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登飞来峰》王安石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

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
【原诗】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译文】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作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背景】
《登飞来峰》是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主题思想】
这首诗借写景抒发了诗人广阔的政治胸怀,以理入诗,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心怀。【赏析】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

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习题及解析】

一、理解性默写: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二、选择题:
1、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2、对《登飞来峰》这首诗赏析有误的是(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B.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这首诗的后两句表面看是写自然现象,实际暗指社会现象。这里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阻挠。
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3、下列各句中的“寻”与“飞来山上千寻塔”中“寻”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A.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B.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D.掘地深逾寻丈。4、对《登飞来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B.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等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

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诗人没有记叙登山的过程,也没有描绘山中的美景,而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千寻塔的最高层,抒写当时心中的感受。
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5、阅读王安石《登飞来峰》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A、首句紧扣诗题下笔,点明了地点,并用“千寻”二字言其高。
B、第二句通过听说鸡鸣时,在塔上可见到旭日东升的具体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
C、在前两句铺垫的基础上,诗人自然地流露出,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层的深刻哲理。
D、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人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从抽象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深奥的哲理。
6、对《登飞来峰》赏析有误的是(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侧重抒怀说理,后两句侧重写景。
B“千寻塔”的“寻”是寻找的意思,作者登上飞来峰多次寻找传说中的塔,因为在那里“闻说鸡鸣见日升”
C“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常被用来比喻谗佞小人或其它消极事物。D.最后两句暗含的哲理是:站得高看得远;正因为诗人站在朝廷的高位上,所以他无所畏惧。
7、对全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A、首句紧扣诗题点名地点。“千寻”二字言其极高,其意为在飞来山上有一座千寻高塔。
B、第二句通过具体描写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其意为听说千寻塔上可见到旭日冉冉升起。
C、第三、四句以一、二句的铺垫为基础,引出全诗主旨,是前两句的内容的升华。

D、末两句意为观赏景物站在最高处,就不怕浮云遮住视野,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三、赏析简答题:
1、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3、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4“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5、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答案】
一、理解性默写:
1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二、选择题:
1、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解析】D.这首诗作者借景抒怀明理,表达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并没有归隐山野的意思。2、对《登飞来峰》这首诗赏析有误的是(B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B.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这首诗的后两句表面看是写自然现象,实际暗指社会现象。这里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阻挠。
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解析】B“千寻塔”是塔名。
3、下列各句中的“寻”与“飞来山上千寻塔”中“寻”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句是(D
A.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B.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D.掘地深逾寻丈。
【解析】D。例句是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A不久。B寻找。C普通、平常。D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4、对《登飞来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这是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B.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等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诗人没有记叙登山的过程,也没有描绘山中的美景,而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千寻塔的最高层,抒写当时心中的感受。

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解析】B正确的意思是: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5、阅读王安石《登飞来峰》这首诗,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DA、首句紧扣诗题下笔,点明了地点,并用“千寻”二字言其高。
B、第二句通过听说鸡鸣时,在塔上可见到旭日东升的具体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
C、在前两句铺垫的基础上,诗人自然地流露出,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层的深刻哲理。
D、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人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从抽象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深奥的哲理。
【解析】D错在“抽象的情景中”,应是“形象的情景中”6、对《登飞来峰》赏析有误的是(B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侧重抒怀说理,后两句侧重写景。
B“千寻塔”的“寻”是寻找的意思,作者登上飞来峰多次寻找传说中的塔,因为在那里“闻说鸡鸣见日升”
C“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常被用来比喻谗佞小人或其它消极事物。D.最后两句暗含的哲理是:站得高看得远;正因为诗人站在朝廷的高位上,所以他无所畏惧。
【解析】B“寻”是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7、对全诗理解有误的一项:D
A、首句紧扣诗题点名地点。“千寻”二字言其极高,其意为在飞来山上有一座千寻高塔。
B、第二句通过具体描写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其意为听说千寻塔上可见到旭日冉冉升起。
C、第三、四句以一、二句的铺垫为基础,引出全诗主旨,是前两句的内容的升华。

D、末两句意为观赏景物站在最高处,就不怕浮云遮住视野,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解析】D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三、赏析简答题:
1、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答: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2、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借景抒情;作者表明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对改革的非议、阻挠,具有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3、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答:既是是眼前实景,又借景来议论抒情。表现了诗人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4“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答: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5、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答:借景抒情,寓抽象事理于具体形象中,生动形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4fea546c0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a.html

《《登飞来峰》赏析及同步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