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小羊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
谕兴九年制学校陈昕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记叙了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最终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通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借助对话与写狼三次找碴儿和小羊两次据理申辩,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揭示寓言的寓意。【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大都来自农村,且大都是随父母在外打工的子女。他们对“羊”这种动物的特性可能有所了解,但对“狼”这种动物有哪些属性还不甚了解,或者说了解还不深。二年级的孩子,阅读篇章还处于起步阶段,他们理解课文的能力较弱。像文中的“找碴儿”“背地里”、“上游”、“下游”、“倒流”等词语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狼”在文中不仅仅指动物狼,还蕴含着像狼一类的坏人;“羊”在文中也不仅仅指动物羊,也指像羊一样的软弱、不敢抗争的人。如此的深刻内涵,让孩子们理解难度很大。为此,教者要善于采用多种手段,启发学生感悟、理解。【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2.正确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在本课中的意思。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它们是不讲道理的。【教学重点、难点】1.读准字音。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是狼三次找碴儿的经过。3、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看看谁来了?(课件出示喜洋洋和灰太狼图片),灰太狼整天想着干什么?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狼和一只小羊,想知道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狼和小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注意把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要找拼音宝宝帮忙呦?1、检查生字。
1)认读生字,指生读,领读
2)出示带拼音的生词,学生自由认读。指学生认读;指学生教学生读;再指生分组读。3)去拼音认读。
指学生读;男女生认读;指定顺序抢读。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生说。(三)诵读感悟
同学们,这件事发生在哪里?指生读第一自然段。
狼为了吃掉小羊,是怎么做的?(故意找碴儿。)我们来看看他第一次找了什么碴?1.学习第2自然段。板书:故意找碴儿。
理解:找碴儿。(没事找事,故意成心。)2)谁把狼找碴时说的话读一下,注意标点符号。
“!”想用歪曲的事实,恶人先告状,读时用肯定的语气。“?”读出问句的语气。
指生读过渡语:小羊听后怎样?为什么会吃一惊?读第3自然段。2.学习第3自然段。1)指名读。
想:小羊听了狼的话后态度怎样?(温和2)投影。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这句话什么意思?(表示强调不会把水弄脏。
想一想:他们俩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
谁能上来指一指,哪里是上游,哪里是下游?(讲解上游、下游,倒流)
3)指导读。

小羊说话很温和,我们读的时候应该缓慢些。试读,指名读。4)分角色读23段。
过渡语:狼第一次找碴儿失败,他放弃了吗?态度有什么变化?又找什么碴了?
4.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第45自然段。1)自学。
思考:狼第二次找了什么借口?小羊是怎样回答的?用直线划出狼说的话用曲线划出小羊说的话。
理解:气冲冲: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背地里:在背后,不是当面的。啊:表示惊讶。学生回答,老师板书.4)指导朗读。
“气冲冲”地说,要读出蛮不讲理的语气。小羊的样子“可怜”急得“喊”了起来,并且称呼“亲爱的狼先生”要读出认真申辩和害怕的语气。
过渡:狼两次找碴儿想吃掉小羊,都被小羊理直气壮地反驳了,狼不甘心,第三次又找什么碴儿了?学习第6段。5.学习第6自然段。1)指名读。

2)想:狼第三次找了什么借口了?它又是怎样做的?(先是骂小羊,又找的借口是:“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狼这时是: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并且向小羊身上扑去。)理解:
嚷:喊叫的意思。3)指导读:要读出狼凶狠的样子。试读,指名读,全体读。(三)发散思维,继续想故事。
狼向小羊扑去,结果怎样呢?请同学想一想说一说。
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羊脱险吗?5、总结。
狼想吃掉小羊,三次故意找碴儿,无中生有,没事找事,小羊虽然温和善良,据理力争,但毫无用处。通过这个寓言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
课件出示:名言。学生读一读。6、分角色朗读全文。
师生分角色读;学生男女生分角色读。(四)指导学生书写1、出示:狼,学生认读2、学生书空笔顺。

