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解析

发布时间:2016-11-08 23:21: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毛泽东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解析

毛泽东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解析

飞旋的草帽

原词(写于1957年5月11日)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是一首感情真挚的词,用的是游仙体①,故名《蝶恋花·游仙》,正式发表时,词题改为“赠李淑一”,后又改为“答李淑一”。是毛泽东就李淑一②索要早年毛写给杨开慧的词③及李淑一《菩萨蛮》④一词而作的答复。

以格律论,这首词并不完美,下阙出现了转韵,单调变为双调⑤。但就阅读(或朗诵)而言,这一缺陷似不明显。作者也曾在1958年12月的“作者自注”中说:“上下两韵,不可改,只得仍之。”“不可改”,一方面说明毛泽东不因韵害意,势在“破格”,一方面也看出毛的豪气与霸气,以他当时的地位,不做出些“破格”的事似不符合他的身份和所要表达的某种态度。当然情绪所至,正当其需是第一位的,现在的表达确实很到位,所以我们也就“只得仍之”了。这是毛词中唯一的上下阙不同韵的词。毛泽东宁愿转韵也要用蝶恋花这个词牌,可见其情之所向。毛泽东曾把杨开慧比作“杨花”,他用《蝶恋花》这个词牌是很有深意的,他把自己比作了一只蝴蝶。

这首词的写作,杨柳二字的巧遇可能是毛泽东的灵感之源(我自己认为毛泽东写此诗的灵感就是源于杨柳二字。诗人的灵感除了环境的触动,很多时候就是这不期而遇的巧合触发的)。词里面出现了四个人物,两男两女。两个是具体的,两个是虚幻的。如果我们把这四个人物一一对应,那么吴刚有指毛本人的意象(尽管作者称自己不在内⑥,我认为那只是怕自己的形象与神仙打架引起一些人的不安罢了),而嫦娥则有李淑一的意象。这样,在我们的面前就会呈现出这样的画面:杨柳二人的魂魄扶摇直上,抵达月宫。那里两位活着的“仙人”摆酒起舞,迎接他们的到来。“吴刚”的情意绵绵,“嫦娥”的寂寥思念,都在这相逢之时变成无尽的眼泪,洒落人间。更有仙人将人间的巨变告诉逝去之冤魂,这种悲情更是无法言喻。

在宣泄情绪之时,不难看出作者心境。“泪飞顿作倾盆雨”写出的不仅仅是杨柳二人的喜悦与悲情,也是活着的人对杨开慧和其他英烈的追思,更有毛对自己其他亲人们接二连三地牺牲的懊悔、歉疚、思念和对敌手的仇恨。大好河山已在手中,而自己的至亲却大都长眠地下,唯一的希望---自己的长子毛岸英也在不久前葬身异国他乡。作为一个正常的人,能不

痛心疾首吗?所有这一切都化作倾盆之泪雨滂然而下,应该是作者写作此诗时最真实心境。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虽然毛泽东把牺牲看作一种豪情,但内心中,亲人的逝去是他一生中挥之不去的伤痛(这在我的《十月怀想》里也提到过)。这种情结左右了他的晚年性情,也左右了他一些不可思议的举动。

毛泽东为什么不给李淑一要的那首《虞美人》而重新写此诗作答呢?只要仔细读一下那首《虞美人·枕上》就明了了。毛曾把此手稿交给自己的警卫张仙朋,并对他说:“我喜欢有英雄豪气的,你也应当有雄心大志,要英雄气壮,不要儿女情长。”后来也与言李淑一:“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罢。” 是毛泽东真的没有儿女情长吗?不!只是碍于他自己的身份和当时举国的氛围,不便表露罢了,而李淑一的信给了他一个契机。从那首婉约的《虞美人》里我们看到了毛泽东真情的流露,我们也从这首《蝶恋花》中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他的儿女情长,只是转借了“仙人”来表达,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奈。《蝶恋花·答李淑一》是一篇游仙体的豪放而又婉约的词作,符合其本人“偏于豪放,不废婉约”的自认风格。

纵览全篇,作者运用赋、比、兴,勾画了仙境中的情与景,感天地,泣鬼神。不愧为一力作,在毛泽东诗词中是少有的以情动人的篇章,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读它时,最好剥离开政治的因素,还作者以凡人的本来面目。

全文解读,我们一句一句来。

第一句,直陈所要说的事情,也为下句埋下伏笔,用韵第十二部仄声【二十五有】。这里用“骄杨”而非“娇杨”意在强调刚强坚贞,而非娇柔。毛泽东评析说“女子革命而丧其元,焉得不骄?”(“丧元”即丢脑袋)。

第二句,承上,将杨、柳两个姓氏双关,比作杨柳,因两个人都已逝去,诗人希望他们能随着杨柳的飘舞,飞上九霄,进入仙境。重霄九,即九重霄,天的最高处。我国古代神话认为天有九重。这里为了合律,倒置了。毛泽东还在此句回答了烈士的去处问题,因为李淑一词中有“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句。

