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别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没有手机和健康码的大爷们

发布时间:2020-06-24 09:45: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

别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没有手机和健康码的大爷们

目录:

1.大爷没有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只好从安徽步行走到浙江,令人心酸

2.不能让老年人因智能化“被弱势”

3.信息时代不该让任何一位老人“掉队”

4.“无健康码徒步千里”,智能时代别落下老年人

5.别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没有手机和健康码的大爷们

6.新京报沸腾:大爷无健康码徒步千里打工:科技进程不应抛弃老年人

7.最好的孝敬是带父母跟上这个时代

8.无健康码大爷是坐火车到浙江的,已回村

正文:

大爷没有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只好从安徽步行走到浙江,令人心酸 

2020-06-20 23:51 一人走路带风声

617日,货车司机刘师傅刚刚拉完货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此时天已经黑了。他正在路上休息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个大爷,衣衫褴褛,夹着一个破包,和刘师傅打了一个招呼,开口就问这里离城里还有多远?难道这个大爷要从这里走到城里。刘师傅说到城里还挺远的,你是要到哪里去啊?刘师傅是个热心肠,和大爷攀谈起来,结果大吃一惊!

这个老大爷并不是本地人,而是安徽亳州人,膝下无儿无女。他这次出行是为了到浙江黄岩投奔亲属来打工的。但是大爷并没有手机,没有钱买也不会用,所以他更不懂得怎么出示健康码,自然也坐不了车。无奈之下,大爷靠着步行,一路从安徽走到了浙江。半个月时间已经走了数百里。

刘师傅想做些好事,就带着老大爷来到了一家面店,想请他吃碗面。吃完面,老大爷却非要把钱还给刘师傅。他颤颤巍巍掏出了一点现金,虽然贫穷,但是脸上却总挂着笑容。随后,刘师傅又开车把大爷带到了他亲戚住的地方,但是不巧的是,亲戚家的大门已经锁了。

刘师傅想给老大爷开个房,至少今晚把他安顿一下。但是老大爷婉言谢绝了不想再添麻烦了。说完,就到一个公园去露宿了。无奈之下,刘师傅留下了自己的电话也离开了。事后,他说自己所做的只是举手之劳而已,没什么。只是对老人的境遇感到很担心,也很心酸。

每天我们打开电视或者手机,充斥着我们眼球的就是明星八卦、有钱人的生活、娱乐节目,仿佛世界都是一片的欢声笑语。但是在很多看不见的地方,仍然有很多这样的老大爷,无依无靠一把年纪依然需要劳动过活。他们甚至因为没有手机,而只能步行十几天,穿越两个省份。

很多年纪很大的人并没有手机,还有一些贫困家庭买不起手机,但是没有手机就没办法出示二维码,所以他们连出行都成了困难。我们也许应该深思,这种唯绿码至上的政策是不是还有改进的地方。有绿码就万事大吉吗,恐怕未必。如果没有绿码,能不能有关人员帮助申请一个,哪怕身份证拍个照片,一刀切的不允许坐车,实在是对弱势群体不公平。

我们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我们常常沉迷于影视明星的家常琐事,却对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毫不在意。宁愿对着屏幕另外一边矫揉造作的网红打赏,也不愿意请一个无依无靠的老人吃一碗面。当一个老人步行百公里去打工的时候,这不是令我们骄傲的事情,而是应该让我们深刻反思。

社会真正的强大,就体现于社会的弱势群体是否活得有尊严,是否活得有希望。我们为刘师傅的义举点赞,正是由于有他这样的好心人,社会才能汇聚温暖之光。

不能让老年人因智能化“被弱势”

东南网

发布时间:06-2208:04福建日报旗下帐号

最近,微博热搜榜上一条#无健康码徒步千里回老家#,让人泪目。大爷是安徽亳州人,无儿无女,打算去浙江黄岩投奔亲戚打工。一路上因为没有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多次想要乘车被拒。无奈之下,大爷便从安徽亳州徒步走到浙江,已经走了半个多月。当大爷赶往亲戚住处,发现大门紧闭。大爷目前已被亲友接回老家。

