境与水面上完全不同。1000多米深的水下是一个没有光亮的世界,那里的温度降到了零下,而且压力也是地面的数百倍,以致聚苯(běn(xī的罐子能被挤压成只有一个指头大小。在太平洋的这一角落里,850多种动物已适应了那里的环境,而且生活了很长时间。这些动物有:细长的刺海胆、海星、甲壳动物、海(kuí和海蛛等。其中新发现的种类非常多,研究人员正在忙于对它们进行分类。初步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人们不熟悉的这些动物中,海胆和甲壳动物占了大多数。这个新发现令科学家相信,在一些星球上,如木卫二星上也可能会有生命存在。 1)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选一选。

A.列数字 B.作比较
早在3亿年前就已在这里生活着的850多种动物,其中有350种动物已经被人们认为是早已灭绝了的动物群。________
②1000多米深的水下是一个没有光亮的世界,那里的温度降到了零下,而且压力也是地面的数百倍。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明了( A.聚苯乙烯的罐子不能放在海底。 B.1000多米深的水下压力非常大。
3)这篇短文介绍了澳大利亚科学家________。由此,科学家们推测________ 4)阅读短文后,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解析: 1AAB 2B
3)在太平洋1000多米的深海处,发现了早在3亿年前就已在这里生活着的850多种动物,其中,海胆和甲壳动物占了大多数;在一些星球上,如木卫二星上也可能会有生命存
4)为什么人们认为在太平洋1000多米的深海中有350种动物是早已灭绝了的? 【解析】【分析】(1)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依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理解提出合理的问题即可。 故答案为:(1①A②AB 2 B
3)在太平洋1000多米的深海处,发现了早在3亿年前就已在这里生活着的850多种动物,其中,海胆和甲壳动物占了大多数;在一些星球上,如木卫二星上也可能会有生命存
4)为什么人们认为在太平洋1000多米的深海中有350种动物是早已灭绝了的? 【点评】(1)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开放性试题符合要求即可。 8课外阅读。
程门立雪
杨时是宋朝学者。他年轻时很爱学习,非常尊敬老师。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在读书时为一个问题争论起来。为了尽快找到答案,他们冒着鹅毛大雪,一起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
他们走到程颐家门口,守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睡午觉。杨时悄悄地对同学说:咱们就在这儿等一会儿吧!他俩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雪花在天空中飘舞,不一会
儿地上便积满了雪。凛冽的寒风,吹得他们直打哆嗦,可是他们没有拂一拂身上的积雪,也没有跺一跺冻僵了的脚。//
过了很久,程颐醒来了。当他知道门外雪地里有两个学生在等着,就急忙出去把他们拉进屋里。程颐见他们全身是雪,心疼地说:外边雪这么大,为什么不早进屋呢?杨时望着程颐慈祥的面容,说: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能惊动您呢? 程颐被他们尊师好学的精神感动了,详细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 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2)文章分成三段,已用“//”标明,请写出每段的段意。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3)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4)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解析: 1)老师,您在休息,我们不能惊动您。
2)杨时和同学冒着大雪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程颐正在睡午觉,杨时和同学在门口冒雪等待多时。;程颐被他们的精神感动,详细解答了问题。 3)杨时和同学冒雪在大学问家程颐门口等待请教问题。 4)学习杨时谦虚求学,尊敬师长的品德。
【解析】【分析】(1)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2)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4)这道题是对课文主题的考查。分析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要联系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老师,您在休息,我们不能惊动您。
2)杨时和同学冒着大雪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程颐正在睡午觉,杨时和同学在门口冒雪等待多时;程颐被他们的精神感动,详细解答了问题。 3)杨时和同学冒雪在大学问家程颐门口等待请教问题。 4)学习杨时谦虚求学,尊敬师长的品德。
【点评】(1)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4)本题考查用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9课外阅读。
狗熊
你见过狗熊吗?它长得可好玩了。你看它,膀粗腰圆,身上长满了黑色的毛,又密又
长。狗熊走起路来毛和肉一起颤动,胖得实在滑稽。它的脑袋像一个大毛球,上面却长着尖尖的耳朵,小小的鼻子,一对水晶球似的小眼睛。更有趣的是那条毛茸茸的小尾巴,在它身上摆来摆去,与它那肥胖的身体相比,实在不相称。
听爷爷说,狗熊原来也有一条非常漂亮的大尾巴。因为它听了狐狸尾巴能钓鱼的鬼话,冬天到河边用尾巴去钓鱼,被冻在河里,猛一起身,尾巴挣断了。从此,它只剩下一条小尾巴了。多笨的狗熊呀!
狗熊还又馋又懒。有一次,爸爸带我到狗熊园去玩。我特别喜欢看狗熊敬礼,开始我逗了很久,他都一动不动。可是当我________出面包时,它的眼睛立刻紧紧地________上了面包,看上去都要________出口水了。这时我挥舞着面包________它给我敬礼,它才慢慢________起前爪在头前一摆,就算敬过礼了,________得大家直笑。等它吃完面包以后,我再叫它敬礼,它就又理也不理我了。 你说,它哪是笨呀!
1)给文中的横线上选填正确的词语。

