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练习题

发布时间:2020-07-27 02:22: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答谢中书书试题

9.解释加点词的词义。

①晓雾将歇:(

②月色入户:(

③庭下如积水空明:(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0.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之:山川之美  甚矣,汝之不惠

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问今是何世

C.与: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寻:寻张怀民  寻病终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2.简答。

①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____________,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____________

②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______”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______”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

9、①消散(或“消歇”“散去”) ②门 ③院子(或“庭院”) ④只是(或“只”,2分,每对一处给0.5分)  

10B2分)

11、①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表达与此相近即可)②水中藻、荇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表达与此相近即可,“盖”是发语词,可译为“原来是”,也可以不译出,直接翻译出“也”字判断句也可,2分,每对一小题给1分)

12、①描写、议论(答“抒情”也可)(1分,每对一处给0.5分)②闲、仙(1分,每对一处给0.5分) 以上共8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

  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答案:19.B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4)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⑵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0.⑴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⑵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的山谷()流连忘返。评分标准:4分。每小题2分。整句意思正确,语言通顺即可。2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评分标准:2分。只要答对其中两处,即可得满分。若多答“千百成峰”,不扣分;多答其他短语,扣分。 22. 答案要点: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开放探究

试比较下面两段文字在写景抒情上的异同。

27

一、为下列字注音

颓( 鳞( 遂( 荇(

二、填空

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________,字通明,号________。题目中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作者是________,字子瞻,号________,是________朝的________家。他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__合称为“________”,都被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中。

三、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并在横线上解释该词

1.两岸石壁,五色( ):________________

2.晓雾将( ):________________

3.( )竞跃:________________

4.未复有能( )其奇者: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

(一)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词语。

念: 遂: 盖: 但:

2.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_______,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上文共分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写景,写了________________;第三层,

抒情,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怎样理解作者这种心情?

【参考答案】

一、tuí lín suì xìng

二、1.陶弘景;华阳隐居;信 2.东坡志林;苏轼;东坡居士;宋;文学;苏洵;苏辙;三苏

三、1.交辉:交相辉映。 2.歇:消散。 3.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4.与:参与,这里指欣赏。

四、(一)1.想,考虑;于是,就;原来是;只。 2.月色(或月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月下庭中景物;对月光、竹柏疏影的感触。 4.既有欣喜愉悦,又有落寞孤寂的心情。这是因为苏轼政治上失意,内心苦闷,才纵情山水,在江山月夜中找到美景寄托自己的苦闷;另一方面大自然给了作者无穷的愉悦,令作者陶醉,远离人间世俗,使作者感到了世人难以得到的满足和自慰。

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北宋____家,_____家。和父亲_____、弟弟________________同列于“唐宋八大家”,合称“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

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晓雾将歇(消散)

B.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竞跃(争相跳)

C.月夜入户(窗户)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但少闲人(只是)

3.翻译句子。

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4~8题。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书”的意思是________,“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给谢中书的信________________

5.找出统领全文的句子。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答:对偶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对偶

7.本文分__3_____层,写出各层大意。

8.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写人间奇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9~12题。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

比喻:庭下如积水空明。

 拟人: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10.把全文划为三层,并写出各层大意。

1)点明夜游的起因、时间、同游的人及游览的地点。

2)运用比喻描绘庭院月色

3)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情感。

11.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

借景抒情。

表达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

1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被贬时的失落,悲伤,沮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9d45e659b6648d7c1c74600.html

《答谢中书书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