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笔记

发布时间:2011-01-01 22:38: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自然笔记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 宋娟

教学资料

1 作者简介:

杨文丰(1957-),,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写作理论研究. 作者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人文社科系

2 写作背景:(略)

3 课文分析

这篇文章出自一位科学家笔下。他凭卓越的想象力,以美妙而丰富的联想,华丽而灵动的笔触,将自然界种种令人叹为观止的瑰丽雄奇的景观,描绘得美轮美奂,在传授自然科学常识的同时,又给读者一无限美好的享受。

作者用小标题的形式结构全文,对象明确,有条不紊地向我们描述了地球地色彩,晨昏的更替,空气的流动,分级的设定,年轮和位置的关系,降雨的异象等自然现象的种种奥秘,每一段落既保持了全文一以贯之的文风,寓科学性于文学性之中,又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教学设计与案例

1 解题

自然:自然界,一般指无机界和有机界。有时也指包括社会在内得整个物质世界

笔记: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得著作体裁,多由分条的短篇汇集而成。

2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3分析课文

朗读阅读提示:(作者以细致的科学观察和广远的艺术想象生动描述了地球的色彩,空气的流动,以及光照、降雨的作用和异象。读这篇文章,我们既能获取许多科学知识,又能得到美的享受。

一位自然科学家又如此美妙的文笔,令人赞叹。我们不妨也用文学随笔的写法,来阐释某种自然科学的知识。)

从阅读提示中,我们获得了什么重要信息?

参考答案:阐释自然科学知识,寓科学性于文学性之中。

让我们来梳理一下文章每一部分阐释的自然科学知识。

蓝地球:由于太阳光的波长不同,遇到空气中的微型物质形成散射和漫射,形成“蓝地球”。

“晨昏线”寓言:白天和黑夜在地球表面上的交界线。

包容一切的空气:空气无处不在,她的特征和作用。

蒲福风级:英国海军大将蒲福1805年以海陆之上的自然景物的“表现”来划分的风级。

位置:树木生长位置不同,生长状况很不同。

黄花雨:形形色色,略显异常的雨。

问一个问题:你最欣赏哪一段?再问一个问题:最打动你的是哪几句话?

学生自由发挥

参考:

有关“蓝地球”和“蔚蓝色苍穹”的提法,大家早已是耳熟能详了。作者以诗化的语言、瑰丽的想象描绘了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告诉我们,这不过是一种流传广泛的“错觉”。“笼罩地球的一片蓝,是阳光与空气精心写作的‘魔术’。”在这一段,作者将比喻和比拟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把光学的一些知识描写得灵动飘逸,使七色阳光、空气与地球具有了人格化的含义。

相对于“蓝地球”,晨昏线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但作者的巧思妙想和妙笔生花却使晨昏线如同一幅生动的画面剪辑,深深地映入读者的脑海。“晨昏线过处,无非是白绸缎刚刚飘然过去,黑披风就急急拂脸而来。沧海桑田,云去云飞。黑夜和白天,对自己体下的江山万物,施行着轮回的恩泽和压迫。”作者在这里的用意并不仅仅局限于解释自然现象,他还从晨昏线引申出了光明与黑暗相互依存、互有攻守的哲理,由于有自然宇宙的大境界作铺垫,因此,文章极具感染力。

“包容一切的空气”是地球和人类最忠实的保姆,作者用生动的拟人手法和流云般的排比句式把“包容一切的空气”写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作者先用“抽象得像光,缥缈得如雾,飘泊得似水”概括了空气的特点,然后强调了空气和你我的关系:她中有你,你中有她。接着又用一连串的比喻,对地球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着重介绍了空气是如何“包围、密拥着整个地球”的:她“是古老的,远胜于陶罐、甲骨文”;她“乃众多气体的家园”;她“是永恒的流浪者”……以比喻领起每一段,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空气与地球的关系,与人类的关系,也使文章对包容一切的空气的神情赞美显得水到渠成,合情合理:“她平凡到了极致”,“她是平凡而伟大的象征”,字里行间充满了人类对“空气”的赞美和感恩。

以海陆之上的自然景物的“表现”来划分风级,是一种极具美感和想象力的创举。作者在蒲福分级的基础上加以浓墨重彩的渲染,引入大量人文典故和景物描写,将简略的风级分类表扩充为一篇声情并茂的散文,同时又赋予“风”以极为丰富的社会学寓意,令人掩卷长思。

