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27在江苏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发布时间:2012-10-22 22:21:5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全面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

支撑和引领江苏交通运输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在全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12427日)

尊敬的高宏峰副部长、史和平副省长,同志们:

这次全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部、省关于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有关要求,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明确任务,推动江苏交通运输信息化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支撑和引领江苏交通运输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高部长、史省长对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百忙中安排时间到会,一会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今天的会议,既是一次信息化工作专题推进会,也是一次开拓视野、交流经验、提高认识的动员会。上午,大家听取了专家讲座和部分单位的交流发言,下午还有一些单位要作经验交流,请大家一并学习借鉴。下面,我先讲四个方面。

一、十一五以来江苏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回顾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的正确领导下,江苏交通运输发展特别是在率先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率先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与此同时,行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成效显著,成为江苏交通运输发展中的突出亮点,为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一五以来,我们紧扣交通运输应用需求,以电子政务建设为主线,注重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推动行业信息化发展;以示范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各条线业务系统的开发建设,并逐步推进横向关联业务系统的整合;以突破制约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和关键技术为着力点,强化科研对信息化建设的支持,推进行业信息化的系统集成与综合应用。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一)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十五期间我省依托高速公路通信资源建成了全省交通信息化基础骨干网,十一五期间我们通过与省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联合共建,在全国率先建成了覆盖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业务机构、连接交通运输部和省市政府的交通信息专网。该网不仅满足我省交通电子政务工作需要,还为省政府电子政务纵向网提供了备份传输通道。

(二)江苏交通网站群建设正日臻成熟。目前,省厅和所有省辖市交通运输局以及部分县级交通运输局已建成门户网站。数次改版升级后的江苏交通门户网站已连续七年被评为省级机关优秀政府网站,最近几年在省级机关网站测评及交通运输部组织的省级交通运输部门网站测评中均位列前三,其中,厅长信箱栏目被还被中国电子政务理事会评为“2011政府网站政民互动类精品栏目

(三)政务办公系统加快推广应用。在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内网建设和办公自动化广泛应用基础上,大幅提高了省市相关部门联网办公的效率。目前,省厅已与省委、省政府和各市局实现公文无纸化传输,视频会议系统已联通交通运输部、省政府和各市局;公路、航道、运管、海事条线的办公和业务系统已延伸覆盖至县以下节点。

(四)业务系统实现了水陆交通全覆盖。按照交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架构,十一五以来又推进完成了高速公路和普通干线公路路网调度指挥、客运出租车综合服务、公交调度、地方海事现场监督业务管理、港口管理、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等水陆交通业务系统,以及交通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管理系统、交通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交通综合统计信息系统、交通科研项目管理系统、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交通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交通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交通综合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等综合业务系统的建设,实现了信息化对公路、水路交通业务的全覆盖。

(五)行业资源整合与共享逐见成效。十一五期间,我们组织完成了部信息化示范工程(省级公路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工程、区域性道路客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管理系统的融合。建成了省交通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平台,初步实现了省厅与各市交通局、厅属单位业务数据和交通基础数据的交换和共享。以业务数据资源为基础,建成了公路、航道、车辆、船舶、港口基础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根据交通决策需求开展主题分析,建立了交通主题指标体系,开展了综合统计、应急和信用等主题数据库的建设。还通过深化与公安、测绘等部门的合作,在跨部门的交通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六)关键技术科研攻关取得新成果。针对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技术难点,超前组织开展关键技术科研攻关,在交通事件实时监测、视频联网监控、路网调度、电子不停车收费、网上购票、终端自助购票、高速公路雾情预测、水运交通量网络监测、智能公交、出租电等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新成果和新突破。十一五期间,共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发明专利50余项,在技术层面有效支撑保障了行业信息化工作的顺利推进。

十一五以来,信息化建设应用进一步渗透和融合到全省交通规划、建设、行业监管、营运管理和便民服务等各个领域,有效提升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养护质量和效益,有效提升了交通运输体系的通行效率、运行质量、安全性能和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了交通运输部门为民、务实、高效、创新的形象。

江苏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在许多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江苏高速公路ETC与上海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跨省联网不停车收费,目前联网运行已扩大至沪、苏、皖、赣、闽四省一市,我省ETC技术水平、规模和各项运营指标均居全国前列;率先建成了覆盖全省的江苏交通服务热线96196系统,形成了门户网站、服务热线、交通广播三位一体的现代交通信息服务体系。这两个项目均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十一五全国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优秀项目。另外,我省在公路客运联网售票、京杭运河苏北段一票通服务、铁水联运信息服务平台、交通应急指挥视频联网监控平台、重点运输过程监管服务工程建设应用以及探索推进感知公路感知航道建设等方面都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去年,省厅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十一五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

