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完美版

发布时间:2019-05-15 03:33: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春夜喜雨》教学实录

在全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我校从去年就尝试推行“五环节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确切的说这不是一种“教法”,而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自推行以来,它不仅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养,同时也带来了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巨大变革。

初识“五环节”,我对它并没有报以很大的热情,刚开始只是颇有些好奇,甚至是还有些排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接受了它,直到现在它成了我课堂教学的方向和灵魂。经过近半年的实践,在落实“五环节”理念上也积累了短浅经验,下面是我结合这一理念执教的一节公开课,拿出来恳请各位同仁不吝指导。

时间:2009318 上午第1

地点:十五中西校七年级 班教室

学科:语文

执教教师:

师:在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上,唐朝是最辉煌的时期,其间曾出现无数诗人。在这众多的诗人中间,著名文学家韩愈独独推崇两个人。他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我们知道是“李白”,那这个“杜”是谁呢?

生:(齐答)杜甫

师:好,我们今天就学习他的一首描写春雨的诗歌。大家对新课都进行了深入的预习,有没有主动到黑板上默写的同学

(有三位同学去前面默写)

师:学习诗歌重在朗读,在前面同学默的过程中,请大家有感情朗读全诗!

(学生大声朗读,其间老师注意观察学生读的情况作适时指导)

(学生都读了几遍后)

师:大家读得很投入,我想肯定有很想给大家作朗读展示的同学(有十几位同学举手)

生:(赵钰很有感情地读了一遍,读完后掌声一片)

师:老师暂不作评价,请咱们语文课代表郭盈利同学作点评

生:(郭盈利)她读得很好,感情很充沛,但是我觉得好像没有读出“喜”的感觉

师:那为什么非要读出“喜”呢?

生:我感觉题目是《春夜喜雨》,而且诗句中处处能体现出“喜”的感觉

师:那你能给大家读出“喜“的感觉么?

生:能(郭盈利读完后,同样也赢得了同学的掌声)

(这时又有一位同学举手)

生:老师,我觉得他俩读得都很好,但是我感觉诗歌不仅要读出感情,读出感觉,还要读出韵味来。比如:诗中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就不仅要读出“喜”还要读出春雨的那种默默无闻,做了好事还不想留名的心态

师:那看来张旭同学定能读出韵味喽

生:好的,我试试(张旭读,读得很到位,同样获得了同学的掌声)

师:看来张旭的预习很成功,他不仅认真读了诗歌,还“潜心”品了诗歌。

师:看来,读诗与品诗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认真品诗,我们才能真正读透诗歌;同样,我们也只有一遍遍去读,才能深刻理解诗的内涵,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师:理解了这一点,大家不妨试试再读几遍,看看能否找出这种感觉

(学生很投入很深情地又读了几遍,感觉比刚开始读得好多了)

师:好,三位同学已经默写完了,大家齐看,有没有错误

(都没有错误,但三块黑板上,有一位同学默的标题“春夜喜雨”中故意把“喜”写得大些)

师:看来蔡玉森同学对诗歌的把握也挺到位呀,他是在告诉我们,要重在品诗中的“喜”呀

师:好,早上我看了同学们的预习展示作业本,大家做的都很认真,下面到了大家表现的时候了,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进行展示交流

(小组内展示2分钟)

师:下面,以小组推荐的方式进行预习展示

生一:我展示的内容是: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我知道绝句共四句话,而律诗是八句话

生二:我还知道律诗是在隋唐时期才真正鼎盛起来的。律诗是每两句是一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生三:另外,律诗的颔联和颈联都是要求对仗的,并且律诗的偶句话的最后一个字讲求押韵,第一句话的最后一个字可押韵也可以不押韵

师:好,大家智慧的结晶往往会让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对于本诗的体裁,知识点,大家都        说出来了,下面我再总结一下,以便强调,有的地方你可以记一记

(老师总结律诗的相关知识)

生三:老师,我想展示的是有关作家作品的。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为国为民,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生四: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乃祖为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生五: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师:很好,大家对资料的查找很详实,这就是主动学习的精神,有了这股劲,就不愁大家学不好了。其实呀,杜甫还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写的很多诗歌都是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现状和人民的疾苦,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和批判意义。同时他心系天下黎民百姓疾苦,他有一首著名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表达了这样的志向。另外还有范仲淹的一句话也表达了这一境界,这句话是:

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很好,大家还有那些知识需要展示?

生六:我小组共同展示的是与春雨有关的诗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师:很好,这是很好的文化积累,课下请你把这些诗句写在教室左侧的小黑板上

生七:老师,我想展示的内容是我对诗歌内涵的把握,我有一个要求,我必须把它写在黑板上,这样才能讲清楚

师:那好,张旭同学到黑板上展示,他边写我们边交流我们的

生九:我想划分一下这首诗的朗读节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师:很好,朗读诗歌对于节奏的把握很重要,下面大家不妨试着用这个节奏读读,看看是不是朗朗上口

  (每位学生结合节奏划分又大声有感情读一遍,这一次读得比上一次有深度)

生十:我想展示的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诗人对春雨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与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关爱

师: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关爱,那你认为诗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了这一点?

