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终审稿)

发布时间:2020-11-26 05:43: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

内容摘要:

朱自清是着名散文家,他的散文有着多样的风格,显出华美与朴素相结合的多种间色,华美极致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并且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描写了秦淮河鲜明丰富和浑厚浓郁的色彩,描写了灯光、水光和月光,朱自清将自己深沉的感情也灌入其中,情景交融。歌妓的出现使作者陷入了矛盾之中。在自责自省的内心斗争中表现情感与理智、人生欲望与道德约束的冲突。在泛舟时想起了六代繁华的笙歌,人世无常的凄凉幻灭之感油然而生,因此产生了寂寞、惆怅的情感。也产生了幻灭的情思。以梦幻般的游兴衬托现实的苦闷,融情入景,以景衬情。清美如画的秦淮河也染上了作者心中难以消融的苦闷和幻灭之感,引人深思。

关键词:朱自清、俞平伯、秦淮河、歌妓、幻灭的情思、苦闷、彷徨。“五四”

正文:

浅析《桨声灯影里的秦淮》

朱自清是现代着名是散文家、诗人。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与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是“五四”以来灿若群星的散文作家中成就突出的一位。《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他的一篇出色的代表作,它标志着“五四”散文创作所达到的艺术成就。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作者朱自清与好友俞平伯同游秦淮河时的所见所感所悟,朱自清着力于描写夜里的秦淮河多姿多彩的景象,引出对历史的思考,对人生旅途的思索与无奈。

朱自清的散文委婉细腻,少有新的语言,而是有更多的传统意味,却字字动人,句句入情、平淡质朴、笔致简洁,抒情性很强。由于处在剧烈动荡的革命运动时期而彷徨徘徊,既对现实社会存有不满但又苦于找不到出路,因此他的散文常常流露出惆怅茫然和幻灭后的痛苦之情。文中有画,画中有情,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开头“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既写出了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又突出了秦淮河的悠久历史,接着又把北京万生园、颐和园的船,西湖的船,扬州瘦西湖的船与秦淮河的船做比较,得出了“秦淮河的船能引起乘客们的情韵这一结论。躺在船上可以谈天,可以望远,可以顾盼两岸的河房。又说到了船上的灯彩,接着就扩展到了游船上的灯光,映出了河上朦胧的烟霭,水波又起了缕缕的明漪,然后又过渡到描写“碧阴阴的”、“厚而不腻的河水,描写河上“薄薄的夜,淡淡的月”,描写清朗的月光和浑浊的灯光,及其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景致。在这一束束五彩缤纷而又变幻莫测的光照下,灯和月并存着交融着。秦淮河的夜景显出“缠绵”和“渺渺”的朦胧意境,令人神往。

“听着悠然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勾勒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美景图。看着此时此地的景色,朱自清已然陶醉于自己编织的美好的梦中去了。“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承载的起呀”此时,他已然从梦中走了出来,看到了现实的残酷与无奈,想到了自己要反抗但却又无能为力,承担不起这副大任,自己的前途也已陷入一片幽暗之中。

看着秦淮河的夜景,想到了《桃花扇》和《板桥杂技》里所记载的那样的秦淮河,于是我们的船变成了历史的重载了。终于恍然秦淮河的船之所以雅丽过于他处而又奇异的吸引力,是因为它有许多历史的影像而使之闻名。是历史给秦淮河增添了别处所没有的韵味。

在描写鲜明丰富和浑厚浓郁的色彩,描绘灯光、水光和月光时,朱自清将自己深沉的感情灌注了进去。他一开始就神往与秦淮河的历史沉积,因而产生了“空”和“静”的感觉,他不是单纯的在描写秦淮河的夜景,同时也剖析了这留在自己心中的强烈感受,他将自己的感情和思绪巧妙融洽的融汇到了所写的风景之中。当领略朱自清所描写的秦淮河的景色时也跟着领悟到了他的强烈情感,领略了他心中的搏斗,做到了情景交融就起伏着绵密和蕴藉的情致,荡漾着丰满和邈远的想象,因而更能够洋溢出动人心弦的诗意及其耐人咀嚼和寻味。

文中随着游船的前行而一路展开有情有景的画面。景美而情静,船、水、灯、月、歌与色,动与静,情与静,浑然一体相互融合,层层的积累铺垫把游兴对到了顶峰。然而正在游兴最高,兴致正浓时势骤跌,使整篇文章跌宕起伏,使作者的感情有了很大落差。

