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史记文化常识

发布时间:2020-05-10 14:39: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史记》文化常识

整理:唐俊阳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十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二十岁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考察风俗,采集传说,走遍江淮、中原。元封三年,司马迁继其父司马谈任太史令。此后,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

著书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名称:或称《太史公》《太史公记》《太史记》《太史公书》《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据考证,最早称司马迁这部史著为《史记》的,是东汉桓帝写的《东海庙碑》,此前“史记”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太史令:也称太史,官职名,相传夏代已有此职。西周春秋时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编写史书,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为朝廷大臣秦汉职位渐低魏晋以后修史的任务划归著作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

取材:相当广泛,包括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司马迁对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无稽之谈,如不列没有实据的三皇,以五帝作为本纪开篇,对一些疑难,或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

创作初衷司马迁之父司马谈曾任太史令,以修史为使命。元封元年,汉武帝进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身为太史令,却无缘参与,遗憾、忧愤而死,死前嘱咐儿子:“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答:“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可知司马迁乃秉承父志完成史著《史记》《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即见其秉先父之意。虽然司马谈司马迁都自称以续写《春秋》之后的史事为己任,但《史记》记录的史实并非直接承接着《春秋》记录的部分,而是包含了后者

师从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孔安国孔子十世孙,也是西汉的儒学名士,武帝末年,鲁共王毁坏孔府旧宅,在壁中得到《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皆蝌蚪文字,当时人识不得,只有孔安国能读出来董仲舒是西汉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等学说或理论,也推动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潮流。

三家注:即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的合称,它们对《史记》中涉及的字形字音、地理沿革、人物事迹、典故俗语等疑难要点进行了解释和扩充。裴骃也是裴松之的儿子,裴松之曾经给《三国志》作注并且流传至今。司马贞张守节都是开元年间人,但据钱大昕的考证,司马贞的年龄辈分应当更前。三家注一开始都是分开刊行的,后人逐渐将其合刊到一起并且名之为“三家注”。现在中华书局出版的三家注本《史记》是当代最好的版本。

篇数《史记·太史公自序》自称全书130篇。《史记》残缺的情况是肯定的,但各家说法不同,以班固张晏的说法为主流。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它缺了十篇,这十篇只有目录没有内容三国魏张晏认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兵斗》《汉兴以来将相年表》《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勒列传》,其中四篇由汉元帝成帝之时的学者褚少孙补缺(褚少孙补充的部分往往因为言辞鄙陋而被后世学者诟病)。《史记》因记录许多宫廷密事西汉时只能在宫中传阅,但就连大臣诸侯也看不到全本;东汉时,朝廷下诏让杨终删减《太史公书》到十多万字,但是这个版本失传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五十二万字的版本还是来源于褚少孙续补的版本。

体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纪、传、书、表的编写体例。它记叙了自黄帝汉武帝末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规模宏大,贯通古今。全书共130篇,52万余字,分本纪(记帝王朝政兴衰,12篇)、列传(志历代人物事迹,70篇)、世家(叙开国承家诸侯,30篇)、表(列人事系年表谱,10篇)、书(综述典章制度,8篇)五种体例。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世家:世家的主体分为四种,一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如吴太伯世家、世家、世家;二是汉朝宗亲诸侯大臣,如外戚世家、三王世家、萧相国世家;三是乱世英豪仅一篇《陈涉世家》;四是著名思想家仅一篇《孔子世家》。世家以前两种为主。

十二本纪五帝本纪第一、本纪第二、本纪第三、本纪第四、本纪第五、秦始皇本纪第六、项羽本纪第七、高祖本纪第八、吕太后本纪第九、孝文本纪第十、孝景本纪第十一、孝武本纪第十二。

八书:礼书第一、乐书第二、律书第三、历书第四、天官书第五、封禅书第六、河渠书第七、平准书第八。

本纪特例:①项羽虽非帝王,但列在本纪,司马迁:“项羽)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②吕太后未称帝,却被列入本纪,司马迁:“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肯定了吕后政绩,当时也的确是吕后临朝称制,《吕太后本纪》也记录了吕氏一家的崛起和迅速败落。

