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专业学位硕士各专业项目简介(共四个专业)

发布时间:2020-04-25 19:25: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专业学位硕士各专业项目简介(共四个专业)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专业学位硕士各专业项目简介(共四个专业)

(一) 金融

培养目标

适应经济全球化以及金融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趋势,奠定金融业高级专业人才所需知识结构和技能基础,培养掌握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投资、理财等金融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熟知中国国情并熟悉国外业务运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核心竞争力的高层次金融应用型专门人才。

拟招收的专业硕士方向为:公司金融、融资租赁、投资分析、投资银行、私募股权和商业银行管理。

学科优势

南开金融学科历史悠久,是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学科的重要支柱之一,被纳入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中,在2002年和2007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其中国际金融是传统优势学科,1988年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学科,此外,新增金融工程专业也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为全国培养了早期的金融师资的同时,在业界形成了丰富的校友资源。南开金融学科的这些优势特点恰与适应金融全球化、中国金融体系现代化的人才需求特点一致。

南开金融学科秉持从教报国、治学资政的理念,关注国家重大需求,近年承担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教育部基地重点项目,并形成了南开金融学科与金融监管部门以及金融实务部门人脉广达的社会资源

培养方式与特点

培养方式实行双导师制。每个学生配备校内导师和校外兼职导师各一名,校内导师侧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校外导师侧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成立导师组,学生培养以导师指导为主、导师与导师组相结合的方法。鼓励研究生到国外高校进行短期学习,并承认学分。

培养过程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使研究生掌握坚实的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掌握科学研究和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具体讲,南开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主要优势和特点是:

1、突出专业技能和富有专业特色,设置社会最为急需的金融类课程;如在国内首次设置融资租赁、私募股权等专业方向和系列课程;

2、教学内容和方式与国际接轨,使国际流行商科金融专业硕士教材,采用课堂讲授、案例研讨、管理实战、情景模拟、现场访谈、名家论坛、项目作业等多种教学方式,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3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际课程系统而精练,新颖而实用,由兼具深厚专业理论功底积累丰富金融管理和金融实务操作方面经验的学者和企业家担任师资;

4、学生管理实行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实务部门具有高级职称的学者型领导共同指导),并提供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岗位供研究生选择和锻炼。

课程简介

本项目主要设置的专业必修课有:金融数据分析、公司金融I:财务分析、公司金融II:财务理论、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投资组合管理、产业组织理论

专业选修课主要有:跨国公司金融、资本运管理、公司战略重组与并购金融风险管理项目融资、固定收益证券分析、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财务规划与现金管理、金融衍生品基础、国际投资与基金运作、资产评估、税法与税务筹划、公司金融前沿专题、融资租赁导论、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融资租赁实务国际资本市场实务国际商法与租赁法律租赁会计国际税收理论与租赁税收实务金融机构与租赁公司管理金融租赁前沿专题等。

师资团队

核心专职教学团队包括:

马君潞,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天津市证券学会会长,深圳市金融顾问协会会长南开大学私募股权投资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志辉,南开大学金融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范小云,南开金融学系副主任,国际金融中心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授,博士生导师

梁琪,南开经济学院副院长,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授,博士生导师

赵胜民,南开大学金融学系教,博士生导师

刘澜飚,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教,博士生导师

马晓军,天津滨海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副教授

何青,南开大学私募股权投资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培训部高级讲师,副教授

李学峰,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副教授,有丰富的金融业界经验

涂红,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副教授,长期关注和研究风险投资

张庆元,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副教授,中国人民银行培训部高级讲师

柳明,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助理教授,夏威夷大学经济学博士

阳佳余,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副教授,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

王芳,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副教授,有丰富的金融业界经验

核心兼职教学团队包括

指导小组专家:

戴相龙,全国保障基金理事理事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兆星,中国银行业监督与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新,中国人民行金融定局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巴曙松,国务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授,博士生导师

杨再平,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

刘福寿,中国银行业监督与管理局广东局局长,教授

许小年,中欧国际商学院教授,授,博士生导师

巫和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台湾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春峰,渤海证券总裁,理科学与工程学博士、教授

学生指导和授课老师共计26人,主要有(部分名单):

高波,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综合财务部董事总经理

吴滨,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特许金融分析师

李虎,中信证券投资银行部执行总经理,首批注册保荐代表人,中国证券业协会考试命题专家组成员

伍朝阳,力鼎资本董事长

崔炳文,浦发行天津分行行长

刘晓勇,中国银监会法规部副主任

邢彪,社保理事会部副主任

李锡庆,天津城投副总

王克冰,天津财政局副局长

艾献军,渤海证券副总

安红军,上海城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此外,兼职教师还包括其他来自国际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外管局、监管部门、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银行、投资咨询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二)税务

