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香识女人的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11-13 04:58:2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闻香识女人的观后感
闻香识女人的第1
畅快淋漓的音乐,飘逸洒脱的舞姿,娇艳如花的美女,共同普成了一曲震撼人心的探戈。
第一次看影片时,对于早有耳闻的这段探戈并没有留下想象中那样的冲击,可能是因为期许太高了吧,反而对最后的那段演讲印象深刻,感动不已。然而,当再次重看影评时,却没有忍住,来回连续的这段魂之舞看了三遍。经典就是这样品出来的啊。
PorUnaCabeza,不得不佩服创作这首舞曲的阿根廷探戈无冕之王Gardel,这首曲子,从慵懒的略带幽默的口吻开始,转而呈现激情四射的感觉,时而委婉时而激荡,错落有致,刚柔并济,可以说是这曲探戈的灵魂。艾尔在此处更是将他的精湛演技发挥到了顶峰,随性、洒脱、狂放不羁、自信而骄傲,身处黑暗的他用自己的心灵带着怀中的女子共舞了这段演绎他内心的探戈。
范克其实是一个矛盾的人,他让我想到《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和《情深深雨蒙蒙》中的陆振华,一样的怪脾气,有着军人的骄傲,带着属于军人特有的气质,刚正不阿,喜怒无常,夸夸其谈。然后他们的本质都是好的,善良、正直、勇敢,这样的人让我们又爱又恨。开头查理和范克刚刚接触时,对于查理遇到这样一个看似蛮不讲理、骄傲自负,怪毛病一大堆的人,我表示深深的同情。可是,不知是他跳的那支舞使我震撼,是他开着法拉利在街道上奔驰的风姿使我佩服他的勇气和洒脱,亦是他拿着手枪自杀前激动的说的那句“whatyouknowaboutpain?”癫狂的吼着“Iaminthedark”使我对他感到同情,还是最后他在听证会上慷慨激昂的演说让我对他感到钦佩,就在不知不觉中,


我爱上了艾尔饰演的这个骄傲固执敏感富有同情心的男人。
都说《闻香识女人》,其实识的是男人,真的是一点没错。
“Nomistakeinthetango,notlikelife,simplethat’smaketangosogreat.Ifyoumakemistakeortangodownjusttangoup.”无意的一句话,却道尽了范克多少年来心酸苦楚,是啊,探戈跳错了可以重来,可是,人生呢?却再没有回头重走一遍的路了。我不知范克有多少个夜晚因为悔恨无法入睡,有多少次承受不住在内心的煎熬而谴责自己当初的愚蠢,可是,即使如此又能怎么样?如果不是用骄傲和自尊的外衣来遮盖住自己内心的煎熬,维护他作为军人的尊严,或许,在他得知自己瞎了的时候就会选择离开了吧。这么多年过来了,他受尽煎熬,从而策划了这场彻底解脱的自杀,只是单纯的希望能死在这座他熟悉的纸醉金迷的城市,在死前能最后见一面从小相依的兄长。我想,范克去哥哥家吃饭的动机绝对是善意的,不欢而散的结局绝非他所愿,只是,他不知道怎么去表达,他的曾经不容许他放低自己的身架,无论那个曾经是辉煌还是不堪回首。
范克说道“给我一个理由”
我的心里在那答案揭晓的那几秒钟内疯狂的想着,什么样的理由能够让疯狂的范克此时冷静下来,放弃自杀的念头?
是赞扬他的英武他当年的雄姿,抑或是向他灌输人生只有一次必须珍惜的哲理,还是……
答案揭晓的那刻,我懵了,然后我笑了