这是个技术问题,也是个社会问题。作为防疫治理工具,健康码对遏制新冠疫情传播,毫无疑问发挥了关键作用。健康码智控,一个是对潜在传染者限制出行自由防止传染别人,一个是对潜在的疫情传播进行溯源。因其管控有效,在很多地方出示健康码带有强制性。不能出示健康码,就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能进入大型商场等。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一些老年人要么没有智能手机,要么不会使用健康码,这就意味着部分权利、自由和服务受到了限制。就比如这位因不会使用健康码只能徒步外出打工的安徽大爷。

无健康码,哪怕是长途也只能徒步,揭开了智能化时代部分老年人被弱势的现实。微信支付宝支付、网购、消费券、网上预约、健康码,对互联网原住民的年轻人而言,是莫大便利。社会治理,往往取的是最大公约数,所以尽可能采取智能化手段辐射社会福祉。然而,最大程度的智能化,对一部分数字化智能化禀赋差的群体,甚至意味着权利剥夺。比如城市因为疫情提振经济在支付宝发消费券,则意味着不会娴熟使用支付宝的部分老年人往往玩券兴叹

银发族因智能化被弱势,在农村尤为普遍。智能化,首要前提是能配置智能手机,其次是具有使用数字功能的能力。而这方面,农村老年人普遍吃亏。智能手机对一些农村老年人而言价格不菲。他们中大多数人还在使用老年机。而且一些农村老年人的子女,在外打工没人教他们使用微信、支付宝、健康码等功能。更何况不少老年人还是文盲,学习能力不足。指望他们把智能化数字化配置转化为民生福祉,成本高,一些情况下几乎不可能。智能化普及时代,对一些学习能力不足的人而言,也是权利、服务被技术客观剥夺的时代。虽然残酷但却是事实。

目前城市老年人,已经深切感受到了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抛弃的潜在危险。根据老年人学习智能化情况调查结果,79.37%的老年人愿意主动学习智能设备,且近30%的老年人愿意花费3000-5000元购置智能设备。然而农村老年人呢?他们未必有物质和学习条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更高水平的美好生活,农村老年人智能化赋能、让他们获得该有的服务权利的相关配套工作,一定要跟上。

社会公共服务智能化、数字化的时代,一定要考虑到数字化失能老年人的特殊情况,为他们开设特殊通道,当然平时也要多创造条件为他们智能化赋能,千万不能让已经是社会底层的人因为智能化公共服务贫上加贫无健康码徒步千里去打工这样让人伤感的事情,当引发智能化让部分老年人被弱势的反思和建设性行动。(程振伟)

信息时代不该让任何一位老人“掉队”

2020-06-23 08:41:50 来源: 羊城晚报

最近,一段来自安徽亳州的大爷无健康码徒步千里走到浙江打工的视频,戳中了无数网友的泪点。620日,有热心网友发来消息称,葛大爷已被安徽老家的人接回家中。据称,去找老人的时候,老人因寻亲未果已被接到浙江当地派出所内。

一位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因没有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多次乘车被拒,无奈之下从安徽亳州徒步走到浙江,当晚寻亲未果露宿公园……人们难以想象,在2020年代竟会发生这种令人唏嘘的故事。跨省徒步半个月,老人是怎么一步步捱过来的?

