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细节

发布时间:2015-02-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诗人北岛曾痛心地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从人们生活中刪除细节。
【文题解读】这段文字出自于诗人北岛的新书《城门开》出版之际,接收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人林思浩的一次的专访。当时林思浩问道,“光和影,味道和声音,你一开始三篇写的这些显然都是难以言传的细微之物,这些能说是悠长岁月仍留在你身上的感受吗?这种类似于化学作用的感受对你接下来写到的人物和情节发挥的作用大吗?”北岛是这么回答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我在大学教散文写作,让学生写写他们的童年,发现几乎没人会写细节。这是非常可怕的。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正从人们的生活中删除细节,没有细节就没有记忆,而细节是非常个人化的,是与人的感官紧密相连的。正是属于个人的可感性细节,才会构成我们所说的历史的质感。如果说写作是唤醒记忆的过程,那么首先要唤醒的是人的各种感官。这也就是你提到的化学反应,与诗歌中的“通感”近似。以这三篇开头,是为了让感官充满开放,甚至强化放大,这是我的记忆之城的基础。
“细节”《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而北岛在这里所说的“细节”实际上指的是我们的过往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伴随我们成长的人、事和物。时至今日,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过分的商业化和娱乐化已经让我们的心再也无法安然,无法淡然地去静听一朵花开的声音,无法从容地去品尝生活的原酿,只是一味的地“匆匆,太匆匆”向前奔走,蓦然回首,不禁发出“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的慨叹。所以材料意在提醒我们:在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我们更应该“慢慢走,欣赏啊”更不能因为某种利益原因而随意删除我们的生活细节,保护好我们民族的一些记忆,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丢失我们生活的“根”才能“记得住乡愁”而不会成为到处飞舞散落的“九秋蓬”
【审题指导】
1. 此细节非彼细节!!!不能写细节决定成败。材料中,对细节是有限制的,有导向的!

1


2. 材料中的“细节”,情感导向十分明显,被删除的应是生活中曾存在的,却在商业化、娱乐化的冲击下遗失的、被忽略、忘却的点滴:空心化、模式化、快节奏、粗糙感和倦怠感等弊端。
3. 材料中“细节”内涵:
它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细致的生活方式、细心的处世态度、细腻的感情交流、细小的审美情趣、细密的文化内涵等等。 这些“细节”,应具有小、慢、真、 美、精、趣、厚等精神特质。
4. 立意建议:考生应对处于“没有细节”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 生存状态和精神特征进行观照和反思,从而表达积极 思想和美好愿景。

【参考范文】下面两篇文章稍作改动,还是比较切合文题立意的。
★★★★★改写化用要切题:所写的细节应该是生活中曾存在的,却在商业化、娱乐化的冲击下遗失的、被忽略、忘却的点滴:空心化、模式化、快节奏、粗糙感和倦怠感等弊端。
一条少年的街道

秋天的一个黄昏,我回到村庄,站在村口,开始了对一条街道的凝视,想通过它找寻童年生活的细节,然而就是在这一刻,我突然有了孤独,不想说话,只想用一个曾经的少年的目光静静地看着一条街道的深处,那还是我的少年的街道吗?
我是什么时候疏远或者想要逃离这条街道的?我在心里不止一次地问过自己。多年前,当我背着包裹第一次远离家乡,在工地上想念少年的街道时,街道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亲切。一个夜晚我独自走过街道时遇到一个归乡的老人,他也是独自在街道上走,他抽烟,细微的烟火在幽静的街道上像一束萤火。我们有过语言交流,他拍着我瘦小的肩膀,说,“孩子,我是走一次少一次了,有机会就多走走自己的街道吧。”可惜,那个老人,听工地老乡讲,他已经不在了。现已人到中年的我,对于那条少年的街道,终没能够多走走。

