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境_中篇: 弯得下腰,不肯低就的人难有高成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人生而直立,全凭一根脊梁。能弯下腰者,能顾大局、识大体,懂得委屈求全,以图后事。弯腰是一种姿态,如猎豹出击前的蓄势;弯腰是一种风范,如稻谷任由麦穗下沉的成熟。人生就如潜旅在大漠中的一只骆驼,只有在漫漫黄沙中弯得下腰,踽踽而行,才可能征蓬出塞,颐指绿洲。
做人要有方有圆
知方圆、懂应变,即能坚守原则,又知随机应变,这才是成功者的处事原则
教育家黄炎培有这样一句名言:"取向于钱,外圆内方。"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时的钱是圆形方孔的,要不叫"孔方兄"呢。外面的圆是对外的,"边缘"要圆活;里面的方才是真正的自己,也就是"内心"要守得住,无论是做什么事,都要有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孔方兄"能够历经千百年的流传而不衰,毕竟有它的过人之处,值得我们后人借鉴。
圆活的待人、应变的处事可以说是一种艺术。日常的生活需要它,它可以让我们放低姿态去适应外事外物,如同鲤鱼曲身,以求生活得更加自由自在;追求成功的时候需要它,如同猎豹拱背,让我们在命运的转折点及时地把握机会,蓄势待发;在危及生命的关头同样需要它,适时地弯腰不仅可以让我们少受伤害,甚至还能救己一命。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高僧就是高僧,古寺里的这副对联已经说明了他们为人之圆、处事之方的境界。曲径不是直的,弯弯曲曲的路才通往幽静之处,一味的直来直去很容易就会撞伤了头。自古就有变通之理,我辈理应沿袭。俗话说通则不痛,变通以后再做事,自然也就顺畅了许多。
然而,尚未熟谙变通之道时,就很容易失去立场,使自己晕头转向。此时,做事的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如同定海银针,随时指明方向,帮助我们保持清醒。如此,既能坚守原则,又知随机应变,这才是成大事者的处世之道。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乏有深谙方圆、精于变通之人,他们或者叱咤商界风云,赚得一个腰缠万贯,富可敌国;或者是在仕途中翻云覆雨,谋得一个大权在握,一手遮天。可往往,虎头蛇尾居多,善始善终却寥寥。如果要找一个既能名利双收,又能寿终正寝的完美高手,不得不说的,还是萧何。
萧何是刘邦的手下,他全力辅佐刘邦打下了江山。可是刘邦是个猜疑心极重的人,在他登基坐殿以后不久,就开始猜疑和嫉恨那些军功卓著的王侯们,比如大将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等,要么是满门抄斩,要么是被逼谋反,差不多没有一个好下场。萧何虽然屡屡受到猜忌,终日战战兢兢,但终究还是逃过了杀身之祸。
萧何帮助刘邦将韩信除掉以后,刘邦封萧何为相国。当满朝文武都来向萧何道贺的时候,只有东陵侯召平非常坦诚地对萧何说:"这下您可大祸临头了。"
萧何忙问他这是为何,召平回答说:"您被封为相国,整天在都城里待着,而主上却要冒着枪林弹雨四处征战。您没受到打仗的劳累,反而得以加官进爵。这个事情在名义上是对您的赏赐,可实际上是对您有些不放心啊。您想,韩信是有百战百胜之大功劳的人,却被杀掉了,难道您的功劳还能赶上韩信吗?"


萧何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明白君臣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必然会引来杀身之祸的。于是,他赶紧跑到刘邦的面前感谢主上隆恩,然后婉言谢绝了这次加封。不仅如此,萧何还跑回家把家里的私财全部拿出来,交给主上,用以充实军需。萧何的举动果然奏效,不仅免除了祸患,还得到了刘邦大大地表扬,说萧何是何等的忠心。
当刘邦讨伐英布的时候,萧何留在后方负责督运粮草。只要一有时间,刘邦就会问押运粮草的官员:萧相国最近都在做些什么事情。押运官就如实的回答,说萧何只是在安抚老百姓,或者是筹措粮草军械之类。刘邦听了以后也没有说什么。
押运官回到关中后,就把这一情况向萧何作了汇报。萧何听了以后有点茫然,他猜不透刘邦的心思。
一天,萧何与一位幕僚谈到这件事。这位幕僚忽然说道:"您不久就要被诛灭九族了!"萧何闻言大惊失色,赶紧问是怎么回事。那位幕僚又说道:"主上如此关心您在做什么,很明显就是怕您久在关中,深得民心。主上经常外出打仗,后方的关中会很空虚。如果您在关中起事造反,那可就断了主上的后路了,而且他打下的大好江山也会毁于一旦。
萧何很清楚幕僚是要他自贱品性,如果他能做一些贪赃枉法的事情反而会让主上放心,但是他的为人和做事风格又不允许自己如此。再三权衡下,萧何认为这位幕僚说得很有道理,便还是做了一些抢占土地、仗势欺人的事。押运官回到前线后,就把萧何强买民田、被人非议的情况报告给了刘邦。
刘邦平定了淮南,回到长安养伤时,萧何前来探望,刘邦就把人们诽谤他的书信交给他看,叫他自己去向百姓道歉。萧何看到主上的反应,认为这次的行动达到效果了,回家后叫仆人或是补上田价,或者干脆就把田宅还给原主,逐渐平息了那些谤议。
萧何不但成功地保全了自己,而且还没有违背自己的做事原则,这实在是难能可贵。君臣的方与圆就是高低贵贱的关系,忠臣也好,良相也罢,这种关系是不能改变的。萧何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懂得随机应变,为人时时低调,做事处处圆活且又不失原则,如此方可化险为夷,游刃于仕途上下、人生高低之间。
真正懂得方圆的人,行动时干练迅捷,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审时度势,弯腰做好蓄势准备,以求东山"再起"之机。方是对内的原则,圆是对外的机变,以不变应万变,做到方圆并济,才能事事如己所愿。
方是做人的正气,是挺直身杆的原则;圆是处事的手段,是弯得下腰的蓄势技巧。为人处事须方外有圆,圆中有方。有圆无方则和众,有方无圆则寡独。要想圆满做事,必先学会方圆做人,如同屋檐下的弯腰是为了进深一样。处世于方圆之间,做事方能以圆满终结。
莫以眼前论成败
英雄总有落魄时,一时的困境不能代表一世都会窘困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表面有气无力的病态似真似假,但足以体现它们的落魄。但在自然界

中我们可以看到,就像猎豹拱背一样,往往这样的姿势才正是它们准备出击捕食前的手段。
强者在成为英雄之前,并非都是一帆风顺,或已经扬眉吐气,更多的,是处于困境中的窘迫。而恰恰正是这些困境,成为他们日后薄发的蓄势条件。只有能够承受困窘的磨难,才能历练出任重而道远的力量。落魄对于英雄来说只是暂时的休整,一旦走出人生的低谷,英雄本色随即还原,昔日风采便会展现。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少年的韩信性格放纵,从来不拘小节,他既不会种田做买卖,又不能去当官,于是年少的韩信整天过着游荡的生活。没有工作的韩信,常常到别人家里去蹭饭。有一个亭长和韩信的关系还不错,于是他常常到这个亭长家里去吃饭,但是时间一长,亭长的妻子就很不高兴。有一次韩信等了好长时间也不见亭长家准备饭食,原来亭长一家在韩信去之前就吃完了。韩信看出了他们的用意,觉得很是屈辱,转身愤然离去,并发誓再也不去亭长家了。
有时韩信为了能填饱肚子,常常到淮阴城下的河边去钓鱼吃。有一位洗衣老妇觉得韩信非常可怜,于是经常把自己的饭分给韩信,韩信非常感动,一次,韩信吃了老妇人分给他的饭,向她深深施了一礼,非常严肃的说:我将来富贵了,一定要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没想到老妇人非常生气,她竟然斥责韩信说:"我看你相貌堂堂,好一个王孙公子,不忍你挨饿,才给你吃点饭,哪里想到要你报答!"老妇人的话给韩信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韩信的性格是刚强的,他对人知恩必报,做事善恶分明,而且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这一点可以说是一个英雄所必须的最基本素质。只有拥有这些素质的人才能够在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才能够在人生的低谷耐得住寂寞,修身养性,为将来的重出江湖做好各种准备。
后来天下大乱,秦朝末期的横征暴敛让百姓苦不堪言,为了反抗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后,项羽、刘邦相继起事。韩信凭借一腔热血和一身本领,也投入到反秦的队伍当中。他先投项羽,不被重用,后归刘邦,他为刘邦死命血战,攻下齐国后,刘邦听从张良的劝告,封韩信为齐王。韩信从此追随刘邦征战大江南北,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天下平定,韩信又被改封为楚王。
韩信确实是一代英雄,他不仅胸怀大志,面对困境的态度也和常人有所不同。面对亭长夫人的奚落和冷遇,韩信并没有去争辩;面对河边老妇人的责备,他也并没有就此消沉;正因为韩信拥有非同一般的意志品质,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最终才功有所成。
英雄落魄时的遭遇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可能是生活上的困苦,有的可能是精神上磨难。但是这些都不能改变英雄的品质,不能影响英雄注定要走的路。
射击界的六朝元老王义夫,在奥运赛场的领奖台上上下下,可都没有改变这位"一枪定乾坤"的老将那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1984年的729号,王义夫和许海峰一起站在了领奖台上,共同见证中国奥运零的突破。只是那时,他比许海峰站的矮了一截,他是第三名。
1988年,他第二次参加奥运会,成绩一般;1992年在巴塞罗那,他用最后一枪创造了辉

煌,获得了他个人在奥运会上的第一块金牌。
1996年的亚特兰大,当所有人认为王义夫将获得他的第二块金牌时,他却因病猝然倒地,被送往医院紧急输氧,最终以0.1环的差距丢掉了这块金牌,那一幕也成了中国奥运史上悲怆的一幕,英雄落寞的背影长久地留在了世人心中。
2000年,王义夫又来到了悉尼,复出后的他只获得了银牌。虽然他的包括预赛在内的大部分成绩都打得已经很好了,但很多人还是认为王义夫不获得金牌,似乎就像一个失败者。
转眼间,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814号,王义夫又站在了射击场上,他成为了中国军团唯一的一位六朝元老,终于以一颗历练后极其淡定之心、凭借最后一枪获得了中国代表团在雅典奥运会上的第二块金牌。
20053月,王义夫出任中国国家射击队总教练,同时兼任手枪队主教练。他说:"愿把我的经验传授给年轻的队员们,做一块基石,让他们踩着我的肩膀迅速成长起来。"
而他的徒弟们也没有辜负这位"老枪"的希望。比如说,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首金的杜丽。
2004年以后,杜丽从不为人知的冠军"队友"到真正的奥运会冠军,一时间被世人给予了太多的希望。尤其是2008年在自家门口的北京奥运会,全国人民更是希望杜丽能再次勇夺首金,为国争光。
然而,200889日,杜丽在北京奥运会首日比赛中率先登场。在巨大的压力下,杜丽在决赛中最终名列第五,与奖牌无缘。
可就在5天后的814日,杜丽笑了,一扫首金失利的阴霾,她摘得了女子50米步枪三姿的奥运会金牌。
相隔四天,最黑暗的时间,杜丽落而再起,调整心态,重整旗鼓。除了亿万观众的支持,最重要的,是教练王义夫在背后的鼓励与支持,他总说:"不以眼前论成败。"面对困境,他们的腰弯下了,但是并没有停止丝毫奋进的努力,因为他们心中时刻都装有比眼前得失更大的志向。
一时的困境可能只是英雄成就一生的一个小插曲,也许会带来些许困难和烦恼,但绝不可能成为其一生的主题曲。一时的困境不会成为永远,它只是前进路上的一次磨练和调整,以眼前的得失论成败,是一种视短利浅的行为,并很有可能因此而错失未来更大的成功。
没有人能够跳过困境直接走向成功,困境也不会一直阻碍我们前进。当身陷困境时,不能武断地以失败或结束而定论,只有胸有大志的人,眼光才会更加高远。真正的英雄,是弯腰而不弯志。血雨腥风后并非是最终的成功,笑傲江湖方显英雄本色。
该求人时就求人
打肿脸充胖子的滋味不好受,想好受,就得求别人别挥拳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话流传了几百年,可见其中蕴藏了深厚的道理。天才也好,超人也罢,他们的特长和能力只不过局限于某一方面。即使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个人力量有时候仍然会显得力不从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几乎不可能永远只做自己熟悉的事。因此,几乎没有人做事时不需要与他人合作的,求得帮助也就在所难免。
我们在追求成功时,低调求人有时候是一种策略。这并不是低人一等,更不是贵贱之分,而是在必要的时候,放下架子,以羸弱之势博得强力支持,以最小的负力获得最大的成果。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即使是一个心肠再硬的人也不会冷酷到底。当我们求得别人帮助的时候,可以激发他人乐善好施之心,引起他人的同情,从而为办事扫清障碍。
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场非常艰苦的战争,为了驱赶英国的殖民统治者,全军将士英勇奋战,这是一次典型的以弱胜强的战例。战争胜利后,为了表彰军队的功绩,国会对军队做出了很多承诺。
但是国会在善后方面进展的很缓慢,做出的很多承诺也没有兑现。军队认为自己受到了冷落,准备在国会前举行游行。游行的请求送到了华盛顿的手里,华盛顿告诉他们不可以这么做,这是一种叛国行为。那些固执的军官有些愤怒,他们召开了一个会议,准备谋划一次叛乱行动。
如果军官们在会议上达成了一致,那么刚刚建立的美国政权很可能会因此夭折。华盛顿听说后,准备在会议上发言来劝阻他们。华盛顿讲了一个多小时,在座的听众中有很多都是革命中的英雄和军队里的将军。华盛顿的讲话可以说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讲到人民过去饱受殖民者之苦,讲到他们为什么要投身革命,讲到他们为何而战。但是,如此语重心长的讲话仍然无济于事,原因其实很简单,国会给他们的承诺太多,无一兑现,华盛顿的话也不能再让他们相信了。
此时,华盛顿也几乎快要无计可施了。他看到自己无法劝服军官们,便不再长篇大论地讲道理了。他把手伸进斗篷里,掏出了一副眼镜。在此之前的很长时间里,人们从来没有见过华盛顿戴眼镜。眼镜在那样的战争时代,被看作是一种很累赘的东西,只有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才会使用。
华盛顿慢慢地戴上了眼镜,面对这些曾经和他一起浴血奋战的军官们,他说了最后几句话:"先生们,我老了,现在,眼睛也快瞎了。"说完以后,华盛顿没有再做任何争取,转身离开了,给在座的所有军官留下了一个苍老而蹒跚的背影。
最后的这句话说得是那么柔软,那么脆弱,所有在场的人听到以后都流泪了,全场一时悄然无声。就这样沉寂了片刻,一个人突然说:"噢,天哪!也许乔治是对的。让我们给国会最后一次机会吧。"很多人随即表示同意,军官们的固执与愤怒好像一下子都被化解了。这次会议的结果可想而知,叛乱最终没有发生。
华盛顿的这次"求人"算是级别很高了,他所求的对象不是军队的将军就是开国的功臣。对于这些人来说,一味的下达命令已经不能凑效了,低调而巧妙的求人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胜利,为了让美国人民不受军事独裁的统治,华盛顿以一国总统的身份

求人了,他如此低调的举动,获得了人们的同情心,达到了最终的目的。
在商业经营中,真诚的请求别人的帮助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1964年,松下电器公司下属有很多家销售公司、代销店等。在所有l70个公司中,盈利的只有二十几家,其余的全部赤字经营。
作为松下的掌门人,松下幸之助当然不能无动于衷。他邀请了l70个公司的代表,召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公司会议。会议一开始,销售公司、代销店方面就怨声载道,公司的经营方针成了最大的焦点,松下幸之助成了众矢之的。
松下幸之助一直站在讲台上和代表们交流。但逐渐地,交流变成了谈判,持续了两天,而谈判双方始终没有达成一致。
就在第三天的谈判一开始,松下幸之助意外地说了一句话:"使大家蒙受这样的损失,是我松下不好。"然后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松下的态度让在场的所有销售代表都很意外,会场顿时鸦雀无声。松下没有继续前两天的讨论,而是讲了他30年前刚起家时的故事。
原来,松下在30年前制造了电灯泡,他跑到很多家商店希望老板帮他销售,起初很多商店都不同意,经过松下的一再请求后,很多老板同意了。后来,松下经过努力,终于制成了一流的电灯泡,而他的公司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松下最后说:"在座的很多代表就是当年的店主,松下电器能够有今天,多亏了在座的各位,松下目前的难关能否度过,还要请诸位多多关照。"
此时的松下幸之助早已声泪俱下,他的诚心感动了各位代表,再也没有人责怪他了,双方终于达成了一致协议。
松下电器是当时日本乃至世界一流的大公司,在危难面前并没有以高姿态打压经销商,而是采用了弯腰的策略,激发了经销商的同情,获得他们的信任,从而帮助自己摆脱了危机。
既然我们不是无所不能,那么求人办事就是在所难免的。求人和保持自尊并不矛盾,求人办事并不丢失颜面。不过分绷着身板,适时地弯腰并借助一些巧妙的方法和婉转的方式,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一味依靠个人力量单打独斗,不但会因力不从心而损耗过多精力,而且往往不如合力而为所达到的效果。
民间有句谚语: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说明"被求者"会从帮人办事中获得微妙的心理享受,这与他是否主动放弃纯洁或不纯洁的物质回报无关。所以,对于求人帮助,我们无需感到难为情、张不了口。这不仅是懂得弯腰借力的智慧,同时,也是维护、促进我们人际关系最自然的手段。
虚心才能求教
人非生而知之,虚心多学,才能提升自我