为热心的货车司机刘师傅点赞,更为徒步千里的老人心酸,这是网友们的共同心声。更令人心酸的是,生活给予老人百般艰难,老人仍笑着面对。视频中,葛大爷善良、卑微的笑容,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刘师傅本想给老人安排住处,却被老人拒绝:不想再添麻烦了。

老人受这遭罪,怪谁呢?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健康码,但事实上,技术本身没有错,健康码在疫情防控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不容抹杀。一些人惟码是从、拒绝老人乘车,错了吗?也不尽然,当前疫情防控尚未结束,在老人连纸质版健康码都无法出具的情况下,一些人出于万无一失的安全考虑拒绝老人乘车,也无可厚非。

现实中,如果老人没有智能手机无法申领健康码,可由他人代办纸质版健康码,即使没有子女,社区工作人员、村干部、志愿者等也可代办。葛大爷外出打工却没办纸质版健康码,是不知办理途径,还是基层工作人员服务不到位?也不排除另一种情况,即葛大爷不想麻烦别人,既没多问,也没多想,就背着行李出发了。

在信息时代,一位善良、乐观、隐忍的孤寡老人,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掉队了,甚至都找不到责任人。信息时代请等等掉队的老人,别让老人被智能手机屏蔽而变成数字弃民”,这绝非耸人听闻或杞人忧天的鸡汤文,葛大爷无健康码徒步千里的遭遇就是一个生动缩影。

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产和思维方式。从出门买菜到网上购物,从远程办公到外出旅行,一机在手,天下我有,人们尽享信息技术带来的空前便利。但信息技术并非完美无缺,其弊端不容忽视,比如疫情期间被全方位、深层次采集的个人信息是否足够安全,数字鸿沟下的老人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如何保障,都是比较现实、迫切的问题。

以申领健康码为例,在疫情防控期间,针对很多孤寡独居老人没有智能手机而面临寸步难行的问题,不少地方的基层工作人员、志愿者主动登门,将打印好的纸质版健康码送到老人手中。如果葛大爷老家的工作人员能提供这种周到服务,老人就不会有徒步千里露宿公园的遭遇了。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让老人们跟上时代步伐、共享科技红利、生活得有尊严,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陈广江)

“无健康码徒步千里”,智能时代别落下老年人

时间:2020-06-22 09:39:13 来源:齐鲁晚报网

舒圣祥

617,浙江台州,货车司机刘师傅拉完货返程时,遇见一位大爷向他招手。大爷是安徽亳州人,无儿无女,打算去浙江黄岩投奔亲戚打工。一路上因为没有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多次想要乘车被拒。无奈之下,大爷只好徒步,已经走了半个多月。刘师傅载着他深夜赶往亲戚所在的菜市场,菜市场早已大门紧闭。刘师傅想给大爷安排住处,却被拒绝:“不想再添麻烦了。随后,大爷转身去往公园露宿。

那位好心的刘师傅虽然只是个平凡的货车司机,但他做的这件事情却感动了社会,温暖了人心。感谢这位刘师傅,他让我们知道,平凡的世界里英雄的样子。刘师傅的善举固然值得点赞,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对这起事件中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反思。

要知道,从安徽亳州到浙江台州,千里之遥,开车都要十多个小时,这位大爷居然一步一步走着过去。更让人忧心的是,这段时间长三角地区气温很高,白天太阳很晒,晚上温差较大,时不时还下雨,老人这一路上的辛苦可想而知。对于千里步行过程中的艰辛,老人并没有在乎,脸上始终保持着微笑。而这张笑脸,看哭了很多人。

老人家很善良,刘师傅请他吃碗面,他要自己付钱;刘师傅想给他安排住处,他不愿再添麻烦,宁愿去公园露宿……刘师傅说,大爷那么可怜还那么善良,他都受不了了。我们看着,不觉泪目。在农村地区,很多老人家一辈子没出过远门,也不敢出远门,因为不认识字,不会坐车,不会使用手机。路上拦车这种乡下搭车的方式,出了乡镇可能根本没人搭理你。

更糟糕的是,目前没有健康码就坐不了载客的汽车。这也是此事引发人们讨论最多的一点。健康码的确是个好东西,大幅提高了疫情防控效率。只不过,科技手段的运用,不应该抛下那些跟不上科技步伐的人们。说句玩笑话,使用智能手机并不是公民的法定义务,不使用或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公民,不能被忽略。

事实上,包括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在内,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人不在少数。健康码的便利,是嫁接于智能手机之上,对没有智能手机的人来说,反而成了最大的不便。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开发健康码时就该想到。除了由家人在手机上代办,到社区申领纸质健康卡,能否也可以让科技问题通过科技途径解决?比如,免费给有需要的人办张芯片卡,使用时像刷手机一样刷卡?