2


望着黄昏里的村庄、那条街道,有一件事一直让我不能释怀。那是高中毕业那年我去当兵,体检、政审,一切都顺利通过,就差换上军装走人。奶奶在我不知情的一个下午去见了村里的民兵营长,在民兵营长家里见到了两个带兵的中尉。她对带兵的人说出了我不能去当兵的种种理由,她最致命的一句话是,如果让我去当兵,她就跳井。她毁掉了我当兵的梦想。听到这个信息的黄昏,我是这个村子的疯子,所有的狂躁、气愤、失落、失望,甚至绝望都在我的身上疯长,无法阻挡。在质问过民兵营长为什么突然中止我换上军装的理由后,我疯狂地跑在少年的街道上,心中充满了沮丧。从此我不再给奶奶念信,也很少到三叔家去见奶奶。后来我才慢慢知道了奶奶的理由:我爷爷就是当兵死在了战场上,让她守了大半生的寡。但一切都已来不及了,奶奶再也无法亲耳听到我内心深处的忏悔。
再有,留在我记忆的胎记里的,就是我少年街道上的那些马车,那些驴车,那些骡子和羊,和慢慢腾腾的老牛。在我少年的时光里,每天都能看到几辆马车从街道上走过,几辆驴车从街道上走过,几辆牛车从街道上走过。马路上、街道里会时时有冒着热气的马粪或牛粪,时常听见牲畜的叫声:熟悉的牛儿“哞哞”声,羊儿“咩咩”声,驴儿“昂昂”声……此时又回荡在我的脑海里。牲畜是乡村的风景,能赶着马车去走亲戚也算是一种身份,就像现在一个农民开着小车走亲戚一样。
这不由让我想起两年前的秋天我回到村庄,看到一辆一辆机动车奔跑在乡村的公路上,大型农业机械在田野里耕作。我寻找着一匹马和一头驴的影子,后来终于找着了,我的一个本家叔叔坐在已近落伍的驴车上,后面的车架子上装满了金黄的玉米。我久久地看着他和驴车,情不自禁地截到了他的前头。他抓住笼头,和我聊天。我问他村里还有多少头牲口,他沉吟了一下,板着指头数,告诉我,只有四头,全村只有四头了。看着他写满沧桑而又无奈的脸庞,我叹息了一口气,轻轻地摇了摇头,目送着他在夕阳里远去的背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拧巴,我回乡寻找,寻找我曾经的过往,我还能找到吗?
傍晚,我和儿子一起走在村庄的街道里,告诉他我和一个村庄一个街道的故事,告诉他这就是我少年的街道。他迷茫地看着一个村庄的街道,看着我,摇摇头说,没意思,你看这街道多单调。

3


多么单调?他击中了我。这就是一个孩子的乡村视角、一个孩子对父辈乡村生活细节的评估吗?单调?难道已经没有人再喜欢这样的单调了吗?单调和不单调,静谧和浮躁,究竟该怎样衡量,又是多么难以融合。
那一夜的寒风中,我独自在少年的街道上站了很久。 (选自《散文》2014年第9期,有删改)

回归纸质时代
不知多少年的习惯了,遇上好书,我都要净手焚香般虔诚打开书页,像蚂蚁啃骨头一样逐行逐行啃着。若有精彩的段落,握在手里的笔就会灵动如飞,随心摘录,沉浸其中,好不愉悦。
可进入了汹涌澎湃的网络时代,我们的阅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先进的电子书,置于掌上,超薄设计,清晰度高,便于携带,也理所当然成了忙碌的现代人获取知识的捷径。于是,端坐于书案,刻苦研读的姿态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斜倚着沙发,一手飞快按动键盘,一手还端着可乐的落拓样子。读完一段,就如同杂耍过场,头脑里什么印迹也没留下,更不要说还附带眼睛酸胀,颈椎生疼的后遗症。
如此“捷径”,浅尝辄止。我终是又回归原点,捧起书来。
那天,我拣了一本书,走到阳台。那儿有一把躺椅,旁边的小方凳上放着一杯清香四溢的绿茶,阳光透过窗格子一缕缕射进来。我打开这纸质纸,原是汪曾祺的《五味》。编法别致精美,以汪曾祺谈吃的散文32篇编为一辑。书不厚,8万余字,却精美俊逸,内文插有齐白石八大山人,徐文长和汪本人画的瓜果菜蔬小品,亦配有坊间一些风俗小画,煞是可爱。
我一篇一篇翻过去,一字一字诵出声来。大师的文字总是通俗明白,雅致兼疏,所谈皆吃喝之俗事,文采缤纷,饶有兴味。我不觉慢了下来。犹记得《昆明菜》中,说到昆明的炒鸡蛋,“一掂翻面,两掂
4