2狗熊还又馋又懒。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3)短文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狗熊长得可好玩了 4)用横线画出文中一组作对比的句子。 解析: 1)拿; 盯;流;叫;举;逗 2)承上启下
3)从形态(膀粗腰圆,身上长满了黑色的毛,又密又长)、走路的姿态(毛和肉一起颤动)、脑袋和器官、小尾巴等几方面。 4)多笨的狗熊呀! 你说,它哪是笨呀!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对比是指将两种事物并排列出,并使它们相互衬托、相互对照的描写方法。 故答案为:(1)拿; 盯;流;叫;举;逗 2)承上启下
3)从形态(膀粗腰圆,身上长满了黑色的毛,又密又长)、走路的姿态(毛和肉一起颤动)、脑袋和器官、小尾巴等几方面。 4)多笨的狗熊呀! 你说,它哪是笨呀!
【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填空。 2)本题考查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考查学生对对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10课外阅读。
高斯号脱险记
著名的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小时候曾做过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他取来几块大小一样,
颜色不同的碎布,放在雪地上。几小时以后,其他的碎布仍在雪地上躺着,只有黑布深深地陷进雪里。可不要小看这个实验,这个实验说明:黑色物体吸收阳光的能力最强。正是这个实验成果,使探险船高斯号死里逃生。
1903年夏天,探险船高斯号刚到南极,就遇到了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被封锁在茫茫无边的冰原上。_________船员们想尽了各种办法,累得筋疲力尽,_________没能使船前进一步。船上的淡水、粮食和蔬菜在一天天减少,眼看大伙就要坐以待毙了。
一天,船长正在甲板上沉思。他抬头看看天空,暴风雪过后,烈日当空,万里无云。他猛然想起了富兰克林小时候做过的那个实验,眼睛一亮,精神顿时振奋起来。他下令立即紧急动员,把船上所有的煤屑和锅炉烟道中的黑灰倾倒在冰上,铺成一条长二千多米,宽十米的黑路。不久,黑灰和煤屑吸收了强烈的阳光,使得路上的坚冰全部融化了。在大家的跳跃欢呼声中,高斯号徐徐启航,走上了新的航程。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 如果………… 尽管………… 2)用横线画出船长想出办法后神态变化的语句。 3)文章主要写的是________
4)读了短文后,谈谈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解析: 1)尽管、也
2)眼睛一亮,精神顿时振奋起来。 3高斯号脱险的过程
4)遇到困难和危险不要慌乱,应镇定沉着,积极思索,这样有利于摆脱陷阱。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转折关系。故选即使…………”
2)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细读选文就能找到答案。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4)这道题是对课文主题的考查。分析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要联系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尽管、也
2)眼睛一亮,精神顿时振奋起来。 3高斯号脱险的过程
4)遇到困难和危险不要慌乱,应镇定沉着,积极思索,这样有利于摆脱陷阱。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了解什么是神态描写。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1课外阅读。

神奇的纳米(节选
纳米科技作为21世纪科技界一颗放射着璀璨光芒的巨星,其辉煌的前景已被世界公认。美国密歇根大学生物纳米技术中心展示了纳米炸弹,其大小只有针尖的1/5000,其作用是炸毁危害人类的各种微小敌人,其中包括流感病毒和疱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或者李氏杆菌等。科学家们预计,如果能够成功地把纳米管纺织成更粗的丝绒,所得到的材料将比钢铁结实100倍,导电性比铜好,而导热性比宝石好。用这种纤维做成的薄膜能够给人类带来功率极高而体积极小的充电电池。人们有可能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带有陈年佳酿味道的新酒,或者带有开关的忠诚的生物机器狗。超强轻型新材料还有可能使太空旅行变得便宜且容易。
然而,纳米技术的潜在威胁也是可怕的。有专家对市场上打着的高科技名目的纳米美容冰雹用纳米清洁剂等产品提出警告,说这些产品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诱发癌症。科学家解释说,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是绝对微观世界的概念,以上这些产品如果真是纳米产品,那么这些纳米微粒是飘浮和运动的,要按照物理学上的布朗运动进入食品和人体,进而进入人体细胞内。而这些产品的成分中含有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锰,或者含有银,这些成分在人体内如同幽灵一样飘浮,如果潜伏在细胞内,容易诱发细胞病变,进而可能导致癌症。
1)文中画线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多选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作比较
2)选文介绍了纳米技术的________________这两方面的内容。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下面的句子中,关于加点词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超强轻型新材料还有可能使太空旅行变得便宜且容易。 A.表示这种设想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 B.表示这种情况一般不可能出现。 C.表明这种材料还需进行再研究。
4)针对纳米技术的潜在威胁也是可怕的,你有什么看法? 解析: 1B,C 2)辉煌前景;潜在威胁 3A
4)尽可能控制新型生态灾难,纳米科技也要绿色起来。
【解析】【分析】(1)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填空。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谈自己的理解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 B C

2)辉煌前景、潜在威胁 3A
4)尽可能控制新型生态灾难,纳米科技也要绿色起来。
【点评】(1)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登山人
三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走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腰,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他望了望那险峻的山势,摇了摇头。说:我还是适可而止吧!于是也退了下来。
只有第三个人,勇敢攀登,知难而进,几次跌倒,几次爬起,不畏难,不气馁,终于攀上了峰顶。
几天后,三个人见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是那么回事,还是我知难而退好! 第二个人说:登上峰顶太费力气,还是我适可而止好。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领略到的。 1)解释词语。 气馁:________ 领略:________
2)用短文中的词语,概括三个人登山的情况。 第一个人:________ 第二个人:________ 第三个人:________
解析: 1)灰心丧气;失去勇气。;观赏。
2)知难而退;适可而止;勇敢攀登,知难而进,不畏难,不气馁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2)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1、灰心丧气;失去勇气。2、观赏。(21、知难而退 2、适可而止 3勇敢攀登,知难而进,不畏难,不气馁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位朋友向我讲述了在南美洲一片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
那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使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顺着风势游走的火舌活像一挂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这时,明眼的巴西向导向我们叫道: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我们顺着他指点的方向看去,可不是,被大火缩小着的包围圈里已经变成了黑
压压的一片。这群可怜的蚂蚁肯定要葬身于火海里了。我心里惋惜地想着,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的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而是迅速聚拢,抱成一团,然后向河岸的方向滚去。蚁团在火舌舔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烘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蚂蚁团却不见缩小。显然,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丝毫,肝胆俱裂也不离开自己的岗位。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随着向对岸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我听着这则蚁国发生的真实的故事,像听着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百毫克,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种族的生存,其斗争的韧性,其脱险方式的机智,又是如此感人,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而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1)给下列划线的词语注音。 不慎________ ________ 2)结合文意解释词语。 束手待毙:________ 敬慕:________
3)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
4)第一段中说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蚁团却不见缩小,请说说这是为什么? 5)读了上述文段,你觉得蚂蚁有哪几方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解析: 1shèntiǎn
2)捆住手等死。比喻遇到危难时不积极想办法解决,却坐等败亡。;尊敬,仰慕。 3)被大火包围的蚂蚁,扭成一团,机警地逃离火海。
4)因为死了的蚂蚁仍抱住蚁团,为保护其他蚂蚁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了蚂蚁的献身精神。
5)值得我们学习的蚂蚁精神: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为集体利益不惜牺牲自我,斗争的韧性,机警的脱险方式。
【解析】【分析】(1)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2)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束手待毙:捆住手等死。比喻遇到危难时不积极想办法解决,却坐等败亡。敬慕:尊敬,仰慕。(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死了的蚂蚁仍抱住蚁团,为保护其他蚂蚁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了蚂蚁的献身精神。(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值得我们学习的蚂蚁精神。