因为没有健康码,老人徒步千里,这种事发生在2020,太不可思议。可能是大爷无儿无女,并不知道出门要健康码,要不然村里应该能办到纸质版,或者能想到别的什么办法;但他们对孤寡老人的关注显然不够,健康码不是主动上门帮着办,而是等着找来才给办,不知道的就不办。最新消息是,大爷寻亲未果,老家的人已开车赶去,把他接回了老家。也就是说,大爷千里步行这一路,算是白走了。被接回老家后,希望当地政府帮他找份工作,让老人安度晚年。

镜头里的老人依旧笑呵呵的,不忘感谢大家的关心。他的笑脸,代表着一份尊严和体面。智能时代,如何对待逐渐老去的人,给他们该有的尊严和体面,值得我们思考。

别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没有手机和健康码的大爷们

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06-2215:08人民日报社

我问一下,这离城里还有多远?日前,一位膝下无子女的大爷因没有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多次想要乘车被拒,便选择徒步从安徽亳州前往近1000公里外的浙江黄岩投奔亲戚。途中,已经走了十几天、累了就睡公园的大爷被一名司机师傅发现,这才有了询问离城里还有多远的一幕。620日,据封面新闻报道,大爷到达浙江寻亲未果,被接到当地派出所,热心司机刘师傅传回消息称,大爷已经被村里的人接回安徽老家。

总的来看,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面对深夜突然出现并招手示意的古怪大爷,刘师傅没有选择用一脚油门回避可能出现的麻烦,而是详细了解大爷为什么会夜晚莫名出现在半山腰的路边。在获悉大爷的经历之后,刘师傅又请大爷到面馆吃了碗面,甚至还有意愿为大爷开间房。但大爷面对好意也有自己的原则,他坚持要把面钱还给刘师傅,并婉拒了刘师傅所提供的开房选项,选择到公园里住一晚。这个故事当中,离不开的关键词就是双方相互释放的善意和信任,这正是维系社会良性运转的价值所在,当人们感叹陌生人之间信任有风险之时,具体而又温暖的个例总能将信任的火苗继续传递。

但是,这个故事在温暖的主基调中又有些令人揪心。当人们在移动社交媒体为科技改变生活欢欣鼓舞的时候,却忽略了生活在移动社交媒体之外、没有智能手机的人们。其实,这群体的规模在今天的社会并不算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3亿,而非网民规模为4.96亿,其中,没有电脑等上网设备而不上网的非网民占比为13.4%。也就是说,像大爷这样没有智能手机和电脑等上网设备的人至少还有6000万,而在今天这样一个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时需要出示健康二维码的特殊时期,这批人的日常生活和出行可以说受到极大冲击。大爷因为没有智能手机不能乘坐公共交通而被迫千里徒步之事被广泛传播后,社会应该思考如何让没有智能手机的弱势群体也能正常使用公共服务,使其公共生活不受影响,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这个群体的绝对数量是非常庞大的。

热心司机刘师傅那样的个体善意是温暖的,但制度化的设计才能够切实帮助到尽量多的人。就当下而言,没有智能手机势必无法出示健康二维码,那么能否在公共场所或服务设施另设一本没有二维码人员的专用台账或是让服务人员兼任一些这一群体的问询指引职能,甚至通过基层网络进行排查,对于有需要的群众,协助出具相关纸质证明。而从长期来看,或许需要在技术快速发展之外的社会层面等一等跑得没那么快的大爷大妈,为弱势群体留出一条通行的路。这不仅是现代文明的要求,也是社会道义的体现。

大爷一句城里还有多远,含义不仅是地理上的,它也在提示我们,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那些还没有或刚刚出发的人。

(来源:南方都市报)