龙王山坡南坡北的位置差异造成山南山北松树生长状况的不同,对比,作者在求学时曾作过细致的观察,并用文学手法加以描绘。山南者普遍高大、茂密、年轮宽大圆柔,山北者多矮小、稀疏、年轮窄薄、硬实。这一切皆源于位置不同所造成的生存环境的差异。而对于一棵树,生于山之南北,大可以是一阵风或一只鸟不经意的行为。那么对于人类来说,其出身之贵贱或许也有同样的意义,但作者仅是点到为止,给人以回味。

谷雨、橙雨、鱼雨、银币雨,作者列举了这些令人惊奇的怪雨,指出这无非是龙卷风的“杰作”。这一段作者巧妙化用俗语和唐诗,“匆忙自扫门前‘雨’”,“随雨跌入夜,砸地响闷声”,“随风潜入夜”,以及“资本转移”等经济学术语,行文幽默活泼,使人读来兴味盎然。

总结本文的特色

或许描写的对象是宇宙万物吧,本文的艺术想象也显得颇为大气.特别是“包容一切的空气”一节中,把“虚幻飘忽、无影无踪”的空气想象得既看得见,又摸得着,而且还感觉得到它的深厚和沉重。如:它的古老,“远胜于陶罐、甲骨文”;它的年轻,“年轻得像一只方蠕出蛹壳、飞入苍茫的蝴蝶”;它的勤劳,“像云水间的园丁”;风作为它的先锋队,能“舒展空茫中的旗帜,吹白十里的梨花,芳馨春燕的双翼”,“将秋天震颤得金黄”;还能“泛起梦似的涟漪”,“给万物以无尽的滋养”……在作者的笔下,什么“都是她怀中或虚或实的创造”,因为,开阔广远的艺术想象,使它成了“无孔不入,无所不在,善解物意,随物赋形”的天地间的精灵。

本文丰富多变的表达形式在全文中随处可见。“蓝地球”中形象的拟人、美妙的联想;“‘晨昏线’寓言”中巧妙的确比喻、哲理的思考;“包容一切的空气”中丰富的想象、深情的赞美;“蒲福风级”中恰当的比照、适时的引发;“位置”中科学的说明、巧妙的諭示;黄花雨中资料的引述、道理的揭示……让人读来有一种发现的惊喜和领悟的震颤。境界的如此开阔,内容如此的丰富,形式如此多变,内涵如此的隽永,实在让人不知是在读科学说明文,还是在读状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文章。

仿写

物理课上我们正在学力学,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也来模仿一下作者的笔法,来阐释一下“惯性”。

探讨与争鸣

作者在本篇文章中给我们提出了科学和艺术的互融性的探究课题

对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李政道博士一直有一个基本思想,即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科学与艺术的联姻

历来,人们把科学与艺术看作人类文化的两翼,犹如车轴两边的一对轮子,人的左右两条腿,一个硬币的两面。就是说,鸟儿要靠两只翅膀才能飞翔,车子要有两个轱辘才能滚动,人要用两条腿走路,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的。现在我们看一看从古到今,特别是眼前,在我们的生活里,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处。

我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是曾经用来解释世间万物的,而五乔木、火、土、金、水又与中国的五声音阶的阶名宫、商、角、微、羽相对应。我国历史上只有两门科学——天文学和音律学是有精确的数学表示的,前者有9位数字而后者达到25位数字。还有:青铜和陶瓷食具、酒具,浑天仪、天象仪等天文仪器,文房四宝,斗拱,宝塔,寺庙,佛教雕塑,透光镜,夜光杯,稳定平衡的造型“马踏飞燕”,用手在盆边的“耳朵’上摩擦就会使盆中的水花喷高数十厘米、盆中游鱼栩栩如生的“鱼洗”,用三维常平支架支持、可以在被窝里随意翻滚而香火不倾不灭的“被中香炉”,靠虹吸把水吸上去、一滴一滴下落的“滴水观音”等等。特别是 1978年在湖北省防县出土的距今2400多年的青铜编钟一一曾侯乙编钟,可以称得上是一件巨型的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杰作。它共有65口钟,五个八度音域,五声、六声、七声音阶各12个调;以‘A为标准音高;频率的计算相当准确,与现代老名相应的音只差1%一5%它是扁钟,比起国外的圆钟,解决了钟作为旋律乐器的问题而外国到19世纪还没解决。无怪美国学者麦克伦(E.G.Mcllan)写到:“曾侯钟及其排列方法、命名系统和调律,都显示出结构上的成熟。复杂的律制、高超的工艺都超过了我们迄今对古代音乐世界的一切猜想。不仅其制作技术水平,而且在哲学——音乐学上所获得的成就,都使我们高度钦佩。同时处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却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堪与之比较的具有音乐价值的工艺品。虽然我们一向习惯于崇拜古希腊。” 自古以来,建筑以其本身集科学与艺术于一体而被称为“凝固的音乐”。它们是一幅幅用实物、构件、雕塑、造型构筑而成的图画。古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中国的故宫、天坛、万里长城,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古罗马的圆形剧场,印度的泰姬陵;巴黎圣母院,一直到纽约的帝国大厦、自由女神像;悉尼歌剧院,温哥华电视塔,都是造物的辉煌成就。就拿桥来说吧,有中国的赵州桥,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巴黎塞纳河上、莫斯科的莫斯科河上、美国环曼哈顿的以至于杭州西湖苏堤上的一座座各式各样的桥梁,甚至还可以加上北京的立交桥。不论在海湾,在河面,还是在陆地上,每一座桥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中国的园林艺术,有山、有水、有花木、有建筑,可以造景、移景、“借景”,还有城市广场,街头雕塑,庭院设计,悬空山寺,田舍农家,无不充满着诗情画意洋溢着盎然生机。