故答案为:(1shèntiǎn2)捆住手等死。比喻遇到危难时不积极想办法解决,却坐等败亡。、尊敬,仰慕。(3)被大火包围的蚂蚁,扭成一团,机警地逃离火海。(4)因为死了的蚂蚁仍抱住蚁团,为保护其他蚂蚁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了蚂蚁的献身精神。5)值得我们学习的蚂蚁精神: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为集体利益不惜牺牲自我,斗争的韧性,机警的脱险方式。

【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脚比路长
古老的阿拉比国坐落在大漠深处,多年的风沙肆虐,使城堡变得满目疮痍,国王对四个王子说,他打算将国都迁往据说A )的卡伦。
卡伦距这里很远很远,要翻过许多崇山峻岭,要穿过草地、沼泽,还要涉过很多的江河,但究竟有多远,没有人知道。
于是,国王决定让四个儿子分头前往探路。
大王子乘车走了七天,翻过三座大山,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地边。一问当地人,得知过了草地,还要过沼泽,还要过大河、雪山……便调转马头往回走。 二王子策马穿过了一片沼泽后,被那条宽阔的大河挡了回来。 三王子漂过了两条大河,却被又一片辽阔的大漠吓退返回。
一个月后,三个王子B )回到了国王那里,将各自沿途所见报告给国王,并都再三特别强调,他们在路上问过很多人,都告诉他们去卡伦的路很远很远。
又过了五天,小王子C )地回来了,兴奋地报告父亲——到卡伦只需十八天的路程。
国王满意地笑了:孩子,你说得很对,其实我早就去过卡伦。 几个王子不解地望着国王——“那为什么还要派我们去探要乐?” 国王一脸郑重道:那是因为我只想告诉你们四个字——脚比路长。
是的,脚比路长,远方无论多远j只怕没有追寻的双足抵达。人生亦是如此,我们不怕目标的高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勇气、热情、执着……只要心头时时燃烧着坚定的信念,D )地行进下去,就回惊讶地发现——很多所谓的远方,其实真的并不遥远。 1)文中ABCD四处的括号里,选用哪个词语最适合?写在括号里。 一往无前 风尘仆仆 陆陆续续 美丽而富饶 2)国王让儿子们探路,其用意何在?
3)四个王子的探路过程,你认为有何不同?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前三个儿子是________;小儿子是________;写作手法是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明白了脚比路长的意思吗?
5很多所谓的远方,其实真的并不遥远。"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 解析: 1A 美丽而富饶;B 陆陆续续; C 风尘仆仆;D一往无前 2)考验儿子,并借机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明白脚比路长的道理。 3)畏首畏尾、没有善始善终、半途而废 ;脚踏实地,坚持到底;对比
4)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有勇气、信心、热情和执着的积极态度,面对现实,远方并不遥
远,前途无限光明。
5)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困难、目标作出过高的估计,致使人们在做事的时候总是信心不足,畏首畏尾,以至给自己留下遗憾的借口,追悔莫及。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5)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1A 美丽而富饶;B 陆陆续续; C 风尘仆仆;D一往无前 2)验儿子,并借机对他们进行教育,使他们明白脚比路长的道理。
3)前三个王子均畏首畏尾、没有善始善终、半途而废;脚踏实地,坚持到底;对比。 4)本文告诉人们: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有勇气、信心、热情和执着的积极态度,面对现实,远方并不遥远,前途无限光明。
5)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困难、目标作出过高的估计,致使人们在做事的时候总是信心不足,畏首畏尾,以至给自己留下遗憾的借口,追悔莫及。
【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5)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15课外阅读。
野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漫步,忽然看见一堆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
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觉,藏在这儿的,就用手拨了它一下,想叫它站起来,可是它一动不动。
我觉得很奇怪,便俯下身细看。这时我才发现它已经死了。它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它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略微伸向后面,在它的腿旁有两个蛋。看见这两个蛋,我便把这只野鸭提了起来。果然在它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盛着十一个蛋,连同外面两个,一共是十三个。
我将它仔仔细细地审视了一番,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受暴力的迹象。从它身上的各种情形看,它是被冻死的。虽然看的只是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下了这个结论:它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了一场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可怕的风雪席卷了这个孤寂而荒凉的小山,凛冽刺骨的寒风令人窒息。而这只可怜的野鸭却不顾这一切,竟然敢向它的敌人挑战,执意保卫着自己的家和孩子,直到精疲力
尽,再也无力这样做的时候,毅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1)从文中找出关于野鸭的外形描写,用“________”画出来。 2)短文的第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A.点明中心 B.总结全文 C.承上启下
3)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4)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一切指的是孤寂而荒凉的小山。 B.“敌人指的是暴风雪。
C.“毅然一词写出野鸭为保护孩子奋不顾身。
D.画线句子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野鸭的赞美之情。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 1)它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它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略微伸向后面。 2C
3)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在山上漫步时发现了一只死去的野鸭,经过仔细检查,作者发现野鸭的身子底下有十几个鸭蛋,作者推测野鸭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被冻死的。 4A
5)表达了作者对野鸭深沉的、伟大的母爱的赞扬之情。
【解析】【分析】(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2)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再结合选项判断。
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A这一切指的是野鸭为保护孩子在暴风雪中奋不顾身。
5)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 它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出去,张着嘴,里面塞满了雪。它的翅膀稍稍张开来,一条腿略微伸向后面。 2 C
3 本文主要写了作者在山上漫步时发现了一只死去的野鸭,经过仔细检查,作者发现野鸭的身子底下有十几个鸭蛋,作者推测野鸭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而被冻死的。 4 A
5 表达了作者对野鸭深沉的、伟大的母爱的赞扬之情。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金色的秋天过去了,冬天迈着沉重的脚步到来了。
那不畏严寒的青松,昂着头屹立在风雪中,它的叶子仿佛更加翠绿了;腊梅也在隆冬时节开出它那嫩黄的花朵,散着清香。
早晨,一觉醒来,所有窗户的玻璃上都结了一层冰花,那一簇簇的冰花组成了一幅幅_______)奇异的图案。有的像群山,有的仿佛_______)是奔驰的骏马,还有的酷似活泼_______bō pō)可爱的小动物……
外面是一片冰清玉_______(结、洁)的天地,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地上积满了厚厚的雪。雪渐渐地停了,太阳露出笑脸,金色的阳光映着白茫茫的雪地,大地和万融为一体,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一群一群的孩子在雪地上快乐地玩耍。玩着玩着,已经忘记了时间。
冬天是寒冷而_______(漫、慢)长的,然而它给我们带来了迷人的景色和无穷的欢乐! 1)文中所要选择的字词和读音顺序完全正确的是( )。 A.fù、洁、慢 B.fú 、结、漫 C.fú 、洁、慢 D.fú 、洁、漫
2)下列哪个不是打比方的句子:(
A.有的像群山,有的仿佛是奔驰的骏马,还有的酷似活泼可爱的小动物……
B.外面是一片冰清玉洁的天地,鹅毛般的大雪漫天飞舞,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地上积满了厚厚的雪。
C.雪渐渐地停了,太阳露出笑脸,金色的阳光映着白茫茫的雪地,大地和万融为一体,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3)哪种花儿在冬天开放( A.腊梅 B.桃花 C.冰花 D.菊花
4)文章围绕哪句话写的?(
A.金色的秋天过去了,冬天迈着沉重的脚步到来了。
B.冬天是寒冷而漫长的,然而它给我们带来了迷人的景色和无穷的欢乐! 解析: 1D 2C 3A 4B

