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定势与作茧自缚

发布时间:2019-11-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
思维定势与作茧自缚
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 郑定华(353000

用老眼光看新问题,难免陷入尴尬的思维境地。阿西莫夫的故事,就是极其生动的一例,发人深省,现将它转录于下:
阿西莫夫是美籍俄国人,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
阿西莫夫从小就很聪明,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得分总在160左右,属于“天赋极高”之人。有一次,他遇到一位汽车修理工,是他的老熟人。
修理工对阿西莫夫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确。”阿西莫夫点头同意。修理工便开始说:“有一位聋哑人,想买几根钉子,就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食指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拳做出敲击的样子。售货叫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了头。于是售货员就明白了,他想买的是钉子。
“聋哑人买好了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九,请问:盲人将会怎样做?”
阿西莫夫顺口答到:“盲人会这样——”他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 听了阿西莫夫的回答,汽车修理工开心地笑起来:“哈哈,答错了吧!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他干吗要做手势的形状呀?”
阿西莫夫只得承认自己的回答是很愚蠢。而那位修理工在考问他之前就认定他肯定要答错,因为阿西莫夫“所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聪明”
这个真实故事浅显明白,但揭示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一旦进入思维的死角,智力就在常人之下。
阿西莫夫的错误耐人寻味,而修理工的看法更值得我们好好反思“因为阿西莫夫‘所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聪明’,言下之意:受教育多了,条条框框就见得多,日久天长,养成习惯,思维就容易受到左右,形成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就像一把双刃剑,具有极其鲜明的两面性:
正面意义:在学习或者工作中,人们学习了新的知识或经历了新的工作,这时,思维定势
1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
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巩固知识,形成宝贵的经验。而不断丰富的人生经验与知识经验是一个人成长的阶梯,也是一个人从事创新思维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思维定势对一个人的学习与成长,它功不可没。
反面意义:凡事都要适度,所谓“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正说明了这个道理。人们一旦拥有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和工作经验之后,如果不勤于反思、多方面思考,不深入实际、因地制宜,仅凭老经验旧知识,“倚老卖老”,就容易成为思维定势的“俘虏”。思维定势过度,必然起反作用。这时,它往往会导致人们墨守成规,阻碍创新。

一个人,无论是学习还是从事某种工作,日积月累,都会形成经验、养成一定的习惯、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如果面对的是熟悉的学习内容或工作内容,这种经验、习惯与方式有一定好处,它可以让我们轻车熟路,事半功倍。但如果要有创新,这种既有的经验、习惯与方式就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用老眼光看问题,就不会有新发现!
在我国,“狐假虎威”的故事家喻户晓,代代相传,人云亦云,都说狐狸狡猾,欺骗了老虎。可有谁替狐狸想过,这是它进行自救的合情合理的办法,有谁想过,在这危机关头,狐狸表现出了临危不惧、沉着冷静的坚强品质和善于灵活应变的聪明才智,它急中生智,想出了逃生的好办法。一个只有5岁的小男孩想到了,令我们这些很有知识的大人都感到汗颜不已。
可见对于思维定势的作用,要十分注意趋利避害。 请思考下面两个案例: 1.他们为什么出错?
某校高三在一次数学测试中,试卷上有这样一道判断题:“若函数y=ax2+bx+c的图像在x轴的上方,则b24ac<0。教师在阅卷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此题栽了跟斗,个别班级几乎全军覆没。
这道题考查的知识并不复杂,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所需的知识应该是绰绰有余的,按理说,多数学生应该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但为何会有如此多的学生认为它是一个真命题呢?
学生的错误与阿西莫夫的错误如出一辙,是思维定势:天长日久,学生对有关二次函数的知识的形式化认识在头脑中根深蒂固了,结果以貌取题。
2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
其实函数y=ax2+bx+c不一定就是二次函数,它可以是一次函数,还可能是常数函数。比如当a=b=0c=2时,y=2,这是一个常数函数。
2.草坪“事件”
有一所学校,在2000年上半年的一段时间内,政教主任反映一些学生无视校规校纪,经常践踏图书楼前的草坪。政教处先是用情感语劝告“请爱护草坪”,再是在情感语后面加上警示语戒告:“违者严肃处理”。可惜,有些学生仍然熟视无睹,照样穿梭其间,为此,政教处伤透了脑筋。该校校长一听,长官意志就上来了,责令政教处排出值日生加强管理,一段时间也不见了擅自闯关的学生。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值日生到位不及时,管理松懈,还是让好多学生钻了空子,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校长让行政人员出主意,有的怪学生缺乏公德意识,要加强处罚力度;有的建议增加值日教师,明确岗位职责。
校长总觉得这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经过实地查看,发现学生所践踏是去食堂用餐的最佳捷径。因为学生贪图的是少走弯路,少耗时间,满足时效心理,于是,校长决定:干脆铺一条路出来,给学生行个方便。有了捷径可走,学生践踏草坪之事就再也没有发生了。
反思这个教育例子,我们发现教育的错位:
本来,学生走捷径的愿望合情合理,应该得到尊重,但一开始却被管理者忽视了。 管理者在铺路之前所制定的各种教育措施,是建立在这样一种认识的基础上:学生践踏草坪,就是他们的错误,所以管理者只想到从学生方面找问题,没有人去反思学生在这件事的行为背后是什么?学校的工作有无疏漏?所以只能采取被动的封堵罚的办法。
这也是一种定势——教育的思维定势。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育学生不能仅从学生身上找问题不找合理性。教育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会形成牢固的教育的思维定势,教育者应该经常地反躬自省,从学校管理,自身工作等方面查原因找不足。因为这是突破教育思维定势的必经之路。
这个例子,还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教育学生最好的办法不是被动的封堵罚,而是疏导,疏导是主动的,其作用往往比被动的堵与防来得更显著、更长效。
突破定势,这几乎是一切想有所作为的开拓者必不可少的作风之一。只有突破了定势,你
3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
才能想人所未想,经人所未经,见人所未见,成就一番自已的事业。
对于从事教育教学的每位教师,何尝不是如此呢?

4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693a5d124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0.html

《思维定势与作茧自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