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家训

发布时间:2019-06-14 03:37: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代十大诫子经典家训

周公诫伯禽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原文】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君子力如牛,不与牛争力;走如马,不与马争走;智如士,不与士争智。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险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记而守以浅者,广。去矣,其毋以鲁国骄士矣!
【译文】有德行的人不怠慢他的亲戚,不让大臣抱怨没被任用。老臣故人没有发生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即使飞跑如马,也不会与马竞争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士,也不会与士竞争智力高下。
德行广大者以谦恭的态度自处,便会得到荣耀。土地广阔富饶,用节俭的方式生活,便会永远平安;官高位尊而用卑微的方式自律,你便更显尊贵;兵多人众而用畏怯的心理坚守,你就必然胜利;聪明睿智而用愚陋的态度处世,你将获益良多;博闻强记而用肤浅自谦,你将见识更广。上任去吧,不要因为鲁国的条件优越而对士骄傲啊!
司马谈《命子迁》

司马谈(?~前110年),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喜,子司马迁。汉武帝时任太史令。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东巡至泰山,并在山上举行祭祀天地的典礼,史称“封禅大典”。司马谈当时因病留在洛阳,未能从行,深感遗憾,于是抑郁愤恨而死。

【故事】司马谈学富五车,所以他后来做了汉武帝的太史令,通称太史公,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这个职位是武帝新设的官职,可以说是武帝为司马谈“量身定制”的。因此,司马谈对武帝感恩戴德又尽职尽责。由于责任心极强,司马谈在临死的时候,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并认为,“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这就是司马谈的《命子迁》。司马谈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并认为这是“大孝”。他感到自孔子死后的四百多年间,诸侯兼并,史记断绝,当今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等的事迹,作为一名太史而不能尽到写作的职责,内心十分惶惧不安。所以他热切希望司马迁能完成他未竟的大业。司马迁不负父亲之命训,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

【圈点】有人说,没有司马谈的《命子迁》,就没有司马迁的《史记》。此话信然。


诸葛亮《诫子书》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时称“卧龙”。刘备三顾茅庐,他提出联合孙权抗击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此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刘备称帝后,任为丞相。刘禅继位,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主持朝政。后期志在北伐,频年出征,与曹魏交战,最后因病卒于五丈原。有《诸葛亮集》。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白话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作品鉴赏
古代家训,大都浓缩了作者毕生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学术思想等方面内容,不仅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就是今人读来也大有可借鉴之处。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作。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诸葛亮对其一生的总结,后来更成为修身立志的名篇。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这篇《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诸葛亮不但在大的原则方面对其子严格要求,循循善诱,甚至在一些具体事情上也体现出对子女的细微关怀。在这篇《诫子书》中,有宁静的力量:“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有节俭的力量:“俭以养德”;有超脱的力量:“非澹泊无以明志”;有好学的力量:“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有励志的力量:“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速度的力量:“淫慢则不能励精”;有性格的力量:“险躁则不能治性”;有惜时的力量:“年与时驰,意与岁去”;有想象的力量:“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有简约的力量。这篇文章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

东方朔《诫子书》
【原文】明者处事,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与道相从。首阳为拙;柳惠为工。饱食安步,在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是故才尽者身危,好名者得华;有群者累生,孤贵者失和;遗余者不匮,自尽者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译文】明智的人,他的处世态度,没有比合乎中道更可贵的了。看来从容自在,就自然合于中道。所以,像伯夷、叔齐这样的君子虽然清高,却显得固执,拙于处世;而柳下惠正直敬事,不论治世乱世都不改常态,是最高明巧妙的人。衣食饱足,安然自得,以做官治事代替隐退耕作。身在朝廷而恬淡谦退,过隐者般悠然的生活,虽不迎合时势,却也不会遭到祸害。道理何在呢?锋芒毕露,会有危险;有好的名声,便能得到华彩。得到众望的,忙碌一生;自命清高的,失去人和。凡事留有余地的,不会匮乏;凡事穷尽的,立见衰竭。因此圣人处世的道理,行、藏、动、静因时制宜,有时华彩四射,神明奥妙;有时缄默蛰伏,莫测高深。他能随着万物、时机的变化,用最合
宜的处世之道,而不是固定不变,也绝不会拘泥不通。
姚信《诫子》
姚信,《三国志》、《晋书》未列其传。其生平事迹散见于史传和其它文献中。陆德明《经典释文》云:“姚信,字德佑。”阮孝绪《七录》称:“字元直,吴兴人,吴太常卿。”他与三国时陆绩、陆逊有亲戚关系。

