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花灯的阅读答案

发布时间:2019-02-28 02:21: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闹花灯的阅读答案

【篇一: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4年上学期小学六年级期末考试

(100分钟完卷)

六、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x”。(5分)

1字共有九笔,其中第七笔是“└”。(

2全神贯注、昂首挺胸、面黄肌瘦、垂头丧气都是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

3弟弟走出家门就分辨不清东西南北。雾很大,十几米以外的东

西就看不清楚了。两句话中,东西的读音和意思都不一样。 ()

号考??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 ? ??学密? ? ? ? ? ? ? ?镇:??????

二、用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3分)

小学六年的学习与生活,是你给了我最()的礼物——真诚的友谊,我将永远()在心里,永远()彼此间的友情。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语填入句子中。(3分)

无独有( 废( )忘食 狂风( )号 ()()而谈 1、校长的知识面很广,不管什么话题总是 2、一去学校,老师就 地工作。

四、抓住加点的词语分析句意,然后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字的词。(3分)

1、种树人十几天...

才来一次——种树人来得()。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日子过得()。 3、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镭提炼得( )。

五、1—3按原文补充完整,4—5按要求填空。(10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5、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诗词中有景,如:,润物细无声。诗词中有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诗词中有 ,如:

4残阳如血。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这两个句子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5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的掉下来。这句话属于人物外貌描写。(

七、按要求将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b、摩肩接踵

c、丰富多彩

d、色彩斑斓

3、下列各组句子意思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a、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的哥哥。/ 我怎能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的哥哥呢?b、丁丁对冬冬说:你明天和我一起去图书馆,好吗?”/丁丁对冬冬说,他想明天和冬冬一起去图书馆。

c、这个问题他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个问题他懂了一点儿。

d、老师的话完全没有错。/ 老师的话不可能不对。

4、将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只见在浓绿的叶子中,几朵水仙花笑盈盈地站在那儿,微微地摇着身姿,真是可爱极了。

我连衣服都顾不得穿好,就下了床,跑到窗前一看,太好了!我心里不由一动:莫非是水仙花开了?

我立刻感到像喝了蜜水似的,心里甜滋滋的,因为这是我劳动的成果啊!清晨,我被一阵鞭炮声惊醒后,立刻就嗅到一股沁人的香味。 a. ⑤③①②④b. ⑤③②①④ c. ⑤①③②④ d. ⑤①④②③

口语交际(4分)

八、根据下面天气预报材料,请你以导游的身份,给从西双版纳到昆明的游客以人性化的提醒(30字以内)。(2分)

人性化提醒: 九、值小学毕业之际,请你给老师发条手机短信,用排比的句式把感恩的话写下来(不要出现老师的真实名字,字数在60个左右)。(2分)

课内阅读(10分)

就在伯父逝世那一年的正月里,有一天,是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总要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吃晚饭的时候,伯父跟我谈起《水浒传》里的人物故事。不知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另一个人的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爱。从此,。

1、填空。(7分)

1)这段话中的伯父是指 是指。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写

2)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我是怎样读《水浒传》的?结果怎样?

我是 读《水浒传》的,结果是。 3)《》、《》、《红楼梦》和《水浒传》被称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

2、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1)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根据上文意思,把文中最后一句话补充完整。

课外阅读(20分)

平分生命

1颤抖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2分)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

1)相依为命:(2)郑重其事:3、联系上下文读一读,在文中括号里填上两组关联词语。(2分)

2014年上学期小学六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积累运用(31分)

一、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共3分,每写对一字0.5分)

魁梧、精湛、抱怨

二、用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空。(共3分,每写对一词1分)

珍贵、珍藏、珍惜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再照样子成语接龙。(共3分,每写对一词0.5分)

偶、寝、怒、侃侃;侃侃而谈、废寝忘食

四、抓住加点的词语分析句意,然后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字的词。(3分) 1、少 2、快 3、难

五、1—3按原文补充完整,4—5按要求填空。(共10分,每补充对一空1分)

1、化作春泥更护花 2、为是其智弗若与。 3、有再来的时候、有再青的时候、有再开的时候 4、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5、随风潜入夜;不及汪伦送我情;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志,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

六、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x”。(共5分,每填对一个1分)

1x 2x3√4√ 5x

七、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4分,每填对一个1分)

1d 2c 3c4b 口语交际(4分)

八、共2分,每个要点1

一是要添衣,二是要带雨具

九、共2分,句式1分,内容1分,答案略 阅读理解(30分) 课内阅读(10分)

1、填空。(7分,每写对一空1分)