"虚心学习"虽然说的是一件事,但其中包含了两个状态。首先是虚心,然后才能学习。虚心其实是一种心态,如果心里面装得满满的,认为自己无所不能,那么再多的知识也装不进去,再好的学问也接受不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空杯心态"
如果想不断的提升自我,接受更多的知识,首先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即使已经掌握了很多知识,也要当作自己尚有诸多不懂,甚至抱着归零的心态,做到虚怀若谷。只有心态上""了,身体上才能"",思想上才能允许我们接受更多的知识,行动上才能做到不耻下问,使我们不断进步。
曾经有一位医术非常高明的老医生,收了一个年轻的医生做徒弟,并且留在诊所内帮忙看诊,年轻的医生聪明能干,逐渐成为老医生的得力助手,老医生理所当然地是年轻医生的导师。
师徒二人合作的很愉快,来诊所的病患者也越来越多。时间一长,单凭老医生一个人已经应付不过来了。为了避免病患等候时间太久,师徒二人决定分开问诊,年轻医生诊断病情比较轻的患者,病情较重的由师父出马。
就这样实行了一段时间,医生徒弟的挂号数量明显增加,师父的挂号数量开始减少。老医生也高兴地认为:"小病都医好了,看大病的自然就少了"。直到有一天,老医生发现,有几位病患的病情很严重,但是挂号的时候并没有挂自己的号,而是挂了徒弟的号,这让老医生感到有些蹊跷。
好在师徒二人的感情很好,彼此十分信赖,所以老医生并没多想,更不至于怀疑徒弟从中搞鬼。但是这种现象一致持续着,而且越来越严重,徒弟的房间门庭若市,而老医生的房间却是门可罗雀,这下师父真的坐不住了。
老医生向一位心理医生请教:"为什么大家不找我看诊?难道他们认为我的医术不高明吗?我可是远近闻名的名医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心理医生没有马上回答老医生的问题,为了解开他心中的疑团,心理医生决定实地考察一下。
心理医生装作一个普通的病人去挂号,挂号的护士对待患者很公平,并没有偏向师父或者徒弟。于是进入了问诊的环节,这时心理医生发现,在问诊的过程中,医生徒弟的经验虽然不丰富,但是他有自知之明,所以问诊时非常仔细,虚心地问这问那,慢慢地研究推敲,跟病患的互动沟通比较多。而且态度非常亲切,让患者很容易接受。
而老医生这边,情况正好相反。由于师父的经验丰富,看诊速度很快,往往无须病患开口多说,他就知道问题在哪里。在态度方面明显没有徒弟亲切,由于资深加上专业,使得他的表情显得有些冷酷,仿佛对病患的苦痛渐渐麻痹,缺少同情心。看到这里,心理医生基本上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了。
是医生师父的医术不够高明吗?不是的,问题就出在做事的态度上。医生徒弟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时,都能保持一个虚心好学的态度。这个心态让他能够放下架子去面对患者,逐渐获得了更多的就诊机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多了,他的医术自然会有很大的提高,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一切真正伟大的东西,都是淳朴而谦逊的"。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大家,无一不是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的人。
朱棣文是美国华裔物理学家,他是一个典型的学者,既有美国人外向大方的性格,又有着中国人谦虚随和的优点。正是因为他的虚心好学的态度,还有孜孜不倦的研究,终于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他得奖的那天上午,斯坦福大学为他的获奖举办了一场临时记者招待会,校长盛赞他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而朱棣文却特意更正说:"不,我只是一位普通的物理学教授。"当记者希望他发表一下获奖的感受时,朱棣文说:"对于这次获奖,我深感高兴和荣耀,因为我的研究得到了肯定。我能得到这个奖,只能说是我的运气比较好,当我想到还有这么多比我杰出的科学家都没有得奖时,我心里就会觉得十分惭愧。"
当天下午,学校的师生们为朱棣文举行了一场庆祝会,朱棣文感谢人们的祝贺,他说道:"斯坦福大学有着出色的学术研究环境,培育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才,我只是其中较为幸运的一个"当有学生问道,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朱棣文说:"我的成功离不开我的父母和家庭,我生活在一个人才辈出的家庭,在整个家族中至少有12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大学教授职位,活在一个人才众多的家庭中,我常常会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笨蛋。"
朱棣文的成功多少要得益于父母的成功教育,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在那样一个不一般的家族里,周围优秀的人总是能够给他做出榜样,让他及时发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虚心并且好学逐渐成了他的求学作风。这种虚心以求的态度加上勤奋的工作,让他成为家族里最出色的一员。
我们都是从无知到有知,而学习是一件长期而艰苦的事情。无论我们学到了什么程度,虚心的态度都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虚心才能让我们客观地认识自己,如此,才会容纳更多未知的事物。
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倚仗着自己的权势、贤能、年长、功劳、交情来发问,都是孟子所不回答的。求教于师门之下,目的是为了学习知识,切磋学问,教学相长,因此,一旦掺杂了贵、贤、长、勋劳、故旧等外在的因素,就会心有不专,求学不诚,又怎么能有所收获呢?
谦恭大度人相助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大度,才会"得道多助"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说的是做人要胸怀宽阔、豁达大度。遇事多为对方着想,能从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这是一种宽容,也是一种尊重他人的成熟态度。
大度的人能够宽容地接纳别人的错误,能够客观地面对别人提出的问题,还能够不计前嫌地任人唯贤,这些品质常常能够引得贤人的相助,帮助自己成就大事。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在历史上可称得上是一位明君,除了礼待管仲之外,还因礼贤下士而深得人心,为他成就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次,为请教天下大成之事,齐桓公去拜见一个名叫稷的小臣。可没有想到,一天之中拜访了三次,都没有能见到稷。
当第四次去拜访稷的时候,跟随齐桓公的侍从们都不耐烦了,他们说:"您贵为万乘之君,会见这么一个小小的官吏,一天之内来了三趟都还没见到。不如算了吧,而且他也不见得有什么了不起的才能。"
齐桓公回答道:"那怎么行?蔑视权贵的臣子,必然也会轻视他的主人;而蔑视霸业的主人,也一定会轻视他的臣子。纵然你蔑视权贵,我哪敢轻视霸业呢?"侍从们听后,都暗自佩服齐桓公的宽阔胸襟和谦恭待人的高贵品格,都不再多说什么了。
就这样,齐桓公锲而不舍连续五次拜访后,最终见到了稷,虚心向他请教霸业的事情。稷得知齐桓公已五次来访,倍受感动,与齐桓公促膝长谈。齐桓公受益匪浅,由此而治理国家,使齐国很快走上兴旺发达之路。
齐桓公身为一国之君主,为求教霸业之事,不计身份五次拜见布衣之士,不厌其烦,最终得见,足见其为实现称雄诸侯的千秋伟业的气魄,以及礼贤下士、谦恭待人的心胸气度。
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无非是笑笑别人,或被别人笑笑,嘲笑也罢,戏弄也罢,也许没有什么恶意。只要心胸开阔,这些都将成为生活中的调味品。但是做大事者,面对的是挑衅甚至大不敬,要想化解这些,则需要的是一种宽容。
宽容不是忍气吞声,更不是懦弱胆怯,而是宽广博大的胸怀,是包容一切的气概,更是做人留有余地的大策略、大智慧。这种宽容有时候能化敌为友,有时候能得道多助,可以说是做大事所必须的一种素质。
有一个"灭烛绝缨"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战国时的楚庄王有一次打了胜仗,于是大宴群臣,他的宠姬嫔妃也出席了酒宴。宴会进行的很顺利,轻歌曼舞,美酒佳肴,一片欢声笑语。不知不觉当中,到了黄昏时分。由于大家尚未进食,楚庄王就命人点烛夜宴,还特别叫出自己最宠爱的妃子许姬给群臣敬酒。
许姬开始逐一给大臣们敬酒,这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被吹灭了,宫中立刻漆黑一片。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拉住了许姬的衣袖亲了她一下,许姬连忙反抗,拉扯当中许姬扯下了那人官帽上的缨带。
许姬挣脱了那个人,赶快回到楚庄王的面前,她在庄王耳边小声的说:"有人想趁黑暗调戏我,幸亏我机灵,拔下了那个人的帽缨,请大王查找那个没有帽缨的人,肯定就是刚才对我无礼之人。大王一定要杀了他为臣妾伸冤"
楚庄王听完许姬的话,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说:"寡人今日设宴,诸位务要尽欢,

大家不要太顾念君臣之礼,可以把把帽缨统统摘掉,这样才能尽兴啊。"
群臣按照庄王的要求,都把自己的帽缨取下,楚庄王这才命人重新点亮蜡烛,宫中一片欢笑,君臣尽欢而散。
酒宴过后,许姬怪楚庄王不给自己出气,庄王却说:"酒后失态乃人之常情,如果这等小错都要取人性命的话,以后谁还愿意为孤王效力呢?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庄王一直没有追究那个调戏许姬的人。后来晋国侵犯楚国,楚庄王亲自带兵迎战。在两军交战当中,楚庄王发现自己军中有一员战将,每次上阵总是奋不顾身,所到之处均拼力死战。甚至在楚庄王遇到危险的时候,还是这个战将临危救驾。这次战役,楚军大胜回朝。
楚庄王依旧论功行赏,当问到这个战将,想要什么赏赐时,他却说:"大王已经赏赐过了。"原来他就是那个调戏许姬的人。那次事情过后,楚庄王没有加以追究,他就对大王一直抱有感恩之心,准备等待机会报答大王。这次上战场,也正是他立功报恩的机会,所以自当以死为报。
皇帝的妃子被人调戏,那位将军本应处斩;而庄王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的眼界和胸怀,今天得饶人处且饶人,给了别人一条生路;明天他人心怀感恩之心,死心塌地,以求报效。
谦恭大度,做人之首。大度,从来都是做人的美德。生活的路,因为有了大度宽容,才会越走越宽,而思想狭隘,则会把自己逼进死胡同。有""得下的量才能成其"",这样不仅能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而且还能给人以温暖的启发,给自己的事业打下坚实的人力基础,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这个道理。
爱一个值得爱的人,是一件容易而且愉快的事;恨一个令人憎恨的人,也并非难事。难的是如何去""我们不喜欢、或不喜欢我们的人,这就需要我们主动"弯腰",谦恭地去接纳并宽容对方。从小处而言,此所谓冤家易解不易结;向大处着眼,志向高远需要大胸怀,海纳百川成其广,人纳百事成其大。
爬得越高,只能摔得越重
居高位而不知低调,飞扬跋扈,到头来总有墙倒众人推的一天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如果说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不变的,那么只有"变化"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你的痛苦会成为历史,快乐也会成为历史;落魄不会一成不变,自然,尊位也会斗转星移。
大权在握的人,几乎很少有不迷恋的,也几乎很少有人能长期居于高位的,所谓"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就是这个道理。
当你掌握别人命运的时候,那是一种责任,如果你不知轻重的肆意挥霍,不仅会辜负别人对你的信任,更是对别人生命的不尊重。爬上去是漫漫长路,而摔下来可能只是瞬间刹那。等

到风云突变的时候,一切的功过是非,自然有人去评说,那时就只剩下何必当初了。明朝权臣严嵩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明朝嘉靖年间,大奸臣严嵩权倾朝野,独揽朝纲20年。在这20年的时间里,他祸国殃民,坏事做绝,最终只落得个凄惨的下场。
严嵩25岁便考中进士,一举成名,后来担任过编修官职。正当他雄心勃勃,渴望大展宏图的时候,一场大病使他不得不离开了十分迷恋的官场,从此告病还乡,过起了默默无闻的隐居生活。
这一隐就是l0年。等到严嵩重整旗鼓,回到官场的时候,正赶上权臣刘瑾风光的时期。当时严嵩根本没有机会,只有耐着性子等待。最后,经过了一番艰苦的努力后,在严嵩65岁那年,他终于排挤掉一切异己,成为内阁首辅,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大权。
大权在握的他,开始疯狂地贪贿收财。耽误了几十年的敛财机会,他都要补回来。从那时开始,只要是能收钱的机会,他一个都不放过。他还让他的儿子做他的助手,代他草拟批签。就这样,严氏父子卖官鬻爵,大肆搜刮民财,加上受贿索贿,没用多久就富甲天下了。很多正直的官员反对他们父子玩弄权术,暴敛巨财,于是上书皇帝,要求查办严嵩,但都没有成功。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严嵩父子大肆排斥异己,不断地残害忠良。
严氏父子用别人的鲜血和尸骨作为自己权利地位的基础,筑起了血的债台。由于他们长期结党专权,操纵国家大事,逐渐引起了世宗的猜忌。到了1561年的时候,严嵩已经年过80不仅眼花,而且耳聋,几次不经意之间犯了禁忌,得罪了皇上,终于失宠于势。
1562年,御史邹应龙弹劾严嵩,明世宗下诏将严嵩罢职,勒令回籍休养。严嵩之子不仅被罢官,而且斩首抄家。家破人亡的严嵩四处乞讨,终于在1567年春天,在一片唾骂声中,饿死在乞讨途中。
堂堂的内阁首辅,可以说是权倾朝野,高高在上。当他俯视文武百官和黎民百姓的时候,没有用平和低调的心态去待人处世,而是离自己的本分越来越远。严嵩把权利看成了私有财产,无节制地敛财、专权,不仅在百姓中积怨很深,在官场上也树敌众多,终于在上下一致的反对中,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如果我们不能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那么错误往往就是不可避免的。在目前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的现象屡见不鲜。面对历史这面镜子,很多大权在握的人并没有引以为鉴,仍然选择那条愚蠢的道路。
古往今来,这种一心弄权往上爬,最终跌落惨重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他们在仕途上的奔波不可谓不辛苦,坐到高的位往往要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一旦他们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就开始肆无忌惮地挥霍手中的权力,而几乎把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忘得一干二净。
居高位而不知收敛,反而飞扬跋扈,最终的结局就只能是摔得粉身碎骨。往往,这样的人不懂得阴晴圆缺的守恒规律,更不知只有低身蓄势才能薄发的道理。如此愚蠢,后悔也无济于事了。


一时强弱在于力,一世强弱在于理。居高位,只是用更多的权限和能力去服务大众,因此应更加谦恭。服务者,本就有弯腰诚挚之态,故而高而守成。这样,在世势流转的过程中,才能平稳过渡,以保恒久之成。
示弱使你成为强者
示弱才不会为人所忌,才会有厚积薄发,成为强者的可能
锋芒毕露必遭人忌,高明的方法就是把自己装扮起来,使他人一想到你就与某种特定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而忘记了你的真实形象。因为人们习惯于同情弱者,对过于完美的人和事总是心怀警戒,因此暴露些小缺点,出点洋相,反而可以增强你的亲和力。
曾经有一位企业家,事业做得很成功,但是免不了出了一些丑闻。有一天,一位记者去拜访他,目的就是想获得一些内部资料。
企业家对记者的来意非常清楚,为了缓解一下气氛,他很轻松地说:"时间还早得很,我们可以慢慢谈。"记者对企业家这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大感意外。
企业家先是叫保姆送上了两杯咖啡,当咖啡端上来以后,企业家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立即大嚷道:"!好烫!"声音之大让在场的人都吓了一跳。
咖啡杯随之滚落在地。保姆赶紧过来把东西收拾好。这时企业家又拿起一支香烟,但是却把过滤嘴向外放进了嘴里,接着他又拿起打火机准备点烟。这时记者赶忙提醒:"先生,你将香烟拿倒了。"企业家听到这话之后,慌忙将香烟拿正,不料却将烟灰缸碰翻在地。
生活中的企业家好像和商场中的完全不同,那种趾高气扬的样子被一连串的洋相代替了。记者的感觉也发生了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原来的那种挑战情绪消失了,甚至对企业家产生了一种同情。
企业家的目的达到了,这就是他想要的结果,这整个过程其实是企业家一手安排的。很多时候,当人们发现杰出的人物也有许多弱点时,那种敌对的情绪就会慢慢消失,在同情心的驱使下,还会对对方产生某种程度的亲切感。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很多人就是运用这种方式,赢得别人的同情,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小孩在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会以哭闹的方式博取大人的同情;路边的乞丐之所以穿得破破烂烂,为的是让人一看就觉得可怜。这种情况不仅在现代用的非常多,在古代也有很多的例子。
在北宋太宗时期,曹翰因为得罪了太宗皇上,而被罚到汝州。在汝州的日子里,曹翰为了官复原职并且返回京城,每天冥思苦想,但是始终没有一个好的办法。一天,宫里派了个使者到汝州办事,曹翰发现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机会,他决定利用这个使者使自己返回京城。
曹翰想办法见到了使者,流着泪对他说:"我的罪恶深重,就是死也赎不清,真不知如何才能报答皇上的不杀之恩。来到这里以后,我每天都在认真的反省自己的错误,将来有机会一定

