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七月半

发布时间:2020-06-05 11:37: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西湖七月半》

一、单项选择题

1.明代著名散文家张岱的号是 ( )

A.宗子

B.石公

C.陶庵

D.

2.下列属于张岱散文集的是 ( )

A.《壮悔堂文集》

B.《西湖梦寻》

C.《浮生六记》

D.《饮冰室合集》

3.下列明清作家中,创作以小品文见长的是 ( )

A.蒲松龄

B.侯方域

C.张岱

D.归有光

4.下列关于张岱的小品文,表述错误的是 ( )

A.全部收录于《西湖梦寻》

B.多是对往日繁华景象的追怀

C.像一幅幅色彩明丽的风俗画

D.特别重视对世态人情和众生相的细致考察和描写

5.《西湖七月半》选自 ( )

A.《陶庵梦忆》

B.《饮冰室合集》

C.《西湖梦寻》

D.《壮悔堂文集》

6.西湖七月半)是张岱的一篇游记散文,其中“七月半”是指下列哪个节日( )

A.上元节

B.中元节

C.七夕节

D.中秋节

7.《西湖七月半》中概写“名娃闺秀”与看月关系的语句是 ( )

A.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

B.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

C.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

D.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

8.杭州人游湖一般是“已出归,避月如仇”,而在七月半却“逐队争出”.这表明他们“( )”的心态。

A.自然而然

B.随意

C.好名

D.雅俗共赏

二、多项选择题

1.《西湖七月半》所写的五类“七月半赏月之人”中,在夜深时分被“吾辈”“拉与同坐”的有 ( )

A. “匿影树下”者

B. “环坐露台”者

C. “浅斟低唱”者

D. “不衫不帻”者

2.《西湖七月半》嘲讽的对象有 ( )

A.达官显贵

B.文人雅士

C.江湖隐士

D.市井百姓

3.《西湖七月半》的写作特色有 ( )

A.多用拟人

B.铺陈排比

C.善用对比

D.语言生动

4.下列作品,善于场面描写的有 ( )

A.《垓下之国》

B.《马伶传》

C.《香市》

D.《西湖七月半》

三.填空题

1.文笔清新,时杂诙谐,饶有情趣,作品多写山水景物、日常琐事,著有《陶庵梦忆》的作家是______________。

2.张岱的文学创作以________________见长。

3.除《陶庵梦忆》外,张岱的另一部散文名作是《_____________》。

4.在《西湖七月半》中,作者描述了明末___________(城市名)人七月半游西湖的盛况。

四、词语解释题

1.箫鼓,盛筵,灯火,声光相乱。

楼船:

冠:

:

2.亦船亦楼,闺秀,携及童笑啼杂之坐露台,左右盼望。

名娃:

:

环:

3.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相发

竹:

肉:

4.车,,酒醉饭饱,呼群三五,入人丛。

衫:

:

跻:

5.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

呼:

6.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树下,或里湖。

影:

:

7.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看月者。

作意:

8.多门军酒钱,轿夫,列岸上。

擎燎:

9.一人舟,舟子急断桥,赶入胜会。

速:

放:

10.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如聋如哑

:

:

11.少刻兴尽,官府席散,喝道去。

皂隶:

12.吾辈始舟近岸。

:

13.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

面:

14.吾辈,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

纵舟:

:

五、翻译题

1.楼船箫鼓.冠盛筵,灯火优溪,声光相乱。

2.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塑。

3.车,衫不,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

4.小船轻,净几暖炉,茶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

5.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岸上。

6.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如聋如哑

7.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 见,止见,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8.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

9.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

10.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

11.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

12.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假。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C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为人淡泊名利, 生末,明亡后避居溪山中,寄情山水,从事著述。

2.[精析]B 《西湖梦寻》是张岱的散文集,会书共5,通过追记往日西湖之胜,以寄亡明遗老的故国之思。

3.[精析]C 张岱为人淡泊名利, 生末。明亡后避居溪山中,寄情山水,从事著述。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多描写江南山水风光、风土民情和过去的生活,常常于追忆往昔的繁华中流露出对明王朝的缅怀。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4. [精析]A 张岱的小品文主要收录于《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两部散文集中。