生十:看到绵绵春雨,联想到国家的安宁,百姓的丰收,他能不喜欢春雨吗?

  (这时,在黑板上展示的同学已经把内容写完了)

生七:我认为,诗的首联是用拟人手法刻画雨景,是直接描写,是实写;诗的颔联是从听觉写到春雨的随风飘洒,滋润万物的情状,是实写;颔联是从视觉角度写了春夜雨景,是是虚写;尾联是由眼前春雨想象到春雨滋润万物后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十一:老师,不对,我认为颔联不应该是虚写,而应该是实写

师:为什么?

生十一:我感觉是这样的,但是我还说不清

师:问,大家赞同实写的请举手(举手的只有几个同学);赞同虚写的同学举手(举手的也同样只有几个同学),那看来,这种情况下很需要同学的讨论。下面小组长组织讨论

  (学生进行很热烈的讨论。两分钟后,同学坐回原位。学生纷纷举手,举手的学生达到班级人数的一半)

生十二:经过讨论,我代表小组发言。我们认为还是实写,因为颈联写了云的黑,密,不仅写出了在春雨滋润下的锦官城夜中实际景象,同时也表达出春雨下得大,下得密,表达出春雨下得令人喜的特点,所以我认为是实写。

生十三:我们小组再给王博同学补充一下,颈联的后半句话写了江上的渔火,在春雨之夜显得格外明亮,是实写了雨夜之中的江景,从侧面烘托了春雨下得大、密,下得时间之长,也写出了春雨令人喜的一面。这实际上都是实写了春夜之雨,所以是实写。

生十四:……

……

师:很好,看来大家的讨论探究是积极的、有效的;通过大家的发言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本诗的理解更深了,更透了。

(出示小黑板,上面写着:找出本诗中你喜欢的诗句,请品味赏析,说出理由)

师:赏析喜欢的语句,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生:从字词入手,尤其是一些动词和形容词,比如:朱自清《背影》中“望父买橘”的情节就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动词,强化的“父亲的背影”这一形象,传达出作者对“背影”印象的深刻,同时表达出作者对父亲的依恋和关爱。

生:从修辞入手,比如:朱自清《春》中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话就综合运用了比喻、引用、拟人三种修辞手法描绘出春风的和煦和晴柔。

生:从感觉入手,人的感觉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看看有些句子是不是写了人们的一些细腻的感觉,使诗文更真切,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比如:朱自清《春》中的“春风图”就综合运用了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把无形的春风写得具体可感。

师:好,大家总结到位,经验就是在日常的学习中积累出来的,大家的努力可圈可点。那下面请同学们结合上面同学所总结的经验,试着去品味诗句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体会。

  (给学生几分钟的思考时间,并留给学生展示的时间)

师:同学们,作者借助想象,描绘了雨后的春色,创造出一个清新、绚丽、美妙的新世界,表达了自己对这场好雨的由衷赞美,以及无比喜悦的心情,给人留下无穷的回味。让我们带着无比喜悦的心情,齐读这两句诗。

生:(全班齐读)

师:这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主要表达诗人喜悦的感情。全篇句句是“雨”,处处是“喜”,可“喜”字却一字不露,足见诗人的匠心独运。正因如此,这首诗成了吟咏春雨的名篇。尤其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两句,不仅用字精妙,还蕴涵着耐人寻味的哲理,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让我们满怀喜悦,一起赞美这及时的好雨吧。

生:(全班齐读全诗)

师:诗人一生历经磨难,饱经战乱流离之苦,如今,他终于定居成都。面对绵绵春雨,想到难得的安宁生活,他怎能不万分欣喜,不由得赞叹——

生:(全班齐读全诗)

师:知时节的好雨悄悄地、轻柔地滋润着大地。面对绵绵春雨,想到它将带给锦官城一片万紫千红的美好春景,他怎能不喜上眉梢,不由得赞叹——

生:(全班齐读全诗)

师:春雨恩泽万物,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命运。面对绵绵春雨,想到它将带给人们期盼已久的丰收,他怎能不万分激动,不由得赞叹——

生:(全班齐读全诗)

师:同学们,“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写景,是情中之景;而情,又是景中之情。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而且不着痕迹,所以使人读之悠然神往,也使得诗歌耐人寻味。

(出示四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这四首描写春天的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生:(自由朗读)

师:请大家一起朗读这四首诗。

生:(全班齐读)

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都会影响理智。一旦对发怒有了这种警醒,就不会使你因怒气而失控,也不会使你损害良好的辨别力。谨慎地驾驭情绪,就能很好地控制它。你将是马背上第一个理智的人。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胜自我。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4cb134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08.html

《春夜喜雨完美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