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云天化中学自主招生模拟试题化学试卷-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云天化中学自主招生模拟试题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用水做试剂,不能区分的一组物质是( A.石灰石、烧碱、氯化钙 B.植物油、酒精、浓硫酸 C.硫酸亚铁、氧化钙、氯化镁 D.硫酸铝、氯化钠、硝酸钾
2向一定质量的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硫酸,所得沉淀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硫酸
B.加入试剂总体积大于V1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 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不止是盐 Da点时溶液中有可能存在Fe3+
3t℃时,Na2CO3溶解度为Ag,现有饱和Na2CO3溶液(100+Ag,溶质质量分数为a%,向10H2OBg,加水使晶体全部该溶液中投入无水碳酸钠Ag,静置后析出碳酸钠晶体(Na2CO3·溶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a%,则加入水的质量为( A(100+Ag CB100g D(10 -A·a%g
100180Ag 28641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将等质量的镁、铁、锌,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的H2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图线X表示镁的反应情况 B.铁消耗的稀盐酸质量最大 C.镁、锌一定过量,铁可能反应完全 D.镁一定过量,锌、铁可能反应完全
6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均正确的是

A B C D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 CaCl2溶液(稀盐酸) HCl气体(水蒸气) CCuO
试剂和操作
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 加入过量碳酸钙、过滤 通过足量生石灰 通入氢气并加热


AA BB CC DD
7下列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中,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少量的SO2用烧碱溶液 B.除去NaNO3溶液中少量的Na2CO3用稀盐酸 C.除去CO中少量的CO2用澄清的石灰水 D.除去CuSO4固体中少量的Fe粉用水溶解后过滤 8下列图象关系合理的是(




AA BB CC DD
9实验室有碳酸钠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75g,使之与5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82.7g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4% B46% C50% D55%
10向一定质量的FeSO4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滤液M的颜色可能是无色
B.滤液M 中可能含有两种金属离子
C.滤渣N的质量可能大于加入锌粉的质量 D.滤渣N中可能含有三种金属 11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A B
鉴别方法
待鉴别物质
方法1
黄铜和黄金 铜粉和氧化铁 饱和石灰水和氯化钠溶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分别加稀盐酸 分别放入水中,观察 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
分别溶于水测温度
方法2
分别浸入硫酸镁溶液 分别高温通入一氧化
分别升高温度,观察 看一眼外观颜色
C D


AA
BB
CC
DD
12相同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NM B.生成H2的质量相等



C.相对原子质量:NM D.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
13如图,将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放入左、右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金属均有剩余,(U型管内为水,初始液面相平,反应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右试管中溶液为浅绿色 B.两试管中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CU型管中液面左升右降
D.右试管比左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14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CO2 KOH溶液 CaO CuO
杂质 水蒸气 Ca(OH2 CaCO3 Cu
试剂和方法 通过碱石灰
加入过量K2CO3溶液,过滤 高温煅烧
加入适量稀硫酸,过滤


AA BB CC DD
15在含有H2SO4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生成沉淀的质量(m1)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m2)的关系是(
A B C D
16AgNO3MgNO32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滤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 ACu2+
B.只有Fe2+
CFe2+Fe3+
DMg2+Fe2+
17现有一包由6.5g锌、5.6g铁、6.4g铜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烘干,测得滤渣中含有三种物质。则滤渣的质量可能是 A49.6g B34.8g C32.7g D18.5g
1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H2SO4至过量
B等质量的CaOCa(OH2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CaCl2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
D AgNO3Cu( 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
19根据实验操作所绘制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A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
B用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
D向久置空气中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生成氯化钠质量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关系
20取一定量的AlFe放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Al B.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 C.滤渣中一定有Fe D.滤液中一定没有Fe(NO32
21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22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A



B
C
D
2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 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 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 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 A②③⑤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24下列各项括号里的物质或操作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或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CaO中混有CaCO3(高温煅烧) BCO混有CO2(足量石灰水) CH2中混有HC1NaOH溶液) DCaOH2中混有CaCO3(盐酸)
25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R是黑色固体,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防腐剂(部分反应条件和产物略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④为吸热反应 B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A
C.图中涉及的物质类别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D.图中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
二、实验题
26已知: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溶质NH3•H2O能解离出NH4OH-,某同学对其制备与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制取;固体NH4Cl与足量消石灰混合加热可以制取氨气。