“你跳探戈和开发拉拉,帅极了”
多么精彩的答案,简单却真诚,让范克放下了抢,拿起了希望
难以想象,如果没有查理的出现,范克最后会变成什么样?也许并不一定会走向灭亡,但至少不会获得新生。
“你搞砸了,又怎样呢?人人都会犯错,你该勇往直前啊”这话是说给范克听,还是说给查理自己听的呢?在朋友与前途的抉择中,该如何抉择,在哈佛通行证的`面前,在当初口口声声宣扬着讨厌背叛要讲义气不让父母插手的朋友却最终躲进了父亲的羽翼下的现实面前,查理始终拥有着一颗最纯洁的心,“hewon’tsellanybodyout…tobuyhisfuture!Andthat,myfriends,Iscalledintegrity.That’scalledcourage.Nowthat’sthestuffleadersshouldbemadeof.”
两个不同年龄段,拥有着截然不同的背景、性格、人生观世界观的人,因为一场邂逅,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了一起,最后的最后,两人彼此都接纳了对方,并且从彼此的人格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意义。查理的天真和真挚的品格让绝望中的范克感觉到了人性中的温暖,让他打开了一直封闭的心门接纳这个世界美好的东西——感情。电影的结尾,中校回到侄女的家,早已不见当初那个性格暴难以相处的军人,只是一个享受着天伦之乐,和自己侄女的女儿打成一片的老叔叔,与影片开头辉映,形成了对比。中校的内心从以前的浮华中走出来转而让人性的真情所充实,他找到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和意义。这不是我们一直都在寻找的吗?人生中最重要的不是外在的辉煌而是内心的那种天真纯真的感情。中校因为双眼失明而失去了自己认为的生活,但是他学会了用心去生活,原来他真正想要的不是那浮华庸俗的生活,而是一种自由、一种温暖和最重要的感情。


在一部作品里把迥然相异的两个人用一个偶然事件串起来,使其原本平凡的人生迸发出绚丽的火花,这是艺术家们屡试不爽的手法。影片《闻香识女人》的高明之处不仅体现在故事结构上的精巧,其中,对人性入木三分的刻画加上对人格中最真挚最纯净部分的讴歌使它不象是一部电影,而更象是一则都市寓言!
要说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融是最难表现的,何况影片中的两个主人公原本就分处不同的人生阶段。并且,对命运的感悟也是天差地别。让这样两个人携手人生,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剧本不行、缺少了演技超凡的演员更不行。阿尔.帕西诺在本片中魅力四射的表演堪称典范。翻看浩如烟海的电影史,你很难找到比这个更复杂的角色了。暴戾、自负、抑郁、好色、正直且富于同情心,不仅如此,角色生理上的缺陷也极大地制约了演员对情感的表露。因为那意味着被迫关闭一扇心灵的窗户。然而,所有这些都未能限制帕西诺的发挥,反而成全了一个精彩纷呈的表演空间。当我们再次回味影片中范克拥抱理想时的兴奋与不堪重负时流露出的苍凉和悲怆以及两种情感间顺滑、自然的过渡,你不得不对大师超凡的功力折服。在影片《闻香识女人》中,阿尔.帕西诺再一次用厚积薄发、张力十足的表演塑造了一个足以彪炳史册的角色。
不得不说这是一场美丽的邂逅,带来的不是庸俗的爱情,却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友情,挽救了一条生命,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演绎了一段绝美的从“毁灭”到“重生”的过程。
闻香识女人的观后感第2
阿尔?帕西诺的表演是电影成功的保证。不论叫弗兰克?史雷德还是法乌托斯,这个男人都很难用笔墨形容。他是一种精神,一种难以名状的激情和痛苦的混合。他会突然大笑,仿佛是一种宣告又像是一种嘲弄,在你还没回过神的时候这笑容便立刻消失在空气里。喜欢他的人会非常爱他,讨厌他的人也会对他不屑一顾。