【解析】
【分析】(1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结合所给的字组词。(2)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A冰花组成了一幅幅图案比作群山、骏马、小动物””是比喻。B大雪比作鹅毛是比喻。不是比喻。(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范围(第2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4)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最后一段。 故答案为:(1D2C3C4B
【点评】(1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17课外阅读。
那一年,我领着女儿到农村去,恰巧遇见了老家的母鸡在孵小鸡。
母鸡趴在草筐里的鸡蛋上,倾注着自己全部的母爱。我们能听到小鸡雏在蛋壳里面用力地啄壳的声音,那声音虽弱小,却震撼着人心。过了好久,一个湿乎乎的小脑袋才很艰难地从里面钻了出来。女儿的目光集中在一个啄壳声响了好长一段时间的鸡蛋上。几分钟过去了,小孔还是米粒大小。女儿不顾老母鸡威胁的叫声,伸出手来要去剥那个硬壳,想去帮鸡雏。一旁的老大娘拦住了女儿,:“别去碰它,这小鸡雏只有靠自己啄破硬壳才能活,你帮了它,也许就是害了它。
老母鸡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它却冷酷地让鸡雏自己钻出蛋壳。 1)给文章选个合适的题目:( A.冷酷的母鸡 B.勇敢的母鸡 C.大自然的启示
2)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两句话概括。 3冷酷加了引号是因为________- 4)大娘的话里蕴含着什么道理? 解析: 1C
2)主要写了女儿想帮小鸡雏钻出蛋壳,被老大娘阻止的故事。 3)母鸡不是真的冷酷,是为了让小鸡靠自己的力量钻出来,能很快地适应环境

4.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如果我们违反了规律,就会适得其反。
【解析】【分析】(1)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结合选项判断标题。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3)引号的作用:表示特定称谓。表示讽刺和否定。引用说的话。强调说明。做题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进一步去分析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C
2)主要写了女儿想帮小鸡雏钻出蛋壳,被老大娘阻止的故事。

3)母鸡不是真的冷酷,是为了让小鸡靠自己的力量钻出来,能很快地适应环境; 4)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如果我们违反了规律,就会适得其反。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引号的作用的掌握及运用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掌握运用。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18课外阅读。
给我一个承诺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轻人因为汽车抛锚困在郊外。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位骑马的男子正巧_______(走过 路过)这里。见此情景,这位男子二话没说,便用马帮助克雷斯把汽车拉到了小镇上。事后,当感激不尽的克雷斯拿出一沓美钞对他表示酬谢时,这位男子说:我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
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没有忘记对他帮助过的人_______(叙述 转述)那句同样的话。
几年后的一天( )克雷斯被突然暴发的洪水困在一个孤岛上( )一位勇敢的少年冒着被洪水吞没的危险救了他( )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 )少年_______(突然 竟然)也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曾经说过无数次的话( )我不需要回报( )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 克雷斯听了少年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解释。 一沓钞票( 量词 酬谢。( 敬酒 报酬
3是停船的用具,把抛到水底可以使船停稳。那么汽车抛锚是什么意思呢? 4)给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 5)克雷斯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承诺的?
6)克雷斯听了少年的话后,心情会怎样?请给短文加一个简短的结尾,写在文章后面的横线上。

