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诗歌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29 10:45: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穆旦诗歌分析



———————————————————————————————— 作者:

———————————————————————————————— 日期:

寒冬里不屈的灵魂

               ——试析穆旦的《冬》

    

摘要:《冬》是穆旦晚年的绝唱,是诗人穆旦在生命后期对自己人生之路的总结和回顾。也堪称穆旦诗意的最高境界。《冬》有两个版本,本文对两个版本就感情基调、诗的内在联系、表达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笔者认为原稿本更真切的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境;建国之后,穆旦不仅在艺术创作上受到了极大的束缚,而且在政治上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在时代的重压之下,诗人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而是以独立而高贵的人格对抗着苦难,展现了不屈的精神力量。

关键词:穆旦; 人生轨迹; 两个版本 ;《冬》 ;赏析

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一个富有活力的诗

歌群体。成员包括郑敏、穆旦、袁可嘉、辛笛、陈敬容等九位重要的诗人。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穆旦就是这个群体中的重要一员。

 穆旦(1918-197)原名查良铮,我国当代著名的诗人,翻译家。他在诗艺的探索和翻译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人生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他的受难历程与新中国的历史过程正好可以相互印证。《冬》是诗人在人生最后一个冬天里写下的,是诗人复杂心境的真实写照。虽然当时的政治局势有所好转,但诗人的生命状态依然是“寒冬”,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进行文学作品鉴赏要做到知人论世,才能更好了解作家,把握作品,正确理解作品。接下来,笔者将对作者的人生轨迹进行简单的梳理。

一、穆旦人生轨迹所造就的人格及思想主题

   穆旦作为一个早慧的诗人,他小学二年级的习作《不是这样的讲》一文就发表在邓颖超/刘清扬主编的《妇女日报·儿童乐园》上,当时诗人尚未满7周岁。而作为明清两代的江南望族之后,祖父一代家境逐渐衰落,父亲因记忆力差而没有体面的工作,使他们一家人在封建大家族里处处受到排斥和冷眼,他小小年纪就体味到了生活的艰辛,贫富的对立使他呈现出早熟和坚韧的品性。

  在南开中学,品学兼优的穆旦发表了各种散文随笔以及大量诗歌,并第一次使用穆旦这一笔名。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后改为外文系,在系统地接触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理论后,诗歌创作走向了成熟。七七事变后,193710,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迁至长沙,不足四个月迫于战事再度西迁。穆旦作为护校队员,徒步3500华里远行至昆明。这段经历给了他人生不可多得的历炼,增加了他诗歌思想的厚度。

19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缅甸。身为西南联大助教的穆旦投笔从戎,以中校翻译官的身份随军进入缅甸抗日战场。同年5月亲历滇缅大撤退,经历了震惊中外的野人山战役,在遮天蔽日的热带雨林中翻山越岭,扶病前行。部队被打散后,他只身一人经过半年之久,踏着堆堆白骨侥幸逃出野人山。抗战胜利三年后,穆旦写了《森林之魅—祭胡康白骨》,是中国现代诗坛上直面战争,思考生命与死亡的不朽诗篇。而这段经历也是诗人最后获罪的主要“证据”。1958年他被指为历史反革命,调图书馆“监督劳动”。继而是文革的批斗、抄家、下放。十几年间由于迫于政治的迫害,他中断了与大部分亲友的书信,对厄运缄口不言。诗人停止诗歌创作,但坚持翻译。

虽然他40年代曾创办《新报》,任主编,为文化做过贡献;虽然他曾出版了诗集《探险队》、《穆旦诗集(138145)》和《旗》,并且在1948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被赫伯特·克里克莫尔收入《世界名诗库》而名声远扬;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他几经周折,并谢绝了美国几所研究机构的聘任,办妥回香港的手续回到祖国。1953年回到天津南开大学任副教授并致力于俄、英诗歌的翻译,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着贡献。但这些都被“历史反革命”的罪名所遮蔽。这使诗人敏感的心灵遭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煎熬,考验着他对人生艰难挫折的抗力;同时也升华着诗人的人格、凝聚着诗人思想的主题。

