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技术系-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发布时间:2019-06-08 06:35:1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工程技术学院

2016年第2

主办单位:工程技术学院 日期:2016 54



教学动态

工程技术学院召开毕业清考动员大会

413日下午两点,我院在二教301召开了2016届毕业生清考工作会议。学院党总支书记万同乐,教学副院长张建华,学工副院长杨卯生,团总支书记刘丹,全体专职教师、12级辅导员老师以及毕业清考学生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围绕“毕业生清考工作”展开,由张建华副院长主持。会议开始后,首先由张副院长宣读了2016届毕业生清考相关工作安排。接下来,万同乐书记做了重要讲话。他说:“清考工作是毕业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我院涉及的学生和科目较多,为了使更多的同学能够顺利毕业,学院领导积极争取,增加了实践课程的清考环节,参加毕业清考的同学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珍惜此次机会,认真复习,全力以赴,主动征求老师的帮助,争取顺利通过考试。”此外,万同乐书记还要求全体专职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大局观念,讲究方法,精细辅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业。各毕业班辅导员老师也要集中精力,协助教师完成学生辅导工作,了解毕业生毕业去向,做好毕业清考学生思想工作。

会议期间,我院还进行了毕业生清考问卷调查工作,做到能够准确地分析毕业清考学生心理,做好毕业生清考工作。此次毕业清考工作会议使全院师生及时认清了工作形势,为保障我院2016届毕业生通过清考,顺利完成学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院党总支书记万同乐做重要讲话

我院领导到保定勘察设计院进行调研考察

414日上午九点,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周惟公教授、测绘教研室主任朱增锋老师、测绘实验室张晓虎老师一行三人到保定勘查设计院进行调研考察工作。测绘处、地勘处领导热情接待了他们。

会谈期间,周院长提出希望我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地质工程专业能到地勘处生产一线参与生产实习,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让专业技术人员对参加实习学生进行合理考评,置换相应课程学分。提处长表示:欢迎工程技术学院的学生到地勘处实习,地勘处工作人员会竭尽所能,让学生尽量多的学习专业知识,为培养实践型人才做出努力。周院长在与测绘处侯处长商议我院13级测绘工程学生实习实习情况时,仔细询问了实习基地的相关情况以及单位对我院实习学生的具体要求,他说:“此次实习,要让学生能够系统的学习到测绘工作的相关工作流程,磨练学生的意志,为以后步入社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为我院培养工程型、实用型人才迈出重要的一步。”侯处长对测绘处同我院的下一步合作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测绘处相关技术人员也将到我院为师生举行讲座,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共赢。

本次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我院相关专业的实习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能够让学生们及时地接触专业的最前沿,为培养能够适应市场、适应社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做出了不懈努力。

我院领导同测绘处侯处长为合作事宜进行友好交谈

扎实基本功,提高教学水平

——我院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预赛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素和基础。为切实提高我院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我院于427日下午两点在二教305举办了青年教师基本功预赛。

本次青年教师基本功预赛我院采取评审专家听课推荐的方式,并邀请我院历届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的一、二等奖获得者为本届参赛老师做示范讲课,最终决定土木教研室赵兰敏、王晶老师,测绘教研室郑娇娇老师,机械教研室牛博英老师参加预赛。学院党总支书记万同乐、教学副院长张建华、土木工程专业负责人魏建国教授、机械教研室于建波教授、机械教研室主任王胜曼、测绘教研室主任朱增锋作为预赛评委对四名青年教师进行了点评。各位评审专家本着授课与比赛相结合的原则,对参赛青年教师进行了精彩点评,要求她们能够利用好多媒体课件与板书将枯燥的专业课知识形象化、生动化,增强课堂授课效果,提高教学水平。

我院青年教师占一定比例,学院从基本功训练入手,不断强化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规范了课堂教学行为,促进了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快速提升。

土木教研室王晶老师讲授《多跨梁》

工程技术学院2016届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总结报告

为保证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过程管理与质量监督,依据教务处《关于开展2016届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工作的通知》,我院于2016320-410日期间开展了2016届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工作。