①图中e所指仪器的名称是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选填大写字母)。
②检查你所选择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则气密性良好。
③结合选择的装置完成氨气的制取、收集并吸收氨气制取氨水,按气流顺序各装置的接口从左到右依次为_____(用小写字母表示)。吸收装置中漏斗的作用是_____ ④用装置D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还可以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_____D中气体应从导管_____(填“b”或“c”)端通入。
⑤充分反应后冷却,将残余固体转移到烧杯中,加水溶解,溶液中的阳离子为_____ 2)性质探究:向滴加了酚酞试液的氨水中再滴加足量AlCl3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如图两个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组合序号



组合的溶液
H2SO4 H2SO4
H2SO4
NaOH NaCl Na2CO3

(实验一):把试管①②中静置后的上层清液倒入洁净的烧杯中,最后只得到蓝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1)根据上述现象判断,试管①中一定反应完全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混合后得到蓝色沉淀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后所得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3)在组合①、②、③中,组合_________无明显现象,但它们的实质不同,为了证明实质不同,小夕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试液。
4)实验结束后把3个组合反应后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也显无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除酚酞外溶质的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结论):
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
28为探究CO2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4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任意一种实验装置,简述出现的实验现象,解释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 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



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请你设计实验证明CO2NaOH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来探究炼铁的原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并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连接的是CD,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C装置中NaOH的作用是_____
(2实验开始时,应_____ (先加热再通CO”先通CO再加热,目的是_____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 (4CO外,还有哪些物质可以还原Fe2O3_____(请写一物质的化学式 30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微粒的性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 ;从微观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
22的实验装置,快速出现实验现象说明固体氢氧化钠遇到浓氨水时可能会 (填放热吸热)。
3)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 ;②
【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1)打开活塞K滴入稀盐酸后,小试管中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发现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都变红,请你分析两条试纸变红的情况是 A.下面先变红,上面后变红 B.上面和下面一起变红 C.上面先变红,下面后变红 D.以上均有可能
小媚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变化可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2)小柔认为小媚的装置还可以验证: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小柔为完成自己的两个验证实验,对小媚的实验进行的简单改进:验证① 验证②
31甲乙两同学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甲同学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乙同学实验时观察到有气泡发生:甲乙同学将反应完成后试管中的溶液倒入洁净的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废液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aCl2 猜想2: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aCl2HCl 猜想3: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写化学式)
(验证与探究)甲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则猜想________正确;乙同学取少量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氧化铁粉末,发现溶液变黄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都认为将该溶液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
(归纳与总结)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________
(拓展与延伸)乙同学在实验完毕后查阅资料得知:少量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能产生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CO3),那么在(猜想与假设)中存在第4种猜想的可能,则猜想4: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石灰石难溶于水,烧碱溶于水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钙易溶于水,无热量变化,溶液无色,利用水可以区分石灰石、烧碱、氯化钙,A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植物油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加入水分层,植物油在上层,酒精与水互溶,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利用水可以区分植物油、酒精、浓硫酸,B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硫酸亚铁溶于水溶液呈浅绿色,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温度升高,氯化镁易溶于水,无热量变化,溶液无色,利用水可以区分硫酸亚铁、氧化钙、氯化镁,C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铝易溶于水,无热量变化,溶液无色,氯化钠易溶于水,无热量变化,溶液无色,硝酸钾易溶于水,溶解吸热,温度降低,溶液无色,利用水不能区分硫酸铝、氯化钠、硝酸钾,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ac段时氢氧化铁沉淀溶解过程,氢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溶解,因此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硫酸,正确;
B、由图可以看出,加入试剂总体积大于V1时,立刻出现氢氧化铁的溶解,如果有氢氧化钠残余则稀硫酸会先与氢氧化钠反应,沉淀的质量会有一段保持不变,因此此时溶液中不存在NaOH,正确;
Cc点时氢氧化铁恰好完全溶解,溶液中存在氯化钠和硫酸铁,可能存在氯化铁,因此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全都是盐,错误;
Da点时若有FeCl3残余,也可以出现图示变化,因此a点时溶液中有可能存在Fe3+,正确; 故选:C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t℃时,Na2CO3溶解度为Ag,现有饱和Na2CO3溶液(100+Ag,溶质质量分数为a%;向该溶10H2OBg;加水使晶体全部溶液中投入无水碳酸钠Ag,静置后析出碳酸钠晶体(Na2CO3·


