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1

发布时间:2023-02-04 04:52: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德命观与史的意识的觉醒一、1.德作何解?李泽厚的说法:德,首先与牺牲以祭祖先的巫术有关……德有三层含义,第一个层次是灵力,巫师的神通的能力,沟通天人,第二个层次是行为,规范下的行为,第三个层次是品质,即,道德,一种心性的品质。这是一个理性演进的变化过程。也就是说,德首先与“巫”的传统有关系。李泽厚一篇重要文章《论巫史传统》:中国是一个从巫到史的过程,而没有像西方一样从巫分化为宗教的传统,又从宗教分化出科学的传统。问题是:为什么中国是从巫到史的变化?其中哪些因素使中国如此变化而不是像西方一样向宗教转化?巫,并不定然向史转化。例如中国王权演进的几条路径,一条是神权,另一条是军权。巫师本来可以通过自身神秘的权利直接获得王权的,那么为什么它没有走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途径,而是走商周的途径?中国的巫,与红山文化或者西方的巫其实是有不同的。巫君合,神王合一黄河下游文明其实是祖先崇拜特别强的文明,巫师祭拜的神首先是祖先神。祖先崇拜里,巫通神的能力一定意义上并不在于他有神力,而在于他有这种资格。以这里面有附加条件,例如他可能是宗子或者族长。即宗长的权力与巫的权力、王权的权力,有着结合的关系。这种关系不太像神权发展出来的神王的关系。先崇拜背后,配合的是登记制度的关系,它是一个跟血缘有关系的等级结构,理关系意义上的等级结构。“有命在天”的观念,体现了商朝的一种观念。他们的始祖,其实就被作为“至上神”。怎么解决祖先神和至上神的关系?把始祖作为至上神的观念,就会派生出天地眷顾的观念,因为至上神是我的祖先,我是天的子孙。至上神和祖先神合一带来的天命眷属的观念,在商被周打败之后,周武王自己都感到非常吃惊,为了理解这个原因,周就产生了一套说法:这个天命看起来不是只对商好,天命到底根据什么转移自己眷顾的对象呢?凭什么条件呢?周觉得,实际上每个以为天命在自己身上的人,都不能认为天命永久会眷顾自己的,此刻天命在你身上,并不意味着下一刻仍然在你身上。其实,天命是不可信的。第二个层次是,天命是无亲的,不管你跟天是什么关系。那么天命转移的道理是什么?德,天,之外出现了民的概念,即有一种方式得知天的想法,就是民意,就是百姓的意思。所以敬天保民其实是一个意思,民意的背后也是天,而民意的重要性就这样凸显出来了。得民意就是得天意,通过“得”的概念,把天和民你们到了一起。得命观念里两个层次的问题,1天命眷宠观是一种天人关系的模式,得命观念也是天人关系的一种模式,在得命观念里,天人关系的特点是,它会把……理解成王权和民的关系;2得命观念里怎么来自觉的?比如小邦周打败大邦殷,它就会问问题。在这种观念里,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关系的观念出现了。殷本来可以借鉴夏的经验的,怎么没有借鉴?1页,共3
在得命观念里,就出现了古今意识,有了历史变化的意识。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在得命观念里,在天人之际里面,才产生了历史的意识。天是有道理对你好的,是因为你有德,之所以说你有德,是从历史变化里看出来的。中国的历史意识的出现,也是我们的道德意识。历史变化里面,有了历史教训的检讨在其中,检讨我们的历史行动是不是对的。因此这种历史意识道德意识同时又是政治意识。历史意识道德意识政治意识的合一,这就是中国文明的特点。史意识是最重要的,这是中国文明最最最特别之处。这种历史意识不仅仅是变化意识,他是包含道德内涵的,这种道德内涵又是有政治需要的。治术思维,道术就是治术,不是西方的形而上学的观念。下面要讲的内容:通过这种意识的产生,我们要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种状态下,中国学术起源了。治术包括治道和治法两个层次。治术思维里面包含的特质:这个特质被我称为“无限责任”。我们寻求的不仅是政治稳定,更要寻求好的政治稳定。不好我们就要换,只能通过天命转移来换。而革命非常重要的根据其实就是“德”,坏的政府就是无德。之所以说无限责任,是因为你是通过天命转移来获得政治权力的。也就是我们的政治的基本特点是,我们是对天的,对天负责的,也就是对天下所有人负责的政治。这一点怎么实现?就靠德,道德敏感。道德的敏感能力使你能够看到百姓的痛苦,这种道德能力会带来一种认知能力,使得你总是能够看到别人的痛苦,道德的敏感与认识上的开放是完全结合在一起的。只有道德的能力足够高认识足够开阔,这种政治才是好的。所以,第一点,责任是无限的,更换它的标准是是否有道德能力。这个无限责任,是道德责任,是一个很难判断的东西,但又通过整体上的东西来判断,这就是我们的治理模式的特点。正因为无限责任带来了无限压力,如果你对无限压力的感受是开放的,你才能够带来足够的敏感。因为要承担无限责任,所以你才能有无限的敏感。这种德,不仅是对百姓的依从,更是对无限压力的感受。殷对夏的革命其实在殷商的典册里有记载,它时有文献有历史记载的。典册文献的存在,其中记载的历史事实,使得周在反思中产生了历史意识,因此典册的存在是历史意识的前提。史,是史官,是一种人,承担记事的职能。史字象形,如手执中,中其实是“简”形。设官分职系统,开始的时候,史官是极其重要的。史官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当我们设置官僚机构时,其人员都叫做“某史”。史,是记事的。这其实与起源有关系,与巫有关。最早的记事,是把卜事的内容记录下来。官僚政治就是设官分职,同时还有档案储藏。这个很重要,因为政治文献产生出来了。得命观念即历史意识的萌生,而历史意识的萌生的前提是有文献。这些政治文献的存在,其实是政治意识历史意识的前提。所以中国学术的产生,前提是文献。中国经典的来源(如六经),其实就是这些政治文献。既然六经是从政治文献中产生,那政治文献的特点是,“三代以上,寄贮有成法;三代以后,……无成法”从档案里把文献调出来,研讨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是怎么处理的。通过这些档案材2页,共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f1dcd5486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10.html

《中国文明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