出锅,动锅不动铲,趁热上桌,鲜亮喷香,追人食欲。”真的把我的食欲调了起来,停在这一页,醉在这浓浓的书卷气和街巷气之中。
摩挲着厚重的纸书,身心的愉悦远远超过了阅读本身。
古人读书很喜欢用“涵咏”一词,即不时取书吟诵,沉浸其中,反复把玩。以为不如此就无法得书之三味,恐怕“韦编三绝”也只适用于阅读纸质书吧。易得、快捷的电子书,让人们对珍贵书籍的那种虔诚感荡然无存,很难奢望人们去刻苦阅读吧。如今,人们做什么都要寻找捷径,殊不知,绕个道,却有鸟语花香,浅溪细流。
回归纸质时代,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回归一种味道,一种文化,一种智慧。 手捧《五味》,在清清浅浅的墨香中悠游,好不惬意。

【他山之石】我觉得下面的这篇文章或许能开阔我们的思路。
做个能讲出细节的人
北岛曾经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在从人们生活中删除细节。一个概念出来,大家纷纷去跟风。话语中也是一样,有些人,说话只会炫耀和抱怨,却听不到任何清新动人的细节,这个情况是越来越明显了。所以,有些话越说越累人,越说越不想开口,有些人见了不如不见。但是,有些话,过去了这么多年,我却一直记得。
几年前,一位友人曾对我说:“我去了七次凤凰,将来老了,我还愿意穿一件红衣裳坐在沱江边喝一杯自己亲手煮的奶茶。”她说到了冬天,凤凰的人很少,她在吊脚楼上吃火锅,漫天的雪飘飘扬扬,红灯笼,热气,雾气……这样的细节,有审美的成分,我一直记得。对生活的热爱是通过细节表现出来的。现在,太多的人会说,我去了哪些地方,花了多少钱,用什么相机拍了什么照片……但是,他们一个细节都讲不出来,他们说的你一句也记不住,因为没有真正的热爱,只有炫耀和跟风。
我记得最让人悲伤的一个细节是三年前一位朋友讲的。那段时间,她妈妈刚去世不久,她说:“昨

5


天,我开着车子走在深南大道上,儿子坐在车后。开着开着,我突然控制不住情绪,只得把车停在路边,趴在方向盘上泣不成声。儿子在身后怯怯地问,妈妈,怎么了?我静静地说,我想我妈妈了……”这个细节让我忍不住潸然泪下,友人后来对我说:“趁父母在时,好好待他们吧。”那天下班,我就回了父母家,陪他们吃了一顿漫长的晚餐,慢慢吃,慢慢聊……
我还记得这样的一个细节。女主人住在一套只有70平方米的旧房子里,却打理着一个漂亮的花草露台。夏天的黄昏,她穿着一件宽松布裙,把冰镇西瓜挖空盛了凉面端出来,浇上芝麻酱,再泡一壶绿茶。她端着西瓜凉面走向露台时香风习习,伴着夏天的蝉鸣。这样有创意、漂亮的场景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
前段时间与一位长辈聊天,他谈起自己的女儿。他说女儿上小学、中学时他从未接送过,但是上了大学后,他反而每个周末送女儿上同城的大学,这成了一件让他愉快的事。为什么?因为一路上可以聊天,什么都聊,边走边说,一两个小时的步行,他很享受这个过程。路上有风吹,有鸟叫,有甜品铺,还有青春的女儿神采飞扬的表情……类似的是在一个多人饭局上,听某位男士聊起自己刚上大学的女儿。他说暑假时,他每天最快乐的事是陪着女儿看一档电视节目,房间里开着空调,父女俩坐在地板上吃着瓜子评头论足,他觉得很满足很特别很惬意。假期结束,女儿要回上海,他第一次有一种浓浓的离别伤感,不敢去送别,而是让孩子的妈妈去送……讲这段话时,他的眼睛湿润了。这些细节我一直记得,父亲的深情,有时旁人看着,也是感动的。这个世界再怎么喧嚣、浮躁、动荡、变迁,还是有无可替代的深情和简洁纯粹的爱存在。
相信点什么。保持某种天真,做个能讲出细节的人吧。