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a%,说明所得溶液还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就相当于计算该温度下溶解Ag无水碳酸钠所需要的水的质量,该温度下,Na2CO3溶解度为Ag,说明加100g水该温度下正好饱和,所以加入水的质量为100g,故选B
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是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B、乙是碱性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水,溶液的碱性逐渐变弱,但不会变为酸性,不符合题意;
C、丙是酸性的硫酸溶液和水混合,溶液的酸性减弱,pH增大,原来的硫酸溶液pH也应小于7,不符合题意;
D、硫酸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溶液的pH由大于7逐渐减小,硫酸过量,pH小于7符合题意。故选D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关系图可知,XYZ三种金属活动性关系为:XYZ,则金属X为镁,Y为锌,Z铁;
等质量的镁、锌、铁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关系为:镁>铁>锌,而在关系图中三种金属反应停止后产生氢气质量关系为:铁>镁=锌,说明等质量的镁没有完全反应有剩余,铁消耗盐酸量最大且可能完全反应。 【详解】
A、由于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而图中X反应速度最快,说明X是三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镁;所以判断正确;
B、图中铁生成氢气最多,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而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可判断铁消耗盐酸质量最大;所以判断正确;
C、图中镁、锌产生氢气质量相等,说明镁没有完全反应,但不能确定锌也没有完全反应;所以判断错误;
D、从图中看到镁和锌反应生成的氢气一样多,则消耗的稀盐酸一样多,那么镁一定过量,锌可能过量或反应完,所以判断正确; 故选C
6B 解析:B 【解析】 【详解】
利用混合物中两种物质的性质差别,分析除杂方法对混合物组成的影响,判断该方法是否



能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选出不能达到的选项。
A.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过量的碳酸钠是杂质,故错误;
B. CaCl2溶液(稀盐酸)加入过量碳酸钙、过滤。碳酸钙与氯化钙不反应,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将过量的碳酸钙过滤出去,故正确;
C. HCl气体(水蒸气)通过足量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HCl反应,不能让达到除杂的效果,故错误;
D. CCuO)通入氢气并加热。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生成的铜是杂质,故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除去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应对杂质有作用,不影响主要成分,并且过程中不能产生新的杂质。
7C 解析:C
【解析】A. CO2SO2都与烧碱溶液反应;B. Na2CO3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二氧化碳;C. CO2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一氧化碳不反应,能达到除杂目的;D. CuSO4能溶于水,Fe粉不溶,加水溶解、过滤后,再将溶液蒸发结晶才能得硫酸铜固体;C
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8B 解析:B
【解析】分析:A.从碱溶液稀释后PH值变小,但不会小于或等于7 B.从氢氧化钠久置在空气中会变质生成碳酸钠,结合图形进行分析;
C.等质量的镁和铁与稀盐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小的产生氢气的质量较多进行分析; D.从饱和溶液和溶解度进行分析。
A.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溶液仍然显碱性,pH不会等于或小于7
B.氢氧化钠溶液久置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加入盐酸后,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再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C.等质量的镁和铁与稀盐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小的产生氢气的质量较多;
D.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剂量的溶剂里面,不能继续溶解溶质,也就意味着溶液的浓度不变。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点睛】加水稀释,酸性溶液中H的浓度变(,酸性(减弱pH(;加水稀释,碱性溶液中的浓度变(,碱性(减弱pH(
9A 解析:A 【解析】 【详解】



