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民族简介

发布时间:2014-11-18 18:59: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满族民族简介

一、双城县满族简介

1、风俗习惯,"挖地为穴以居之,喜欢养猪""食其肉,衣其皮、涂其脂",据说可以御寒;男女善骑射。

满族的住所一般人家有两间正房,外屋是厨房,安置锅灶,里屋有三铺炕,西炕为贵,北炕为大,南炕为小。家中长辈多住北炕。小辈的姑娘媳妇住南炕。房屋多开南窗、西窗、北窗、冬暖夏凉。满族人喜欢吃小米饭和黄米饭、黄面饽饽(即粘豆包),每逢过节吃饺子,除夕晚间要吃手扒肉,白肉血肠是满族人的适口菜肴。

满族婚姻是一夫一妻制。过去,男女青年到十六七岁即可订婚,由父母包办,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先后要去3次。每次都要带酒,俗话说"成不成,酒3"。如果成了,女方父母向男方索要彩礼。有猪,酒、衣服、首饰和钱等。男方给的彩礼全都作为新娘的财产。结婚时,新娘要在南炕坐一日,称为"坐福"。晚间在地上放一张桌子,桌上放一把酒壹和两个酒盅,新郎和新娘手挽手绕桌子三圈后饮酒,并点燃一对蜡烛通霄不熄。外屋一人或数人唱喜歌,名曰"拉拉空";热闹一会儿自散。3日后新郎随新娘去娘家,名曰"回门"

满族的丧礼也很有特色。人死后,在院子里两侧树一杆子,高一丈五尺左右,上挂布幡,幡长9尺,用红布与里布做成,幡的头尾用黑布,中间四条红布。尸体不准停在西炕和北炕上,而要停在西屋。头朝西,脚朝东,向外抬时不走门,而走窗户。出殡时,亲友争抢幡上的布给小孩做衣服,相传可以避邪和不作恶梦。一般进行土葬。

满族人特别重视礼节。过去小辈对长辈是3天一小礼,5天一大礼,小辈每隔3天要给长辈请安,隔5天见长辈得"打千""打千"的形式男女有别,男人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滕,女人双手扶膝微蹲,幅度大小,由对其尊敬程度而定。

亲友长时间不见,见后抱腰接面大礼。

满族人能歌善舞。舞的特点多由狞猎,劳动、战斗的活动演化而来。舞蹈者必是身强力壮的人,穿兽皮,唱满语歌曲,伴以乐器和腰中的响铃,还有舞者扮成猛兽,一些人骑假马追赶,比较常见的舞蹈有《喜起舞》、《隆庆舞》。在喜庆宴会上,主、客男女也常常乘兴起舞,举一袖子额,背一袖于背,进退盘旋,一唱众和,场面甚是红火热闹。

满族的体育活动主要是骑马和溜冰,俗称"跑冰鞋"

辛亥革命后,满族的风俗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习惯已逐渐消失。目前,满族除在婚丧上略有差别外,其它已与汉族人无异。此外,小孩睡摇车也是满族入留下的习惯,现在满汉皆用。

2、满族本民族主要信奉

"萨满"教。萨满是满语,意为"疯狂的人",汉译为巫师。萨满通常由会说满语而聪明,口齿伶俐的人担任。

民间的萨满有两种:一种是跳神的萨满;另一种是办理祭祀的家萨满。跳神的萨满几乎是每个村镇都有,不参加生产,以跳神为业。过去满族人信巫不信医,有病先请萨满跳神。萨满头戴尖帽,缀五色纸条,外悬小镜,身穿布裙,腰系铜铃,击鼓而舞,口中念念有辞。家萨满每个姓氏一名,在祭祀祖先时跳神唱歌,歌颂丰收,赞颂祖宗的功德。

