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饮酒》其五剖析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发布时间:2012-02-21 16:00: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从《饮酒》其五剖析陶渊明的人生境界

要:封建社会是一个阶级观念十分浓厚的社会,许多文人往往怀才不遇,却又碍于权贵,不能直接抒发内心的愤慨。这时候就只能另想他法,陶渊明就个很好的典型。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但是,陶渊明是饮酒诗并非真的要歌咏饮酒,而是另寓深意。萧统就说:“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陶渊明集序》)《饮酒》其五就是一篇饮酒诗的佳作。本文就是以《饮酒》其五为窗口,结合陶渊明三仕三隐的人生经历,试从诗作内容以及意象几个方面来诠释诗人恬淡宁静的人生境界。

关键词:陶渊明 淡泊宁静 人生境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在悠悠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当中,文学的璀璨光芒是不可小觑的。历代的文学名士往往利用文学来抒发其或抑郁不得志,或踌躇满志,或恬淡安逸,或激情磅礴的情怀。封建社会是一个阶级观念十分浓厚的社会,许多文人往往怀才不遇,却又碍于权贵,不能直接抒发内心的愤慨。这时候就只能另想他法。陶渊明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但是,陶渊明是饮酒诗并非真的要歌咏饮酒,而是另寓深意。萧统就说:“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陶渊明集序》)陶渊明一生当中三易朝代,他看惯了世间的离合悲欢、官场的混沌污浊,现实的丑恶与理想的美好终究是拥有太大的反差,他壮志难酬,不能直抒胸臆,只能借酒抒怀方能平息自己内心的郁郁不平之气又能保全自己。《饮酒》其五就是一篇饮酒诗的佳作。它在描述自然美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反映了诗人恬淡宁静的人生境界。

人境无车马

陶渊明的人生追求是着眼于人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陶渊明是深知这一道理的。他选择在人境当中结庐,并没有像谢灵运一样隐逸于深山老林,与梅妻鹤子为伴;也没有像李白一样纵情于山水之间,于扁舟之上狂傲放歌;而是选择一个有人之境,于田间劳作、与农夫交游。过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五首》其三)的悠然生活。

陶渊明生活于晋、宋交替的大动乱时期,政治腐败黑暗,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这样改朝换代、民不聊生的环境,也正是陶渊明生活的人境。如此不堪的环境,并没有让陶渊明丧失希望,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脚踏实地地寻找自己的归宿——一个恬淡悠然的人境。既然身处人境之中,那就不可能有绝对的宁静的,而要在喧嚣的人境当中创造出这样平静的生活,需要的是一种淡泊名利的人生智慧,一种旷远豁达的广阔胸襟,一种不计较于社会得失的人生态度。古代的文人,有很多都是郁郁不得志的,陶渊明自然是其中的一员,三仕三隐的人生经历让他对政治、对官场失去了希望,但是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徘徊于物质与精神之间而无法决断。他“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并序》)在今是昨非的顿悟当中,领会到了人生价值的体现不在于财富的累积和官职的高低,而在于人心是否是真正的恬淡宁静。

陶渊明在污浊的世间寻得了一处恬淡悠然的人境,这里没有车马的喧嚣,没有人世交往的纷扰,没有了官场上你争我夺、互相倾轧、奔走钻营。陶渊明的人境是自由的、是安逸的。它充盈着“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这便是陶渊明一心向往的桃花源,但是它不是虚无的,而是现实当中确确实实存在的,陶渊明真真切切感受到的。

心远地自偏

身处于繁华喧嚣的闹市当中,到处都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为什么身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心却可以出淤泥而不染、不受世俗的羁绊呢?陶渊明解答说:那是因为心已经远离了车马的喧嚣,远离了尔虞我诈的尘世,那么即使居住于人声鼎沸的地方,也和居住于隐世的山林一样了。存在决定意识,环境的僻静悠远自然能使心境恬淡静宁静;然而凡事都是相辅相成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意识也可以对存在进行反作用,心境的恬淡宁静也可以使环境变得僻静悠远。一千五百年前的诗人通过自身的体验告诉我们这一辩证的道理,这也是属于陶渊明的人生智慧。

