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

发布时间:2012-04-21 16:58:1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范进中举

学习目标:

1、查工具书掌握带挚等词;介绍文学常识及有关明清科举制度的文化知识。

2、朗读相关句子分析范进和胡屠户的形象(前后对比);朗读体会课文讽刺、夸张的语言;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

教学重难点:

1.范进、胡屠户的形象对比(重点)

2.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难点)

评价设计:

1 通过查资料和工具书完成目标1

2 通过朗读、讨论、分析、交流完成目标2

3 通过辨析,交流完成目标3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讲述故事:严监生临死前伸出两个指头,众人都不得要领,其妾赵氏猜出他的心事“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恐费了油”,挑掉一茎之后,严监生“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这两个指头使严监生与葛朗台一样,成为世界文学画廊中著名的吝啬鬼形象之一。

严监生的故事让人啼笑皆非,那么“金榜题名”“中举”在下层知识分子之间,在社会和广大老百姓之中,导演出一幕幕人间悲喜剧。中举了,可人却疯了。这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带着对封建科举的思索,我们的文学人物画廊中又多了一位典型人物――中举的范进。

今天,我们就借吴敬梓的眼睛,通过范进及其身边人来见证封建科举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巨大威力。

二、预习检测。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星宿(Xiù 斋公(zhāi 醉醺醺(xūn)癞虾螟(lài há ma

阎王(yán )攥(zuàn 带挈(qie)啐cùi

簇拥(cù)侥幸(jiǎo) 桑梓 万贯家私 谨具贺仪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作揖:拱手行礼。

倒运:事情不顺利,倒霉。

狗血喷头:形容骂得很凶。

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

商酌:商量斟酌。

果不其然:果然不出所料。

2)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

三、资料补充。

1.作家简介。

吴敬梓,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门第,早年也曾热衷功名,便考场屡屡失意,同时在家境由富到贫的变化中,他也饱尝世态炎凉,这些使他对现实,尤其对科举制度有了较清醒的认识,促使他写下了长达三十万字的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儒林”指读书人这一阶层。《儒林外史》全书正是以封建知识分子为主要对象,描写他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为影,全书故事没有一个主干,但有一个贯串其中的中心,即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作品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如周进、范进、马二先生,严监生等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讽刺小说中,这本书获得很高评价。

2.、作品简介。

《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计五十五回,课文节选第三回的后半回,原题是“周学通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3.明清科举制度简介。

清代的科举制度是这样的: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禄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库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乡式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土,取中后统称为进土。殿试分三甲禄取。第一甲踢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禄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四、快速阅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小说出现了哪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情?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出相关的人和事。

明确:范进 胡屠夫 张乡绅 众邻居

文中叙述的事件有:屠夫贺喜、范进借钱、范进发疯、屠夫治疯、乡绅拜访

2)、读了这篇小说,你觉得哪个人物最可笑又可厌?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相应的段落。(根据选择填表)

五、人物形象分析

(一)范进人物形象分析

研读“范进疯了”这一精彩片断,仔细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运用了那些描写来刻画范进的疯态?(找出关键的词语)

2、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发疯?

【明确】:1、对范进的疯态分析:

动作描写:看、念、拍手(3次)、笑(3次)、 跌倒、爬将起来、飞跑。

语言描写:“噫!好了!我中了!”(重复)

神态描写: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外貌描写: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 一身的水。

小结:这些夸张的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了范进是中举后狂喜的心情和发疯的丑态,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

【明确】:2、范进中举后发疯原因分析:

——“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
小结: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平步青云。范进未中举前穷愁潦倒,受尽屈辱。中举后即能吐尽几十年的苦水闷气,从此将身价百倍,享尽富贵荣华。因此,这是范进梦寐以求的,一旦到手,竟喜极而疯。文章着重刻画范进颠狂的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二)、胡屠夫形象分析:

【明确】(1)、跟一个烧汤的二汉,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

2)、千恩万谢,低着头,笑眯眯地去了。

3)、“老不死的老娘”

4)、“倒运”“现世宝”

5)、“天上的文曲星”

6)、“尖嘴猴腮”

7)、“贤婿老爷,不是我敢大胆……”

研读描写胡屠夫的精彩片断,仔细思考下列问题:

1、小说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胡屠夫?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特点?

【明确】通过对比对人物进行准确、逼真地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形象地表现出他的前倨后恭,他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嗜钱如命、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的性格跃然纸上。

2、对比朗读:

①一二组选读范进中举前的一段胡屠夫的语言描写,三四组选择范进中举后的。

②指名读集体评议。

(三)、其他人物形象分析

1、范进中举前后,还有哪些人物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说明他们是怎样的人?

乡邻们:嫌贫攀富、冷漠势利

张乡绅:道貌岸然、老奸巨猾

六、把握主旨

1、主题理解。

①你觉得小说花大量笔墨描写范进中举的前后变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小说不惜笔墨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是为了表明范进的生活之所以有如此的变化是因为他中举了,由此说明了科举制度为何让读书人对功名利禄如痴如狂地追求,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毒害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程度。

②本文是通过一个中举的人,围绕“中举”这一事件,描写各色人等的种种丑态,从而揭露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揭露当时社会中趋炎附势的世态。作者用了对比夸张直接写实的手法对这些人物进行描写、讽刺,大大加强了文章的批判性。

2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手法的基础上,照样子分别给范进、胡屠户和《范进中举》下一句话评语。

例如:

张乡绅:一个圆滑世故的封建贪官。

封建官场关系网上的一个顽结。

范进: 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封建统治者的忠实奴才。

胡屠夫:一个前倨后恭、趋炎附势的市侩小人。

《范进中举》:病态社会的百丑图。

投向科举制度的匕首。

七、拓展延伸,口语训练

1、以范进为中心来梳理情节

学生活动:女生快速阅读课文,按以下情节,以胡屠夫的口吻复述,题为:“我的女婿”。要求:语言规范,力求生动感人。

挨骂——卖鸡——发疯——挨打——受赠

2、以胡屠夫为中心来梳理情节

学生活动:男生快速阅读课文,按以下情节,以范进的口吻复述,题为:“我的岳父大人”。要求:语言规范,力求生动感人。

痛骂——贺喜——治病——躲官

3、师生共同评价复述情况。评出优胜者。

板书设计:

一个中心事件:范进中举,喜极而疯

两类人物变化:范进 苦苦挣扎——喜极而疯

胡屠夫 恶言训骂——阿谀奉承

乡邻 不予理会——送酒送肉

张乡绅 不识范进——送银送房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293ef19b7360b4c2e3f6469.html

《范进中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