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篆概述

发布时间:2016-12-02 19:45:4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篆概述

一.小篆释义:

小篆是"大篆"的对称,又称“秦篆”。所谓篆书,最早本旨秦代李斯等人厘定的规范字体,即小篆。

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下注云:[李斯所作曰篆书,而谓史籀所作曰大篆,既又谓篆书曰小篆。]段氏所言是可信的,即小篆最初称为篆书,之后秦人尊小篆以前的字体大篆,于是又相对称李斯所作为小篆。

《说文·竹部》云:[篆,引书也。]段玉裁注云:[引书者,引笔而著于竹帛也。]因而篆书的原意,大致是拉长笔画写出的字体了。

《周礼·考工记·凫氏》云:[钟带谓之篆。]就是钟上围绕的图饰。

《周礼·宗伯》:[孤卿夏篆。]郑玄注:[五彩画毂约也。]就是彩画的贯车轴的圆木。

我们再从词源上考察[]字本来的内涵。[][][] [] 一组同源字,它们音、义俱近。瑑是玉器上雕饰的凸纹,椽是屋顶上彩绘的圆形木条(方形者称桷),缘是衣服周边的华饰,可知以[彖为声符的字,其内涵皆有圆、长、美义。由此可以推知,古人以[]指称秦代规范化的小篆字体,大致是借以表明其笔意圆转活脱,笔画悠长简静,字形秀美端庄,从而不同于古籀的独特风格。

二.小篆的发展

(一) 周代金文与石鼓文—————萌芽期

周代金文有一部分作品已呈现出线条匀称、婉转、悠长;结构秀美、优雅、颀长;章法有行有列,整饬标准的特点,如《墙盘》、《虢季子白盘》、《静簋》等,此当为小篆的滥觞,再加上《石鼓文》的过渡,小篆产生的基础是十分牢固的。

(二) 秦代小篆————————成型期

小篆是大篆的对称,是古文字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的正体文字。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时,命令李斯等人根据大篆加以整理、改造而颁行的标准字体。当时,李斯以小篆作《仓頡篇》、赵高写《爰历篇》、胡毋敬写《博学篇》,为小篆的推广做出不小的贡献,所以,小篆还被叫做“斯篆”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嬴政自号“始皇帝”,国祚虽短,却有深远的历史影响。秦推广小篆,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文字的分化。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秦小篆是战国秦文字的进一步整理、推行。它主要用于官方文诏、刻石、符印等。现在可见的秦小篆作品基本就是这三类。

 1.刻石

《史记》记始皇帝立国后四次出巡,刻石七处,分别是:《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琊台刻石》、《芝罘刻石》、《芝罘东观刻石》、《会稽刻石》和《碣石刻石》二世登基后,又在后面加刻二世诏。其中,原石保存至今的仅《泰山刻石》和《瑯琊台刻石》。前者残存十字,在山东泰安岱庙;后者残存一面,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碣石刻石》、《芝罘刻石》则只有后人摹本。通常认为秦刻石的书写者为李斯。 秦刻石文字笔划整齐划一,线条珠圆玉润,又如曲铁,富有弹性;横、纵布白秩序井然,讲究对称、和谐,因而结构均匀工稳,比例极为协调,生机盎然。

余见图

2.虎符、印玺

虎符是秦时调动军队之符信,是国家重器,制作朴厚、文字精美,有的甚至采用错金手法,现存有《阳陵虎符》、《新郪虎符》等,至今字迹完好,是秦小篆的重要遗存,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秦印是了解秦代国家体制、官僚制度的重要物证。虽然,秦印的数量不多,但从其官印、私印的印文的使用上看,秦印基本完好地小篆的特征。

 

3.度量诏

始皇统一度量衡制度,颁其诏书于度量衡器上,其材质,有金属和陶两类,流传至今,数量甚多。

金属制品的成字方式主要是刻契,故笔划多直,转折多方,笔划排列往往不能均匀,结构时见倾侧欹斜,疏密开合变化甚多,字形大小亦不求一律,通篇处理随机应变,因字布势,故无论单字还是全局,均有质朴率真的特质,与严谨密致的刻石在风格上有巨大的差异,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陶制品的文字用印戳的方式制成,较好地保持了典型秦篆圆转畅达的特点。草率简捷,天真烂漫。这种风格面目,近来已日渐引起关注。