培养目标

税务专业硕士旨在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全面、系统、深刻把握现代财政税收理论,熟谙国际、国内财税实践,具备较高的财税分析能力、财税决策能力和财税管理能力,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较强的英语(或其它外语)交流能力,主要从事税务管理、税收筹划、税务稽查、国际税收、财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税务人才。

学科优势

南开大学财政学专业始建于1949年,是我国最早设立财政学专业的高等院校之一,20世纪50年代因院系调整而停办。20世纪80年代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后,在国际经济系世界经济学硕士点下设立财政金融研究方向,20世纪90年代初正式建立财政学硕士点,2001年建立财政学博士点。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学科属于国家级重点学科,南开财政严格秉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充分挖掘和利用南开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均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的综合优势,建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现代财税理论的同时,特别注重学生到财政与税收部门的实习实践。财政学系现有专职教师1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兼职教授和特聘教授11人,其中包括财政部李勇副部长、中国社科院高培勇研究员等财税决策部门和科研领域的知名人士

培养方式与特点

1、实习基地。南开大学财政系已经在有关省市的财政厅(局)、地税局、国税局、审计局建立实习基地16家,学生通过在财税系统实习,直观了解我国税收征管、税务稽查、涉外税务等实务内容,熟悉我国的财税改革与实践。

2、授课方式。课堂教学形式包括教师讲授、专题报告、案例分析、实验演示、课堂讨论、学生展示等多种方式。授课内容少而精,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财税分析能力、财税决策能力和财税管理能力

3、双导师制。每个学生配备校内导师和校外兼职导师各一名。校内导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全面、系统、深刻把握现代财政税收理论,提高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校外导师则侧重于指导学生提高实务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提高财税分析能力、财税决策能力和财税管理能力

4、考评方式。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方式包括考试、实习报告、课堂作业、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等。

课程简介

专业主干课主要包括:经济学(中级)、中外税制比较专题、税收征管实务、财税经典名著选读、政府预算管理专题、政府会计与税务会计、税收经济学。

专业选修课:财税博弈分析、中级财税计量分析、税务评估与税务稽查、税收制度与征管I流转税税收制度与征管II:所得、税收筹划(含企业与个人)、国际税收、税务代理专题、高级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国有资产管理专题、社会保障专题、公共选择理论与公共政策、资产评估、金融理论与投资、财税理论前沿专题、财税电算化基础实验。

师资团队

核心专职教学团队包括:

张志超,南开大学财政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财政学系系主任,南开大学财政学科学术带头人。

倪志良,南开大学财政学系教授,财政学系副主任,2004年挂职于宁夏财政厅党组成员、厅长助理。

陶江,南开大学财政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蔡琛,中国社科院博士后,南开大学财政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职于天津市财政局预算处。

邹洋,日本大阪大学博士,南开大学财政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饶友玲,财政学博士,南开大学财政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9-2010年挂职于华龙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

董书慧,财政学博士,南开大学财政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郭玲,财政学博士,南开大学财政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冬妍,中国社科院博士后,南开大学财政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核心兼职教学团队包括:

李勇,财政部副部长,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国家重大财税政策主要决策人之一。

高培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许正中,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齐守印,河北省财政厅厅长,河北财税关键决策人。

王和山,全国人大代表,宁夏财政厅厅长,宁夏财税关键决策人。

李晓安,华龙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华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段国旭,经济学博士,河北省财政厅国库支付局局长

马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股权资产部主任

樊登义,天津市财政科学研究所 所长、研究员

王红涛,财政学博士,河南省项城市党委常委、副市长。

张海波,财政学博士,山东省发改委服务业协调处处长

(三)国际商务

培养目标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跨入了开放型经济的新阶段,对外开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国内更多的产业部门加入到国际竞争行列中,本地市场国际化和国际市场本地化正快速发展和深化。南开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正是为了适应这一形势下社会对高端国际化商务人才不断扩大的需要而开展的专业硕士培养项目。

国际商务硕士旨在培养适应新世纪国际经济竞争和国家发展需要、通晓现代商务基础理论、具备完善的国际商务知识体系、掌握现代国际商务实践技能、有较强的外语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从事国际商务运作与管理、进行国际市场开拓和跨国经营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商务专门人才。

