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 - 教案

发布时间:2020-05-08 21:49:1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小猴子下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会认“猴、结、掰”等生字,会写“块、非、常”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插图讲述故事。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而不应这山望着那山高。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小猴子的“掰、扛、扔、摘、捧、抱”等动词。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图导言,激趣导入

教师板画一座小山。教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瞧,今天我们的课堂上就来了一只小猴子。(在小山上贴上一只小猴子图片)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呢?(学生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只小猴子的故事。(板书课题:小猴子下山。)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大声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在文中画出小猴子都去了哪里。

3.分组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学习第1自然段(掰玉米)

1.小猴子下山来了,他首先来到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他做了什么呢?(板书:玉米地。)

课件出示: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他看见( ),非常高兴,就( )。

2.理解“掰、扛”两个动词。

1)指名上台做“掰、扛”的动作。

2)让学生说说小猴子为什么用“掰”、“扛”这样的动作,进一步理解玉米大的意思。

3.指导表情朗读。

1)小猴子第一次下山,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他毫不犹豫地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甭提有多高兴了!现在请同学们戴上小猴子的头饰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有表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2)指名上台表演读。

4.小猴子非常高兴。“非常”一词可以用来替换。(

A.时常

B.十分

C.经常

四、回顾所学,小结学法

1.刚刚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1自然段,哪位同学来说一说小猴下山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教师板书:掰玉米、又大又多、掰、扛。)

2.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总结出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

1)小猴子来到哪里,做了什么?

2)理解小猴子的动作。

3)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课文第1~4自然段结构类似,下面,四人小组选择第2~4自然段中你们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尝试用老师上节课使用的方法进行学习。

二、利用学法学习第2~4自然段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选择一段学习。

多媒体出示小组合作学习向导:

①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争取读明白。

②想一想: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小猴子是怎样做的?

③议一议:找出文中表示小猴子动作的词,学着做一做。

④演一演:有感情地朗读并表演。

2.各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教师板书。

三、学习第5自然段

同学们,小猴子下山来,它掰到过又大又多的玉米,摘到过又大又红的桃子,摘到过又大又圆的西瓜,追过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他这次下山来看到了那么多的好东西,最后却空着手回家。这是为什么呢?

1.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出示:喜新厌旧)

喜新厌旧导致的结果是什么?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就是?(一无所获)

2.联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说说自己有没有做过像小猴子一样的事情。如果有,今后你准备怎样做?

3.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猴子?

四、复习生字、学习词语

1.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2.学习量词。

1)出示课件,让学生找出课本中的量词填入括号里。

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桃树下,接着走过一( )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 )小兔子。

2)指名学生读句子,学习量词的使用。

3.积累并学会运用“又( )又( )”的词语。

1)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又( )又( )”的词语。

2)出示图片,让学生将上面“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圆”三个词语贴在对应的图片处。

3)拓展运用。

①让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知道的“又( )又( )”的词语。

②老师提示:完全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两个特点是不能用“又……又……”来连接的。

③那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这样的“又( )又( )”方式来说一说它吗?

4.说话练习。用今天所学的动词说一句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56df2052c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4.html

《小猴子下山 - 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