(三)汉代至元明小篆————发展期

1.汉代小篆

汉代继秦而兴,西东汉之间有一个短暂的新莽时期,历时400年,经三个时期。汉初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发展经济,后来统一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国力强盛。汉承秦制,初用篆书,后来篆书呈现出衰落的趋势。虽然汉代篆书不是当时的标准字体,但在许多特殊的重要场合仍然被使用着,因而两汉对小篆书来说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时期。其书迹遗存主要有:碑刻、碑额、铜器铭文、砖文和瓦当、墨迹等。

 ○碑刻

 西汉时期有篆书石刻,如《鲁北陛石题字》、《况其卿坟坛刻石》、《上谷府卿坟坛刻石》、《郁平大尹冯君孺人墓画像石题记》、《群臣上寿刻石》、《霍去病墓刻石》、等,数量不少,风格也较为多样。东汉以后,碑刻大兴,而小篆的地位已经被隶书取代,因而小篆碑刻并不多。代表性的有三类:

《袁安碑》、《袁敞碑》,体势宽博,与秦小篆的严正不同,用笔浑厚,与秦小篆的婉转不同,一般认为,这两碑是小篆的新开创,代表了汉代小篆的新风格。

《开母庙石阙铭》、《少室石阙铭》,体势方正茂密,笔划圆劲;

《祀三公山碑》体兼篆隶,单字撑满字格,而通篇布局错落,是一种极有创造性的写法。

 

○碑额

  篆书与隶书相比,毕竟是古老的字体,我们历来有“尊古”德观念,因而在东汉隶书碑刻大盛时,其碑额却有许多是采用篆书书写的。其中代表性的有:《华山碑额》、《张迁碑额》、《鲜于璜碑额》、《景君碑额》、《郑固碑额》、《孔宙碑额》、《孔彪碑额》、《韩仁铭额》、《尹宙碑额》、《白石神君碑额》、《郑季宣碑额》、《樊敏碑额》、等。 

碑额要求有较强的装饰性,由于碑额位置相对狭小,许多碑额篆书的整体布局必须追方索圆,随形布势,因而字法方正、章法奇特,同严谨的秦篆相比,显得活泼多姿。有时受到隶书的影响,笔划常有隶意,风格独特,后世不少书家的篆书风格都取材于此。 

○铜器铭文

 汉代已经不是青铜器的兴盛期,但是青铜器物的应用仍然比较广泛,主要是一些日常用品,其上铭文,多为器名、使用地点、铸造年月,以及工匠的姓名和器的重量等。

《寿成室鼎》、《长杨鼎》一类笔划均匀,字形端稳,有的接近规范的小篆。又如《云阳鼎》、《杜阳鼎》等的铭文体势不受小篆格局限制,笔划随意自如。

新莽时期有些例外。王莽复古,试图恢复小篆,因而其间出现了不少制作精美、书写严谨的铜器铭文作品,《新莽铜量》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其布局整齐规范,结构方整峭厉,笔划瘦劲挺拔,张力十足,很有特点,对魏晋南北朝时的印章用字影响很大。

○砖文和瓦当

  汉代瓦当文是古代篆书的一束奇葩。以圆形瓦当为常见,一般中央有一乳突,周围用线等分为四。瓦当文记录建筑物的名称或是祈颂吉祥的语句,篆法极具异彩。最为突出的是它的善于随形布字,文字围绕圆心进行安排。因而常常省改变形,将文字简化或夸张,充分发挥篆书圆曲笔划易于伸展、收缩的特点,创造了既有很强的装饰性又不失篆书本性的新风格。

汉代砖刻在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出土的为最多。文字近似典型小篆,只是更为大胆雄放,有时采用印鉴上常用的篆法,形简而意远。 

○墨迹

  汉篆书墨迹留存至今的有四件:《武威张伯升柩铭》、《武威壶子梁柩铭》、《武威姑臧张□□柩铭》和《张掖都尉棨信》,应当都是所谓“幡信”或棺罩一类的用品。其上篆字笔划盘曲、穿插,婉转妩媚,结体或突出疏密对比,或强调撑满字格,由于丝织品年代久远变形,更增其纠缪婉曲的特征。古代篆书墨迹留存极少,这四件作品是很有价值的。