【原文】古人行善者:非名之务,非人之为;心自甘之,以为己度;阨易不亏,始终如一;进合神契,退同人道。故神明佑之,众人尊之,而声名自显,荣禄自至,其势然也。
又有内折外同,吐实怀诈;见贤而暂自新,退居则纵所欲;闻誉则惊自饰,见尤则弃善端。凡失名位,恒多怨而害善。怨一人则众人疾之,害一害则众人怨之。虽欲陷入而进,已不可得也,衹所以自毁耳。顾真伪不可掩,褒贬不可妄─舍伪从善,遗己察人,可以通矣;舍己就人,去否适泰可以弘矣。
贵贱无常,唯人所速。苟善,则匹夫之子可至王公;苟不善,则王公之子反为凡庶。可不勉哉!
【译文】古代的人之所以行善,并不是为了谋求好的名声,也不是为了迎合别人,而是发自内心的意愿,认为这是自己做人的本分。因此,无论处境困阨或通达,都不会减损自己的德行,自始至终都是一样。向前合乎神意,退后合乎人道。所以神明保佑他,众人尊敬他,他的名声自然显扬,光荣利禄自然来到,这是情势必然会如此的啊!
又有一些人外表迎合世俗,却内藏心机;谈吐听似忠厚,其实心怀诡诈。听到人家对他的赞美,就十分惊喜而且更加自我矫饰;一旦被人怨责了,就立即丧失行善的心。一旦失去好名声或地位时,就往往多有所怨恨而陷害好人。但是他责怪一个人,众人就厌恶他;他陷害一个善人,众人就怨恨他。这时,即使他想陷害别人而求取晋升,也不可能,只不过败坏自己罢了。而真与假是无法掩饰的,褒扬及贬斥也是不能任意扭曲的。若能舍弃虚饰做作,遵循善道,抛却主观专断,多观察别人的长处,就可以通达,无所蒙蔽;若能够去除专断及私心,多方为他人设想,远离滞碍凶邪,通往安泰吉祥,就可以恢弘广大了。
人地位高低,不是固定不变的,都是自己招致的。如果行善,那么平民的儿子,也可以做到王公的地位;如果不行善,即使是王公的儿子,也会成为平民。能不勉励自己行善吗?
王阳明《示宪儿》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幼儿曹,听教诲:勤读书,要孝悌;学谦恭,循礼仪;节饮食,戒游戏;毋说谎,毋贪利;毋任情,毋斗气;毋责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吾教汝,全在是。汝谛听,勿轻弃。
【赏析】
“幼儿曹”意为:孩子们。这是王阳明写给儿子宪儿的。王阳明的家训采用的是简短的三字句的形式,虽然简短,但是却包含了这位心学大师为人处世、以及建功立业的法门。每一个字都需要细细品读。
十七,高攀龙《高氏家训》
吾人生于天地之间,只思量做得一个人,是第一义,余事都没要紧。
做好人,眼前觉得不便宜,总算来是大便宜。做不好人,眼前觉得便宜,总算来是大不便宜。千古以来,成败昭然,如何迷人尚不觉悟?
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
善须是积,今日积,明日积,积小便大。一念之差,一言之差,一事之差,有因而丧身亡家者,岂不可畏也!
薛瑄戒子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 ),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 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为永乐十九年(1421年)进士,官至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天顺八年(1464年)去世,赠资善大夫、礼部尚书,谥号文清,故后世称其为"薛文清"。隆庆五年(1571年),从祀孔庙。
【原文】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伦理而已。何为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五者之伦序是也。何为理?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之天理是也。于伦理明而且尽,始得称为人之名,苟伦理一失,虽具人之形,其实与禽兽何异哉!
