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诗词五首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主备人
语文

八年级2018.12
复备人
24.诗词五首
授课时间
何均明
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

1、初步了解诗歌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特定内涵。2、感悟诗人在自然景物中所寄寓的生活情趣。
3、引领学生从纷繁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的一块净地,从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
1.引领学生从纷繁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到自己的一块净地,从而领悟到人生的真谛。2.朗读每一首诗词,体会其中大意,3.背诵每一首诗词并默写。
情感态度学习这些作者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法制渗透课时计划
理解每一首诗词大意,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默写每一首诗词。朗读法诵读法点拨法
三课时

集体讨论


第六十七课时
一、导入新课:
饮酒历来有“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之说。请问1“三友”“四君子”各指代什么物?(展示多媒体课件)2:你们能背出与之相关的名句吗?(名句展示)
3:透过诗句,你们能说说它们各自的品性吗?(课件展示)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竹:坚强不屈,潇洒一生。菊:凌霜自行,不趋炎势。松:傲霜斗雪,正直坚贞。兰:空谷幽香,孤芳自赏。
二、有一句公益广告说得好:“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陶渊明的乡居天地,去感悟他的爱菊情结。学生抢答:松、竹、梅梅、兰、竹、菊预设:
1、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3、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
饮点小酒,漫步在春季,看到下面的情景,你会怎样?(屏显春望)
板书
春望
1.关于作者
他是唐代最伟大现实主义的诗人。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他的诗多沉郁顿挫。后人尊称他为“诗圣”。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故被誉为“诗史”。2.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冬,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六月攻破潼关,玄宗奔蜀,长安陷落。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八月,杜甫从鄜(fu州家中到灵武投奔肃宗,途中被叛军捉住,带到长安。本诗写于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自读诗歌,读准字音。
二、听朗诵录音,感受诗歌的节奏和语调。三、学生个别朗诵、全班集体朗诵。四、理解诗意
经过反复的朗读,你读懂诗歌的内容了吗?小组交流,参照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1.学生小组交流。
2.说出下列字词的意思。感时恨别
3.小组推举代表说出各句话的意思。五、再读诗歌,感知诗歌的内容。
个人复备

1.本文题目为“春望”,作者在春天看到了哪些景物?如:国破山河城春草木花鸟
2.看到这样的景色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用原诗或自我归纳的语句回答。3.作者通过春望这首诗抒发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如:感时恨别忧国思家六、赏析诗歌
参考角度:1.诗歌中精彩的字词句;2.写作手法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首联对比反衬寓情于景颔联触景生情承上启下颈联思家迫切引起共鸣尾联细节描写忧思之深七、探究质疑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认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感时伤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样看?
(触景生情/移情于物)
课堂小结
一切景语皆情语作业布置背诵本诗板书设计

第六十八课时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雁门太守行
一、激趣导入:
1.讲述李贺以诗求见韩愈的故事。内容如下:
而这仅以开头两句就打动韩愈的诗,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雁门太守行》2.板书课题、作者。二、检测预习:
1.请两名学生上台默写。
2.在强调字形、读音的基础上,初步读通古诗。三、整体感知:

1.读注释,弄清古诗内容。重点交流“夜紫”“易水”“金鳞”等词意思。
2.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场景,请根据诗歌内容找出战事的季节、时间、地点以及简要归作战的经过。
3.提问:除了描写战事的具体内容外,诗人还在诗中写了什么内容?4.师生交流后,老师擦去黑板上多余的字。四、感悟情感:
1.提问:这里的“玉龙为死”,你能体会到什么?能从文中找到依据吗?2.师生交流时,明确:
死——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板书:视死如归)⑴黑云——运用比喻,写出敌军强大,随时可能牺牲。⑵城欲摧——随时城破兵败身启。
⑶甲光——将士披挂上阵,准备战斗,做好献身的准备。⑷角色满天——军情紧张,战斗随时打响,暗示战争之残酷。⑸易水——用典,像荆轲刺秦王一样,不打算生还。
⑹霜重鼓寒——环境描写,北地的秋夜,风疾霜浓,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⑺报君——用死来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
⑻秋色、燕脂、夜紫——营造苍凉、悲壮的氛围,暗示战事紧张、残酷,随时可能阵亡。3.指导感情朗读。五、领会特色:
1.引导:战争历来是残酷的,在很多的诗词歌赋中都有对战争场景的描写,尤其是边塞诗。请同学们看看这些诗人是如何描绘战争场景的?
2.简单交流后,提问:李贺在本诗中又是如何描绘战争风云的呢?3.在交流的基础上,老师用红色粉笔在黑板上圈出“黑云”“金鳞”“燕脂”“夜紫”“红旗”“霜重”“黄金”“玉龙”等词。
一、导入新课赤壁
二、教学新课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见课件)(朗读诗歌
1、老师范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古诗的诵读节奏。2、学生多种形式练读。(三)读懂诗意1、词义解释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四)问题探究
1、作者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①赤壁简介:②赤壁之战:3“二乔”在诗歌中指代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4、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歌中,他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功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但赤壁之胜,自然不如杜牧所说的,“出于侥幸”,那么诗人咏史的真正用意何在呢?借周瑜与曹操的故事,表达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第六十九课时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渔家傲一、释题导入:
《渔家傲》是李清照词作中的一首风格特殊的作品,是少见的浪漫主义名篇。渔家傲是词牌名。二、整体感知:
1、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其诗文并美,尤长于词,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词艺术技巧很高,形式上擅用白描手法,力求创新。语言清丽雅洁,明白如画,富有生活气息,人称“易安体”。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失。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2、在词的创作史上,李清照是继柳永、秦观、周邦彦之后又一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她的词清新婉转、幽怨凄恻,极富抒情性。但这首词却表现出非常不同的风格,它气势磅礴,音调铿锵,是李清照词中最别具一格的杰作。
3、学习生字:谩màn4、教师范读,指导朗读。三、细读品味:
1“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词人把低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2“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词人在梦中飞上了天空,见到了天帝,天帝询问她的去向。
3“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友惊人句。”——“路长”“日暮”写出词人晚年孤独无依的痛苦感受。“谩友惊人语”,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4“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词人决心要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远举,奔向飘渺的神山寻求幸福。四、合作探究: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女词人,为什么能写出这样豪放的作品呢?

五、完成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三首诗歌,不同的美,我们一起领略,真是值得回味。作业布置
背诵古诗、默写古诗。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7c6a64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c0.html

《24.诗词五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