碳酸钾和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后分别生成氯化钙和氯化钾,由方程式可知,碳酸钾和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后,可看成碳酸根离子被2个氯离子代替,两个氯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和是71,碳酸根离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0,相差11,即完全反应后质量增加了11,份质量。实际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了82.7g-75g=7.7g,设原混合物含碳酸根质量为x,则6011= 解得:x=42g;则所含金属元素的质量为75g-42g=33g,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x7.7g33g ×100%=44%,故选A 质量分数为75g1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锌、铁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所以向FeSO4CuSO4合溶液中投入一些锌粉,锌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铜,当硫酸铜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硫酸亚铁的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了滤渣中一定有铁、铜,可能有锌,溶液中的CuSO4全发生了反应。 【详解】
A、若溶液中的铁完全被置换出来,溶液变为无色,根据已知条件不能确定铁是否完全被置换出来,故溶液可能是无色,故A正确;
B若溶液中的铁没有被完全置换出来,滤液中含锌离子和亚铁离子两种金属离子,故B正确;
C锌与FeSO4CuSO4发生的是置换反应,锌置换出铜或铁都会使固体的质量减小,所以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锌粉的质量,故C不正确
D当锌有剩余时,滤渣N中含有锌、铜、铁三种金属,故D正确。故选C 【点睛】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一种较活泼的金属(钾钙钠除外)与几种活泼性不如它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首先置换出来的是活泼性最弱的金属,最后置换出来的才是这几种盐溶液中活泼性最强的金属。
1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黄铜是铜和锌的混合物,其中锌是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产生大量气泡,黄金是不活泼金属,加稀盐酸时,无明显现象能鉴别;锌、铜、金都比镁的活动性弱,都不与硫酸镁溶液反应,不能达到鉴别的目的,错误;B、铜粉和氧化铁都不溶于水,无法鉴别;分别在高温条件下通入一氧化碳,铜粉和一氧化碳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氧化铁和一


氧化碳反应,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能鉴别,错误;C、饱和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 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氯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能鉴别分别将溶液升高温度,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有固体析出,溶液变浑浊,氯化钠溶液升温时,变成不饱和溶液,无固体析出,能鉴别,正确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能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都是白色固体,不能通过观察外观颜色鉴别,错误。故选C 【点睛】
鉴别题要做到同一操作下或与同一物质反应时,现象要不同。
1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反应关系图可知,因为盐酸足量且随着时间的增加,一段时间后氢气的质量不再增加,说明两种金属跟盐酸都反应完,由于金属M先反应完,故M的金属活动性大于N选项A不正确;
B、从图中可以看出,生成的氢气M大于N,选项B不正确;
C、相同质量的不同金属跟足量的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和化合价的关系是: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值越大,生成的氢气越少,题中M产生的氢气金属的化合价绝对值质量大于N,说明相对原子质量N的大于M,选项C正确;
D、因为生成的氢气中的氢元素来自盐酸,所以消耗盐酸的质量根据生成氢气的质量大小可知,金属M消耗的盐酸质量大于金属N消耗的盐酸,选项D不正确。故选C
13A 解析:A
【解析】A、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故右试管中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正确;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的锌、铁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但消耗的锌的质量更多,故左边试管中溶液的质量更大,错误;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即左右两边的压强相等,那么U型管中液面持平,错误;D、锌比铁活泼,故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更快,即左试管中产生的气泡速率快,错误。故选A
点睛:等质量的金属(生成物中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与相同的酸反应,若酸过量,那么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生成的氢气的质量越多;若金属过量,那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
1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A、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二氧化碳



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除去水蒸气的同时也把二氧化碳除去了,故选项不正确;
B、氢氧化钙能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能除去氢氧化钙但引入了新杂质(过量的)碳酸钾,故选项不正确;
C、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不引入新杂质,故选项正确; D、氧化铜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不能除去杂质铜,反而把主体物质氧化铜除去,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C 【点睛】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5B 解析:B 【解析】
在含有H2SO4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当硫酸反应完毕才开始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当硫酸铜反应完毕,即使不断加入氢氧化钠,也不会产生沉淀了,选B
1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灵活的运用有关的知识,加入铁粉可以置换出银与铜,滤渣中放入盐酸有气泡生成,则说明有铁的存在。 【详解】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由于铁在镁后,不可能把镁离子从溶液中置换出来,铁在银和铜的前面,因此铁可以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由于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有过量的铁,因此在滤液中不可能再有硝酸银和硝酸铜,而铁与硝酸银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故有Mg2+Fe2+ 故选D 【点睛】
主要考查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于锌铁铜均比银活泼,所以都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且都是固体质量增加的过量,由



