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故事13篇

发布时间:2018-08-24 13:38: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精准扶贫故事13

   篇一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这类词近期可是频频出现,在电视上、手机上,或者公告牌上等等,随处可见,可谓是一提到“扶贫,脱贫”等字眼,从老到少,从上到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人都有话可说。对我而言,它就是更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我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陌生到比较熟悉的过程。

大学期间,我对它的了解并不多,只是偶尔从他人口中听到的一些零散的信息,而且当时我也没太在意,觉得那离我很远,是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去解决的,我作为一个大学生起不了什么作用。然而,这一切在我走出校门进入工作岗位后发生了变化。201710月我接到中心学校文件通知说调整帮扶人,而我被列入其中之一,需要接手扶贫的任务。说实话,一开始我是抗拒的,因为我对它的了解可以用微乎其微来形容了,我不知道自己接下来需要干什么,又该怎么做才能做好,非常害怕和焦虑,还好当时学校的几位老师都特别友好,也给我讲解了一些关于扶贫的事以及帮扶人大概需要做些什么,让我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问他们或者请教包片村干等都是可以的,这时我才慢慢调整心态,想着既然已经是确定的事了,何不欣然接受呢,要不然只会徒增烦恼呀。

在接到帮扶人调整的通知后,我就被告知需要入户走访,而且还需要手机定位,这让我进入了一种很懵的状态,怎么这么快就要开始啦,而且走访的地方离我家有一段路程,我对那边并不熟悉,不知道贫困户家的地理位置,有一种很无助的感觉。好在爸妈一直在宽慰我,让我不要着急,先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告诉我万事开头难,只要你迈出了第一步就没什么可怕的了。

待手机APP弄好后,我吃完饭就从家出发了。到了大概的位置,我就开始询问,经过一番折腾后我顺利地找到了扶贫对象中的第一家,简短的介绍了我自己,然后开始了解家庭基本情况,发现叔叔身体不太好,需要经常吃药,而我却不能为他做些什么,不知如何是好,好在他告诉我办了慢性病卡,许多药会便宜不少,顿时觉得自己一定要将这份工作做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紧接着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第二家,这是一个五保户人家,有一个女儿已经出嫁了,现在就他一个人在家,因为刚刚在问路的过程中有人说这个人性情有点孤僻,我一进门就试图与他拉近距离,希望可以顺利完成走访。但令我意外的是,这个叔叔对我特特别好,说我这一小孩还不嫌弃他们,坐着和他们聊天,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然后还一直说党的政策好,帮助他们解决了不少问题。在我垂头丧气的之时听到这样的话真的是太暖心了,瞬间觉得自己充满干劲,不再觉得这事是在给自己增加负担。接着去了其他几家,也有不在家的,就通过电话联系,彼此熟悉一下。然后回到村部获取了贫困户户主的照片并上传到APP中,第一次走访也就到此结束,虽然收获没有那么大,但至少自己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

过了几天,我们这些新接手的帮扶人都被安排在镇文化馆进行了一次比较系统的培训,由镇脱贫攻坚负责人给我们讲解了帮扶人的工作事项以及扶贫手册的相关填写要求,也算是让我们对自己的任务有了个大致了解吧。去年也是比较特殊的一年,因为我们**县要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也是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检查,还好结果都比较令人满意。而我也有幸参与其中,了解到了更多的信息。慢慢的,自己也渐渐习惯了它成为工作的一部分,但若有人问我对扶贫这事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我一定回答是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

教育扶贫真的是解决了很多贫困户人家孩子读书的问题,不再有人因为学费的问题而丧失了学习的机会,这也是许多父辈人感触最深的,他们那时候有太多人家的孩子都因为家境贫寒而放弃了读书尽早步入社会赚钱补贴家用,从而过着非常辛苦的生活。俗话说得好:“读书不一定是唯一的出路,但绝对是最好的出路”,所以教育很重要。另一方面,从事与教育相关的工作者也大都奔赴扶贫的第一线,及时帮助贫困户解决疑难问题,保证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能接受与之相应的教育。在我身边就有一个真实的例子,父母双方年龄都比较大,而且身体不好,几乎没有收入来源,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相对来说费用并不多,也就很顺利的完成了学习,但后来高中和大学绝对是得益于国家的政策,因为贫困户子女在校可以享受免学费和助学金补助,很大程度的减轻了家庭的负担,教育扶贫无疑是意义非凡呀。

谈到健康,这是一个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我们都希望自己有健康的体魄,但生病这事却是谁都无法控制的。国家也一直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对于贫困户,医院必须做到先救治,后付费,而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享受“351”、“180”等政策,另外五保户更是能够享受国家兜底的保障政策。这一下子解决了许多人看病难的问题,同时也挽救了不少生命,若没有这些政策,许多人会因为费用的问题而错过了黄金时间,从而耽误了治疗。健康脱贫政策的出台和落实真的是深得民心。

**县贫困户多为农村人口,大多是依靠发展农业来维持生计的。**县因地制宜,大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工作,通过产业奖补和产业资助等政策,鼓励贫困户新建或改造茶园、种植桑枝木耳和高山茭白,或者在合作社务工等,帮助贫困户增收,摘掉贫困的帽子。

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这些政策,又或许有些人觉得扶贫存在些许不公平的行为,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过去五年是脱贫攻坚砥砺前进的五年,贫困人口规模大幅度减少。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发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一下”。这一数字的产生足以证明各项扶贫政策的落实成效显著。

