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赏析

发布时间:2020-04-30 08:54: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08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

古诗文赏析

【指点迷津】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成为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三是题型以选择题居多,中考中不少地区已由客观题开始转向了主观题,多了一些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复习时应加强有效训练。
  一、复习指要

(一)鉴赏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二)品鉴思想情感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三)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

4、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二、解题指导

(一)客观题解题方法:客观题即选择题,它包括判断、赏析型等子题型,判断选择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看是否曲解原意,张冠李戴。命题人有时故意扩大原意,往往把部分说成整体,把特殊说成一般。把动态(景)说成静态(景),反之亦然。 
   看是否随意引申、任意拔高或贬低。命题人往往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把浅显易明的道理表述得深奥莫测,或故意添加一些本不属于诗歌的内容或故意漏掉一些相关内容,或故意拔高(贬低)诗歌内涵。 
   看是否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命题人往往把正误表述内容揉合在一起,并用表示否定或肯定判断的词作结,如”“”“ 
   看是否无中生有,横生枝节。备选项的表述结论,在诗中找不到佐证材料,找不到根据。 
   看是否以偏概全,故意反说。将某句诗的特点说成是全诗的特点,将委婉含蓄说成直抒胸臆,把视觉说成听觉。
(二)主观题解题方法: 
   主观题包括填空、简答、品析等子题型,在概括填空、简答、品味分析表述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从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 
    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 
    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着手。分析其含义,探究其作用。 
    从作品、作家的相关背景资料着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作者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着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炼)着手。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三)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体味诗歌的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所谓,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另外,要借助注释、提示、作家的生平经历、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业已形成的能力,仔细诵读,品味所给的诗词曲,找出答题的角度,在反复比较、辨析的基础上,推断所求的答案。

八年级诗词鉴赏(上)

   1、阅读 ,完成14题。

1)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 --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 ---------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2)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2)

3)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的感情。

4)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答案:1、破、深 2、望(1分)山河 草木花鸟(1分,每空0.5分) 3、忧国思家 4、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2分,画面描写、揭示含义各1分,意同即可)

2、阅读《泊秦淮》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分)

                                                                

2 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答案:(1)特点是迷蒙(朦胧、迷茫),冷寂(悲凉)(2分)。(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和冷寂的景象。)(两点各1分,计2分。意思对即可)(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或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两点各1分,计2分。意思对即可)

3、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D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4、阅读过零丁洋  , 按要求回答问题。 (4 )
         1)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        (1) “辛苦遭逢起一经一经指的是            。(1分)
2)用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2分)
                                                                    

3)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4)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
                                                           
   答案: 1.(1 分 )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意思相近即可计 1 分, 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 儒家经典(1分)2、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2分)3、舍生取义的高尚情操。(2分)4、对于一位爱国者来说,个人的命运是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的。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令人肃然起敬。再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建功立业。(2)

5、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完成1—2题。

1)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2)这首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答案:1、D 2、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感情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悲伤之情,写得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6、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思为国为民效力,他图的是什么?(4分)

   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            ,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                        

   2)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请你说说对三、四句诗的理解。

从三、四句诗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可谓千古名句,写一段话用上此句诗。(50字左右

                                                                

答案:1、卸甲归田的惆怅  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句,移情于物,是新生命的赞歌。落花的生命并未终结,而是获得了新生。它化作春天的泥土,为培育新一代的鲜花发挥作用。“落红”“护花”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言之有理即可)略(言之有理即可)3、如: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他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诗句描写的那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啊!

  7、阅读望岳,按要求回答问题。(4)

1)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     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2)

2)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字好在何处?(2)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2)

                                                       

答案: 1.(2分,每处1分)望 高大雄伟2、(2分)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写出“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一意思的即可计2分;不够准确的酌情扣分。)3、(2分)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意思相近计2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8、阅读钱塘湖春行,然后回答 1—4题(6分)

1)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3分)

                                                                                                                                  

3)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用得好,是因为:                                                                 

                                                                     

4)本诗写了什么?抒发了诗人什么心情?

                                                                     

答案:1、D ;2、开放题。例: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评分标准:能抓住“乱花”、“浅草”进行赏析的给1.5分;能抓住“浅欲”、“才能”或“迷”、“没” 进行赏析的给1.5分。能全面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赏析,语言通顺的给3分。答得不完满的酌情扣分。3、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该题4分,(1)题2分,(2)题2分,言之有理即可。)4、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9、阅读《登飞来峰,回答问题。(3)

         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既是实写,又是比喻。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1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意思对即可,2分)

                            

八年级诗词鉴赏( 下)

 1、对《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从题目看,这是一首饯别诗。但诗中并无惜别之语,开头第一层以两个散文式的句子直抒心中的郁结,表现出他的忧愤之烈,心绪之乱,以及一触即发,发则不可抑止的感情状态。