于滤渣中含有三种物质,所以一定是铁、铜和银。此时存在两种可能性,第一是只有锌参加反应且完全反应;第二种情况,锌反应完全,铁部分反应。结果介于两者之间。 【详解】
设锌完全反应生成的银的质量为x
Zn+2AgNO3=Zn(NO32+2Ag652166.5g656.5g=216xx=21.6gx
设铁完全反应生成的银的质量为y
Fe+2AgNO3=Fe(NO32+2Ag562165.6gy
565.6g=216yy=21.6g由于滤渣中含有三种物质,所以一定是铁、铜和银。此时存在两种可能性,第一是只有锌参加反应且完全反应,此时滤渣的质量为21.6g+5.6g+6.4g=33.6g
第二种情况,锌反应完全,铁部分反应,此时滤渣的质量小于21.6g+21.6g+6.4g=49.6g 所以结果介于大于等于33.6g而小于49.6g 故选:B
18B 解析:B 【解析】
A、开始所加稀硫酸的质量相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应相等,错误; B2HCl+ Ca(OH2 = CaCl2+ 2H2O 2HCl+ CaO= CaCl2+ H2O 74 111 56 111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的CaOCa(OH2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氧化钙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较多正确CCaCl2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pH升高,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7,后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pH不变,当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时,溶液显碱性,pH升高,错误;DAgNO3Cu( 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减小后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增大,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再变化,错误故选B
点睛: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的知识熟练掌握,并能结合图象的数学意义,综合考虑;图象的意义要抓住三点:①抓图象的起点,②抓图象的终点,③抓图象的变化过程。



1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①是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稀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因为稀盐酸反应完,则氢气的质量不会再变,选项A错误;
B、图②是用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剩余固体质量不会到0,因为最终得到的是铁,选项B错误;
C、图③是向等质量的金属镁和铝中加入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因为等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且等质量的铝比镁最终生成的氢气多,选项C正确;
D、稀盐酸不管与碳酸钠还是氢氧化钠反应都会生成氯化钠,所以一开始就有氯化钠生成,选项D错误。故选C
20C 解析:C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铁、铜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故取一定量的AlFe放入Cu(NO32溶液中后,铝先与硫酸铜反应,铁后与硫酸铜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一定有铁和铜,可能有铝,故A错误,C正确,当铝和铁将硫酸铜完全反应后还有剩余时,滤液中就没有硝酸铜,故B错误,当滤渣中有铝剩余时,滤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铝,没有硝酸亚铁,故D错误。故选C
2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详解】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g100g=14,故A正确;
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错误;
C、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
D、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没有确定,所以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丙没有析出,但析出的甲和乙质量不能确定,故D错误.
2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不饱和KNO3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溶质硝酸钾,硝酸钾在溶液里的质量不能为零选项


A错误;
B、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溶液里硝酸钾的质量应增加,直到达到饱和状态选项B错误
C、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不再溶解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先增加,饱和后不变,选项C正确
D、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硝酸钾不能无限溶解溶质质量不可能一直增加,饱和后应不变,选项D错误。故选C
23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工业上采用液化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和氮气;氢气、甲烷在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爆炸;一般情况下,合金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氢氧化钠固体潮解、变质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有关;干冰灭火既能降温,又能隔绝空气,而且灭火后不会留痕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都是大气污染物。故选C. 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
24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CaO中混有CaCO3,采用高温煅烧,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除去了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故选项A正确;
BCO混有CO2,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一氧化碳不会与氢氧化钙反应,剩余气体只有一氧化碳,故选项B确;
CH2中混有HCl,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氯化氢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气不会与氢氧化钠反应,剩余气体只有氢气,故选项C正确;
DCa(OH2中混有CaCO3,加入盐酸,盐酸既能与碳酸钙反应,也会与氢氧化钙反应,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中杂质的去除,要除去杂质,利用杂质的性质,把杂质转化为所需的物质或沉淀、气体除去。
2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所以FG可能为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D高温会生成F,所以D可能是碳酸钙,F可能是二氧化碳,G可能是一氧化碳,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


剂、防腐剂,所以E为氯化钠,AB反应产生碳酸钙和氯化钠,所以AB是碳酸钠和氯化钙中的一种,QR都是黑色固体,FR反应生成G为一氧化碳,所以R为碳,GQ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Q可以为氧化铜;BC反应产生氯化钠和二氧化碳,所以B是碳酸钠,C是盐酸,A就是氯化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A、反应④是碳和二氧化碳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正确; B. D为碳酸钙,A为氯化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正确; C. 图中涉及的物质类别没有涉及碱,故错误;
D.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碳和二氧化碳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属于复分解反应,故正确; 故选C
二、实验题