3、观察:应注意哪个地方?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5、学生练写一个,教师巡视。6、学生作业展示,其他学生评价。(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为自己有进步吗?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与反思

富民县永定镇小郑兆红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2、能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小时候,我们都听说过《狼来了》的故事,谁能告诉我,狼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板书:谁能告诉老师,羊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板书:一只凶恶

的狼和一只温顺的小羊碰到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板书:和)结果怎样?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二、学习课文
1、课件演示,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认真听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初步熟悉课文的内容。然后让学生简单说说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读全文,学生边听边思考:狼到底想干什么?(板书:想吃)狼想吃小羊,想到怎样的程度呢?课文第二节有个词儿,谁能找出来?能换成别的词吗?就是说,还可以说成怎样想吃小羊?
狼这么想吃小羊,他会怎样想呢?狼心里是这样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样呢?课件演示。从狼的样子和它心里想的,说明狼非常想吃小羊。狼是个专做坏事、非常残忍的家伙,他打算怎么吃小羊呢?
3、小声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什么叫找碴儿?故意找碴儿是什么意思?这说明狼是很狡猾、很阴险的,谁把狼第一次找碴儿的话读一读?(注意读出狼说话的语气)
狼第一次找碴儿后,小羊说了几句话?第一句是什么意思?(反问句)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读三自然段,同桌互相讨论讨论。
课件出示当时的情况,让学生观察清楚羊所在的位置,让学生理解:狼在上游,即使小羊把水弄脏也根本流不到狼那儿去;而且,小羊先到,狼后到,可见狼是故意找碴儿。指导朗读。
4、狼第二次找的什么碴儿?读读第四自然段。狼对小羊的谈话有道理吗?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读读第五自然段。抓住几个关键字理解:去年、听说等,而且小羊去年还没有生下来。
5、读第六段,思考:为什么狼不再争辩了?狼说不过小羊,毫无道理,但它还是龇着牙逼近小羊,要吃掉小羊,说明了什么?练习朗读,注意读出狼蛮横不讲理的语气。
三、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1、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我应该有什么样的语气去读狼和小羊的对

话。
2、具体指导,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分组练习)3、找出读得较好的同学,上台表演。
四、小羊将得很好,让狼得不到半点便宜,但狼还是要吃小羊,这说明了什么道理?今后我们遇到像狼这样的坏人,光向他讲道理行吗?(板书:只讲道理是不行的)五、作业
狼扑向小羊,要吃它,小羊甘心情愿让它吃吗?结果怎样,你能不能接着往下说一说,给故事编一个结尾,好么?编好后,再试着写下来。

教学反思:
《狼和小羊》选自《伊索寓言》,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力争,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课文对于学生来说,一点儿都不陌生,孩子们老早就知道,也能流利地讲下这个故事,而本文作者的目的不仅仅只是让孩子会读这个故事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能通过读,明白道理:像狼一样的坏人,它的本性是凶残的,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种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可是怎样让孩子明白呢?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朗读。所以整个教学环节,都是围绕朗读展开的。在揭示课题后,直奔课文的两个主要人物,“狼”和“小羊”在你的印象中,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这一问题既激起孩子原有的感情基础,又激发孩子的爱憎之情,同时也为理解课文作了铺垫。个教学过程,紧紧扣住“找碴儿”这个关键词。首先,理解“找碴儿”就是“找借口,找事”的意思,那么“故意找碴儿”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故意找借口、故意找事”的意思,”谁对谁故意找碴儿?(狼故意找碴儿),“一共找了几次碴儿?”“每次它都是怎么找碴儿的?”问题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既让二年级

的孩子易于理解,又能让学生更清楚认识到狼的本来面貌,狼故意找碴儿就是想吃掉小羊。狼是凶残的,蛮横无理的,狡猾的;小羊的温和善良,与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故事中的对话最能体现两者的特点,因此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我又组织了分角色朗读课文,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58f90d8ce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4.html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