解析: 1)路过、转述、竟然 2量词;报酬
3)汽车在中途发生故障而停止行驶。 4),
5)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转述了那位帮助过他的人说过的话。 6)克雷斯听了少年的话后,心情非常激动。顿时,克雷斯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解析】【分析】(1)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2)要求学生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
3)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4)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6)考查补写结尾,一般要注意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出的内容一致,要联系上下文,注意语句通顺。
故答案为:(1 路过、转述、竟然 2 量词;报酬
3 汽车在中途发生故障而停止行驶。 4
5 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转述了那位帮助过他的人说过的话。 6 克雷斯听了少年的话后,心情非常激动。顿时,克雷斯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点评】(1)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境理解字义的能力。
3)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5)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6)此题考查补写结尾的能力。 19课外阅读。
董遇读书有三余
董遇是古代弘农人。从小爱好学习,因此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别人见他很有学问,常常要他讲书,可是他却总是告诉人家:你必须先自己读它几十遍,边读边思,书中的道理自会懂得,倘若还有不懂的地方,再讲也不晚。请他讲书的人说:你讲的很有道理。可是我们都苦于没有时间怎么办?董遇回答说:你们应当利用好三余”“三余呢?人们不解地问。
董遇看了看大家,一字一板地说:所谓三余,是指冬天乃是一年的业余时间。你想冰
天雪地没有什么事,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到处一片漆黑,没有事情,不也是读书的好时间吗?还有阴雨之天,到处一片泥泞,出门不得,更是在家读书的好时间啊!
人们听了他的话,都有所悟,哪里是没有时间,分明是不会利用时间呀!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倘若:________ 一字一板:________
2)你想冰天雪地没有什么事,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改为陈述句。 3)董遇所指的三余各是什么时间? 4)从这则故事,你悟出什么道理?
解析: 1)如果,假如;形容说话从容清楚,吐字清晰,也指严肃认真,毫不苟且或正正经经,合乎规矩
2)你想冰天雪地没有什么事,正是读书的大好时间。
3)冬天乃是一年的业余时间。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 阴雨之天。
4)我们要珍惜时间多读书,读好书,而且把一本书读上百八十遍,边读边想,自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解答时要带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如果,假如;形容说话从容清楚,吐字清晰,也指严肃认真,毫不苟且或正正经经,合乎规矩
2 你想冰天雪地没有什么事,正是读书的大好时间。
3 冬天乃是一年的业余时间。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 阴雨之天。
4 我们要珍惜时间多读书,读好书,而且把一本书读上百八十遍,边读边想,自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查词典理解词义。 2)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0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当你流连于湖光山色之中,对大自然的斑斓色彩欣喜感叹之际,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
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单色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
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绿叶只反射绿光,看上去呈绿色;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的;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当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 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水晶和水晶般的冰都是这样。 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的光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当阳光通过地球周围的大气层时,其他波长较长的光,不受大气中的碳粒、尘埃、水蒸气的影响,而蓝色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天空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 1)这篇短文围绕中心,主要从哪三方面来说明? 2)第二段画直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给这则短文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
4)文中第一自然段划线的句子运用________修辞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 5)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________ 解析: 1)大自然;太阳;天空 2)举例子
3)大自然色彩的奥秘 4)设问;引出主题。
5)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的光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 而蓝色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天空是蓝的。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3)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4)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是设问句。
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 大自然;太阳;天空 2 举例子;
3 大自然色彩的奥秘 4)设问、引出主题。
5 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的光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 而蓝色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天空是蓝的。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4)考查学生对设问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1课外阅读
化石赞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qiāo qiăo)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ké qiào)裹藏(zàng cáng)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fó fú)在引颈长吼,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1)文中括号里选出正确的读音。
2)从文中找出作者具体想象远古情景的句子。 3)在文中找出作者赞叹大自然的句子。 4)文中没有提到化石的作用是( A.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B.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C.将历史重现 D.具有珍贵的保存价值
5)文中的你指的是什么?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解析: 1qiăocáng
2)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3)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4D
5)化石。把化石当做人,用第二人称显得自然亲切。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选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
分析作答。
5)此题意在明白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拟人,就是把当作人来写,使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故答案为:(1 qiăocáng
2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3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4 D
5 化石。把化石当做人,用第二人称显得自然亲切。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3)此题考查在理解选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5)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2课外阅读
啄破硬壳
我们无数次地吃过鸡蛋,但很少有人亲眼看见过小鸡雏从蛋壳里钻出来的场面。那一年,我领着女儿到农村去,恰巧遇见了老乡家里的母鸡在孵小鸡。
那是一只芦花色的母鸡,趴在土炕(kàng kēng)一角草筐里的鸡蛋上倾注着自己全部的母爱。鸡蛋挺多的,我们能听到小鸡雏(chú ch6u)在蛋壳里面用力地啄壳的声音,嗒,嗒嗒……”那声音虽弱小,却震撼着人心,这是小鸡雏在用自己的生命撞击着铜墙铁壁似的硬壳。过了好久,一个湿乎乎的小脑袋才很艰难地从里面钻了出来。
女儿的目光集中在一个啄壳声响了好长一段时间的鸡蛋上了。那鸡蛋壳的上端已经露出米粒大小的孔,从那个小孔里看见鸡雏用力啄壳的硬喙(huì zhuó)。嗒,嗒嗒……”几分钟过去了,那小孔还是米粒大小,似乎没有变化。女儿为了要帮小鸡雏,她不顾老母鸡威胁的叫声,伸出手来要去剥那个硬壳。
这时,站在一旁一直没有吱声的老大娘看出了女儿的心思,她一把拦住了女儿。 大娘说:孩子,别去碰它,这小鸡雏只有靠自己啄破硬壳才能活,你帮了它,也许就是害了它。只有靠自己啄破硬壳才能活。老母鸡是最护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它却冷酷地让鸡雏自己钻出蛋壳。农村老大娘无意中说的这句话是那样平凡,而其中蕴藏的道理却让人思索。
1)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平凡________ 冷酷________
3冷酷加引号是因为________ 4)写出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5)大娘的话里蕴藏着什么道理? 解析: 1kēngchóuzhuó 2)平常;冷漠
3)因为老母鸡不是真的冷酷,而是让小鸡靠自己的力量尊出来,能很快适应环境,这才
是真正的爱。
4)在乡下观看小鸡出壳时,大娘的话使我们明白了只有靠自己啄破硬壳才能活这样一个道理。
5)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如果我们违反了规律,就会适得其反。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注意多读多练。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引号的作用概括起来说有三种:表示引用的部分。文章中的人物对话或者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或文章)用引号,为的是把他们和作者自己的话区别开来。表示特定的称谓和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文章中的某些词语具有特殊意义时,多用引号标明。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做题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进一步去分析句子中引号的作用。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5)这道题是对课文主题的考查。分析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要联系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 kēngchóuzhuó 2)平常、冷漠;
3 因为老母鸡不是真的冷酷,而是让小鸡靠自己的力量尊出来,能很快适应环境,这才是真正的爱。
4 在乡下观看小鸡出壳时,大娘的话使我们明白了只有靠自己啄破硬壳才能活样一个道理。

