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个多才多艺的文人

发布时间:2012-07-22 16:40: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苏轼是个多才多艺的文人,其在诗词、美学、散文、书法、绘画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达到了其当时所在年代的顶峰。

    词上,苏轼一改前人委靡不振的词风,笔力雄健,气势开阔,继承了柳永对词的改良,开阔了词的意境,从个人的小范围扩展到国家的兴衰,给辛弃疾等开辟了一条新的创作之路。座下的苏门四学士,更是衬托了苏轼的不凡。

    苏轼的词广为流传的很多,但让大家想到苏轼就想到的词当数《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大江东去的豪情贯穿整篇,读之令人热血喷涌,建功立业之雄心不禁勃发。虽有华发早生的感慨,仍难掩雄姿英发。而那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出,仲秋之词俱废。可以说是众弦俱寂,它是唯一的华美乐章。苏子此词写得清旷无比,情景交融,堪称千古绝唱。苏轼在其他的词创作内容上很宽,入大家熟知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笑且徐行。把作者那种从容、洒脱的人生态度展现无遗。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那笑对挫折的精神值得我去学习。苏轼和他的妻子感情笃深,所以悼亡也写得情真意切。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孤坟千里无处话凄凉。这篇词也能看出苏轼至真至性的方面。苏轼还有一些轻快的词作,象花褪残红青杏小等,写得非常清朴,读之却余味犹香。

    苏轼的诗虽然达到了宋诗的顶峰,但宋诗与唐诗很难相比,只有些哲理诗还行。象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他的我也就能想起,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了。

    宋朝的书法也继承了唐朝并进行了发展。其突出代表就是宋四家:苏黄米蔡。个人认为米芾是成就最高的。苏轼因其起伏的宦海生涯,形成了顿挫沉着、笔挟风云的风格;又因其性情旷达,襟怀宽广,反映到书法中,形成了端波杂流利,刚健含婀娜的笔势。苏轼具体的书法特色为:

1、源于隶法,取其风神

苏轼的字多为扁方,对汉隶的临习与研究功力尤深。

2、用笔厚重,取法颜书

苏轼的笔法厚重劲健,取颜真卿笔意,杂以李北海,兼得五代杨凝式风韵。苏轼曾自称余书如绵裹铁,这便是内刚外柔,融会雄伟与轻逸于一体中。

3、苏轼论书

苏轼在书法上有自己的理论。他主张: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犹为尝庄语,而辄放言,是无道也。他认为真书是行草的基础,所以他始终没达到挥洒自如的草书。苏轼对书法的结体也有自己的见解: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大字难于紧密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执笔方面苏轼主张把笔无定法,要使宽无虚

4、书法作品

有《丰乐亭记》、《醉翁亭记》、《黄州寒食帖》等。

苏轼的绘画水平也很高,主要体现在画竹上。古代文人都喜欢画竹子体现自己的高洁品质。米芾《画史》说: “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枯木怪石图》简洁明了的画面上,怪石盘踞左下角,石后冒出几枝竹叶,而石右之枯木,屈曲盘折,气势雄强, “怪怪奇奇,于笔意盘旋之中,凝聚成一团耿耿不平之气,更有一股浩然气脉,由石而树、由树干而树梢,扭曲盘结。直冲昊天。苏轼一生,几遭贬谪,在错综复杂的宋王朝政治斗争中饱尝仕途的滋味,愤懑不平之气交织于心,发诸毫端,借诗画以泄胸中盘郁。苏轼曾自题其画云: “枯肠得酒芒角出,肺肝错槎牙生竹石,森然欲作不可留,写向君家雪色壁。足以说明其抒写胸臆之情。苏轼作画,固然重视抒发情感,但并不忽视形式技巧。他曾自谓: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追求。“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 快也。“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回头再观此图:枯木用笔迅疾、取势不惑,画心枯淡盘旋,墨色变化多端。运用书法之笔法,飞白为石,楷行为竹,随手拈来,自成一格。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作为艺术家,苏轼在绘画上不落前人之窠臼,不拘古人之绳墨,强调表现自我,有所创新。倡导士夫画,批评院体之匠气。强调神韵,不拘形似,真诚抒发胸中意趣。再观共文、其书、其人,诚然如是。

    苏轼的散文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自不可小窥。他的散文作品创作颇丰,然我等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前后赤壁赋。空灵的文笔,自由的思想境界,跌宕的手法,无不让我们流连忘返。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挥动如椽大笔,写信手文章,驾驭文字之妙,让人叹为观止。抒发了苏子超脱地俯察人与宇宙之后的哲学领悟,达到作者与大自然合而为一的心灵净化的境界。《后赤壁赋》写得颇有庄周梦蝶之型,假托梦境而述心中之理想。虽然苏轼有很多出名的文章,如《石钟山记》、《日喻》等,但不能不提的是《记承天寺夜游》。这是一篇短文,和《陋室铭》有异曲同工之妙,文虽短,韵味悠长,可堪一读。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件小事在苏轼笔下写得从容闲定,情境交融,尤其是最后一句点睛之笔,使读者豁然开朗。

苏轼虽已作古,但正如李杜文章一样,传唱千古,但恨吾手拙,只能顿拜,供人晒笑。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bb4a58aa0116c175f0e4870.html

《苏轼是个多才多艺的文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