我院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工作采取的方式主要有:教研室自查,我院办公室集中检查,并将毕业设计(论文)发给我院相关专业的专家进一步审阅。土木专业论文由魏建国教授、王宏副研究员、赵兰敏老师审阅,机制专业论文由王泽河教授、王胜曼老师审阅,测绘专业论文由杨敏教授审阅,几位专家或者教研室主任根据学生论文撰写情况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

通过检查发现,我院中期检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测绘专业部分学生的论文论述过于简单,应增加相应的论述的内容;部分学生的论文初稿没有完成;部分同学的论文格式书写不规范。机制专业部分学生的论文与网络论文有一定的重复性,内容需要调整改动;部分学生的论文内容文不对题,需要调整。土木专业部分学生的论文题目太长,需要调整;部分学生的论文相关表格题目名称不一致,需要调整;部分学生的论文任务书和检查表文字有误,需要补齐;部分学生的论文开题报告字号不一致,需要调整;部分学生的论文外文翻译未交,需要补齐;部分学生的外文翻译中英文应该分开,需要调整;部分学生的论文资料上交不齐,需要补齐;部分学生的论文文献综述相关性差,需要调整;部分学生的文献综述字数不够,缺少正文,需要调整;部分学生的文献综述不够充实,需要调整。

针对以上问题,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要求各专业教研室明确责任,加强管理,并依据具体情况逐渐减少部分教师所指导论文数量甚至取消其指导资格。

2.要求各指导教师及毕业生辅导员及早向学生明确毕业论文(设计)的意义,开好阶段小结会,指导教师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动态掌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监控从开题到答辩每一个环节,做好整体把控。

3.中期检查表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各教研室,由各教研室、指导教师反馈给学生,并将整改内容提交,继续审核,直到合格。

4.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把好质量关,多进行面对面指导,并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培养,多向优秀指导教师及其他院校优秀老师汲取经验,提高指导水平和指导效果,有效解决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学院将继续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后续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各教研室要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认真做好毕业论文(设计)下一步的工作,今后在制订中期检查方案时要更加全面、具体,并切实依照方案认真开展,避免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出学院层面检查的意义。

近期教务工作

46日,我院开始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检查工作,院办公室公布了教务处抽查名单,要求各专业教研室按规定格式上交材料,确保我院中期检查工作顺利进行。

46日,我院公布了第六届青年教师基本功预赛安排,要求涉及青年教师认真准备,为提高我院教学水平做出努力。

47日,根据教务处安排,416日、17日将进行2012级学生的清考,院办公室通知各任课教师按照教务处要求出清考试卷。

47日,教务处下发了《关于2016届毕业生教材费用结算的通知》,我院按照通知要求各毕业班认真核对,如有异议于425日到教务科进行核对结算。

47日,院办公室上传了本学期学业警示同学名单,要求相关辅导员通知学生核对,核对无误后学生本人签字确认。

410日上午,我校组织了2016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初赛)。

411日,我校召开了毕业生专题会议,要求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会议精神执行,尤其做好政策解读与思想教育工作。

411日,院办公室上传了2016年全国第十六届多媒体课件大赛通知,要求各教研室认真落实组织。

412日,院办公室上传了《关于2016届毕业生着学位服留念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各毕业班辅导员认真组织落实。

412日,院办公室上传了关于《2016届毕业生毕业清考安排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及时查阅通知并遵照执行,确保2016届毕业清考工作的顺利进行。

413日,我院召开了毕业生清考工作会议,学院领导以及全体教师、毕业清考学生参加,万同乐书记做重要讲话,确保了毕业清考工作顺利进行。

414日,院办公室根据《2016届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及日程安排》,要求各专业将答辩具体时间在18日前上报院办公室。

415日,教务处下发了《关于加强教学档案管理的通知》,要求单位按照通知认真执行,提高教学档案真实记录和反映教学工作水平,促进日常教学管理。

418日,教务处下发了《关于开展2016届毕业论文(设计)查重检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认真执行,确保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顺利进行。