誓死报效朝廷"
曹翰一边说一边哭,说着说着,他拿出了自己的几件衣服,他对使者说:"我在这里伏罪,只是家里人口太多,没有人去照顾他们,因为没有食物,他们都快活不下去了,这些都是我用不上的衣物,请您回去以后,帮忙抵押一些银两,交给我家里,让他们也好勉强糊口。"
使者回到宫里,向皇上如实汇报了情况。太宗打开曹翰的包袱一看,在几件衣服里面包有一幅画,画的题目是《下江南图》。这幅画画的是当年曹翰奉宋太祖旨意攻打南唐时候的情景。当时曹翰任先锋官,他作战时非常英勇,立下了不少战功。
太宗看到此画就想起了曹翰当年的功勋,一时心里感到非常难受。曹翰本来就是自己的得力战将,只因一时糊涂犯了错误,对他也实行了惩罚,现在应该知道悔过了。于是太宗怜悯之情油然而生,决定把曹翰召回京城。
曹翰的示弱成功的打动了太宗,一方面,他把自己的生活表现得十分落魄,好像吃不上喝不上,还有众多家人无人照料。另一方面,他又巧妙地向太宗提起了旧时的功绩,表明自己还是个可用之才。因此,他的计策一下子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如果想化解别人的妒忌,或者想找人帮忙把事情办好,那么就必须在人之常情上下一番工夫。可以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愚蠢笨拙,让人觉得自己并不那么优秀;或者把自己所面临的困难说得在情在理,令人觉得自己可悲可怜。
总之,示弱并不是真的弱,而是为了真的强。暂时表现出自己的弱,是为了排除前进路上的那些不必要的障碍,最后实现真正的成功。
人们往往是同情弱者的,能够打动自己的方式,同样也能打动别人。示弱并不是真弱,它仅仅是一种手段,而通过示弱赢得成功才是最后的目标。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耐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想赢得朋友,让你的朋友感到比你优越吧;如果你想赢得敌人,那就让他时时刻刻感到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只有胸中有大气的人,才懂得适时地通过弯腰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才有可能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放低身价,才能抬高自己
无论一个人水平多高,能力多强,只有放下架子,别人才愿意接纳你。
"曲高和寡"固然是一种境界,但是这种情况必然会有一个副产品,那就是孤独。当一个人拥有了别人没有的能力时,能够与之相配的人只会越来越少。锋芒不露,可以说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所必备的条件,只有学会放低身份,藏住锋芒才能让别人接近你,才能在无形中抬高自己。
如果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谦虚的美德更是必不可少的,越是伟大的人越是谦虚待人,人们才能越来越敬重你。相反的,那些一无所知却自以为是的家伙,往往会在人们的赞叹中飘飘然起来。他们很容易的就失去了对自我的客观评价,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惟我独尊,舍我其谁,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架势。这样的人想要取得成功,不仅要说服、战胜盲目骄傲自大的病态心理,做事的时候也不能太张狂太咄咄逼人,否则这样不但曲不高和者寡,而且还会

遭到众人的鄙视和怠慢。
一种人有内涵而谦虚,另一种人浅薄而张狂,当这两种人戏剧性的碰到一起的时候,往往会引发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在纽约的一个既脏又乱的候车室里,靠门的座位上坐着一个满脸疲惫的老人,他走了很长的路,身上的尘土和鞋子上的污泥清楚的说明了这一点。老人等的列车来了,他不紧不慢地站起来,准备往检票口走。就在这个时候,候车室外走来一个胖太太,她肥胖的身躯再加上一只很大的箱子,让她在整个候车室里非常的显眼。胖太太用力拉着箱子向前走,可是箱子太重了,她一边走一边喘着粗气。就在这时,她一眼就看到了前面不远的老人,老人布满尘土的衣着让胖太太以为他是退休的老工人,"喂,老头,你给我把箱子搬上去,我给你小费。"胖太太冲着老人大喊,那个老人想都没想,接过箱子就和胖太太朝检票口走去。
老人和胖太太都上了车,火车开动了。胖太太安置好行李后抹了一把汗,庆幸地说:"多亏有你,不然我非误车不可。"老人礼貌的点了点头,胖太太掏出1美元递给了老人,老人微笑着接过。就在这个时候,本次列车的列车长走了过来,对那个老人说:"洛克菲勒先生,你好。欢迎你乘坐本次列车。有什么需要请随时跟我说,不用客气""谢谢,暂时没有,我刚刚做3天的徒步旅行,现在只想休息,有什么需要的话我会告诉你的。"老人客气地回答。
"天呐,洛克菲勒?我没有听错吧?"胖太太惊得叫了起来,她竟然让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先生给她提箱子,而且还给了他1美元的小费,她怎么能做出这种蠢事。胖太太赶紧向洛克菲勒道歉,并诚惶诚恐地请洛克菲勒把那一美元小费退给她,她觉得这种行为简直是对洛克菲勒先生的侮辱。
"你根本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要道歉呢。"洛克菲勒微笑着说,"我替你搬箱子是我付出的劳动,1美元是我劳动所得,所以我收下了。"当着在场所有人的面,洛克菲勒郑重地把l美元放在了口袋里。听了洛克菲勒的话,胖太太如释重负,她向洛克菲勒歉意的点了点头。车上的人也对洛克菲勒发出"啧啧"的赞叹。洛克菲勒的平易近人为他赢得了车上所有人的尊重。
高高在上的石油大亨能够让普通的乘客接受他,可见他的为人处世多么的低调平和,那些成就了不平凡事业的真正大人物,往往是像平凡人一样的生活。
他们从来都是虚怀若谷的,不会因为自己腰缠万贯而盛气凌人,更不会像那些无知的暴发户一样,喋喋不休地向别人诉说自己是如何如何成功和发迹的,这是因为他们明白一个道理:低姿态才能够得到人心。
在中国古代有很多低姿态办大事的例子,三国时期,蜀国的国君刘备在临终之时托孤于诸葛亮,刘备当着群臣的面对诸葛亮说:"如果这小子可以辅助,就好好扶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你自当自立为君。"诸葛亮身为一国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他深知君臣有别,不能妄自尊大,当即跪拜于地哭着说:"臣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一直到死而不松懈呢?"一边说一边不停地叩头。直到后主刘禅继位以后,诸葛亮被尊为"相父"他仍然一如既往的辅佐自己的君主。

诸葛亮可以说是功高盖主,但是他从来都是低调做人,也不在众人面前尽露锋芒以低姿态、平和地去干着自己分内的事情。虽然,他一生的威望和功绩都超过了蜀国的君主,但他仍用自己的低姿态赢得了人心。
曾经有一位哲学家这样说:"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你要得到朋友,就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稍微弯点腰,人们就容易去接近你,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前面的路会更宽广,得到的可能会更多;如果把自己摆得高高在上,即便是朋友也会离你远去,原来拥有的只会越来越少。
谦受益,满招损,想让别人接受自己,最好先把自己的姿态降低,因为人们总是容易接受和自己差不多条件的人,甚至是还不如自己的人。能力、水平、头衔、人际,只有在弯得下腰时,才是我们日后挺起腰板的附加值;否则终有一日,这些外在的"身架"终究会把我们的"身价"打落,致而一事无成。
退让是成功的第一步
处处争先只会头破血流,能进能退才是成功者的智慧
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事事顺心,有时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会使心情不愉快。当你心情不愉快时,动辄出气固然可以缓解一时的心理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对自己并无益处,甚至还可能自毁前程。社会上的人形形色色,在人与人的相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矛盾和问题,在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时,不能仅凭自己的心血来潮或一时的意愿,一定要保持理智和冷静。但如果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懂得退让之道。
中国有句古话:争是不争,不争是争。这句话虽然说得简单,但是包含了非常深奥的哲理。处处争先看似主动,其实非常被动。自己的意图是明显的,自己的行动更是明显的。别人对你做的事看得一清二楚,经常是争了半天什么也没得到。如果适时的退让一步,暂时不争了,那么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以退为进。成功往往就在这退让中向自己走来,不战而屈人之兵,那是最好不过的了。战国时的蔺相如就是一个能进又能退的成功者。
蔺相如是一个文官,他在渑池会上立了功,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而且还成功的将国宝和氏璧带回了赵国,因此,他官居相国之位,成为朝中的重臣。
廉颇是赵国的大将,屡次攻城略地,威名远播。他在战场上是常胜将军,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强大的秦国就是因为廉颇的存在,所以很长时间都没有对赵国采取军事行动。
廉颇的功勋都是在战火中打出来的。在他看来,蔺相如只不过就是耍耍嘴皮子,可官职却位于自己之上。廉颇心怀不满,公然扬言有机会要当众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知道此事以后不以为然,他并不想与廉颇去争高低,而是采取了退让的态度。蔺相如为了在上朝时,不使廉颇觉得位列自己之下,总是称病不去。即使出门的时候,蔺相如乘车远远望见廉颇迎面而来,便索性引车躲避,让廉颇的车先过。
蔺相如再三的退让,使他的门客都看不过去了,门客一齐劝他说:"我们因为仰慕您的品德,

才来侍奉您。现在您与廉颇职位相同,他对您恶言相加,您却一味地躲避,这实在有背于您相国的身份,就连我们这些门客都感到耻辱!我们实在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吧!"
蔺相如很理解大家的心情,他竭力挽留他们说:"我并不是畏惧廉颇,秦王如此凶残狠毒的人,我都敢当庭呵叱,羞辱他的群臣,我还会怕廉颇吗?我所担心的是,强秦之所以不敢出兵赵国,就是因为我和廉颇同在朝中为官,他惧怕我们这文武二人啊。如果我们相斗,必有一人受伤,我之所以回避他,完全是考虑赵国的安危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他如梦方醒,原来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一直不与自己计较,廉颇深感惭愧。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廉颇赤裸上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府上请罪。从此,两人结为刎颈之交,生死与共。
廉颇自恃功高,喜欢处处争先,这和他带兵打仗的职业有关,并不能完全的怪他。相比之下,蔺相如的智慧确实高人一筹。他不仅在关键的时刻能"",为国家争得了尊严;在必要的时候,他还能"退",给自己赢得了尊重,实在是难能可贵。
在平常的生活中,酸甜苦辣总是在不经意间就到来了,我们要"能屈能伸,进退有度"。真正看得远的人,不会计较一时短长,有时候需要高歌猛进,有时候就要暂时退让,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
张良是汉朝人,他的祖父、父亲都曾当过韩国的相国。秦国灭了韩国以后,张良变卖了自己的所有家产,用来收买刺客,为韩国报仇。结果行刺失败,张良不得不改名换姓,逃亡到下邳。
张良由于国破家亡,整日抑郁难以舒展,于是经常到附近散散步。有一天,他闲逛漫步,走到一座桥上,迎面走来一个穿粗布短衣的老者。张良谦虚有礼,侧身让老者先过,没想到老者走到张良跟前时,竟然将自己的鞋子丢到桥下。还喝令张良:"小子,去把我的鞋取上来。"
张良很是气愤,正想转头就走。又一想,看在老者年纪很大的分上,就做一次好事,便走到桥下把鞋子捡了上来。张良正要把鞋递给老者,老者却说:"既然捡上来了,就给我穿上吧。"张良听了更加气愤,可是转念一想,好人做到底吧,于是,他就跪着替老者将鞋穿好了。
老者穿上了鞋,笑了笑,抬腿就走了。可是还没走多远,他又拐了回来,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5天后的早上,还在这里会面。"
张良心中感觉莫名其妙,但也没有多想,就满口答应了。5天后,天刚刚亮,张良来到桥上,没想到老者来的比他还早。见到张良,老者生气地指责他:"和长者相约,你怎么能迟到呢,5天后,早点过来。"
又过了5天,张良仍然前往赴约,这次他来的比上次早多了,可等他赶到桥上时,老者又站在桥上等他。老者生气地说:"你的架子好大啊,又迟到了,过5天再来。"
5天后张良半夜就出发了,终于赶在老者的前面到了桥上。老者来了以后显得很高兴,

笑眯眯地说:"这次没有失约,这样才能够成大事。"说完,老者送给张良一本书,让他回去苦读十年。
这本书就是兵家奇书《太公兵法》此后,张良苦读这部兵书,终于成为了一代杰出的军事家,作为刘邦的重要谋士,为汉室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张良确实是个忍让的高手,该退的时候退的很到位。不仅捡了鞋,还三番五次的起早去赴约,可以说,他退了好几次了。正是因为他知轻重,懂进退,才练就了一身外软里硬的功夫,从而帮他成就了很多大事。
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让他退一步,他肯定不答应,因为他的患得患失。而那些高瞻远瞩的有识之士,能够看出这退一步对自己的好处,所以会欣然后退,甚至一退再退。要成大事的人,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学会从退一步开始,然后再走向成功。
有道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让步其实只是暂时的退却,为了进一尺有时候就必须先做出退一寸的忍让。切记"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古训,只一步之退,便可海阔天空。
柔弱可以胜刚强
刚则易折,柔可保身,因此刚不可久,柔能克刚
有句成语叫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会感觉冷。如果牙齿没有了,舌头不知道会怎么样?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答案。
殷商时期有一位贵族,叫商容,是当时一位很有学问的人,老子就曾向他求过学。在商容生命垂危的时候,老子来到他的床前问候:"老师您还有什么要教诲弟子的吗?"
商容说:"我的学问你已完全掌握了,而且还有你自己的发展。现在我只想问你:人们经过自己的故乡时要下车步行,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老子回答说:"我想这大概是表示,人们没有忘记故乡的养育之恩吧。"
商容点了点头,又问道:"走在高大茂盛的古树之下,人们总要低头恭谨而行,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老子回答说:"那是因为大家仰慕它顽强生命的缘故吧。"
商容满意的笑了笑,然后张开嘴让老子看了看,又继续问:"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大惑不解地说:"还在啊。"
商容又问道:"那么我的牙齿还在吗?"
老子说:"已全部掉光了。"

这时商容睁大了眼睛看着老子,说道:"你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吗?"
老子想了一会说道:"我想这是刚强的容易过早衰亡,而柔弱的却能长存不坏吧?"
商容欣慰的笑了,"你能悟出这个道理,我死而无憾了"
坚硬的牙齿象征着刚强。有时候一不小心还会咬着柔弱的舌头,舌头破了还会长好,而牙齿破了,就不能自己修复了。舌头虽然柔弱,但是它的寿命要比牙齿长的多。正是刚则易折,柔可保身,一时的厉害未必是真的强大,能活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强者。
看上去软弱的柔要比看上去强大的刚要强,这是事物发展深层次的道理。那么,柔是否能战胜刚呢,答案是肯定的。水滴石穿就是这样的道理。
水滴为什么能够穿透石头,关键在于"水滴"的韧劲。水滴之量很微,水滴之力又小,但能把坚硬的石头滴穿,其实在锲而不舍的韧劲。韧者,柔而固也,水滴那柔软而牢固的特征最为集中地揭示了意志的坚毅品质。
在这个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只有用柔软的东西才能化解,因为已经再没有比他更坚硬的东西了。正所谓"以柔克刚",这个"",是智慧与修养的结晶,是需要长时间修炼才能拥有的。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一个谋臣,和其他大臣不同,他不仅能治国安邦,还能带兵打仗。他与诸葛亮的斗争持续了几十年,最让他引以为豪的就是祁山之战,这场持久战整整打了6年。
有一次,诸葛亮亲自率领蜀国大军北伐曹魏,司马懿认为蜀军远道来袭,后援补给必定不足,所以决心闭门休战,对蜀军不予理睬,准备拖延时日以消耗蜀军的实力,等待取胜的良机。
诸葛亮多次派兵到城下骂阵,企图激怒魏兵,引诱司马懿出城决战,但司马懿却一直按兵不动。骂阵不见成效,诸葛亮于是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件女人的衣裳,并修书一封,大意为:你身为大将,统帅数万中原大军,却不敢应战以决胜负,每天躲在土巢之中,这完全是女人的所为。所以我派人送给你一套女人的衣服,希望你穿上以后比较合身。
司马懿看后心中大怒,但是表面上还是故作镇静,笑着对使者说:"孔明把我看成了妇人吗?"司马懿不仅当时接受了礼物,还当着大家的面还把那件女人衣服穿了起来,并且下令好好招待前来送衣的蜀国使者。
魏军众将得知此事,无不气愤,纷纷来到司马懿大帐请命出战。但是马司懿却说:"众将有所不知,我并不是不敢出战,而甘心忍受侮辱,只是天子早有命令,让我们坚守不战。如果大家执意要出战,带我奏明圣上后再行决定。"
司马懿随后上书魏明帝,假意忿恨难平,请求出兵。魏明帝看完后有些不解,便召集众大臣商议:"司马懿之前要求坚守不出,为什么如今又上表求战?"
大臣卫尉辛毗说:"司马大人想必是因为诸葛亮的这一番侮辱,使得众将愤怒,才故意上了这

