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3-02-05 05:44: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

【摘要】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主要经历了喀喇汗王朝、西辽、察合台汗国三个时期,在这期间,伊斯兰教在深度和广度上逐渐取代佛教的地位,成为新疆主要的宗教。

【关键词】伊斯兰教 新疆 传播 发展

伊斯兰教在中国也有称“回教”、“清真教”的。公元七世纪初由穆罕默德创立于阿拉伯半岛。“伊斯兰”的意思是顺从者的意思,他把“安拉”奉为伊斯兰教中的唯一神,他自己则宣称是安拉派往人间的最后一位使者。由于伊斯兰教除了宣传宗教思想外,还提出反对高利贷,提倡教济贫困等一系列反映下层人民利益的愿望,因而深受下层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此后,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了历史上的第一个伊斯兰教政权,他本人则是这一政教合一的首领。由此可以看出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相比,有着了强烈的参政意识,或者说其政治化趋向是有一定的历史根源的。阿拉伯半岛统一后,当时的执政者打着“圣战”的旗号,开始了对外的军事征服,在经济利益和宗教狂热驱动下的阿拉伯军队,迅速建立起跨越亚、非、欧三洲的庞大帝国,伊斯兰教也随着阿拉伯的军事征服传播到被征服地区。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主要经历了喀喇汗王朝、西辽、察合台汗国三个时期,在这期间,伊斯兰教在深度和广度上逐渐取代佛教的地位,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

一、喀喇汗王朝时期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

(一)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入

喀喇汗王朝和由中亚地方封建主建立的伊斯兰政权萨曼王朝是公元9世纪中后期在新疆西部至中亚一带建立的两个;毗邻的地方政权。初期,这两个政权保持着比较友好的关系,但是不久就随着萨曼王朝对喀喇汗王朝的“圣战”而逐渐恶化。公元893年,萨曼王朝攻占喀喇汗王朝的副都怛逻斯城,奥古尔恰克·卡迪尔汗逃往喀什噶尔,并把这座城市定为喀喇汗王朝的副都。

怛逻斯之战的失败,使奥古尔恰克·卡迪尔汗更加仇视伊斯兰教,但是,他后来为了利用萨曼王朝的内部矛盾,收留了因内讧失败而寻求避难的萨曼王朝王子纳斯尔·本·曼苏尔,并委任他为阿图什的行政长官。纳斯尔·本·曼苏尔利用同奥古尔恰克的友好关系和后者对他的信任,请求奥古尔恰克让他建一座清真寺,使他能够在里面礼拜真主,在得到奥古尔恰克的同意后,他回到阿图什立建了新疆第一座清真寺。纳斯尔还成功地劝说奥古尔恰克的侄子萨图克·布格拉汗接受伊斯兰教,萨图克接受伊斯兰教的目的并不只是出于对伊斯兰教的虔诚,也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而主要是为了利用伊斯兰教夺取权力。所以他入教后即令其侍从人教,并开始积极而秘密地在王室成员特别是青年中发展信徒。据伊斯兰史料说,经过多年秘密活动,到萨图克25岁时,在他周围已“集合了三百可失哈耳(喀什噶尔)的骑兵。他还得到费尔干纳的入侵者的支持,于是他们总计达一千人。他们最早攻占阿忒八失;之后他们的人数变成三千骑兵。于是围攻可失哈耳,并以伊斯兰征服了那里,挫败了专制集团”。萨图克终于利用伊斯兰教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推翻了奥古尔恰克·卡迪尔汗的统治,夺取了政权,称号“布格拉汗”(公驼汗),成为喀喇汗王朝第一位接受伊斯兰教的可汗。阿图什大清真寺的建立和萨图克·布格拉汗接受伊斯兰教,标志着伊斯兰教已传人新疆。  