江苏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从总体上走在了省内各行业的前列。省厅建成了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 229项行政执法权全部在网上规范运行,作为首批单位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获得省级机关优秀单位第一名,受到中纪委、省纪委通报表扬。江苏交通服务热线96196获得了省文明办颁发的江苏省第三批优质服务品牌称号。省经信委组织开展的省级机关电子政务发展水平评估中,将发展水平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准备发展阶段、起步发展阶段、支撑发展阶段、融合发展阶段、创新发展阶段,省厅评估得分已达线进入第四阶段,即进入了融合发展阶段。

在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一是坚持统筹规划,有序推进。省厅编制出台了全省交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以及(2005-2007)和(2008-2010)两个三年电子政务实施方案,各条线以及大部分市局、相关经营管理单位也都相应编制了专项信息化规划或实施方案,明确了网络基础、系统建设、功能拓展、应用推广等主要建设内容以及各单位的工作任务和界面,引导全行业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二是坚持需求引导,示范引领。从服务公众、企业、政府等不同层面来梳理需求,通过综合考量确定具体建设内容,从而提高了信息化的建设应用实效,也调动了公路营运管理企业、客货运输企业的建设热情。无论是96196服务热线、公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还是ETC系统等,都是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再拓展到全省甚至更大区域,避免了投资浪费和走回头路三是坚持科技创新,培养人才。注重引导、鼓励各单位围绕具体信息化建设开展研究攻关,深入系统地分析解决问题,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以及加强与行业内外专家的交流,促进了业务与技术的有机融合,取得了一批信息化技术和应用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既懂技术又懂业务、爱岗敬业、善于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为信息化的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坚持加大投入,注重保障。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通过试点示范、联合攻关等多种手段,积极引导行业企业投入资金开展信息化建设,十一五期间全行业累计投入建设维护资金7亿多元。省市两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各业务条线均建立或明确了信息化建设归口管理部门,南京、无锡、苏州、常州、淮安、南通市局等单位还专门新配建了信息中心,充实了技术力量。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是交通运输部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大力支持的成果,也是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厅向各有关部门、科研院所、高校等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在许多方面与上海、北京、深圳等发达城市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省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条线间、地区间、省市县三个层次间的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交通运行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客观上看,我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起步不久,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仍然繁重,对于服务综合运输的信息化建设才刚起步。从主观上讲,我们对信息化的认知、认识上还不到位。信息化对于干部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思维眼界、专业知识都有较高的要求。信息化是做加法的活,又涉及到业务流程再造和体制机制改革,这就要求我们有足够的认知水平和改革的精神,才会投入足够的精力,克服困难,主动推进信息化建设。另外,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比如,信息化建设和维护资金筹集机制还不够顺畅,既熟悉交通业务工作又精通信息化技术的人才数量尚显不足。

二、正确认识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新需求、新要求

信息化发展水平是考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出行密切相关,因此,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无论是从服务江苏两个率先的大局来看,还是从江苏率先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目标来看,我们都应该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突出重点,坚持不懈地加快推进。

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以交通参与者的需求为导向,要从社会公众的现实需求出发,从行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出发,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找准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当前,要重点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发展需求:

首先,从人便于行的角度看,急需为公众出行提供全过程一站式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已经从能不能走得了,向走得好不好走得快不快转变。如今,群众无论是搭乘各种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还是自驾车出行,无论是出行前还是出行中,都希望能随时、方便地获取跟出行相关的各种交通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整合公、铁、水、空和城市交通信息资源,为群众出行中换乘提供便利;整合租车、加油、交通地理、路阻、道路施工养护、机动车维修救援、停车等信息,为公路出行车辆和旅客提供指引;整合相关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公共交通一卡通、出租汽车一号等便民服务。

其次,从货畅其流的角度看,急需为企业提供能促进节能、降耗、增效的物流信息化业务系统。物流成本、物流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竞争力的强弱。推动传统的货运与物流业转型升级,信息化是重要切入点,急需通过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有效降低货运车辆空载率,降低车(船)货匹配时间和通关时间,强化市场诚信体系建设等。现代物流信息化是一个包含三个层面的体系,第一个层面是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信息化系统,第二个层面是个别企业开发的具有一定集聚功能的信息化应用平台,但这两个层面都无法解决物流信息化建设标准不统一、重复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低、商业化平台上难以界定企业诚信、政府难以加强监管等问题,为此,物流信息化建设不只是企业的事情,还需要由政府来创建具有公共服务和监管功能的信息服务平台。