道表章,目的是希望陛下重申坚守不战的旨意,以平复众将之愤怒。"
曹睿认为十分有道理,便下了一道圣旨:"如果再有人胆敢提出迎战,便以违抗圣旨论处。"司马懿的手下只好服从命令,不敢再提出请战的要求。
后来的事态发展也正如司马懿所料。诸葛亮由于长期的积劳成疾而旧病复发,不幸病逝,蜀军因为没有军师坐镇,而且补给不足,只得悄悄退兵。这一战,司马懿不战而胜。
诸葛亮有勇有谋,率领数万大军攻打魏军,这样的行为算得上是刚中的强者了,但是到了最后却落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留下了千古遗憾。而司马懿只是穿上了女人的衣服,以女人的柔弱化解了当时严峻的形势,最后扫平蜀、吴,统一天下,这难道不是以柔克刚吗?
就像古代民间英雄打虎,极少有人直接与其正面肉搏。人们都是在老虎扑向他时,灵活躲避,避开锋芒,几个回合后,老虎元气大减,体力和智力大打折扣,这时再向其发起致命的进攻。
刚有时候代表着强,但并不意味着长久;柔有时候代表着弱,但并不意味着失败。刚者的弱点就是易折,不能持之以恒。针对刚的弱点,柔就能很好的对付刚,用耐心和持久的努力,最终的胜利还是属于柔的。
就像弯弓是为了更有力地射箭,退却是为了更勇猛地进攻一样,柔软的关键在于韬光养晦、蓄势待发。这是一种至高至善的人生艺术。就连《易经》中也说,怀抱谦虚不足的柔弱,将会受到天、地、鬼、神四方的帮助,如此,愿望还有不达成的吗?
不能忽视细节
细节有时决定命运,任何一点疏失都可能让人生的航船偏离理想的航道
要说对细节的最求,德国人是出了名的,做事认真似乎是这个民族的习惯。
如果你在德国问路,德国人不会随意地指给你,而是会很精确地告诉你"向前走70米,再向右转弯"如果德国人要在墙上挂一幅画,他们也会拿尺子量,以确定钉子的具体位置,然后才会钉钉子。有人这么形容德国人,如果地上掉了一根针,他们会把房间的地板分成一个一个小方格,然后逐格寻找。也许就是因为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德国人才造得出奔驰、宝马、阿迪达斯这样的世界名牌产品。
只有最认真的人,才能生产出最优秀的产品。也只有最认真的人,才会有最卓越的成就。
做人有时候要不拘小节,要宽容大度一些;但是做事,一定要注意细节。注重细节的人,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对、把工作做好。
如果不注重细节,则会由百分之一的失误,导致百分之百的失败,从而导致工作全盘瘫痪,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
注重细节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长期的准备。在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我们关注了细节,就可以获得一些机遇,为将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曾经有个学校招聘老师,要通过试讲从几名应聘者中选出一名。几位应试者都做了精心的准备,都希望自己能够被学校选中。
试讲开始了,一个个试讲者分别微笑着走上讲台。每个应聘者的试讲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导入新课、讲授正文、总结概括、复习巩固......各项工作进行得还算顺利。有一个老师为了避免单调乏味,还设计了几项课堂提问,但效果一般。下课时,比较自己与前几名试讲者的效果,这位老师感觉自己讲的不太好,可能不会被选中。
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天他接到被录取的通知。他有点想不明白,为什么会选中他,于是他直接问了校长。"说实话,你的那节课讲的确实水平一般。"校长微笑着说,"不过,在课堂提问时,你叫的是学生的名字,而其他老师却是叫的学号,或者是用手去指。你是一个尊重学生的老师,这正是我们需要的。"
叫名字而不是学号或用手去指,这件事情虽然小,却反映了讲课者对学生的尊重,体现了一片爱心。能够记住学生的名字,也是一种应试准备,而且是更精细的准备。正是这种对细节的追求,使他与其他应试者区别开来。
这也许就是细节的魅力。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细节有时决定成败。在这个追求完美的时代,细节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专业水准,突出一个人内在的素质。
太多的事实证明了,能否充分重视细节,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成败,正所谓"成也细节,败也细"。有时精细者会因为重视细节而大获全胜,粗心者则因为忽略细节而兵败垂成。
米芾是宋代的大画家,他不仅擅长画画,而且喜欢收集古画,这种喜爱有时候到了不择手段的程度。
米芾住在汴梁城,在上街的时候,只要发现有人在卖古画,总会上前细细观赏,有时还会要求卖画者让他把画带回去看看,卖画者认得他是当朝名臣,也就放心地把画交给了他。他把画拿回家以后,经常连夜复制一幅假画,第二天将假画还去而将真画留下。由于他的水平极高,善于临摹,那假画的确足以乱真,故此得到不少名人真迹。
有一次,他又故技重施,临摹了一幅足以乱真的假画,第二天当他把假画还给主人时,画的主人说了一句:"大人且莫玩笑,请将真画还我!"米芾大惊,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画的主人说:"小人画中的牧童,眼睛里有个牛的影子,而您的画上却没有。"米芾听罢,这才叫苦不迭。
一向"稳操胜券"的米芾,临摹名画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他的技法早就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这一次却""在眼中的牛影上,只能说他对细节的研究还不到位,而画的主人却是个观察细节的高手。
差错发生在细节,成功取决于细节。无论是大事情,还是小事情,都需要做到"滴水不漏""一丝不苟"能在未来成功的人,一定是具有深刻洞察力的人,追求精确与完美是成功者必备的个性品质。


古希腊有一个著名雕刻家菲狄亚斯,因为他高超的雕刻技艺,他被委任为雅典的帕特农神殿制作雕像。工作开始以后,他很认真地雕刻着这尊巨大的雕像。由于雕像在雅典山丘上,正面面对着广阔的空间,背面紧靠着后面的山丘。当菲狄亚斯雕刻背面的时候,别人对他说:"除了雕像的正面,我们什么也看不到。你何必在雕刻背面时也那么认真呢?"而菲狄亚斯却认真的说:"你看不到,但上帝看得到。"
"上帝看得到"。这个上帝也许就是你的客户,也许就是你的老板,也许就是你的朋友。当你忽略的细节被"上帝"看到了,也许你的业务会因此失败,你的工作会因此告吹,你的朋友会因此离你而去。"上帝"有时候会比我们还要细心。
"上帝"那样去观察,我们会发现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像德国人那样去工作,会让我们养成尊重细节、追求细节的习惯,一个好的习惯会为我们赢得更多"上帝"的青睐,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此可谓成也"细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此可谓败也"细节"细节绝不是细枝末节,此时我们需要把腰弯下,用认真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去观察细节背后事物的内在联系。将小事做细、将细事做透的人,才能够从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踏上成功之路。
百忍能成钢
炼钢需要千锤百炼,成事要能忍气吞声
忍,算得上是我们民族的一种优良传统。古人把忍当做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由此看出人的品德操行。古人云:"愤欲忍与不忍,便见有德无德。"由此可见,遇事是否能忍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
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人遇到挫折和打击是否能忍,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胸怀和度量。正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在诸多忍的情况中,有一种忍可以说是一种大忍。这种忍更像是一种谋略,它反映出一个人的城府。一个"济天下"的好汉,是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因为他志存高远,不做无谓的牺牲。做大事者要有容人之量,这样才能有人愿意与你共事,为你效劳,这种忍是一种强者才具有的精神品质。
三国时期,曹操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袁绍,统一了中国北部后,欲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时候,司马懿突出的才干引起了曹操的注意,曹操想把他收到自己帐下做官。于是曹操费劲了心机终于让司马懿同意给自己效力。
曹操用司马懿一是看中他的能力,二是因为不放心,所以才将他控制在自己身边。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决定"韬光养晦",他用苦干换取曹操的信任。曹操看到司马懿废寝忘食、尽心尽力,对他的猜忌也慢慢地淡去,后来还是重用了司马懿。
司马懿凭着自己的心计,得到了曹操的信任,但曹操也是一世枭雄,长于谋略,容不得张狂

之人。虽然对他加以重用,却迟迟不给司马懿实际兵权,而司马懿一直忍耐着,密切关注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做好了随时面对挑战的准备。
建安25年,司马懿当时40岁,汉丞相曹操于洛阳病逝,形势非常危急。外有曹彰的问罪之师,内有暴乱的诸路兵马。同时,汉室遗臣们也有蠢蠢欲动之相。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之间的夺嫡之争也愈演愈烈,一发不可收拾。
在这个时候,司马懿毅然挺身而出,冷静地做出决策,"纲纪丧事,内外肃然",他采取了一系列策略,说服汉献帝正式册立曹丕为魏王,使曹丕顺利地登上了太子之位。
曹丕当上魏王后,立即封司马懿为封津亭侯,并转任丞相长史,成为魏王府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从此,司马懿逐渐向魏国的最高统治阶层迈进。曹丕对司马懿心怀感激,给了他宽松的发展环境,此时的司马懿不用再畏惧曹操的猜忌。他开始大显身手,"留守许昌,内镇百姓,外供军资",为魏文帝南征,被魏文帝称为"萧何"之材。
后来,魏文帝病重。此时的司马懿,已经跻身于曹魏政权最高决策阶层。虽说曹丕对司马懿极为信任,但在军事大政方面,曹丕还是偏向于自己曹氏宗亲的意见。而司马懿在军事方面一直很低调,从来不暴露自己的才干。
魏文帝死时,司马懿47岁。此时的司马懿在政治上开始崭露头角,朝其目标大步前进,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他,此时已不再甘居幕后,他更渴望走向历史前台。
公元227年,曹丕的儿子曹睿登基为帝,就是魏明帝。当时,东吴孙权率领数万雄师,魏国的江夏城被重重围困,东吴还派大将诸葛瑾、张霸攻打襄阳城。司马懿深藏不露的军事才能终于有机会得以充分的发挥。他果断率军出击,大败吴军,立下了赫赫战功,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
无论是在曹操执政时期,还是在曹丕执政时期,司马懿都能够以忍字为重,终于换得了伸展的一天,不能说不是大智慧。司马懿把""做到极致,总会耐心等待,总能把握住最适当的时机出手。若干年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大权在握,曹氏江山也就此危矣。
隐忍,不是摒弃自己的人格,放弃自己的原则,而是坚持自己的理想,保存自己的实力。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就曾经说过:"君子之所以取远者,则必有所持。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秦朝末年,楚汉相争。刘邦降服了秦朝降将赛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安抚当地百姓。随后以成阳为据点,向东继续前进,直至占领彭城。
汉军将士正沉醉在胜利的喜悦中,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项羽率领的三万精兵击败。各路诸侯见楚军锐不可当,各自抽身离去。
刘邦只得狼狈逃脱,后来在濉水又被楚军追上,被杀得溃不成军。幸好萧何、韩信前来增援。汉军得以重整旗鼓,将尾随而至的楚军击退。在此期间,刘邦的父母妻子都落入了项羽手中。

公元前204年,楚汉双方在荣阳形成了对峙局面。项羽骁勇善战,刘邦只守不攻。楚军数次截断汉军粮道,汉军处于即将绝食的状态。荥阳危在旦夕,刘邦乘天黑之际,在数十个骑兵的保护下侥幸从西门逃走。
从荣阳逃出后,刘邦积极备战,公元前203年,双方再次对峙,这次汉军占据了优势。项羽先以杀刘邦父亲相要挟,让刘邦投降。见刘邦不肯妥协,他又提出单独决斗。
项羽一箭射中刘邦胸部。刘邦为稳定军心,假装被射中脚心,急忙捂脚退至帐中。第二天,刘邦忍痛检阅军队,然后在当天黄昏带着张良逃至成皋。不久,刘邦养好病后又回到军中。
刘邦忍受了一次次的失败,每次都能坚强地回到了战场上。最后终于在垓下一战中将项羽困在了乌江边上,无奈中的项羽自刎身亡。刘邦最终胜过了项羽。
忍得一时的弱小,才能争取以后的强大。无论何时,这都是一个不争的道理。刘邦忍辱负重,耐心等待,不是怯懦无能的表现,更不是遇难畏惧、临阵脱逃的借口。为的是保存自己的实力,寻求不断壮大自己的机会。
百忍才能成钢。每忍一次都能磨练自己的意志,都能让敌人因为暂时的胜利而冲昏头脑。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英雄也是这样磨成的。我们只有学会忍,能够忍了,才可能把自己的追求与梦想变为现实,才可能取得人生中的胜利与成功。
任何时候,信念都是最强大的力量,尤其是当周围的人已不断收获,而自己的果实还没有成熟、甚至根本没有开花时,只要理想笃定,任它雨打风吹。正所谓"千锤百炼始成金,精雕细琢方为器"。成就大事者,不惜弯腰、低头,忍过千锤百炼,只见锻造之钢铮铮不断。
甘坐"冷板凳"
坐得住"冷板凳",才能成得了大事业
很多人都企盼"一朝成名天下知"的机遇,渴望功成名就的辉煌。只是成功的机遇并不会经常出现,它就像夜幕之中一闪而过的流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出现之前,还需要有"十年寒窗无人问"的努力。
主角也是从配角做起,甚至是从跑龙套做起的。人在默默无名的时候,要耐得住寂寞,要放低姿态,平和心情,等待或者寻找机会,要有把冷板凳坐热的耐心。
一个重点大学经济系的女大学生,毕业后在一家外贸公司里面当职员。这个大学生专业知识很扎实,本身也很有才学,而且人长的也很漂亮。进公司没多长时间,人际关系处理的也很到位,同事都很喜欢她。
但是不知是为什么,进了公司快一年了,老板从未过问过她的情况,也不交给她重要的工作,更没有与她有过什么沟通,每天只是让她做一些无足轻重的事情,对于公司来说她简直是可有可无。
但这个女孩并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因为自己是专业上的高材生,而向领导讨个说法,她认

为自己是个新员工,做不起眼的工作,坐"冷板凳"是应该的。一年后的一天,老板终于找她谈话了,一方面肯定了她在这一年中的任劳任怨,另一方面表扬了她做出的很多成绩,最后依据她的实际能力为她晋升了职位,她的耐心等待总算得到了回报。
女大学生的经历验证了这句话:坚持就是胜利。没有耐心坐"冷板凳",就没有机会获得领导的赏识,一年后也就不会有领导的肯定与提升。"冷板凳"不一定都那么难坐,一旦把"冷板凳"坐热了,机会很可能也就来了。
球场上的替补队员可能是"冷板凳"的代表了。看着队友们在场上拼搏,替补队员可谓难熬之极。在一场比赛中,有些板凳队员只能上场几分钟,有的连上场的机会都没有。可是就在等待的时候,机会随时会降临。如果没有随时做好上场的准备,即使有机会上场,发挥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人生的漫漫长路中,难免会遇到低谷的时期,一旦坐上了"冷板凳",当务之急就是要调整心态,与其怨天尤人的抱怨,还不如趁机会养精蓄锐,等待下一次的机会。
明朝万历时期,有一位德才兼备的首辅叫张居正。首辅实际上就是宰相,明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设内阁,首席内阁学士称首辅。首辅张居正的仕途人生就是从屡次的冷板凳一直坐到了成功的。
张居正是湖北人,12岁考中了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广巡抚顾辚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练几年,所以才未让他中举。16岁的时候他才中了举人,23岁中了进士。
进入仕途没多久,张居正被选为庶吉士。是一种见习官员,按例要在翰林院学习三年,期满后可升为编修。张居正努力钻研朝章国政,他一面大量读书,一面细心琢磨官场上的门道,只是他满腔的政治抱负一时还发挥不出来。这是他第一次坐冷板凳,也正是这段时间的磨练,为他日后走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的大明王朝到了嘉靖年间,朝廷内外已经是危机四伏。紫禁城里每日设坛修醮,青烟缭绕。嘉靖皇帝幻想长生不死,于是整天陶醉于《庆云颂》的华丽词藻,闭着眼睛将朝政托付给奸相严嵩。严嵩父子趁机为非作歹,贪赃枉法。由于世宗皇帝昏庸无能,张居正一时得不到皇上的重用,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只得忍耐,并且还要与严嵩周旋。这次的冷板凳一坐就是十几年。终于,严嵩专权了l5年后倒台,徐阶成了首辅,张居正这才得到了重用,这是他第二次坐冷板凳了。
就在张居正入阁以后,他与高拱并为宰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高拱是个精明强干、头脑敏锐的对手。张居正的才干还是没有机会发挥,他只得再次忍耐,又坐回了冷板凳。尽管高拱对他傲慢无礼,他却用谦恭与沉默来应对。这是张居正第三次坐冷板凳,也是最后一次。
终于等到了高拱下台的一天,由于张居正资格最老,被诏回当了首辅。这次张居正发挥才能的机会到了,在他掌权以后,立即改变了过去那种谦虚祥和、沉默寡言的态度,变得雷厉风行、有理有节,他在全国实行改革,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他执政期间,国家安定,

经济发展,一时出现清明富强的景象。
张居正的冷板凳坐了三次,这是一般人比不了的。面对时不利己的形势,他只能一忍再忍。每一次的冷板凳都是对他不同阶段的磨练,做庶吉士的时候是初级磨练,为他将来进入官场做好准备;进入内阁后是中级磨练,为他进入高层做好准备;而当了宰辅以后就是高级磨练,为他成为首辅做好准备。
有时候机会是熬出来的,有时候机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管是哪种情况,机会出现之前都是一段磨人难熬的日子。坐冷板凳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冷板凳就是我们给自己充电的时间,在这期间我们可以完善自己,补充自己。只有坐得了冷板凳,将来才有可能做大事情。
心中有剑,可以伤人于无形;同样,心中有梦想,便能不顾"冷热之凳"。拱背弯腰,长久如一日地坐在寂寞之上,只因心无旁骛,专注于长志。肯坐冷板凳的人多数都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计较一时得失,而看重长远的事业。坐冷板凳并不代表是赋闲,相反是在潜潜修炼,默默积蓄。一旦时机成熟,定会龙卷风云。
肯吃苦才能成大事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至理名言
要想尝到甜,就先要知道苦的滋味。我国民间有一个习俗:给新生儿先喂大黄,然后喂以甘草汁,之后才是正常喂食。这包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先苦后甜。当苦难来临时,弯下腰,让它落在我们宽厚的脊背上,这便是接受苦难;随后,用我们坚韧的脊梁顶住它,这便是承担苦难;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最后的积蓄力量,用我们挺拔的身躯压过它,这,便是战胜并超越了苦难。
一个苦难,就是一级新的台阶,只要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在人生的路上,无论我们走得多么顺利,只要稍微遇上一丁点的不顺利,就会习惯性地抱怨,进而祈求上苍赐给我们更多的力量,帮助我们渡过难关。但实际上,老天是最公平的,每个困境都有其存在的正面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吃苦"是人的一生中无法避免的,这是因为""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在做事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很多都是实际中本身就存在的。但是,虽然环境是客观的,而人的生命是具有无限的韧性和耐力的。只要拥有吃苦耐劳的个性,外界任何的困难都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家境贫困,从小就没读过多少书。
后来,他想进城找一份工作糊口,也好贴补家用。但他到了城市之后才发现,这几乎比登天还难:城里没有一个人看得起他,大家都向他投去鄙夷的目光,因为他没有在城市立足的基本通行证--文凭。就这样辗转了几天,他最后仍然没有被一家单位雇用。
就在他灰心丧气之时,忽然想到要给当时很有名的银行家罗斯写一封信。他在信里抱怨了命运对他是如何的不公,他甚至提出"如果您能借一点儿钱给我,我会先去上学,然后再找一份好工作。"


