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第一五版

发布时间:2020-06-11 05:09: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鹤壁市鹤山区中山中学 刘仁妍   

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诗歌;

2、体味分析诗歌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教学重点)

3、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友情的珍惜;(教学难点)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有人说离别是十年生死两茫茫,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哀哀回忆;有人说离别是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人去也的切切思念。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容易,所以在诗中,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但古人写的送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今天就我们一同走进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体会一种别样的送别情怀。(板书题目作者)

出示教学目标:

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诗歌;

2、体味分析诗歌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教学重点)

3、学习诗人豁达的心胸和对友情的珍惜;(教学难点)

一、了解作者学习诗歌要知人论世。那么,关于作者王勃,你所了解的都有哪些情况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

1、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唐朝初年的著名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

2、曾游览南昌有名的胜地滕王阁,写下了震撼古今的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简称《滕王阁序》)

3、他擅长骈文,现流传下来文20多篇,诗90多首。明人集为《王子安集》。

4、26岁时往交趾(今越南)看望父亲,渡海溺水受惊而死。

2、诗歌朗诵

1、观察一下,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属于什么诗呢?(送别,“送”

从结构形式上来看,这首诗属于什么诗呢?(五言律诗。)

2、了解诗歌分类及节奏划分常识。

朗读的节奏该怎样划分呢?划分后,交流。

3、听老师范读的过程中,大家要注意一下个别字词的读音和每句诗的节奏

4、指名分享一下你的朗读。

5、全班齐读一下这首诗。

三、诗歌理解:诗就读到这里,下面我们来具体地理解一下这首诗。

1、字词理解:逐句出示14个难词,交流理解。

少府,县尉;之,到;任,上任;蜀州,今四川省崇庆县;城阙,长安;

辅,拱卫;三秦,关中地区;五津,代指蜀州;意,心情;宦游,出外做官;

比邻,近邻;无为,不要;歧路,岔路口;沾巾,泪沾手巾,指挥泪告别。

2、诗句翻译:先让学生说一说大致意思,再出示参考句意。

作者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蜀州的县尉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着长安城垣宫阙,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与你握手作别时,彼此间心心相印,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请别在挥手作别的路口,伤心地痛哭,像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泪落沾衣。

四、诗歌赏析

1、送别的的情景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诗的首联。(板书:首联)

读)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1)谁能来说一说首联交代了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地点及友人要去的地方。(板书:送别之地)

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当时,诗人是在长安供职,他要送自己的好朋友杜少府(官名)去蜀州上任。

追问:这两个地方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个词能看出来这样的特点?

长安:庄严壮丽的长安宫城,被地势险要的“三秦”环护着,气象伟。(

蜀州:千里迢迢,苍茫一片。(“风

2)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至于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看不见的。“望”的用意何在呢?  

1)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及对其今后生活的关心

2为诗歌营造出开阔的意境(板书:意境开阔)

小结这两句通过一近一远两处景物的对照,衬托出行者、送行者双方依依惜别的感情。在作者心中,他对朋友的这份情感似乎能够使他看到朋友一路的风霜以及朋友日后的生活
2、与朋友离别时我们通常会说什么?(保重身体,询问归期)王勃是否也有如此的叮咛嘱咐呢?我们一起来看诗歌的颔联(板书:颔联)

读)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1)怎样理解“同是宦游人”?

指的是你我都是出外做官的人。这正是离别的原因(板书:离别原因)

这两句诗把两人之间感情的共鸣写了出来,意思是我和你都是离家做官漂泊在外的人,你的感伤,我也能理解。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

(2)那么作者认为出外做官的人应该如何面对离别?为什么?

坦然,乐观。(板书:坦然面对)

小结:颔联从正面写离情而话语急转,变为劝勉。“离别意”本可以述说很多,但离家做官漂泊在外,离别是一种常态,不必伤感。

3、那么我们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离别呢?我们来看颈联(板书:颈联)

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从表达方式上看,颈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胸襟?

议论。诗人用开阔的胸襟去劝慰友人,表达了诗人相信真挚的友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隔,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

(2)考考你:你觉得这两句名句成为千古绝唱,是王勃的首创吗?(板书:千古绝唱)

师补充介绍:诗句由下列诗句启发而来,却较二者表意更真挚,更易引起共鸣:

曹 植:“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张九龄:“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小结:这两句诗,语句豪迈清新,意味深远,是全诗中最重要的部分。人们都有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叫做“知己”,他有时近在身旁,有时却远在天涯海角,但无论空间怎样改变,时间如何推移,真正的友情应该是牢不可破的。抱着这样的认识和心情与朋友分别,那就不会感到孤独寂寥,相反却感到乐观进取。(板书:豪迈乐观)

4、最后两句应该怎样理解呢?(板书:联) 

(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尾联中诗人宽慰友人不要哭泣,那言下之意要怎样呢?语气比较?

而要勇往直前,去迎接新的生活。)(幽默(板书:幽默劝慰)

2)表明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积极进取(板书:积极进取)

小结:尾联以幽默的口吻劝慰对方。比前句的意思再推进一层。离别固然是悲伤的,但互为知己,虽各处天涯,亦似比邻,所以不必像青年男女一样别泪沾巾。

5、小结诗歌主旨:

这首诗虽是送别诗,但全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诗人的胸襟开阔,语句豪迈清新,委婉亲切,充分体现了朋友之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主旨:既表达了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又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板书:依依惜别 积极乐观

5、诗歌背诵:

1、谁能来尝试一下这首诗的朗诵?试着体会一下这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2、背诵。

六、比较阅读讨论:下面这首诗写的也是王勃与友人惜别之情。试比较一下,两首诗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别薛华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别薛华》参考译文:

送了一程又一程,前面有很多艰难的路,匆匆忙忙只有一人去寻路。

在千里的行途中悲凉失意,寂寞冷落会摧垮人生不过百年的身体。

你我的心情都是漂泊不定,我们的生活同样凄苦辛酸。

不论是离开还是留下,都会是对方梦中出现的人。

指导:从风格上来看,送别诗分为两类:伤感型和豪迈型。

鉴赏送别诗风格时,要做到知人论世,体察诗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入蜀前居留长安沛王府任修撰时所作。当时,诗人年仅十七,却已小有名气,名扬四海,这使得诗人幻想能在“宦游”之路上一展才华,干出一番事业来。反映到他的诗作中,豪情满怀、积极进取也就很自然地成了这一时期的基调。其余13首均为悲离之篇,抒发了诗人被废职后悲苦激愤、不满现实的痛苦情绪,如《别薛华》。

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诗,书写一张硬笔书法作品。

2、送别、诗歌名句知多少?积累摘抄5双句。

积累格式参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板书设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word/media/image1.gif首联:送别之地 意境开阔;

颔联:离别原因 坦然面对; 依依惜别

颈联:千古绝唱 豪迈乐观; 积极乐观

尾联:幽默劝慰 积极进取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a68049c5a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c.html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第一五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