第三,从安全可靠的角度看,急需为行业主管部门和营运管理单位提供高效的监测、控制系统。经过多年的建设,我省交通基础设施总体规模已十分庞大,运输工具总数也呈现爆发式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保障交通基础设施稳定可靠、保障公众出行畅通、保障货物运输特别是危品运输安全,不仅是行业主管部门和营运管理单位的职责所在,更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社会安定和谐对行业的重大要求。很显然,行业主管部门和营运管理单位要对如此庞大复杂的交通基础设施、运输装备和交通运输运行环境实现可视、可测、可控,主要依托增加人工投入的办法是绝不可行的,必须依托信息化手段来实现管理方式的大转变,从被动的管理转向主动的管理,从静态的管理转向动态的管理,从事后管理转向全过程的管理,从模糊的管理转向精准的管理,从单兵管理转向协同管理。

第四,从阳光政务的角度看,急需进一步完善交通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监控系统建设。当前,交通运输行业仍然处在改革的阵痛期、稳定的关键期、体制机制的转型期和问题矛盾的凸现期。近年来,我们在行业反腐倡廉建设上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仍然是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门类较多、执法总量大,少数基层执法单位办事不公、趋利执法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另外,收费公路管理、违法超限超载车辆治理、城市公交和出租车管理等都备受社会关注,面广量大的监管工作,必须依靠信息化。同时,加强政府部门自身建设,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化手段,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监控系统的建设。

今后一个阶段的江苏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以服务社会公众便捷出行、促进货运与物流业加快转型、保障运输系统安全稳定、加快透明高效廉洁型政府部门建设为突出主题。

三、十二五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信息化贯穿交通运输发展全过程,覆盖交通运输各领域。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必须突出重点、抓住要点,十二五期间我们要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重点领域信息化建设:

  (一)大力推进交通物流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铁水联运信息化,拓展构建公铁水空多式联运信息服务平台,提供集信息发布、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物流信息服务;加快建设省市两级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和区域性甩挂运输信息平台,加强货运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与信息化管理,应用物联网技术完善各种货运方式的信息采集体系,形成具有区域辐射功能和影响力的交通物流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二)着力打造公众出行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拓展提供公、铁、水、空和城市交通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加大基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路况、公交、船闸调度等交通运行动态信息发布,为社会公众提供全天候、全方位、一路随行、方便到家的信息服务。构建完善支持固定终端和移动终端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客运信息一体化、交通出行全过程信息支持、跨区域交通运输信息互通。

(三)提升公共交通信息化服务的技术水平。加快推广智能公交系统,扩大公交智能卡的应用范围,努力实现公共交通省域一卡通,加快推进长三角公共交通一卡通;加快推进市级出租汽车智能调度中心建设,推广出租汽车电调服务和手机GPS定位自动车服务,逐步开通全省出租汽车电调一号服务,逐步实现出租电服务对城乡地区的全覆盖;提升完善公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功能,积极引导售票窗口和代理点为多方式换乘出行提供套票服务,推进全省公路客运电子客票系统建设。

(四)完善交通运行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加强交通运行监测与跟踪,全面掌握交通运行态势,加强数据统计和预警分析,更好地辅助管理决策。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重点路段运行实时监测覆盖率分别达到100%70%;干线航道重要航段、营运渡口实时监测覆盖率分别达到70%100%;长途客运班车、旅游包车、公交车、出租车、重型车、牵引车、危化品车船、500吨级以上营业性船舶卫星定位装置安装使用率达到100%,城乡客运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安装使用率达到100%,港口重大危险源监测覆盖率达到100 %

(五)进一步提升安全管理与应急调度信息化水平。加强部门合作,深化信息资源共享合作,建立综合分析研判机制,查找和消除交通运输安全隐患;加快建设交通运输移动应急通信指挥平台,打造部省市联动、部门协同、标准统一的交通安全管理与应急指挥体系,实现全省各类交通视频监控和应急资源的整合,逐步集成和共享公安、水利、环保、安监等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进一步扩大安全监控与应急调度覆盖范围。

(六)继续深化公路交通信息化建设。加大高速公路ETC专用车道建设、客户发展力度,实现ETC专用车道对路网所有收费站的全覆盖,交通流量大的主线站要达到22出以上规模,本省ETC用户数超过150万,ETC车道流量占比达到40%,非现金支付比例力争达到30%。建设公路网运行监测感知网络工程,开展车联网研究与建设;加快建设高速公路上连续式交通量观测站点,提高采集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连贯性。