信寄出去后,等待回信便成了他每天生活的唯一内容。他隐约觉得,这封信不会石沉大海。或者说,他只能将自己渺茫的希望寄托在这封几乎不可能收到的回信上。可是,几天过去了,他已经用尽了身上的最后一分钱,但还是没有盼到罗斯的回信。无奈,他只得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这个不能接纳他的城市。
就在这时,房东跑进来说有他一封信,是银行家罗斯写来的。青年欣喜万分,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赶快拆开。可是,罗斯并没有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而是在信里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罗斯说:"在浩瀚的海洋里生活着很多鱼,除了鲨鱼之外,所有的鱼都有鱼鳔。没有鱼鳔的鲨鱼照理来说是无法生存下去的,因为这会使它行动极为不便,在海洋里只要一停下来就很容易沉入水底而丧生。所以,为了生存,鲨鱼只能不停地运动。没有人能想象鲨鱼为了生存吃了多少苦,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从它们出生开始,面对的就是永不停歇的运动,直至死亡。其他的鱼类都为自己拥有鱼鳔而感到无比庆幸。然而,很多年以后,鲨鱼却因此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成了同类中最凶猛的鱼。正是这样苦难的生活成就了鲨鱼在海洋里的霸主地位。"
最后,罗斯说:"这个城市就是一个浩瀚的海洋,拥有文凭的人很多,但成功的人很少。你现在就是一条没有鱼鳔的鱼......"
那晚,青年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耳边一直在回响着罗斯的话。突然,他改变了决定。
第二天,他跟旅馆的老板说,他可以留下来当服务生,只要给他一碗饭吃,不要一分钱工资。旅馆老板当然为获得如此廉价的劳动力而高兴,很痛快地便答应了。
10年后,这个青年拥有了令人羡慕的巨大财富,并娶了银行家罗斯的女儿。他就是石油大王,哈特。
苦难是强者和弱者的分水岭。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的确,对于弱者来说,苦难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是泯灭意志、甚至导致沉沦的深渊;而对于强者而言,苦难则是磨练意志的训练场,是助其成长的必经之路。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流传千百年的至理名言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道理:吃苦耐劳是成功的秘诀。苦吃惯了,味蕾便不再觉得苦涩。遇到危机能泰然处之,遇到挫折也能积极进取。这样能吃苦耐劳的人,很少有无所建树的。
王永庆,从一个米店的小学徒,历经苦难,一步步发迹,成为闻名世界的"塑料大王"。他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呢?
王永庆小时候家里十分贫穷,由于他在兄妹中排行老大,从小就担负着繁重的家务。从六岁起,他每天一大早就起床,赤脚担着水桶,一步步爬上屋后有两百多级台阶的小山坡,再赶到山下的水潭里去汲水,然后从原路再挑回家,一天要往返五六趟,十分辛苦。
小学毕业后,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王永庆没有继续去上初中,而是来到嘉义一家米店当

学徒。干了大概一年的时间,父亲见小永庆有独立创业的潜能,就向亲戚朋友借了两百块钱,帮他开了一家米店。
米店虽小,但对于王永庆而言,这是他人生中第一家自己的"产业"所以经营起来特别用心。为了建立客户关系,他用心盘算每家用米的消耗量。当他估计某家的米差不多快吃完的时候,就主动将米送到顾客家里。这种周到的服务一方面确保那些老主顾家里从来不会断米,另一方面也给顾客提供了方便。尤其那些老弱病残的顾客更是感激不尽,这些人自从在王永庆的米店买过米后,就再也没到别家去过。
王永庆的胸怀大志让他并不满足于只是开一家卖米的铺子。为增加利润,他减少了从碾米厂进货这一中间环节,添置了碾米设备,自己碾米卖。在王永庆经营米店的同时,他的隔壁有一家日本人经营的碾米厂,一般到了下午五点钟就要停工休息,但王永庆则一直工作到晚上十点半,结果可想而知,日本人的业绩总落后于王永庆。
正是由于从小培养的吃苦耐劳精神,后来在经营台塑企业时,王永庆便得心应手,即使遭遇挫折,也能坦然面对。王永庆曾深有体会地说:"对我而言,挫折等于是提醒我某些地方疏忽犯错了,必须进行理性分析,并作为下次处事的参考与借鉴。这样便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所不能忍的挫折,并从中获益,挫折的杀伤力就等于锐减了一半。因此,我成功的秘诀就是四个字--吃苦耐劳。"
苦难是催人奋进的源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人杰。"李嘉诚曾经说过:"一个人只有面对和忍受逆境带来的痛苦,这个人成功的机遇才能表现出来。很多人要是没有遇到逆境,他们是不会发现自己的强项的。"身处逆境,吃的苦本身就要比别人多。然而,""则思变,苦难就会成为摆脱困境、奋力崛起的动力。
如果能忍受一般人忍不了的痛,吃一般人吃不了的苦,想一般人想不到的事,坚持一般人坚持不了的信念,那么终究有一天,你会走出困境,享受人生。只有弯得下腰,历经并能承受无数苦难的人,才能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成就一生的伟业。
海明威曾说:"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正在经历的苦难或许正孕育着未来的希望,过去的创伤或许正是我们应对生存危机的力量。今天不愿弯腰,明天或许就得折腰。不愿吃苦、不能吃苦、不敢吃苦的人,往往要苦一辈子。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将打击变为上进的催化剂,助我们向成功的巅峰迈进。
成功就是沉下心的坚持
困难在沉静的心灵面前就如纸般脆弱,坚持这种心境,成功就在不远处
"再坚持一下,成功与失败就在于能不能挺住这一会儿。"可是往往,坚持的姿态并不是很壮观,因为它常常需要我们把腰弯得很低,于是,就不可能气宇轩昂,就不可能放眼四海,不可能慷慨陈词,只能以一副艰难的样子,维持自己的不屈。
然而,每一个成功的人都知道,取得成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不断付出艰辛的努力。但只要坚持到底,必能采摘到胜利的果实。

歌德曾说:"只有两条路可以通往远大的目标:力量与坚韧。力量只属于少数得天独厚的人;但是苦修的坚韧,却艰涩而持续,能为最微小的我们所用,且很少不能达成它的目标。"就像这个耗时20年培育出白色金盏花的老妇人,因为有她源源不断的心血,再艰难的种子也会如愿地发芽、开花。
美国一个园艺所贴出征求纯白金盏花的启事,高额的奖金让许多人趋之若鹜。但是,20年过去了,因为培植的难度,没有一个人培植出白色的金盏花。
一天,园艺所意外地收到一封热情的应征信和一粒纯白金盏花的种子。寄种子的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妇人,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爱花人,20年前当她看到启事的时候便怦然心动,于是,她撒下了一些最普通的种子,精心侍弄。
一年之后,金盏花开了,她从那些金色的、棕色的花中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
次年,她又把它们种下去。然后,再从这些花中挑选出颜色更淡的花的种子栽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种秋收,周而复始,老人的丈夫去世了,儿女远走了,生活中发生了很多的事,但唯有种出白色金盏花的愿望在她的心中根深蒂固。
终于在20年后的一天,她在那片花园中看到一朵金盏花,它不是近乎白色,也并非类似白色,而是如银如雪的白。于是,一个连专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一个不懂遗传学的老人长期的努力下,最终迎刃而解。
曾经那么普通的一粒种子,也许谁的手都曾捧过,却因为少了一份以心为圃、以血为泉的培植与浇灌,才使得自己的生命错过了一次最美丽的花期。坚持是一种耐心,是一种矢志不渝的追求,即使一粒最普通的种子,种在心里,也能长出奇迹。
愚公锄锸移山,终得天帝相助;达摩静坐参禅,石壁为之感化。这样的效果,虽是不可企求的,但毕竟是坚持者才会得到的礼遇。
历史如大浪淘沙,自将磨洗:是坚持,让刘禹锡历经了"二十三年弃置身"的悲苦后,终修炼"出淤泥而不染"的清莲;是坚持,让苏子瞻身陷"乌台诗案"而坚持写出"老夫聊发少年狂"是坚持,让柳永全然不顾衣带渐宽,而流下了千古佳话。曹雪芹举家食粥却坚持写下了不朽的红楼梦;欧阳修年幼丧父而笃学成材;匡衡家境贫寒而坚持凿壁借光,终成大学。圣贤们正用亲身经历向我们诉说着一个真理:坚持,是通向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坚持体现了忍耐,如同常人是否能弯得下腰一样。为了实现某一预定目标,人们往往容易心浮气躁、火烧火燎,这实际只不过是一种轻浮和慌张而已。滴水不求朝夕之效,故能坚持到穿石的日子。穿石之后,依然平心静气,保持着自己的步伐,这就是一种恒久的忍耐。它拒绝急功近利,所以才能勾起人们长久的怀念,才能永远地发挥作用。
发明大王爱迪生在研制白炽灯时,尝试了上千种材料,均告失败。有人嘲笑他说:"你永远不会成功。"但爱迪生不为所动,沉下心、坚持废寝忘食地进行研究。终于,他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枚电灯,使人类的生活得到一次重大改革。


在爱迪生的发明中,遇到困难最多、耗费时间最长的要算是蓄电池了。他一共花费了15年的时间才研制成功,在这个试验中共失败了5万多次。当所有人都灰心丧气时,他却乐观地说:"我想,'自然'它并不是无情的,它一定不会永远深藏着蓄电池的秘密。"终于,他成功了!他的蓄电池,被用于火车、轮船上,成为发电厂的电力,甚至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使用这种蓄电池。
而蓄电池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爱迪生能够坚持。他一生坚持研究,创造了一系列使后人获益匪浅的发明。他的名字熠熠生辉地烙印在史册上,经岁月流洗而不褪色,盛名流传至今。是坚持,让他一生光彩。
能坚持下来是件极不容易的事。鲁迅先生就非常赞赏虽然是最后一个但仍然要坚持跑到终点的人。这样的人在赛程中自然不会被荣誉的光辉所笼罩,但却是最能鼓舞我们这些虽然平凡但拒绝平庸的人。其实,如果我们能以这样的竞技状态来应付日常所有平淡无奇的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河蚌忍受了沙粒的磨砺,坚持不懈,终于孕育出绝美的珍珠;铁剑忍受了烈火的赤炼,坚持不懈,终于炼就成锋利的宝剑。一切豪言壮语都在空中飘浮得云雾缭绕,唯有坚持才是踏向成功的基石。
荀子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即使一匹劣马,只要它坚持不懈,也能成功。
或许我们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达到目标,踏上第一千步的时候,仍然有可能遭到失败。但成功就藏在拐角后面,除非拐了弯,我们永远不会知道还有多远。再前进一步,如果没有用,就再向前一步。事实上,每次进步一点点并不太难。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丢掉浅尝辄止,捡起永不放弃
永不放弃是强者的性格,浅尝辄止是懦夫的标签
先来看这样一幅漫画:
一个人失望地扛着铁锹走着,身后有许多被挖得深度不等的坑。
这个人在找水。可是尽管地下有丰富的水,他却没有挖到,只能失望而归。
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坑多无水,必定是浅尝辄止的结果。在挖井的时候,也许几米、十几米甚至几十米,还都没有见到有水源冒出,就像我们在追求理想的长路上前期迈出的无数步伐。这时我们会感到压力越来越大,甚至被压得抬不起头。但事实恰恰是,压力越大,井打得越深,冒出的水也就越甜。所以,此时的弯腰便体现了在压力下的韧性。
与其处处挖坑处处空,不如一生只挖一口井,专注而不放弃,即使只有一种本事,也可以称得上专家。就像法国画家雷社德,用了整整二十年的时间只专注于一件事情,最终成就了他"玫瑰画家"的美誉。


雷杜德一生动荡。他出生在封建制度下等级森严的社会,成长在法国大革命纷乱的战火中。虽然也曾有朋友要他投身于人民解放的革命中,用鲜血染红一片奋斗的历程。但他没有答应。
后来朋友威名远扬,成了赫赫有名的将军,而雷杜德却默默无闻,在历史上几乎找不到他的踪迹。
但热爱艺术的人们会永远记住他。雷杜德用了半生的时间来研究玫瑰,研究各种姿态的美妙的玫瑰,整整20年,以一种"将强烈的审美加入严格的学术和科学中的独特绘画风格"记录了200多种玫瑰的姿容,集成了《玫瑰图谱》。在此后的180年里,以各种语言出版了200多种版本,平均每年都有新版本的芬芳降临人世。
雷杜德用半生的专注来挖一口玫瑰之井,让那些美妙的花儿艳丽多姿。这就是雷杜德的真本事,虽然只有这一份贡献,但他依旧彪炳史册。
在历史的长河中,用毕生精力挖一口深井的人屡见不鲜:曹雪芹倾注毕生心血,终留传世之作《红楼梦》;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一生以文字作为和敌人对抗的匕首,针锋相对;钱钟书一生治学,终成当代中国少有的学贯中西的文学大家。凡是有所作为的人,往往都是全神贯注、倾尽身心去追求既定的理想。浅尝辄止,是挖不成一口深井的。
生活中有许多看似匆匆忙忙,手脚终不得闲的人,整天没有一刻休息,但却总也见不到任何显著的成效。究其原因,想必就是做事浅尝辄止,刚刚上手去做这件事,而心里却又开始惦记着下一件事。到头来只能像抓蝴蝶的小猫,仍然两手空空。
浅尝辄止的人之所以会显得异常忙乱,是因为他们没有坚定目标,这无疑是对生命与资源的最大浪费。人生短暂,精力与时间都有限。我们应紧紧把握住自己独有的优势和志在必得的方向,凭借永不放弃的努力,执著而专注地干下去,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在美国,曾经有一位年轻人,穷得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买不起,然而在他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坚定的梦想:做演员,拍电影,当明星。
当时的好莱坞有500家电影公司,他根据自己划定的路线与排列好的名单顺序,带着自己为每一家公司量身定做的剧本前去一一拜访。但第一遍下来,所有的500家电影公司没有一家愿意聘用他。
面对百分之百的拒绝,这位年轻人没有灰心。从最后一家被拒绝的电影公司出来之后,他又回去从第一家开始,继续他的第二轮拜访与自我推荐。
可是,在第二轮拜访中,他仍然遭到了500次拒绝。
接下来,第三轮的拜访结果仍与第二轮相同。
这位年轻人咬牙开始他的第四次行动。当他拜访完第349家后,第350家电影公司的老板破天荒地表示让他把剧本留下,先看一看。


几天后,年轻人获得通知,电影公司请他前去详细商谈。就在这次商谈中,这家公司决定投资开拍这部电影,并请这位年轻人担任男主角。
这部电影名叫《洛奇》;这位年轻人叫席维斯·史泰龙。现在当我们翻开电影史,这部叫《洛奇》的电影与这个日后红遍全球的巨星皆榜上有名。
那些出类拔萃的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不会轻言放弃。或者忍受不幸,或者战胜它。而每个人的体内都蕴藏着惊人的韧性,只要把它挖掘并充分发挥出来,那么,在前进的道路上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和渡不过去的难关。
做事情需用心,尤其是对于此生志在必得的事情,更不可朝三暮四,见异思迁。人生并不是技巧的竞赛,长路的终点更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去一点点逼近。如此,生命的价值才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永不放弃是一种志在必得的坚定,是压力下反弹出的韧劲。生命决胜于质量,哪怕一生只挖一口井,也要弯下腰坚持到底,直到清泉涌出,源源不断。
能躲勿惹,化解压力
晋人退避三舍而胜楚人--惹不起,躲得起;先骄敌,后败敌
俗话说得好,惹不起总躲得起。这是一种保全自身的处世方法。当压力已经大到超过我们脊柱所能承载的最大负荷时,适时的弯腰和躲避便是为了不至于永久的折断。为了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就必须避免和对手的正面冲突,就必须远离危险,并且为自己构筑一道防火墙。
在战场上作战也好,在生活中为人处世也罢,如果力量对比过于悬殊,那就只能采用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困我扰。退避不是认输,更不是放弃,为的是保存实力,迷惑敌人,等待时机成熟的时候才能反败为胜。
凡事要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自己明显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能够主动退后一步,没有必要"硬碰硬",这样才能够为将来蓄势,如果一定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那么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书法家颜真卿是三朝老臣,他为人忠贞,正直敢言,官至太子太保,在当时的社会上名声很大。但正是因为他刚直不阿的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了宰相卢杞,卢杞总想把他排挤到外地去。
论书法和气节,颜真卿堪称为当世一流,但要对付卢杞这样的奸诈小人却是苦无良策。其实,颜卢两家是世交,父辈曾携手并肩浴血沙场,是同生共死的兄弟,但即使如此,卢杞也不放过他。
颜真卿的脾气倔,他知道卢杞要整治自己,一天,他特意赶到中书省对卢杞说:"我曾经被小人陷害,长期被排斥在外地。你我二人往日无怨近日无仇,当年安史之乱时,我与你父亲血战平原,恩深情笃,今天你就忍心不念旧情,就真的不能容我吗?"突如其来的一番话说得卢