满族的祖宗板放在西屋的西墙上方,所谓"祖宗板"即是一块18寸宽。1尺半长的木板,满语叫"倭库",祭祀时放上"哈马刀"(神刀)和箭,表示是祖宗用过的东西。在祖宗板旁吊一黄色布袋,叫"妈妈口袋,也叫子孙娘娘",内放一条三四丈丝绳叫"孩子绳""长命绳";祭祀时把祖宗厘子接到西炕,摆3张桌,供上黄面饽饽,然后家中长者把匣子打开,全家按长幼序先后叩3个响头后,分别到南北炕或外室,这时萨满开始上装、戴帽、手持鼓,在祖先前祈祷,开始跳神,边唱边舞,一般要跳3天。

祭天在祭祖的次日,在院墙内立一高杆,称为"索罗杆",顶端穿一猪腭骨,上顶锡斗。祭祀时用一口黑猪,宰杀后将肠子和膀胱放在杆子的锡斗里,让乌鸦来吃,3天内吃掉为吉利。另外,将炕上放上麻席,不设桌子,请亲友来食煮熟猪肉,食饱自去,主人不送,亦不另炒别样菜。

满族人崇尚青色,一是清、青同音;二是据说努尔哈赤是骑青马逃脱明将李成梁追捕的。满族人不吃狗肉,也是传说狗兽救过努尔哈赤的命。同时,狗也是满族人狩猎的好助手。

满族的这些宗教信仰及生活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已很少能看到了。

3、语言文字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满族的姓氏当年均用满语,如富察氏、赫舍里氏、瓜尔加氏、吴扎拉氏,那拉氏等。辛亥革命后,这些姓氏分别改成汉姓,如富、何、关、吴、那等。

满族的文字,是女真文字的发展和演变。自公元10世纪后期,完颜希尹与洪皓创造以来,一直被女真和满族延用,至后金的天命年代,这种语言、文字已适应不了当时的经济发展与实际需要了。这时努尔哈赤命令葛盖同额尔德尼在蒙文的基础上创造了满文。后金天聪六年(1632),皇太极又命达海,对满文进行改进,这次改进后,有12个字头,24个音群,1410个音节。改进后的薄文称为"新满文",以区别努尔哈赤时期的老满文。现在的满文档案中故有满文老档之称。

辛亥革命后,政府明令废止了文书上满文的使用。解放后,在人民币后的5种文字依然有满文的存在。

70年代末期,著名满文专家穆晔骏,曾在双城办过一个满语研究班。现在双城堡尚有通晓满族语言文字者。

双城县的满族人口主要是来自北京、盛京(沈阳)、吉林等地的旗人。嘉庆二十年(1815)双城堡建治后移来1000名旗丁垦地建屯,  44牛之数核算成屯。  双城镇为中屯,是协领衙门所在地。正东50里、正西50里处各建一屯,  为左、右二屯,设佐领署。

最先建的陈营子8个旗屯,非常整齐地分布在城(双城镇)的东西两侧。东侧从北向南依次为陈镶黄旗、陈正白旗,陈镶白旗、陈正蓝旗4个旗屯,西侧从北往南依次是陈正黄,陈正红、陈镶红、陈镶蓝4个旗屯。这里所说的旗屯是屯落群,每个旗屯由5个屯落组成,头屯居中,二屯、三屯、四屯、五屯分别在头屯的西北、西南,东南、东北四角。屯与屯之间相距4里半,呈梅花形状。此后,陆续营建的新营子8个旗屯则不如陈营子规整。

嘉庆二十五年(1820)富俊又调盛京、吉林等地的2000名间散旗丁来双城。为了安置这些移民,在双城堡建立了120个旗营子。

先建的8个旗的陈营子,头屯安置50户,二、三、四,五屯各安置24户。"京旗"安置在陈营子内。

是时来双城的旗人(满族人),达3000名。为了加强管理,又增设了官兵,并筑大小封堆(土堆,每华里一个。大封堆是拉林与双城堡区域界限;小封堆为满、汉区域的界限)