世家特例:①陈涉自立为王,不是官封诸侯,却列在世家,司马迁:“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由首事也。”②孔子虽是商王朝后裔,但其本人只是卿大夫,非诸侯,却列入世家,司马迁:“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值得注意的是,汉朝推崇道家(无为而治)、法家(外儒内法),老子韩非子都只列入列传,只有孔子入世家,可见儒家之受重视。

书特例《封禅书》记载的祭祀种类不止封禅一种,为什么以封禅命名?封禅是功成名就的帝王才能行使的礼节,比较特殊,具有代表性,也包含了司马迁哀其父之志——其父司马谈因无缘参与、记录汉武帝的第一次封禅大典而忿恨而死。司马迁《封禅书》中说:“始皇封禅之后十二岁,亡。”从汉武帝封禅、司马谈忿死,到司马迁受刑、发奋著《史记》,其间恰好也是十二年,或有深意焉。

列传特例:①张耳刘邦封为赵王,本应收入世家,但因是吕后亲家,且其子张敖的大臣又曾谋刺刘邦受此牵连而没有收入世家。②西汉初年异姓诸侯王中,梁王彭越韩王信楚王韩信韩信在封楚王之前曾为齐王楚王之后贬为淮阴侯)、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本应入世家,都因为造反或叛国而列入列传。③长沙王吴芮虽然善终,而且传了好几代,但是因为存在感太弱、没什么分量,居然就连列传都没有记录他。

二十四史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的鲁国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孔子《春秋》而作;《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司马光(1019—1086)主编,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花了19年的时间编写成的。

纪传体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西汉司马迁编纂的《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史书,也是我国最优秀的一部史书。班固撰的《汉书》,是一部叙述了西汉二百二十九年史事的纪传体断代史。《汉书》著成后,以纪、表、志、传为主要形式,以断代为史的史书体例,便成为后世修「正史」的标准形式。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的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的刘向校理群书,加以整理,得33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中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晋陈寿《三国志》记载了三国的历史。

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与断代体史正好相反。西汉司马迁《史记》,也可称为通史。因为他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还有司马光《资治通鉴》,也是著名的通史

断代史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分为12篇纪、8篇表、10篇志、70篇传,共100篇,80来万字。记事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年,共229年历史。《史记》《明史》的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而且除了《史记》以外,均为断代史。以上的六种体例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同时还属断代史史书体例。

纪事本末体: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的史书体例。首创者是南宋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纪事本末体,既不同于编年体之以纪年为主,也不同于纪传体之以传人为主,而是以记事为主,把历史上的大事,详其首尾,集中表述其过程。 

史家传统:古人称赞《史记》是“实录”,洋溢着良史坚持真理﹑秉笔直书的精神,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先贤圣哲,包括司马迁本人非常赞赏甚至非常敬仰的人物,在《史记》的记述中,都被拂去神圣灵异的光环,还之以普通人的本来面目。这种“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是难能可贵的。司马迁忍辱著书的巨大动力,在于他立志继承和发扬孔子《春秋》的传统,褒善惩恶,评判历史。(比如司马迁如实记录了刘邦的无赖市井、项羽的英勇豪雄

互见法:是司马迁首创的一种述史的方法。它是把一个人的生平事迹、一桩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分散写再数篇中,参错互见,相互补充。《史记》中,对有些传主的事迹,本传不作介绍或略作介绍,而详见于其他传记中。(典型例子:对比《高祖本纪》《项羽本纪》中对始皇出游、巨鹿之战、鸿门宴、刘邦项羽十大罪状等事件的记载

互见法的作用详此略彼,叙述史事条理分明,避免重复;正名实,于回护之中不失历史真实;是塑造传记人物形象的一个好方法。

论赞体制:正文客观描写,论赞主观评述的体制。《史记》中,“太史公”的文字,是司马迁仿《左传》的“君子曰”而创造的史论形式,习惯上称之为“”。《史记》106篇有“赞”,“赞”常常是司马迁褒贬历史人物、述“一家之言”的重要内容,他利用“赞”的形式,或“论个人立名及生死之节”,如孔子屈原传末的论赞;或“论为国者治政之得失”,如管仲传后的论赞。

