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7-19 15:47: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4课《花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整体把握这首散文诗独特精巧的构思。

3.体会诗人运用以物喻人来寄托内心美好情感的写法,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朗读中品味优美的语言,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朗读课文,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鲜花,引出课题。(课件出示多幅鲜花图。)

同学们,一朵朵娇艳美丽的鲜花,带给我们的是美的享受。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首散文诗《花之歌》,诗人纪伯伦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在他笔下,花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了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一起去感受花的美好,花的灵性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交流资料,介绍作者。

(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纪伯伦的资料。

(2)教师简介作者。

有一位诗人,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称他“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暴,席卷了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被称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这位诗人是谁呢?他就是——纪伯伦。

课件出示:

纪伯伦,黎巴嫩诗人、画家、作家,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他的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与印度诗人泰戈尔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纪伯伦、鲁迅和泰戈尔都是推动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者。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分段并概括段意。

(1)课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讨论后归纳。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讲述了花的成长、芬芳以及凋谢。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表现了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花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精神。

三、精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读想结合,发现隐喻。

1.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全班汇报。

(1)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①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想象画面。

②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写出了自然界中循环往复的花开花落。“大自然说出来”比喻花开,“又收回去”比喻花落。

③指导朗读,读出花开花落的韵味。

(2)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①想象画面。

生:我仿佛看见绿茵茵的草地上,花朵点点,就像星星从天空坠落。

②看图片(草地上的鲜花盛开),直观感受。

③读出美的感受。男女生比赛读,用朗读把我们带到画面中去。

(3)课件出示: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

①“诸元素”指什么?

生:四季,即春、夏、秋、冬。

②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生:这句话把花比作“诸元素之女”,写出了花在冬天孕育,春天开放,夏天成长,秋天凋零的过程。

③指名读,读出花的四季变化。

(4)课件出示: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①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生:这句话写了花的功用,可以作为表达情意的礼物,也可以作为婚礼的装饰,也还可以作为葬礼的祭献。

②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花的用处。

③展示图片(花适用的不同场景及用处),引导学生感知花的作用。

④分小组比赛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4.齐读第一部分,教师小结。

这部分写花是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及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讲述了花的成长、芬芳以及凋谢。

(二)联系背景,读懂诗情。

学生阅读课文第二部分,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花的形象,然后说一说哪一个形象最能打动自己。

1.课件出示: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

(1)“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和“硕大无朋的独眼”各指什么?(“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指夜空中的星星,“硕大无朋的独眼”指太阳。)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昼夜更替的自然变化。)

2.课件出示: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1)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关键词:总是、心驰神往、从不……也不……)

(2)你能概括一下花的精神吗?小组交流讨论。

(3)指名汇报。(花的精神就是: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4)读出花向往光明、积极向上的精神。

3.师生合作,教师引读第二部分。

四、总结全文,揭示主题

这首散文诗以花的口吻,讲述了花的成长、芬芳以及凋谢,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大自然画卷,赞美了花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追求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精神。

五、表达运用,拓展延伸

1.找出阅读链接《杨柳与水莲》中想象奇特的地方。

2.以“________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等),仿写一首散文诗。

3.拓展阅读《浪之歌》《雨之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442137100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1.html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花之歌》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