双城县的满族同胞还有相当的数量。全县满族人口为127772人,占总人口的192%,是黑龙江省市、县中满族人口最多的县份。

满族人口散居全县的27个乡镇、居住比为集中的有幸福、乐群、同心、希勤、青岭联兴,农丰等乡镇。

 二、双城县锡伯族简介

双城县是在黑龙江省锡伯族主要聚居地之一。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双城县锡伯族为495户,3896人。1982年,双城县锡伯族仅为597人。人口锐减的原因有三;一是他迁,二是误报其他民族,三是大部分锡伯族人不知自己的族源、族属、族系而混迹于满族人口之中,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1985年,全县有锡伯族1870户,7317人。他们的先祖于清嘉庆年间由辽宁的复县、金县、岫岩、风城等地迁至双城堡试垦屯田。

双城县的锡伯族亦属1815年双城开垦之初。随同八旗来双屯垦的锡伯族人的后裔。

锡伯族迁到双城后,仍然保持着封建家长制,家庭中辈份最高的男子主持权力,俗称"当家的",妇女处于从属地位。

锡伯族过去在族内有公推的"莫昆达",就是氏族长,通称百户长,主持族内的祭祀、调节等事务。

1、 风俗习惯

锡伯族自古就独特的习俗。由于历史的演进,以及其他民族的影响,锡伯族原来习俗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总的方面至今还有独特的痕迹。古时的鲜卑"嫁女娶妇、髡头饮宴"。所谓髡头就是剃头之意。过去锡伯族姑娘结婚时一定用线将脸上的汗毛绞去,特别是前额和鬓角,要绞得整整齐齐,俗称"开脸""绞脸"。这就是由髡头演化而来的。

过去锡伯族人的婚姻全由父母包办,同姓禁止通婚,至亲之间,骨血正流可通婚,骨血倒流则不可。也就是舅家的女儿可同姑家的儿子结婚,而姑家的女儿嫁到舅家则不可。婚令一般在十七、八岁前后。妻死后男方可再结娶,有女无儿者可招女婿来家养老送终,称为"养老女婿"或称"倒插门",或可在侄辈中选一人作为"过继子"来继承家产。

锡伯人的婚姻一般为三个过程:说亲、定亲、迎亲。当儿子长到15岁左右,父母就开始为其物色品貌相当的姑娘,二老看好后,就请媒人去东家提亲。如属相不相克,女方家长又不反对,男方家长则去女方家正式相看姑娘。相亲有公开和不公开两种,后来发展到带儿子相亲,称对相对看,双方同意后即由女方开出礼单",这就算正式定亲了。一般的礼单上写。喜猪几口,喜酒几坛,洋钱若干,再之布匹、首饰等物。定妥后,根据婚期由男方父母及媒人送至女方家,称之为"过礼"。姑娘要给未来的公婆"装烟",婆婆要给没过门的媳妇戴金银首饰,并给装烟钱。过一段时间待财礼齐全后,由男方选择吉日良辰,通知女方结婚日期,称之为"定日子"

婚礼一般举行三天。头一天杀猪,做好一切准备,第二天女家将陪送的嫁妆送至男方家布置新房;男方则将扎的抬轿停在院内。称之为"亮轿"。农村则扎好轿车,第三天天亮前,新郎在"奥父、奥母"(本族中有威望、善于应酬事务而又是儿女双全的老年男人女人当娶亲父和迎亲母,锡伯语称为奥父奥母)的陪同下,即乘轿动身去女家迎亲。新娘上轿要身穿大红袱,身背铜镜,肩搭数串铜钱,两臂夹着"宝瓶",头梳双抓髻,外蒙红盖头,由新妇哥哥或叔叔抱上花轿,然后摆队鸣锣开道,哨呐声声,返回新郎家里。中途如遇水井,要用红毡遮避一下,喜轿到家门前不能马上下轿,要稍等一刻,叫做"憋性"。下轿后,男前女后脚踩红毡院拜天地。进洞房前新郎用秤杆将新娘的盖头挑到房上去,然后进洞房坐福、饮交杯酒。待打扮整齐由小叔子拉着下地,拜祖宗、拜灶王,接着拜直系亲属,接受磕头钱",饮宴时要"拜席",散席婚礼即完毕。双城的锡伯族不闹洞房。第二天由婆婆带着新娘到直系亲属家装烟。第三天上祖坟装烟。第七天新郎新娘同去女方家,称为回门。这些仪式现已大部分改变,仅有一部分仍在延用着。