学科优势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多年来在国内极负盛名,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是商务部、外交部等国家部委的重要智囊机构。南开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的支撑学科——世界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和企业管理均为国家重点学科,是南开大学传统优势学科,被纳入“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项目。其中世界经济学科在历次教育部重点学科评审中均荣列全国第一,国际贸易学科为国内综合性大学中第一个博士点学科、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本专业的教学由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和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共同承担。它们是两个教育部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和“APEC研究中心”)及一个国家985创新基地(“跨国公司研究”创新基地)的支撑单位。目前共有专职教师44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17人;兼职教师35人,其中来自企业高管29人、国家部委6人。在其优秀的教学科研团队中,不乏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教育部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等学术奖项获得者,同时也有多位国家商务部及各地方政府高级顾问及联合国、APEC77国集团等国际组织咨询专家,得到各界的广泛认可。目前,教学团队中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人,人事部“百千万工程”高层次人才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获得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

培养方式与特点

根据国际商务硕士的培养方向,在以共同基础课程学习提高基础素质、形成国际化视野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的专业方向开设系统的实操课程。教学方式采取课堂讲授、实验教学、案例研究、小组讨论、实习基地锻炼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本校教师和外聘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共同授课的方式以保证教学质量。同时,为了强化学生的商务英语能力,除大课时量的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写作等课程外,多门专业课程均采用全英文授课。此外,本专业的全部学生均实行双导师制,每位学生由一名本校教师和一名相关领域的企业高管或政府官员共同指导。

本专业设置3个方向。

1、国际贸易:该方向重点培养系统掌握货物和服务贸易从市场分析与营销、谈判至物流、结算和贸易融资全环节,了解并能运用国际贸易规则、特别是贸易救济相关规则的国际贸易业务专门人才。

2、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和管理有系统的了解、具有较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从事跨国投资相关的投资战略、项目管理、企业经营的专门人才。

3、国际财务与风险管理:熟悉企业财务管理,对国际资本市场与大宗货物市场有系统了解,掌握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系统知识,能够从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和金融投资的专门人才。

课程简介

专业主干课主要包括:国际商务、经济学(中级)、跨国投资与管理、国际金融管理、商务英语(含函电)等。

专业选修课:专业必选课包括:国际商务专题、国际商务研究方法;国际贸易方向包括:国际贸易结算与融资、国际供应链管理、国际商法、国际营销管理;国际投资与跨国经营方向包括:跨国公司财务、证券投资分析、跨国并购、跨文化交流与管理;国际金融与风险管理方向包括:公司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市场与金融工具、国际政治等。

师资团队

核心专职教学团队包括:

佟家栋,南开大学副校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跨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人事部“百千万工程”(一、二层次),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授博士生导师

冼国明南开大学校长助理,南开大学泰达学院院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人事部百千万优秀人才”(第一、二层次),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坤望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盛斌南开大学经学院副院长,入选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计划,教授博士生导师

蒋殿春,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伯伟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教授、博士生导师

邱立成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教授博士生导师

宫占奎,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荣林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重力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申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胡昭玲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彤,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葛顺奇,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谢娟娟,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教授、博士生导师

孟夏,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核心兼职教学团队包括

Graciela Chichilnisky,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风险管理中心(CCRM)主任,京都议定书主要起草人,国际碳排放市场设计者之一

Karl P. Sauvant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投资中心主任,曾任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投资、技术与企业发展司(DITE)司长,国际投资跨国公司理论与实践专家

Mary E. Lovely,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教授

詹晓宁,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投资、技术与企业发展司(DITE)司长

何宁,商务部美大司司长

王允贵, 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副司长

贡华章,中油集团总会计师,中油集团财务公司,董事长

杨锐,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世安,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裁

王建东, 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杨川,天津海泰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颖,北方国际集团,总裁

贾宝波, 北京友信联合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伟鹤,深圳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唐勇,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总经济师

程义全,上海理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史祺,天津百利特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万谊青,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股权投资部,总经理

(四)保险

培养目标

面向中外资保险企业、国际经济活动经营实体、各类型企事业单位、国际风险评估与服务机构、保险监管机构,培养具备优良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备经济学基础、德才兼备的,从事各类型企业风险评估与管理、保险产品研发与设计、保险方案设计与优化管理、保险业务经营与管理、保险财务管理、巨灾风险管理、国际保险经营与战略管理、保险法律与政策研究、保险监管与国际合作等工作的“应用型与复合型结合、专业化与国际化结合”的高层次的保险专业人才。特别培养学生能够在扎实掌握专业领域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与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较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能够熟悉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具备从事国际化环境下的与国际接轨的保险职业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思维与方法、职业素质与技术;具备较强的运用国际先进科学技术和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统筹决策、组织管理和业务实施与管理能力;能综合运用保险和相关学科专业知识,独立从事适应国际保险业发展趋势和创新要求的保险实务及运行工作,达到有关部门相应的任职要求。

