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八首

发布时间:2020-05-11 05:51: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格律诗八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背诵积累本课的八首诗,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  

2.反复诵读,以读促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  

4.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历史上名家辈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诗篇。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所有人都必须吟唱《诗经》中的诗句和对方交流。那时不会吟诗,意味着在任何社交场合你都无法表达自己的愿望,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格律诗八首》,在吟诵中驻足鉴赏,尽享诗意世界的馨香与美好。  

二、学习《次北固山下》  

1.诗人简介及写作背景。  

王湾,生卒年不详,唐朝诗人,洛阳人,曾往来于吴、楚间,很早就有诗名。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诗人沿长江往东,泊舟北固山下,见江南残冬风光而产生了乡思,写下了此作。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歌,这印证了“人以诗传”的道理。  

2.熟读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范读,教师朗读指导并齐读,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3.读懂品析。  

(1)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首联:诗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虽未过去,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  

全诗四联之间,互为因果,浑然一体。  

(2)这首诗哪联直接抒情?哪联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联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4.读透领悟。  

(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你是怎么理解这种感情的?  

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作者运用了雁的意象,想起了“雁足传书”的传说,使全诗都笼罩在一层淡淡的乡思的愁绪中。乡愁,是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  

(2)颈联历来脍炙人口,驰誉当时,传诵后世,请加以分析。  

这两句妙在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涵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三、学习《春望》。  

1.写作背景。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三月,春回大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长安城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而诗人与家人久别,存亡未卜,此景只能增添杜甫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2.熟读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老师范读,男、女生分联交错齐读,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3.读懂品析。  

首联: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颔联:作者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颈联: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一封家书胜过万金,“家书抵万金”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尾联: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白发,几不胜簪,这是作者忧国伤时念家所致。  

4.读透领悟。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杜甫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其中首联、颔联重在体现忧国伤时的感情;颈联、尾联重在体现念家悲己的感情。  

(2)欧阳修说:“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也。近世诗人唯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请你结合首联加以分析。  

“国”是指都城长安——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繁华热闹可以想见。但是,目前的长安,唯有山河存在,意味着繁华都城已被叛军糟蹋殆尽,剩下的只有山山水水了,春天来了,城里到处都是“草木深”,意味着人烟何等的稀少,诗人明为写景,却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四、学习《钱塘湖春行》。  

1.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写的。  

2.熟读感知。  

听录音,教师范读指导,学生齐读,读出诗歌的韵律美。  

3.思考探究。  

(1)首联中“水面初平”写的是怎样的景象?为什么说“云脚低”?  

“水面初平”写出了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略与堤平。“云脚”,指下垂的云,与湖水相连,因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显得低了,这是早春景象。杜甫有诗云“日脚下平地”,形容太阳落山;李贺有诗云“露脚斜飞湿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状。脚,有下垂义。  

(2)颔联中“几处早莺”有什么含义?为什么“争暖树”?“谁家”有什么深刻含义?  

莺是春天的歌手,几处早莺表明莺不多,如果莺多,当为“处处”。“争暖树”是说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因为余寒犹在,所以莺儿也想晒太阳,才会去争暖树。燕子是春天的信使,“谁家”犹言“某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这个动作表明燕子刚刚开始筑巢而且数量也不多。这些都暗合早春之意。  

(3)颈联中为什么说“乱花迷眼”?这样写跟诗题有关吗?  

“乱花迷眼”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唐朝时人们有骑马游春的习俗,诗人在骑马游西湖,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便产生迷乱的感觉。这样写暗切诗题中“行”字。  

(4)品味本诗的最后两句。  

这两句用抒情的方式收束全诗。略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阴里更是美不胜收,在白沙堤的绿杨阴里按辔徐行,诗人在这儿完全陶醉了,流连忘返,作者在此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  

(5)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请你说说诗人所行的游踪。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湖东的白沙堤:开头写“水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可见作者是从孤山寺的北面开始骑马游西湖;中间写游程中所见的莺燕花草;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可见至湖东的白沙堤止。  