420日,教务处下发了实验室开放项目申报材料汇报会的通知,我院申报3个实验室开放项目,在26日的会议上全部通过申报。

425日,教务处下发了《关于收集专业建设成果相关材料的通知》,我院要求各教研室做好相关材料的上报工作。

426日,教务处下发了《关于开展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工作的通知》,学院办公室要求各辅导员充分重视此项工作,以确保评教工作顺利完成。

428日,教务处下发了《关于2016年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名的通知》,学院办公室上传上述通知,要求各辅导员通知到位,以确保圆满完成此项工作。

专业风采

我校成功举办第三届测量技能大赛

421日、22日,我校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测量技能大赛。21日上午800,大赛在学术报告厅拉开帷幕,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有:执行校长张伟,副校长朱红素、臧卫东、于凇波,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周惟公以及测绘教研室全体教师。会议由张晓虎老师主持。

首先,大家共同观看了历届比赛的视频。随后,于凇波副校长发表讲话,他指出本次大赛的开展旨在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巩固知识、扎实基本功,提高心理素质,并预祝大赛圆满成功。之后,测绘工程教研室主任朱增锋老师介绍了本次比赛的流程和规则。来自13级工程测绘一班的任心怡同学作为参赛学生代表发言表态。最后,执行校长张伟宣布第三届测量技能大赛隆重开幕。

上午9:00,大赛在我校实验楼前正式开始,大赛分为专业组(测绘工程专业)和非专业组(涉及测量课程的专业),专业组参赛选手进行图根导线测量、二等水准测量,非专业组参赛选手进行闭合四边形内角观测。经过一天半的紧张角逐,大赛在22日圆满落幕。摘得本次大赛专业组团体和非专业组团体桂冠的是:13级测绘1班窦伟宁组和14级土木工程1班李重阳组。

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和检验所学知识的平台,提高了同学们实际动手实践能力,促进了我校工程测绘专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届测量技能大赛开幕式

(测绘教研室供稿)

学风建设

统筹兼顾:排练与学习两不误

近期,学院正在筹备运动会,开幕式排练以及运动员训练工作占用了同学们大量的休息时间,致使许多同学出现了上课睡觉、无法安心学习等情况。为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年414日晚上7:00,我班在三教205举行了班会,以如何做到两全其美为主题并圆满结束。

在班会上班长首先发言,指出同学们目前上课打瞌睡、运动受伤等问题。其余班委也纷纷提出问题,并为没有做到带头作用而向大家致歉。同学们表示是自己的不对,自己的错误不能让班委承担。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积极主动的提出了许多办法来克服自己目前的状况,使自己在运动会期间保证自己安全的同时努力上课认真听课。比如上课站着听讲、让他人监督自己或者用湿巾擦脸来使自己变的清醒,以此提高上课听课的效率。

这次班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重新点燃了大家的积极性,让我们乐观积极向上的班级在次复活。

15级测绘1班雷婷婷供稿)

教育前沿

五部门联合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

教育部与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安全监管总局、中国保监会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

  据介绍,此次出台的《规定》主要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实习中的突出重点难点问题,完善顶层设计,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全文共包括总则、实习组织、实习管理、实习考核、安全职责和附则等六章39条内容。

  《规定》强调全过程管理,突出实习的教育教学属性。明确规定,“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是指实施全日制学历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安排,由职业学校安排或者经职业学校批准自行到企(事)业等单位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形式”。并且指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是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要求职业院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实习单位共同制订实习计划,实习岗位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

  《规定》对实习中的学生权益保护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一些重点环节,如实习协议、实习报酬、禁止事项等作了强调和细化。要求“无协议不实习”。学生参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前,职业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三方应签订实习协议,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未按规定签订实习协议的,不得安排学生实习。

  《规定》首次提出顶岗实习学生报酬底线。要求实习单位参考本单位相同岗位的报酬标准和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量、工作强度、工作时间等因素,合理确定顶岗实习报酬,原则上不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试用期工资标准的80%,并按照实习协议约定,以货币形式及时、足额支付给学生。