第三、四句,问那吴刚你用什么迎接两个英魂?吴刚别无所有,只有醇香的桂花美酒可以用以招待了。中秋喝桂花酒的习俗来自于吴刚伐桂的传说。传说吴刚总是辛勤伐树,但是那棵神奇的桂树却生机如故。桂树每临中秋馨香四溢,只有中秋这一天,吴刚才能稍事休息,此二句就是出自这一典故。有评论说“桂花”是贺子珍的小名,作者在这里是在隐晦表达与贺子珍的美好感情,我对此不敢苟同。

杨与毛的情感应该是纯洁的,毛曾经说过“开慧之死,百身莫赎”这样的沉痛语,可见感情之深。因此在这里把第三方扯进来是不合适的,也不是作者的初衷。吴刚身边就是桂树,它开桂花,桂花就是可以出酒,如此而已。

第五句,嫦娥在月宫里舒展宽广的衣袖,载歌载舞的样子,描摹出仙境的空旷飘渺。为下句做铺垫,就如一个领舞者。也从另一个角度暗点李淑一在丧夫之后的心情。

第六句,嫦娥的舞步带动了万里长空,与之一起为逝去的忠魂献舞,仿佛周围的空气都在与舞者共同呼吸。场景很大,符合毛诗一向风格。从此句转韵至第四部仄声【七麌】,一直到第八句。用字“舞、虎、雨”。

第七、八句,听到仙人告诉他们,人间已天翻地覆、人民得到解放,烈士忠魂顿然泪流如雨。不光是忠魂落泪,活着的人亦为之落泪,且尤过之而无不及(原因见上文)。 “忽”字来得突然,也让后来的“雨”来得突然,诗人是要在这急速的情境变化中让人的情绪从紧张到放松,一泻千里,从而打动人心。“飞”字着意刻画出哭得淋漓酣畅、居高临下。在地面上说“泪飞”有点矫情,而在天上“泪飞”则再合适不过了。“顿”字与“忽”字呼应,极言其快而突然,让压抑已久的情绪突然间爆发,以获得最大的共鸣效果。

用字:

(名词):杨、柳、酒、吴刚、嫦娥、袖、魂、虎、泪、雨

(数词):九、万

(动词):失、扬、上、问、有、捧、舒、舞、伏、飞、作

(副词):何、所、且、曾、顿

(形容词):骄、轻、重、寂寞、广、长、忠、倾盆

背景资料 :

①游仙体主要是指游仙诗,游仙诗,古代借歌咏仙境以寄托作者思想感情,抒发情怀志向之诗。其特点如下:想像力丰富、华丽的词藻描写洞天福地、神府仙界,神仙的传奇故事和人神交往,或修仙者的灵异、感悟等,曲尽幽妙,引人入胜。游仙体是文学创作中的语言技巧,其形式主要以游仙诗出现。但游仙诗不能全面解释游仙体,因为游仙体是对语言情感的一种表述,可以包含除游仙诗外的所有与游仙有关的内容。

②李淑一: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师,于旧体诗词很有素养,杨开慧的好友。柳直荀:李淑一的丈夫,一九三三年在湖北洪湖战役中牺牲,毛泽东20年代曾经共事的战友。

③毛泽东《虞美人·枕上》: 堆来枕上愁何状,/ 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 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 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 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④李淑一作《菩萨蛮》: 兰闺索寞翻身早,/ 夜来触动离愁了。/ 底事太难堪

,/ 惊侬晓梦残。/ 征人何处觅,/ 六载无消息,/ 醒忆别伊时,/ 满衫清泪滋。

⑤蝶恋花格律:双调,上下片同调,押仄声韵。共六十字,前后片各四仄韵。正体,上下阕第四句尾三字可以用“仄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⑥一九五七年春节,李淑一写信给毛泽东,谈她读毛诗的感想,附了一首她听到柳直荀牺牲时写的词,并索要毛泽东纪念杨开慧的诗。毛泽东回信,“淑一同志:惠书收到了。过于谦让了。我们是一辈的人,不是前辈后辈关系,你所取的态度不适当,要改。......大作读毕,感慨系之。开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写了吧。有《游仙》一首为赠。这种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内,别于古之游仙诗。但词里有之,如咏七夕之类。”

⑦嫦娥:神话中月亮里的女仙。嫦娥是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羿从西王母那里求到的长生不死药而飞入月中。《后汉书·天文志》注,“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

⑧吴刚:《酉阳杂俎》称汉朝西河人吴刚,学仙犯错,被罚在月宫砍桂树。树高五百丈,刚砍过的地方立刻长好,因此他一直在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68e4e1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90.html

《毛泽东词蝶恋花答李淑一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