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糖人的作文

发布时间:2018-10-30 10:41:1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吹糖人的作文

  【篇一:吹糖人】
  暑假我们全家去北京旅游,在动物园门口的地下通道中,我们遇到了一位吹糖人的老艺人。
  老爷爷的架子上插满了吹好的糖人,有机灵的猴子、雄赳赳的大公鸡,奔腾的骏马等等,一个个栩栩如生,非常漂亮。我很喜欢,央求妈妈也给我买一个,妈妈同意了。我问老爷爷:“爷爷,能给我吹一只小羊吗?”老爷爷说:“没问题,小姑娘。”只见老爷爷用一只筷子从一个小锅里把加热的糖挑出一团,然后他在食指上沾了一些淀粉,用糖团包住手指,形成一个空心,不粘连,老艺人用灵巧的双手从糖团中抽出一根又细又长的管子,把嘴凑到管子上吹呀吹,只见糖团渐渐地膨胀起来。这时,老爷爷又用手左捏一下右捏一下,不一会儿,小羊的样子就出来了,老爷爷把多余的管子去掉,封上口,又把小羊插到一根竹签上,然后用颜料笔画出了小羊的眼睛和胡须,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羊诞生了,我高兴的直拍手。
  我问老爷爷锅里的糖烫不烫手,老爷爷说糖加热了才能变软,吹起来才方便,冷了就吹不成了,怪不得老爷爷的动作那么快,否则,糖冷了,形状就出不来了!我真佩服老爷爷的手艺。所以我举着小羊心里美滋滋的,别提多兴奋了!可不幸的是,后来我们坐公交车的时候,人太多了,车子一晃,我的小羊被撞扁了,真是太遗憾了!
  【篇二:吹糖人】
  今天的天气非常好,我做完作业,便约上姐姐去集贸市场上淘宝。
  我们到了市场上,那里热闹极了,小摊贩一个挨一个,有的卖五颜六色的花草,有的卖各种各样的文具,还有的卖可爱的小金鱼。我们左转转,右转转,却没有找到想要的东西。突然,我和姐姐不约而同地叫道:“糖人!”我急忙说:“咱们去看看吧!”于是我们便朝那边奔去。
  卖糖人的师傅在他的车上放了很多做好的糖人。有大公鸡打鸣,有兔子吃胡萝卜,有会跑的蛇,有会唱歌的小鸟,还有老鼠偷鸡蛋,真是太多了,我都数不过来啦!一个个糖人做工精细,维妙维肖,像真的一样。我们看看这个,摸摸那个,最终,姐姐买了一个老鼠样子的糖人。
  姐姐付了钱,便问我要什么样子的。我说:“挑来挑去,还不如自己吹一个呢!”我和老板商量说:“能不能让我自己吹一个?”“行是行,不过你得给我一块钱,就当是学费!”老板回答。于是,我给了他一块钱,让他教我吹糖人。老板让我从碗里拿一些熬好的糖浆,捏成一个管子形状,然后朝着管子吹气。老板说,这里头学问可大了。吹气时用力要适中,要均匀。如果用力过大,糖人会被吹破;用力过小,则吹不起来。我照着老板说的去做。哈,成功了!我吹出了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我太兴奋了!姐姐问:“吹糖人一定有意思吧!”“当然了,自己吹的嘛!”我自豪地回答。
  今天,我学会了吹糖人,收获真大呀!
  【篇三:吹糖人作文】
  中午上学的时候,看见学校门口有一群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于是,我快步跑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位老人在吹糖人呢!