1)鲁迅、鲁迅的侄女周晔、主要写伯父和谈《水浒传》,启发教育认真读书。

2)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3)三国演义、西游记

2、按要求回答问题。(2分,每写对一空1分,意思相关即可) 1)伯父表面上是在夸奖自己的记性好,实际上是在委婉而幽默地批评读书太马虎。

2)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课外阅读(20分)

1、(共2分,每填对一个1分)c、页

2、(共2分,每写对一个1分)(意思表达接近即可) 相依为命: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郑重其事:说话做事态度很认真的样子 3、(共2分,每填全一空1分) 因为……所以……;不是……而是…… 4、(共2分,每空1分) bd

5、(共6分,1小题每答对一处2分,23小题各1分) 1输血给妹妹与妹妹平分生命 2、神态 3、勇敢(真诚、无私) 6、(共6分,每答对一句2分)符合题意即可 1)要点:怕抽血会死、愿意付出生命代价 2)要点:善良、无私的爱

3)要点: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等 习作(30分)

内容25分,分五个等次给分:

一等:(25-24) 完全按要求写,文字流畅,内容具体,没有错别字 二等:(23-20) 要求写,能表达完整的意思,错别字少 三等:(19-15) 基本按要求写,能表达一定的意思,错别字较多 四等:(14—10) 叙述不完整,不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错别字多

等:(9分以下)完全不符合要求,意思不清楚不连贯,错别字多 书写(5分)

按卷面是否整洁,字写得是否规范、工整、美观分54321五个等次给分

【篇二:五年级阅读训练】

t>新型材料阅读

(一)信息与观点

[材料一]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二]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阅读练习]

1、用简练的语言说说你从上面的材料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在各种文化交织的今天,你觉得中国人应该过洋节,还是不应该过洋节?

我的看法: 我的理由: (二)对比鉴赏阅读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罩 飘)着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阅读练习]

1[][]两文所选题材相同,都是写但体裁不同,[]文是,[]文是

2、在[]文括号内的四个字中选一个填入横线上;并根据拼音把汉字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3[]文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里用了三个比喻来比喻同一个本体。这三个喻体,作者是把它们看成具有共同点的东西,用来反复强调春雨的某种特点呢,还是把它们看成是具有不同点的东西,从不同的侧面表现春雨的多种形态呢?谈谈你的看法。

看法:理由:

4[]文中一个字,将成了有灵性的事物,语言形式上形成了 的修辞手法。[]文中运用同样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5[]文描写雨的特点用的词是[]文描写雨的特点用的词是。

6[]文作者笔下的春雨图,由于立足点与景物的距离远近不同,清晰度也不同。请把下面的表示景物与观察距离的词语连接起来,形成对应关系。

a.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a.远处

b.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b.较近

c.黄晕的光,撑伞的人,稀疏静默的农舍。 c.近处

7[][]两文共同写出了两位作者

(三)名著片段阅读

刘备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两次前来拜访,不得一见。己留书信,不知先生读过没有?孔明说:南阳野人,疏懒成性,蒙将军几次前来探望,没得相见,不胜惭愧。二人叙完礼,分宾主而从。童子献茶。

孔明说:我看了信,足见将军忧国忧民之心。但恨我年幼才疏,恐怕回答不好将军的问题。刘备说:水镜先生、徐元直二人特地向我举荐了你,望先生不要嫌弃我,能给我以指教。

孔明叫童子取来一幅图,挂在常中,对刘备说:这是西川五十州地图。将军欲成霸业,( )让()让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根据地,后取西川建基地,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

刘备听了孔明这番话,胸中豁然开朗,想不到孔明未出茅庐己知三分天下,真是万古之人比不上他!刘备再三恳求孔明出山相助。孔

明见刘备心意虔诚,只好叹道:将军如此厚爱,我不得不殚思竭虑去辅偌啊!

第二天,孔明便随刘备等奔新野去了。后人有诗赞曰:

豫州当日叹孤穷,何幸南阳有卧龙!