【素材积累】我觉得下面的这些文章或许可用作素材,当然要调整,突出“删除”。
听夏

夏天,在我心中是有声音的,那应是一年四季当中激越的交响曲。然而生活在城里,声音却是有

6


些单调,永远是一些让人聒噪不安的声音……于是我来到乡村的老家,小住几日,寻找一下久违的夏声,听一听,为心灵找一块诗意的栖息地。
蛙声
老家附近有一片池塘,周围也都是水稻田。夜深人静时,我一个人站在窗前,侧耳寻听那熟悉而清脆嘹亮的“呱呱”声,然而等了许久也未能如愿,只好无奈地躺在床上,一点睡意没有,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童年的记忆不禁浮现眼前。那时,不宽的池塘河水清得能看见水底欢游的小鱼和摇曳的水草,中午河中游满了孩子,有潜水摸小鱼小虾的,有相互打水仗闹腾着的,那欢快,是当今在游泳池里的孩子无法体会,亦无法想象的。夜晚芦苇丛中有那星星点点闪着亮光的萤火虫在飞舞,我们常常三五成群地用蒲扇追打着,捉住以后我们通常会摘一个南瓜花,把萤火虫放在里面,一闪一闪地像美丽的灯笼,要是谁的手里的灯笼最亮,我们都会羡慕死的。突然,一声蛙鸣划破夜空,恍如隔世,恍如梦中,把我从遐想中唤醒,让人兴奋。久违了,这蛙声,只可惜只有那么三两声,远不是儿时“听取蛙声一片”的感觉了。
第二天我好奇地问母亲,为什么现在晚上不大听到青蛙的叫声了。母亲叹了一口气,“你看看现在池塘里的水还能游泳吗?都给污染了;还有一些人晚上打着手电筒用电捕捉青蛙去卖呢!”原来青蛙就是这么被“赶尽杀绝”了,怪不得昨晚我看到池塘边、沟渠旁灯光忽闪忽闪的,他们走过,留下的是一片寂静,可怕的寂静。
这样下去,若干年后,我们或许连这三两声的蛙鸣也听不到了,到那时,类似“青草池塘处处蛙” 池草色万蛙鸣”的意境,也许只存在于古典诗词里面了。
今年已经少得可怜的蛙声,明年还会如约而至,再度响起吗?
蝉鸣
还好,第二天中午,在老家我听到了熟悉的蝉鸣,它永远都是夏日里的鼓手。
今年的夏天特别热,马路上,柏油都已被太阳烤得发软了。一阵南风刮来,从地上卷起一股热浪,
7