当1975年恢复创作。1963月却不慎摔断腿骨,恰逢唐山大地震,诗人的腿伤未能得到及时医疗而伤残。但他在病痛中夜以继日地修改补齐自己曾经翻译的旧著。1977年226,穆旦因心脏病突发而遽然辞世。1979年的平反对于他为时已晚。诗人的一生受尽了各种各样的苦难,然而正是这些苦难才给了他灵魂升华的力量。屈原云“发愤抒情”,韩愈说“不平则鸣”,欧阳修说“穷而后工”;古之大诗人皆从苦难、郁愤中来;然大诗人之境界更在于如何升华这些苦难和郁愤。

就穆旦诗歌创作而言可分三个时期:20世纪30年代—40年代为其创作的高潮期,50年代—70年代是其创作的停滞期,0年代后期为其创作总结期。造成漫长停滞期的原因是自1957年开始穆旦在政治上不断受到打击,在近20多年的压抑与折磨之中,诗人只能保持沉默。直到1976年在诗人生命的后期又迎来了一个创作高峰。一举创作了《智慧之歌》、《停电之后》等将近30首作品,《冬》即是诗人晚期诗作的代表。这些诗可以看作诗人在生命后期对自己人生之路的一次回顾与总结,渗透着他对不幸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个体生命意义的探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思想,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渗入、铭刻于人们的内心。再经过多少代先贤的积淀,它几乎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共同的基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屈原是爱国主义的滥觞,此后历代知识分子、仁人志士皆以此作为人生理想。虽世殊时异,但其精神主旨是一致的。那就是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他们高瞻远瞩,以敏锐的洞察力,深邃的思想走在时代的前列。即使遭受痛苦和磨难也坚贞不渝,他们严格的保护着自己的操守,为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是时代的良心所在。穆旦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磨难,建国以后他的创作受到了长期的舒服和压制,政治上长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并没有消沉,依然保持着独立的人格,默默工作,直到去世为止。

二、《冬》的两个版本所表现出的人生心态

《冬》实际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稿本是19802月《诗刊》发表的原稿本,第二个稿本则是1986年《穆旦诗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收录的修改稿。其中修改稿的运用更为广泛。

  为什么会出现两个版本呢?原来穆旦在创作后把诗抄寄给了自己的好友杜运。原稿本第一章每一小节的最后一句均为“人生原本是一个严酷的冬天”,杜运认为“如此复沓似乎太悲观”,[1]故改为现行版本:“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呵,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来温暖人生这严酷的冬天

学术界也有过对两种版本的讨论,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无论在情感真实性还是在诗艺效果上原稿都胜过修改稿。还有一些学者尖锐的指出,修改稿是特殊年代下的“问题产品”严重遮蔽了是诗人的真情实感,诗艺效果上也存在着缺陷。另一种则认为经过修改,杜运成功地将自己的乐观融入了穆旦的《冬》,使作品有一种全新的鲜活感。

如果从诗歌情感表达的真实性来说,我们无疑应该支持第一种观点,但这到底是不是作者的真实情感呢?是不是他一时没有考虑清楚而写的呢?他在给杜运的回信中也谈到“其实我愿意写冬之乐趣,你当然能看出,不过,乐趣画在严峻的背景上,所以如此也表明越是冬越能看到生命的可珍之美”。[2]这是诗人本人的说法,似乎有很强的说服力。好像说明作者本人也认为杜运建议地好,不但把握了自己的真实感情,而且在艺术上也使原诗提高了不少。

但如果我们考虑到诗歌创作的背景,联系一下诗人的人生经历,也许会改变一些看法。《冬》创作于19612月,准确地讲也是诗人生命之中最后的一个冬天。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结束于1976年10,“四人帮”已经被粉碎,但诗人的处境依旧未得到改变。诗人的内心依然饱受煎熬,还承受着伤残带来的疼痛。《冬》应该是诗人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

在与忘年之交郭保卫的通信中,穆旦提出杜运已不是自己诗歌的知交,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差距很大。如1976年3月8日,穆旦在给郭保卫的信中说:“自古诗人以愁绪以纽带,成了知音。我的朋友杜运燮原是写诗的,但现在变成100%的乐天派,因此情绪就谈不出来。”[3]这是具有私密性的信件,很有说服力。这从侧面说明了作者对杜运建议的感谢是违心的,但对杜用心的感谢似乎应该是真诚的。