另外,许慎《说文解字》对篆书的贡献也是居功至伟。《说文解字》是最早收录小篆,也是小篆字数较全的一部字书。全书收字9353个,字体以小篆为主,对继承和推广小篆书体具有重要作用。

2.魏晋小篆

从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称帝,至公元420年,史称魏晋时期。东汉统治的崩溃,使固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和制度遭到了破坏,面临着重建。一方面,以老子、庄周道家思想为基础的玄学,一度取代谶纬经学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并逐渐与佛教相互融合会通;另一方面,儒学由于其政治学说的现实意义,也并没有完全失去其地位和影响力。两者必然有所互补,有所融会。这一切,使得中华文化再一次进入活跃、会通和拓展的阶段。书法也面对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魏晋书法在这一背景下,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篆书也是如此。魏晋篆书数量极少,著名的有两件,都属吴国,一为《天发神谶碑》,传皇象书;一为《禅国山碑》,传苏建书。《天发神谶碑》又名《天玺纪功碑》,传为三国吴皇象所书。晋时折为三段,俗称“三段碑”,嘉庆十年(1805)毁于火。现故宫博物院藏有北宋拓本。在中国书法史上,《天发神谶碑》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碑刻。从书体上说,它非篆非隶,处在两者之间。此碑用隶笔写篆字,横首用折刀头、横尾有波磔,竖尾用悬针,转折用方,若悬崖斩断,字势雄伟。

《禅国山碑》体势也是变幻莫测,风格奇诡。此时篆隶本身已走向没落,吴国又属南地,历来受本地风俗文化及六国文字的影响。其字雄奇变化,沉着痛快,如折古刀,如断古钗,特点十分鲜明。

3.唐代小篆

唐代开元、天宝及其后,篆隶书碑刻的数量骤增,涌现了不少以篆书名世的书家,韩择木、李潮、李阳冰、史惟则等。李阳冰、瞿令问等人是唐代篆书的代表,其中又以李阳冰成就为最高。这时期的篆书颇具法度,摆脱了汉末以篆书凋零,篆法几乎中绝的局面。尽管秦汉篆书比较,此时篆书有故求其圆、法度过于刻板单调、软媚油滑等弊病,但终究算得上是一种复兴。

李阳冰,尤喜篆书,曾退居缙云,穷研篆法,达10年之久。自称“志在古篆,殆三十年……得篆籀之宗旨”,以此闻名于世。当时书坛,对他的篆书成就即已给了极高的赞誉,甚至推尊为“有唐字宝”,他也自诩为“(李)斯翁之后,直至小生”宋人同样服膺他的篆书,朱长文将他与张旭、颜真卿并列归于神品。

李阳冰篆书的艺术特点,唐人概括为“格峻”、“力猛”、“功备”,是篆书艺术在汉代以后出现的一座高峰。

他传世的作品有《缙云县城隍庙记》、《栖先茔记》、《李氏三坟记》、《般若台铭》等。多是宋人重刻,委屈盘绕、圆活宽绰,已经不能完整保存其点划的美感,但是仍然能够窥见他的创造性:点划婉转冲融,结构圆劲遒密,确实能传古代篆法的精神。

4.宋代小篆

宋代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辉煌的时期,书法也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是,对于篆书这一古老的字体的发展来说,却是一个困难时期,并引发了元明两代篆书发展的低潮期的来临。但是,其时尚有二人对篆书的承继贡献巨大,尤其为清代篆书艺术的搏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一为徐铉,擅属文,精小学,。书法上擅长小篆,被认为能传李斯、李阳冰之学。朱长文《续书断》说:“自阳冰之后,篆书中绝,而骑省于危乱之间,能存其法,……初虽患骨力歉阳冰,然亦精熟奇绝,点画皆有法。”传世有重摹秦峄山刻石,由其弟子郑文宝上石刊刻,今存西安碑林。其弟徐锴亦工篆法篆学,人称兄弟二人为“二徐”。其二为欧阳修,他在理论上一方面大力推崇唐人,整理碑版法帖,撰成《集古录》,开创了金石学,使被遗忘的古代书法,尤其是篆书作品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来。