杞脸色绯红,从那时起,卢杞心中更痛恨他了。
没过多久,李希烈发动叛乱,叛军攻陷了汝州,卢杞见机会难得,就向德宗建议派颜真卿前去劝降。卢杞不怀好意地说:"如果陛下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去劝说李希烈,他一定会改过自新,不费一兵一卒就平息叛乱。颜真卿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名闻海内,德高望重,如果派他前去,李希烈不久就会归顺朝廷。"这显然是蓄意陷害。
没有主见的唐德宗听信了卢杞言的话,命令颜真卿去汝州安抚李希烈。诏书下发之日,举朝震惊,很多文武大臣都看出这是有人存心为难颜真卿。结果颜真卿被叛军扣留,最后被其所害。
卢杞就是一个小人,他要想陷害什么人,一定会处心积虑的寻找机会。而颜真卿明明知道卢杞是个得罪不起的小人,可是他"惹不起"却偏不"",怒形于色,让对方毫无顾忌地与之相斗,最后遭到对手的暗算,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争勇斗狠是匹夫的鲁莽行为,即使是官居高位的人,也免不了会犯这样的错误。适时地弯腰并不是一种屈服,而是为了不直面强力,以免折损。这才是有勇有谋的表现,需要糊涂的时候不要逞强是非,方是大智者。
春秋的时候,晋献公听信了谗言,把自己的太子申生杀了,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
重耳经过了千幸万苦,来到了楚国。楚王知道重耳曲折的经历,他十分看好重耳日后的发展,因此,楚王为了稳住重耳,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有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个人推杯换盏,聊的十分高兴,气氛也十分融洽。聊着聊着,楚王突然问了重耳一个问题:"你若有一天回到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心里突然一震,但是表面上并没有表示出来,他平静地说:"大王待我如同上宾,每日华服美食款待的十分周到,重耳来日若能得势,一定会知恩图报的。只是楚国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大王真是无所不有了。晋国是地薄人穷,要什么没什么,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
楚王听了重耳的话很高兴,他又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真如大王所料,重耳能够回国当政的话,我将与大王和平共处,无不侵犯。即使有一天,晋楚之间不得不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后退九十里的距离,然后和大王坐下来谈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重耳的话说的是软中带硬的、隐隐的带有杀气。重耳当时已经意识到,将来如果他夺回晋国国君之位,很可能会跟楚国开战。四年后,重耳果真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在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兑现了他当年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重耳非常明白自己当时的处境,那叫寄人篱下,而且他们之间的力量对比是非常悬殊的,自己的生死存亡完全在人家的掌控当中,他是完全惹不起楚王的。因此,他在言语上尽量敷衍,不仅称赞和恭维楚王,还在许诺将来发生矛盾时主动撤退,能躲的时候他选择尽量躲避。
重耳后来的胜利证明了他过人的胆识和谋虑。需要躲避的时候一定要躲避,否则就如同是拿鸡蛋往石头上碰。在这方面我们要向重耳学习,而不能学颜真卿。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今天的躲避是为自保,更是为将来的图强。
所谓"强则攻,中则守,弱则避"在与强大的对手发生冲突时,己方力量不足就要选择躲避。此处的"躲避"并不单指"外逃隐踪迹",更多的是要"内逃隐行迹"。即在危机之时,因为种种原因没能逃离是非之地,就要首先弯得下腰,装作愚钝不堪、忍让谦卑、甚至胸无大志、降服归顺等假象,消除对方疑忌而得以保全--而这所有的忍辱,是一种姿态,更是风范,只为有朝一日挺起脊梁,创造更大的价值。
弯直之道,进退有度
能弯能直,进退有度,大丈夫也
在世人的心目中,所谓的"君子"一般是指那些正气凛然、刚直不阿,且不肯随波逐流、虚与委蛇之人。但是,最容易折断的也是最直硬的。其实,真正的"君子"应当是深谙弯直之道、懂得适时的弯腰、能够随机应变的人。因为,世间万物总是千变万化,衡量事物时也就不能拘泥于某一个固定的标准。
弯者,不是阿谀奉承的谄媚,不是溜须拍马的嘴脸,更不是俯首称臣的屈辱,而是韬光养晦的大智慧。韩信受胯下之辱,不为苟且偷生,只为日后"韩信带兵,多多益善"积蓄原始能量;司马迁受宫刑,忍辱负重,留将正气冲霄汉,终成信史照尘寰。弯,是压迫,更是积蓄。
直者,不是飞扬跋扈的桀骜不驯,不是目空一切的自傲自大,而是积蓄后的爆发,是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讲,适度的"弯曲"能够增强自身的动能和势能,往往就会引发出许多奇特的创造和出人意料的效果。
以屈求伸、以弯求直、以退为进是力量薄弱、身处逆境、于我不利时的处世方式和成功招术。在客观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如果硬去蛮干,那只能变成一个莽汉,结果也只能是自讨苦吃。如果能够尊重客观事实,弯腰弓背,示弱于强,以减少对方的戒备,取得喘息、休整、积蓄力量的机会,往往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
三国时期,董卓进京,坏事做尽,国人皆欲诛之而后快。曹操发诏联军,几番厮杀,都未能损其毫发。反而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王允,几个回合,竟然将董卓活活致死,不能不让人叹服。后人评说王允老谋深算,可谁又注意到他是在步步为营、机巧重重中掌握了屈伸之机、弯直之道,最终大功告成。
王允知道董卓和吕布都好色,且董卓本身也武艺高强,杀手刺客恐难成事,能接近董卓的也只有吕布。离间董卓和吕布,即便吕布刺杀不成,也好叫董卓少了一员天下第一的猛将。
王允身为朝中重臣,竟然屈身讨好董卓的干儿子吕布,先送笔大礼,引他登门答谢。吕布尊

他是朝臣,询问"何故错敬"王允把吕布的虚荣心满足到了极致,一脸正经地说:"方今天下别无英雄,惟有将军耳,允非敬将军之职,实敬将军之才也。"这已让吕布飘飘然不知所以了。后又故意叫出天生丽质的养女貂禅出来陪酒,虽然王允将其待若己出,但却允诺把她嫁给吕布。吕布大喜。
没几天王允又宴请董卓来家,弯腰作揖,谦卑地吹捧:"允自幼颇习天文,夜观乾象,汉家家数已尽,太师功德震于天下,若舜之受禹,禹之继舜,正合天心人意。"董卓笑得合不拢嘴。王允趁势又说:"自古有道代无道,无德让有德,岂过分乎?"此时的董卓,已放言:"若果天命归我,司徒当为元勋。"王允已被董卓承认为"自己人"了。后让貂禅起舞助兴,董卓自然被迷得七荤八素,王允趁机献貂禅给董卓。
吕布闻听大怒,找王允算账,王允说董卓是借为吕布娶亲的名义把人接走的,轻松骗过吕布。此后貂禅更是周旋于董卓和吕布之间,凭借自己的聪慧,终于挑反吕布,成功刺杀了董卓。
弯直之道,就是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特别是在自己力量尚不充足、羽翼尚未丰满、战机尚未成熟的时候,通过各种弯腰的手法,断然退避,像把箭收藏起来那样暂时隐匿自己的才能和锋芒,隐蔽自己的真实企图或目的,甚至隐辱忍痛,借以掩自己政治上的野心和志向。这样方可养精蓄锐,保存自己的力量,以待日后削弱或消灭对方。
大丈夫能进能退,能够在弯直之间自由驰骋。古有蔺相如,只身持璧入虎穴,后完璧归赵,渑池赴会,与秦王斗智斗勇,何其""也!而面对廉颇,甘心以礼相让,以诚感人。廉将军也不愧为大丈夫,感召之下,留下负荆请罪的佳话。何其""也!弯直之间,自由取之,能进能退,所向无敌。
不会因时制宜的人是鲁莽的。对于那些我们一时难以办到的事情,千万不能孤注一掷、一意孤行。否则,只会在那一刻"竹篮打水一场空",徒耗精力和体能。怀着一颗弯直之心,进退有度,懂得"该出手时才出手",这才能"屡战屡胜",才是大丈夫所为。
大丈夫,不是懦夫,只会退缩;但也不是猛士,只顾一味向前冲。古人曾就处世之道请教姜太公,答曰:"尺蠖之曲,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也就是说,大丈夫要像虫蛇一样能弯能直。弯得下腰又抬得起头,达到出神如化的地步,就能够安身立命,趋向尚德功成的境界。
学会在黑暗中探寻光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昼夜交替,顺逆相依,这本来就是自然运转的规律。黎明之前必然经历黑暗,因为有了黑暗,探寻光明的价值才会充分体现出来。黑暗只是实现梦想的必经之路,因为黑暗的侵袭而放弃希望的人,最终只会被黑暗所吞噬。相反,那些在黑暗中仍然仰望光明并孜孜以求的人,终究会把无法事先布置的生命舞台前的那条黑色布幔拉开,看到色彩斑斓的宏图。
在黑暗中仍能探寻光明,就像在重压下的竹子,那铮铮竹节亦然弯腰,而并非直挺而折。但往往,竹子的韧性是和压力大小成正比的,压力越大,竹节越弯,就越能体现竹子不屈而韧的品格。


她是无数个"中国盲人第一"的创造者:中国第一位女盲人钢琴调律师、第一位骑独轮车的盲人、第一位开卡丁车的盲人、第一位盲人跆拳道"黄带"选手、第一位加入世界杰出华人协会的盲人......很难想象这些成就,是一位双眼视力仅为0.02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的盲人所创造的。她叫陈燕。
童年时父母因她的先天性白内障而抛弃她,但姥姥留下了她,并给予她全部的爱。姥姥用尽全部心力来培养她、教育她、磨练她,是姥姥的支持让小陈燕勇于面对困难,勇敢而坚强地一直走来。
生活中陈燕是一个乐观开朗、爱好广泛的人。她游泳考过了深水证,跆拳道晋升到黄带,她还喜欢弹钢琴,骑独轮车,喜欢猫,也喜欢画猫。
但作为一名盲人钢琴调律师,陈燕在找工作时却处处碰壁,几乎所有人都不相信盲人还会调音。一架钢琴,8000多个零件,闭着眼睛一一触摸,再调出精准的音律--这听起来是件多么难以完成的事啊,但陈燕却把这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她凭借自己坚韧执著的精神、熟练的技术、严谨的工作态度,最终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和肯定,开创了事业的新天地,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盲人调律网。
阴影恰好证明了阳光的存在。陈燕并没有因为自己视野的盲区而遮住人生绚丽多姿的风采。世界上没有无边的黑暗,只要拥有坚强的毅力和不惧黑暗的勇气,终究会看到黎明时喷薄的太阳。要相信自己,是完全有足够的能力去经历黑暗并探寻光明的。
海伦·凯勒,是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独岁月的弱女子。
然而,正是这么一个幽闭在盲聋哑的黑暗世界里的人,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竟然成为哈佛大学的毕业生,竟然在大学期间就和老师合作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生活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这本书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
后来凯勒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倍受人们崇敬。1964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杰出妇女。
她告诉人们:假如给""三天光明,第一天要用眼睛去看朋友,看我熟悉的环境;第二天去博物馆看看人类进步的奇观,欣赏这世界历代的艺术之美;第三天想到城市去看人们的日常生活。
相比之下,在那些"光明人"的世界里,如今又有多少"跳楼门"事件!也许,有意轻生的人真的是陷入了他们自己人生中一段最黑暗的沼泽之中,但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外面的世界如同暗夜下的大海般深不可测、险象环生,而我们每一个个体就如同

那一叶扁舟--面对浩瀚的大海,显得是如此的渺小、孤独和迷茫。然而,每个人的心灵救赎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我们依然要有所期待、有所探寻,期待熬过黎明前最冷最暗的黑夜,探寻东方第一缕曙光的方向指引--我们将扬帆远航!
海伦·凯勒在《我在黑暗中的光明》中说:"埃玛努尔*史威登堡的思想如同我的光明,是我手中的支柱,他伟大的洞察力伴着我一路前行......"原来,眼盲并不算是永别了光明,迷失在自我的沉沦中、没有理性的照耀,才是一个人真正身处的黑暗。压力越大,腰弯得就越低,这不但不是屈服,反而是能够承受的韧性。就如同在光明下欢笑是一种本能,而在黑暗中欢笑则是一种品质。我们应该学会在黑暗中仍然探寻光明,在欢笑中见证心灵的成长。
做人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
刘邦曾数败于项羽,但垓下一战而定江山,其屡败屡战的精神吾辈当效仿之
人生的成功秘诀之一,就在于如何面对失败。有些人将失败看作是毁灭与灾难,那么他的前一次失败就已经种下了下一次失败的种子,那才是真正的失败者。还有一些人,把失败看作是一种恩赐和机会,他们每一次的失败就增加了下一次成功的机会。
被打弯了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断中间那根支撑的脊梁,再没有挺起之意。只有屡败屡战,斗志才会一次比一次更强大;愈战愈勇,信心就会一次比一次更坚定。
作为开国皇帝,和李世民、朱元璋相比,刘邦在军事上的才略着实相差甚远。但刘邦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却为后世树立了值得称颂的典范。
刘邦曾数败于项羽,而且打败仗不但丢脸,还很危险。有一次在敌兵追逼之下,刘邦差点儿丢了性命,还有一次是由于别人替死他才幸免于难。鸿门宴上若非项羽大发妇人之仁,一缕阴魂早已飘落黄泉。在楚汉相争的动荡年代,刘邦留给人们的印象就是,一直在挨打,一直在逃跑。在项羽巨大身影的笼罩下,刘邦是那样的卑弱可怜。
然而,积极豁达的心态使刘邦承受住了屡战屡败的打击。他不但没有消沉气馁,一蹶不振,失败的耻辱反而激起了他更大的斗志。死亡的威胁与对手的挑战,把刘邦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出来。正是在与强敌的殊死较量中,刘邦才成功地实现了自我超越,最终垓下一战,四面楚歌的项羽以自刎把江山拱手于刘邦。
"人生下来不是为了被打败,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刘邦多像海明威笔下那个同大海搏斗的倔强老者。作为大汉王朝的缔造者,刘邦对汉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以屡败屡战的不屈意志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心理学上把不怕失败、愈挫愈强的心理变化规律称作"奋起效应"。毫无疑问,刘邦就是一个奋起效应的成功典型。顺风好走路,逆水难行船,多少人一下子摔倒之后,便再也爬不起来。遇挫奋起、知耻后勇是一种强者的品质,只有内心强大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清朝名臣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在誓师出战太平军时,因这支新军大都是以其家乡的练勇为基础,招募的士兵多为质朴的农民,以当地儒生为军官,不曾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故而两军初战时,湘军在岳州、靖港就连战连败。


曾国藩痛不欲生,试图投水自杀,被部下救起。
痛定思痛后,曾国藩重整旗鼓,后攻占武昌重镇,奉诏任湖北巡抚。其后,曾国藩率水师进攻九江、湖口。太平军让翼王石达开搬兵来救,诱使湘军水师的轻便快船先进入鄱阳湖,再一举封锁湖口,使仍在长江中的湘军的笨重大船成为"无翼之鸟,无足之虫",再用火攻。果然,湘军水师的数十艘大船被毁,曾国藩率残部狼狈退至九江以西,其座船也被太平军围困。曾国藩第二次投水自杀,又被随从捞起,他只得退守南昌。
其间,曾国藩因指挥湘军与敌交战无功,在给朝廷的奏章中用了"屡战屡败"之语。但实际上最后让远在京都的皇帝与重臣们读到的却是"屡败屡战"。满篇陈奏虽悲壮却精神振奋,气度朗朗朝日。原来,是曾国藩的部下李元度见到最初的折子,建议改为"屡败屡战"字无不同,但顺序如此一倒,则满篇精神大变,境界也就大不一样。果然,朝廷读完呈上来的奏章,只觉曾国藩及其率领的湘军精神可嘉,不觉其屡屡失败有罪。
更重要的是,正因为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屡败屡战,总结教训,才使湘军不断地走出逆境,不断地积小胜为大胜。曾国藩终率领湘军,会同左宗棠、李鸿章等指挥的部队,逐渐实现了对太平天国"天京"的战略包围,并在同治三年六月,攻破了天京,取得了最终胜利。
"屡战屡败"突出的是一个""字,说明战者无能,次次战败,让人产生对其能力的极大怀疑;而"屡败屡战"突出的是一个""字,说明战者勇猛,次次战败,但却次次卷土重来、不肯认输。
只要决心和毅力不倒,一时弯下了腰又怎样?爬起来,一切都可以重新来过。拿破仑说过:"人生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败屡战。"成功的人不是从未被击倒过,而是在被击倒后,还能够昂首挺胸、积极地向成功之路不断迈进。跌倒了再爬起来,这才是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态度。
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失败,除非我们自己如此认定。那种经常被视为是失败的事实际上也只不过是暂时性的挫折而已。一次失败并不可怕,相反如果我们心态积极,倒完全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经验--这一次的做法不可行,然后转变方向,朝着最终美好的目标继续前进。"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要永不言败,那么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人生难得是糊涂
聪明反被聪明误,人生难得是糊涂
糊涂是一种忍让,是一种大度和宽容。别把很多事情看得那么重,别对很多事斤斤计较,应该做到能让则让,能忍则忍。有时候睁只眼闭只眼会避免很多烦恼,还能赢得好的人际关系。正所谓,人生难得是糊涂。
有时候时机不利于自己,而硬碰硬又起不到好的效果,就只有动动脑筋,用装糊涂的办法来解决了。这是一种很明智的办法,既可以保全自己,也可以伺机而动。因此,其实很多时候,"装糊涂"要比"装聪明"好得多。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小时候头脑非常聪明,而且说话幽默,很早就显露出在文学上的天分。年轻时,他总爱表现自己的才华,有时说话尖酸刻薄,使朋友们都很难堪,结果经常遭人排挤,朋友们也不敢离他太近。
有一天,他的一个好朋友坦诚地对他说:"虽然你说话风趣幽默,但是大家都觉得,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更快乐,而你在的时候,大家就不敢开口。大家都知道你的才华略胜一筹,可是你总喜欢抢别人的风头。这样的话朋友都会离开你。你的人生也会变得非常孤独。"
朋友的一番话让萧伯纳如梦初醒,他认为如果处处表现自己,以后将没人再愿意与他相处,社会将不再接纳他。从此,他讲话不再刻意表现,就像一个普通人一样谦虚和逊,不表露出自己的才华,甚至有时候糊里糊涂的像个蠢人。平日里糊涂的萧伯纳把自己全部的才华发挥在文学上,这一转变使他后来在文坛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确实有很多人有这种坏习惯,总爱不分场合地大发议论,无节制地说三道四,大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这种自我表现和炫耀的行为会给人留下一种傲慢、偏激的印象。这种行为在无形当中也损害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失去朋友是早晚的事。
但是如果谦虚友好地表现自己,让自己显得不那么聪明,甚至糊涂得有点傻,那么不仅体现了自信与亲和力,还能让自己的大脑轻松一点。这样使你在与人共事时留下较大的回旋余地,还可以在工作中得到他人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朋友也会越来越多。
有时候,糊涂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可以让别人消除对自己的距离感,让自己变得更亲切。有时候,糊涂是做事情时的小窍门。过分的较真,过于追求完美,有时候反而会适得其反。糊涂方式可以让我们置身事外的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糊涂不是无知或是不明白,更多的是一种大彻大悟的理解,是一种大智慧。
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说的是一位得道的高僧,在他的门下有两个非常得意的弟子。高僧逐渐年老体衰,他已经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为了能让自己的学问继续发扬下去,他决定从两个徒弟中选一个作为衣钵的传人。
老和尚想出题考考这两个徒弟,然后再决定谁是自己的接班人。这道题并没有考那些和佛学相关的知识,但是,好像又和佛学有很大的关系。老和尚对徒弟们说,你们出去给我捡一片最完美的树叶,谁找到了谁就是我的传人。
听到师父的题目,两个徒弟领命而去,各自奔走。
时间过了没多久,他的大徒弟就回来了,递给师傅一片非常普通的树叶,这片叶子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完美也就更谈不上了。而老和尚却说:"这片树叶虽然并不完美,但是它已经是我看到最完美的树叶,因为我已经从你的身上看到了我所需要的东西"
又过了很长时间,第二个徒弟空手而归,他非常沮丧的对师傅说:"我按照您的要求去找叶子了,我看到外面有很多很多的树叶,但是怎么也挑不出一片最完美的树叶。这片叶子这里好看,而那片叶子又那里好看,不知道哪一片是最完美的"