学科优势

南开大学于1984年设立保险学专业,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在高等院校中首批设立的保险学专业之一。1996年南开大学在保险学专业基础之上,成立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目前,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6人(均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6人,讲师3人,师资队伍不仅在人数上居全国前列,而且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也是最齐全的,包括保险学、精算学、风险管理、社会保障等。南开保险人始终坚持高水平、开放式、国际化、实用性相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形成独具特色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确立了自己在国内高等院校保险和精算专业教育中的领先地位,并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1988年南开大学与北美精算师学会(SOA)联合培养精算方向硕士研究生,并建立中国第一家精算师考试中心,开创了中国精算教育的先河。1991年南开大学与美国天普(Temple)大学联合建立了国际保险研究所,率先在我国综合大学设立保险研究机构。1997年和北美寿险管理协会(LOMA)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获国内首批寿险管理师资格(FLMI)。2005年与澳大利亚新西兰保险金融学会(ANZIIF)合作,在国内首创高校学历教育与国际职业资格教育贯通模式。所有这一切,形成了具有南开特色的、完整的保险学科教育教学体系。

培养特点

1.采取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进行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培养。培养单位将建立适合不同领域专业特征的校外实践基地,鼓励采用顶岗实习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累计不少于1学年。

2.吸收企业与政府部门中具有高级职称的资深人士成立导师组或实行双导师制,发挥集体培养作用,统筹安排论文指导和实践教学工作。

3.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保险的国际化职业需求和标准为目标,围绕与国际接轨的保险业务操作能力、保险业务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规划设计与实施能力和保险市场管理能力的培养,形成以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中鼓励案例教学并逐步增加在教学中使用案例的比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管和政府官员开设讲座并承担部分课程的讲授。

4.充分发挥本学科在保险行业内的资源和信誉优势,加强保险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保险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同时注重国际合作与办学,逐渐向与海外知名保险院系联合培养模式发展。

课程简介

1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中级)、高级保险学、保险法律制度与政策、保险财务管理、灾害评估与风险管理、保险数理基础、保险专业英语等;

2专业选修课程

1)风险管理方向:保险精算理论与应用、风险管理技术与工具、保险方案评估与选择、保险业务风险管理、保险投资风险管理、特殊与巨灾风险管理、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业务成本与绩效管理、保险公司合规与内控、金融资本与投资管理、保险市场风险与管控、国际保险市场等。

2)国际保险方向:国际保险学、国际水险业务(包括: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保险、海上运输船舶与保赔保险、海上石油开发与勘探保险、港口与运输责任保险等)、国际非水险业务【包括:国际工程项目保险、保险服务外包(与跨国经济活动配套的保险服务外包业务)、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国际商务与旅游保险等】、承保理赔技术与管理、国际项目谈判与管理、国际分保与国际再保险经营、跨国保险经营与服务、跨国保险公司研究、国别与区域保险研究、国际保险监管、国际保险法律环境、全球化与国际经济、WTO与保险服务贸易、国际保险函电等。

3专业实践课程

保险项目标书设计与制作、业务模拟实践、岗位操作实践、实践基地训练等

师资团队

核心专职教学团队包括:

江生忠,南开大学中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秀芳,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精算研究中心主任,入选教育

部优秀青年教师计划,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铭来,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GSU)保险学博士,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

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冰清,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玮,南开大学国际保险研究所副所长,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连增,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春梅,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主任,副教授

陈伊维,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教授

璐,南开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副教授

核心兼职教学团队包括:

魏迎宁,中国保监会副主席

孟兴国,中央汇金公司非银行部保险处主任

万峰, 中国人寿总经理

王和, 中国人保副总裁

王治超,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

王金铎, 中国保监会法规部副主任

邢伟, 中国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监管部副主任

李振达, 中国保监会天津保监局副局长

王勉, 中国保监会天津保监局副局长

崔勇,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公司副总

付安平, 中国人保寿副总裁

詹肇岚, 幸福人寿副总、总精算师

沈成方, 中国平安寿险总精算师

杨智呈, 生命人寿总经理

刘振宇, 恒安标准人寿总经理

利明光, 中国人寿精算部总经理

田美攀, 中国人寿再保险公司总精算师

陈兵, 阳光人寿总精算师

刘占国, 英大泰和人寿副总经理

张晨松, 泰康人寿风险管理部总经理

胡文芳,天津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

高建,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总经理

张俊平,中国人保寿险公司天津分公司总经理

金树良,渤海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张婷,中国人保财险再保部经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48eb42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47.html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专业学位硕士各专业项目简介(共四个专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