盖禽兽所知者,不过渴饮饥食、雌雄牝牡之欲而已,其于伦理,则愚然无知也。故其于饮食雌雄牝牡之欲既足,则飞鸣踯躅,群游旅宿,一无所为。若人但知饮食男女之欲,而不能尽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伦理,即暖衣饱食,终日嬉戏游荡,与禽兽无别矣!
圣贤忧人之婚姻于禽兽也如此,其得位者,则修道立教,使天下后世之人,皆尽此伦理;其不得位者,则著书垂训,亦欲天下后世之人,皆尽此伦理。是则圣贤穷达虽异,而君师万世之心则一而已。
汝曹既得天地之理气凝合,祖父之一气流传,生而为人矣,其可不思所以尽其人道乎!欲尽人道,必当于圣贤修道之教,垂世之典-若小学,若四书,若六经之类,诵读之,讲习之,思索之,体认之,反求诸日用人伦之间。圣贤所谓父子当亲,吾则于父子求所以尽其亲;圣贤所谓君臣当义,吾则于君臣求所以尽其义;圣贤所谓夫妇有别,吾则于夫妇思所以有其别;圣贤所谓长幼有序,吾则于长幼思所以有其序;圣贤所谓朋友有信,吾则于朋友思所以有其信。于此五者,无一而不致其精微曲折之详,则日用身心,自不外乎伦理,庶几称其人之名,得免流于禽兽之域矣!
其或饱暖终日,无所用心,纵其耳目口鼻之欲,肆其四体百骸之安,耽嗜于非礼之声色臭味,沦溺于非礼之私欲宴安。身虽有人之形,行实禽兽之行。仰贻天地凝形赋理之羞,俯为父母流传一气之玷。将何以自立于世哉!汝曹勉之敬之!竭其心力,以全伦理,乃吾之至望也。
【译文】人和禽兽不同之处,只有人伦道德之理而已。什么是伦?就是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这五种人伦次序啊!什么是理?就是父子之间有亲爱的感情,君臣之间有相敬的礼义,夫妇之间有内外的分别,长幼之间有尊卑的次序,朋友之间有诚信的友谊,这五种是天理啊!能够明白伦理而且完全做到了,才可称为人。如果行为丧失伦理,纵然具有人的形体,事实上,和禽兽有什么不同呢?
大抵禽兽所知道的,只是渴了要喝,饿了要吃,以及雌雄阴阳本性上的色欲罢了,对于伦理,则愚昧不知。所以它们在饮食、色欲满足之后,就飞翔、鸣叫、踱步俳徊,成群结伴游驱栖息,一点事也不做。而如果身为人只知道饮食及男女的欲望,却不能做到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的人伦道德之理,在穿暖吃饱之后,就整日玩乐游逛,那和禽兽就没有什么分别人。
圣贤忧虑人们会陷溺如禽兽那样,于是当政在位的凡修习学艺道术,以施行教化,使天下后代的人,都做到伦理;那些没有当政在位的,就著述立言,垂教于世,以希望后世的为人,都做到伦理。因此圣贤际遇上虽然有穷困或显达的不同,但是他们教化抚育万世万代人民的心,则是一样的。
你们既然得到天地理气的凝聚,以及父、祖一脉血气、形体的遣传,而生为人了,能不想想如何实践做人的道理吗?想要实践做人的道理,就一定要对圣贤修道教化的典范,和留传后代的典籍-像研究文字形、音、义的学问,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像《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之类的典籍,诵读它、研究它、思索它、体认它,并且要求实践在日常生活及人与人的和睦相处之间。圣贤所说父子之间应当亲爱,我就在父子之间,力求做到亲爱;圣贤所说君臣之间应当有礼义,我就在君臣之间力求做到礼义;圣贤所说夫妇之间应有内外的分别,我就在夫妇间尽力做到内外有别;圣贤所说长幼间应有尊卑的次序,我就在长幼间力求做到有尊卑大小的次序;圣贤所说朋友要有诚信的交谊,我就在朋友间的交往上力求做到有诚信。对于这五种,没有一样不竭尽心力要做到妥帖精当,于是日常生活、身心内外,自然就不离人伦道德之理,这样或许可称为人,至少能够免于沦为禽兽的境地了。
至于有些人每日吃饱穿暖了,却不用心思索,只是放纵耳目口鼻的欲望,尽量追求身体的安逸享乐,沉迷于不合礼义的声色气味,陷溺于不合礼义的私欲之中。他们身体虽然具有人的外形,行为实际是禽兽的表现。向上愧对天地造化你,使天地羞辱,向下使父母为生育你而蒙耻。将用什么来安身立足于世上呢?你们要勉励谨慎呀!要竭尽心力,来做到人伦道德之理,这是我最深切的期望哪!