考试的结果出来了,老和尚把衣钵传给了大徒弟。对于这道考试题,他给两个徒弟做了一番深刻的解释:"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完美,如果能够达到那么完美,哪里还有喜怒哀乐,哪里还有生态万千?我们每天的修行也就没有意义了。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去除心中的杂念,让自己的心境尽量的达到完美。"
大徒弟的过人之处就是他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树叶,他的大彻大悟让他明白了该糊涂时就要糊涂,不能一味的较真,所以就找了一片普通的树叶回来交差;而小和尚没有理解题目真正的含义,他为了追求完美,跋山涉水的去寻找那完美的叶子,结果却是空手而归。
由这片叶子联想到我们的人生,其实人生就是不完美的,有时候对于不可能达到的程度,我们完全可以糊涂一下,退而求其次。只要我们能够接受,我们的人生就会变得相对"完美"那些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瑕疵,也会在糊涂的感觉中变得不那么难以忍受,也许事物本身就是这个样子的。
"糊涂"的对待朋友,朋友会更亲近你,你的才华才能长久的发挥下去;"糊涂"的去做事情,能够过滤掉那些不必要的烦恼,反而让我们更容易成功,"糊涂"才是深刻理解的表现,才是一种智者的行为,让我们难得糊涂吧。
只知道该知道的
知道该知道的,是智慧;知道不该知道的,是祸害
好奇的心理几乎每个人都有。有时候是为了获得知识的好奇,我们把它叫做求知欲;有时候是出于一种猎奇的心理,对那些和自己并无关系的事情过分的追究,殊不知有些事情知道与否无关紧要,而有些事情知道了反而不如不知道。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愿意被人知道的一面,甚至在某些方面有自己最敏感的、不愿意别人提及的忌讳。聪明人总是尽量避开这些雷区,需要"糊涂"的时候就尽可能的糊涂,这样才能与别人和谐相处,并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相反的,如果该"糊涂"的时候不糊涂,总是那么的"锐意进取",那么祸害很可能就离自己不远了。
伊丽莎白一世可以说是英国历史上有很作为的一位女王。她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英国从一个四分五裂的弱国一跃成为世界强国,这样一位杰出的女王,她的为人和手段当然也就非同一般了。
伊丽莎白女王有很多宠臣,其中有一个名叫罗伯特的小伙子。罗伯特相貌英俊,身材颀长,再加上他非常年轻,所以深得女王的宠爱。在很短的时间内,一跃成为女王面前最吃香的人物之一,最重要的是女王深深地爱上了他。
女王对罗伯特的宠爱让他越发的得意,并且很傲慢。一天上午十点左右,他来到宫里想要见女王,那时女王正在梳妆打扮,罗伯特来到了女王居室的门口就被侍女拦住了,侍女告诉他,女王正在梳妆不见任何人。可是罗伯特不想等待,他平日里看惯了富丽华贵的女王,今天很想看看平常生活中的女王,毕竟那是一个深爱他的女人。于是他不等侍女进去通报,也不顾

侍女的劝阻,径直闯进了女王的居室之中。
罗伯特的突然来到,使女王大吃一惊。这时女王刚从床上起来,几个最贴身的宫女,正围在女王的身边忙着梳妆。这时的罗伯特好像比女王更吃惊,因为他差不多认不出女王了。此刻的伊丽莎白几乎没有一点动人之处,只剩下女王的尊严了,灰白的头发披散在脸两旁,眼角和额头上布满纵横的皱纹,双颊没有胭脂,眼晴的周围也没有油彩,平日那种耀人的奕奕神采荡然无存对于女王这种迟暮之年的女性,在这种时候是不愿让一个年轻的爱慕者见到的。尤其是罗伯特的表情更让女王反感,女王自然明白罗伯特惊诧的含义。而罗伯特却不谙此道,偏偏在此时闯了进去。
女王的恼怒没有表现出来,她告诉罗伯特稍等一会,梳妆完毕就去接见他,而且还把手伸给罗伯特让他吻了一下。
紧张的罗伯特又恢复了洋洋得意的样子,以为女王对他百依百顺,可是他却大大失算了。女王非但没有召见他,相反还下了一道御旨:罗伯特不得踏出寝室半步。罗伯特一下子成了被软禁的囚徒、
罗伯特的好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16012月的一天,罗伯特穿着黑色的囚服,从伦敦塔的监牢里出来,走向希尔塔上的断头台。
一个宠臣落得这样的下场,确实令人惋惜,尽管他和女王的关系非同一般,但是有时候不该知道的千万不能知道,女王的隐私可不是一般人可以触及的,知道多了会引来杀身之祸。
中国有句古话:不知者不为罪。是福是祸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一般的人面临突如其来的灾祸,会慌张行事暴露自己,而懂得"糊涂"道理的人,能够面对灾祸机智应付,巧妙地"装作不知道",从而化险为夷。
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家族是东晋的望族,他的伯父叫王敦,任大将军,掌管东晋的兵马大权。在东晋政权中,王氏家族可谓权势之盛,地位之高,无与伦比。
王羲之平时最受王敦器重,王敦把他看作是王家下一代人中的佼佼者。因此,经常把王羲之带在身边,留在自己府中生活,这一年王羲之才十一二岁。
王敦是一个野心很大的人,一心想尝尝当皇帝的滋味。他有一个谋士叫钱凤,一直在给王敦的野心鼓动打气;他自己也存心借此捞个开国元勋,二人气味相投,成为知己。
初夏的一个早晨,王羲之正住在王敦家中,他的卧室恰好紧挨着客厅。王敦起床不久,钱凤急匆匆地走进王府大门,直奔客厅而来。王敦立即到客厅与他见面,钱凤向王敦使了个眼色,王敦叫几个仆人退了下去。二人关起门来,开始研究起"谋反"的机密。
二人叽叽咕咕地谈了好一阵子。王敦突然停了下来,原来他透过窗子,看到对面房间里垂着的帐子动了一动。这使他想起侄儿王羲之还在床上睡觉。
起兵谋反可是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一旦走漏了风声,身家性命将彻底毁灭,王敦和钱

凤对此是十分清楚的。此时的钱凤两眼露出了凶光,他对王敦说:"大将军,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啊!"钱凤这是怂恿王敦去杀王羲之。
王敦心一横,""的一声,拔出了寒光逼人的青龙宝剑,提剑直奔王羲之床前,当他撩起帐子,正待挥剑砍下去的时候,却突然停了下来,原来他看见王羲之这时睡得正香甜,头歪在了一边,还发出微微的鼾声。
王敦十分爱惜自己的侄儿,庆幸自己的密谋并没有被侄儿听去,于是,打消了杀侄儿的念头。王敦收回宝剑插入鞘中,拉着钱凤走了出去,一场虚惊就这样过去了。
殊不知,当时王羲之的心紧张得都要堵住嗓子眼了,他尽力使自己平静下来,两眼闭着,神态自若,完全像睡着一样,一点破绽也没有露出来,王敦因此才没有下手。
王羲之这次装"糊涂"装得真是太成功了,他自己救了自己一命。
一个人知道的事情越多,危险也就越大,因为这可能涉及隐私或秘密,而这些隐私或秘密又是不想让别人知道的。所以,有些事情不该知道的就不要知道,即使知道也要假装不知道。这才是高明的处世之道。
当祸害来临的时候,我们几乎都是无法躲避的,唯一的方法就是在灾祸还没有到来之前,时时注意如何避免种下灾祸的种子。不知道不该知道的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于有些事该装"糊涂"就要装糊涂,让祸患消除在未然阶段,自然就会离灾祸较远了。
在人前把智慧藏起来
智慧是自己用的,不是给人看的,知道的人太多了,智慧就不灵了
曾国藩曾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机而动。"这句话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君子的才华不要急着显露,应该等待合适的机会再展示出来,平时应该做到真人不露相。
在现实的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卖弄才华,不懂得收敛光芒,结果招惹了一身麻烦。而那些真正身怀绝技的人都显得谦虚谨慎,把自己的才华隐藏得非常严密。
古往今来,很多有成就的人往往都明白"成大事者要懂得深藏不露"的道理,那些真正有才学的人不会刻意地去引起别人的注意,或者一味的去博取名声,许多东西虽心知肚明,却不露痕迹,在关键时刻才会显示自己的本色。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这么一位深藏不漏的高人。
当时秦国自恃强大,四处征战。有一次,秦国大军攻打赵国,赵国因为在长平遭到惨败后兵力不足,渐渐抵挡不住了。赵孝成王要相国平原君想办法向楚国求救。平原君决心亲自去楚国谈判,争取联楚抗秦。
出发之前,平原君打算带20名文武双全的人一起去楚国。要从手下的三千门客中挑选20人确实不容易,挑来挑去,只挑中了19个人,最后的一个人却怎么也选不出来。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坐在末位的门客站了起来,自我推荐说,"我来当这最后一个吧!"

平原君看着这张陌生的面孔,问道:"先生你叫什么名字?到我门下来有多长时间了?"那个门客平静地说:"我叫毛遂,来到主人门下已3年有余。"
平原君摇了摇头说:"有才能的人就像一把锥子放在口袋里,它的尖儿很快就冒出来了。可是先生来到这儿已经3年了,我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您这个人......"
毛遂解释说:"你平时看不见我,那是因为我平时不爱出风头,不争名夺利。"
很多人都认为毛遂在说大话。可是平原君欣赏毛遂的胆量和口才,就决定让毛遂跟他一起去楚国。
来到楚国以后,平原君跟楚王的谈判进行得很艰苦,从早晨一直谈到中午,楚王说什么也不同意出兵抗秦。毛遂和其他的门客都在台阶下等着,看到平原君毫无进展的谈判,可是谁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这时毛遂高声嚷道:"合纵不合纵,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了,怎么从早晨说到现在,还没说完呢?"毛遂一边说着,一边不慌不忙拿着宝剑上了台阶。
楚王听见毛遂的话,非常不高兴:"我正跟你的主人商量国家大事,哪里轮到你来多嘴?还不赶快下去!"
这时候,毛遂已经走到离楚王很近的地方了,他按着宝剑跨前一步说:"你用不着仗势欺人,我现在可以随时取你性命!"楚王看着毛遂手中的宝剑,听他的语气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不得不缓和了口气:"那您有什么高见,就请说吧!"
毛遂详细的分析了当时各国的情况,尤其分析了楚国当时的处境,合纵与否的优势与劣势也讲得非常明白。毛遂这一番话,一针见血,说到楚王的痛处,他不由得羞红了脸,连忙说:"你的一番话让寡人汗颜啊!"
最后楚王同意了合纵抗秦的事。回到赵国后,毛遂得到了平原君的重用,成就了一番事业。
毛遂虽然平时不露声色,在人前总是十分低调,从不表现自己的智慧,以至于主人平原君都对他毫无印象。但是到了关键的时候,毛遂能施展自己的才干,力挽狂澜,好钢正是用在了刀刃上。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个特殊的时期,各路诸侯本身就是杰出的英雄,再加上众多的谋士,一时间,各种人才、怪才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有藏器于身的能人,庞统就是典型的一个。
庞统相貌丑陋,天生怪异,因此不太招人喜欢。他先投奔吴国,孙权嫌他相貌丑陋没有留用。后来只得投奔蜀国的刘备。临行前,孔明交给庞统一封推荐信,告诉他说刘备见此信后一定会重用他。
庞统的个性比较刚直,不喜欢那种走后门拉关系的方式,他见到刘备时并没有将推荐信呈上,而是以一个平常谋职者的身份求见。刘备见到庞统,多少也有点以貌取人,因此,派他去治

理一个不起眼的小县。
庞统面对这样的待遇,并没有耿耿于怀,他深知靠人推荐难掩众口,他将自己的才华藏了起来,等待时机的到来。
没想到,时机很快就到来了,刘备为了了解庞统的工作情况,派张飞前去庞统所任的耒阳县察看。张飞发现庞统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一应钱粮词讼,全不理会。张飞非常气愤,命令庞统县衙当场审案,没想到积压数日的案子不到半日就处理得干净利索,曲直分明,这使得张飞看到了庞统的真才实学,对庞统敬佩不已。
张飞将实情报告了刘备,刘备方知自己有察人之失。
庞统确实做到了该藏则藏、该露则露。平常没事的时候,他简直再普通不过了,甚至还有些糊里糊涂。到了关键的时候,那些蕴藏已久的智慧便迸发而出,给人以出人预料的感觉。这才使他步步高升,不久后便被刘备提升为副军师中郎将,可谓是顺风顺水。
智慧不是用来炫耀的东西,是实实在在拿来用的。那些有志之士根本不在乎平常人的称赞或是轻视,他们的自信是发自内心的。平常不露声色,能糊涂的时候就糊涂,为的是养精蓄锐,等到关键的时候往往能够一鸣惊人。这确实是我们普通人应该好好学习的地方。
俗话说得好,"真人不露相",才智越高的人,学习越刻苦,见闻越广博,越谦虚谨慎,从不炫耀和显示自己,而是会默默地寻求发展机会,在某种程度上说,别人不容易观察你,你却容易观察到别人,并且会根据情况制定自己的计划。由此可见,学会收敛锋芒,适当弯腰者,那才是真正的智者。
别显露自己的意图
被人一眼看穿了真实意图的人,只会与成功渐行渐远
战场上有一个原则,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说的是要了解自己并且了解敌人,这样对自己的胜利才能起到很好的帮助。知彼能够取得主动性,如果我们掌握了对方的实力和意图,那么胜利就易如反掌了。
反过来,我们当然就不希望对方对自己了解得太多,知道得太多。那样的话自己就处在被动的地位,事情还没做呢,对方就知道的一清二楚,那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真正聪明的人会在必要的时候装装糊涂,把自己的雄心壮志隐藏起来,让对方认为自己胸无大志,对他构不成威胁。这样不但可以自保,还可以为以后的发展积蓄力量。
公元前341年,孙膑带领齐国军队去攻打魏国。这时魏国军师庞涓正在带兵攻打韩国。庞涓得到本国的告急文书,只好退兵赶回去。这时,齐国的兵马已经进入魏国了。
当魏国军队返回抵抗齐军时,却发现齐军已经撤退了。庞涓察看了一下齐军扎过营的地方,为了了解齐军的兵力人数,他叫人数了数做饭的炉灶,足够十万人吃饭用的。庞涓吓得说不出话来。