传统艺术有如音乐、舞蹈、戏剧、雕塑、绘画、书法、魔术、杂技、电影、木偶以及中国的戏法、皮影等等,都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了它们的内容,表现手段,表现形式,使用材料等。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声波,音乐中和弦是否协和在于各个音之间的频率比音律就是各个音之间的严格的数学关系,关系,音乐的录制和重放都是个物理过程。戏剧是语言和形态的表演艺术。电影是声、光、电的艺术,本身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绘画还要讲色彩、光线、投影、视角、透视表现人体美还要有解剖学基础。“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杂技、魔术、戏法里有许许多多物理、化学、心理学的学问。“自由女神”不见了是错开了方位;把人切成几段是光学骗术;“飞去来”飞回来靠的是空气动力学原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上巨大的投影造型表演,实际上就是我国民间的皮影戏。

高科技使艺术插上了翅膀。音乐出现了高保真、环绕立体声、激光唱片、激光视盘、VCDDVD等,不断翻新。舞台更加“技术化”了有转台、机关布景、程控灯光、无线话筒,台上可以云雾缭绕,可以雷电交加。电影特技更加“神”了,有些原来做不到或不容易做到的现在做得到了,或做起来容易了,如连续爆炸、大海战、太空战都是模型在施展。出现了新的艺术门类,如:计算机音乐,计算机绘画,计算机电影计算机服装设计、玩具设计,三维动画,计算机发型设计等。计算机技术可以在“侏罗纪公园”里使恐龙与人一起撕打毫无破绽;而“玩具大世界”则是一部没有一个真人演员没有一个真人用传统乐器演奏的全“计算机电影”。计算机可以把一些数学公式直接变成漂亮的、具有复杂图案的、五彩纷呈的图形。计算机音乐则可以奏出极快的旋律,极长的长音,极其细分的“微分音”,随心移动的“声像”,跳跃变化的“点描音乐”,来自天上的“空间音乐”,令人“耳花燎乱”的装饰音,以及用前所未有的音色和“音色串”组成的“宇宙声”、“天堂声”、“地狱声”、“心声”、“五脏六腑声”等随你想象叫做什么“声”的音乐。

工业产品的设计要讲技术美。工业产品要实用、经济、美观,有启迪性。现在,越来越更重视美观了。流线型的火车、汽车、飞机,不仅是为了减小阻力,也是为了美观。大海上雄武的军舰,暮色苍茫中的小船,雾气朦胧里的游艇,还要讲求与环境的一体及谐和。家用电器的外观,形形式式的灯具,风格、造型各异的电话机,千奇百怪的“卡通娃娃”各式各样的圆珠笔,都是大家所瞩目的。还有产品的装潢、包装、商标、广告,以及印刷、装帧、邮票等。