新京报沸腾:大爷无健康码徒步千里打工:科技进程不应抛弃老年人

2020-06-22 19:07:48 王言虎的博客

这两天,一则老人徒步千里、耗时半个月,从安徽亳州到浙江台州投靠亲戚打工的视频,触动了许多人的心,引发很多人的感慨与同情。

视频中的老人,长着一张淳朴而又饱经岁月风霜的脸,虽然他始终微笑着面对好心人的帮助,但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漂泊者气息,依然让人十分心酸。

老人之所以要徒步从安徽到浙江,也并非是自己买不起车票,只是因为自己没有智能手机,无法出具健康码,结果多次想要乘车被拒。

老人很善良:别人请他吃一碗面,他想给钱;别人邀请他去家里住,他却执意睡在公园里……

所幸,因为他遇到了热心人,及时得到了帮助,没有发生意外。如今,他已被亲人安全接回家中,总算稍慰人心。

但是这个故事结束了,却也揭示了一个问题:那些未使用智能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的老年人,该怎么办?

健康码成为很多老年人的“盲区”

健康码是这次疫情应对中的一大创新,有了健康码,防疫管理变得更加高效,也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社会成本。不管是对管理者,还是持有健康码的人,都是极大的便利。

但自健康码被广泛应用以来,各地也浮现出一个问题:健康码须依附于智能手机之上,那些没有智能手机,或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人,却未必能享受到其便利。

这其中,最主要的群体就是老年人。

尽管根据最新统计,截至2020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但是,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为46.2%,也就是说,100个人中,只有46个人接触过互联网。

健康码是个典型的互联网产品,在防疫期间,其充当着很多事务的通行证。但从这个数据来看,因为未使用智能手机无法联网,所以这部分人也就很难便利地使用健康码。

或许有人说,很多农村人在疫情期间并不会脱离熟人社会,出门远行,各种需求不难解决。但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实际上,恰恰有大量的农民工开始返岗,这些人同样需要健康码。

在这个时候,那些没有智能手机,或者即便有了智能手机但没有开通流量、不会用支付宝、微信的人,该如何无缝切入这个植入了大量数字化设施的疫情防控网络?

在此类情况下,很多地区用了开具“纸质健康码”的方法。比如,在湖北,“对于老人、小孩等确实无法独立申请健康码的用户,可在属地社区(村)开具纸质健康证明,凭纸质健康证明出行”。而开具“纸质健康码”的做法实际上也是各地普遍推行的办法。

有网友介绍,自己所在街道社区很人性化,主动上门给老年人办理纸质通行证,可以全市通用。

但要追问的是:有多少老年人知悉了这样的政策,得到了主动上门的服务?如果社区、村委会不主动推广,如果没有亲戚、孩子在身边通知、帮助,老年人是否知道向有关部门申请纸质版健康码证明?

这个疑问其实对应的正是一片“盲区”。而那个因无码而徒步千里的老人,就是身处这一“盲区”的人。

他跟“现实”脱节了,在他出发前,没人帮他接上连通防疫世界的开关。

让老人不被抛弃在“科技进步”之外

200545日,《世界是平的》一书在美国出版。两年之后,这本书的中文版长期盘踞在各大图书市场的榜单之上。“世界是平的”这个书名,显然意在申述互联网带来的好处,它抹平了不同世界的数字鸿沟,实现了数字世界的“人人平等”。

但这两年,一股反思数字化时代的声音此起彼伏:互联网连接一切之后,信息差并不会自动抹平,可能还会扩大,制造新的鸿沟。

不同网络素养的人,在数字化世界,所能享受到的红利完全不同,数字素养高的人,可以充分吮吸数字世界的营养,继续进步;而数字素养低的人,要么与互联网设施绝缘,被彻底抛弃,要么在低质量的信息海洋中越陷越深,不断倒退。