5 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如果我们违反了规律,就会适得其反。
【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引号的作用的掌握及运用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掌握运用。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3课外阅读。
天窗
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夏夜,穿着母亲缝(féng fèng)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shān shàn),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1)文中括号里选出正确的读音。
2)作者认为天窗的作用是什么?( A.可以凝望天空,看到天上的景色。
B.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而且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3)选择拟人句( )。
一颗两颗美丽的星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 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 4)说说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________ 解析: 1féngshàn 2B 3
4)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和对母爱的美好回忆。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4)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1 féngshàn 2 B 3
4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和对母爱的美好回忆。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3)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24课外阅读。


杨时是宋朝学者。他年轻时很爱学习,非常尊敬老师。有一次,他和一位同学在读书时为一个问题争论起来。为了尽快找到答案,他们冒着鹅毛大雪,去请教大学问家程颐。
他们走到程颐家门口,童子说先生正在睡午觉。他俩一声不响地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雪花在天空中飘舞,不一会儿地上便积满了雪。______的寒风吹得他们直打哆嗦,可是他们没有拂一拂身上的积雪,也没有跺一跺冻僵了的脚。
过了很久,程颐醒来了。当他知道门外雪地里有两个学生在等着,就急忙出去把他们拉进屋里。程颐见他们全身是雪,心疼地说:“外边雪这么大,为什么不早进屋呢?”杨时望着程颐______的面容,:“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能惊动您呢?”
程颐被他们尊师好学的精神感动了,______地解答了他们的问题。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写成陈述句。 3)读完这个故事,我们要向杨时学习什么? 4)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解析: 1)凛冽;慈祥;详细
2)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能惊动您呢? 老师,您在休息,我们不能惊动您。 3)学习杨时谦虚求学、尊敬师长的品德。
4)杨时和同学冒雪在大学问家程颐门口等待请教问题。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积累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反问句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解答此题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故答案为:(1)凛冽;慈祥;详细
2)老师,您在休息,我们怎能惊动您呢? 老师,您在休息,我们不能惊动您。 3)学习杨时谦虚求学、尊敬师长的品德。
4)杨时和同学冒雪在大学问家程颐门口等待请教问题。
【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填空。 2)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2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眼睛
我小时______( 有一双好眼睛。记得在课余时,我常和同学比赛,看谁______( 得远,看得清楚,我得过好几次第一名。大家都______( 我是神眼

升中学后,我成了小说______( ,经常______( 着厚厚的小说看,有时连吃饭、睡觉都______( 了。屋子里光线暗了,我就把书凑近看。______( 累了,我就躺在床上看。这样时间长了,神眼变成了______( 视眼。
眼睛近视后真是受罪啊!看电影的时候,别人嫌弃我怕远。看球______( ,场上比分我看不见。上课,我坐第一排还看不______( 黑板上的字。后来实在没有办法,我只好______( 了一______( 眼镜。现在想想当初不爱护眼睛的行为,我真是后悔莫及。
1)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竞赛 ——________ 遭罪 ——________
3)按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形容厌恶而不愿意接近。________ 指事后懊悔也来不及了。________ 4)对短文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短文先写有一双好眼睛,然后写了成了近视眼。 B.短文主要写了变成近视眼的过程。
C.短文主要写了小时候有一双好眼睛,升中学后因为 不注意保护眼睛,变成了近视眼,十分后悔。
5)短文用了哪几个例子来说明眼睛近视以后受的罪? 6)读了这篇短文,我懂得了________的道理。
解析: 1)候;望;夸;迷;捧;忘,;坐;近;赛;清;戴;副 2)比赛;受罪 3)嫌弃;后悔莫及 4C
5看电影的时候,别人嫌弃怕远。看球赛,场上比分看不见。上课,坐第一排还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6)要爱护眼睛。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同音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结合所给的字填空。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从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竞赛:比赛,争取优胜。遭罪:受罪。
3)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6)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

故答案为:(1)候;望;夸;迷;捧;忘,;坐;近;赛;清;戴;副 2)比赛、受罪3)嫌弃、后悔莫及(4C 5看电影的时候,别人嫌弃怕远。看球赛,场上比分看不见。上课,坐第一排还看不清黑板上的字。 6)要爱护眼睛。 【点评】(1)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6)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松鼠(节选 []布封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zhēn子、榉(jǔ实和橡栗(lì。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yīnɡ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在清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1)第一自然段中写松鼠讨人喜欢的原因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第一自然段中说明松鼠最不像四足兽的理由的句子。 3)比一比,下面哪个句子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尾巴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 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
4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松鼠的________特征及身体________等特点。 5)第二自然段着重介绍了松鼠( 方面的特征。 A.饮食习惯 B.生活习惯 C.玩耍习惯
6)下面句子中漂亮一词的含义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B.春天的花园百花齐放,漂亮极了。
C.这件事你处理得干净利落,皆大欢喜,干得漂亮。

