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打印版

发布时间:2022-11-08 15:23: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药、本草、中药学的概念
中药: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化学制品和生物制品 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及自然资源的特点;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 本草:记载这类药物(植物),指整个传统的药学。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一、中药的起源
二、中药学的发展(各时期的代表著作)
1.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佚名,托名神农,成书于东汉末年,约公元二世纪,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载药365种,首创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其对四气、五味、毒性、七情等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
2.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成书于南北朝,约公元500年,载药730种,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3.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作者李勣、苏敬等,成书于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载药844种,开创药物图谱文字说明等图文对照法。
(日本曾有“凡医生皆读苏敬新修本草”、比欧洲最早药典早830多年)
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证类本草,作者唐慎微,首刊于公元1108,载药1558多种,药后附有方剂以相印证,有学术、实用、文献价值。
5.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15181593,成书于明代(公元1578年),公元1596年刊行,载药1892种,集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的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贡献。 6.滇南本草,我国现存内容最丰富的古代地方本草。
7.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成书于清代(公元1765年),初刊于1803年,载药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 8.本草求真,作者黄宫绣,成书于清代,公元1769年,载药521种,按药物主要功效进行分类。 9.中国药学大辞典,作者陈存仁,成书于公元1935年,药学辞典类大型工具书,收录词目约4300条。 解放后,中药学发展的概况: 中药大辞典,江苏新医学院,成书于1977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自1953年出版第一部药典以来经过多次修订,已出版过八部(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目前每5年修订一次,最新版本为2005年。 中华本草》成书于1999,载药8980种。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中药材的产地、采集、贮存对中药质量会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临床效应(安全性与有效性) 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
道地药材:是某地出产的、在同一品种中质量优等的药材。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采收方法和时间由药物的有效成分的质、量决定,保护药物资源。 一、植物类药物的采收: 1.植物药采收季节与药效的关系; 2.植物药不同药用部分的采收原则;
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采收,连根拔起。 叶类: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进行。 花类:一般在花正开放时进行。
果实和种子类:多数果实类药材,当于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采收。 根和根茎类:通常秋末至春初时采收。并指出“春宁宜早,秋宁宜晚”
树皮和根皮类:通常在清明至夏至间(即春、夏时节)剥取树皮。根皮应于秋后苗枯,或早春萌芽前采集。

二、动物类药物的采收: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三、矿物类药物的采收 第三节 中药的贮藏 一、中药质变主要表现:
1、虫蛀: 2、霉腐: 3、泛油(泛糖) 4、色泽变化: 5、气味变化: 6、质地变化: 7、形态的变化: 8、融化与潮解: 9、风化: 二、中药的贮藏养护方法
1、干燥处理贮藏 2、密封贮藏 3、吸潮养护 4、化学药剂养护 5、气调养护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炮制的含义:药物在应用前或做成各种剂型以前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 炮制目的: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如半夏、乌头。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加或不加入辅料(液体、固体)均可。 如延胡索醋制,明矾火煅,槐花炒炭等。
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需要,如生地制成熟地,生何首乌与制首乌等。 4.改变药物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 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 第二节 炮制的方法 .修治(修制)
1)纯净:保证药物质量。
2)粉碎:便于煎煮、服用、制剂。
3)切制:便于煎煮、炮制、制剂、干燥、贮藏、调剂称量。 .水制 洗,淋,泡,润,漂,水飞。 1)润 :便于切制。
2)漂 :去腥味、盐分、毒性成分。 3水飞:便于煎煮、制剂、服用。 .火制 炒,炙,煅,煨,烘焙。
1)炒:便于粉碎、煎煮、服用、缓和药性,减轻毒性、副作用,增强疗效。 2)炙:改变药性,增强疗效,减轻毒性、副作用,引药入经。 3)煅:易于粉碎、煎煮。
4)煨:减轻烈性、副作用,增强疗效。 5)烘焙:便于干燥。 .水火共制 煮,蒸,燀,淬 1 煮:减毒,增效
2 蒸:改变药效,稳定药物质量
3:便于干燥、贮藏,去掉非药用部分或有毒部分 4)淬:易于粉碎、煎煮、制剂 .其它制法
1)制霜:种子压去油、矿石重结晶 2)发酵:产生新药 3)发芽:产生新功效 第四章 中药的作用 第一节 中药作用的基本原理 中药治病的原理 “以偏纠偏”
中药的作用1)治疗作用:中药(发挥治疗作用)的功效 2)副作用,指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
不良作用:1)毒性反应,指药物对身体的损害性反应;2)变态反应;3)特异质反应;4)药物依赖性;5)致癌、致畸、致突变。 第二节 中药的功效
中药的功效是对中药治疗作用高度概括的表现形式。