歌妓的船纠缠,朱自清老实憨厚,穷与应付,心下大窘。文中写朱自清从前在荣舫上听歌妓们唱曲,但当时人太多听不出个所以然,心中一直很想再听一次那样的歌声,他既想听歌妓们的歌声又觉得这样会衬托出他们的风尘色,使他内心感到踌躇不安,这又进一步写出了他内心剧烈的思想冲突,拒绝了听她们的歌,感觉自己受到了道德律的压迫,但又因为拒绝了她们使她们的希望破灭而感到抱歉,但这却不能打消蕴藏在他内心中的想要听歌的愿望,于是潮涌般的思绪“使他陷入重重的争斗里”,深感自己是一个“自私的人”但也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人的立体化和多重感情。而俞平伯也用了周启明先生的诗“因为我有妻子所有我爱一切的女人;因为我有子女所以我爱一切的孩子。”他则是因为同情,爱着那些歌妓并且尊重着她们所以拒绝了她们。这使朱自清觉得俞平伯不像自己那样是受到“道德律”的束缚,似乎比自己要来得高超。

因为歌妓的事情,使得清艳的夜景也为之减色了。在灯光、水光和月光的交织之中,想起了六代繁华的笙歌,因此产生了寂寞惆怅的情感,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我们的梦醒来,黑暗又重复落在我们面前”。此时“五四”思想启蒙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它在文化思想界处于暂时沉寂的苦闷的氛围之中。他的这种“幻灭的情思”是来源于思索黑暗现实之后的失望的情绪,但他依旧踏踏实实努力的前进着探索着和思考着。正如俞平伯所说的“虽然根底上不免有些颓废气息,在行为上始终是积极的,肯定的,呐喊的,挣扎着的。”

朱自清的这篇文章是篇首预设文眼,通过描写议论最后卒章显志首尾相呼应。他特意用“梦境”中的喜悦衬托在现实中的苦闷之情,表面上不相和谐的写景和议论实际上却和谐的统一在感情变化的基础上。游船归途中的一切景致都变得暗淡无光,心中装满了惆怅茫然的感情。“汩—汩”的桨声由于心静恬静而听来很是悠闲,而文章末尾的“汩—汩”的桨声这因满腹惆怅而变得过于单调低沉,使人心生烦闷之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景语分成“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指的是作者心情比较激动,感情比较醇郁,观赏山水时也就带上了自己的主观色彩。“情悲月亦凉,心欢山便翠。”“无我之境”指的是作者心境比较平恬,情感由外物引起,与自然山色互相应和融为一体。

此次泛舟,朱自清是重游,热切多情,为寻梦境的慰藉,但又被现实所扰,属于“有我之境”;俞平伯是初来,冷静超脱,乐意融融此乃“无我之境”

秦淮河泛舟对于朱自清来说是热切动情的文人之游对于俞平伯来说则是冷静超脱的哲人之游。

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追求的是“朦胧”和“浑然”的境界在柔婉细腻的笔墨中显出了一种清幽和空灵的意境,却没有朱自清的那种亢奋的情绪和执着的追求。朱自清正直、执着、拘谨,即便是欢乐也会化作无法排遣的郁闷和惆怅。而俞平伯旷达洒脱,处身于秦淮河的艳丽之中,便显出超脱的闲逸。

俞平伯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朦胧”、“羞涩”、“错认”等词语,真切的吐露出不带主观色彩来领略秦淮河风光的感触和印象,他的情感也渐渐的融入了这夜的秦淮河里去了,由景生情,和谐、自然、得体。

朱自清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他不惜笔墨天南地北,先把秦淮河的船与其他几个地方的船做,接着又以虚写实,以想象中的明末秦淮河的艳迹,衬托眼前迷人的景色。想起历史上了富丽,想起往日的繁华,也显示出了他追求梦境慰藉的无法实现,表明了他的苦闷时无法排遣的,处于愿望和现实的矛盾之中,这时的景色也变的森森然了,万物都带上了强烈的主观色彩。

朱自清通过文字描绘构成油画般的效果,他在记述自然景色时写出了自己细致独到的观察,运用泼墨式的技法做出充分的描绘,他的词藻华美,读起来琅琅上口,颇有情韵的文字蕴藏了十分饱满的形象,将人物的形象和内心世界描写的淋漓尽致。他尽力将文采去渲染和烘托形象,这正是他运用词藻的高明之处。

朱自清华美的文采,与朴素的风格、平常的构思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他描写的景色和人事,都是从平凡常见的景象中发现的,从朴素无华的构思中显出独特的思想。对秦淮河的描写,作者注入了真实无华的感情,笔致清幽,手法丰富多变,通过对这篇文章的欣赏和理解,大大的提高了自己的认识能力和审美水平。

参考资料:

《中国现代散文名作欣赏》(山西人民出版社)

《昨夜星空》(安徽大学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4b3bd0902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5d.html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终审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