火烧火燎地让人感到窒息,人们只好躲进屋内,吹着电风扇或者开着空调,不敢露头。然而天越热,蝉儿就越兴奋,鸣声也就越高吭。在儿时的农村,我们判断天气热不热,听听蝉的鸣叫声就知道了,要是一早上,蝉儿就此起彼伏不停地鸣叫,那就是告诉人们:今天又是一个大热天,别出远门;干活要趁早,早点收工。要是晚上还是不停地鸣叫,等于是告诉人们:今晚会是一个燥热难眠的夜晚,快准备好蒲扇吧!整个夏季,蝉都是主宰,它用自己的生命在歌唱,将其它生灵所承受的夏日苦楚,渲染成一种热烈的风情和生命的意蕴。因为一旦入秋,它们的叫声会越来越凄婉动人,让人听后也跟着缠绵悱恻,堆积起秋愁。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说:“四年黑暗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多么精辟地概括了蝉的一生啊!夏日蝉鸣,永远是“知了,知了”或许它正是因为知道自己一生是那么的短暂,所以才倍加珍惜活着的时光,用全部的力量,尽情歌唱,哪怕是炎炎夏日。
听夏,真好,我听到了夏日的灵魂。
校园蛙鸣声
缕缕清风伴着暮色,悄然溜进校园,晚自习前,我站在敦行廔(教学楼)五楼的走廊,举目凝望华灯初上的校园,一切是那么的寂静,柔和的灯光,在这黑色的夜晚增添了一份浪漫。又是一个夜晚的到来,又是一份诗意的相约。因为新校区在乡下,周围还有大片的农田,城里的喧嚣和热闹还没有延伸到这里,有的只是一份静谧与安宁。突然我隐隐听到“咕……呱……”的蛙鸣声,侧耳静听,果然有蛙声从不远处校园内的一条小河中传来。这久违的蛙鸣声陌生中夹杂着温馨,久违的臆念也开始慢慢地绵绵延伸,涤荡着灵魂深处的情思,悠悠然潜回到曾经的岁月。
小时候在农村,这样的声音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每到春夏相交的季节,总能在晚上听到此起彼伏,一田热闹的青蛙交响曲。那不是一只或十只青蛙所发出的叫声,而是成百上千只青蛙的合唱!是自然界最优美、最动听、最淳朴的原生态音乐!每一只青蛙都是一名杰出的歌手,配合默契地你一句、我
8


一句,那场面、那情景,仿佛一场隆重的乡村音乐会!
斗转星移,我也从从童年到了中年,从乡村到了城里,现在工作又回到这校园周围还带有浓郁田园气息的乡村。今晚,我无意中又听到了这久违了的蛙鸣,这“呱呱,呱呱呱,咕咕呱呱”的鸣叫声,又真真切切地鼓荡在耳边,置身其中,倍感亲切,不禁感慨漫过心怀:自己离开老家已经多年了,当年的老屋,依然孤独地坚守在那里,保存着我们童年的黑白影像,据说现在已划归开发区了,周围已增添了机器的轰鸣以及林立的工厂,虽然乡情还在、童心未泯,但不知道,老家东边的那片池塘还在吗?池塘里今晚是否有这悠扬的蛙鸣?
一阵课前提示铃声,打断了我的回忆和思索,把我从回忆中拽了回来,我转身走进教室,真想把我刚才听到的、想到的告诉我现在的学生,或许这对他们来说已习以为常,但对我来说,却是那么地珍贵。
美妙的蛙声啊,今晚让我流连,回味……
把根留住
老家,现在只剩下老屋了。
今早到了老家,老屋依然在支撑着我童年的记忆,我感觉一切是那么近,又是那么远。鸡舍、猪圈依然,可惜是空的;竹林、桃树、梨树依然,可惜已衰败;水井依然,可惜已枯,一切都如从前,是那么地亲切,只是已无法从头再来。门锁已锈色斑驳,窗棱已淡褪了黄色,白杨树在寒风中愈见苍幽,而老屋还在这里静静地屹立,仿佛就是为了在这儿等我。我一回到老家就迫不及待地环绕一周,听听它的诉说,它太孤独寂寞了,从它生命的年轮里,我在竭力找寻曾经的点点滴滴,可再也回不到从前。自从父亲过世,我们就基本没再在老家住过了。一切只剩下岁月的洗礼,一段段难忘的坍圮了的记忆,现在才想到有父亲的家,是多么的温暖,甜蜜,那才是家,现在想再看看他在家前屋后忙碌的身影,已是一种奢望。