柳玭诫子弟书
夫门地高者,可畏不可恃。可畏者,立身行己一事有坠先训则罪大于他人。虽生可以苟取名位,.死何以见祖先于地下?不可恃者,门高则自骄,族盛则人之所嫉。实艺鳃行人未必信;纤瑕微累,十手争指矣。所以承世宵者,修己不得不恳门,为学不得不坚。夫人生世,以无能望他人用,以无善望他人爱,用爱无状,则日我不遇时,时不急贤己。亦由农夫卤莽而种,而怨天泽之不润,虽欲弗馁,其可得乎!

柳玭诫子孙:门第高 不可恃
柳砒: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侄孙,曾任节度副使、御史中承、御史大夫等职。唐昭宗曾想任命他为宰相,由于他为人正直,宦官很讨厌他,百般中伤阻止,井找了个借口,贬他为消州刺史,此后不久他就去世了。 他写的诫子弟书,很有名,载于八旧唐书、新唐书等史籍,这里节录自旧唐书卷一六五。

夫门地高者,可畏不可恃。可畏者,立身行己,一事有坠先训,则罪大于他人。
立身以孝弟(悌)为基,以恭默为本,以畏怯为务,以勤俭为法,以交结为末事,以气义为凶人。
河东柳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世家大族。自秦末柳安迁入山西后,从两汉至魏晋南北朝,因其家学为世人所推重,门户日益兴盛。到了唐代,柳氏人才辈出,涌现出诸多著名人物,如高宗朝宰相柳奭、著名政治家柳公绰、书法大家柳公权、杰出文学家柳宗元、修撰《国史》的唐代史学大家柳芳、散文家柳冕等。
这些历代相传的丰厚家学成就,使河东柳氏获得了很高的成就和社会地位。丰厚的家学背后必有良好的家风,河东柳氏在代代相传基础上,形成了遵循礼仪、强调孝义、清廉忠正、耿介敢谏的家风。柳氏子弟即使身居高官,依然遵从祖训、严于律己,重视对族人、子弟的教育,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唐朝中期的柳公绰至其孙柳玭这一宗支。后来,柳玭撰写了著名家训《诫子弟书》,体现了柳氏家风的风范。
修己立身 家风醇厚
柳玭所处的时代,正是黄巢起义前后的唐朝末年,当时朝政混乱,世风日下。很多世家子弟凭借权势为所欲为。出身于高官世家的柳玭对此深感忧虑,专门撰写《诫子弟书》,告诫子孙后代不要依仗门第高贵而骄奢淫逸、胡作非为,要继承、发扬柳家的优良传统家风,把自己培养成品德高尚的人。
在这部家训的开篇,柳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夫门地高者,可畏不可恃。可畏者,立身行己,一事有坠先训,则罪大于他人。”,也就是说,生于高门著姓的人,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有敬畏之心,千万不能倚仗自己的出身肆意而为、有恃无恐。为什么要有敬畏之心?是因为高门子弟如果立身行事违背了先祖的训诫,那么危害要比普通人大得多。为什么出身不可倚仗?是因为门第高会导致子弟骄横自大、盛气凌人,而家族鼎盛,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嫉妒,就算是有真才实学和美德,别人也未必相信,如果犯了哪怕很小的错误,别人也会指责。所以,“承世胄者,修己不得不恳,为学不得不坚”。
柳玭的这番教导,主要受益于其先祖家风。《旧唐书》说:“初公绰理家甚严,子弟克禀诫训,言家法者,世称柳氏云。”
柳公绰凡事总是身先为范。入仕之初,他被任命为渭南县(今属陕西)县尉,当时正值荒年,庄稼歉收,柳公绰每顿饭都不超过一碗,直到年成好了,才恢复正常饭量。后来,柳公绰出任京师最高地方长官京兆尹,在没有上朝的日子里,就在自己读书的小斋里处理私事、接待宾客,与兄弟们一起用餐。天黑之后,柳公绰就召一名子弟进小斋来,在烛光中亲自领着他读经史,讲居家和做官的道理。这样做了二十多年,从来没有间断。
柳玭的祖母韩氏,是宰相韩休的曾孙女。嫁到柳家以后,她摒弃那些绫罗锦绣的衣服,一概不肯穿着。她曾将苦参、黄连、熊胆做成丸药,让儿子们在晚上读书时含在口里以驱除睡意,激励他们勤奋读书。《幼学琼林》一书中说:“和丸教子,仲郢母之贤”,赞扬的就是这件事。