巫宁坤先生的话可能更说明问题,他说:“运是穆旦多年的朋友,他的意见无疑是对老朋友的关心和爱护。当时‘四人帮’被揪出来不久,政治形势还不十分明朗,多少还心有余悸。运素来谨言慎行,何况良铮的‘历史问题’还没平反,太悲观的调子,不符合时代精神。不仅不能发表,没准还会给作者招来言祸。良铮是过来人,为了不辜负老朋友的关爱,‘想了多时才做出了改订”。[4]

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悲观意味着对当政的不满,很可能招来言祸。不可否认,出于老朋友的情面,迫于政治的压力,诗人才作出了修改。穆旦晚年的整个心态还可以从其他很多资料可以佐证。如他晚年在回顾和总结自己一生所追求的理想(信仰)、人生、写作的意义过程中,说“……我记得咱们中学时代总爱谈点人生意义,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没有呢?也可以说是已解决,好像是看不出有什么意义了。没有意义倒也好,所以有些人只图吃吃喝喝,过一天享受一天。只有坚持意义,才会自甘受苦,而结果仍不过是空的。”[5]

那么是不是穆旦晚年就是一个悲观厌世的人呢?其实不是,那种口吻只不过是对当时主流意识的强烈质疑和否定。穆旦最宝贵的品质,就是能以现代形式,表现他对所处时代和社会的独特而深刻的思想;而不仅仅是在现代形式上有大的贡献,他创造现代诗形式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思想写诗”。

作为诗人西南联大的校友,同在芝加哥大学留学的好友吴宁坤在《人生本是一个严酷的冬天》一文中指出“每一节最后的迭句,宛如教堂的钟声,唤起了多少受难灵魂的共鸣”,[6]表达了对改掉迭句的惋惜,这是值得注意的。所以,穆旦也坦言:“不想被你的结论为太悲,这当然不太公平。若无迭句,我觉得全诗更俗了。这是叶芝的写法,一堆平凡的诗句,结尾一句画龙点睛,使前面的散文活跃成诗”。 [7]看来,穆旦认为改过之后“全诗更俗了”,因为“画龙点睛”之笔没有了。

通过对原稿件和修改稿之间进行对比,我们也不难发现:

()就感情基调而言,原稿显得悲观,沉重而伤感,修改稿所表达的感情更为积极乐观。

(二)就诗的内在联系而言,去除了“人生本是一个严酷的冬天”,使整个“冬天”的意象造成了肢解和残缺,“冬天”意象同人生的联系被割裂而显得松散。

(三)从表达效果上讲,原稿经过迭句的反复,在诗歌艺术效果上获得了聚焦,从而使其成为整章诗思想和感情的核心,如同音乐作品的主旋律。而修改稿换成几个抒情性的语句,消除了这一凝聚作用,使作品从一首表现人生哲理的诗,降格为一首写景抒情诗。诗歌的表现深度上受到了限制。

因此,要想真正地理解作者,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人生之冬的深刻内涵,原稿不应该被忘却的。结合是诗人当时的处境,原稿更符合诗人当时的心态。

我认为,诗歌的好与坏不应简单化的以悲观或乐观来评判。乐观固然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然而不难发现的是往往悲的东西反而更加深刻、凝重、洗净铅华,令人大彻大悟。《冬》这首诗是诗人暮年对人生的思索、是对人生体验的表达,是对苦难的一种升华。长期的压制,不公正待遇,再加上当时腿伤未愈更加剧了诗人内心悲苦。而且,在后期的创作和一些给友人的书信中透出人生的幻灭感和悲苦的心境。例如,穆旦在《尽头》的诗中道出了自己的内心独白:“而如今突然面对坟墓,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四顾,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这才知道我全部的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生活。”然而,诗人并不是真正悲观的。但在时代的重压之下,个人的力量往往是微薄。这是一种深深的无奈和遗憾,忧郁的情怀。在个性生命热忱与社会现实的对立中,诗人对引起生命发展困境的社会性问题的不懈,对生命意义不断的追寻。

穆旦夫人周与良的话更有说服力。“良铮生前常说,人生在世应该为社会做点什么。1975年他在鲁迅的杂文集《热风》的扉页上写下:“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良铮的一生正是这样,在凄风苦雨几十载中执著地为中国的诗歌事业发着光和热。8