  因为我是第一次看见吹糖人,我就仔细观察这个老人是怎么做出来的。只见那为老人先将一小块饴糖放在手心压扁,然后握起拳头,用另一只手的手指从手心穿过,把糖块堆成管状,在把管的最上端咬掉后就可以吹了。制糖人鼓起腮帮子,不一会儿就吹成薄皮中空的扁圆球状,再用灵巧多变的手法,捏出造型各异的糖人。有葫芦、是留、桃子、鸡、狗、猴吃桃等。最惹我喜爱的是孙猴。孙猴做好后,要在猴背上敲一小洞倒入些糖稀,再在猴屁股上扎一小孔,让糖浆慢慢地流出来,下面用一个小碗接着,用勺舀碗里的糖稀吃。这套玩艺儿称为猴拉稀。
  转眼间,这一位老人又开始做另一个糖人了。老人从滚烫滚烫的锅里抓出一块红色的糖,他左右手不停的交换着,口不断的往手上吹凉气,想让糖不那么烫。可是,他又不能停下来,趁这糖还是软的,他像抽丝一样抽出一根里面是空心的“隧道”里吹起。再经过老人那神奇的手后,不一会儿,一只晶莹剔透的小龙就吹好了。
  看着这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我兴奋极了,我为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叫绝,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改变,吹糖人这个行业已经渐行渐远了。希望这门传统文化能够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流传下去。
  【篇四:吹糖人】
  乌伤,风情万种。那种种风情,萦绕心头,久久回味……
  吹糖人是乌伤的风情。小贩们肩挑挑子走街窜巷,挑着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有一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有一个大勺,中间放满了糖稀。木架分为两层,层层都有很多小插孔,为的是插糖人。孩子们常常看见吹糖人的,便赖着不肯走了,缠着大人买糖人。要是实在没钱,也决不离开,眼巴巴地望着糖人。
  付了钱,小贩便现成做了起来。小贩用小铲取一点热糖稀,放在沾满滑石粉的手上揉搓,然后用嘴衔一段,待吹起泡后,迅速放在涂有滑石粉的木模内,用力一吹。稍过一会,打开木模,所有的糖人便吹好了。再用苇杆一头沾点糖稀贴在糖人上,大功告成!糖人的形状各式各样,什么金鱼、小鹿、灯笼等等。我最爱的便是那孙猴子。孙猴完工后,要在猴背后敲一个小洞,再倒些糖稀,然后在猴屁股上扎一小孔,让糖浆慢慢流出,用一个小碗接着,用小勺舀碗里的糖稀。直至糖稀流完或冷却凝固时,则连孙猴子及糖稀一块儿吃了。这玩艺叫作“猴拉稀”,价格稍比其它糖人贵些。
  我美滋滋地吃着糖人,看着小贩麻利的手脚,在快速地上下飞舞,不禁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乌伤曾以“鸡毛换糖”而名满天下,可如今我却更喜爱这活泼生动的糖人,它总是对我微笑,像是在向我诉说乌伤的历史。在它那晶莹剔透的身体中,似乎反射出乌伤的风情,乌伤的美丽……
  乌伤因风情万种名满天下,人们都慕名前来一探乌伤的风情万种。乌伤风情,似婀娜多姿、衣裙飘逸的美女;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儿童。乌伤人民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使乌伤又向世界迈向一大步。乌伤风情,风情乌伤……
  【篇五:吹糖人】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弟弟和大姨一家去聊隋唐遗址公园。我们先去了“民间工艺品街”。
  呵呵,这里有一个吹糖人的叔叔哎!我急忙给妈妈说了一声,跑到他的摊儿前。你看,他先舀起一勺糖,戴上皮手套。吧糖放在手中揉了又揉,让糖中间出现了空隙。随后用手拽出一根“糖尾巴”,再用手把尾巴尖去掉一点,“尾巴”上赫然出现了一个圆洞与糖中间的空隙相连,叔叔马上把“尾巴”含在嘴里,开始吹气。
  他一边吹一边用手围成一个圈,放在糖中央,一控制它的膨胀,所以被控制的一段细细的。叔叔停止了吹糖,用手在吹成的“葫芦”细细的“腰”上捏出了一圈花边,有用剪刀把花边以外的部分剪掉,一个漂亮的红花瓶出现了。
  随后我们还看到了“捏面人”“木偶剧”等等民间艺术品。
  看到这里,我想这项我们国家的民间艺术真的是博大精深,想“吹糖人”“皮影戏”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真的太神奇了!我们一定要将它们流传下来,不能让它们失传。否则将是中华文明的巨大损失啊。
  【篇六:吹糖人】
  街的角落里,竖起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摊子,那里有一个不起眼儿的吹糖人的小贩。