柳玭的父亲柳仲郢多次担任地方最高长官,办公之余从不沉湎逸乐,而是不舍昼夜,布卷读书。生活非常朴素节俭,马厩里没有骏马,衣服也不熏香,与当时达官显贵的做派形成鲜明对比。柳氏世代为官,但柳氏家族成员能够做到修己立身,从没有谁因门第高贵而肆意妄为。
莅官洁己 刚直无私
在家训中,柳玭专门强调居官之道:“莅官则洁己省事”。他还说,做官一定要廉洁奉公,不要开浪费之端。做官的俸禄虽然不多,但那都是民脂民膏,不可小看。刑罚固然是官员的权力,但不可以因自己气量狭小而恣意妄为。
作为世代簪缨的官宦门第,柳氏还具有直言敢谏的家风。唐宪宗时期,皇帝频繁游猎,锐意用兵,柳公绰献上《太医箴》进行讽谏,宪宗深受触动。后来唐朝中央政府出兵征讨河北藩镇,朝令夕改,驿马相望。柳公绰进谏指出问题的严重性:自从对河北用兵以来,朝廷的差使繁多,而驿站设施不足,驿马缺少。同时,使者的行李和人数都没有限制,穿红色和紫色官服的使者,要征用二三十匹驿马;穿黄色和绿色官服的使者,征用的驿马不下十匹、五匹。驿站的小吏还不能检查他们的证件,只要他们张口,就必须提供给他们。驿马征完了,就抢民间的马匹……他建议确定一个限额,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调整了官差的标准,驿站才松了一口气。
柳公绰之弟柳公权于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有一次穆宗问柳公权书法怎样才能达到“尽善”的境界,柳公权答道:“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宗面色改变,知道他是在讽谏自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笔谏”。
柳仲郢为官时,也是频频进谏,甚至不惧杀身之祸,当时执政的重臣李德裕就非常敬重他的无私与刚直。唐武宗修筑望仙台,他连续上疏劝谏,皇帝终于向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柳玭在多年的为官经历中,一直保持清廉正直、谦逊和顺的作风,在史书上留下了“直清有父风”的美誉。
谦恭谨慎 力戒恶习
柳玭说,我从小就听先辈讲授家训,谈论家法,“立身以孝弟(悌)为基,以恭默为本,以畏怯为务,以勤俭为法,以交结为末事,以气义为凶人”。这段话总结了柳氏家训的原则,即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立身处世的基础;以谦恭有礼、不乱议论为立身处世的根本;时时怀敬畏之心,小心谨慎,勤恳节俭。不搞拉帮结派、意气用事那一套。他还说,“百行备,疑身之未周;三缄密,虑言之或失”。意思是说,即使是各方面都已经做得很好,也要时刻警醒自己是否还有不周到的地方。即使是再三谨言慎行,也还要时时提醒自己是否有失言之处。
柳玭还在家训中指出,有五种恶习会败坏名声、招致灾祸、玷辱先人、败坏门庭,一定要特别注意:一是追求安逸,不愿淡泊名利。二是不学无术,自己没有学问,还嫉妒学问高深的人。三是厌恶比自己强的人,喜欢谄媚自己的人,听到别人的好事,就产生嫉妒的心理,听到别人的坏事,就到处宣扬。四是好逸恶劳,嗜酒贪杯,觉得勤勉做事非常低俗。五是官迷心窍,巴结权贵一心升官。他认为,这些陋习比毒疮的危害更大。毒疮尚可用药物治疗,而一旦染上陋习,请医师医治都是无能为力的。他告诫子孙,前贤的训诫和近人的覆辙,都清清楚楚地记载着,你们要牢牢记住,引以为戒。
河东柳氏严格治家,形成了醇厚的家风,成就了一批杰出人物,他们的家风家训也被人称颂。柳玭的祖父柳公绰曾任刑部尚书、兵部尚书;柳玭的父亲柳仲郢入仕后,在重臣牛僧孺手下为官,他处处以其父为楷模行事,牛僧孺感叹道:“如果不是历代道德教化,怎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柳玭本人则担任过吏部侍郎、御史大夫、泸州刺史等官职,都享有清廉忠正的名誉。