然而要怎么样才能达到这样一种恬淡宁静的人生境界呢?首先,需要一种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精神世界。陶渊明曾经也和一般的文人一样有满腔的热血,希望以自己的才华横溢能够成就一番伟业。但是官场黑暗倾轧,陶渊明也曾苦苦挣扎,三仕三隐之后,埋葬了他所有的激情和热血。这时候的他是失望的,自知以一己之力无力回天,所以只能放弃离开,另觅恬淡宁静的人间仙境;其次,需要满足内心、无欲无求的精神寄托。陶渊明辞官归隐之后,仍然有一方陋室、一片荒原在等待着他。“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归去来兮辞并序》)人往往是希望体现其价值的,而价值的体现则表现在被需要上。既然官场不容下自己清高孤傲的精神品质,那么就只能去与清高孤傲的松菊为伴了。这样的抉择是无奈的,但是他接受了,并且是欣然接受的。自己的需求既然得不到满足,又何必苦苦纠缠于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呢?陶渊明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他放下了自己崇高的追求,从此无欲无求,在平淡忙碌,自给自足的生活当中,活出了自己安逸自由、恬淡宁静的人生境界。

悠然地采菊

在东篱下采菊,原本应该是一种辛勤的劳动,但是从陶渊明这里体会到的不是辛劳,不是焦躁,而是一种恬淡宁静的享受。在采菊的间隙,偶然间抬头看见了南山。这里的看,并不是有目的的“望”,而是在抬头的时候,山的形象就忽然映入眼帘。这一切都不是刻意而为,而是不期而遇。苏东坡对这两句颇为称道:“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东坡题跋》)王国维亦谓此二句为“无我之境”(《人间词话》),“无我之境”虽然是讲诗的审美艺术特色,但是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完美合一。

物我浑然一体是古诗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超然物外的最高境界。陶渊明悠然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的怡然自得,那样的超凡脱俗。他挣脱世俗的精神枷锁,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解脱净化到同大自然一样的纯洁、和融、浑朴,达到了“天人合一”最理想的精神境界,这就是“心远”的极致。“心远”极致的到达需要人的主观意识与客观环境的完美融合。陶渊明在东篱下采菊,他的生活、他的身体是处在客观的现实当中的,但是那种“悠然”的生活态度和淡泊宁静的人生境界是处于陶渊明的主观世界中的。然而这两者却在陶渊明的人生当中完美地贴合在一起。它告诉我们:若人的心境能达到如大自然般的浑朴和融,则人的精神境界就能得到升华,就能将诗意融入生活,使人的生存上升到审美的和艺术的层面,这样才能达到淡泊宁静的人生境界。

飞鸟相与还

夕阳映照下的南山笼罩在一片濛濛的青霭之中,益发变得佳妙神奇,而一双双飞鸟眼见暮色渐浓,结伴飞向林间的巢窠。此情此景,何其美哉!这或许是傍晚常见之景,常人看到此景或许会产生宁静安逸、喜不自胜的感觉,但是,此情此景,人鸟对比。看到飞鸟结伴而归,陶渊明的心中应该是有一点失落的,同样是归家,为什么飞鸟尚且有伴,而自己却只能顾影自怜呢?

陶渊明出身于仕宦人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 ,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仕官历三世 ,陶渊明对家族历史充满了自豪感。只是到了他这一代就家道中落,尽管如此,他仍旧很早、很深地受到了儒家积极事功的影响,他满腹才华,但却生错了时代,以致英雄无用武之,无奈只有归隐田园,但是却也无一人能够理解“我”的心情。“蓝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其泥。”(《饮酒》其九)连交往甚密的田父都怪我与时世不和,世人皆浊, 何不汩其泥而扬其波”(屈原《楚辞·渔父》)他劝“我要随波逐流,去寻求高官厚禄,但是“我”生来的气质就和别人不同, 和大家一起走那条路, 违背了“我”的志意, 那是人生最大的迷失, “我”的志意是不可改变的!于是断然地拒绝了田父”好心的回驾”之劝。真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啊!舍弃仕途官禄的役使, 回归田园自我本心, 这是陶渊明为找回自我所作的重要选择, 他渴望世人的理解和认同, 可事实证明这已是一种奢望。因此,陶渊明在内心深处应该是有些许孤独的,而这种孤独,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在晋、宋交替的年代,注定了他是孤独的,但是他也只是一个寻常百姓,他内心的失落与焦灼也是人之常情。陶渊明的优点就在于他懂得放弃原本就不适应于心的东西,知道强扭的瓜不甜,所以即使失落,即使焦灼,也不会影响到他追寻生命本真的理想,不会打扰到自己平淡安逸的生活,使其淡泊宁静的情怀更加贴合现实。··