1. 对因治疗功效——治本
包含祛邪、扶正、调整脏腑功能、消除病理产物等方面的内容。 2. 对症治疗功效——治标
是指能缓解或消除疾病过程出现的某些症状,具有减轻痛苦,防止病势恶化的意义。 3. 中药的预防功效:中药烟熏、洗浴、佩带或内服。 4.中药的养生保健功效,如灵芝、何首乌等 第五章 中药的性能
中药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性能≠性状
中药的性状: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 第一节 四气 .四气(四性)概念: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与热,寒与凉性质同而程度异。 .作用及意义:一般来讲,
寒凉性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用于热证、阳证;
温热性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用于寒证、阴证。 此外,尚有平性药,是指药物寒、热之偏性不明显,作用较为平和。 .四性与药物功效的关系
(1)四性与药物功效是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2)四性只反映药物性质的一个侧面。 .注意:
. 四性实质是寒热二性。
. 每种药物只能有一种性(单一性) . 平性指偏性不明显。 第二节 五味 1.五味的概念:
指辛、甘、酸、苦、咸五味。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 淡附于甘,涩附于酸,故习称五味。 2.五味的作用及意义
1 辛味:(气虚、多汗、出血、阴虚阳亢等慎用) 能散——发散表邪-治疗表证;
能行——行血-治疗血瘀证;行气-治疗气滞证
芳香化湿-治疗湿阻中焦证;芳香开窍-治疗神昏窍闭证;芳香辟秽 2)甘味:(部分味甘质腻的药物易助湿满中,脾虚湿困者宜慎用) 能补-补益-治疗虚证。 能缓-缓急止痛-治疗拘挛疼痛证。 能和-和中-治疗脾胃不和证; 调和药性-协调药性、缓和药性 部分甘味药还能解药、食物中毒。
3 苦味:能泄、能燥(阴虚、气虚、气陷者慎用)
通泄-通利小便-治疗小便不利之证;通泄大便-治疗大便秘结等证 降泄-降泄胃气-治胃气上逆之呕吐;降泄肺气-治肺气上逆之咳喘; 清泄-清泄热邪-治热证
燥-燥湿-治水湿病证-寒湿证(苦温)湿热证(苦寒) 苦能坚阴
4 酸味:(有实邪者慎用)
能收-收敛-收敛固涩-治疗滑脱病证;能涩-固涩
如用于体虚多汗,肺虚久咳, 久泻久痢,遗精、滑精、尿频等 5)咸味
能软-软坚散结-治瘰疬、瘿瘤、痰核、癥瘕等证;能下-泻下作用-治大便秘结证。 6)涩味:
能收敛固涩-用于滑脱证,与酸味作用相似(但不尽相同。如酸能生津,酸甘化阴等皆是涩味药所不具备的作用。 7)淡味:

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多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3.味的来源
A.实践味-真实滋味
B.理论味-由药物的作用推出来的味 4.气与味合参:
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 药性和药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作用,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质。
性和味都属于性能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不仅要性味合参,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方能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便于指导临床应用。 5. 注意:
.每一种药物可有1种或多种味 .主要的味起主要作用
.性味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有主次之分 第三节 升降浮沉
1.升降浮沉的概念:升降浮沉是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2.升浮与沉降的作用:
升浮:属阳,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用于病变在上、在表,病势下陷者。
沉降:属阴,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功效,用于病变在下、在里,病势上逆者。
3.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 升浮-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 沉降-多具有酸、苦、咸之味和寒凉之性。 4 . 升降浮沉与药物质地的关系: 1质地轻如花、叶,大多升浮 “诸花皆升,旋覆独降”
2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大多沉降 “诸子皆降,蔓荆子独升”
5.影响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炮制、配伍
.炮制,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B.配伍,在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性属沉降的药物同较多的升浮药同用,其沉降之性亦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6.升降浮沉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掌握药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 第四节 归经
1归经的概念: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作用部位。归是作用的归属,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 2.归经的理论基础及依据: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 3.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但运用归经理论,必须考虑到脏腑经络间的关系。
由于脏腑经络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往往并不单纯使用某一经的药物。
勿将中医脏腑经络定位与现代医学的解剖部位混为一谈。再者,归经所依据的是用药后的机体效应所在,而不是指药物成分在体内的分布。 .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是从不同的侧面来阐述中药性能的,因此,必须诸方面合参才能较全面掌握性能。 第五节 有毒无毒 1.毒性的概念: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狭义)
西汉以前以“毒药”作为一切药物的总称,毒性就指药物所具有的能治疗疾病的偏性(广义的毒性) . 药物毒性的临床意义:
A.对毒药用来“以毒攻毒”,如用某些有毒药解疮毒,除毒疠、抗肿瘤等。
B.对有毒药物应严格控制贮存、炮制、配伍、剂型、用药途径、剂量等,以免中毒。 C.某些毒药的用法要加以注意。 思考题:
1. 中药“七情”配伍关系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2. 具体用药时应当怎样对待各种配伍关系? 3. 确定临床用药剂量大小的依据有哪些?