庞涓继续带兵追赶齐军,当他赶到齐军第二个扎营的地方,数了数炉灶,只有供五万人用的了。就这样,每追到一处齐军的营寨,庞涓都要数数炉灶的数量。第三天,他们追到齐国军队第三回扎营的地方,仔细数了数炉灶,竞只剩了两万人用的了。
庞涓这下放心了,他笑着说:"我早知道齐军都是胆小鬼。十万大军到了魏国,才三天工夫,就逃散了一大半。"他吩咐魏军没日没夜地按着齐国军队走过的路线追上去。一直追到马陵。
天色逐渐的黑了下来,庞涓吩咐大军摸黑往前赶去。忽然前面的兵士回来报告说:前面的路已被人用木头堵住了。庞涓上前一看,只见路旁的树木全被砍倒了,只留下一棵最大的没砍,隐约的看去,那棵树的一面还刮去了树皮,上面影影绰绰还写着几个大字。
为了看清楚树上的字,庞涓叫兵士拿来火把。有几个兵士点起火把,趁着火光看见了树上写的字:"庞涓死于此树下。"
就在这时,不知道有多少支箭,像飞蝗似的冲魏军射来。一时间杀声震天,到处都是齐国的兵士。原来这是孙膑设下的计策,他故意天天减少炉灶的数目,引诱庞涓追上来。而且预先在这里埋伏着一批弓箭手,吩咐手下以火光为号,见到有人点起火把就一齐放箭。庞涓最终败在了孙膑的手下。
孙膑的计策为的就是隐瞒自己,让自己的实力看上去越来越弱,让敌人认为有可乘之机。然后不断地诱敌深入,逐渐进入自己的包围圈,最后看准时机,给敌人以致命的一击。
战场上是这个道理,生活中同样存在类似的情况。竞争无处不在,职场也好、商场也好,保护自己就是尽量避免暴露自己的意图,然后才有可能不断地走向成功,否则,你只会和成功背道而驰。
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某些"意图",可不是件什么好事。弯下腰,藏起自己的雄心壮志,积蓄足够力量,到关键时候再奋力一搏。
大智若愚才能成大事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古今成大事者的共同特点
愚者就像移山的愚公,做的事看上去傻傻的,其实每一件都有他自己的道理,里面都蕴含着丰富的玄机。而这些道理和玄机是普通人一时很难理解的。所以说这些人的智慧叫大智慧。
真正具有大智慧大聪明的人,往往给人的印象总是显得有点愚钝。在"愚笨"的背后,其实隐含的是一种策略,表面的愚可以让别人放松对自己的警惕,里面的智慧才能够有机会完成大事。
"大智若愚"的道理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学,是中国五千年文明智慧的一大结晶。很多人表面上就像愚公移山中的愚公,但是实际上却像诸葛孔明一样聪明,明代有一位叫况钟的,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况钟最初只是一个小吏,身份十分低微。他一直追随在尚书吕震左右。吕震十分欣赏况钟,因为他头脑精明,办事忠诚,因此吕震推荐他当主管,逐渐升为礼部郎中,最后出任苏州知府。
况钟初到苏州的时候,假装对政务一窍不通,凡事问这问那,府里的小吏围着况钟转悠,请他批示,况钟佯装不知所措,瞻前顾后地询问小吏,小吏说可行就批准,小吏说不行就不批准,一切听从下属的安排。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许多官吏看到来了一个昏头昏脑的上级,高兴得手舞足蹈,个个眉开眼笑,认为况钟是个大笨蛋,自己可以胡作非为了,于是他们就开始放心大胆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突然有一天,况钟召集全府上下官员,一改往常的愚笨之态,双目炯炯有神,而且一脸的正气,他大声责骂道:"你们这些人中,有许多奸佞之徒,有些事明明可行,他却阻止我去办;有些事明明不可行,他则怂恿我去做,以为我是个糊涂虫,竟敢如此的耍弄我,实在太可恶!"
况钟当即下令,将其中的几个小吏捆绑起来一顿狠揍,然后扔到街上。况钟的这番举动让其余下属胆战心惊,原来知府大人心里比谁都清楚,明亮的很呐。从那时起,府里的小吏都一改往日拖拉、懒散之风,积极地工作,从此苏州得到大治,百姓从此安居乐业。
况钟的""装得够像,骗过了手下所有的官吏。他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比他聪明,他让每个人都敢去骗他,这样他才有机会了解其他人,摸清真实的情况。等到他摸清了府里情况以后,待到时机成熟,他的""就喷薄而出,一刀制敌,干净利落。
在我国的唐朝,还有一位"大智若愚"的高手。和况钟的手段比起来,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就是唐朝第十七位皇帝李忱。
李忱从小就性格内向,不善言语。与同龄的孩子相比,显得有些弱智。后来李忱慢慢长大了,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变得更为沉默寡言,无论遇到了好事还是坏事,李忱都无动于衷。
就是这样一个没囊没气,不知喜怒哀乐的人,谁见了都不相信他有能力成为一朝天子,他和皇帝的长相实在相距甚远。正是这三十多年的装愚卖傻,让李忱在权力倾轧的刀光剑影中得以保存自己,以至于最后走上了权力的顶峰。
李忱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他三十岁以后。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唐武宗食用了有毒的仙丹突然驾崩了。由于先帝在世的时候没有确定继位人选,那些权臣为了继续独揽朝政、享受荣华富贵,首先想到的是找一个没有能力的人做皇帝。
并不起眼的李忱被人们想了起来,他被迎回长安黄袍加身,成为唐朝第十七位皇帝。
就在李忱登基的那一天,大明宫里的所有人都惊呆了。曾经的低能儿一下子消失了,出现在他们面前的简直就是一个聪明睿智的君主。那些玩弄权术的大臣被气宇不凡的李忱震惊了,就连推举李忱做皇帝的人都感到十分后悔。


唐宣宗李枕为了改变当时朝政腐败,宦官专权的现状,他先贬谪李德裕,结束牛李党争,随后开始勤俭治国,他体贴百姓,减少赋税,并且注重选拔人才。李枕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是有效的,唐朝国势有所起色,阶级矛盾有所缓和,百姓日渐富裕,使暮气沉沉的晚唐呈现出"中兴"的局面。
由于李枕执政时期的盛世景象,后人称他为"小太宗",意思是他这个皇帝颇有唐太宗当年的风范。唐宣宗也确实是唐朝历代皇帝中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
李枕的戏一演就是三十年。他用超乎常人的耐心,把愚蠢演得是炉火纯青了。他把愚不可及的形象深入人心,在保全自己的同时,用内智成就了一番伟业,真是一位大智若愚的天才。
做大事必定不是用一朝一夕的时间就能完成的,中间的复杂与曲折有时候无法预料。想要避开那些不必要的危险与打击,让人们忽略自己可能是最好的办法。这时候的""不仅是一种明哲保身的办法,而且还可以为自己的励精图治赢得了时间和空间,确实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古语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一个人如果过分认真,那么必将一事无成。在待人处世中,许多时候装得迟钝一点,傻一点,糊涂一点,往往比过于敏感、过于聪明更加有利。
装疯卖傻,迷惑对手
没人会在意疯子,没人会算计傻子,装疯卖傻恰是你最好的掩护
装疯卖傻的人,并不是真疯真傻,他的心里其实比其他人都清醒。疯到什么程度,傻到什么程度,自然都是事先计划好了的。之所以要这么做,无非是要迷惑对手,从而保护自己,等待出手的时机。
虚虚实实,真假参半,就像似醉非醉的"醉拳"。表面上看来跌跌撞撞,踉踉跄跄,其实在醉眼蒙蒙之中却杀机暗藏。就在东倒西歪的时候,让对手逐渐麻痹大意,这时往往会有致命的一击。醉拳是武术中上乘的武功,那么装疯卖傻则是待人处世中的超一流功夫。
历史上的很多清官为了能够惩恶扬善,往往都会使用装疯卖傻的招数,一方面可以应付那些奸佞小人,一方面可以顺利的伸张正义,最后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明朝嘉靖年间,浙江总督胡宗宪仗着奸臣严嵩的势力,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内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就连他的儿子胡衙内也依仗父亲的权势,鱼肉百姓,坏事做尽,周围的百姓深受其苦,但又害怕他家的权势,所以敢怒不敢言。
有一次,胡衙内带着一批随从自杭州出发,一路游山玩水,作威作福。当他们来到海瑞辖区的淳安县时,受到的待遇却和以往截然不同。到达城门的时候,没有人来迎接;住进馆驿后也没见官员露面。
见此情景,胡衙内不由得勃然大怒,喝令将馆驿的小吏捆绑起来,他拿着马鞭边打边骂:"

小爷出来游玩,一路上哪个不巴结,知府还低三下四地为我牵马呢!偏偏就是你们这个小知县不出来迎接小爷,等我回去禀报我老子,一定叫你们身首异处。"
其实海瑞早已得知胡衙内来到淳安县,他恨不得把这个纨绔子弟抓起来砍了,但他转念一想,直来直去的硬碰硬不是个好办法,于是想出一条妙计来对付胡衙内。
海瑞带着一队侍从直奔馆驿,一进门,海瑞用手指着正在打人的胡衙内喝道:"把这个恶棍绑起来!"胡衙内自然不把海瑞的话当回事:"我是浙江总督胡宗宪的儿子,谁敢抓我?"
海瑞厉声喝道:"大胆!胡总督乃当朝一品大员,时时体恤民情,处处爱护百姓。他的公子必定是知书达理之人,怎么会是你这样的流氓?来人,将这个冒牌货抓起来,先掌嘴一百。"
几个耳光打完以后,胡衙内已经满口流血,刚才的威风也已经荡然无存。这时,衙役们从胡衙内的行李中搜出了很多银子和贵重物品。海瑞严厉的问道:"这些赃物是从哪里得到的?"
胡衙内吓得全部招认了,说这些都是沿途的官员送的。海瑞说:"如此看来,你肯定是个冒牌货了。真的胡公子出游必定是遵纪守法,决不会像你这样索要金银珠宝,你骗得过别人,骗不过本知县。冒充胡公子胡作非为,败坏胡总督的名声,你该当何罪?"
胡衙内已经挨了一顿嘴巴,害怕海瑞再下令给他尝些皮肉之苦,于是赶紧跪地求饶,求海瑞从轻发落。
海瑞当时写了一封书信,信中写到:属县近来查获一名诈骗犯,冒充总督公子,到处招摇撞骗,敲诈勒索,骗得数千银子和甚多珍宝。属县深知总督教子甚严,公子每日苦读,怎能有闲出游?即便公子外出游玩,又怎能搜罗金银珠宝?属县识破此人诡计,及时抓获,所骗赃物,一律充公。特将该犯押往总督府,请老大人予以严惩!"
随后,海瑞派人将胡衙内押到浙江总督府,并呈上了书信。胡宗宪看完信,又看了看被打得鼻青脸肿的儿子,气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但是他又不能治海瑞的罪,只有打掉门牙往肚子里吞。
海瑞这次用的就是装疯卖傻的计策,明明知道来的是真的胡衙内,可是硬要装做不知道。不仅如此,他还要主动出击,给胡衙内和胡总督来了一个先发制人。这次装糊涂装得非常成功,不仅惩治了恶少,还巧妙地保护了自己。
有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一味地迁就妥协显然是不对的,而硬碰硬又起不到好的效果,就只有动动脑筋,用装糊涂的办法来解决了。
建文帝朱允炆接替了朱元璋的皇位。这次的隔辈继承留下了很多隐患,朱允炆害怕他在各地当藩王的叔叔们不听他的,于是,他找来两个亲信大臣黄子澄和齐泰来商量,这两人给他出了个"削藩"的主意,就是把各个藩王的权力减少或者取消。
于是,朱允炆接二连三地废了五位王爷,接下来就要轮到四叔朱棣了。朱棣能征善战,一直也没把他这个侄子放在眼里。颇有城府的朱棣对朱元璋隔着儿子立孙子很是不满,暗中便打

定了要较量个高低的主意。朱棣听从了姚广孝的建议,在宫舍下面,挖了地下室,秘密地请来工匠,在地下室里,不分昼夜地打造武器。
建文帝终于开始抽调朱棣的部队了,这下朱棣有点着急了,因为部队被抽走后,他自己再有本事也没用了,建文帝就会很容易地把他也""掉。
朱棣找来姚广孝商量,姚广孝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假装疯了,这样建文帝就不会对他有太大的疑心了。朱棣采纳了他的意见。
他披头散发,跑到大街上,狂呼乱叫。王府的侍卫们要扶他回去,他就乱打一顿。饿了,他就跑到饭摊上,拿起食物就吃。困了,他躺在墙角,"呼呼"地大睡。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燕王疯了的消息,便家喻户晓了。燕王一到大街上,成群的孩子,往他身上扬土、扔石头,他什么都不在乎,他从饭摊上抢来食物,分给孩子们一块吃。孩子们你争我夺,乱成一团。
朱棣疯了,建文帝和他的亲信开始不信,但是时间一长,慢慢地就习以为常,放松了对他的警惕。朱棣苦苦的等待着,直到准备工作全部完成,最终便一鼓作气地夺下了皇帝的宝座。
相比海瑞的"卖傻",朱棣这次是"装疯"。不装疯的话,朱棣很可能就先被削了藩,然后被抄家问斩,因为他的实力太强了。在这种情况下,保命成了首要的任务,先保存了实力,然后才可能成就大事。
没有人喜欢被别人当做疯子,当做傻子。那些做大事者,往往有超乎常人的忍耐力和控制力。有时候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有时候为了避免自己受到伤害,暂时的装疯卖傻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时的糊涂可以换来长久的平安,难道不值得吗?
懂得装疯卖傻,不骄不狂,这可谓是一种很高的谋略,算是高招,因为它能够保全利益。在形势对自己不利的时候,要适度弯腰,痴痴傻傻,隐藏自己的才能,以免引起别人的警觉,等待时机,再实现自己的抱负。
别让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枪打出头鸟,早起的虫儿被鸟吃,别让自己成为众人攻击的对象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有些人的言语锋芒太露,结果得罪了旁人;有些人的行动锋芒太露,结果惹得旁人的妒忌。无论是得罪了别人,还是被别人妒忌,都会为自己增添阻力。如果你的四周都是你的阻力,那么你已经成为众矢之的,无论你做什么都会寸步难行。
往往是那些有阅历、有处世经验的人,他们毫无棱角,深藏不露,看上去似乎都是庸才,其实他们很有可能技高一筹;他们虽然平时不爱说话,可经常有善辩者混在其中;他们好像胸无大志,可是久居人下者不一定就没有雄才大略。
我们生存的环境,迫使我们要认识到为人处世所必须的经验,出头鸟难做,容易被枪打;出头的椽子也难做,容易糟烂。要想成事,低调为人是很好的办法,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

烦;要想成大事,低调为人则是必不可少的。
唐朝大将郭子仪功高权重,荣华富贵自然不在话下。但是他心里明白,自己功劳越大,麻烦就越大,就是当朝皇帝代宗,也会因为自己的声望和地位,对自己有所顾忌。所以他处处谨慎小心,以求自保。
郭子仪平时做事极为低调,每次代宗给他加官晋爵,他都恳辞再三,实在推辞不掉,才勉强接受。他在长安的王府,每天都是府门大开,任凭人们自由进进出出。而郭子仪特意嘱咐府中的人,不允许加以干涉。
有一次,郭子仪手下的一名军官要调到外地任职,来王府辞行。他知道郭子仪府中百无禁忌,就一直走进了内宅。就在这时候,郭子仪的夫人和他的爱女正在梳妆打扮,而王爷郭子仪正在一边侍奉她们,她们一会儿要王爷递毛巾,一会儿要他去端水,一个大王爷几乎成了一个仆人。
在场的将官当时不敢讥笑郭子仪,回家后,他禁不住讲给他的家人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整个京城的人都把这件事当成笑话来谈论,王爷出门在外是王爷,回到家里是仆人。郭子仪不久也听到了这个传言,他并不在意,但是他的几个儿子听了却觉得很没面子,他们相约一齐来找父亲,要他下令关起大门,像别的王府一样,不让闲杂人等出入。
郭子仪语重心长地对他的儿子们说:"我敞开府门,任人进出,不是为了追求浮名虚誉,而是为了自保,为了保全我们全家的性命。"
儿子们感到十分惊讶,忙问其中的道理。
郭子仪说道:"郭家的声势虽然显赫,而这声势有转眼丧失的危险。我爵封汾阳王,往前走,再没有更大的富贵可求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紧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一个人与我郭家结下仇怨,诬陷我们对朝廷怀有二心,必然会有落井下石的人制造冤案,那时,我们郭家的九族老小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郭子仪具有很高的政治眼光,他深知官场的险恶。作为一个功勋卓著的高官,他本身就是一只出头的鸟,为了避免遭人妒忌和迫害,他才把自己的府门敞开,并且做出一些惹人笑谈的事情,目的就是为了弱化自己的锋芒,从而缓解别人对自己的不满,这样才能避免成为别人攻击的对象。
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善始善终,但是能够做到的人却很少。功成身退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在自己还没有成为众矢之的的时候鸣金收兵,提前退出舞台,这才是一种高明的办法和深刻的智慧。
春秋时期的孙武,在战场上奔波了十几年,为吴国的兴旺强盛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吴楚的战争中,更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功高盖世。战争结束后,吴王阖闾大宴群臣,论功行赏,加官进爵。
吴王征求众臣意见,问他们谁的功劳最大,众臣一致认为首功非孙武莫属。众臣们的推举正

合吴王心愿,因此在所有受赏的大将中,孙武是赏赐最丰厚的。功成名就的孙武,得到了厚禄高官,还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但是,出乎吴王阖闾和所有人的预料,孙武对于吴王给自己的封赏却坚辞不受,而且提出辞呈,要解甲归田,告老还乡,对此,众人都大惑不解。后来吴王实在不愿孙武此时离开,就派伍子胥前去劝说挽留。怎奈孙武去意坚决,任凭伍子胥劝言说尽,终不能使孙武回心转意。
许多人毕生追求的东西在孙武看来却十分淡漠,这是为什么呢。孙武的归隐除了淡泊名利外,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十几年的官场生涯,使他看清了官场上政治斗争的阴险狡诈,明争暗斗,尔虞我诈。为了得到权力,人们采用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如今,他已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功臣,其他人的妒忌和攻击都会指向他一人,这时候选择功成身退是再及时不过了。
孙武的隐退几乎是把自己的锋芒收了起来,他放弃了高官厚禄,为的是保全性命,这种急流勇退的做法需要很大的勇气,更需要过人的智慧。尤其在当时的情况下,表面上没有任何不好的征兆,危机还有没有显现,做出这种决定需要一定的预见性。
锋芒毕露常常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让自己勇往直前,另一方面会引起周围人的反感,弄不好还会成为众矢之的。不多得罪人,别人也不会主动找麻烦。在矛盾和问题都激化之前,适时的弱化锋芒甚至收敛锋芒,是另一种"糊涂"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保全自己。
"枪打出头鸟",有才能的人往往会受到无能之辈的排挤,有德行的人常常会受到无德之人的诽谤。所以,一个修养高深的人处于这种环境时,最好的办法是不要过于显露自己的锋芒,在坚守自己志向的同时,要善于隐忍,多注意待人处世的方法和态度。凡事讲求"花宜半开,酒宜微醉",低调做人,收敛锋芒,此时的弯腰则是愚钝中的机智。
盛气凌人不讨好
盛气凌人--展示一个人浅薄的最佳途径
在人际交往中,要提倡谦逊的态度。人品高、知识多、见闻广的人,才能以谦逊的态度待人。骄狂傲慢的人往往是浅薄无知的。这种人摆出一副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俗态,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而无法获得他人的尊敬和信任。
鲁迅先生比喻自己是一头草牛,郭沫若把自己比喻是牛尾巴,茅盾则自喻为牛尾巴上的一根落毛。由此看出,伟人都是很谦逊的。
18637月的盖茨堡之役,当李将军开始向南撤退的时候,黑云密布,大雨倾盆。当他带着挫败之军,退到波多梅克时,发现面临着一条高涨而无法通过的河流,而身后又是一支胜利的北军。李将军被困住了,他无法逃脱。林肯看出这一点--这是一个天赐良机,一个打败李将军的军队并立即结束战争的机会。因此,林肯满怀希望地命令前方军的统帅格兰特不要召开军事会议,而立即攻击李将军。林肯通过电话下令,又派出一名特使去见格兰特,要他立即采取行动。
而格兰特的做法却正好和所接到的命令相反。他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并迟疑不决,一拖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6f4b8aa6294dd88d0d26b6d.html

《人生三境_中篇: 弯得下腰,不肯低就的人难有高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