  《规定》还提出若干明令禁止事项。对不适宜学生实习的情况,如安排一年级学生顶岗实习,安排学生到酒吧、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等营业性娱乐场所实习等,均予以明确禁止。职业院校和实习单位不得向学生收取实习押金、顶岗实习报酬提成、管理费或者其他形式的实习费用。顶岗实习学生的人数不超过实习单位在岗职工总数的10%,在具体岗位顶岗实习的学生人数不高于同类岗位在岗职工总人数的20%

  对违规组织学生实习的职业学校,由职业学校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为确保《规定》有效落实,教育部还将分批颁布各专业的顶岗实习标准,并结合《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开展实习管理规范活动专项治理行动。

(来源于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师教育:重拾“工匠精神”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谈及“供给侧”改革时,指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众多媒体的关注热点。其实,不仅是经济改革需要培养工匠精神,教师教育改革也要重拾工匠精神。

  轻视工匠精神将导致“教学荒芜”

  几千年来,工匠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们赖以生存的技艺经验与“知识”“真理”无缘,他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精英文化轻视。中国传统思想中,孔子对“学稼、学圃”不以为然。孟子更将它称为“劳力”,断言其被“劳心”者统治。这并非“中国特色”。杜威曾说,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相差很大,却共同地贬低技艺。柏拉图把手艺人安置于“理想国”的金字塔底层。亚里士多德把技艺称为“制作”,认为只是达成外部目的的手段。随着近现代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日益兴盛,人们对工匠技艺经验的批判,就愈演愈烈了。

  在此背景下,“教书匠”几乎成了教育领域的“过街老鼠”。“教书匠”和“教育家”间的虚假对立,诱使“要教育家,不要教书匠”之类口号出炉。在它们的误导下,有些一线中小学教师,如宗健梅所言,“不去做具体的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研究,甚至鄙视常规教育教学工作,把扎扎实实的教育教学轻蔑地称之为‘教死书’,把实实在在的教育工作者轻蔑地称之为‘教书匠’,却进行宏观的、不切实际的理论研究,说一些专家们常说的话,写一些学者们已经写过的文章。”奢谈一知半解的理念,执迷于建构教育流派或教学模式,轻视学科教学知识打磨和积淀,最终将导致教学荒芜。

  故而,教师要重拾工匠精神。这是我国时代精神的需要,也得到了当代学术研究的印证。上世纪哲学研究的实践转向及其对社会学、教育学的影响,都为技艺经验的合法性、奠基性和重要性做了“背书”。这些学术思想资源包括:存在论层面,海德格尔对“用具透明性”的现象学描述;认识论层面,波兰尼对缄默知识与名言知识之关系的“冰山比喻”;语言哲学领域,赖尔对“知道什么”和“知道怎么做”的区分和维特根斯坦的“相似的看待”“相似的处理”;在社会学领域,布迪厄揭示的“实践逻辑”;在教育学领域,康纳利的“教师个人实践知识”和范梅南的“教学机智”等。

  简言之,教育教学不仅是科学,而且是艺术。作为艺术,它总有一些地方没有道理,总有一些地方不讲道理,也总有一些地方讲不出道理,教师只能靠技艺经验。

  工匠精神在教育领域是有传统的

  重拾工匠精神,先要为“教书匠”正名。匠,在汉语中并非只是墨守成规,而且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之义。我们反对墨守成规的教书匠,欢迎精益求精的教书匠,即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何谓工匠精神?付守永的《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说,它的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的事情和生成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具有工匠精神的人视工作为修行,视品质如生命,视产品为作品,努力戒除功利心、浮躁心和投机心。

  由此可见,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师将教育作为终身事业,专注、执着于教育教学,力求教育教学工作的精细、极致,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幸福。工匠精神在教育领域是有传统的。于漪“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是工匠精神。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一位历史老师“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是工匠精神。甚至于那些拥有某项绝技,如在黑板上反手画圆、随手画地图、能用二十种语气说“你好”、能在开学一周内记住所有学生的姓名等,也体现了工匠精神。

  教师教育要发扬工匠精神

  重拾工匠精神,对教师教育的启示有四。

  一是尊重教育经验。教育经验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对每个教师而言都带着自己的生命温度,而且不少经验还是以教师或学生的某种牺牲为代价的,因而弥足珍贵。优秀的教育经验是教育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将其全都视为低级、片面、肤浅的,认为他们需要被理论知识覆盖和替换。