弗兰克在阿尔?帕西诺的演绎下魅力逼人,这种魅力几乎盖过了人物的痛苦,这种魅力让痛苦都变得甜蜜。他对于女人的吸引力就像唐璜,只不过他不用傻兮兮的在人家窗下唱小夜曲,只需要动动鼻子,她们就会像蝴蝶一样飞过来。他还赋予人物标志性的大喊:“Hu-Ah!”这就是他对生活开炮的子弹。不同时刻,这句大喊有不同的含义。它可以是一种嘲讽,也可以是一声哀鸣,更可以是一句欢呼。简单的词汇都被帕西诺诠释的丰富感人。至于那场酒店大堂的探戈舞更是电影的神来之笔,也让电影更像一个人人都向往的美梦。虽然这削弱了故事的真实感,但这并不会减弱电影带给人的启迪和震撼。因为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影片传达的一种精神。
乔瓦尼?阿尔皮诺在书的结尾这样写道:“尽管周围是一片黑暗,在今后的年代中他不得不在这片黑暗中点燃打火机照亮,不得不伸出竹竿探路,他在这样的黑暗中嘲笑人、冒犯人,他在这样的黑暗中依然喝酒,那么,即使是最困难的生活也依然是生活,依然是他的生活,是我的生活,是我们所有人的生活,是所有那些能够承认生活、接受生活和经营生活的人的生活。”
无论生活的面目是温顺还是狰狞,我们都需要为我们的选择、要走的道路,想要追求的目标做出努力。而死亡永远不能成为逃避的借口和途径,活着需要有比选择死亡更大的勇气,承担责任的勇气。
闻香识女人的观后感第3
大多数为生存忙碌的人是不相信奇迹的。那是只存在于书本或者遥远梦想中的奇葩,当年天真的孩子逐渐长大,他们便不再做梦。如果人们看不见奇迹,他们便不再留有梦想。就像瞎了眼睛的金丝雀便不再歌唱一样。


在电影“闻香识女人”中,剧本的改编弱化了弗兰克?史雷德中校的缺点、压抑和阴暗的一面,他虽然险些败给生活,却仍旧是一个勇敢的斗士。他对女人的喜爱与对气味超越常人的判断力让他更像个魔术师,创造奇迹的人。他对世界的仇视与热爱同在。而他的原型,意大利作家乔瓦尼?阿尔皮诺笔下的上尉法乌斯托,更加真实、平凡。他没有对气味的敏锐,整天躲在一副厚重的墨镜下,最大的兴趣是用恶毒的方式让自己高兴。他用尖刻的语言让身边人的痛苦昭然若揭。这是他对生活的态度:暴风雨比阳光更好,因为阳光只能制造寂静和安宁的假象,而暴雨让你知道身在何处。
跟着法乌斯托游历罗马和那波利的大学生是典型的迷失的年轻人。他不喝酒,不玩女人,从没有任何想法,也从不作什么决定。他反而更像在黑暗中摸索踌躇不前的盲人。他像大多数人那样,对生活从不做过多思考,逆来顺受地忍受着痛苦,却不知道如何摆脱。
九年前军事演习的一次意外让法乌斯托失去了视力和一只手。这让他的负伤没有任何英雄主义色彩,也谈不上什么荣誉奖章。仿佛刚刚还走在阳光普照的大街上,下一秒却突然掉进了一个无底深渊。不过,他仍旧不同于普通的盲人,不同于和他处境相似的温琴佐中尉(他们是战友,温琴佐中尉也双目失明,因为他像“一张底片上的影像,突出于世间万物之外,以讥讽世间万物,使它们更显平庸,更显遥远”。防御外壳下,他心中的世界不断被摧毁着,剩下了断壁残垣。不过,他仍旧向世间万物开炮。不管你喜欢他与否,都得承认他让人心生畏惧。
法乌斯托凶狠、刻薄的诅咒常常让人咬牙切齿,觉得他简直就是魔鬼的化身。对此,他自有一套观点来回击——奇迹是伴随着魔鬼的。世界正因为惧怕魔鬼,才分好坏、善恶,奇迹是因为苦难而存在的。没有了制造苦难的魔鬼,自然也就没有了奇迹。有人认为犹大背叛了耶稣,是因为他等不及奇迹的出现,借此来帮助耶稣加快制造神迹的步伐。当然,很少人愿意以苦难换得奇迹,却有很多人因为内心的残疾和痛苦去追寻苦难,进行苦修。


就像法乌斯托的堂兄弟一样,他没有选择待在条件不错的学校,而是做了教堂的神甫。他把那里当做自己的非洲,安慰不安心灵的栖息地。他甚至羡慕法乌斯托变成了瞎子,因为痛苦与他时时相伴,敦促他前进。这也成为了法乌斯托口中所谓的“魔鬼般的优势”。是的,他偶尔会从失明中体会一点点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极其微弱、稍纵即逝。
他就是一只瞎了眼睛的金丝雀,与别人不同的是,他仍然坚持唱歌,也许声音嘶哑、找不准调子,却比大多数人的歌喉都动听。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6dda6feca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61.html

《闻香识女人的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