五、课堂小结。  

诵读古代诗词,我们只有读熟、读懂、读透,才能领悟诗歌的真谛,从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因此,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感情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知其人,方能解其言”。真正地做到知人读诗,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品味感悟到此中的真意。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2.预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夜雨寄北》。 

格律诗八首》教案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宝库中,诗歌是一颗绮丽夺目的明珠,为人们一代一代所传诵,显示出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而唐代诗歌则是古代诗歌中最精彩的部分,今天,我们师生再共同解读三首经典的唐诗,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开卷有益、受益匪浅的。  

二、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写作背景。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途经扬州,与罢苏州刺史也回洛阳的白居易在扬州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作诗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以酬赠白居易。  

2.熟读感知。  

听录音,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师生共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3.读赏结合。  

(1)发挥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首联:直抒胸臆。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被贬到“巴山楚水凄凉地”,一去就是二十三载,其间苦楚可以想见。“凄凉地”和“弃置身”两句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把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之情表现了出来。  

颔联:运用两个典故,运用“闻笛赋”表达了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运用“烂柯人”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贴切,感情深沉。  

颈联:千古名句。“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诗句表明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豁达的襟怀。这联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新生事物必然要发展起来,必将取代旧事物。  

尾联:点睛之笔,点明酬赠之意,同时又与友人共勉,体现出作者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长精神”三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2)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感受诗歌的结构美。  

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自叙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悼念战友,写自己回故乡的情景,使愤激之情更进一步深化,颈联突然振起,一变前面伤感低沉的情调,显示了诗人豁达的襟怀,尾联顺势而下,以自勉、自励来结束全诗。全诗言简意深,诗情起伏跌宕,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沉郁中见豪放,堪称刘禹锡的代表作品。  

三、学习《赤壁》。  

1.找学生朗读,朗读中要流露出作者的抑郁不平之气。  

2.读赏结合。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2)赏析一、二两句。  

这两句叙事,写其兴感之由,由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在那一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被时光销蚀掉,现在被人发现了。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是赤壁战役的遗物,不禁引起了“怀古之幽情”。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东汉末年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曹操和周瑜。  

(3)赏析三、四两句。  

这两句议论,作者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影响,而是从反面落笔,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接着假想曹军胜利,东吴战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形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四、学习《夜雨寄北》。  

1.写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五年至大中九年,即公元851—855年,李商隐在东川(今四川三台)节度使柳仲郢的幕府中担任书记(相当于现在的秘书)之职。秋雨绵绵中的一天,他收到远在长安的友人(妻子)的来信,问他何时能回长安。友人(妻子)情意殷殷的千里来信,激起了诗人无限的感慨,诗人倚窗观雨景,吟成了此诗。  

2.边读边赏析。  

(1)题目中的“北”应该怎样理解?  

这首诗的诗题或作“夜雨寄内”,“内”即李商隐的夫人。也可以把“北”理解为在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为友人。  

(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这两句写出了作者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诗一开始,就摆出了不可解脱的矛盾。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两相对立。悲怆沉痛,笼罩全篇。“巴山夜雨涨秋池”,表面上看,是即景点题。但是这一景象把归期未有期的沉痛情绪,渲染得更形象、更浓郁了。独在他乡异域的巴山,秋天、深夜、夜雨的情境本身就令人伤感。尤其是“涨秋池”三字,秋雨绵绵,把池水都涨满了。诗人抓住了这一精细而又富于生活实感的画面,调动读者的想象,似乎秋池里涨的不是秋水,而是诗人难以解脱的痛苦。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何当共剪西窗烛”一句宕开一笔,从眼前想象到将来,从巴山跳脱到北方(长安),写出了诗人的愿望。“何当”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够”,照应首句“未有期”,既有热切的盼望,又有难以料定的惆怅。第四句是承“共剪西窗烛”而来,重复运用了“巴山夜雨”,它与“西窗剪烛”,组成一幅温暖的动态画面,表现了诗人对于归期的向往,对于“君”的深厚感情,这给诗中增添了欢欣感。因而他日重逢的欢乐更反衬出眼前归期未有期的痛苦。  