真意已忘言

诗作最后两句是总结性的语句。作者在东篱下低头采菊,于悠悠然中偶然抬头看见南山;在濛濛的青霭之中,无意中瞥见飞鸟相携归巢,这一切是何等自然,何其惬意!即使心中仍有些许忿忿不平之气,但是在如此美妙惬意的环境当中,其它的一切杂念都显得微不足道。

我们都知道,如果我们把积极的和消极的人生观念适当地混合起来,我们就能够得到一种和谐的中庸哲学,它介于尘世徒然的匆忙与完全逃避人生责任之间,在世界上的一切哲学之中,这一种应该可以说是人类生活史上最健全最美满的理想了。林语堂曾说陶渊明是中国整个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而他的和谐恰恰就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上。

《饮酒》其五作于陶渊明归隐后不久,此时的陶渊明已经彻底放弃官场名利,寄情于山水田园之间,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自然与“我”已经合二为一了。在这平淡宁静的自然之中,诗人与自然已经是心意相通了。这其中的真意,也已经是心领神会了。这其中的真意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悠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勃勃生机!当然,这个“真意”的内涵很大,作者没有全部说出来,并非是他忘记了应该怎么用言语来表达,而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样的人生真意应该是个人用自己的心去慢慢体会的,正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

陶渊明作为饮酒诗的代表人物,他在《饮酒二十首》的序言说: “余闲居寡欢, 兼比夜已长, 偶有名酒, 无夕不饮。顾影独尽, 忽焉复醉。既醉之后, 辄题数句自娱, 纸墨遂多, 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 以为欢笑尔。”陶渊明作饮酒诗,既不是为了借酒浇愁,亦不是为了佯装轻狂,而是为了从酒中发觉出人生的真意。古代的文人或豪放不羁,或婉约温柔,或二者兼而有之,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借景抒情、借物抒怀,借助意象抒发人生感慨。陶渊明不擅于直接抒发内心的情感,他的大部分诗作往往都运用寄托和象征的手法,在他吟咏的如飞鸟青松孤云秋菊等自然景物中常常寄寓特殊的含义,使之都不再作为简单的物象进入诗歌,而成为蕴含诗人意绪、心态的意象。下面,我们将从《饮酒》其五中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意象来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田园归家情结——飞鸟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政治混乱、战争不断,但是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社会里,文人名士往往具有崇高的理想,希望成就自己的一番伟业。然而陶渊明也不是一个例外,他和封建时期所有的知识分子一样,深受儒家治国安邦、建功立业思想的影响。“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其四)看出诗人当年不俗的情怀,其立身处世的态度是积极昂扬的。他出仕做官,是为了“兼济天下”,但是官场的黑暗是他始料不及的。因为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我国古代最黑暗、最腐败的时期:政权更迭频繁,高门钜族生活糜烂,老百姓食不果腹,衣难遮体,统治阶级和底层民众之间等级森严,差别甚大。在这种情况下,陶渊明曾经三次挣扎,最终只能望洋兴叹,寄情田园。

这种回归田园的情结,以归鸟为象征物表现得淋漓尽致。而陶渊明则常常以飞鸟自喻,“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饮酒》其四)就是以飞鸟自喻,诗人表面上咏的是失群而终归宿于孤松的飞鸟,实际上写的是经历了人生坎坷而终于归隐的自己。而在这首诗当中,诗人也是以飞鸟为象征物,“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日夕归鸟还巢,是自然生命运动的常态,而陶渊明正是在其中得到更多的人生启迪。传说上古有巢氏时代,鸟与人具有相似的栖息方式,在这种历史文化的传承中,“鸟归巢”与“人安居”具有相同的意义指向。而陶渊明向往上古社会的结构及生活方式,因此在文学艺术表现中才易将人与鸟构成象征关联。飞鸟每天来去自如,不受外界的影响和羁绊,而此时的诗人已放下一切的荣华富贵与精神羁绊,心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和自由,鸟之巢赖以栖身,陶之田园用以安神。

二、对生命的珍惜——菊花

“菊”这种植物,不仅可供人们观赏,其药用价值很早就得到人类的确认,我国最早的药学典籍《神农百草经》,在论及“菊”的药用价值时说:“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自远古至晋,经常有名士食菊、饮菊花茶、菊花酒以求健身延年的记载,屈原在他的《离骚》中就提到菊花:“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到了西晋时,黄老、玄学思想盛行,服菊养身延年已成为当时的时尚。比如晋人傅玄作的《菊花赋》说:“服之者长生,食之者通神。”陶渊明在其诗篇中也明确指出了:“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九日闲居〉并序》) 在科技落后的古代,人们就已经想到了用“食疗”来防治百病。从中医的角度看,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具有清风散热、平肝明目等功效,可以用来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眼睛红肿、高血压等病症。