B 第二层借风送秋雁之景抒酣饮高楼的豪情,字点明饯别的季节,酣高楼点明饯别的地点和方式。

C 第三层中,蓬莱文章借指李云的文章,建安骨赞赏李云的文章风格刚健,中间指南朝,南朝在汉魏与唐朝之间,这里诗人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过度自信,表现出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D、第四层写壮志难酬的悲慨。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来写自己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最后两句是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体现诗人怀才不遇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态。

2、读《渔家傲,然后回答14题(4分)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2)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3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2分)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1、D 2、边塞秋色   思乡之情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3、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言之成理即可)评分:本题2分,答对一个方面得1分,意思对即可。

3、品读《天净沙·秋思》 , 填空答题。 (5 )

  1)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 , 被《中原音韵》誉为“         ”,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 28 , 写了十种景物 ,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2)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答案:1、“秋思之祖 ” 思乡   夕阳西下 , 〉断肠人在天涯2、 C

4、欣赏下列诗歌,完成1—3题。(7分)

【甲】                           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              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甲、乙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        。(2分)

2)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2分)

最欣赏的句子:                                                  

欣赏的理由:                                                           

3)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3分)

的心理活动:                                                        

  断肠人的倾诉:                                                        

答案:1.坟墓  海峡(1分,每空0.5分)家国之思(1分,意近即可)

2.最欣赏的句子示例: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理由:“浅浅的海峡”和人们渴望早日团聚的愿望形成强烈的反差,抒发了浓浓的思乡思国之情。(2分,句子0.5分,理由1.5分,若赏其他句子亦可。品析言之有理、意准确即可,只选句,不品析不得分)3.“我”的心理活动示例:妈妈,原谅不孝的儿子,我回来迟了,我多么想念你呀!“断肠人”的倾诉示例:回家的感觉真好!(3分,每处1.5分,意近即可)

5、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1—6题。

        1)对唐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

   A. 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2)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2分)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6)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答案:1、C 2、答题要点: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评分标准:2分,每点各1分,意对即可。3、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不平。暗示贬谪时间太久。4、(画面应紧扣“千帆竞发”和“万木争春”)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5.这两句诗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6.答题要点: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评分标准:两点各1分,计2分,意思对即可。

 6、读无题,完成1—2题。

1)选出赏读有误的一项:   

A、首联融情入景,两个概括万千内容,渲染了凄婉忧伤的离别氛围。

B、颔联两个比喻新颖贴切,意义双关,形象鲜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爱情之深。

C云鬓改摹容貌,月光寒写心境,全从对方虚拟设想。笔法曲折,设想奇丽。

D、末联连用典故寄托宽慰和希望:两人一别,近在咫尺,沟通信息的机会多得很。

2)谈谈你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名句古今传诵原因的理解。

                                                                                  

答案:1、D 2、这里的“丝”与思念的“思”谐音,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因而古今传诵。

7、选出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有误的一项:   D

        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C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8、阅读赵翼的《论诗》,回答问题。

1)诗人狂妄地认为:李白、杜甫的诗篇流传的时间很长,已经不新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2风骚原指《诗经》中的《       》和屈原的《        》,后来泛称文学。

答案:同意。万古传”表明诗人并没有真的否定李杜的成就和地位。虽然成就大地位高,但历史在发展、文学也在发展,否则它就会老化僵死。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应该有自己的成就,有自己的“李杜”,才能保持它的青春和生命。

 

九年级诗词鉴赏(上)

1、品读《诗经·关雎》的诗句,完成第1—5题。

1)本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可分为:__ _____ ________三个部分。

2)《诗经》常用赋、比、兴手法,本诗所用起兴句是:______________

3)出于此诗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____________。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且细心呵护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参照相关链接,简析《关雎》的意境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链接:[“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赋”是铺陈的意思,对事物直接陈述。“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是诗歌创作的主要方法,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至深至远的影响。

[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经》中的许多诗歌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描绘出一个个优美的意境。

答案:1. 追求、思慕、迎娶   2.“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3. 窈窕淑女、优哉游哉、辗转反侧等 4. 辗转反侧  采之、友之、之、乐之5、《关雎》从触动情怀的景物写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沙洲上嬉闹戏逐,华羽流光,声音婉转。听着它们悦耳的叫声,不禁引发了年轻人的联想,拨动了心中爱的琴弦,于是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感慨。赋中见兴,景中见情,意境优美。