4. 中药“十八反”与“十九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5. 中药用药禁忌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6. 哪些方面是妊娠用药应当注意的原则?




七版中药学主治功效表
第八章 解表药(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散寒去风、胜湿止痛

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风寒痹证、阴疽、痰核 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证、心悸、痰饮、蓄水、奔豚证 风寒感冒,咳嗽痰多、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胃热呕吐、风寒咳嗽 阴暑证、水肿脚气、利水退肿 外感表证、透疹消疮、吐衄下血
感冒头痛、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证 风寒感冒、头身疼痛、风寒湿痹,肩臂疼痛
外感风寒,头痛鼻塞、头面诸疾、风湿痹痛、带下过多、疮痈肿毒 又治乳痈
风寒感冒、阳虚外感、寒痰停饮,气逆咳喘、通关开窍醒神、头痛 鼻渊、牙痛、痹痛
风寒感冒,颠顶头痛、风寒湿痹
鼻渊头痛、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疥癣痲疯 风寒头痛、鼻渊头痛
风寒感冒轻证、阴寒腹痛、乳汁郁结,乳房胀痛、疮痈疔毒 麻疹不透、食疗
麻疹不透、风湿痹痛
风寒感冒、鼻塞不通、寒痰咳喘、疮痈肿毒
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鹅不食草

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 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 发表透疹、开胃消食 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上犯、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郁气滞 胸闷胁痛
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麻疹不透、痈肿疮毒、痄腮喉痹、乳痈
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上攻,咽痛瘖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 目赤翳障、惊痫夜啼、小儿急热惊风、破伤风
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肺热燥咳、肝阳眩晕、目赤昏花、血热吐衄 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目赤昏花、眩晕惊风、疔疮肿毒 风热感冒,头痛头风、目赤肿痛,目昏多泪
邪在少阳、感冒发热、肝郁气滞、气虚下陷、疟疾寒热
风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多种热毒证、气虚下陷、久泻脱肛 气虚崩漏下血
外感表证、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泄热痢、脾虚泄泻 感冒头痛、胸中烦闷、虚烦不眠
风热表证、麻疹不透,风疹瘙痒、水肿小便不利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解表除烦
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风热目赤,翳障多泪、便血、痔血

第九章 清热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




湿温暑温、湿热痞闷、黄疸泻痢、肺热咳嗽、热病烦渴、血热吐衄 邪在少阳、寒热往来、痈肿疮毒、咽喉肿痛、胎热不安 胃肠湿热、泻痢呕吐、泻心火、清胃火、清肝火、解疮毒
湿热带下、热淋脚气、泻痢黄疸、疮疡肿痛、阴虚发热、骨蒸盗汗 肾火亢盛、梦遗滑精、湿疹湿疮
阴肿阴痒、带下湿疹、黄疸尿赤、肝胆实热证
大肠湿热、黄疸尿赤、下焦湿热、善治皮肤病、小便不利 热毒泻痢、湿热带下、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湿热疮毒、湿疹疥癣、黄疸尿赤、湿热痹痛
湿热泻痢、胃脘痛、吞酸、湿疹顽癣、白带过多、疮疖溃疡 湿热泻痢、黄疸、湿疹、痈肿疮毒、咽喉肿痛、目赤肿痛 湿热泻痢、黄疸、热病烦躁、肺热咳嗽、痈疮肿毒、目赤肿痛
清热生津、清肺润燥、解毒消痈 清热除烦、通利小便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清肝火、散郁结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清热泻火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清泄肝火、明目退翳

