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发布时间:2018-03-20 17:25:0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三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学习目标:

1.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2.认识实现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1.重点:通过学习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的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和这一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上的运用。

教材整理1 一国两制的构想

1形成

(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19819月,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阐述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并提出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3)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4)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阐述并通过。

2内容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

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75学习思考,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构想是一个创造性的战略构想?

【提示】 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从历史和现实出发考虑到了香港、中国内地和英国的实际情况是三方都能够接受的方案它成为顺利解决香港问题的关键为香港的继续繁荣和发展铺平了道路。

教材整理2 香港、澳门回归

1香港回归

(1)条件

①“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

(2)过程

19829月,邓小平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会谈商定,通过外交途径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

198412月,中英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决定于19977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19977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澳门回归

(1)条件:香港问题的解决为其提供了范例。

(2)过程

19874月,中葡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葡萄牙共和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91220日,澳门回归祖国。

3意义

(1)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2)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3)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4)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课中思考] (1)阅读教材P77学习思考一国两制的构想在中英联合声明中是怎样体现的?

【提示】 中英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决定于19977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声明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在联合声明中中国政府郑重宣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香港将继续保持自由港和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继续同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有关的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

(2)阅读教材P78学习思考,香港、澳门为什么能够成功回归?

【提示】 一国两制方针的保证。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港澳同胞心向祖国。

教材整理3 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缓和

(1)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从而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2)1980年后,海峡两岸的隔绝状态被打破,通航、通邮、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2发展

(1)1992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2)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3)1995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指引下,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误区警示] 台湾问题与香港、澳门问题相同

错误。台湾问题是国共两党内战遗留的中国内政问题,与港澳问题明显不同。前者绝不允许外来势力插手,后者则是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国际问题,国际问题需要国际协商解决。

知识网络

史论要旨

1.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向祖国的统一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一国两制的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新形式,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探究点 对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解

史料一 中国有香港、台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注意出路后面的内容:邓小平否定吞掉,提出一国两制

史料二 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这个事例可能为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线索……我们采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史料二的开头与结尾是因果关系: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是因为一国两制”“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

【史料应用】

1.对于社会主义”“三民主义”“谁吞掉谁的问题,邓小平在理论上是如何解决的?

【提示】 不存在谁吞掉谁的问题主张实行一国两制在一个国家的前提下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

2.根据史料二分析,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有何意义。

【提示】 为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方针;从实际出发解决香港问题符合香港及全国人民的利益。

【史论拓展】 一国两制构想的特点和意义

1特点

(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实行两种制度。大陆地区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

(3)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依宪法规定,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2意义

(1)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根据中国国情,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成功尝试。

(2)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方面毫不含糊,同时照顾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利益,维护了港、澳、台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3)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4)为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新思路,对人类发展和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1981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谈话中提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这一主张(  )

A.蕴涵了一国两制的精髓

B.首次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C.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直接推动了九二共识的达成

【解题模板】

抓关键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理解国家统一后台湾的高度自治权

排易误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B项错误;一国两制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的C项表述错误;九二共识的达成是在1992D项与题干无直接关系排除

验结论

台湾享有高度自治权意味着大陆实行一种制度台湾可实行另一种制度孕育着一国两制的精髓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1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首先成功地运用于解决(  )

A.西藏和平解放问题  B.香港回归问题

C.澳门回归问题 D.台湾问题

【解析】 199771香港的回归是一国两制的首次成功应用故选B项。A项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C项澳门回归是在1999晚于香港回归;台湾问题至今还未解决排除。

【答案】 B

2.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特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这体现了(  )

【导学号17080081

A.三权分立原则   B.地方自治原则

C.主权平等原则 D一国两制原则

【解析】 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由此可知D项正确。三权分立原则、地方自治不符合中国的现代史实主权平等原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ABC三项可排除。

【答案】 D

32014211,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在南京与来访的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有关问题达成积极共识。两岸关系不断发展局面的形成,是基于双方达成(  )

A区域合作的模式 B一个中国的共识

C一国两制的构想 D睦邻友好的方针

【解析】 大陆与台湾方面的接触主要是基于两岸都认同一个中国原则。

【答案】 B

420081215,海峡两岸实现了直接三通(通航、通邮、通商)。最早提出三通的是(  )

【导学号17080082

A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B1981年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

C1992九二共识

D1995年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

【解析】 1979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建议海峡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故选A项。

【答案】 A

5.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从近代以来台湾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和议割台全台震骇。……臣等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台誓死守御。……如倭酋来收台湾台民唯有开仗!……

——邱逢甲上书电报内容节选

材料二 那一年剧变下的台湾年头是日本征兵美军大轰炸;年尾是国军来临开始大接收。

——《中国时报》2005912日文章

材料三 三年以来我党一再倡议贵我两党举行谈判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台湾同胞可安居乐业两岸各族人民可解骨肉分离之痛……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今日吾弟(注:指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在台主政(国共)三次合作大责难谢。

——《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1982724)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邱逢甲上书的背景。并说明邱逢甲是如何实践自己的诺言的?

(2)简述材料二现象出现的背景。

(3)三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了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了哪些事情?归纳当时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

【解析】 (1)问根据材料中和议割台分析背景联系所学知识说明邱逢甲的实践活动。第(2)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美军大轰炸;年尾是国军来临开始大接收反映了二战后期台湾状况以及战争结束后台湾光复回归祖国的场景。第(3)问注意材料三中的关键信息1982724据此时间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从民族、传统及现实情况等方面归纳积极因素。

【答案】 (1)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组织义军,掀起反割台斗争。

(2)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光复。

(3)事情:1979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停火。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积极因素: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国共合作的历史传统;民间交往坚冰逐渐被打破,两岸交流日趋频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faf5e1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5.html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