2、阅读南唐后主李煜的《相见欢》。完成1-2题。

1 后来的鉴赏家都以为上阕中的锁清秋字最是绝妙。请简析这一字在写景、抒情方面的绝妙之处。
                                                                    
2     下阕中,作者怎样抒写离愁?试简析。
                                                            

答案: “离愁”是抽象的感情,李煜写得很形象,写出其滋味,写出一种非常深切的人生感受,确是千古妙笔。六朝民歌中“丝”谐音思念的“思”。此词也用丝缕来比喻愁思,他用“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以解开。仿佛使人看到离愁就像一团转动的乱丝,紧紧盘绕纠缠着人,而难以摆脱。实际上写词人此时愁情万端,有对过去的种种回忆,有对现状的种种伤感,有对未来的种种忧虑,千千万万的感情的丝缕,缠绕着他,理也理不清,剪也剪不断。结尾一句写离愁的滋味,也是绝妙之笔,“别是一般滋味”也就是说不出是什么一种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最真切的感受。

3、读晏殊的《浣溪沙》。完成1-2题。

1)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夕阳 落花 归燕2、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不要求面面俱到,学生能从某个角度作较深入赏析即可)

4、选出对曹操《龟虽寿》赏析有误的一项: C

A、这首咏志的乐府诗以昂扬慷慨为基调,抒发了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壮之情。

B、开头四句连用神龟腾蛇两个比喻,表达对人寿不长的惋惜,但其用意是积极的。

C、五至八句是全诗的核心,是从正面设喻。不必为寿命而担忧,也不应因年暮而消沉,即使殉国成了烈士,也雄心不减。

D、九至十二句,诗人用四句议论来煞尾,强调精神乐观可以延年益寿。把说理与刻画形象有机结合起来,哲理性强。

6、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回答问题。
        1)这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送别诗。诗中既着力描写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诗中画线句子是流传千古的名句,构思新颖,联想奇特,请结合诗的内容,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上一段赏析的话。

                                                        

3)结尾两句较出色,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1、雪花给树木坡上银妆,仿佛突然刮起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催开了千树万树的梨花。2、3见教参

 

九年级诗词鉴赏(下)

  1、阅读 ,回答第1—2题。

1)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逸生活情趣的一个词是________。诗中描写的景物突出了____________特点。

2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一句怎么理解?

答案:1、“心远”或“悠然”(答出其中一个即可)宁静、平和、闲适、恬淡……(答出其中一个即可)2、诗人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以佐酒,悠闲地抬起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此句展示出诗人悠闲自得、热爱自然的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最有妙处。

2、读《行路难》一诗,回答问题。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为后人称道,试作简要分析。

                                                             

2)诗中引用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答案:1、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突出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2、引用姜太公垂钓的碧溪,伊尹梦舟日边的典故,梦想着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大的功业。

3、读《游山西村》一诗,回答问题。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本义是                    ,后比喻                           

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3)请以形象生动的语言介绍你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事例。
                                                                    

答案:1、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现在往往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者比喻绝路逢生的情景。2、 C 3、略

4、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回答第1—4题。

                         (一)

1)解释诗中加点词:

俄顷:                何由彻:_____________

2)将诗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中的画线句在诗里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实写自然环境,交代了事件发展的具体        并渲染了特定的        ;二是烘托出诗人                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         的伟大胸襟蓄势。

4)就主题思想而言,读了这首诗歌后,我们会自然联想到哪些人物的感人事迹或经典名言?请任意举出一例:(古今的例子均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1)这首古诗运用了描写、叙事、抒情,请各找出一个例句。

描写:                                            

叙事:                                            

抒情:                                            

2)发散性思考:对归来倚杖自叹息这句话,你认为诗人叹息什么?

                                                             

3)文中有自经丧乱少睡眠,这里的丧乱是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咱们还学过哪首诗歌也是反映这个事件的?

                                                                 

4)写出诗歌的主旨句,并作简单赏析。

                                                                

答案:1、一会儿;通(彻夜、通宵)2、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3、时间;氛围、气氛;暗淡愁惨(悲凉、悲哀、凄凉);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4、例如:孔繁森为了阿里地区的藏族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感人事迹。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 (所举例子要与诗中的“民本”思想密切相关)

答案:1描写: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叙事: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抒情: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3安史之乱杜甫的《石壕吏》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者由自己联想到他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

5、阅读《观沧海》,回答问题。                     

    试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作简要赏析。

         :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6、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完成1—4题。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                豪情壮志。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词的结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4)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答案: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 )杀敌卫国(或:渴望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3、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4、C

7、阅读山坡羊·潼关怀古,回答后面的题目。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写得都很生动形象,请你就此说说你的理解。

                                                                  

2)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伤心吗?
                                                          

3)诗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亡,百姓苦好理解,为何百姓也苦呢?                                                          

4)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聚”“怒”二字把“峰峦”“ 波涛”的雄伟气势写得极其生动形象。“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的险要。2、不是,由“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3、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这两句议论,揭示了封建政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非常精辟。4、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faf0fe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15.html

《古诗词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