当然,陶渊明爱菊,并不仅仅是因为其药用价值,更在于菊花所代表的高风亮节和人格魅力。宋代的周敦颐就曾经这样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其实花的本身并没有什么风格上的差异,花的成长、开放只与季节、气候存在着关系。但是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是比较含蓄的,我们喜欢采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我们的思想。菊花一般是在霜降节令前后开放,不与百花争艳,淡泊宁静,甘受寂寞,大有谦谦君子之风开放在深秋季节,正是严寒即将到来之时,顶风傲霜,充满了“劲直”之气纯黄之色,一尘不染,象征着圣洁高远,不随波逐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者在不经意之中,如有神助似地反映出了他本人的恬淡的人生境界和潇洒的处世风度。从此之后,人们读陶诗就会联想到菊花,见到菊花也会追念陶渊明的高风亮节。

三、对崇高人格的追求——南山

在人们的眼中,山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伟岸高大的,历代的文化名士往往喜欢访名山,在群山之间挥洒自己的文学才干。中国的名山如泰山、衡山等,都是一些文学家诗词中的“宠儿”。在群山之中,陶渊明独爱南山,南山自古以来也拥有丰富的文化意蕴。中国自古就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祝福语用于给长辈贺寿,南山象征着崇高、昌盛和长寿之意。南山的长寿之说早在先秦的《诗经》就有记载: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承。”(《小雅·天保》)这便的南山意蕴的源头之一了。陶渊明常常采菊、饮菊花酒有一部分也是为了延年益寿;归隐于南山之脚,亦或许是慕了“南山四皓”的名而来,“南山四皓”个个都是长寿之人,须眉皓白,这样的长寿也是陶渊明所追求的。

南山是陶渊明的隐居之所,其风光自然是美丽无比的,但是它亦有着自身的象征意义。沈从文先生就有一篇《“商山四皓”和“悠然见南山”》的文章 (生前末发表) ,提出南山乃指“商山四皓”并力证“并没有真见什么南山”。在陶渊明著的《圣贤群辅录》中,四皓列名其间,足见他对同是隐居者的“南山四皓”的景仰之情。但是,无论是否是真正的南山,它对于文学的意蕴却是相同的。在陶渊明看来,为口腹所役,以社会的价值标准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追逐富贵,追逐虚名,都是扭曲人性、失去自我的行为。而自耕自食,满足于俭朴的生活,舍弃人与人之间的竞逐与斗争,这才是自然的生活方式,陶渊明隐居于南山就是为了寻求这样悠然安逸的生活方式,更是为了追求恬淡宁静的人生境界。

陶渊明带给我们很多启示,他的人生经历是曲折坎坷的;他的精神境界是至高无上的;他的文学作品是内涵丰富的。从他的《饮酒二十首》其五当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陶渊明归隐之后平淡和谐的生活状态和恬淡宁静的人生境界。他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他心中的崇高理想与黑暗的社会现实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他既不玩世不恭,也非避世山野,而是在人境当中觅得一方净土,在残酷的现实当中得到精神的超脱。陶渊明在“人境”中“结庐”而居,因为“心远”,避免了车马的喧嚣,逃脱了尘世的困扰,保持了内心的宁静和谐,从而达到了淡泊宁静的人生境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心若能做到如同自然一样的宁静安逸,人本身才能做到“物我两忘”,才能追求淡泊宁静的人生境界,这对于生活在物欲横流、灯红酒绿的社会中的我们来说,不可能说不是一种借鉴和领悟!

参考文献:

1)贺新辉:《古诗鉴赏辞典》【第六卷】.

2)陶渊明:《陶渊明集》.2004年版. `

3)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史(一)》,2000年版.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卷二)》1999年版.

5)于东新:《焦灼感: 陶渊明诗歌思想的一种解读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412 30卷第6

6)方宏龙:《陶渊明《饮酒》(其五) 文化意蕴剖析

社科纵横20056 总第20卷第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285cf8771fe910ef12df8f6.html

《从《饮酒》其五剖析陶渊明的人生境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