清泄肺热、清胃泻火、疮疡不敛
热病烦渴、肺热咳嗽、骨蒸潮热、阴虚燥咳、阴虚消渴、肠燥便秘 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咳嗽、外感风热、身热咳嗽、肺痈吐脓 利尿透疹
热病口渴、消渴多饮、肺热燥咳、痈肿疮疡 热病烦渴、口疮尿赤、水肿尿少、黄疸尿赤
热病烦闷、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疮疡肿毒、跌打损伤 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瘰疠瘿瘤 目赤目暗、肠燥便秘 热病烦渴、丹毒烫伤
热病伤津、热病后期、口疮尿赤
温病发热、喉痹、疮疡、水肿风水、热淋涩痛 目赤翳障、头痛齿痛 目赤翳障
目赤翳障、高血压病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清热燥湿、止痛杀虫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清热解暑 痈肿疔疮、外感风热、热入营血、热毒血痢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清心利尿 痈肿疮毒、瘰疠痰核、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淋涩痛
痈肿疔毒、乳痈内痈、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热淋涩痛、湿热黄疸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
目赤肿痛
清热解毒 痈疽疔疖、丹毒、热毒上攻、湿疹、皮肤瘙痒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热入营血、风热表证、温病初起、喉痹口疮、丹毒痈肿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温病发热、头痛、喉痛、多种热毒炽盛之证
瘟毒发斑、吐血衄血、痄腮喉痹、火毒疮疡、咳嗽胸痛,痰中带血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暑热惊痫、惊风抽搐
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肺热咳嗽、肺痈、咽喉肿痛、痈肿疮毒
穿 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毒蛇咬伤、泻痢、热淋、湿疹及湿疮
风热感冒、温病发斑、痄腮、多种肠道寄生虫病、血热出血证
清热解毒、杀虫、凉血止血
烧烫伤、妇人带下、高血压、头昏眩晕、杀虫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清热止痢 肺痈吐脓、肺热咳嗽、热毒疮疡、湿热淋证、湿热泻痢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咽喉肿痛、痰盛咳喘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热毒蕴结、咽喉肿痛、牙龈肿痛、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痈疮肿毒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热毒血痢、阴痒、疟疾 白花蛇舌草 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痈肿疮毒、肠痈腹痛、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热淋涩痛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兼解汞毒 杨梅毒疮、肢体拘挛、热淋、湿热疮毒、阴痒带下、牛皮癣
热毒证、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所致诸证、小儿痰热惊痫、子痫
清热解毒、熄风止痉、清肝明目
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紫花地丁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痈肿疔疮、乳痈肠痈、丹毒肿痛、毒蛇咬伤、肝热目赤肿痛 清热解毒、清肺化痰 肺痈咯痰浓稠腥臭、瘰疠疮疖、肺热咳嗽、咽喉肿痛


齿 绿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清热解毒、治痢截疟、腐蚀赘疣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清热解毒、镇肝熄风、凉血止痢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生肌止痛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生肌止痛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敛疮 清热解毒、消暑利尿 清热解毒、利咽生津
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通淋 清热解毒、利咽止痛 清肺利咽、疏肝和胃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清热解毒、止血止痢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肠痈腹痛、热毒疮疡、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经闭痛经 肠痈腹痛、肺痈吐脓、痈肿疮毒、产后瘀阻腹痛
风热、肺火咽喉肿痛、咳嗽失音、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湿热下痢、热毒疮疡、崩漏下血
热毒血痢、冷积久痢、各型疟疾、鸡眼赘疣 热毒泻痢、痈肿及蛇毒咬伤、多种出血证 痈肿疔疮、毒蛇咬伤、小儿惊风抽搐
痈肿瘰疠、毒蛇咬伤、热病抽触、破伤风、赤痢脓血、湿热泄泻 疔疮肿毒、乳痈肿痛、蛇虫咬伤、腹胀水肿,黄疸尿少 痈疽发背、疔疮恶肿、瘰疠痰核、症瘕痞块 痈肿疮毒、乳痈肿痛、乳房胀痛、乳汁不下 疮痈肿毒、水火烫伤
水火烫伤、下肢溃烂、湿疹热毒疮疡、外伤出血 痈肿疮毒、暑热烦渴、药食中毒 咽喉肿痛、咳嗽烦渴、鱼蟹中毒
咽痛瘖哑、痰热咳嗽、小便不利、热淋涩痛 咽喉肿痛、痈肿疔毒
喉痹瘖哑、肺热咳嗽、肝胃气痛 热毒泻痢、血热出血
湿热泻痢、痈肿疮毒、血热出血、肺热咳嗽 痈肿疮毒、目赤肿痛、湿热泻痢
第四节:清热凉血药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清热、凉血、解毒