9


临走时,我几步一回首,不断回望老屋,好像要把这里的一切带走,内心真有一种莫名的酸楚与感动,突然之间,两只喜鹊飞上白杨树梢,“恰恰”叫个不停,更让我温暖,家,永远无法割舍!
夜的味道
在城里住的有点久了,竟然会忘却了夜的味道。
城市正以它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蔓延,典型的标志就是一幢幢高楼大厦、一条条宽阔的公路、一盏盏耀眼的路灯以及一辆辆忙碌的车流……唯独没有黑夜的宁静。城里,闪烁的霓虹灯和明亮的路灯以及各种照明的灯光,已经让我们失却了夜空,我们举目望苍穹,发现天空真的变小了,只有头顶为数不多的星星在眨呀眨,仿佛瞌睡人的眼,没精打采的,当然也就更难寻觅到天上的银河和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了,或许他们也耐不住寂寞,来到繁华喧闹的人世间了,只是不知他们还能否觅得当年相识的那条清澈的小河和看到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于是,城里人总会在适当的时候回到乡村,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瓦尔登湖”重新品尝夜的味道,让疲惫的心灵得到休息。他们一定还记得童年时的冬天,一到晚上,家家户户就点上煤油灯,黄晕的灯光弥漫着温馨,屋外偶尔传来几声狗吠,不久也又悄无声息了,那么静,那么安详。这时候,你什么都可以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就这么惬意地躺着,数着窗外的星星,聆听自然的虫鸣,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宁静。倘要是在夏夜,大人们往往会三五成群地在桥上或者院场中一边乘凉一边谈天说地,家长里短,趣闻轶事,无所不谈;而孩子们就在那疯跑似的追逐萤火虫,若是有月亮的晚上,说不定也会讲“猴子捞月”的故事,总之,乡村的夜是宁静的,有一种淳朴的乡土气息,清新、自然,还混有点青草味,沁人心脾。
想到这,不由得想起诗人顾城的诗句,我不妨化用一下,来表达我对黑夜味道的思念,“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宁静。”也难怪作家迟子建要感谢那只蜇了他的小蜜蜂,让他在深夜因疼痛难忍,不得不起来体味故乡的黑夜柔情。今夜我也伫立窗前,寻找那份久违的宁静,正如
10


他所说“如今能看到真正的黑暗的地方,又有几处呢? ”黑暗在这个不眠的世界上,被人为的光明撕裂得丢了魂魄。上帝给了我们黑暗,不就是要我们学会思考,远离浮躁,不要在灯红酒绿中迷失了方向,过简单而又幸福的生活吗? 渐渐地,我身上渐渐泛起了丝丝暖意,竟有了一种莫名的感动,原来黑夜的味道没有变,只是我们变了。
感谢黑夜给予的馈赠,真的不能没有了黑夜,要不到那时,我们再唱什么“白天不懂夜的黑”或许就是现实了!

又闻稻香
清晨,伴随一缕阳光,我骑着电瓶车行驶在上班的路上!
由于时间还宽裕,我一边慢悠悠地开着车一边欣赏周边熟悉而陌生的风景。天高云淡,鸟儿在路两旁的树林里欢快地鸣叫着,仿佛在迎接新一天的到来。突然,路两旁的大片农田映入眼帘,一片金黄,稻叶上布满蜘蛛网,有的上面还挂着晶莹的露珠,远处的层层薄雾在慢慢升起,稻谷也羞涩地低下了头。我不由得停下车,漫步在久违的乡间小路上,置身在稻田边。这些金黄色的稻穗,颗粒饱满,在秋日的阳光下散发着晶莹的亮光。秋风吹过,阵阵稻香飘然而过。缕缕稻香,芬芳满怀,直奔我疲惫的心灵,抚平我奔波的辛劳。此刻,抛开城市的喧闹,尽情的享受这田间浓郁的稻香,尽情享受这收获的味道。
这久违的的稻香,不禁让我想起上学时割稻的季节。那时在乡村的学校上学,每到收割时候,学校就会放农忙假。小的时候我一般负责送水,送饭,到田里看见父母满头大汗地挥舞镰刀,觉得很是尽兴,而我不能帮太多只能望稻兴叹了;稍大一点的时候,就能和父母在有月亮的晚上在场上踩着输稻机,打打下手,扎一扎脱完稻粒的稻杆,把他们运到田里撑起来,以便白天晒干供日后搓绳子编织草帘子买,贴补家用。后来条件稍微改善,改成电动的,不用脚踩了。想想月下农忙的情景,虽然辛
11


苦,但感觉十分幸福,忙了一晚上,那觉是非常好睡的,头一丢便睡着了,那真叫香,那真叫沉。如今的稻香,在记忆中还是如此的清晰,如此清新、香醇,我时常希望自己的生活也和这稻香一样,有一种最纯朴的幸福感。
此时,学校周围建筑工地上机器忙碌的声音从远处传来,看着正在施工的塔吊的身影,我忽然一惊,明年我还会闻到如此诱人的稻香吗?
当稻香阵阵的时候,大多数人闻到的是一种清新,而农民闻到的是一种收获的幸福感,对于我来说,我闻到的是又是什么呢?