(七)合力推进水运信息一体化。加快推进长三角航道网及京杭运河水系智能航运信息服务(船联网)江苏省域应用示范,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船舶电子身份证,通过船岸信息交换及航道、港口、海事、运管等部门信息共享,实时采集共享内河船舶轨迹、货种、流量、流向等各种航运信息,实现区域水路交通运输动态监测统计分析工作的常态化;集成远程电子签证电子报港电子缴费,提供面向船民与运输企业的港航综合信息服务;开展内河船舶便捷过闸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船闸通行效率;完成水上综合执法系统建设,提高水上安全信息化监管水平。

(八)提高基础设施养护信息化应用水平。全面推广应用公路、航道养护管理系统,全面建成公路、航道基础设施基础数据库并及时维护更新,关键指标全部实现自动化检测与智能化处理,强化路况评价指标、设施服务水平和养护资金安排的综合分析,进一步完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功能,为公路、航道、桥梁、隧道的日常养护、预防性养护、养护计划与方案制定提供科学的分析与评价,实现养护管理信息化和决策科学化,提高养护资金使用效率。

(九)实现交通运输部门权力阳光运行全覆盖。加快推进交通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三级联网工程建设,完成市县交通行政权力运行平台、统计分析系统开发以及公路、海事、运管航道相关业务系统改造实施工作。推进现代工程管理,建成推广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暨电子监察系统,基本实现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规范化管理和全程监控。

(十)加强通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安全保障。组织完成全国交通通信专网我省建设任务,实现我省交通运输专网的接入;实施省市纵向网扩容升级,推进市到县交通通信专网建设;实施公路水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与等级保护,推进行业信息安全管理的统一规划和统一标准,加强网管监测与数据审计,提升信息安全的可控性。

围绕以上十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我们要认真组织、积极参与交通运输部四项信息化重大工程和三个领域示范试点工程建设,同时,紧密结合我省交通运输工作实际,突出抓好十二五江苏智慧交通“232畅通网工程,即“2畅(e路畅行、e水畅行)、3通(e客通、e货通、e卡通)、2网(权力阳光网、安全应急网)工程建设。

四、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十二五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目标能否实现,前提在于转变观念,关键在于组织领导,重点在于资源整合。各地、各单位都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完善政策保障措施。

(一)切实提高认识,强化组织。信息化是破解交通运输业发展难题、促进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交通运输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在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推动城乡和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方面,信息化发挥着助推器、粘合剂的作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主动意识,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应用。各单位要切实建立起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本单位信息化工作,亲自抓重点示范应用项目,协调各个业务部门协力推进信息化工作,及时解决有关问题。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各个业务部门、交通运输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业务部门的需求主体与应用主导作用。

(二)坚持条块结合,强化协作。按照省市统筹、部门联合、业务协同、区域联动的总体要求,处理好交通运输行业条块协调的关系。省厅信息化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对全省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建设方向性和原则性的指导,开展政策规划研究、顶层设计、技术管理与协调等工作,推进条块信息资源整合,推动长三角区域信息一体化建设;省厅各业务局负责条线(省、市、县三级)业务应用系统的统筹建设,推进业务系统整合,并为块上综合应用留有接口;厅机关各业务处室负责在各业务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综合应用系统建设,更好地了解掌握交通运行全局动态;各市局在省厅统一规划指导下,加强对市域内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做好与条线应用系统的技术衔接、集成应用和综合服务。

(三)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考核。下一阶段的信息化建设重在应用,成功与否在业务部门,责任主要于业务部门,信息化工作部门的任务主要是信息技术支撑和技术指导。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明确分管领导,明确信息化归口管理部门,充实技术力量。要更加重视建章立制,明确业务部门负责人是信息化推进应用的第一责任人,要明确由业务部门负责提出需求和开展应用,由信息化部门负责统一建设;对于财政资金支出的信息化项目,在工作程序上要坚持开展关联部门会审与共性内容整合,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按应用部门、信息化部门分别建立应用和建设维护考核评价机制,明确绩效考核要求,引导各部门协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四)积极争取支持,强化保障。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已成为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常态化的工作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信息化推进政策,结合我省交通运输实际,大力开展支持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政策研究,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政策激励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性资金、科技信息化等专项资金的支持,形成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方筹资共建的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省厅将对信息化重大工程、示范试点及推广工程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各市县应保障配套资金的落实。

同志们,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努力推动行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有力支撑和引领江苏交通运输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4ed142dcfc789eb172dc8f0.html

《120427在江苏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