元明两代的书法艺术本身的发展就不均衡,和前代、后世相比,其时的篆书作品更是乏善可陈。

(四)清代小篆———————高潮期

清初的篆书发展,可以说到了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当时,由于汉族知识分子不满满清政府的统治,又惮于“文字狱”的迫害,纷纷将学习、研究的对象转到中国传统文化上来。在宋代欧阳修、赵明诚的《金石学》影响之下,前代“碑学”大兴,这为篆书在清代的博兴打下了坚固的基础。其中,篆书艺术水准最高的有邓石如、赵之琛、杨沂孙、吴大澂、吴熙载、赵之谦、吴昌硕等人。

邓石如,名琰,字石如、顽伯,号完白、完白山人。他生于乡鄙,终生为布衣,但自幼即喜刻石,仿汉印颇工,至南京梅镠家,居八年,遍临所藏金石善本,由此而篆、隶、楷、印皆臻大成之境。乾隆五十五年入京,刘墉延为宾客,声振当代名公。其篆书融秦汉于一炉,又出以隶笔,遂使篆法活脱生动,摆脱了铁线的拘滞,不唯字形阔大磅礴,而且笔势丰富多姿,墨色流溢灿然,大大拓展了篆书的艺术表现力。晚清书论名家包世臣、康有为、杨守敬等对他无不推崇备至,竞相推许为国朝第一、集篆书大成等。

吴熙载字熙载,五十岁以后因避讳更字攘之,亦作让之,号让翁、攘翁、晚学居士、方竹丈等,祖籍江宁,自父起移居仪征。工金石考证,能写意花卉,精治印,平生治印逾万,影响深广,后之师邓派者,多以吴氏为宗。书法从包世臣学习,由包氏得笔法,并指点学邓门径。篆刻篆隶,均能由邓石如而上追秦汉,继承发扬,赫然成家。书法以篆书为最佳,笔法婀娜而不失清刚,流丽而不失端雅,有文人清气,是师邓而能有所发展者。

吴大澂 原名大淳,后改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等,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好集古精鉴别,是著名的金石学家,所得古器皆手自摩拓,工书画篆刻,《说文古籀补》、《恒轩吉金录》、《古字说》、等著作。他的篆书融会大小二篆,以大篆立其筋骨,以小篆敛其体裁,而笔墨又极其精炼,三美归一,形成了坚劲紧韧的艺术风格,为篆书艺术开辟了一种新风格。

赵之谦字撝叔,号悲庵,别署铁三、益甫、冷君、无闷、梅庵等,浙江会稽(今绍兴)人。著作有《悲庵居士诗剩》、《补环宇访碑录》、《六朝别字记》等。他是一个天才(天九人一)、多能的艺术家,篆刻、绘画、书法皆一代大家。赵氏以其特有的艺术敏感和熔铸能力,将彼时出土日多的古器物文字引入篆书创作,风貌多样,意趣清新。他的篆书,得邓石如篆隶之法,于是以北碑之法写篆隶,进一步丰富了篆隶的笔法意趣,开篆书的新天地。融铸贯通,运用如意,神气飞动,既饶有古朴厚重之意,更兼有帖的温醇雅洁之韵。可惜他英年早逝,未能使其篆书达到更高的境地。

吴昌硕名俊,又名俊卿,中年以后字昌硕,亦署仓石、仓硕、苍硕,号缶庐、老缶、缶道人、老苍、苦铁、破荷亭长等,浙江安吉人。晚年被推举为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是晚清杰出的艺术家,诗书画印皆自成家数,影响深远。著有《缶庐集》。他既是清代书法的殿军,又是近代书法的开山,他于篆、隶用功最多,尤其是《石鼓文》,终生浸淫,无一日或离,晚年变化笔墨,引入行草意趣,遂使笔情墨趣,流溢行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古今无二。篆书的复兴,至他而达到一个新高度法门。。吴昌硕的成就,是传统深入融会的硕果,为近现代书法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363cf2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1c.html

《小篆概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