五、课堂小结。  

为了更好地体会诗歌艺术的丰富内涵,直探底蕴,领悟作者微妙深奥的诗心,我们应该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本节课我们着重分析诗歌的意境,希望对你们以后体会诗歌的意境有所帮助。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2.预习《游山西村》《过零丁洋》。  

《格律诗八首》教案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漫步在古诗中,我们喜欢诗中那富有韵律的语言,独特清新的意境,深刻隽永的哲理。前两节课我们解读了六首唐诗,领略到了唐诗的风采,今天我们师生将共同走进宋代的古诗苑中,与以死明志的文天祥共同吟诵“留取丹心照汗青”;同拄杖叩门的陆游分享农村生活的宁静、欢悦。让我们共同来研讨崇尚讲究理趣的宋代诗歌。  

二、学习《游山西村》。  

1.写作背景。  

陆游罢官闲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镜湖的三山乡。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对家乡淳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诗题中“山西村”,指三山乡西边的村落。诗中记叙了当地的风俗,饶有兴味。  

2.以读促讲,边读边赏。  

(1)首联渲染了怎样的景象?表现了什么?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景象,农家尽其所有来款待客人,表现了农家的淳朴、热情好客。  

(2)颔联写了什么内容?现在有何深刻含义?  

这两句写的是眼前山间水畔的景色,描绘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花团锦簇的美丽风光,记述了作者置身山阴路上,疑惑无路,忽又开朗的真实感受。这两句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困境中也往往蕴涵着希望。它给人以坚持不懈的启示,历来被人们传诵不衰。  

(3)我们中国的民风民俗最生动,请说说颈联反映了怎样的民间习俗。  

这两句描摹出一幅南宋初年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社”为土地神,春社这一天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弄箫、载歌载舞;并且这里农家的穿戴也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  

(4)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两句诗的?  

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盼望着从今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不仅写出了陆游的愿望,而且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可见作者与当地农民相处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当地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  

(5)这首诗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  

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语言生动。  

三、学习《过零丁洋》。  

1.诗歌背景。  

1279年正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船过零丁洋(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中山市南,靠海有个零丁山,山下海面叫零丁洋),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写下此诗以死言志以明志节,严正拒绝。张弘范见诗,“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2.熟读感知。  

教师范读,点名读,读出诗歌中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  

3.读透领悟。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全诗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作者的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大义凛然的高尚气节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1)首联渲染了怎样的景象?表现了什么?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景象,农家尽其所有来款待客人,表现了农家的淳朴、热情好客。  

(2)颔联写了什么内容?现在有何深刻含义?  

这两句写的是眼前山间水畔的景色,描绘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花团锦簇的美丽风光,记述了作者置身山阴路上,疑惑无路,忽又开朗的真实感受。这两句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困境中也往往蕴涵着希望。它给人以坚持不懈的启示,历来被人们传诵不衰。  

(3)我们中国的民风民俗最生动,请说说颈联反映了怎样的民间习俗。  

这两句描摹出一幅南宋初年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社”为土地神,春社这一天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弄箫、载歌载舞;并且这里农家的穿戴也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  

(4)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两句诗的?  

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盼望着从今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不仅写出了陆游的愿望,而且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可见作者与当地农民相处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当地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  

(5)这首诗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  

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语言生动。  

三、学习《过零丁洋》。  

1.诗歌背景。  

1279年正月,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山(在今广东新会南海中),文天祥被押解同行。船过零丁洋(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中山市南,靠海有个零丁山,山下海面叫零丁洋),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文天祥写下此诗以死言志以明志节,严正拒绝。张弘范见诗,“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2.熟读感知。  

教师范读,点名读,读出诗歌中的忧国之痛和愿死国难的满怀豪情。  

3.读透领悟。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全诗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作者的忧国之痛和愿意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大义凛然的高尚气节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55302b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1b.html

《格律诗八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