温病、血热妄行、斑疹吐衄、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温病、瘟毒发斑、津伤便秘、咽喉肿痛、瘰疠痰核、痈肿疮毒 劳嗽咳血、骨蒸劳热、内热消渴
斑疹吐衄、温邪伤阴、阴虚发热、血滞经闭、痛经症瘕、跌打损伤 痈疡肿毒、肠痈腹痛
热入营血、斑疹吐衄、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目赤翳障 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痈疽疮疡、湿疹阴痒、水火烫伤 温病热入营血、吐血、衄血

第五节:清虚热药




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劳热骨蒸、疟疾寒热 感受暑邪、发热头痛口渴
阴虚发热、盗汗骨蒸、血热出血证、肺热咳嗽、内热消渴
邪热入营、阴虚发热、产后发热、热淋、血淋、疮痈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阴虚发热、盗汗、骨蒸潮热、疳积发热
骨蒸潮热、小儿疳热、湿热泻痢、痔疮肿痛
清虚热、除骨蒸、解暑、除疟 凉血退蒸、清降肺火、生津止渴 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清虚热、除疳热
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第十章 泻下药
第一节:攻下药



大便秘结、胃肠积滞、血热及火热证、热毒疮疡、烧烫伤、瘀血证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
黄疸、淋证
泻下、软坚、清热 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疮肿痛 泻下导滞 便秘、腹水肿胀 泻下、清肝、杀虫 热结便秘、肝经实火证、小儿疳积、癣疮


第二节:润下药

润肠通便
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肠燥便秘
肠燥便秘、水肿胀满、脚气浮肿 肠燥便秘、肺燥干咳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泻水逐饮、去痰止咳、杀虫疗疮 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 泻下利水、消肿散结
泻下逐水、破血消症、攻毒杀虫

水肿、鼓胀、胸胁停饮、风痰癫痫、疮痈肿毒 水肿、鼓胀、胸胁停饮、痈肿疮毒、痰核瘰疠 胸胁停饮、水肿、鼓胀、头疮、白秃、顽癣
水肿、鼓胀、痰饮咳喘、湿热积滞、大便秘结、虫积腹痛
冷积便秘急症、腹水鼓胀、寒实结胸、喉痹痰阻、痈肿成脓未溃 小儿痰壅、乳食停积、惊悸、疥癣恶疮 水肿、鼓胀、疮痈肿毒
水肿鼓胀、症瘕、经闭、顽癣、恶疮肿毒、疣赘及毒蛇咬伤

第十一章 祛风湿药
第一节:祛风湿散寒药

昆明山海棠 雪上一枝蒿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祛风湿、通经络、清骨哽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舒筋活络、除湿和胃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祛风湿、和中化浊 祛风湿、舒筋活络 祛风湿、通络止痛 祛风湿、活络止痛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祛风通络、利水下乳
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祛风湿、消肿止痛
祛风湿、祛瘀通络、续筋接骨 祛风湿、活血止痛

行痹、腰膝腿足关节疼痛、风寒表证挟湿 风湿痹痛、诸骨哽咽
风寒湿痹、诸寒疼痛、跌打损伤、麻醉止痛 风湿顽痹、痲疯疠毒、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 风湿痹痛、筋脉挛急、脚气肿痛、吐泻转筋 风湿痹痛、干湿癣证、破伤风
风湿痹痛、湿浊内阻、吐泻转筋、风疹瘙痒 风湿痹痛、关节酸痛、伸屈不利、皮肤不仁 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 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风湿痹痛、关节不利、筋脉拘挛及跌打损伤
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四肢拘挛、水肿小便不利、风疹瘙痒 乳汁不通、乳房胀痛 风湿痹证、水肿脚气
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 风湿痹证、跌打损伤、骨折 诸痛证、疮疡肿毒、虫蛇咬伤
第二节:祛风湿清热药

穿

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 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祛风通络、利关节
祛风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 祛风湿、活络
祛风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湿、活血通络、清肺化痰 祛风通络、解毒化痰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祛风湿、舒筋活络、止泻痢