跑年
随着飞舞的雪花,年的脚步近了。
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大家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着。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我的思绪不由得飞回到了几年前的春节……

那年春节回老家陪父母过年。春节一大早,我便起床在家中一边跟父母聊天,一边准备好糕点糖果等前来跑年的孩子。可一直等到正午,也不见一个跑年的孩子。我好奇地问母亲:“过大年,怎不见一个跑年的孩子?”母亲笑着说:“现在不比过去了,家家日子好过,没有谁家再舍得让孩子跑年了!你们那会儿跑年,还不是因家里困难,实在无法才让你们跑年!”母亲的几句话就把我带回到了20多年前跑年的场景……
跑年是我家乡的年俗。上世纪80年代初的农村,经济远不如现在发达。对于孩子最指望的便是早一天过年,因为过年,再穷人家的孩子,也会穿上新衣新鞋,吃上肉和糖果。而对于那些跑年的孩子,心里更是肩负着一种使命,除夕一夜他们是不愿睡觉的,生怕睡过了头,使自己春节跑年落后于人,因为自己的学费和零花钱便是由他跑年来担当。因而,天蒙蒙亮,跑年的孩子便穿戴一新,提着方便袋,顶着寒气,开始跑年了。跑年,在异地人看来,这和行乞差不多。而在家乡,则认为跑年的孩子
12


有出息,因为跑年不但给庄户人家送来了新春的吉庆财神,还给新成家的小夫妇带来了麒麟送子。人们给跑年的孩子糖果、小钱,纯属喜庆。大人们一看到跑年的孩子冻红的小脸,总是一边怜惜地请进门,一边回敬他们糖果、小钱,并夸他们懂事,将来要上大学……每每那时,跑年的孩子忘了寒冷,忘了跑腿的疲劳……
儿时,我的家境也很清苦,又加之母亲身体不好,因而在我12岁那年的春节,我也成了一名跑年的孩子。为此,我感到很荣耀,因为跑年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跑的,首先择男不择女,再是孩子要长得逗人可爱,话语乖巧。不然,即使跑年,收获也很甚微。
因第一次跑年,除夕夜我兴奋得一夜未睡得着,父亲几次催我睡一会儿,好天亮有精神多跑几户人家,可我就是睡不着。大约五点钟,我便穿好了新衣,只等父亲放完爆竹出门。
踏着新年的爆竹声,抬眼望天空,星星还眨着眼睛。我先拣一些赶早起的人家跑年,我的吉语,赢得了他们的笑脸相迎。等天色渐亮,我的收获已颇丰。但我仍是十分卖力地跑年,跑过河东跑河西,跑过这村走那村,直跑到正午要吃饭的时间,我才拖着疲倦的身体地往回赶。
赶到家,我把跑年的糖果、小钱,五颜六色堆满了桌子,喜得母亲不住地夸我能干,在一旁帮我整理清点钱数,父亲则把糖果分类装袋,说等过了年平时给我们当小吃。
以后,再跑年,我在吉语上用了心思,用自己的语言组建了几句吉语。没想到,最终的收获因自己的吉语在跑年的孩子中成了佼佼者,并且我还发现一个秘密,跑年不要成趟行,最好独行……

正当我仍沉浸在20几年前跑年的一些人情世故中,母亲的一声:“吃饭了!”我才回到眼前的喜庆中。倏忽间,我感觉到跑年的孩子已定格在上个世纪80年代。如今的孩子是不可能理解,他们也难以想象那样的喜庆、热闹和艰辛……



13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b4800420b4c2e3f572763c9.html

《生活中的细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