后者就包括因为没有健康码而无法坐车的流浪大爷,也包括没有健康码被赶下公交的老人,还包括黑龙江那个没有健康码被人拦截无法进入小区的老人。

可以说,老年人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群体,很大一部分无法被快速融入到数字化社会里,他们成为数字社会事实上的畸零人,远远地躲在数字化社会之外的一隅,时不时在这个世界“碰壁”。

这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人,这些与数字化时代绝缘的群体,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需要更精细、更友善的照拂。

考虑到一些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也意识不到要去申领纸质版健康码,各地社区、村委会或许宜更主动地做好筛查,为这个群体打印纸质版二维码,并统一设计包装,以便于其随身携带。

有的地方通过打通“健康码”和公安人口管理相关数据库,解决了这一难题。工作人员将健康码信息录入身份证系统,只需要居民出示身份证进行读卡操作,就可以查验健康码。在现有技术条件及已有成功经验的情况下,这也不难做到。

可能有人说:人是流动的,有了纸质健康证明,也不能证明出行轨迹就“保险”——谁知道路上会不会感染呢?“点对点返岗直通车”模式或许也该用在这些人身上。

说到底,防疫需要善用健康码等技术手段,与此同时,那些互联网绝缘群体不该成为数字化时代的盲区与“飞地”。

被科技进步“抛弃”的老年人,需有更具人文关怀的做法来帮扶与体恤,这是一个社会应当具有的温度。

最好的孝敬是带父母跟上这个时代

文 | 群学君

01

今年六一,小朋友的节日,人物微信号别出心裁,推出了一篇报道《 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他们在扫码的时代徘徊 》,展示了年轻人们的诉说,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面对智能手机和智能社会的种种不便与失落:不会用打车软件,线下拦不到车;过年了,无法参与年轻人的抢红包游戏;健康码、随申码、付款码、用餐码……他们徘徊在一切需要扫码的场所。

有人写,自己在家族群里转发了工作内容的小程序求点赞,过了一小时,爸爸小窗她,说弄了一个小时也弄不好,打不开。她安慰爸爸说不点也没事。爸爸给她道歉:对不起姑娘,爸没给你帮上忙。

一位在医院工作的药师写了一位路人,她看到老奶奶在医院门口走来走去,因为没有智能手机进不来医院,脸上写满无助。工作的这10年间,眼看着医院从人工收费变为自助收费,人工挂号变为预约挂号。很多老年人看病越来越不方便。

而今年的一场疫情,让这种无所适从,以一种更加极端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像文章开头安徽大爷的那样遭遇,当然不是孤例。

在黑龙江黑河,一位老大爷因为使用老人机,无法出示健康码,与社区工作人员发生肢体冲突

在湖北武汉,解封的当天,许多中老年人,也因为无法出示电子健康码(尽管有社区和街道出示的健康证明)而被迫直流火车站。

豆瓣上那篇《 被公共汽车抛下的人 》,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移动互联网终端为中国抗击疫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技术支持,却也让另一部分人承受了更大的代价。城市运转的规律,按着年轻人的标准描画,指向快速、效率、便捷,严丝合缝。而还有一个人群,因为不会用智能手机,他们在这个快速运转的城市里感到无所适从。

他们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前朝遗民,是数字鸿沟面前的掉队人和失语者。

02

这一群掉队者失语者的人口规模,恐怕比我们想象的更大。

根据澎湃思想市场的一篇评论《 被技术抛下的老人:讨好年轻人的世界是过滤过的 》引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截至2020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 9亿的网民规模固然庞大,但中国总人口14亿,这也意味着有5亿人口是不上网的人,有35.5%的人没有接触到互联网。即便是9亿网民中的一员,网民内部也存在分化,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没有使用微信、支付宝,或者懂得使用基本功能,但复杂一点的绑定银行卡、扫码支付,他们并未掌握,遑论扫码支付、网上挂号。

这其中,老年人首当其冲。

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60岁及以上网民占全体网民比例的6.7%,人数为6000万。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末,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换句话说,60岁及以上人口的网民比例为23.6%,每四个里就有三个未曾接触过互联网。

如果说,一些老年人因为没有或者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导致的生活不便是一种显性数字落伍,那么更多的老年人因为在互联网资讯爆炸时代无法正确辨别和理性判断信息而导致的糊涂,则是一种隐性数字失据

比如,中国父母的朋友圈里,这样的惊悚标题、劣质鸡汤和虚假广告出现的比例极高:

央视曝光:这样菜千万别吃!全国都在看!!