  走近摊子,发现吹糖人的小贩正在忙碌着。只见他拿出一小块糖稀,用食指蘸上少量淀粉压一个深坑,收紧外口,快速拉出,到一定的细度时,他猛地折断糖棒,此时,糖棒犹如一根细管,他又立即用嘴巴鼓气,给糖稀造型。不一会儿,他的手中就凭空出现了一只小老鼠。只见那只老鼠竖着两只又大又圆的耳朵,两只小眼睛似乎在眨,手中拿着一个似乎是偷来的“葡萄”,尾巴蜷曲着在身后伸着,这让房顶上的猫也跳了下来,以为那是真的老鼠。再看吹糖人的小贩,小心翼翼地用一根竹签穿过老鼠的身子,把竹签插在了旁边用稻草围起的秆子上。再看那秆上,插满了他的作品,有兔子,有龙,有猴子,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一道明丽的阳光照在它们的身上,不,应该是透过它们,照亮了吹糖人的小贩的脸。他有一把年纪了。
  皱纹如同树根一般盘虬在他的脸上,花白的胡子、花白的头发与他那黝黑的脸庞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令我惊讶的是,他每吹完一个糖人时,都会默默地坐在那里,端详着那些栩栩如生的作品,脸上露出灿烂的微笑。孩子一样天真的笑容,竞在他那张苍老的脸上浮现出来——真实生动地浮现出来,使这个不起眼儿的小摊子变得甜蜜可爱起来,令人感到温暖。也许,每天都会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同样的糖人被他做出来,在我们看来,这个行当对他来说一定是枯燥乏味的,但他并不只把这个当成走街串巷的手艺活儿,而是沉醉其中,欣赏着那些形态各异、惹人喜爱的糖人,总是露出灿烂的满足的笑容……
  后来的日子,我再也没有看见他。但是每当走过那个街角,我都会想起那些可爱的小糖人和老人脸上孩子般天真的笑容。
  【篇七:吹糖人】
  寒假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洛阳关林庙看庙会,还有幸见识到了我国的一种民间文化形态——吹糖人。
  吹糖人的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爷爷,只见他先用筷子缓慢地搅拌,然后挖起一小团柔软的、红色的糖稀,把它捏成一个扇形,又用剪刀剪了剪,一个鸡尾巴就做好了;他又用同样的办法做好了红色的鸡冠和绿色的鸡翅膀。接下来就到了最关键的时刻——鸡身,老爷爷先挖出一大块糖稀,在手心里揉了揉、捏了捏,从中间拉长变细凝固,用手指轻轻一弹,多余的糖稀落回锅中,手中剩下一个如同带着尾巴、尚未充气的气球,只见老爷爷用嘴对准尾巴缓缓吹气,奇妙的事情发生了,球体就像变戏法一样慢慢地变大,他在吹气的同时双手不停地揉捏,很快一个胖乎乎的鸡身就出现了,老爷爷又用筷子从鸡肚子下边插进去再做出鸡脚,最后蘸了点糖稀把鸡尾巴、鸡冠、鸡嘴巴一一粘上,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谁知围观的人太多,大家七嘴八舌地向老爷爷问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老爷爷一不留神把鸡翅膀给安反了,真是功亏一篑,只得从头再来。老爷爷意味深长地说:“干什么事情都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啊!”经过一番周折,一只活灵活现、神气十足的大公鸡终于做成了。
  回到家,我还沉浸在“吹糖人”的神奇之中,我上网查了查,原来吹糖人最早源于北京一带,据传,吹糖人的祖师爷还是明朝的宰相刘伯温呢,只是现在会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希望有人能够继承和发扬,让我们中国的这些传统文化能够保存下去、流传下去。
  【篇八:吹糖人】
  小朋友,你见过糖人吗?你吃过吗?今天,就由我带你走进吹糖人这个传统民间工艺吧!
  据说,吹糖人的创始人是刘伯温。朱元璋火烧功臣。后来,刘伯温在卖糖的过程中把糖加热,制作成了千姿百态的糖人。于是,这门手艺一传十,十传百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以前的糖人是不用钱买的,两个牙膏皮就能换一个糖人。古时候的孩子们常常把没用完的牙膏挤出来换糖人吃。尽管挨打,也觉得甜滋滋的。
  古时候,那些吹糖人师傅总是挑一个担子,一头是加热的炉子,另一头是糖料和工具。
  吹糖人时,那个吹糖人师傅用细细的木棒搅上糖稀,鼓起腮帮子,放到嘴边吹。不一会儿,木棒上的糖稀像个鼓鼓的大气球:一下子胀开好多。这个糖人胀鼓得好像要马上破裂似的。吹糖人师傅再用手小心翼翼地捏着,生怕一失手,这个糖人就毁了模样。
  吹糖人师傅随手一捏,捏出了各种各样的糖人,而且每个都捏得神气活现:活生生的牛,懒洋洋的猪,缠绕的飞龙……每个都捏得栩栩如生。尤其是一只猴子,它的尾巴翘得高高的,手遮在头上,头四处遥望,好像在探察敌情。猴子的边上是一匹奔腾的飞马。它的前腿抬得高高的,尾巴得意地甩来甩去,眼睛炯炯有神,一副昂首挺胸的样子。
  希望吹糖人这个传统的民间艺术能走进大街小巷,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66f5d8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9.html

《吹糖人的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