26酒精灯 C E 将实验仪器组装好后,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热试管,若过一会儿,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 acbd 防倒吸 b Ca2+ 解析:酒精灯 C E 将实验仪器组装好后,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热试管,若过一会儿,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 acbd 防倒吸 量筒 b Ca2+ 溶液变浑浊有白色沉淀生成,红色逐渐消失 【解析】 【分析】 【详解】
1)①由图可知e是酒精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属于固体+固体加热制气体装置,因为制取氨气时有水产生,所以将试管口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或生成的水倒流使热的试管炸裂,因此发生装置是C,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易溶于水,因此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因此收集装置是E
②检查所选择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实验仪器组装好后,将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加热试管,若过一会儿,导管口有连续的气泡冒出时,则气密性良好;
③按气流顺序各装置的接口从左到右依次为acbd,原因是氨气产生从a口导出,采用向下排空气法,因此从c口进b口出,再连接气体吸收装置d;吸收装置中漏斗的作用是防止倒吸,因为因此当气体容于液体中,收集装置中的气压变小,液体就会上升,这时倒置的漏斗就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液体而不至于让液体跑到反应装置那一侧的仪器中; ④测量O2体积需要用到的仪器是量筒,因为氧气的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从短管进,将水排到量筒中,可收集氧气同时测量氧气的体积,因此在D中气体应从导管b通入;
⑤由反应方程式2NH4Cl+CaOH2ΔCaCl2+2NH3+2H2O可知充分反应后剩下的固体为氯化钙,因此将残余固体转移到烧杯中,加水溶解,溶液中的阳离子为Ca2+



(2向滴加了酚酞试液的氨水中再滴加足量AlCl3溶液,反应后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铵和过量的氯化铝,两者的溶液都呈弱酸性,故可以看的现象是:溶液变浑浊有白色沉淀生成,红色逐渐消失。
27NaCl NaOH ①② NaCl和或、NaCl 水或气体或沉淀 【解析】 【分析】 【详解】
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实验一:试
解析:CuSO4 CuSO4BaCl2BaSO4CuCl2 2NaOHCuCl2CuOH22NaCl NaClNa2SO4 NaOH ①② NaClNa2SO4H2SO4NaClNa2SO4 水或气体或沉淀
【解析】 【分析】 【详解】
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实验一:试管①中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试管②中氯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把试管①②中静置后的上层清液倒入洁净的烧杯中,最后只得到蓝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说明原试管①中氢氧化钠过量,试管②中氯化钡完全反应,试管①②上层清液混合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铜完全反应,氢氧化钠可能有剩余。
1)根据上述现象判断,试管①中剩余有氢氧化钠,则试管①中一定反应完全的是CuSO4;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BaCl2BaSO4CuCl2;混合后得到蓝色沉淀一定发生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Cl2CuOH22NaCl
2)混合后所得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Na2SO4,可能含有的溶质是NaOH 实验二:
组合①:H2SO4溶液和NaOH溶液,二者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钠,无明显现象; 组合②:H2SO4溶液和NaCl溶液,二者不反应,无明显现象
组合③:H2SO4溶液和Na2CO3溶液,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有气泡产生;
3)在组合①、②、③中,组合①②无明显现象,但它们的实质不同,为了证明实质不同,小夕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试液。
4)实验结束后把3个组合反应后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也显无色。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则说明混合后所得溶液显中性或酸性,故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除酚酞