牛奶将人类送入癌症的坟墓!!桃子与西瓜一起吃,等于吃砒霜!!

香港风水师:明年必发大财的属相!!

中国四大全球布局,安倍已经吓尿了!!

东亚战局已定,美国后院危在旦夕!!

作家黄章晋说,中国老年人最喜欢关注的信息来源,往往是背景不明的健康养生营销号,它们一边制造耸人听闻的消息,一边提供所谓健康养生的知识,推销各种灵丹妙药。这种营销号几乎在遍布全中国每个地区,并且渐渐实现了本土化渗透。你根本搞不清,它们的内容雷同,是因为相互抄袭,还是背后组织就那么几家。

年轻人有时候会吐槽,微信里我们跟爸妈好像生活在两个世界,好言相劝,他们不仅不听,还会反过来骂你

但是,该被责备的,是我们的父母吗?

03

网上有过很多看似客观的评论:

(中老年人)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听风就是雨,觉得合乎逻辑就深信不疑。他们平均受教育程度低,经历过长期的信息匮乏。由于信息饥渴,他们对各类能消磨时间的故事津津有味,并不介意是否编造。他们对无效信息有着更大的容忍程度——“万一是真的呢”“转一转又不害人

说的对吗?都对。但是并不完全。

七十多年前,社会学家费孝通就写过一本小册子《乡土中国》,把这个问题说的很透彻。

在《乡土中国》一开篇,费孝通就说,传统农业社会,社会变迁极慢,知识更新更缓,长辈的经验无论于社会还是家庭,皆为财富,他们天然是社会和家庭的权威。进入现代社会,社会变迁急剧加快,经验再也不足以指导未来,以前的权威,就开始慢慢沦落为边缘人,被进入城市的晚辈越甩越远。

更不用说今日的互联网时代,知识迭代更新速度不但以分钟计,而且几乎是无国界的全球共享。在这个物质生活日渐丰裕的时代,很多父母们最需要的,恐怕不是物质,而是多元化的新知识储备。

如果说,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普及率的提高,那种显性的数字落伍相对比较容易消弭,那么因为理解力、判断力和价值观导致的隐性数字失据恐怕很难迅速得到缓解。上了年纪的父母们接入了互联网,相应的数字素养却没有跟上来,如果我们硬要说这是谁的责任,那么作为子女的年轻一代,没有承担好文化反哺的责任,应该是很重要的原因。

04

1998年,费孝通的学生周晓虹跟一群朋友聊天,无意中听到影响了他二十年的一句话。

那时,家用电脑刚刚开始在中国家庭普及。一个朋友与人争执不下,下意识的回了一句:

你们说的都不对,我儿子告诉我,电脑这个问题应该这么做!

那个说话的朋友,已是大名鼎鼎的大学教授,而他的孩子还仅仅是个高中生。过去几百上千年里,儿子听老子的天经地义,没想到突然这一天,老子得听儿子的了。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一句话立刻点醒了富有社会学想象力的周晓虹,他立刻察觉到伴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亲代和子代的关系,正在悄悄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二十年后,周晓虹把他的潜心研究,写成了一本详实的专著,题目是他发明的那个已经广为人知的概念:文化反哺。在他看来,伴随着社会急剧变迁,父母一代在文化上成为落后者,转而向子女一代学习,不啻一场代际革命