庙号:庙号起源于商朝,一般写作某祖、某宗,如太甲商太宗太戊商中宗武丁商高宗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庙号制度被废止。秦朝连谥号制度也废止了(只称秦始皇秦二世三世四世直至万世)。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制度。庙号一般只给功业显赫的帝王,但隋唐以后逐渐泛滥,基本每个帝王都有庙号了。

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皇帝谥号一般写作某皇、某帝,如唐明皇汉武帝。谥号虽然每个帝王乃至有所贡献的卿大夫都能有,但后期也在字数上泛滥了,比如努尔哈赤的谥号叫做“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年号:由汉武帝首创。汉武帝之前一般直接用统治者加日期的方式来纪年,比如鲁隐公三年、周赧王五十三年、吕后七年等。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可以有多个年号,改变年号叫作“改元”。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只用了一个年号“洪武”,爱新觉罗·玄炫在位六十一年只用了一个年号“康熙”。唐高宗在位三十四年用了十四个年号,武则天称帝十五年用过十三个年号。到了明清两代,基本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所以也能用年号代称皇帝,如万历天启康熙雍正乾隆

德色:历朝历代开国都要确立五德、服色,比如商朝就是崇尚白色,秦朝崇尚水德、黑色,所以“衣服锦旗节旗皆上黑”,汉朝一开始也崇尚水德、黑色,所以朝服以黑色为主。古代五方、五色、五德、五方上帝都有对应关系,依次为:

东、青、木、青帝南、赤、火、赤帝西、白、金、白帝北、黑、水、黑帝中、黄、土、皇帝

其中东南西北还分别对应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种神兽。古代朝代的五行相克,其实就代表了朝代之间的相生、相承、相克。

朝代命名:一般与地名、爵位、官职有关,比如起源于周原起源于地,比如刘邦曾为汉王司马昭曾为晋王李渊祖父大野虎曾为唐国公赵匡胤曾为宋州节度使。后来的元明清之名则取自寓意,比如忽必烈《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而定。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记索隐》说法,即司马贞的说法,也是比较标准的说法)●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郑庄公——《辞通》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子讲德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白虎通·号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吴王夫差——《汉书注·诸侯王表》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荀子·王霸》齐桓公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鲒崎亭集外编》

刺客列传专诸豫让聂政曹沫荆轲高渐离六个人刺客。

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

微言大义(春秋笔法):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道理。如司马迁《淮阴侯列传》的“太史公曰”中,表面上批评韩信“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其实在叙事中费尽心思,用尽曲笔,惋叹之意深蕴其中。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而《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则是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

前四史:西汉司马迁《史记》东汉班固《汉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三国蜀陈寿《三国志》

《汉书》东汉班固所著,共一百篇,有十二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记录了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的史事。其中写得最好人物传记是《苏武传》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所著,共九十八篇,分为十纪、八十列传、八志(其中八志并非范晔本人所著,而是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后汉书》勇于暴露黑暗政治,同情和歌颂正义,在《王充王符仲长统传》中,范晔详细地收录了八篇抨击时政的论文。

《三国志》:由蜀国陈寿(后归属西晋所著,分为书三十卷、书十五卷、书二十卷三大部分。胜在取材精简、文采斐然,失在太过精简、曲笔回护,比如高贵乡公曹髦(当时皇帝,即位前为高贵乡公)与司马昭冲突,为司马昭心腹贾充手下的武士成济所弑,这件事在《三国志》中就付诸阙如。

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四部著作的总称。后两篇由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

五经:指儒家的五种经典,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原为六经,又称为六艺,后因为丢失《乐经》,故称为五经。

《易》:周易的简称,内容包括“经”(又称易经,是周易本经)“传”(又称易传,是孔子及其弟子所作的解释易经的文字)两部分。

六艺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另外,六艺又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儒家经典。