外溶质的组成可能是:①NaClNa2SO4;②H2SO4NaClNa2SO4 结论:
5)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
28① 试管内液面明显上升 NaOHCO2发生反应,使容器内气压变小,产生气压差 CO2能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产生类似的现象 分别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稀盐酸,发现有大量气泡生成
解析: 试管内液面明显上升 NaOHCO2发生反应,使容器内气压变小,产生气压 CO2能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产生类似的现象 分别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稀盐酸,发现有大量气泡生成 【解析】 【分析】 【详解】
1)选择的实验装置是;实验现象为:试管内液面明显上升;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NaOHCO2发生反应,使容器内气压变小,产生气压差;
2)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CO2能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产生类似的现象;
3)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请你设计实验证明CO2NaOH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验证碳酸钠的生成,故分别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稀盐酸,发现有大量气泡生成. 本题选择其他三个实验均可做出合理答案。
29(8(1dbe(全对2;除去残余的二氧化碳 (2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赶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爆炸 (3固体由红棕色变成黑色;3CO+ Fe2O3高温2Fe+3 CO2(4C
解析:(8(1dbe(全对2;除去残余的二氧化碳 (2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赶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爆炸 (3固体由红棕色变成黑色;3CO+ Fe2O3高温2Fe+3 CO2(4CH2 【解析】
分析:只有熟悉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生成物、实验装置、实验现象、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污染及能源的再利用等知识,才能正确解答本题.
解答:解:(1)一氧化碳有毒,不能够排放到空气中去,要把一氧化碳收集起来,所以导管接口的连接顺序为dbe,排出的氢氧化钠溶液流到D中的烧杯中去.C装置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B中没反应掉的二氧化碳;
2)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能和氧气混合在点燃的条件下会发生爆炸,所以实验开始时应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目的是赶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爆炸;
3)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铁是红棕色的,铁粉是黑色的,故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为:固体由红棕色变成黑色,反应方程式为:3CO+Fe2O3高温2Fe+3CO2
4)除CO外,还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有CH2 故答案为(1dbe;除去残余的二氧化碳;



2)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赶尽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爆炸; 3)固体由红棕色变成黑色;3CO+Fe2O3高温2Fe+3 CO2 4C
301)变红 构成物质的微粒是运动的 2)放热 3节约药品 实验时间短或环保(合理即可) 【思维拓展】(1)碳酸钙+盐酸氯化钙 + + 二氧化碳 A 能与水反
解析:1)变红 构成物质的微粒是运动的 2)放热 3)①节约药品 实验时间短或环保(合理即可) 【思维拓展】(1)碳酸钙+盐酸能与水反应 密度比空气大
2A在大试管底部预先放少量澄清石灰水或用玻璃棒蘸取放在支管口 B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支管口 【解析】
试题分析:(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变红;从微观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是运动的。
22的实验装置,快速出现实验现象说明固体氢氧化钠遇到浓氨水时可能会放热。 3)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①节约药品 ②实验时间短或环保(合理即可)。
4)小媚所用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酸钙+大;
5)若用小媚的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可以在大试管底部预先放少量澄清石灰水或用玻璃棒蘸取放在支管口,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要验证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放在支管口,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考点:微粒的性质;实验装置的选用;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性质;酸碱指示剂;实验探究。
点评:本题综合考察了微粒的性质;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酸碱指示剂等知识,综合性很强,难度较大。
氯化钙 + + 二氧化碳;试管中两条试纸变色情况是:A.下面先变红,上面后变红;这个实验可以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氯化钙 + + 二氧化碳 A
31【猜想与假设】NaClCaCl2CaOH2;【验证与探究】2Fe2O3+3HCl=2FeCl3+3H2O
【表达与交流】加熟石灰中和至中性(合理即可);【归纳与总结】生成物是否有剩余;
解析:【猜想与假设】NaClCaCl2CaOH2;【验证与探究】2Fe2O3+3HCl=2FeCl3+3H2O
【表达与交流】加熟石灰中和至中性(合理即可);【归纳与总结】生成物是否有剩余; 【拓展与延伸】NaClCaCl2NaHCO3



【解析】
试题分析:【猜想与假设】甲中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乙中盐酸和碳酸钠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甲乙同学将反应完成后试管中的溶液倒入洁净的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说明液体中没有碳酸根。猜想1: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aCl2;猜想2: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aCl2HCl;猜想3: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aCl2CaOH2;【验证与探究】甲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则猜想2正确;乙同学取少量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氧化铁粉末,发现溶液变黄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Cl=2FeCl3+3H2O【表达与交流】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可利用加熟石灰中和至中性;【归纳与总结】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生成物是否有剩余;【拓展与延伸】少量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能产生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CO3),那么在【猜想与假设】中存在第4种猜想的可能,如果稀盐酸不足,废液中含有碳酸氢钠、氯化钙和氯化钠,则猜想4: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aCl2NaHCO3
考点:考查物质的化学性质、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的实验设计的知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d4a495b75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f.html

《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市云天化中学自主招生模拟试题化学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