聂继谟《诫子书》
聂继模,号乐山,清湖南衡山县人。学以实用为主,期于济人利物,乃清代著名学者。事亲至孝,善医术。
著有 《朱氏家训证释》、《乐庵集》。

乾隆年间,聂继模写给儿子聂焘(镇安县令)的家信,言居官之道,字字珠玑,发人深省,为历代家训上乘之作。

尔在官,不宜数问家事。道远鸿稀,徒乱人意,正以无家信为平安耳。尔向家居本少,二老习为固,然岁时伏腊,不甚思念。今遣尔妻子赴任,未免增一番怅恋,想亦不过一时情绪,久后渐就平坦,无为过虚。山僻知县,事简责轻,最足钝人志气,须时时将此心提醒激发。无事寻出有事,有事终归无事。今服官年余,民情熟悉,正好兴利除害。若因地方偏小,上司或存宽恕,偷安藏拙,日成痿痹,是为世界木偶人。无论将来,不克大有所为,即何以对此山谷愚民,且何以无负师门指授?此乃尔下半生事,与父母毫无干涉,儿孙更无论也。见《答黄孝廉札》,有“为报先生春睡熟,道人轻撞五更钟”句,此大不可。诗曰:“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居官者,宜晚眠早起,头梆盥嗽,二梆视事,虽无事亦然。庶几习惯成性,后来猝任繁剧,不觉其劳,翻为受用。长公负文章遭时不偶,愤激而谈,何必拾其唾余耶!
山路崎岖,历多虎患,涉水尤险,因公出门须多带壮役,持鸟枪夹护,不可省钱减从,自轻民社之身。又,不可于途中旅次过行琐责,此辈跟随,亦有可悯。御之以礼,抚之以恩,二者相需,偏倚则害。流民在衙供役者亦然。杨五欧死四十七,待决;周三谋杀王三儿,增福立斩。合计除去五患,人咸为尔庆。我每思及,翻觉蹙然。李忠定公譬此辈犹乘虚火生,火降水升,仍化为精。痰与精岂二物,而顷刻变化如此。天下无德精而仇痰者,皆自吾身生在反身而已。此后,须设法处置,无使数千里外老人魂梦恶也。尔家书屡言办过军需并未赔垫,此殊可疑。湖南州县无不赔垫者,况尔初任,几户穷民,额粮不满二里,又适逢荒歉之际,肯于此时,加一分恩,全活实多,兼可不误大件(注:应为计)。人笑尔迂,我心弥喜。若云全不赔垫,则将取之谁耶?尔本曲为此言,冀宽我心,犹为有说。后闻寄尔母舅书,内言赔垫多端,恐贻父母忧,嘱其婉为开劝。尔视我为何如人?好消息,恶消息,以善养,不以禄养,彼闺阁中人,能分晰言之,况年跻八旬,须眉老翁哉?
此后,凡遇上司公文,关系地方兴除须设法行之,至万不能为而后已。大抵自己节省,正图为民间兴事,非以节省为身家计。同一节省,其中殊有“义”“利”之分。如此,俸薪须寄回,为岁时祭祖用,倘有参罚,即不必如数寄,毋致上欺祖宗,且可为办事疏忽戒。养廉银两,听尔为地方使用。通邑仅得二社,即须谋增建,穷戚友亦不宜恝然。江西祠堂族谱告成,应帮助梓费。族老向受陈大中丞厚恩,求得数言弁简,我知万不能致,已将戊辰年批尔禀语庄录付去,欲其刻入编端,尔其念哉。若将来有负期望,无面目入祠堂矣。京师乡老,重修会馆,此是义举。既有札通知,须量力应答。