三 、《冬》深层意蕴及艺术特色

诗人在写给一个忘年之交的信中提到“秋天和冬天……这是 最爱的两个季节。它们体现着收获、衰亡、沉静之感。适于此时给春夏的勃勃生命作总结”。【9 穆旦笔下的《冬》是怎样的呢?答案是寒冷严酷的、阴霾的、又冷又昏黄、雪花飘飞、北风呼啸、沉寂、了无生气又是那样漫长。整首诗的核心意象就是“冬”。“冬”的内涵是极其丰富。不仅是一年四季中的冬,而且象征了个人命运的坎坷,同时也象征着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它可以理解为对生命活力的一种压抑、遏制,是无比强大的邪恶力量。它是令人畏惧、冷漠无情、狰狞的刽子手,肆意破坏一切美好的东西,感情、好梦。它的严酷和无情,冰冻一切,一笔勾销了大地往日笑闹的蓬勃,取而代之的是颓败的枯草和死寂的原野,留下一个茫茫白雪下一个被遗忘的世界。在这样严酷的冬天里,人们的生存状态是怎样的呢?寒冷束缚了手脚,谨慎又让生命受到挫折,年轻的灵魂裹进老年的硬壳,欲望也被血液所凝固,心灵早已枯瘦,只能在幻想的世界中周游,虽躺下却不能成梦。这是何等悲惨、焦灼的生命状态!

全诗一共四章,分别以“我”、“我们”、“你”、“他们”四个视角

抒写了冬天的情景,是用冬天的寒冷、荒凉象征着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受。从自然——生命——社会三个不同侧面,全方位展现了“冬天”意象的丰富内涵。表达了“人生本是一个严酷的冬天”这一主题。

(一)文本的深层意蕴

第一章,总领全诗。开篇作者就运用一系列寒冷的意象如“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又冷又昏黄”、“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北风”、“雪花飘飞”、“茫茫白雪下遗忘的世界”等,使“冬”的严酷和寒冷之感深入骨髓。第一章的四节,都以“我爱……”开始,以“……严酷冬天”结束。“我爱”讲的是作者的愿望或一种习惯;而“严酷的冬天”是现实。“在冬日里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地做完”表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生活意志和从容镇定的心态;“冰冻的小河”原为冬日里十分常见的景象,而诗人所要追寻的是这死一般冰凉与沉寂中,生命的痕迹与跳动;“独自凭吊火热的一年”反衬了作者的内心的孤独,而“火热”正好与严酷的冬天形成强烈的对比;当“北风正吹着门窗沙沙作响”时,围着温暖的火炉与两三个昔日的好友会心地闲谈,回忆起的是快乐而无忧的往年。对于诗人来说应该是最温馨最快乐的聊以自乐的方式;在茫茫白雪铺下遗忘的世界,“我愿意感情热溢于心间”,尽管“人生本是一个严酷的冬天”,这是一种在逆境中的搏击,正视苦难的坦然的态度,即使再冷酷的现实也无法冷却诗人内心的热度。

第二章作者的视角从自然之冬过渡到社会之冬。“寒冷,寒冷,尽量束缚了手脚”总领全章,两个寒冷的重叠更突出了寒冬的切肤之感。“尽量束缚了手脚”因为主语的缺失而给读者留下了空白,需要读者运用想象去填补、思考;接下来具体描写,“潺潺的小河被冰封住口舌”一句,河被冰封住口舌,显得新颖独特。因为异质所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恰恰是诗人的匠心所在。它隐晦地比拟了人们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被冰封的口舌,凝固了思想;“盛夏的蝉鸣和蛙声”代表了盎然的生机,此时也被“寒冷”束缚了,扼制了,“大地一笔勾销它笑闹的蓬勃”;“谨慎,谨慎使生命受到挫折”谨慎,是生命遭遇挫折后本能的反应;“花呢?绿色呢?”诗人连用两个问号,表达了满腔愤懑的追问;“血液闭塞住欲望”,显然象征着如冬天般严酷的社会,使人的热血都变得凝滞,生命受到摧残,思想受到窒息。然而诗人并没有停止对这严冬、对人生的思考;“经过多日的阴霾,犹豫不决,/才从枯树枝漏下淡淡的阳光”,将其理解为当时略为转好的社会局势未尝不可;“春天是这样深深隐藏/哪儿都无消息,都怕峥露头角”表达了诗人对春热切的渴望。“年轻的灵魂裹进老年的硬壳/仿佛我们穿着厚厚的棉袄”,只有这样才能抵御这严酷的令人窒息的“冬天”。我们能够深深的感受到诗人那颗炽热跳动的心,那满含悲愤的呐喊。对扼杀一切生命活力的冬天的最强烈、沉痛的控诉。