家乡的变化是我们亲眼所见的,但扶贫仍在进行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动员全社会全员的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作为一名教师,将会继续我的工作,参与其中,尽己所能,帮助贫困户脱贫,步入小康社会。

篇二

精神如“钙”,缺钙了就会得软骨病,得了病即使再多人帮扶,也难扶的起来,所以说精神贫困是当前贫困的根本原因。自脱贫攻坚以来,我县多视角、多渠道、多形式开展“舆论脱贫、精神脱贫、文化脱贫”三大行动,坚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结合,让自主脱贫的观念种进贫困百姓心中。

正在认真做着巡山记录的****乡未成林防护林的护林员,也是**乡李家湾村的贫困户。他身患疾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大儿子正在上大学,一年的开支仅靠夫妻俩种地艰难维持。

县乡村三级干部在帮扶走访中得知**家的实际情况后,为他家量身定制了脱贫计划,乡镇府给**夫妻俩找了工作。**是护林员,一个月800元,其妻在扒楼沟煤矿餐厅,一个月2000元。**夫妻俩从此有了稳定的收入,对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倍感珍惜。

李家湾村的马改梅今年已近70岁,老伴多年重疾缠身,走路都不利落。在政府鼓励支持下,该户搞起了庭院养殖,养起了芦花鸡,如今已经产蛋见效。虽然收入不多,但马改梅说,只要能动弹,就不能“等靠要”。

脱贫攻坚以来,我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扶贫先扶志”为工作思路,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文明村创建和文化惠民工程为载体,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重点开展了“舆论脱贫、精神脱贫、文化脱贫”三大行动,通过政策宣传、典型宣传、文明创建、文化惠民、民风建设等方式,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勤劳节俭、自立自强、不甘贫困的意识,争做有责任、有追求的新型农民,努力实现全县89个村贫困户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相互促进、同步发展。

**乡专职扶贫副乡长**介绍,该乡在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中,把精神文化扶贫作为其中一项重点,全方位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脱贫攻坚浓厚氛围,提高贫困群众的参与度。乡政府把每周二作为乡干部集体进村日,要求每周乡干部最少召开一次全体村民大会,并通过各村的大喇叭进行政策和精神文化宣传,注重扶贫通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好贫困群众思想发动,让贫困群众想干、敢干、能干、会干,做有责任、有追求的新型农民。

篇三

数九寒冬,滴水成冰。我县****村村委会却是一派热闹的景象,第一书记**正在带领村委会一帮人给村民的酒枣装箱发货。

“这已经是今年秋冬以来的第十次发货了。”**一边煮方便面,一边向记者介绍,“经过大伙的努力奋斗,全村6万斤酒枣全部卖光了!”

**是太原工业学院法学系团委书记,20161130日被派到我县****村任第一书记,任期两年。初到**村的20天里,他进村入户、调查研究,详细了解村民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同时,**多次召开党组织会议,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在他的引领下,**村的党支部真正成为了村民的主心骨。

面对**村的深度贫困,村民年龄偏大、体力偏弱的情况,如何摘掉这顶穷帽子?**将目光投向漫山遍野的枣树。看着好好的果实最终只能像垃圾一样丢掉,**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决定从枣树入手,重新振作村民靠枣脱贫的积极性。他和村委会成员分头行动,挨家挨户做工作,并立下军令状:“枣子卖不了包在我身上,决不让村民吃亏。”

在他的积极鼓励下,村民纷纷开始料理自家的枣树地。

秋天,红彤彤的枣子挂满枝头,到了这个年轻的第一书记兑现诺言的时候了。

首先从微商做起。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单位领导进行了沟通,得到领导大力支持。一时间,太原工业学院从老师到学生都成了**酒枣的代言人。**的行动也感染了他的家人,亲戚朋友们热情帮助,大家纷纷为他宣传销售。短短一个月时间,**便收到了2万斤订单。

机遇和挑战并行。第一次当微商的**看着订单心里高兴,却也犯愁,怎样把这些枣保质保量地运到客户手中呢?昂贵的物流、精细的包装、繁重的人力、定点装车等问题全都冒了出来。

办法总比困难多,**和村委干部白天到县城调研洽谈,联系包装商,晚上回到村里,连夜加班,把当天大家预订的信息统一汇总到一张表格上。这样来来回回折腾了四五天,才把快递和物流联系好。而许多物流、包装商听说是为扶贫做工作,都把价格压到了最低。就这样,短短一个月内,便销售掉了两万斤枣。

在这期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自己掏腰包花费了5000多元,但是想到能帮贫困户把枣卖出去,增加收入,他心里又特别高兴,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他积极联系本地网络平台——52**网、**百事通,真正为**村的酒枣搭上了网络快车道。

利用电商平台的销售优势,他很快结识了红枣经销商张培刚,经过洽谈,一次买走两万多斤酒枣。经过两个月的奋战,村里的6万斤酒枣全部售完,为村民增收6万余元,涉及22户家庭,其中有20户贫困户。

篇四

在全县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我县的一些有责任、有担当的本土企业家,饮水思源不忘本,在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的同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把特色产业带动扶贫作为企业的重要使命,投身到脱贫攻坚工作当中,用实际行动体现着企业的社会担当。

****果枣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果枣有限公司董事长**2003年创办了该公司。公司主要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在**的带领下,公司已经拥有两项发明专利,到2017年底已实现了近千万元的效益。目前,该公司已成为我县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459739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6.html

《精准扶贫故事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