年谊中曾有以诗句送赠者,须有以报之。如一时不能,不妨迟致,切不可以空札告穷苦。此最是习气惹人厌骂,且非诚心待人之道。往省见上司,有必需衣服须如式制就,矫情示俭实非中道。知州去知府尚远,然既属直隶州,即当以知府相待,须小心敬奉,又不可违道于求,尽所当为而己。凡人见得“尽所当为”四字,则无处不可行。官厅聚会,更属是非之场,大县遇小县,未免骄气,彼自器小,与我何预。然切不可以小县傲之,又不可存鄙薄心,须如弟之待兄,如庶子之待嫡子,如乡里人上街,事事请教街上人,可否在我斟酌。诚能感人,谦则受益,古今不易之理也。官厅之内,不可自立崖岸与人不和,又不可随人嘻笑。须澄心静坐,思着地方事务。若有要件,更须记清原委,以便传呼对答。
山城不得良幕,自办未为不可。但须事事留心,功过有所考验,更须将做错处触类旁通,渐觉过少,乃有进步。偶有微功,益须加勉,不可怀欢喜心,阻人志气。“瓦雀虽小,肝胆周全”,此虽俗语,殊为亲切。镇安向来囹圄空虚,尔到任后颇多禁犯,但须如法处治,不可怀怒恨心,寒暑病痛,亦宜加恤。我虽非官医,每入禁,视囚病痛,给以药物。十余年来,父母官因尔通籍,不便延我入禁视病,然我自乐为之。尔母亦亲手作丸药,益以此为事。尔体此意,自宜于牢狱尽心。山中地广人稀,责令垦荒,原属要着,但须不时奖劝,切不可差役巡查。如属已业,不可强唤,遽行报官,有愿领执照者,即时给付,不可使书吏措索银钱。日积月累,以图功效。秀才文理晦塞,耐烦开导,略有可取,即加奖劝;又当出以诚心庄语,不可杂一毫戏嫚。此二事,皆难一时见功,须从容为之,不可始勤终倦。
我最爱雷先生与尔书云:“种子播地,自有发生”。尔在镇安,正播种子时,但须播一嘉种,俟将来发生耳。知县是亲民官,小邑知县更好亲民。做得一事,民间就沾一事之惠,尤易感恩。古有小邑知县实心为民,造福一两件事,竟血食千百年,士人或呼某郎、某官人、某相公。视彼高位显秩,去来若途人者,何如哉?蒲城罗明府名文思者,查乡会年谱都无其人,在省契合,且多劝勉,此最难得,宜相处在师友间,然不可以此望之人人。
尔性狷介,吾不虑其不亲贤,虑过以贤望人也。州县中,闻亦在曾系中丞公加意者,卒挂白简,可见大人爱赠至公无私。尔蒙格外勉望,吾既喜复忧,尔能自忧,即吾之喜也。曾子云:“莅官不敬非孝。”我老矣,因尔作官,益信此言。
尔母步艰,断难远涉,彼虽继母,育尔如生,见尔妻子赴任,强为欢送,又时以好言慰我。然枕席有涕泣处。糟糠之妻,布裙芋钗,安之若素,不致累尔。万水千山,来此穷乡,情殊可念。尔当相待以礼。凡有不及,须以情恕,官场面孔,毫不宜施。镇邑僻陋,尔子不致染公子习气,吾无他虑。
公余宜课以读书,尔亦藉此得与黄籍相近。《二希堂文集》寄阅,《张龙湖集》暂不寄。律文寄奥,字字研究,《中庸》所谓有宪章即此也。讵得以法家者言忽过。护送人等,嘱令到即回家,勿听久留署。闻尔士民时时念我,足见风俗淳古。
我身健尚能复来,得睹地方起色为乐。余言尔妻自悉,不暇谈。