第三章诗人将人称换成“你”,再次变换视角。这个“你”可能是作者的一个朋友,也可以是诗人遥想中的朋友,甚至是作者自己。你之所以“停止分赠爱情把书信写了一半就住手”,是因为“冬天是感情的刽子手”;你之所以拿出夏季的礼品“无论是蜂蜜,是果品,是酒,/然后坐在炉前慢慢品尝”,是因为“冬天已经使心灵枯瘦”;你之所以“在另一个幻想的世界周游”,是因为“冬天封住了你的门口”;你之所以“虽然睡下却不能成梦”,是因为“冬天是好梦的刽子手”。天气如此肃杀,“听着树林和草石都在嘶吼”粉碎着人们的好梦。“冬天”在这一章充当了刽子手,因为眼前的冬天太残酷、无情,钳制人们的思想,阻断人们与外界的联系,使人们只能在幻想中寻求精神的安慰。甚至连好梦的权利都要被剥夺。

第四章也是最后一章,视角再次转换为“他们”。“他们”或者是马车夫也可以是奋进者,他们内心没有忧伤,显得平实而本真。在小土屋里“高高低低围着火炉坐下/有的添木柴,有的烘干,/有的用粗而短的指头/把烟丝倒在纸里卷成烟”,这里的语言如同剧本一般,写出了奋进者的不屈服;他们“吃着,哼着小曲,还谈着/枯燥的原野上枯燥的事物”,“北风依旧在电线上朝着他们呼唤”,“原野的道路还一望无际”。他们几条暖和的身子走出屋,迎面扑进了又是寒冷的空气。尽管冬天依然严酷,荒原依旧寒冷,但必须生存下去,这是何等顽强的生命意志!

()《冬》的艺术特色:

1、密集而丰富的意象;

首先 “冬” 是本诗的核心意象。在这一核心意象的统摄下诗人运用一系列密集丰富的意象群共同构成了一个大的意蕴体系,共同为表达主旨服务。这些丰富的意象使“冬”的严酷更加逼真、形象化,充分寒冬里的物象得以充分显现。“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冰冻的小河”、呼啸的“北风”、“雪花飘飞、嘶吼的“树木和草石”。这些意象为我们营造出了一个凄冷、昏黄、死寂而又悲凉的意境。另外,还有一些意象为了起到反衬的效果。如“潺潺的小河”、“盛夏的蝉鸣和蛙声”、“花”、“绿色”、“蜂蜜、“果品”、“火炉”这些具有暖色调,让人感到温馨舒适,心情愉悦的事物,在寒冬的背景下出现,带给人的不再是温暖与甜蜜,而是更多对寒冬的恐惧。

2、浓厚的象征意蕴

  穆旦的诗歌具有丰富而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 阅读整首诗,我们不难发现到在这些密集的意象群之下,有更加浓厚的象征意蕴。由于整首诗的主旨在于表现人生主题,因此这些意象的内涵必定是丰富并具有开放性的,给读者留下了很多空白和广阔的想象空间。这些都有待于读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填补、思索。

“冬天”这一意象的内涵上文已提及,不再赘述。“北风”也可算贯穿全文的意象,明显的出现了两次,“听着北风吹得门窗沙沙地响”、“北风还在电线上朝他们呼唤”。隐晦的出现了一次:“听着树木和草石都在嘶吼”,表面上写树木和草石,实际上仍然是北风在作祟;“北风”作为全文的背景出现,它使严酷冬天的形象化、具体化。它是严酷冬天的爪牙,鬼魅般散布着令人屈服的淫威。它无处不在,时时恫吓着人们,冬天仍在继续。呼啸的“北风“为严酷的冬天增添了恐怖的色彩;“冰冻的小河”出现了两次。更别是:“看着冰冻的小河还在冰下面流,不知在低语些什么只是听不见”、“潺潺的小河被冰封住口舌”。“冰冻的小河”象征着特殊年代,险恶的政治环境下里人们的话语权被剥夺被抹杀,人们无法自由的表达内心的真实的思想;“火炉”这一意像也反复出现。“火炉”是人们在寒冬里能获得温暖的唯一来源。它或许是奋进者、觉醒者的心灵家园,一个不因外在遭际怎样,都能保持温暖、宁静的地方,慰藉着那些不屈从于寒冬的灵魂;“年轻的灵魂裹进老年的硬壳,仿佛我们穿着厚厚的棉袄”表现了严冬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年轻的灵魂”和“老年的硬壳”的是完全不相称的组合,不平衡、不和谐。“老年的硬壳”象征着生命的活力被凝固、冰封,而静止,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老年的硬壳”必定使人显得老态龙钟、笨拙、无力,难以动弹。虽然这一硬壳并不让人愉悦,甚至是令人厌恶的,但也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冬天的酷寒和摧残;枯树枝漏下的淡淡“阳光”,可以理解为对当时略为转好的政治局势的一种象征。文中“泥脚”、“暖和的身子”均具有象征意味,代表了对不屈于寒冬,执着追求的勇者。