5. [精析]A 《西湖七月半》选自张岱的散文集《陶庵梦忆》卷七,是一篇游记散文。文章描述了明末杭州人七月半游西湖的盛况,以简练的文笔,重现了当时的西湖景色和世风民情,并通过对各类游客看月情态的描摹刻画,嘲讽达官显贵附庸风雅的丑态和市井百姓赶凑热闹的俗气,标榜文人雅士清高拔俗的情趣。

6.[精析]B 张岱的西湖七月半)描述了明末杭州人七月半游西湖的盛况。“七月半”是指农历七月十五日,即古代的中元节、兰盆节。

7. [精析]A 《西湖七月 半》中原句是:“其一 ,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

8.[精析]C 《西湖七月半》:“杭人游湖,归, 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

二、多项选择题

1.[精析]AC 《西湖七月半》:“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

2.[精析]AD 《西湖七月半》一文通过对各类游客看月情态的描摹刻画,嘲讽达官显贵附庸风雅的丑态和市井百姓赶凑热闹的俗气,标榜文人雅士清高拔俗的情趣。文章没有提到江湖隐士。

3.[精析]CD 《西湖七月半》在写作上颇有特色:一是语言生动传神;二是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三是善于用不同的情景作对比。

4.[精析]ABCD 《垓下之围》描写了三个场面: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马伶传》中马伶和李伶的两次技艺较量采用场面描写。《香市》)写往昔香市热闹情景采用场面描写。

三.填空题

1.张岱

2.小品文

3.西湖梦寻

4.杭州

四、词语解释题

1.楼船:有楼阁的华贵游船。

冠:高帽,这里指代士大夫。

:乐伎与奴仆。

2.名娃:有名的美女。

:美貌。

环:环绕。

3.竹:竹制管乐器,这里泛指器乐演奏。

肉:歌喉。

4.衫:名词作动词,穿长衫。

:名词作动词,戴头巾。

跻:挤人。

5.呼:大喊大叫。

6.影:藏身。

:躲避喧嚣

7.作意:刻意,特别用心。

8.:举着火把。

9.速:催促。

放:划向。

10.:梦中惊叫。

:说梦话。

11.皂隶:官府衙门里的差役。

12.:使船靠岸。

13.颒面:洗脸,形容湖面重现明净。

14.纵舟:任船漂流

:畅快,适意。

五、翻译题

1.坐在有楼阁的华贵游船上吹箫击鼓,士大夫摆着丰盛的筵席灯火明亮,乐伎仆从相随,乐声与灯光相错杂。

2.也坐在游船上,船上也有楼台装饰,带着有名的美女和贤淑有才的女子,还带着漂亮的侍僮,嬉笑声中夹杂着啼闹声,在平台上环绕而坐,左顾右盼。

3.不坐船不乘车,不穿长衫不戴头巾,喝足了酒吃饱了饭,叫上三五个人,成群结队地挤入人丛

4.船上挂着细而薄的帷幔,茶几洁净,茶炉温热,茶很快把水烧开,白色瓷碗轻轻地传递,约了好友美女,对着明月坐在一起。

5.由于徒爱虚名,一人争相出城,多赏给把守城门的士卒一些小费,轿夫高举火把,在岸上列队等候。

6.因此二更以前,人声和鼓乐声恰似水在沸腾、大地在震荡,又犹如梦魇和呓听的人听不见,如营说的人等于没有说,如哑巴。

7.大小船起靠岸什么也看不见,只看到船篙与船篙相撞,船与船相碰,肩膀与肩膀相摩擦,脸和脸相对而已。

8.灯笼和火把像行行星星,一一族拥着回去。

9.端桥边的石磴也才凉下来,大家坐在上面,招呼客人开怀畅饮。

下的人也出来了,我们这些人去和他们打招呼,拉他

10.前慢喝酒轻声歌唱的人出来了,隐藏在树下的人也出来了,我们这些人去和他们打招呼,拉他们同席而坐。

11.直到月色灰白清凉,东方即将破晓,客人才散去。

12.我们这些人任凭小船自行漂荡,畅快地安睡在十里荷花之间,花香扑面袭人,做着美梦,使人感到非常舒适。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52ef382a7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8.html

《西湖七月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