王修《诫子书》
王修(生卒年不详),东汉末年大司农郎中令 字叔治,北海郡营陵人,先后侍奉孔融、袁谭、曹操。为人正直,治理地方时抑制豪强、赏罚分明,深得百姓爱戴。

《诫子书》原文
自汝行之后,恨恨不乐,何哉?我实老矣,所恃汝等也,皆不在目前,意遑遑也。人之居世,忽去便过。日月可爱也!故禹不爱尺璧而爱寸阴。时过不可还,若年大不可少也。欲汝早之,未必读书,并学做人。汝今逾郡县,越山河,离兄弟,去妻子者,欲令见举动之宜,效高人远节,闻一得三,志在“善人”。左右不可不慎,善否之要,在此际也。行止与人,务在饶之。言思乃出,行详乃动,皆用情实道理,违斯败矣。父欲令子善,唯不能杀身,其余无惜也。
【译文】
自从你走了以后,我闷闷不乐,为什么呢?因为我确实老了,所依靠的就是你们了,但都不在跟前,使我很不安。人生在世,很容易过去。所以时间非常宝贵。大禹不爱直径一尺的玉璧而爱很短的光阴,是因为时间一过就不会回来,如同年纪大了不能变为少年一样。盼望你早有作为,不光是要读好书,并且要学做人。你如今离乡背井,跋山涉水,离别弟弟,抛妻离子,是想看到你会做人行事,学习高士的远大节操,听到一就能得到三,立志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你时时不可不慎重啊!善与不善的关键,就在这里了。你的行为举止,对于别人,总要宽容为好。说话要经过思考才出口,行事要经过周密考查才能做,说话做事都要合情合理,违背这些就会失败。为父想使你成材、向善,除了不能牺牲你自己的生命外,其余都在所不惜。
这篇训文是王修写给儿子王忠的,写得很朴实,很自然,很亲切,很有人情味,很让人动感情。
王修是北海郡营陵(今山东昌乐)人,三国时曹魏名士。
在中国《二十四孝》中有《王裒哭坟》的故事,讲的是西晋时有个叫王裒的人十分孝顺,他的母亲生前害怕打雷。后来母亲病逝,王裒每听到下雨打雷,就会想起母亲,跑到母亲的坟前为坟茔遮风挡雨,对着坟茔说:“母亲不要怕,儿子在这里呢。”
王裒不是杜撰出的人物,他就是王修的孙子。王修有两个儿子,长子王忠,后来官至东莱太守、散骑常侍。次子王仪,就是王裒的父亲,他曾任司马昭的司马。魏吴东关之战中司马昭指挥失利,曾在营中问:“战斗失败是谁的责任?”王仪性格耿直,回答说:“是军师的责任。”司马昭怒道:“你是在指责我吗?”于是一怒之下斩杀了王仪。这件事在当时就影响很大,致使东关之战后,司马昭受到处分,而王裒终生归隐田园教学,不入司马氏为官。
无论是王仪的刚正不阿,还是王裒的仁孝,都与他们的家学渊源密不可分,因为王修就是一个仁孝、忠勇、正直无私的人。
王修七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而去世的时间恰恰是当地社祭的日子。于是每到社祭的时候,王修就会想起母亲,哭泣不止。据说当地人被王修感动,后来竟然停止了社祭活动。
王修二十岁时到南阳游学,住在南阳张奉家中。不久,张奉全家人都得了疾病,一时间没人照顾。王修就照顾张奉全家,直到他们都回复健康。
汉献帝时,王修被孔融召为主簿。他帮助孔融打击地方豪强势力,维护了北海的稳定。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经过一番角逐后,最终长江以北形成了曹操与袁绍对峙的局面。
袁谭是袁绍的长子,他击败孔融后封王修为治中从事。袁绍官渡战败病死后把大权传给了小儿子袁尚,作为长子的袁谭十分不满,和袁尚反目。兄弟间展开战斗,袁谭攻袁尚,战败后退回南皮。王修便率兵来救袁谭,并劝导兄弟应该和睦,但是袁谭拒绝。结果坐山观虎斗的曹操渔翁得利,击败袁谭。袁谭也死在了乱军之中。
当时王修负责向乐安运粮,他听说袁谭被曹操攻击,赶紧带着手下仅有的十来人前去援救。可刚走到高密,就传来了袁谭的死讯。王修听后,下马号啕大哭,说:“我已经没有主君可归啦!”随后王修带着他这十几名运量兵去见曹操,向曹操乞要袁谭的尸体。曹操见到王修,默不作声,只是观察。王修却哭着说:“我受袁氏厚恩,如果能让我先收敛了袁谭的尸体,再杀我,我也没什么好怨恨的了。”
曹操听完,不但答允了王修的要求,还把王修收为己用,并依旧让他做运粮官,随同部队向乐安前进。袁谭死后,袁谭的部下大都投降了曹操,只有乐安守将管统坚守不降。乐安被攻破后,管统被曹操擒获。曹操让王修处死管统。然而王修认为管统是亡国忠臣,不仅抗令,还为管统解开了绑缚,并将事情经过禀告给了曹操。曹操听后,也十分高兴,将王修、管统一并赦免了。
袁氏的法律比较松,在袁谭手下做官的人大多财产丰厚,。曹操占领南皮后,亲自去拜访了王修的家,发现王修家中陈设很是不同,财富不多,书籍却不少,这让喜欢读书的曹操更看中王修,立即给王修加官进爵,委以重任。
建安213年,王修被曹操任命为大司农。不久严才叛乱,带领部众攻击铜雀台边门。王修知道立即召集车马,可是车马调动太慢,一时半会难以集结。于是王修当机立断,带着司农府内的十几名官差徒步奔向铜雀台。曹操在铜雀台上远远望见,欣慰地说:“这最先赶来的一定是王修。
【点评】
都说言传身教,看王修生平,及子孙史实,我是相信的。古代《二十四孝故事》因阶级时代局限,虽多浮夸不真,但忠孝传家的核心古今是不便的。编写稿子时,热搜榜上看到济南出现大学生杀母的人伦悲剧,感到非常震撼。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呢?本着不传谣的态度不想更多揣测,这是对生者、死者,以及社会秩序的负责。但我相信,天之道行于理,人之道行于情,若苟存于天地,必先行于情,立人是本。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e8bf87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a.html

《诫子家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