萨图克·布格拉汗执政后,立即宣布伊斯兰教为喀喇汗王朝的合法宗教,并号召人们放弃旧的宗教,改信伊斯兰教。喀喇汗王朝当时流行的主要宗教是佛教,信仰祆教、摩尼教、景教和萨满教者也很多。为了使人们尽快皈依伊斯兰教,萨图克·布格拉汗在采取强制手段的同时,也展开了宣传攻势。萨图克·布格拉汗接受伊斯兰教被说成是受到“神的启示”,是“真主的安排”,并宣传说突厥人的祖先就是伊斯兰教的“先知”。当时萨图克·布格拉汗推行伊斯兰教的最大障碍是不信伊斯兰教的大汗。为了排除阻力,萨图克·布格拉汗第一次打出了伊斯兰“圣战”的旗号,于公元942年发动了对大汗的战争,打败了大汗,攻占了喀喇汗王朝的首都八拉沙衮。但是,萨图克·布格拉汗终其一生也没有能把伊斯兰教推行到喀喇汗王朝全境。

(二)穆萨·阿尔斯兰汗推行伊斯兰化

萨图克·布格拉汗去世后,其长子穆萨继承汗位,穆萨一上台就面临着重重困难:萨曼王朝在同萨图克·布格拉汗争夺怛逻斯的战争失败后,随时在准备着发动对喀喇汗王朝的新战争;于阗佛教王国和高昌回鹘王国对喀喇汗王朝强制佛教徒改宗伊斯兰教的做法强烈不满,关系紧张;拒绝接受伊斯兰教的大汗在萨图克·布格拉汗的军队撤回喀什噶尔后,重新收复了八拉沙衮,对喀什噶尔的背叛行为切齿痛恨,并随时准备予以惩戒。更为严重的是强制推行伊斯兰教的做法引起了佛教徒和其他教信徒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在喀什噶尔,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虽然很多,但由于多是被迫改宗,因而许多人时信时叛,反抗强制改宗的暴动时有发生。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穆萨采取了先内后外的政策,他首先发动了对大汗的“圣战”,一举攻占了八拉沙衮,灭掉了大汗,穆萨自此成为喀喇汗王朝的大汗即阿尔斯兰汗,王朝的统治世系从此转换到萨图克·布格拉汗家族。穆萨·阿尔斯兰汗把八拉沙衮降为副都,委任自己的兄弟苏来曼为副汗,坐治八拉沙衮,他自己则返回喀什噶尔。喀什噶尔从此成为喀喇汗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

在清除了最大的政敌后,穆萨·阿尔斯兰汗开始放手推行伊斯兰教,热衷于传教的苏非派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位名叫卡里玛提的苏非派传教士从中亚的尼沙不耳来到喀什噶尔,充当了穆萨·阿尔斯兰汗的宗教顾问,负责指导传教活动。据阿拉伯史学家记载,公元960年,20万帐突厥人接受了伊斯兰教,如果按每帐34人计算,那么接受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就有60~80万人,说明当时作为喀喇汗王朝主要居民的突厥人已基本上信仰了伊斯兰教。就在这一年,穆萨·阿尔斯兰汗宣布伊斯兰教为喀喇汗王朝的国教,喀喇汗王朝成为新疆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地方政权。

(三)喀喇汗王朝对于阗佛教王国的宗教战争

穆萨·阿尔斯兰汗在实现喀喇汗王朝的伊斯兰化,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后,开始了对外扩张。当时,萨曼王朝由于不断的内讧而势力大减,而且八拉沙衮的副汗苏来曼足以牵制这个老对手,萨曼王朝已难以构成对自己的威胁。另外萨曼王朝是一个伊斯兰教政权,这就失去了“圣战”的口实,难以激起穆斯林士兵的宗教狂热,不利于战胜对手,于是穆萨·阿尔斯兰汗决定选择于阗佛教王国为征服目标。于阗当时执政的是李氏家族,该家族长期统治于阗,世代笃信佛教,对喀喇汗王朝强迫佛教徒改宗伊斯兰教的做法非常不满,当喀什噶尔的佛教徒发动反抗强制改宗的暴动时,于阗给予了支持,这就给喀喇汗王朝提供了“圣战”的口实。1006年,喀喇汗王朝攻占和阗城,灭亡于阗李氏王朝。

