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22-12-15 03:55: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
读《为“真学”而教》后,让我最有感触的就是课堂上的“学困生”的“真学”。因为在每一个我们如此珍视、用心经营的课堂,也许会有学困生在自娱自乐、在自怨自艾、在自贬自低、甚至还在自暴自弃,这可能就是教育的无奈,但这也许正是教育的魅力所在。
对于语文课堂而言,总有一部分学生能够在文学的世界里涵泳,也总有一部分学生存在或多或少的语文基础及能力方面的缺失,这就存在着课堂中读者主体和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和调节的问题,也就是我们需要分层教学的原因。列夫·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第一章第一句话中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这就像我们的学生,优秀的学生有着相似的优秀,学困的学生各有各学困的根源。对于优秀的学生,我们可以尝试给予他们或驻足、或深思、或欣赏、或探索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大的空间沉浸在诗词歌赋,感受文人志士的雅趣风骨;感受小说、戏剧跌宕起伏的冲突和扣人心弦的情节;体会中外美学中的艺术、哲学和诗意.....这些机会也许要更多的放到课下进行,毕竟如此耀眼光芒的孩子在课堂中并不是占多数比,“真学,要从儿童立场出发”与其站在“云端”,不如和孩子们一起脚踏实地地仰望星空;与其做孩子们学习路途的“指明灯”,不如脚踏实地地做他们成长路途中的“提灯人”也许我们无法做到和每一个孩子一起在文学世界里涵泳,但是至少可以照亮一点儿他们探索的路途;也许无法带领每一个孩子去触摸文学世界的高度,但是至少可以照亮一点儿他们前行道路的方向.....
对于语文课堂的学困生,他们或因兴趣寥落、或因动力缺乏、或因缺少呵护等种种原因,造成了他们在课堂上的不知所措、不明所以甚至是心无所谓。那么,对于他们的“真学”,最需要的应该是融化他们内心的“坚冰”,让不知所措变得有处安放,让不明所以变得有所感悟,这样才能让心无所谓变得有方向、有目标,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注和呵护,让他们每堂课带有“任务驱动”地学习,然后将“任务达成”和激励


评价相联系,来一点一滴地培养他们学习的动力和兴趣,而学习有了动力和兴趣,学习效果的生发就会水到渠成,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才能将“真学”变成驱动自我教育行为的自觉和努力。也许这个过程的开始会收效甚微,也许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也许这个过程会有各种各样的波澜起伏.....但是有目标、有获得才会有课堂,因为“教师教学所遵循的一定标准和学生经由学习而实现的获得就是衡量真伪、大小与优劣的重要尺度。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对于学困生而言,教育就是一种唤醒、一种打开、一种点燃和一种开悟。只是这种唤醒、打开、点燃和开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我们耐下心来去呵护,去等待,去创造。相信当教育的“风”带着温度落地,才能催开心灵之花的芬芳。这温暖之风,也许无法带来整个“春天”,但至少当他们走过青春的迷惘时回想起来,能在心底真诚地道一句“当我放弃了自己时,至少我的老师还没放弃我”
等风来才能追风去,仰望光才渴望成为光。年少时的彷徨和迷惘也许需要时间去安放,但却不能成为一名教师放弃他们的理由。就这样,抚过他们的成绩时,看到依然“学困”的数字,心底的忧伤汩汩而淌,没有愤怒、没有崩溃、也没有彷徨,有的只是心疼,我会耐下心来,轻轻地告诉他们:“相比较你的成绩而言,我会更看重你的“真学”态度,别再放任自流,也别让我等待太久,好吗?”风起,帆扬,我等着你们一同起航。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4401ea2ba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63.html

《2022《为“真学”而教》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