合纵:也作合从,战国时期六国的联盟,苏秦游说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一起对抗强大的秦国的政策。但后来秦国范雎的远交近攻打断战国时代,“纵”与“横”的来历,据说是因“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秦国位于西方,六国位于其东。六国结盟为南北向的联合,故称“合纵”;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故称“连横”。

连横:也作连衡,战国时期秦国与某些国家联合以抗衡别国的联盟。张仪认为,用远交近攻的连横谋略可以瓦解六国联盟。张仪的主张得到了秦惠文王的支持。张仪为连横呕心沥血,为瓦解合纵而四处游说。

张仪、苏秦《史记》记载张仪(连横,助)与苏秦(合纵,反)是同一时代人,同为纵横家鬼谷子的学生,精通纵横捭阖之术。但根据历史考证张仪正当秦惠文王时,苏秦正当秦昭襄王时,而惠文王昭襄王的父亲,张仪苏秦大30岁左右,不可能是同一时代的风云人物。

刀笔吏:主办文案的官吏。古代在竹简上刻字记事,用刀子刮去错字,因此把有关案牍的事叫做刀笔。所以现在代人写作也称作“捉刀”。

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叫牺牲。

三牲:三牲主要指的是:飞禽类,走兽类,鳞甲类。其中飞禽类以凤凰为主,走兽类以麒麟为主,鳞甲类以龙为主,当然祭祀时绝对不可能找到这三样了,只好退而求次。当代民间泛指三牲有大小之分,大三牲指羊、猪和牛;小三牲指鸡、鸭和兔(一说小三牲指鸡、鸭、鱼)。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

血食享受祭祀。古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常常以“血食”、“不血食”借以指代国家的延续和破灭,“不血食”指其国家的祖先不能再得到祭祀,也就是这个国家灭亡了,没有传承的后代能够祭祀祖先了。

三代

三晋

尊尚:大致情况是战国秦汉魏晋时代尊右,唐宋明清时代尊左。汉代尊右,官位以右职为高,因此贬官叫作“左迁”,后代沿用此语,即使在尊左的朝代亦以左迁为贬谪,比如唐宋,但这并不代表唐宋就是尊右卑左,只是习惯而已。“虚左以待”是尊左,指空出左边的尊位给更有能力、地位的人坐,或指敬待宾客。“无出其右”是尊右,指没有人能够超过他(能力、地位等方面)。

时期

西

魏晋

尊尚

初右

后左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这是《史记》的说法,且是司马迁直接提出的。一般对五帝的说法有五种:黄帝颛顼帝喾(出自《大戴礼记》《史记》);庖牺神农黄帝(出自《战国策》);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出自《吕氏春秋》);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出自《资治通鉴外纪》);少昊颛顼帝喾(出自伪《尚书序》)。

三皇天皇地皇泰皇五帝之前的三个帝王。这也是《史记》的说法,但非司马迁直接提出,而是间接出现在秦始皇本纪中,李斯等人说服秦王嬴政改称“泰皇”时有这样一句:“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当然,众所周知后来嬴政没接受“泰皇”,而是合三皇五帝而自称“皇帝”。

《三皇本纪》:作者是唐朝司马贞(就是写《史记索隐》的那位)。由于《史记》没有关于三皇的记载,所以司马贞写了《三皇本纪》以补全《史记》,记载了伏羲女娲神农等诸位上古时期帝王的历史。但是由于非司马迁本人所著、内容虚诞不实、学术价值不高、后人评价不好等种种原因,现今各版本《史记》大部分都没有收录这篇。

五声宫、商、角、徵、羽。是古代的五种乐律。

史记的评价

西汉刘向扬雄:然自博极群书,皆称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西晋华峤文直而事核。

西晋张辅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

唐代韩愈汉朝人莫不能文,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杨雄之为最

唐代柳宗元认为《史记》文章写得朴素凝炼、简洁利落,无枝蔓之疾;浑然天成、滴水不漏,增一字不容;遣词造句,煞费苦心,减一字不能

十国马存认为司马迁平生喜游,足迹不肯一日休。司马迁壮游不是一般的旅游,而是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所以他的文章或为狂澜惊涛,奔放浩荡