伊斯兰教凭借武力,即以“圣战”的方式传播到于阗地区,结束了佛教在这里千余年的统治,这是伊斯兰教传人新疆后,对佛教的一次沉重的武力打击,从此,佛教势力基本上退出了塔里木盆地西部和南部地区,这个传统的佛教地区成为伊斯兰教地区和伊斯兰教继续向新疆其他地区传播的重要基地。

(四)喀喇汗王朝对高昌回鹘的“圣战”

在和阗战争尚在进行之际,喀喇汗王朝在中亚取得了重大的军事胜利,于公元999年灭亡了它的老对手萨曼王朝。这不仅鼓舞了同于阗作战的喀喇汗王朝军队的士气,使它最终取得了胜利,更激发了喀喇汗王朝统治者的政治野心。在和阗战争结束后不久,喀喇汗王朝就把“圣战”的目标指向了高昌回鹘王国。 

对高昌回鹘的宗教战争是喀喇·汗王朝大汗阿赫马德·托干汗亲自组织和发动的,他率军从八拉沙衮出发,越过伊犁河,攻人吐鲁番,高昌回鹘进行了顽强的反击,打退了入侵之敌。由于阿赫马德·托干汗病情加重和高昌回鹘的顽强反击,喀喇汗王朝不得不撤军罢战喀,喇汗王朝对高昌回鹘的这次“圣战”无果而终,此后,喀喇汗王朝陷入无休止的内部纷争,无暇再进行武力传教。

二、西辽和蒙古的宗教宽容政策

西辽是12—13世纪我国契丹族在西域建立的地方政权,其辖地包括新疆和中亚大部分地区,高昌回鹘王国和喀喇汗王朝均为其藩属国。西辽统治的地域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区。生活在这里的民族除契丹族外,还有汉、回鹘、葛逻禄、样磨、塔吉克、栗特、吐蕃、蒙古等民族和操突厥语的一些部落,还有波斯人、阿拉伯人、叙利亚、犹太人等。流行的宗教有伊斯兰教、佛敦、袄教、摩尼教、景教、道教、萨满教、犹太教等等。其中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信仰民族和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两个宗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分布情况大致是:伊斯兰教主要分布于新疆西部、南部至中亚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主要有回鹘、葛逻禄、样磨等一些操突厥语的民族,以及操东伊朗语的塔吉克、粟特等民族,还有除犹太人以外的西亚人。佛教主要分布在高昌回鹘王国和天山北部地区,信仰民族主要有汉、回鹘、契丹、吐蕃等。景教、道教、萨满教等其他宗教则广泛分布于上述伊斯兰教和佛教流行的地区和民族中,形成多种宗教相互交错和并存的复杂局面。  

西辽是伊斯兰教传人中亚和新疆西部、南部地区以来,在这里建立的第一个非伊斯兰政权,西辽统治者面对复杂的宗教情况,制定了自己的宗教政策。他们继承了本民族对其他宗教信仰都能容忍的传统,没有强制推行他们所信仰的佛教,更没有把佛教定为国教,而是采取了对各种宗教一视同仁、不加歧视的宗教宽容政策。西辽的宗教政策是其统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维护其统治的立场出发,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实行宗教宽容政策,使种种宗教不分大小均享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不设国教,也不允许任伺宗教坐大,自然会让各宗教的信徒满意。同时,也使伊斯兰教失去了过去的独尊地位,从而既有利于遏制伊斯兰教上层势力的膨胀,防止其以势干政,又避免了同占居民绝大多数的穆斯林发生对抗和冲突。西辽统治末期,西辽驸马屈出律篡夺了西辽政权。他执政伊始就对伊斯兰教采取了高压政策。他像喀喇汗王朝的统治者强迫佛教徒改信伊斯兰教一样,强迫穆斯林放弃伊斯兰教,改信佛教或其他宗教,引起穆斯林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当蒙古军队到来时,他们纷纷揭竿而起,配合蒙古军队打击屈出律,使其迅速败亡。 

