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精华版)

发布时间:2019-08-25 10:23: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初高中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精华版)

常用阅读理解答题方法

常用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

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做好阅读理解,需要把握几点:

一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脉络。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二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去浏览所设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三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有些试题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四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五组织语言规范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啰重复,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

如何做语文阅读理解题

下表是根据《阅读试题方法详解》一书汇总出的解题技巧 

考点分类

具体题型

答题技巧

筛选信息

1.考查文章的线索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关键看文章标题,标题往往就是线索;

其次看文章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就是线索。

2.概括文章类容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用“(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样”的句式答题。

或用“ 什么+怎么样”句式组织语言。

3.考查文章的表达方式的辨析

3.本文(文中某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识别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一般题目设置在议论句和描写句上,考试时从这两方面去辨别即可。

4.考查文章所描写对象的特征

4.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优点,作用)

答案往往不止一点,需要提取。注意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这些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几点特征,找到一点特征后还要看看下面几段的相同位置,找到隐含的答题点进行概括并加工合并,避免遗漏。

5.理解文章类题

5.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是什么。

把题干带入原文,答案一般就在原文语句的附件,可以用文中相关语句作答,也可以用提取出来的关键词进行加工。

审美鉴赏

1.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1.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注意,回答不能全部照搬,需要根据文章的内容灵活套用)

2.分析文章重点字词的作用

2.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处)?

1.动词生动表现人(事)物的特点,(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形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

2.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事物)……的特点,情态(或描绘出一幅……样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赏析文章中的优美语句和段落

3.(1)文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对文中的划线句进行赏析;请说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某段在文中起何作用。

(1)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参见上面);分析修辞+修辞作用

每种修辞手法都见其固定的答题套路



(2)文章开头:引出下文;开头点名故事所描写(说明,议论)的对象;照应文章标题;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文章的中间:承上启下的过渡中用;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文章结尾:总结全文;解释全文主旨;照应前文;照应文章标题;引人深思。

注意:并不是每个答案全部写上,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套用适用的答案。

4.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4.请分析文中**的形象。(文中的**具体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从文中检索关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提取出关键词来分析人物性格,并对结果进行加工合并。

5.分析句子,段落,文章表达方式的作用

5.(1)文中划线句(某段)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2)文中划线句(某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文中划线句(某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首先分析属于何种描写手法,然后分析其作用:1.人物描写:表现了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品质);2.环境描写:烘托出了一种**的气氛,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心理)。

(2)见固定的答题套路

(3)见固定的答题套路

6.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

6.文章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分析本文的写作技巧)

表现手法:对比,象征,伏笔,照应等。每种表现手法都有其固定的答题套路。

深层含义

1.分析文章标题的深层含义

1.分析本文标题的含义

首先找出标题中的关键词语,先回答它字面上的意思,即其本意。然后联系文章的主旨,说出这个词语的寓意,便可得出其深层含义。

2.分析重点字词的深层含义

2.说说你对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首先找到词语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弄清上下句具体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所包含的寓意,即可得出答案。

3.分析文章重点句子的深层含义

3.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含义的理解

理解句子含义一般有两种解答方法:(1)将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和具体语境或文章的主旨联系起来,然后用浅显的语言表述

(2)解释这个句子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

4.联系生活实践,对文中的主旨,观点,作者的情感发表见解,或提出看法,建议等延伸拓展题。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读完本文后的启示。(谈谈你对文章的理解)

只要符合题干要求,联系文章内容主旨,有具体的事例说明,用浅显的语言表述合理,语言流畅即可。

 

表中所列固定答题套路将稍后推出。

先见为快,如:

修辞手法 比喻: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表现手法 对比:**和**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

 

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答题套路

比喻

用(事物)比喻(事物),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情态),表达了(人物)……的情感。

拟人

把**拟人话(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的情状(描绘出一幅……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

排比

使句式更整齐,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人物)……的感情

夸张

夸大(或缩小)了(事物)的大小(长度,速度,性能等),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反问

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态度(观点,情感)。

设问

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

用(什么)带(什么),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

1.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加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加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2.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对偶

使文章节奏鲜明,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表现手法

常见表现手法答题套路

对比

**和**形象鲜明的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

象征

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伏笔

对就俺要出现的**时间做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

照应

使文章结构严谨,令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故事情节)更加严密

烘托,渲染

常用来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突出主题。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29f1e9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9.html

《初中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精华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