3、渲染、对比等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

“冬天”意象之所以深入人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得益于诗人的渲染、对比等手法的大量运用。例如本文一开始,是人就极尽渲染之能事,使冬天的严酷和寒冷一下子跃然纸上。如提到天气的萧杀、又冷又昏黄、北风呼号、大地的寂廖、冰封雪飘、冬天的漫长……烘托出无比凄冷、令人恐惧的氛围。“寒冷,寒冷,尽量束缚了手脚”,“谨慎,谨慎,使生命受挫”两句都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寒冷和谨慎两次出现,加强了语气,所要传递情感也随之加深。突出了冬天的酷寒和寒冬里生命受挫的程度。

鲜明的对比更是俯拾皆是。严酷的冬天和温暖的火炉的对比,反衬出冬天的寒冷;深处漫长的困境和快乐无忧的往年对比,反衬了现实的无奈和窘迫;潺潺的小河本应是流动的,然而现实却被冰封住口舌。这两种状态也构成了一组对比,反映了这种静态的不合理;盛夏的蝉鸣和蛙声这些曾经笑闹的蓬勃同寂寥荒茫的对比,花、绿色同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的对比突出了冬对一切具有蓬勃生机、富有活力的事物的无情抑制和残酷扼杀;年轻的灵魂同老年的硬壳构成对比,突出了冬天对生命的摧残。

4、强烈的官能感受

冬天给人的是一种立体的,是圆融的知觉感受。融合了视觉、听觉等带给读者强烈的官能刺激。冬天的场景前文已反复提及,“又冷又昏黄”、枯草、原野、北风吹得门窗沙沙地响、茫茫白雪……严酷冬天的画卷已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眼前。色调是昏黄,大地白茫茫,千里冰封。枯草、原野、枯树枝。这是视觉感受;唯有呼啸的北风在肆虐得吹刮,树木草石嘶吼。其他一切事物都如死一般沉寂。“大地一笔勾销它笑闹的蓬勃”,采用拟人的手法,使表达效果形象生动,极富感染力。一笔勾销强调了迅速、完全彻底,笑闹蓬勃一下子变成了静音。充满绚烂的色彩,一下子变得面目前非。听觉视觉的融合,再加上变化的巨大反差,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除此以外,上文提及本诗运用了很多组对比,正是这些鲜明对比,不论从动静、色彩、光影、质感都使我们对“冬天”的体会逐步加深,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觉。

5、浓郁的现代主义特色

穆旦是九叶诗派的一位旗手。九叶诗派的诗人们在艺术上,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诗歌中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的作品中渗透着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表现现代人的意识与体验,揭示存在于现象背后的复杂与深刻。对个体现实深入的挖掘。诗歌不是纯粹地情绪的宣泄,是‘经验的表达’。” 10】诗人对自我以及现代人命运的思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更多的深入灵魂深处。

这一点从穆旦给好友的书信的中也能得到验证。穆旦在信中向诗友披露另辟创作蹊径的想法:“因此我要是写生活哲理,也是一法。它和现实没有什么密切关联,十后看也可以,现在看也可以,这是否如此,请你议议。因此我写了冬、秋之类的季节诗。也是自娱。”【11】正是由于写生活哲理这种创作理念,使得诗歌的立意更高远,超越了个人的悲喜哀愁,表达整个时代的心声,而且这种感受可以超越时代。甚至可以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因为它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部分。穆旦诗人是敏锐而多思的,是智者。再加上时代所给予的磨难,他内心所承受的痛苦比常人多得多。诗人的孤寂的,越是伟大,越是有千秋万代的寂寞