风湿痹痛、筋脉挛急、手足不遂、骨蒸潮热、湿热黄疸 痹证、水肿、痰饮证 风湿痹痛、四肢拘挛
风湿痹证、骨节疼痛、四肢麻木、脚弱无力、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高血压病、湿疹 风湿痹痛、四肢拘挛、腰膝酸痛、疥癣、湿疹 风湿痹痛、筋脉拘挛、喉痹、痈疡
风湿关节痛、关节扭伤、腰腿痛、热痰咳嗽 风湿痹痛、胸痹、胸胁痛、乳痈
风湿痹痛、疔疮肿毒、腰带疮、风疹瘙痒 风湿痹痛、湿热泻痢

第三节:祛风湿强筋骨药

鹿

祛风湿、强筋骨、利尿
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 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
祛风湿、强筋骨、补肾阳、调经止血 祛风湿、强筋骨、止咳、止血 祛风湿、通经络、益肾气

风湿痹痛、四肢拘挛、腰膝软弱、小儿行迟、水肿小便不利 风湿痹痛、腰膝酸痛、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风湿痹痛、腰痛脊强、不能俯仰、足膝软弱、遗尿、白带过多 风湿痹痛、腰膝冷痛、下肢拘挛麻木
风湿痹证、阳痿、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带下
风湿痹证、月经过多、崩漏、咯血、外伤出血、久咳劳嗽 风湿痹证、头风头痛、风疹瘙痒

第十二章 化湿药
化湿、解暑、止呕 化湿、解暑
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

湿滞中焦证、暑湿证、湿温证初起、湿浊中阻所致之呕吐 湿滞中焦证、外感暑湿或湿温初起
湿滞中焦证、湿热湿温证、痰饮水肿、风湿痹、夜盲症、眼目昏涩 外感风寒挟湿之表证

行气燥湿、消积、平喘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安胎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燥湿散寒、除痰截疟
湿阻中焦、气滞不利、肠胃积滞、脘腹胀满、大便秘结、热结便秘 痰饮喘咳
脾胃不和诸证、脾胃虚寒吐泻、气滞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湿滞中焦及脾胃气滞之证、湿温初起、呕吐 寒湿中阻、脾胃气滞证、寒凝湿滞、脾虚久泻 寒湿中阻、疟疾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利水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 利尿通淋、通经下乳
除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水肿、淋证、暑湿泄泻、目赤涩痛、目暗昏花、翳障、痰热咳嗽 小便不利、淋沥涩痛、暑湿、湿温、湿疮、湿疹
热淋涩痛、心烦尿赤、水肿脚气、经闭乳少、湿热痹痛 湿热黄疸、石淋、热淋、恶疮肿毒、毒蛇咬伤
湿热黄疸、淋浊带下、烧烫伤、痈肿疮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血瘀经闭、痛经、肺热咳嗽
湿热黄疸、肺痈、肠痈、湿疹、跌打损伤 湿热黄疸、疮痈肿毒、毒蛇咬伤、火烫伤
湿热之小便不利,淋沥涩痛、产后乳汁不下或不畅 湿热淋证、血热瘀阻之经闭或月经不调 湿热淋证、虫积腹痛、湿疹阴痒 淋证、皮肤风疹、湿疮、周身瘙痒 各种淋证、小便不利、水肿 湿热淋证、肺热咳嗽、气喘证
水肿、淋证、乳汁不行、乳房胀痛
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心烦不眠、小儿夜啼、惊痫 膏淋、白浊、风湿痹证

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利湿退黄、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化痰止咳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明目、消积

湿温(湿疹、湿疮)、黄疸
湿热黄疸、石淋、热淋、痈肿疔疮、毒蛇咬伤
湿热黄疸、淋浊带下、水火烫伤、痈肿疮毒、毒蛇咬伤、经闭症瘕、跌打损伤、肺热咳嗽 黄疸、痈肿、跌打损伤
痈肿疮疡、喉痛、蛇伤、烫伤
黄疸、乳痈、胁肋不舒、胃脘胀痛
湿热黄疸、泻痢、淋证、疮疡肿毒、蛇犬咬伤、目赤肿痛、小儿疳积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心悸失眠 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利水渗湿
利水渗湿、泄热 利水消肿
利水消肿、利湿退黄 利水消肿
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 利水消肿、化痰止咳、散结 利水消肿
清热利水、凉血止血 利水消肿、解酒毒