在日常生活中,在家里也到处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我们希望生活的环境更美,希望生活更加艺术化。把房屋装修、布置一下,色彩要调和,风格要一致,要脱俗,要合乎主人的身份和情趣。知识分子爱布置自己的书房,以书为友,与花木为伴,从中可以得到美的享受和启迪。一瓶插花,一盘水栽盆景,既有天然美又有人工美。佛要金装,人要衣装,要打扮起来用服装、首饰、还要化装、美容。谁不希望自己的伴侣更美,自己所心爱的人更加光彩呢?!节日,送上一张贺卡,献上一片爱心;捎去一件礼物,带去一份温馨。中国人重视吃,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吃讲色、香、味,还要讲环境、讲器具,要讲营养,能养生、养颜、保健、治病。家里遥控的电器越来越多:电视机、风扇、电话;自动调书的物件越来越多空调、音响、电饭锅;玩具也越来越聪明:自动“碰鼻头转弯”的汽车,不停吃水的鸭子,会向客人问候的娃娃等。你可以在家里选看、点播全世界的音乐、电影和演出。

在民间工艺、民俗和旅游中,有许多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如杨柳青和户县彩色木版年画,潍坊的风筝,福建的漆器,贵州的蜡染,苏湘的刺绣,北京的景泰蓝,还有绢人、泥人、面人等。打桥牌,下象棋;本身就是一场周密的逻辑思维。在旅游景点、名胜古迹中有:峨眉山的佛光;武当山金顶被雷电“抛光”;昆明金马、碧鸡两座相对的牌坊的影子相叠;曲阜孔庙里的一幅画上的大路永远朝着你,不管你站在哪个角度;苏州紫金庵里的泥塑“华盖”看来在随风飘动,等等。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虚拟现实(vR)世界,则更可以坐在家里带你到全世界去漫游;参观博物馆,到宇宙空间去旅行,恍如身临其境。

我们时代科学的发展有三个特点:一是各种门类学科,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的交汇、融合,其中科学与艺术的交汇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二是主体与客体的结合,是以人为中心的;三是计算机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前面所讲的一些科学与艺术在现时各个领域里的联姻,正充分体现了这三个特点。

21世纪是科学与艺术的世纪

科学与艺术的发展,从起始时的不分,到中世纪以后的独立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时至今日,已经到了第三个阶段,即“重逢”的阶段。正如19世纪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所说的:“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在山顶重逢。”在今天重逢的日子里,科学与艺术已经不是简单的相会,而是具有更广泛、更深刻、更普遍的内涵,揭示出它们之间过去“尚未揭示出”而“应该揭示出的东西”(鲍里斯·斯宾茨基),要揭示出作为一门学科的构成与范畴,要揭示出驾驭它们的更普遍的规律,要站得更高,看得更宽广。

21世纪,科学与艺术结合的世纪。这里的结合远非仅仅是各门艺术中如何使用了高科技,如前所提的计算机技术、激光背景等,当然这些我们还要发展;也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中如何渗入了艺术的因素,如劳动环境及产品造型的艺术化,形象化教育等,这些我们也还要发展;而是指科学与艺术在学科内容、表现形式、思维方法、概念表达、研究方法以及追求目标等方面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相互启迪和具有共性。不是从抽象的意义上去讨论,而是从一些学科的实际内容中去归纳、概括出具体的东西。这里讲的“科学”不仅仅是指自然科学.还包括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艺术科学的在内的广义的科学。

除了相互结合和具有共同规律以外,我们还要研究科学与艺术的差别,科学发展与艺术发展关系,科学的发展与艺术的流派,艺术对科学的影响,科学中有哪些艺术成分,艺术中有哪些科学因素,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将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与社会学、哲学、宗教的关系。新时代的艺术学应该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艺术学,科学使艺术走向大众,从科学革命到艺术革命,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与艺术,用科学与艺术结合的观点去剖析历史、现实和发展未来,等等。

21世纪的社会是高科技的信息社会,是学科交叉的社会,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社会,是尊重人的创造精神的社会。当前的科学有两个前沿:一是本门科学如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的前沿;一是两门或数门学科交叉的前沿。因此,无论从适应这样一个社会的发展趋势也好,还是从发展交叉学科的要求也好;21世纪的人材应该是全方位的、多色彩的、具有科学与艺术两方面能力和修养的人。爱因斯坦曾经讲过:“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需要同样的思维过程”。实际上,在高层次上,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有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开拓计算机音乐这门新学科时,单纯地把学计算机的人和学音乐的人组合在一起,其工作效率不如由兼通两者的人做来得高,工作也更易发展。钱学森同志一直提倡科学家要学点艺术,艺术家要学点科学。我们要培养一批科学形的艺术家和艺术型的科学家,历史到现在,达·芬奇、朱载堉、爱因斯坦、李正道等,都是兼通科学和艺术的大家,古今中外是不乏其人的。把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作为一个教育的方向,更是有意义的。

21世纪把人生的价值提到了一个空前未有的高度,艺术家多懂一些科学,可以更好地发挥艺术器材的效能,营造更完美的创造空间;科学家多懂一些艺术,可以有更多灵感,更能充实生活,享受美的熏陶。这些,都会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更高,而所有这些,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生产效率空前增长,传播媒介迅速普及,教育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是不难做到的。未来属于懂得科学和艺术、懂得生活、热爱生活、勇于创造的人。让我们张开双臂,迎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的来到!