南宋史学家郑樵:诸子百家,空言著书,历代实迹,无所纪系。而司马迁父子世司典籍,工于制作,上自黄帝,下迄秦汉,勒成一书,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使百代而下,史家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易其书。六经之后,惟有此书。

明代钱谦益司马氏以命世之才、旷代之识、高视千载,创立《史记》

明末清初杰出的点评家金圣叹《史记》作为“六才子书”之一,评论《史记》序赞九十多篇。他在评《水浒传》《西厢记》中多次赞扬司马迁,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他说:“隐忍以就功名,为史公一生之心。”在评《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司马迁“借他二人生平,作我一片眼泪。”

清代史学家、思想家章学诚史迁绝学,《春秋》之后一人而已。”“范围千古、牢笼百家。”“经纬乎天人之际

梁启超认为:“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太史公诚史界之造物主也”。“后世诸史之列传多借史以传人《史记》列传惟借人以明史。“凡属学人,必须一读

鲁迅《史记》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毛泽东:“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泽东司马迁很佩服,认为“司马迁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

郭沫若:“司马迁这位史学大师实在值得我们夸耀,他的一部《史记》不啻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古代的史诗,或者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集也可以。”1958年郭沫若在为司马祠题写的碑文中对司马迁有“文章旷代雄”、“功业追尼父”的赞语。

近代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司马迁中国历史学的开山祖师,《史记》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他说:“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这种学问之开山祖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史记》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上一座不朽的纪念碑。”他还说:“《史记》虽系纪传体,却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司马迁几乎注意到历史上社会之每一个阶层,每一个角落,每一方面的动态,而皆予以具体生动的描写。所以我以为,《史记》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社会史”。

现代作家、文学史家郑振铎:自司马迁以来,便视历史为时代的百科全书,所以司马迁取的材料,范围极广,自政治以至经济,自战争以至学术,无不包括在内,其所网络的范围是极其广大的。所谓“文学史”也常常被网络在这个无所不包的“时代的百科全书”之中。

史记中的成语或典故

01、彬彬有礼: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02、一饭三吐哺:指一顿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比喻求贤殷切。出处:“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贤人。”

03、平易近人: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出处:“平易近民,民必归之。”

04、约法三章:原指订立法律与人民相约遵守。后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出处:“(刘邦)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05、运筹帷幄: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出处:“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06、暗度陈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出处:“汉王刘邦)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刘邦)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候盗兵袭之,亦示项王无东意。”“八月,汉王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迎击汉陈仓兵败。”

0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出处:“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08、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出处:“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09、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出处:“读《易》,韦编三绝。”

10、不赞一词:一句话也不说。出处:“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11、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出处:“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12、劳苦功高: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出处:“劳苦功高如此。”

13、作壁上观: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出处:“及,诸将皆从壁上观。”

14、一日千里: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出处:“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驽马先之。”

15、一言半辞:指很少的一两句话。同“一言半语”。出处:“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16、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为尊;待:等待。空着尊位恭候别人。出处:“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17、逐鹿中原: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常比喻帝位、政权。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出处:“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18、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出处:“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饥,饭,竟漂数十日。”又:“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19、博闻强记: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出处:“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20、随波逐流:逐: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出处:“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史记中的名句

0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02、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0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04、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汉书·高帝纪》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0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0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07、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0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09、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晏列传》

10.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史记·魏公子列传》

11、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史记·魏世家》

12、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史记·周鲁公世家》

13、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史记·刺客列传》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史记·李将军列传》

15、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16、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史记·滑稽列传》

17、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8、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者未必能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19、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20、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21、日中则移,月满则亏。《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22、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史记·李斯列传》

24、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其诺必诚。《史记·游侠列传》

25、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史记·太史公自序》

26、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毒药苦口利病,忠言逆耳利行。《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

(良药苦口而利于病,忠言逆耳而便于行。《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

27、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1aad8e802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3.html

《(完整版)史记文化常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