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教案及练习(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3-03-31 22:01:1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体会作者在对比中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2.学习运用举例,类比等方法说明深奥的科学事理。
3.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二、重点、难点:《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2.体会科普文章的简练、缜密、生动的语言。3.增强科学意识,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生物入侵者》
1.了解与生物入侵者相关的知识。
2.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说明要点,体会文中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揣摩语言。3.培养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环境而努力。三、新课讲解:
(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1.字词:
遗骸(hái):遗留下来的骨骸。
蟾蜍(chánchú):一种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褶皱(zhězhòu):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潮汐(xī):原指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而产生的水位定时涨落的自然现象。这里特指海潮。
追溯(sù):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地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中,仙女穿的仙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2.《恐龙无处不在》

通读初知:
1)这篇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这是一篇科普论文)2)段落结构: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第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深入剖析:
1)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
◆“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用人们常见的青蛙和蟾蜍来举例,体现了科普作品语言浅显易懂的特点。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通过看地图证明南美与非洲的相离,更使人信服,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
2)课文中多处使用了设问句。这样既将中心内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读者感到非常亲切,如面对面交流。
◆“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引出恐龙如何到另一个大陆的问题。◆“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引出板块构造理论。
3)采用多种说明方法进行说明,引人入胜。◆举例子,说明具体真切易懂。
为了说明不仅南极大陆有恐龙化石这一说法,列举“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列举“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的事实,说明南极不止只有恐龙化石,还有别的。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6824e8625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f7.html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生物入侵者》教案及练习(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