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普慈特慈真主之尊名-节制私欲

发布时间:2018-06-29 21:24: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奉普慈特慈真主之尊名

节制私欲之一

首先说明本题目所谓的“私欲”,不是指正当的欲望,而是指一切不正当的、不上进的私欲而言。一切私心邪念亦包括在内,所以才需要“节制”。节制私欲在伊斯兰教是个很重大的问题。今天我们把这个问题大体分三层来讲。首先我们应该知道节制私欲的重要,其次说明伊斯兰教如何训练人节制私欲,最后我们再指明节制私欲与世界人类的关系。

人人都不免私欲,如果私欲变成事实,那就是罪恶。由私欲变为罪恶的过程中,还有罪恶的意念或计划,《古兰经》中把罪恶分为明的和暗的。所谓明的就是由私欲所造成的罪恶事实,暗的就是罪恶的意念,也就是动机。《古兰经》6120节说:

“你们应当抛弃明显的和隐微的罪恶,的确,作恶的人们即将因所做的罪恶而遭受还报”。

普通一般的人看了这段经文,都以为“明”的罪恶是人人都知道的罪恶;“暗”的罪恶就是没有被人知道的。这是一种错误,因为人所做的恶既有事实便必然会被人知道,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而暗的罪恶是指作恶的意念而言,这是毫无疑义的。根据这段经文,我们可以知道无论是明的或是暗的罪恶,都会遭受还报的。

如果人没有了私欲或是有私欲而自己能够节制,他就不会有罪恶。所以《古兰经》794041节说:“至于怕站在主的御前受审问,并戒除私欲的人乐园必为他的归宿。”

这是说因真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也因敬畏真主而自动节制私欲的人,他们便可以进入乐园。由这段经文我们可以知道想要进入天堂也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自己能够节制私欲就可以了。

私欲是人人都有的,而节制私欲却并非易事。《古兰经》1253节有这样的表述,这是从前的一位圣人尤素夫对他的族人说的,原文是“ 我不自称清洁,天性确是命人作恶的。”

这位圣人自己也不敢说自己完全干净,完全自由,因为人生来就有作恶的天性,可见圣人也难免有私欲,只不过圣人能够节制,不动恶念罢了。

人的私欲是最怕受人引诱的。一个有不良习惯或是不良嗜好的人,如果与一个有同样坏习惯或嗜好的人居住在一起,他的坏习惯就不容易改掉了;如果是一个曾经悔改的人,再遇到这样的人也很容易再犯。所以古人把选择朋友与选择环境认为是很重要的。历史上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zhu)。”这是《三字经》中的记述。母亲为了教育孟子,为儿子成长着想,三次选择居住环境,终使孟子成为一代大儒。区区12个字说明周边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的重要性。另外《南史·吕僧珍传》记载:宋季雅罢官后置房产于吕僧珍宅侧。吕僧珍得知老宋为此斥资“一千一百万”时,惊问其故。宋季雅回答:“一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可见“邻居好,无价宝”并非虚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人都渴望自己能有个好邻居。

《古兰经》42728节说:“随从私欲的人,私欲要你们偏而又偏,‘安拉乎’欲给你们减轻。人类原是薄弱着被造的。”这是说人人心中原有私欲,坏的环境更会使你们偏而又偏,“安拉乎”教你们减轻私欲,从而为你们减轻罪恶,因为人生来是薄弱的,天性是容易受引诱的,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好的环境,不要受引诱。同时自己也应该反省,不要引诱别人,也不要使人受到自己坏的影响。所以《古兰经》6119节说:“有许多人,必因自己的私欲而无知地使别人迷误。”

道德本来是随知识走的,一个没有知识的人,很容易因个人的私见而引诱别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在很多情况下,人往往私人成见占上风,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来看问题,所以往往会有所偏见,因而失去完全的公道。

就以上所引经文来看,我们当然是应该决心节制私欲的。但是现在的社会是花花世界,处处是诱惑,极易使人造成罪恶,那么,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呢?《古兰经》教训我们的与中国古书上所说的是一样的,都是叫我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不能屈。”要以这样的大丈夫精神,来应对这种社会。《古兰经》4135节说:“众归信的人哪!你们当为‘安拉乎’而作证,当主持公道,纵是妨害自身或父母或近亲,不论他是富有的或是贫穷的。安拉乎’是最他两方相宜的,你们不要随从私欲而丢开公道。”