各种水肿、脾虚诸证、心脾两虚、水气凌心之心悸
小便不利、水肿、脚气、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 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
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淋浊、带下、痰饮 水肿、小便不利
水肿、小便不利或短赤、淋痛、湿热黄疸 面目浮肿、大腹水肿、脚气肿胀 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证
大腹水肿、四肢面目浮肿、痰饮咳喘、瘰疠、疮癣 水肿喘满、小便不利、石淋
水肿、泄泻、痢疾、血热、出血证、高血压、目赤涩痛 水肿、酒醉
第二节:利尿通淋药
利胆退黄、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利湿退黄、清热解毒 清热利湿、通气下乳 利尿通淋、活血通经 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清热利湿、止痒 利尿通淋
利尿通淋、清肺止咳 利水通淋、下乳润肠 利尿通淋、清心除烦 利湿去浊、祛风除湿
第三节:利湿退黄药

第十四章 温里药
回阳救逆、助阳补火、散寒止痛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

亡阳证、阳虚诸证、寒闭证、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 脘腹冷痛、寒呕、泄泻、亡阳证、寒饮伏肺
肾阳衰弱的阳痿宫冷、虚喘心悸、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寒痹腰痛 胸痹、阴疽、闭经、痛经
寒疝腹痛、厥阴头痛、痛经、寒湿脚气肿痛、畏寒呕吐、虚寒泄泻



散寒止痛、理气和中 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温中降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散寒止痛、温中止呕 温中散寒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温中止痛、下气消痰 寒疝腹痛、睪丸偏坠胀痛、少腹冷痛、痛经、中焦虚寒气滞证 中寒腹痛、寒湿吐泻、虫积腹痛、湿疹瘙痒、妇人阴痒 胃寒呕吐、呃逆、胃寒脘腹冷痛、肾虚阳痿、宫冷 胃寒冷痛、胃寒呕吐证
胃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龋齿疼痛
胃寒脘腹冷痛、呕吐、呃逆、寒疝腹痛、小便不利、小便浑浊 胃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癫痫证

第十五章 理气药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疏肝理气、消积化滞、破气散结 破气除痞、化痰消积 行气止痛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行气止痛、散寒调中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行气散结、散寒止痛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脾胃气滞证、湿痰、寒痰咳嗽
肝气郁滞诸证、食积腹痛、症瘕积聚、久疟癖块
食积证、胃肠热结气滞证、痰滞胸脘痞满、胸痹结胸、脏器下垂 脾胃气滞证、泻痢里急后重、腹痛胁痛、黄疸 胸腹胀痛、胃寒呕吐、虚喘证
气滞胁痛、腹痛、肝郁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
肝郁化火所致诸痛证、肝胃不和之胸胁作痛及疝痛、虫积腹痛、头癣 胸痹证、脘腹痞满胀痛、泻痢里急后重 胸腹冷痛、胃脘寒痛、呕吐食少
寒凝气滞所致胸腹诸痛证、尿频、遗尿
疝气痛、睪丸肿痛、胃脘久痛、痛经、产后腹痛
肝郁胸胁胀痛、肝胃气痛、脾胃气滞证、久咳痰多、胸闷胁痛 肝郁胸胁胀痛、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嗳气吞酸、呕恶食少 湿痰咳嗽痰多
肝胃气痛证、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跌打伤痛 肝胃气滞之胸胁胀痛、脘腹痞痛、嗳气纳呆、梅核气
胸胁胀痛、脘腹疼痛、泻痢腹痛、痈疮疔毒、皮肤湿疮、毒蛇咬伤 胃肠气滞证、水肿、脚气肿满 呃逆证
中焦虚寒之呃逆、呕吐、肾虚腰疼
寒凝气滞、气机郁滞之脘腹胀痛、不思饮食、
胸胁胀痛、肝胃气痛、肾阳不足之阳痿、腰膝冷痛 胸闷胁痛、脘腹胀痛、妇女经前乳房胀痛
胃脘痛、疝气痛、产后腹痛、妊娠水肿、风湿痹痛、症瘕积聚
疏肝解郁、理气宽中、化痰止咳 绿