锡伯族死人过去实行土葬,各个房族都有自己的坟地,极贫困者埋在公用坟地里,称为"乱死岗子"。老人、病人咽气时,儿女最好都在身旁,叫做"送终"。在即将咽气前将寿衣穿好,净面剪指甲;咽气后把尸体停放在堂屋的板床上。头前放一盏灯和一碗饭,称"长明灯""倒头饭"。并置一瓦盆,烧纸时用。尸体脸上蒙"蒙脸纸",胸口放一小碟米,作镇邪用。先由子女到附近庙上去"报庙",然后派人赴亲友家"报丧"。同时,家中人则赶制孝服,直亲晚辈要全身穿重孝。男人不戴孝帽子",只是在平日的帽子上缝上一块白布,女人头缠孝带,又称之为"包袱",一般长5尺,叠成4折,两端成箭头样垂于脑后,孙子在孝服的左肩上缝一小块红布,外孙则缝在右肩上;曾孙孝服背后要缝红布叉,玄孙穿红色孝服,背后缝白布叉,再下辈则穿花布孝服。将尸体装入棺木中称为"入殓"。棺木放在院中,上搭灵棚,有前来至祭者,家中男女在棺之左右叩头回拜。将棺木送至坟地称为"出殡",出殡前要将棺盖钉死,钉钉时,子女跪在棺前喊"躲钉",出殡时长子将盆举过头顶,摔在地上,称为"摔丧盆。然后,打着灵头幡,将棺送入墓地埋葬。头朝西北,脚向东南。由长子填第一锹土,然后大家动手填土埋葬。回来后把死者枕头内所装的糠秕在门前烧掉,然后吃回灵饭。死者亲属每隔7天到坟地为死者烧纸钱一次,叫做"烧头七",到七七四十九天,烧七终了。到百天时要烧"百日",到周年时要烧"周年",烧了周年为止。老人死后子女穿孝百日,丈夫死后妻子守孝3年。穿孝期间不得参加娱乐活动,女人不着鲜艳服装,老人死后当年过春节不贴五彩年画,不贴红对联,称为"背素"。这些葬礼随着火葬的开展,风俗的演变,仅能看到尚有少部分的残留。

锡伯族的住宅早期是帐蓬、马架子,迁到双城后均是草房。正房以三间居多,不盖四间,因忌讳"四六不成才"之语,怕后代成不了栋梁之故。三间房称一明两暗,东、西屋住人,中间为堂屋,晚辈住东屋,长辈住西屋,以便祭祀。西屋西墙供祖宗及神佛,北炕与南炕在西墙下有"万字炕"相连,炕上放箱柜,柜上放"掸瓶""帽筒"、蜡台、香炉、座钟等什物。烟筒均设在东南、西南两房角。厕所一般放在东侧,严禁在西墙大小便。

锡伯族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忌讳之事。

1 夜间睡觉不能把脱下来的裤子、鞋袜放在高处。

2 吃饭时不得坐在门坎上或站立行走吃饭。

3 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不用狗尾巴"掸子"打扫灰尘,客人的狗皮帽子不能放在西墙的祖宗板处。族内如果有偷食狗肉者,族长与家长责令其饮碱水洗肠,并罚禁食3天。

4 已嫁出的姑娘结婚的头3年,不得在娘家过春节,过元宵节。

5 春节时初一至初五,妇女不做针线活,称为"忌针"

6 人死后停尸床上,禁止猪、狗在前绕过,出殡忌申日。

锡伯族一般节日已和所在地的主要民族全一样,只是保留了独特的节日一一西迁节。公元1794(乾隆二十九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清政府从盛京(沈刚)等地调集1000名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迁徙伊犁地区戌边。在临行时,他们目送亲人一起聚集在盛京锡伯族家庙太平寺共同进餐,饮离别之洒,为西迁的同胞饯行。四月十八日被定为西迁节。在这一天里锡伯人杀猪饮酒,吃高粱米饭。双城县的锡伯族在这一天里或在民族事务委员会、或在锡伯族人口密集的乡镇,开会庆祝。