7)你喜欢松鼠吗?为什么? 解析: 1)漂亮;乖巧;驯良
2)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3句表达效果更好。因为老是一词说明松鼠经常将尾巴翘起来,这个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严谨。
4)清秀;闪闪发光;矫健;轻快;敏捷;机警;外貌;灵活 5B 6C
7)喜欢。因为它漂亮,乖巧,驯良。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第一自然段,就能再按要求找到答案。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第一自然段,就能找到答案。(3)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4)结合语境,对词语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词语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词语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判断正误。(6)这是一道一词多的练习题。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要把词语放在语境中去理解。AB:好看;美观。C:出色,精彩。(7)能结合实际回答,并说明理由。 故答案为:(1)漂亮、乖巧、驯良(2)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3句表达效果更好。因为老是一词说明松鼠经常将尾巴翘起来,这个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严谨。 4)清秀、闪闪发光、矫健、轻快、敏捷、机警、外貌、灵活(5B6C7)喜欢。因为它漂亮,乖巧,驯良。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3)此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能力。(4)此题考查学生对画线句子的词语的赏析能力。(5)此题考查学生对第二自然段的理解能力。6)主要考查学生对多义词的理解,正确理解词语的语境意义需要在积累的基础上仔细揣摩。(7)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27课外阅读。

鸡毛信(节选)
鬼子越来越(近 进)。海娃着急了,把鸡毛信往哪里藏zàng cáng_______呢?他看着胖乎乎的羊尾巴,心头一动,就抢到前面抱着那只带头的老绵羊,把它尾巴根的长毛拧成两根细毛绳,把鸡毛信折zhé shé_______起来,绑在尾巴底下。海娃什么也不怕了,他把羊鞭甩得响响的.朝着鬼子赶过去。
②”站住!"鬼子吆喝起来,哗啦一声举起枪,对着海娃的小脑袋。一个穿黑军装的歪嘴黑狗子跑过来,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一个长着小胡子的鬼子面前。
海娃一点也不怕,他故意歪着脑袋,张大嘴巴,傻愣愣地望着小胡子。小胡子说声,那个歪嘴黑狗子马上动起手来,摸补丁,掏窟窿,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连两只破鞋也没放过,结果什么也没搜着。小胡子只想早点(近 进)_______山去抢粮,就冲着海
娃喊:滚开!滚开!"
海娃回头就跑,他拢住羊群,使劲甩着羊鞭,恨不得飞起来。没想到那个歪嘴黑狗子又追上来了,他用枪逼着海娃,要海娃把羊群赶回山里去,瞪着那双饿狼般的眼晴 ......说:皇军还没吃饭呢!这么些羊,够我们吃几顿啦!”
海娃没法,只好跟着走。太阳落山了,鬼子的队伍来到一座小山庄跟前,就在打谷场上宰了几只羊烧羊肉吃。海娃顾不上心疼他的羊了,他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绵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鸡毛信还照样吊着!他心里叫起来你还在这里啊! 1)将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正确的字:________________ 正确的读音:________________ 2)照样子写词语。 胖乎乎(ABB ________ 越来越远(ABAC ________
3)文中的歪嘴黑狗子指的是________ 小胡子指的是________ 4)给第自然段概括小标题。
5)读第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海娃这样做是因为( A.他特别害怕鬼子打他,所以想赶紧跑。 B.他怕鬼子发现鸡毛信.想赶快送给八路军。
6)仿照第自然段加点的词语,改写下面的句子。 那个小偷远远地盯着柜台里的珠宝。 改写:
7)海娃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
解析: 1)正确的句子:近;进;正确的读音:cángzhé 2)略;略
3)日本鬼子;长着小胡子的日本兵 4)藏鸡毛信 5B
6)那个小偷远远地盯着柜台里的珠宝,像一只贪婪的老鼠。 7)机智、聪明、勇敢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给出的音节判断即可。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解答时要依据词义注意比较。(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给出的词语胖乎乎来看,是ABB式结构,即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从给出的词语淅淅沥沥来看,是ABA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范围(第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4)考查拟定小标题。看看第自然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概括段意,再进一步提炼标题。(5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第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6)此题意在明白夸张这
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7)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正确的句子:近、进、正确的读音:cángzhé2)白茫茫;金灿灿;呆头呆脑;多才多艺(3)日本鬼子、长着小胡子的日本兵(4)藏鸡毛信 5B6)略7)海娃是一个机智、聪明、勇敢的孩子。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
再选词填空。(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4)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段落标题的能力。(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6)考查学生对夸张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7)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28课外阅读。

诺言
信守和尊重一个诺言,或许要比登一座山更难。
有这样一则异国故事:在一座城市的冬夜,一位正要赶末班车回军营的军官被一位妇女拦住,军官有些生气,妇女赶忙解释:她在行人渐稀的街头看到一个孩子,他是黄昏玩打仗游戏时被派到街角站岗的,他的指挥官说过,没有命令,不得撤退。妇女明白,这个时候,已忘记这件事的其他孩子可能已熟睡在热被窝里,就劝他赶快回家,但执拗的孩子坚持接到命令才离开。无奈中她想到请一位军人帮忙。军官没说什么,脸上充满柔和又肃穆的神情。他迈着军人的步子走到孩手面前,敬了一个军礼,报上军衔道:你已出色完成任务,我命令你立刻撤岗回家。孩子信服地看了看军官,回了一个军礼,欢跳着离去。 寒寂的夜空看到了,穹宇下的三个生灵为一个诺言庄严地相逢。
花儿是春天的诺言,潮汛是大海的诺言,远方是道路的诺言。世界,因为信守许多大大小小的诺言,肃穆而深情。
1)从短文中找出符合下面句子意思的词语。 相信、佩服。________庄重而严肃。________
2)军官脸上充溢着柔和又肃穆的神情。这是因为( A.军官想装出认真的样
B.军官被孩子信守诺言的精神所感动了。 C.军官被那个妇女的热心所感动。 D.军官准备去解决这件事。
3)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 B.比喻 C.拟人
4)第四自然段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