  尊重教育经验,首先要培育教育经验。教师要坚守育人为本的职业精神,各项工作都应该以育人为目标。尊重教育经验,还要延长教育实习时间。教育实习的定位主要不是基于技术理性的将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不是杜威所言的“理论教学的工具”,而是通过实践形成教育经验。教育经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教育实习时间要延长,让准教师逐步从边缘到中心,从依赖到独立,从而在上岗前积累其独当一面的经验。

  二是推行师徒制。教育经验弥足珍贵,但作为个人经验,它却依赖教师的肉体,会随着某个教师的离职或离世而消失,“人亡艺绝。”因此,教师教育必须重视教育经验传承。教育经验内含缄默知识,其传承要靠“传、帮、带”,要落实到师徒制。

  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经验传承是否有价值?回答这个问题,关键看我们坚持何种改革观。如若我们认为改革是“大破大立”,甚至“全破全立”,那么经验传承当然是改革阻力。可是,教育改革其实是渐进和连续的,从一定意义而言,是不断地“穿新鞋走老路”。教育改革中,教育传统、教育现实与理想的教育之间虽有差异,也有共性。因此,即使是在改革,哪怕是转型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都不能忽视和轻视教育经验传承。

  积极倡导共享的氛围,努力构建共赢的机制,师徒制才能发挥最大价值。现实中确实有部分教师对公开教育经验有顾虑,害怕“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不愿跟同行分享“干货”。有位教师曾跟笔者说,她找到了一个教化学某个知识点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很快理解,而且在考试过程中也极少遇到问题。可是,她不会将其用于公开课,也不会告诉其他同行。可见,师徒制价值的发挥,在于共享的氛围和共赢的机制。

  三是彰显能力本位。教师教育要重视(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要建构“能力本位”的课程观和评价观。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的核心技艺。其要义,简言之,就是会教且教会。可是,当前教师教育课程与评价偏离了教师核心技艺。

  这种偏离在职前教育阶段的表现是,教育理论课程重过实践课程,导致准教师只是为考而学而不是为教而学;在职后教育阶段的表现是,“研究”重过“教学”,导致教师只是为发表而研究而不是为教学而研究。

  建构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课程观和评价观,就是教师教育的课程和评价都以核心技艺为中心。这意味着,教师教育课程不仅要强化实践课程,而且理论课程也要紧紧围绕实践展开,指向教师的核心技艺。教师教育评价应该以教师核心技艺为基准,重点考查其“应会”,而不是“应知”。

  四是强调“技进乎道”。我国职前教师教育的基本思路是先理念,后技艺,试图让准教师在还没有足够的教育教学经验的情况下掌握科学概念,树立先进理念。这个思路,只能让准教师形成了“关于教育的观念”而非“教育的观念”。因为,正如杜威所言,“思想、观念不可能以观念的形式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当一个人把观念告诉别人时,对听到的人来说,不再是观念,而是另一个已知的事实。”

  其实,正确的思路是先技艺,后理念,“技进乎道”。技艺固然包含缄默知识,但也有可明言的规则,即技法。技艺学习要从技法开始。教师教育中的技法,如操作程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是教师教育的起点,是教师教育理念生成和创新的基础。所谓教学有法,指教学是有特定方法的,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这些方法。

  当然,教学有法无定法。所谓无定法,基于维特根斯坦的视角,即对规则的使用本身无法还原为规则。换言之,教学本身虽有各种原则和方法,但是这些原则与方法在特定情景的具体运用,却无法还原为一定的原则与方法,必须借助教师的判断力。教师熟练掌握各种具体方法后,才能有更多时间与精力提升关注层次,这时就要推动他们从对技法的关注提升到对艺术的关注,达到“技进乎道”的境界。

(来源于人民网)

人:院长周惟公、教学副院长张建华

人:彭嘉、张晓虎

报:院长办公室、书记办公室

送:各教研室、学院办公室、实验中心、辅导员办公室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96b079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5.html

《工程技术系-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