本来,作证就必然是因为两者的纠纷。倘若两者的一方很有势力,如果不偏向他,或许对自己的生命或父母,甚至近亲都有险恶;也许两者的一方是富有之人,如果我们不偏向他,便会影响个人甚至父母或近亲的生活问题。当有这种情况的时候,真主教我们不要顾虑这些问题,不要为私欲而失去公道,真主对两方都是主持公道的。换句话说,处在社会中,处处是福贵与权势的引诱,我们应该自己把握自己,要以大丈夫的气度来应对社会上的引诱。此外穆圣所持的态度也是值得效法的。《古兰经》656节说:“你(穆圣)说:‘我不顺从你们的私欲;否则我必迷误,而且也绝不是遵循正道的人’”。

这是真主教穆圣所持的态度。是即是,非即非,完全是光明磊落的态度,不敷衍社会,不讲世故。穆圣的这种态度也是应该仿效的。(上行下效)节制私欲之二

一切罪恶既然是因私欲而发生,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节制私欲呢?用什么方法来节制?,伊斯兰教对节制私欲有一种规定,方法就是封斋——就是训练人们节制私欲,培养节制私欲的习惯,由逐渐的减少私欲而消灭私欲。

本来由私欲而造成罪恶的,不外乎三个因素——就是饮食、性欲和钱财。《古兰经》2187节是真主命令在封斋时节欲和饮食的规定,188节是对钱财的规定:斋戒的夜间,准你们和妻室交接。她们是你们的衣服,你们是他们的衣服。真主已知道你们自欺,而恕饶你们,赦免你们;现在,你们可以和她们交接,可以求真主为你们注定的(子女),可以吃、饮,直至黎明时天边的黑线和白线对你们截然划分。然后整日斋戒,至于夜间······你们不要借诈术而侵蚀别人的财产,不要以别人的财产贿赂官吏,以便你们明知故犯地借罪行而侵蚀别人的部分财产。”

总之,真主是以封斋的方法来训练人节欲而以节制饮食节欲、节制钱财的私念为重心。伊斯兰教每年封斋一月,也就是使人每年受一个月的训练,日久天长自然能养成节制私欲的习惯,进而消灭私欲,到这时候,天堂之门自然就为我们开了。现在要求大家注意的是:真主以封斋的方法训练人类节制私欲,对于饮食、钱财、性欲既不是禁绝,也不是规定了种种限制,只是教我们不贪而已。因为人类的一切罪恶,都是由贪引起的,无贪方能无我,无我方能无私,无私方能无罪。所以4128节说:“人人是受着贪的支配,若是你们为善、敬慎,安拉乎尽知你们的作为。”

可见贪是人人最难免除的。这一节中所说的“敬慎”是对真主的敬慎;所说的为善就是利人。意思就是教人只知有主有人而忘掉自我。人若能修养到“无我”的地步,一切的私心邪念自然就不会发生了。

所以《古兰经》5323节说:“你们的朋友既不迷误又未迷信,也不随私欲而言。”末一句说明穆圣无我。

762930节说:“这确实是教诲,谁愿意谁就得住了到达真主的道路,除了真主意欲的外你们无所意欲。”,这又说明了凡走真主道路的人们,全都只知有主,不知有我。我们再想一想首章4节说的“我们只崇拜你,我们只求你襄助”。

称“真主”为“你”是表明真主是独一无二的,侍奉主就是给主服务,为主服务就是礼拜。自称“我们” 而不称我,就是教我们去掉小我。总之,人类如果想要无罪,首先要去掉私,想要去掉私先要无我。欲无我先要除去贪。 所以我们伊斯兰教以封斋的方法训练人节欲是由训练人从“勿贪”、“无我”作起。

最后,我们要说明的是,伊斯兰教是教人研究科学的,要人以全部的力量研究科学,支配物质,利用物质。换句话说:是教人克服自然,今天所讲的是教人克服自己,只有这样,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斗争自然就会减少。举个例子来说:现在的人如果感到粮食的不足,而自己又不想去耕种,也不想改良农业以求增产,偏偏要想去抢别人的粮食,这就是不克服自己 、不研究科学、不向自然斗争的缘故。如果人们都能克服自己,那么,人与人争,国与国争的问题,必定能够一律避免,所以我希望我们伊斯兰教的同胞们,应该赶快把伊斯俩目的教义宣扬出去,是人人能够明白,人人能够实行,天下必然可以太平,也唯有奉行伊斯兰教才能够使天下太平。“伊斯俩目”这个字就是“和平”之意。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d9293cc33687e21ae45a96c.html

《奉普慈特慈真主之尊名-节制私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