A.总领全文 B.承上启下 C.深化主题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 解析: 1)信服;肃穆 2C 3B 4C 5)略
【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3)把小孩、妇女、军官比作生灵语言生动形象,是比喻。4)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5)围绕重信守诺来谈即可。(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1)信服、肃穆(2 C3 B 4C5)略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5)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29阅读理解
信念的力量
有个孩子无意中把一颗杏核埋在墙角下边。杏树苗居然冲破坚硬的壳和多石的土地,向蓝天露出笑脸。不久,这个孩子发现了这孤孤单单的杏树。
嘻,这是什么树苗?把它的尖儿掐了,看它能长成什么怪样!嘻嘻! 杏树受了伤害,却没有死,在掐去尖儿的地方长出两枝小杈。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到墙脚下来了!孩子的父亲觉得奇怪,不由分说,用斧头从根部砍断杏树。
杏树流着眼泪在雪下过了一个严酷的冬天。可春天一到,它又抽出芽来。当它到开花的年龄的时候,孩子的爷爷又觉得碍眼,便锯去了几个枝杈。
掐尖、斧砍、锯杈并没有熄灭杏树心头的火焰。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杏树终于长到墙角外边,开出鲜艳的花朵。
很多小鸟来赏花,它们望着杏树满是创伤而又弯曲的身体,不由得惊叫起来:你靠什么力量活下来,又开出这么美丽的花?杏树回顾自己走过的艰辛道路,沉思很久,最后深情地说:希望,还有信念。 1)解释词语。 不由分说:________ 回顾:________
2)杏树在成长的道路上经历的困难有:________

3)杏树靠希望信念的力量活了下来并开出鲜艳的花朵,它的希望和信念是什么? 解析: 1)不容人分辩、解释。;回忆过去发生的事情。 2)冲破坚硬的壳和多石的土地;被掐尖;被斧砍;被锯杈。 3)一定要长大并且开花。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1、不容人分辩、解释。2、回忆过去发生的事情。 2)冲破坚硬的壳和多石的土地;被掐尖;被斧砍;被锯杈。 3)一定要长大并且开花。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查词典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3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雕塑一般的姿势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司马迁的名言。自然,人在弥留之际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姿势,越细品,越意味深长。 最让人感慨万千的,我认为是化学家卜拉克的姿势。
卜拉克是因心脏病猝发突然去世的,死时手中端着满满一杯牛奶。令人惊奇的是,那杯子端得极其平稳,里面的牛奶居然一滴也不曾泼洒出来——他就这么稳稳当当地坐着,从从容容,一如雕塑。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化学家有个超越凡人的绝对一丝不苟好习惯”——做化学实验时,总是把盛放化学药剂的器皿端得平衡至极。于是,他的死有了一个堪称天下第一的姿势。
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
那是在大兴安岭火灾现场,当人们扑灭大火后,突然惊呆了,因为他们发现:一位母亲虽然已被大火活活烧死,但她却镇静地保持着一个极稳妥的姿势——紧紧地蜷曲着上肢!果然,她被烧死了,怀抱中的孩子依然活着。显然,正是因为她义无反顾地坚持着这个姿势,才硬是在熊熊烈火中护住了她的孩子!
面对着这个最能象征母爱的雕塑般的姿势,消防队员潸然泪下。
再试想,人在弥留之际的姿势尚且如此引人关注,何况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 是的,人总是有姿势。正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
那么你呢?你的姿势是挺拔如松,还是颓然如泥? 这,你想过吗?
1)先给下划线字注音,再解释词语意思。 猝发________ ________ 潸然________ ________ 颓然________ ________

昭示________ ________ 弥留________ ________ 2)在文中找反义词。
挺拔如松________ 重于泰山________ 站有站相________
3最让人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为什么不用母亲的姿势 4)短文说:所有的姿势都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这句话怎么样理解? 5)按照上面的理解,我们说化学家雕塑般的姿势昭示着对化学实验的________,母亲的姿势则是________
6)下面词语运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惊心动魄是形容母爱的姿势使人感受至深,震动大。 B.“义无反顾表现出母亲不因大火烧身而退缩的精神。 C.“潸然泪下反映消防官兵为母爱的姿势而悲痛的心情。
解析: 1;突然发生;shān;流泪的样子;tuí;形容败兴的样子;zhāo;白地表示或宣布;;病重快要死了 2)颓然如泥;轻于鸿毛;坐有坐相
3)因为母亲的姿势可以有多种多样,但是火灾发生时,紧紧地蜷曲着上肢护着怀抱中的孩子,没有爱是做不到的。
4)一个人的姿势明确地表示出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 5)一丝不苟;母爱的象征。 6C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注意多读多练。要求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猝发:在视线范围以外所接收到的信号的突然增加。猝:突然发生。潸然:流泪的样子。潸:流泪的样子。颓然:衰老的样子。颓:形容败兴的样子。昭示:明白地表示或宣布。昭:明白地表示或宣布。弥留:原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重将死。弥:病重快要死了。(2)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解答本题,先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再依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挺拔如松:直立、高耸,像松树一样。重于泰山: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 有站相:是对一个人行为举止最基本的要求。(3)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4)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5)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6)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结合词语运用比较判断正误。AB正确。C错误,潸然泪下反映消防官兵为母爱的姿势而感动的心情。
故答案为:(1、突然发生、shān、流泪的样子、tuí、形容败兴的样子、zhāo、白地表示或宣布、、病重快要死了(2)颓然如泥、轻于鸿毛、坐有坐相(3)因为母亲的姿势可以有多种多样,但是火灾发生时,紧紧地蜷曲着上肢护着怀抱中的孩子,没有爱是做不到的。 4)一个人的姿势明确地表示出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 5)一丝不苟、母
爱的象征。(6C
【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的能力。(2)主要测试学生对词语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分析,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4)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5)这道题是按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6)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4787289b1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7.html

《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外阅读训练专项训练带答案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