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是锡伯族的抹黑节。意思是代替谷物受神灵的惩罚,使麦子不得黑穗病。在这一天里,锡伯族的男女老少天不亮就起床,带上涂好锅底灰的布片在街上互相往脸上涂抹,见到老年人先行下跪礼,象征性地往脸上抹一点黑灰,以示尊敬。还没来得及起床的小伙子,大家进屋掀开被子,连屁股上都抹上黑灰,大家欢乐不止。这个节日和这种习俗,在双城县叫做"打花脸"

1、 供俸

双城的锡伯族长期同苗族、汉族及其它少数民族杂居,经过长期相互影响,仍然保持其独特的供俸。

"喜利妈妈"也称"索罗妈妈",或"子孙妈妈"。锡伯族人家家都在西北墙角供俸。喜利,锡伯语是延续之意。喜利妈妈是保佑子孙兴旺之神,是用毛头纸卷成的上端略细,下端微粗的一个纸筒,外贴挂笺、福字,一年加一张新纸,里面有索绳。家中生一男孩拴弓箭,生一女孩拴一小布条,娶一媳妇则用滚树皮或格布做一小篮,其它还有拴木铣、铜钱等物的。每个小物件都有一定含义。每年的农历除夕,祭者将纸筒拿出,绳索拉开,挂在住屋西北??东南的对角线上,祭祀完毕仍藏于纸筒内。喜利妈妈过去家家供俸,虽经文化大革命时烧毁不少,但双城现在仍有很多人家供俸,有些是新近制作的。这种供俸非常虔诚族人迁徙时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总得将喜利妈妈同祖宗匣子一起挑上搬迁。满族有佛朵妈妈也叫佛头妈妈,但祭祀的形式和内容及共供俸位置与锡伯族完全不一样。所以,寤利妈妈就成为区分满族和锡伯族的主要标志之一。

祖宗匣子是一抽盖木匣,内装祖宗像,有的是用布条制作的,有的是画的男女老人头像,身子用布遮盖,根据贫富不同,有则用珍贵兽毛做眼眉,用珍珠做眼睛,供在西墙正中,在祖宗匣子傍,有一铜制圣宗佛。

海尔罕玛法  双城的锡伯族称之为"马祖宗"。供俸的位置在外屋的西南墙角,钉木板一块,墙内掏洞,里面放一木盒,盒内布上画一男人坐像,代表这家的男祖宗,因男子经常在外放牧、狩猎。海尔罕玛法被敬之为管牲口之神,每逢过节,烧香磕头,还要把全红或全黑的好马献给海尔罕玛法,其仪式是在祖宗前用酒火烤马臀部,马鸣叫则为领性。从此这匹马就算祖宗的马了,不准抽打,不准转卖,不准宰杀。献马时,在马背上披一妇女衣衫,意求将来妇女乘坐这匹马时不至马惊。

2、 姓氏

现在锡伯族的姓,都是汉译姓。如现在的白姓,原为巴雅拉;现在何姓、贺姓、赫姓的,过去姓何叶尔在温姓、文姓的过去姓温都尔;现在王姓的,过去姓完颜;现在佟姓的,过去姓图克色里现在徐姓的,过去姓苏木禄。双城现在有锡伯族姓氏20余个,每个家族都有议定的20个字,做为每一个辈数的人名用字,一辈凡一个字,从一个字就可以看出是否是本族人,并知道是哪一辈的。或许因祖先排下来的字用完,或因现代家族观念的淡薄,现在锡伯族人家给小孩取名字,已不按什么字了。

3、 语言

现在双城锡伯族完全使用汉语言文字。而新疆察布查尔的锡伯族还依然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并有锡伯文报纸出版。
    现在双城锡伯族只有为数不多的老年人还能说几个单词。如阿莫(爸爸),额聂(妈妈);色不达(小米饭);呼勒哈基(),雅布雅布(快走),纳革(),回勒();伊兰(),对云()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6075892770bf78a65295489.html

《满族民族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