穆旦的好友王佐良先生也曾经说过:“一种受难的品质使穆旦显得与众不同”。“受难”乃是对于人类自身罪恶和悲剧性命运的承担。诗人时刻保持着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对人民大众的悲悯、对生命意义的执着追求。诗人是时代苦难的先觉者,他咀嚼着这种苦难,用血和泪升华出了最丰腴的果实。通过揭示黑暗现实荒诞性的揭示,让人们觉醒,更加清晰地认识现实,从而改变现实。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最有影响力的诗人艾略特在艺术上强调:“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避让情感。以客观对应物来表现情绪”。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有很好的体现,诗人正是通过“意象的森林”,为我们揭示了严冬中生命的状态。此外,我们还能从“死寂的原野”、“枯燥的原野上枯燥的事物”等意象中体味到一种荒原感,与艾略特的代表作《荒原》相呼应。这种荒原感是现代人的精神感受,也是那个时代的印证。诗人内心的艰难旅程也是整个时代的苦难。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倒”。诗人穆旦也拥有这样坚强不屈的品格。鲁迅先生曾说过,“真的勇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厄运和不幸面前、在艰难的岁月里,虽然失去写作权力(但翻译仍被允许)12,但他坚持以“潜在写作”【13】和翻译等方式同时代的苦难进行着顽强的搏击与反抗,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卞之琳曾在《译诗艺术的成年》中将穆旦所译《唐璜》称为中国译诗艺术走向成年的标志之一;王佐良将穆旦和戴望舒推为最成功的译诗家。”【14】

小结

  在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伏,创作的高潮和低回之后,在人生的暮年、心态的寒冬中,《冬》成为穆旦的绝唱,表现了他在时代的重压之下,执着于对生活和生命普遍意义的追寻。长期的打压,诗人没有低下高贵的头颅,而是以独立而高贵的人格对抗着苦难。此诗凝聚和概括了诗人晚年的人生感受和思考生命最后的智慧之歌那些在灾难中的独立思考,蕴含着诗人崇高的精神追求。因此,他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富有探险精神与牺牲精神的诗人,最寂寞也是最超前的哲人,最具有诗人品格和独立人格的中国式的现代派诗人。

注释:[1] 李方:《穆旦诗全集》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362页。

[2] 李方:  《挚友心语—穆旦致杜运燮书信六封钩沉》,《诗探索》,2006年。

[3] [5] [6] 穆旦:《穆旦诗文集(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4] 巫宁坤: 《人生本来是一个严酷的冬天——穆旦逝世二十八周年祭》,《文汇读书周报》,2005年。

[7] [11]李方:《挚友心语—穆旦致杜运燮书信六封钩沉》,《诗探索》,2006年。

[8]周与良:《地下如有知诗人当欣慰-穆旦夫人的书面发言》,2001年。

[9]曹元勇:《蛇的诱惑》珠海出版社,1997年。

[10]唐光能;《寒冬里的生命绝唱》,《安徽文学》,2009年。

[1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3]“潜在写作” 通常是指那些写出来后没有及时发表的作品,如果从作家创作

的角度来定义,也就是指作家不是为了公开发表而进行的写作活动。

[1]龙泉明,汪云霞:《论穆旦诗歌翻译对其后期创作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版。

参考文献:

1. 穆旦:《穆旦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2. 邓集田:《穆旦《冬》诗的版本问题》,《文艺争鸣·史论》2007年9月。

3. 罗锡文:《穆旦诗歌的心灵力量和东西方文化背景》,《当代文坛》2006年第1期。

4. 李方:《穆旦(查良铮)其人其诗》,《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3月第16卷第1期。

5. 李宝平:《个人与社会命运的承担—评穆旦诗歌——冬》,《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2005年2月。

6. 魏冬峰:《从荒寒的方向看——穆旦的《冬》解读》,《名作欣赏—现代回眸》。

7. 黄菊,张扬:《生命也跳动在严寒的冬天” ——论穆旦诗歌中的“冬天意识”》,《甘肃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8. 龙泉明,汪云霞:《论穆旦诗歌翻译对其后期创作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43卷。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75edb6b67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2.html

《穆旦诗歌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