欲识他年分鼎处,先生笑指画图中。

[阅读练习]

1、根据意思写成语。

1)比喻人的名声很大。(

2)形容原来不明白,一下子领悟了。()

2、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方位词;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人名。

3、请分别用一两个词概括下列人物的特点。

刘备: ;孔明:

4、本文节选自我国古典名著《,他的作者是朝的,故事名字是 。这部书里的故事还有(写标题即可):5、在你积累的诗句中,表现忧国忧民的诗句有哪些?试写出两句来。

6、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还想了解它的前因后果。请你围绕这个故事,至少提出有助于阅读这部书的三个问题。

【篇三:《元宵节的文化内涵》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节被人们视为春节最后的高潮,因为过了这天,人们就要真正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所以人们在元宵节全民欢庆,以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庄稼丰收,这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正因如此,在中国民间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习俗。

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大江南北,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每到元宵节期间,人们都会走出家门,涌上街头,除了闹花灯、猜灯谜外,还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敲舟山锣鼓其中,有很多风俗和活动都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同庆佳节,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共同享受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给我们留下的审美记忆。

其实,元宵节不是一个孤立的节日,它是春节的一部分。要理解元宵节的意义,不能不把它放在春节之中来考察。

春节从除夕关门守岁开始,到元宵节,是一个人们不断扩大活动范围、人际关系不断得到扩大的过程。初一给家长拜年,初二回娘家拜年。以后逐步扩大拜年范围到一般亲戚朋友。在这个时段,人们的活动范围局限在熟人之间。初五是破五,农活可以开始干,商店可以开门了。这个时段,社会开始正常运作。到了正月十五,全体社会成员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节日活动中。所以,元宵节具有确认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彼此不认识的)相互关系的意义。

元宵节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社会的狂欢节,连平时被限制在家的古代妇女也可以自由出门游玩了。当然,个别礼法之士反对这个习俗,比如宋代的司马光。元宵夜,他夫人打扮了准备出门赏灯。司马光问: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夫人回答:兼欲看游人。司马光说:某()是鬼耶?!这就太不讲理了,总不能只让夫人终年只看他一个人一张脸吧?好在社会不买这些礼法之士的账,大多数妇女照样游乐。元宵节允许民众自由娱乐,这是古代社会针对过分严格的礼法制度而设计的一个发泄渠道。一些年轻人乘机会见意中人。正如辛弃疾所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宵节主要活动是大众娱乐,但是其社会文化意义却不仅仅是娱乐。

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古代人祭祀泰一(太一)神,因为他是最高神,掌管人类命运。祭祀他,可以获得丰收和平安。古人祭祀地神,是要保佑蚕事丰收。

元宵节也是一个求子的节日。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二《偷灯盏》解释当时人在元宵节偷灯的原因时说:一云,偷灯者,生男子之兆。这里灯谐音丁,就是男丁。这样一来,偷灯就象征着生育儿子。根据同样的道理,观灯也具有求子的涵义。于是,古代妇女出门观灯有了这个理由,就名正言顺了。一直到民国时代,各地多有送灯给那些无子家庭的习俗,祝愿他们添子孙。清代有摸城门门钉的活动。钉,也谐音丁。人们希望通过摸门钉而祈求生育儿子。有些地区的人们还赋予汤圆以象征意义。

当然,在人口压力巨大的今天,元宵求子活动已经很少看到。现代人又赋予汤圆以新的解释,那就是甜甜蜜蜜,团团圆圆,象征一家团圆,幸福美满。它很符合人们的内心希望。元宵节因此获得了新的文化意义。

1.下面对元宵节的文化内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春节不一样,每年的元宵节更多的是强调普天同庆,全社会的狂欢。

b.元宵节的活动主要是出门娱乐,如赏花灯、猜灯谜、观舞龙舞狮,看敲锣鼓等。

c.伴随元宵节而产生的是民间进行的信仰活动以及因渴望子嗣而产生的各种习俗。

d.元宵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吃元宵的习俗从节日诞生到今天一直延续着。

2.对文中画线的元宵节具有确认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彼此不认识的)相互关系的意义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节期间从除夕关门守岁到元宵出门娱乐,是人们由家庭关系走向社会关系的过程。

b.元宵节期间人们走街串巷,走亲访友,通过这种形式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和社会的和谐。

c.通过各种娱乐活动,元宵节把社会中的人们聚集了起来,营造出欢乐与祥和的气氛。

d.元宵节为社会中不同种族和不同阶层的男女老幼提供了放松心情的良好契机。

3.下面对本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宵节除了娱乐之外,更重要的是承担着长辈们对子女能够传宗接待、香火延续下去的朴素愿望。

b.古代由于礼法制度严格,所以只有到了元宵节这一天人们压抑已久的感情才得以彻底释放,尽情宣泄。

c.现在的元宵节吃汤圆,寓意一家团团圆圆,幸福美满,是现代的人们重视亲情的体现和家庭观念的回归。

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元宵节的活动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化,说明现代人在不自觉地摒弃旧传统。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68bdeb3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b.html

《闹花灯的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