蒙古人在灭亡西辽后,成吉思汗明确规定,一切宗教都应当受到尊重,不得偏爱,对于各种宗教的教士都应恭敬对待。成吉思汗在西域时就曾广邀各宗教的教士前来,让他们阐述各自宗教的教义教理,为了防止其后代改变他的宗教政策,成吉思汗还把他的规定记人了蒙古法令。在蒙古统治者接受伊斯兰教之前,这一政策作为法令较好地得到了贯彻执行,对于违背这一政策的行为,不管是什么人,包括蒙古贵族和皇室成员,蒙古统治者都严惩不贷。据史料记载,1252年,高昌畏兀儿统治者亦都护萨仑的与八刺必阉赤等畏兀儿贵族密谋,准备乘穆斯林礼拜之机,一举将别失八里及其邻近的穆斯林杀光,抢劫他们的财产,虏掠他们的子女,不久密谋泄露,引起穆斯林恐慌,别失八里的蒙古监治官知悉后,立即上报汗廷。蒙哥汗亲自审理了案件,并在查清事实后,下令将萨仑的押回别失八里处斩,参与密谋者也都受到不同的惩罚。正是蒙古统治者这种坚决的态度,才保证了各种宗教的和平相处和自由发展,从而也维护了蒙古的统治。

三、察合台汗国统治时期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了展

(一)秃黑鲁帖木儿汗接受伊斯兰教

成吉思汗在攻占西域后,把新疆分封给了他的次子察合台,新疆从此进入了察合台汗国统治时期。察合台汗国的蒙古统治者二直信守成吉思汗的宗教政策和法令,为保证能够公平对待各宗教,察合台蒙古人也始终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但事物总是在变化的。蒙古人所统治的西域,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和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地区,蒙古统治者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必然要加强对伊斯兰教的了解。而生活在穆斯林社会中的蒙古百姓,他们社会交往的主要对象也是穆斯林。所以,无论蒙古上层统治者还是下层人民,在同穆斯林的长期交往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在蒙古人统治西域一个多世纪后,中亚的一些蒙古人包括蒙古贵族,开始接受伊斯兰教,成为第一批蒙古族穆斯林。蒙古人接受伊斯兰教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动乱。蒙古统治集团和部落首领为争夺权力常常干戈相见,武装冲突乃至战争连绵不断,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一些蒙古贵族为利用伊斯兰教加强自己的势力,便置成吉思汗的政策和法令于不顾,接受了伊斯兰教。而生活在社会下层的蒙古群众,则希望通过改变宗教信仰来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察合台汗国同中亚蒙古汗国的情况差不多,也是兵连祸结,战乱频仍。同中亚不同的是新疆佛教仍有很大的势力和影响,伊斯兰教对蒙古人的冲击和影响不像对中亚各民族那么大。所以直到14世纪初,新疆地区还没有蒙古人接受伊斯兰教,但是情况不久就发生了变化。察合台汗国经过长期动乱后,到14世纪初正式分裂为东、西两个汗国。东察合台汗国辖地主要在新疆。1347年,东察合台汗国的杜格拉特部首领播鲁只把流落在民间的据说是成吉思汗七世孙的秃黑鲁帖木儿扶上了汗位,定都于阿力麻里。在秃黑鲁帖木儿正式登位前,播鲁只把他放在阿克苏进行监护。在此期间,秃黑鲁帖木儿遇到了成吉思汗时代其先祖被流放到新疆的苏非派传教师谢赫贾拉里丁与额什丁和卓父子。在他们的说教下,秃黑鲁帖木儿答应接受伊斯兰教,由于这件事有很大风险,他要求在他登上汗位并掌握了最高权力后再正式公开信仰和举行人教仪式。秃黑鲁帖木儿登位时,谢赫贾拉里丁已经在阿克苏去世。几年后,额什丁和卓才得知秃黑鲁帖木儿称汗的消息,便按照原来的约定,前往阿力麻里去见秃黑鲁帖木儿汗。秃黑鲁帖木儿汗遵守诺言,由额什丁为他举行了人教仪式,并取了一个“艾布伯克里·穆罕默德”的教名正式成为一名穆斯林。秃黑鲁帖木儿汗是新疆地区第一位接受伊斯兰教的蒙古可汗。