附:

学识与智慧的灵光

----评杨文丰的《自然笔记》

印度诗哲泰戈尔曾惊叹中国人“本能地找到了事物的旋律的秘密"。东方和西方古代的哲人都曾探求过宇宙的秘密,仰观俯察,呕心沥血。古希腊以及西洋近代哲人如何探究宇宙的奥妙,我们且不去说,单说充满智慧的中国古代哲人,他们是以独特的“默而识之"的韧劲去解读宇宙万物的秘密。四时运行,万物繁衍,时隐时现,秘而不宣。然而,它们是美丽的,有着永恒的美丽的精神。这种精神的美,得靠人类的智慧去揭示、表述和传播,让它们的灵光照耀人间。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最近先后读到散文家杨文丰在《散文·海外版》发表的包含6篇文章的开放式系列散文《自然笔记》和在《南方日报》发表的长篇《自然笔记》《啊,阳光》,受到震撼,这些散文使我见到了学识与智慧的灵光。读杨文丰的《蓝地球》,感受到生命的回归,新生的美丽。蔚蓝———生命和青春的色彩,使所有活着的生物得到喜悦。蓝色意境、蓝色和平,我们的地球母亲是多么的神秘而美丽!散文家揭示了蓝色的自然形态和孕育永恒的内涵。阳光泼泻下来了,它和呵护地球的空气邂逅了。作者告诉我们蔚蓝形成的秘密———波长较短的紫、蓝、靛等色光,在地球大气圈上层“遭遇"空气中的尘埃、冰晶和水滴等微型物质,开始散射、漫射———奇特的蔚蓝出现了。描写蓝光,艺术联想并不难,揭示蓝光的奥妙就不是一般散文家所能胜任的了。杨文丰曾读农业气象学专业,他深知气象中的"所以然",因而,他自然才能舍弃浮泛的空洞的抒情,而是到皮到肉地、画龙点睛地展示自然现象中的本质的东西。由此,作者的表述和抒情是“权威"、“可亲和富于寓意"的。杨文丰写道:“我们一直喘息在苍茫、绵厚的空气之底。暴风雨霁,我们的头颅之上,总能高悬一片穹庐似的、蔚蓝色的天空。蓝地球— ——我们的家园,难道不值得每个生命留念么?”杨文丰说:“我写《自然笔记》,追求艺术性、科学性、社会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五性’的融合。我写《自然笔记》,可以写十卷!"我拍案叫绝,赞叹他的勇气和智慧。凭着他深厚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文化功力,他一篇篇地写着。“晨昏线"是什么?他解析气象学的定义:白天与黑夜在地球表面上的交界线。杨文丰用诗人的语言这样描写:“晨昏线过处,无非是白绸缎刚刚飘然而过,黑披风就急急拂脸而来。沧海桑田,云去云飞。黑夜和白天,对自己体下的江山万物,施行着轮回式的恩泽与压迫,"这种光明与黑暗,阴与阳的交替,是宇宙运行的本质和规律。“光中有暗,暗中有光",是对人类生存、命运的精辟启示。谁能逃避这一哲学?杨文丰的自然笔记,看似自然描述,但实际上写的是宇宙万物的辨证规律———谁也不可逆转的规律。哲学与情思的水乳交融,让人读出快感,越读越聪明越自信。《散文·海外版》执行主编甘以雯的《责编缀语》对于自然随笔类的散文作了相当精辟的阐述:“开阔的知识、广阔的涉猎、坚实的自然科学功底、渊博的文学和艺术修养,使他们插上了科学和艺术的双翅,遨游于科学与艺术、自然与人世、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大千世界中。"杨文丰是散文的痴迷者,也是自然和科学的痴迷者。他的《自然笔记》,巧妙地把二者融合起来,体现了散文崭新的意境、语境和知境,富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发表不久,便被选入一些散文选本和上海市新编高中《语文》教材。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06a090002020740be1e9b4c.html

《自然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