05

有时候想想,今天已迈入中老年的那几代人,已经着实不容易。

与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8090乃至00后不一样,很多时候,微信朋友圈就是父母那一代互联网世界的全部。年轻时的信息匮乏和笃信权威在他们身上打下深深烙印,年近黄昏时,他们还努力学着用微信、逛淘宝,甚至美图秀秀和美颜相机。他们认真又笨拙地学习如何不被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抛弃,小心翼翼地不被讨厌着,战战兢兢地离子女近些。

掌握话语权的年轻人,当然能在各种自媒体对上一辈尽情吐槽或者控诉——春节回家要自救啦,七姑八姨要远离啦,等等等等——却少有人提醒我们,已经与时代格格不入的父辈,其实活的也不容易。

个性与独立被过度张扬,当父母皆祸害成为流行语的时候,无数年轻人选择的应对方式是——逃离。文青们口中叫嚣的逃离故乡,说白了就是逃离父辈的生活。这个选择当然没错,但是不要因为有了远方,就忘记了来时的方向。

年轻人爱拿都什么时代了说事,本质目的是在质问父母你为什么不像我这样做?但实际上,这样的质问,与父母对子女的诉求并无差异。

韩国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正焕妈妈说:

世上哪会有嫌弃自己父母的孩子呢?有时候,我觉得不是我们养育了孩子们,在艰难到就快要活不下去的时候,想要放弃人生的我总是会因为他们再咬牙坚持,所以,我觉得,是孩子们救了我。

若果你不是那个嫌弃自己父母的孩子,那就带着他们一起赶上这个时代吧。

无健康码大爷是坐火车到浙江的,已回村

06-23 16:20

近日,一段安徽亳州男子因没有手机无法使用健康码,“徒步十几天”到浙江投奔亲戚打工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有网友表示,男子从安徽亳州走到浙江温州至少要走1000公里。

623日,澎湃新闻从男子家乡的镇党政办公室了解到,目前男子已经被同乡接回家了,村里正在给他做核酸检测,他的生活由村里照顾。“他的精神状态很好,没有什么问题。”

前述镇党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男子名叫戴文良,是亳州蒙城马集镇人。戴文良无儿无女,年纪比较大,也不会用手机。戴文良6月初去浙江投奔亲戚打工,从安徽淮南坐了火车去的浙江杭州,并没有网传徒步千里的情况。

戴文良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葛先生告诉澎湃新闻,他于620日将戴文良从台州市黄岩区接回家,当时“戴文良状态还好”。葛先生说,戴文良全程有徒步也有乘坐火车,网传“徒步千里”并不属实。他告诉澎湃新闻,戴先生购买的火车票车次是K8499,开车时间为63日晚上814分。

前述镇党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表示,戴文良自称,他坐火车到杭州之后,从杭州去温州的时候是一边走,一边搭顺风车。“靠着愿意带他的司机,热心的好心人,捎他一段路。”工作人员说,只靠他自己一个人走,走不了那么远。

蒙城县公安局马集派出所一名民警向澎湃新闻表示,男子现在身体状况都很好,620日,警方配合村民把他从台州市黄岩区接回了家。回家之后给他做了全面检查,一切正常。

“乘坐客车需要绿码,可能是没手机没办法坐。”前述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表示,火车是让坐了,但从杭州去温州如果要乘坐客车,是否需要绿码尚不清楚,各地的管理方法也都不同。

据浙江工人日报623日报道,经公安、铁路等相关部门确认,戴先生于64日凌晨3时许在杭州出站;614日又从杭州再坐车到绍兴。19日,台州市公安局黄岩分局城东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罗曼大酒店附近某美容院门口坐着一名流浪老汉,身无分文,需要救助。

此前,619日,有媒体报道称,台州一货车司机遇到一位大爷向他招手。经了解,大爷到台州投奔亲戚打工,一路上因为没有手机,无法出示健康码多次想要乘车被拒,无奈之下,大爷从安徽亳州徒步走到浙江,已经走了半个多月。

23日,杭州市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一位热线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只要体温正常,火车票正常提供,就可以乘坐火车。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张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bb274b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26.html

《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别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没有手机和健康码的大爷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