把秃黑鲁帖木儿汗扶上汗位的杜格拉特部是察合台蒙古中一个比较强大的部落,他们让年仅18岁的秃黑鲁帖木儿当察合台可汗,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察合台汗国的实权。秃黑鲁帖木儿汗当然也不愿当傀儡,为了摆脱杜格拉特家族的控制,他采取了许多策略和措施,接受伊斯兰教并利用伊斯兰教势力,就是其中之一。为了迅速壮大以他为核心的这股宗教政治势力,秃黑鲁帖木儿汗人教后,就在额什丁和卓的支持和配合下,开始强制推行伊斯兰教。

(二)伊斯兰教在库车的传播

秃黑鲁帖木儿汗的传教活动自上而下地进行,他首先从王公贵族开始,通过威胁和利诱,使所有的王公大臣都自愿或不自愿地表示同意接受伊斯兰教。接着,他们开始向各地派出大批经过训练的传教师,这些传教师在大力宣传伊斯兰教的同时,还与各地统治者一起,采用强制手段迫使人们接受伊斯兰教。由于传教活动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所以大量的蒙古人很快就皈依了伊斯兰教,据伊斯兰史料说,在伊斯兰教教历754年,阿力麻里就有16万蒙古人集体接受了伊斯兰教,成为穆斯林。  

这一时期,除蒙古人大批加入伊斯兰教外,秃黑鲁帖木儿汗还使伊斯兰教在库车取代佛教成为该地的主要宗教。库车是位于伊斯兰教和佛教两大宗教势力相接之地的一个著名的佛教中心。在秃黑鲁帖木儿汗的支持下,额什丁和卓从中亚招募了一批具有丰富宗教知识的宗教职业人员,组成名为“库车伊斯兰教社团”的传教组织。该社团进人库车后,一方面在当地修建清真寺,开设经文学校,培养宗教职业人员,建立宗教法庭,散发《古兰经》等伊斯兰教典籍;一方面采取宣传和强制两种手段推行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传教师深入到各地宣传伊斯兰教,并以秃黑鲁帖木儿汗的名义号召人们皈依伊斯兰教。与此同时,他们还用强制的手段迫使人们改宗;对接受伊斯兰教的人给予种种优待,对拒绝改宗者则施以各种方式的惩罚。在此情况下,库车的大多数居民接受了伊斯兰教。

强制推行伊斯兰教的做法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和反抗,1359年,秃黑鲁帖木儿汗远征撒马尔罕,阿力麻里信仰基督教的蒙古贵族和群众乘机发起反抗强制改宗伊斯兰教的暴动,并一举占领子阿力麻里。库车、沙雅等地的佛教徒奋起响应,纷纷举行暴动。秃黑鲁帖木儿汗闻讯后立即撤军返回阿力麻里,镇压了基督教教徒的暴动。不久,库车等地的暴动也被镇压下去。在暴动平息后,“库车伊斯兰教社团”对库车的佛教教徒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对佛教文化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他们拆毁佛教寺院庙宇,捣毁佛像,焚烧佛教经典文献,屠杀佛教教徒,具有千余年历史的库车佛教文化被破坏殆尽。佛教僧侣或被迫接受伊斯兰教,或逃往异国他乡,或抗拒被杀,继于阗之后,新疆的又一个佛教中心就这样在血与火的清洗中湮灭了。