消食化积、行气散瘀 消食和胃
消食健胃、回乳消胀、疏肝解郁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消食健胃、涩精止遗、通淋化石 消食健脾
消食健胃、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止痛 消食健胃、理气止痛、催乳 化症散痞、消积杀虫
行气解郁、活血止痛 疏肝和胃、理气化痰
行气止痛、解毒僻秽、消肿 行气导滞、利水消肿 降气止呃
降气止呃、温肾助阳 行气止痛、开郁醒脾 理气止痛、温肾助阳 疏肝解郁、和胃止痛 理气祛湿、活血止痛
第十六章 消食药

肉食积滞证、泻痢腹痛、疝气痛、瘀阻胸腹痛、痛经 饮食积滞证
米面薯芋食滞证、小儿乳食停滞、脾虚食少,食后饱胀、胁痛、断乳 脘腹痛、乳房胀痛
食积气滞证、食积泻痢、里急后重、咳喘痰多、胸闷食少 饮食积滞、小儿疳积、肾虚遗精、遗尿、砂、石淋证、胆结石 米面薯芋食滞证、脾虚食少
饮食积滞、小儿疳积、热痰咳嗽、热毒泻痢、咽喉肿痛、痈疮疖肿 烫火伤、胃肠疼痛、胆绞痛、肾绞痛、痛经、分娩疼痛、神经痛、 各种外伤、骨折、手朮后疼痛等
饮食积滞、脘腹胀痛、乳汁不下或不畅 症瘕痞块、肉食积滞

第十七章 驱虫药

使


驱虫消积 杀虫疗癣
驱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杀虫 杀虫 杀虫 杀虫消积
杀虫消积、通便、润肠 杀虫、消积

蛔虫证、蛲虫证、小儿疳积 蛔虫、蛲虫、钩虫、疥癣湿疮
多种肠道寄生虫病、食积气滞、水肿、脚气肿痛、疟疾寒热久发不止 绦虫证、血吸虫病 绦虫证、阴道滴虫
绦虫病、钩虫病、蛔虫病 虫积腹痛
虫积腹痛、肠燥便秘、肺燥咳嗽 虫积腹痛、小儿疳积、疥癣

第十八章 止血药
第一节:凉血止血药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 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凉血止血、清肝火 凉血止血、化痰止咳

吐血、咯血、衄血、崩漏、尿血、热毒痈肿
吐血、咯血、衄血、崩漏、尿血、血淋、热毒疮痈
吐血、咯血、衄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烫伤、湿疹、疮疡痈肿 吐血、衄血、便血、痔血、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 血热出血、虚寒性出血、咳嗽、烫伤及脱发
咳血、吐血、衄血、尿血、热淋、水肿、温热烦渴、胃热呕吐 肺热咳嗽、湿热黄疸
血热出血、胎漏下血、胎动不安、清热解毒利尿
血热妄行出血、疥癣、秃疮、疮痈、烫伤、便秘目赤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凉血止血、安胎、解毒
凉血止血、解毒杀虫、泻下

第二节:化瘀止血药




各种内外出血证、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后遗症 跌打损伤、瘀滞疼痛、血瘀型慢性肝炎
血热夹瘀的出血证、血瘀经闭及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各种内外出血证、瘀滞痛证、血淋、高脂血症 吐血、咯血等出血兼瘀滞者及外伤出血等 瘀滞性出血证、血瘀气滞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
收敛止血、清热解毒 收敛止血
收敛止血、化瘀利尿 收敛止血
收敛止血、清热解毒、止泻 凉血化瘀止血、通经络、通血脉 化瘀、止血、利尿 化瘀止血
化瘀止血、理气止痛
第三节:收敛止血药

内外诸出血证、痈肿、烫伤、手足皱裂、肛裂
多种出血证、泻痢、小儿疳积、脱力劳伤、神倦乏力、面色萎黄 疮疖痈肿、阴痒
各种内外出血证、烧烫伤、热毒疮疡 多种出血证、久泻、久痢、妇人带下
衄血、咯血、吐血、崩漏、便血、尿血、血淋 衄血、咳血、吐血、崩漏、便血 出血证、水火烫伤、泄泻、痢疾

第四节:温经止血药

第十活血
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 出血证、下焦虚寒、寒客胞宫 温经止血、温中止痛 虚寒性吐血、便血、崩漏、虚寒腹痛、腹泻
脾气虚寒不能统血之吐血、便血、崩漏、虚寒呕吐、反胃、妊娠 温中止血、止呕止泻 恶阻
脾气虚寒久泻
九章 化瘀节:痛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5b951fbec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3b.html

《《中药学》打印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