(三)伊斯兰教传入吐鲁番

秃黑鲁帖木儿汗死后,察合台汗国群雄争权,硝烟再起。其继承人也里牙思火者汗被蒙古贵族袭杀。在长期动乱后,秃黑鲁帖木儿汗的幼子黑的儿火者被杜格拉特部拥立为汗。黑的儿火者汗执政后,很快就恢复了由于统治集团内争而停顿下来的传教活动。这次传教活动的首要目标是新疆地区仅存的最后一个佛教中心吐鲁番。传教的方式采用了许多伊斯兰统治者惯常使用的武力方式,即伊斯兰“圣战”旗号下的军事征服。对吐鲁番的“圣战”是由“库车伊斯兰教社团”在这里的传教活动引起的。额什丁和卓率领“库车伊斯兰教社团”进驻库车后,为了使伊斯兰教长期占领这里,额什丁和卓一直坐镇库车,后来这里也就成了额什丁和卓家族的大本营。额什丁和卓在库车除指挥当地的传教活动外,还不断派遣传教师前往吐鲁番传教。吐鲁番居民对“库车伊斯兰教社团”的传教进行了坚决抵制,传教活动进展很不顺利,黑的儿火者汗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发动“圣战”,武力征服吐鲁番,消灭那里的佛教势力。1392年,黑的儿火者汗一举攻占吐鲁番城,接着又占领了哈刺火州。

四、伊斯兰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

吐鲁番被并人伊斯兰势力范围后。新疆的佛教势力只剩下哈密最后一块地盘。1399年,黑的儿火者汗又发动了对哈密的“圣战”。当时,哈密还置于明朝的控制之下。驻守哈密,的明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在历时一个月的战斗中,明军给来犯的伊斯兰军队以沉重打击。在最后的一次战斗中,黑的儿火者汗以及额什丁和卓家族的阿布纳赛尔丁和卓均被明军打死。对哈密的这次“圣战”也就此以失败告终。 

继黑的儿火者汗之后的穆罕默德汗,是察合台汗国统治者中一个极端狂热的可汗和伊斯兰教的积极推行者。据穆斯林史书记载,穆罕默德汗执政后即规定:所有的蒙古人都必须接受伊斯兰教,必须遵守伊斯兰教的教规,按时礼拜,并要按照穆斯林的习惯戴上“缠头巾”,违者严加惩处。惩罚措施极其严厉,其中包括用马掌铁钉人犯者的头颅骨。在此残忍手段的强制推行下,察合台蒙古人都被迫接受了伊斯兰教。这些蒙古人成为穆斯林后,在同当地维吾尔穆斯林的长期交往和互通婚姻中,其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乃至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逐渐维吾尔化,最后都融合到维吾尔族中去了。

在黑的儿火者汗进攻哈密失败后,吐鲁番的伊斯兰统治者又多次发动了对哈密的“圣战”,与驻守哈密的明军反复争夺哈密。伊斯兰教虽然没有以武力攻占哈密,但是佛教势力在连绵不断的战争中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和削弱。在明朝军队退出哈密后,佛教势力更是急剧衰落。到16世纪初,佛教势力已基本退出了哈密。以哈密佛教势力的退出为标志,伊斯兰教在经过大约六个世纪的传播后,终于取代佛教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

【参考文献】

[1] 李进新.新疆宗教演变史[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2] 高永久.西域古代伊斯兰教综述[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3] 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4] 马坚汉译本古兰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6.

[5] 曹琦,彭耀.世界三大宗教在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6]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7f53b1aa300a6c30c229fa6.html

《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